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教学目标
1.理解解诗句含义,领悟诗词的意境。
2.理解本诗歌“凄切而不衰飒”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凄切而不衰飒”的特点。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潮州韩文公祠柱联导入:
辟佛累千言,雪冷蓝关,从此儒风开海峤;(海峤:近海多山之地,指岭南地区。) 到官才八月,潮平鳄渚,于今香火遍瀛州 (潮州古有瀛州之称)
这节课,我们就了解唐代古文运动的另一领袖——韩愈。
二.学习目标
1.理解解诗句含义,领悟诗词的意境。
2.理解本诗歌“凄切而不衰飒”的特点
三.自学
1.对照注释自由朗读,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本诗的主要内容。
2.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方法作如下点拨:
⑴哪些诗句是写“左迁的”?
诗的前四句皆叙“左迁”, 诗的开端直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第三四句申诉自己非罪远谪的愤慨,
⑵哪些诗句是写“至蓝关示侄孙湘”?
后四句转写“至蓝关示侄孙湘”。第五六句写征途中回望远瞻,流露出隐隐的悲哀,结句更加沉痛地表达了将会客死他乡的忧怨。
⑶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非罪远谪的愤慨,也表明了尽管招来这场弥天大祸,他还是要保持老而弥坚、刚直不阿的品格。
三.讨论
1.有人认为颈联是在写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为什么?
不单单是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更多的是伤怀国事。“马不前”流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2.清人纪昀认为该诗“语极凄切,却不衰飒”,请结合该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诗中的“朝奏”、“夕贬”、“路八千”、“衰朽残年”、“家何在”、“马不前”、“好收吾骨瘴江边”,都是极为凄切的,但诗人的情感基调并不衰飒。原因是诗中融入了诗人慷慨激昂、
刚直不阿的情感;同时在写景抒情上,“云横”、“雪拥”,境界雄阔,气势磅礴,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故读起来不觉得衰飒。
四.答疑
引导学生对照“定向”环节中明确的教学目标,整理出经过“自读”和“讨论”这两级“过滤”后仍未能解决或者答案有分歧的问题,提交全班共同解答。
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估计有:⑴诗的首联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从“朝奏”到“夕贬”而且是“路八千”,说明了什么问题?⑵颔联中“肯将衰朽惜残年”,应怎样理解?学生能解答或想解答的,直接交由学生解答,其它同学可进行校正或补充;学生解答普遍感到困难的,则由教师进行点拨,启发学生再读、再思、再议,进而解决问题。(附参考:第⑴题为①直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因那“一封书”之罪,所得的命运是“朝奏”而“夕贬”,且一贬就是八千里。②说明皇上对韩愈反对迎佛骨入宫这件事极为反感,处罚相当迅速。第⑵题为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他还是老而弥坚,使人如见到他的刚直不阿之态。)
五.练习
1.“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一联中,“朝”和“夕”“九重天”与“路八千”都包含着鲜明的对比之意,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处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对比反映了诗人命运急剧变化的处境。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忠心为国却遭贬谪的怨愤之情。
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一联中,作者将眼前之景和心中之情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请加以分析。
表面上写的是山高云深、大雪阻路,自己无法前行,实际上作者也是在挂念家人、感叹人生之路的难行,读来令人顿生英雄失路之感。
六.小结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一首比较深刻的政治抒情诗,诗人把朝廷的腐败同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到一起来写,表白了自己为朝廷革除弊政的忠心和勇气。
诗的前四句:忠而受贬。叙述议论,简洁明快、慷慨激昂。后四句:蓝关示湘。宕开一笔,以写景叙事来曲致己意,凄楚悲凉,感情基调为之一变,造成全诗开阖起伏、沉郁顿挫。
六.作业布置
⑴背诵《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⑵预习《西塞山怀古》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教学目标
1.理解解诗句含义,领悟诗词的意境。
2.理解本诗歌“凄切而不衰飒”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凄切而不衰飒”的特点。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潮州韩文公祠柱联导入:
辟佛累千言,雪冷蓝关,从此儒风开海峤;(海峤:近海多山之地,指岭南地区。) 到官才八月,潮平鳄渚,于今香火遍瀛州 (潮州古有瀛州之称)
这节课,我们就了解唐代古文运动的另一领袖——韩愈。
二.学习目标
1.理解解诗句含义,领悟诗词的意境。
2.理解本诗歌“凄切而不衰飒”的特点
三.自学
1.对照注释自由朗读,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本诗的主要内容。
2.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方法作如下点拨:
⑴哪些诗句是写“左迁的”?
诗的前四句皆叙“左迁”, 诗的开端直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第三四句申诉自己非罪远谪的愤慨,
⑵哪些诗句是写“至蓝关示侄孙湘”?
后四句转写“至蓝关示侄孙湘”。第五六句写征途中回望远瞻,流露出隐隐的悲哀,结句更加沉痛地表达了将会客死他乡的忧怨。
⑶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非罪远谪的愤慨,也表明了尽管招来这场弥天大祸,他还是要保持老而弥坚、刚直不阿的品格。
三.讨论
1.有人认为颈联是在写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为什么?
不单单是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更多的是伤怀国事。“马不前”流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2.清人纪昀认为该诗“语极凄切,却不衰飒”,请结合该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诗中的“朝奏”、“夕贬”、“路八千”、“衰朽残年”、“家何在”、“马不前”、“好收吾骨瘴江边”,都是极为凄切的,但诗人的情感基调并不衰飒。原因是诗中融入了诗人慷慨激昂、
刚直不阿的情感;同时在写景抒情上,“云横”、“雪拥”,境界雄阔,气势磅礴,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故读起来不觉得衰飒。
四.答疑
引导学生对照“定向”环节中明确的教学目标,整理出经过“自读”和“讨论”这两级“过滤”后仍未能解决或者答案有分歧的问题,提交全班共同解答。
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估计有:⑴诗的首联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从“朝奏”到“夕贬”而且是“路八千”,说明了什么问题?⑵颔联中“肯将衰朽惜残年”,应怎样理解?学生能解答或想解答的,直接交由学生解答,其它同学可进行校正或补充;学生解答普遍感到困难的,则由教师进行点拨,启发学生再读、再思、再议,进而解决问题。(附参考:第⑴题为①直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因那“一封书”之罪,所得的命运是“朝奏”而“夕贬”,且一贬就是八千里。②说明皇上对韩愈反对迎佛骨入宫这件事极为反感,处罚相当迅速。第⑵题为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他还是老而弥坚,使人如见到他的刚直不阿之态。)
五.练习
1.“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一联中,“朝”和“夕”“九重天”与“路八千”都包含着鲜明的对比之意,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处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对比反映了诗人命运急剧变化的处境。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忠心为国却遭贬谪的怨愤之情。
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一联中,作者将眼前之景和心中之情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请加以分析。
表面上写的是山高云深、大雪阻路,自己无法前行,实际上作者也是在挂念家人、感叹人生之路的难行,读来令人顿生英雄失路之感。
六.小结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一首比较深刻的政治抒情诗,诗人把朝廷的腐败同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到一起来写,表白了自己为朝廷革除弊政的忠心和勇气。
诗的前四句:忠而受贬。叙述议论,简洁明快、慷慨激昂。后四句:蓝关示湘。宕开一笔,以写景叙事来曲致己意,凄楚悲凉,感情基调为之一变,造成全诗开阖起伏、沉郁顿挫。
六.作业布置
⑴背诵《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⑵预习《西塞山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