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驻波法测声速的讨论

2011年第11期              物理通报              大学物理教学

对驻波法测声速的讨论*

康永刚 张秀娥

()防灾科技学院 河北三河 065201

()收稿日期:2011-04-11

要:改变驻波法测声速的操作过程,区分出谐振频率和共振干涉频率,较准确地测量出声速.

关键词:驻波法 声速测量 谐振频率

2]

等于测试系统的谐振频率[这样操作存在的问题.

1 引言

空气中声速的测量以其实际应用和易于实现的特点,被许多高校选作基础物理实验测量.空气中声其中之一为共振干涉法,即驻波速有多种测量方法,

1~4]

法,其装置如图1所示[.S1和S2分别为超声波发

是,当两个换能器的距离一定,改变信号源的输出频示波器上的电压信号至少出现两个极率的过程中,

大值,其中一个是要找的谐振频率,而其他的则是对应两个换能器在该距离下形成驻波的共振干涉频

5]

率[.

射与接收压电探头,S1发出的声波以平面波的形式传播,在S两探头间的入射波和反2表面发生反射,射波相互干涉,当S1与S2的间距满足半波长的整数出现驻波共振现象,此时S倍时,2表面为驻波波节,声压最大,压电探头输出的电信号最大.实验时移动系统经历一系列的驻波状态,信号幅度周期性地S2,

变化,任意两个相邻的信号极大值所对应的S2移动可由游标卡尺测得.利用信号发生器距离为半波长,

上读出的输出频率,从而求出声速

本文通过改变驻波法测声速的操作方法,来区分谐振频率和共振干涉频率,并且可以测量出声速.2 改变后的操作方法

采用的声速测量仪带有电子测距装置,精度为开始固定发射端和接收端的距离,设为0.01mm.把接收端信号输入到示波器,在3L1.6kHz至39寻找出振幅极大值kHz范围内调节信号源的频率,所对应的两个频率,共振干涉频率f和谐振频率F.然后,两端距离依次增加1mm,重复测量,数据列于表1,作图如图2所示;其中两端初始距离L1选为横坐标零点.

表1 共振干涉频率和谐振频率的测量数据

图1 驻波法测声速装置

发收端距离/m /kHz f38.025 37.640 37.242 36.930 38.167 37.832 37.458 37.094 

/FkHz36.24836.17636.24336.25336.25636.22436.19336.234

在测量超声波波速系统中,当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正弦波频率,与声速测量仪发射器中的压电陶瓷的固有频率相等时,该正弦波频率称为谐振频率,在谐振频率下,示波器上会出现电压信号的最大值.文献中调整测试系统谐振频率的方法是:发射器和接收器距离一定时,调节信号源的频率,使示波器上的此时,信号源的输出频率,即电压信号达到最大值,

L1

L.001 2=L1+0L.002 3=L1+0L.003 4=L1+0L.004 5=L1+0L.005 6=L1+0L.006 7=L1+0L.007 8=L1+0

,作者简介:康永刚(男,硕士,讲师,从事大学物理教学及分数微积分应用的研究工作.1981- )

编号:防灾科技学院防灾减灾青年科技基金,项目编号:201035;201008*防灾科技学院教研教改项目,

—11—

2011年第11期              物理通报              大学物理教学

)利用式(求出声速并取之间半波长的数目n=22.1/平均值,得v=3与理论结果的相对误差44.17ms.为

e=

00%=0.53%×1

v0

可见结果比较准确.3 结束语

改变驻波法测声速的操作方法,有两个主要特点.

()谐振频率与两端距离固定时的共振干涉频1

率,是实验中容易混淆的问题,给谐振频率的调节带改变后的方法,可以区分出谐振频率来一定的困难.和共振干涉频率;

)驻波法中,(由于声波的衰减,随着发射端和2

()1

接收端之间距离的增大,各波节(声压最大)的振幅

5~7],逐渐减小[而测量过程中读数手轮只能向一个

图2 频率随发射端与接收端距离的变化

谐振频率不会随两端距离的改变而改变.每次测出的频率F无规则变化较小,为压电陶瓷的固有即谐振频率.对各F求平均值,得到谐振频率频率,

为3则各个频率f对应驻波波节,即声6.228kHz.压最大处时的频率.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只取决于空气本身的性质,与频率无关,认为实验条件变化很小,声速v满足

2Li

v=i      

n或

v=  

[)]L1+(i-1001×0.fi

方向旋转,否则将引入回程误差,因此寻找振幅最大

()2

值的过程很容易引入误差;而固定两端距离,调节信号源的输出频率,可避免回程误差.

参考文献

():声速测量实验的探讨.大学物理,1 郑庆华.2007,269

31~33

其中Ln表示此时两端i表示发射端与接收端距离,之间半波长的数目.从数据第1行到第4行,f单调减少,表示波长逐渐变大,而两端之间半波长数目相同.

)可改写为f利用f可计算声速.由于式(1i=

普通物理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杨述武.1993大学物理实验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3 赵维义.

2007

盖啸尘,王严东.驻波法测定超声波声速实验的4 陈殿伟,

():探究.大学物理实验,2006,19336~39

毛杰健.超声波波速测量中谐振频率的调试技5 杨建荣,

():巧.大学物理实验,2002,15122~23

声速测量实验中的三点思考.大学物理,2002,6 江兴方.

():211228~30

可由前四个数据拟合出,

.vn后四个数据拟合出2Li),然后求差即可.但是由于数据点较少,本v(n+1文采用前四个数据求出初始距离L1和半波长数目n来计算声速.具体方法是:数据第1行与第3行、第2行与第4行计算L并求平均,得到L.09958 1,1=0空气中声速与温度t℃满足理论关系m;

[3]

/v331.45ms  +0=

273.15

()3

王宏志,宋君强.能量损耗对超声声速测量的影7 朱献松,

():响.大学物理,2004,23335~37

由实验时的温度为t=1求出理论值v8.2℃,0

/)并取整,把v得到两端42.37ms.1=30代入式(

—12—

2011年第11期              物理通报              大学物理教学

对驻波法测声速的讨论*

康永刚 张秀娥

()防灾科技学院 河北三河 065201

()收稿日期:2011-04-11

要:改变驻波法测声速的操作过程,区分出谐振频率和共振干涉频率,较准确地测量出声速.

关键词:驻波法 声速测量 谐振频率

2]

等于测试系统的谐振频率[这样操作存在的问题.

1 引言

空气中声速的测量以其实际应用和易于实现的特点,被许多高校选作基础物理实验测量.空气中声其中之一为共振干涉法,即驻波速有多种测量方法,

1~4]

法,其装置如图1所示[.S1和S2分别为超声波发

是,当两个换能器的距离一定,改变信号源的输出频示波器上的电压信号至少出现两个极率的过程中,

大值,其中一个是要找的谐振频率,而其他的则是对应两个换能器在该距离下形成驻波的共振干涉频

5]

率[.

射与接收压电探头,S1发出的声波以平面波的形式传播,在S两探头间的入射波和反2表面发生反射,射波相互干涉,当S1与S2的间距满足半波长的整数出现驻波共振现象,此时S倍时,2表面为驻波波节,声压最大,压电探头输出的电信号最大.实验时移动系统经历一系列的驻波状态,信号幅度周期性地S2,

变化,任意两个相邻的信号极大值所对应的S2移动可由游标卡尺测得.利用信号发生器距离为半波长,

上读出的输出频率,从而求出声速

本文通过改变驻波法测声速的操作方法,来区分谐振频率和共振干涉频率,并且可以测量出声速.2 改变后的操作方法

采用的声速测量仪带有电子测距装置,精度为开始固定发射端和接收端的距离,设为0.01mm.把接收端信号输入到示波器,在3L1.6kHz至39寻找出振幅极大值kHz范围内调节信号源的频率,所对应的两个频率,共振干涉频率f和谐振频率F.然后,两端距离依次增加1mm,重复测量,数据列于表1,作图如图2所示;其中两端初始距离L1选为横坐标零点.

表1 共振干涉频率和谐振频率的测量数据

图1 驻波法测声速装置

发收端距离/m /kHz f38.025 37.640 37.242 36.930 38.167 37.832 37.458 37.094 

/FkHz36.24836.17636.24336.25336.25636.22436.19336.234

在测量超声波波速系统中,当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正弦波频率,与声速测量仪发射器中的压电陶瓷的固有频率相等时,该正弦波频率称为谐振频率,在谐振频率下,示波器上会出现电压信号的最大值.文献中调整测试系统谐振频率的方法是:发射器和接收器距离一定时,调节信号源的频率,使示波器上的此时,信号源的输出频率,即电压信号达到最大值,

L1

L.001 2=L1+0L.002 3=L1+0L.003 4=L1+0L.004 5=L1+0L.005 6=L1+0L.006 7=L1+0L.007 8=L1+0

,作者简介:康永刚(男,硕士,讲师,从事大学物理教学及分数微积分应用的研究工作.1981- )

编号:防灾科技学院防灾减灾青年科技基金,项目编号:201035;201008*防灾科技学院教研教改项目,

—11—

2011年第11期              物理通报              大学物理教学

)利用式(求出声速并取之间半波长的数目n=22.1/平均值,得v=3与理论结果的相对误差44.17ms.为

e=

00%=0.53%×1

v0

可见结果比较准确.3 结束语

改变驻波法测声速的操作方法,有两个主要特点.

()谐振频率与两端距离固定时的共振干涉频1

率,是实验中容易混淆的问题,给谐振频率的调节带改变后的方法,可以区分出谐振频率来一定的困难.和共振干涉频率;

)驻波法中,(由于声波的衰减,随着发射端和2

()1

接收端之间距离的增大,各波节(声压最大)的振幅

5~7],逐渐减小[而测量过程中读数手轮只能向一个

图2 频率随发射端与接收端距离的变化

谐振频率不会随两端距离的改变而改变.每次测出的频率F无规则变化较小,为压电陶瓷的固有即谐振频率.对各F求平均值,得到谐振频率频率,

为3则各个频率f对应驻波波节,即声6.228kHz.压最大处时的频率.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只取决于空气本身的性质,与频率无关,认为实验条件变化很小,声速v满足

2Li

v=i      

n或

v=  

[)]L1+(i-1001×0.fi

方向旋转,否则将引入回程误差,因此寻找振幅最大

()2

值的过程很容易引入误差;而固定两端距离,调节信号源的输出频率,可避免回程误差.

参考文献

():声速测量实验的探讨.大学物理,1 郑庆华.2007,269

31~33

其中Ln表示此时两端i表示发射端与接收端距离,之间半波长的数目.从数据第1行到第4行,f单调减少,表示波长逐渐变大,而两端之间半波长数目相同.

)可改写为f利用f可计算声速.由于式(1i=

普通物理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杨述武.1993大学物理实验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3 赵维义.

2007

盖啸尘,王严东.驻波法测定超声波声速实验的4 陈殿伟,

():探究.大学物理实验,2006,19336~39

毛杰健.超声波波速测量中谐振频率的调试技5 杨建荣,

():巧.大学物理实验,2002,15122~23

声速测量实验中的三点思考.大学物理,2002,6 江兴方.

():211228~30

可由前四个数据拟合出,

.vn后四个数据拟合出2Li),然后求差即可.但是由于数据点较少,本v(n+1文采用前四个数据求出初始距离L1和半波长数目n来计算声速.具体方法是:数据第1行与第3行、第2行与第4行计算L并求平均,得到L.09958 1,1=0空气中声速与温度t℃满足理论关系m;

[3]

/v331.45ms  +0=

273.15

()3

王宏志,宋君强.能量损耗对超声声速测量的影7 朱献松,

():响.大学物理,2004,23335~37

由实验时的温度为t=1求出理论值v8.2℃,0

/)并取整,把v得到两端42.37ms.1=30代入式(

—12—


相关文章

  • 声速测量实验报告
  • 声速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学会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的方法. 2.理解驻波和振动合成理论. 3.学会逐差法进行数据处理. 4.了解压电换能器的功能和培养综合使用仪器的能力. 实验仪器 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声速测定仪 实验原理 ...查看


  • 声速的测量思考题及解答
  • 1.为什么需要在驻波系统共振状态下进行声速的测量 因为当驻波偏离共振状态时,驻波的形状不稳定且声压腹的振幅比共振时达到的最大值小得多,当驻波系统处于共振,这时驻波腹出现稳定的最大振幅. 2.用"驻波共振法"测波长时,如何 ...查看


  • 超声光栅与透明液体中声速的测量讲义
  • 实验4-1 超声光栅与透明液体中声速的测量 1932年,德拜(Debge)和席尔斯(Sears)在美国以及陆卡(Hucas)和毕瓜(Biguand)在法国,分别独立地首次观察光在液体中的超声波衍射的现象,从而提出了直接确定液体中声速的方法. ...查看


  • 声速的测量
  • 实验题目:声速的测量 实验目的: 了解超声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方法,用干涉法和相位法测量声速. 实验仪器: 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带游标卡尺) (见右下图1),示波器(见右下图2),低频信号发生器(见右下图3) ,导线若干等. 图 1 图表2 ...查看


  • 超声光栅测声速
  • 第27卷第3期2009年6月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JOURNAL OF 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Vol.27No.3June 2009 超声光栅测声速 刘冶,严慧羽,阎 肃 (中国民航大学理学院, ...查看


  • 实验41 声光衍射法测定液体中的声速
  • 实验名称:声光衍射法测定液体中的声速 1 实验目的 1)了解声光相互作用的原理,观察声光衍射的现象: 2)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综合物理实验的能力: 3)学会使用超声光栅测量液体中的声速. 2 实验仪器 半导体激光器.声光衍射仪.科学工作室 ...查看


  • 声速测量实验示范报告
  • 声速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超声波产生和接收的原理,加深对相位概念的理解. 2. 掌握声速测量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仪器 信号发生器,示波器.声速测量仪等. 三.实验难点 实验原理 .仪器调节. 四.实验原理 机械波的产生有两 ...查看


  • 超声光栅效应及应用
  • 超声光栅效应及应用 摘 要 超声光栅效应是声光相互作用的一种典型类型,尤其是在声光作用距离较小情况下,光波通过介质时,介质折射率形成近似不随时间变化的空间周期性分布,因而光波通过这种周期性分布的介质时,其位相会受到调制.超声光栅是一种可擦除 ...查看


  • 声速测量实验
  • [思考题] 1:声速测量中共振干涉法.相位法.时差法有何异同? 从波源上说,干涉法.相位法用的是连续波,时差法用的是脉冲波.从测量仪器上 说,干涉法.相位法要用示波器.刻尺和频率计,时差法用的是计时仪器和刻尺.从原理 上说,干涉法.相位法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