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观察 表达与技巧

记叙文观察 表达与技巧 表达是反映客观事物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我们写作文离不开表达。什么叫表达呢?表达就是在写文章时,运用科学而恰当的方法或手段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由于客观事物是千差万别而又纷繁复杂的,因此,要想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我们在写作文时,表现方法和手段也要有所变化。表达方法又叫表达方式。我们在写文章时,往往用到很多方法。常见的几种基本的表达方法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这几种表达方法在什么情况下运用呢? 如果要写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或一般性的介绍人物,就用叙述的方式。如果刻画人物、写景状物、描绘环境,就用描写的方式。如果对事物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看法,就用议论的方式。如果表达喜、怒、哀、乐、爱、憎的感情,咏(物赞人,就用抒情的方式。在写作文时,这几种表达方法不能截然分开,在一篇文章里常常交错使用。熟练地掌握文章的表达方法,写作文时就能得心应手,灵活运用,这对于恰当、准确地表达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在写作文时,光掌握上述的表述方法还不够,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什么叫写作技巧呢?表现在作文上就是巧妙的写作技能。如用先抑后扬揭示人物品质,用巧设悬念、卒章露底、误会法等记事,用先总述后分述、接方位记叙一处地方景物等等,都属于写作技巧。 (一)记事 记事,在记叙文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小学阶段,如果能掌握好记事的基本方法,练好记事的基本功,就会为将来写好复杂的记叙文,如新闻报道,通讯、革命回忆录、人物传记、参观访问记、特写、报告文学、故事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什么是事呢?事就是事情,就是人类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和所遇到的一切社会现象,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把人们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或遇到的某一社会现象看成是事。如扶盲人过马路,看蚂蚁搬家等等。这两个例子还告诉我们,扶盲人过马路这样的事是人做的,而蚂蚁搬家这样的事却非人所为了,是动物干的。因此对事的理解不要犯片面性,在观察事情时,不仅要注意人所做的事,还要扩大视野,注意在自然界中、动植物界中出现的那些非人所为的事。 同时,应该看到,在我们眼前出现的事是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大与小、长与短、好与坏、新与旧、简单与复杂之分。如,借一只笔给同学用,应该说这是弹指一挥间的极简单的小事,而中国工农红军所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历时一年,途经十一个省的举世闻名的重大历史事件。面对这些事,我们写什么好呢? 我们记事的目的在于通过记叙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或几件事情的发展变化过程,来反映时代的各种精神风貌或人物的不同道德品质,使读者受到真善美的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涉世不深,受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限制,记事时要着眼于小事。立足于真事和好事,要多从正面揭示时代精神,表现人们的美好心灵。当然坏事也可以写,但出发点要明确,目的在于揭露丑恶现象,使人们从反面吸取教训。(教学论文 ) 不过,对于坏事要少写,对于好事要多写,要以正压邪。 明确了什么是事,掌握了记事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后,怎样记事呢7怎样才能把事情写得真实、生动、有意义、有情趣呢?在这里以一些名人名作、小学语文课文和小学生佳作为例,向同学们介绍一些常用的行之有效的记事方法,供记事或写其它记叙文时参考。 顺叙法 顺叙,就是按照事件本身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进行叙述。先发生的先写,后发生的后写,借以展开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讲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这样写,能顺理成章地反映事件的发展程序和本来面貌,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容易接受和理解。这是一种最基本、最常见的叙事方法,占记事文章的大多数。 记事时,常见的顺叙方法有四种: (1)按事情

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叙述。顺序是:起因经过(包括发生——发展——变化——高潮)结果。

(2)按时间推移,也就是按时间变化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 (3)按认识的发展过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步步深入地进行叙述。如《落花生》就是按认识的发展过程进行叙事的文章。主要讲的是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通过父亲跟孩子们的谈话,‘启发孩子

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借物喻人,通过说花生的特点,从中悟出做人的道理,对于涉世不深的孩子来说是很难认识上去的。父亲顺其自然,按照孩子们的认识能力,由浅入深地启发诱导,从“爱吃花生幺?”说起,再谈到“花生的好处”,然后抓住花生的生长特点,步步深入。,在对比中谈花生“最可贵”的地方,进而提出对孩子们的希望,说出做人的道理。父亲启发得法,适应了孩子们的认识过程,由此一拍即合,使孩子们明白了父亲借物喻人的良苦用心。按认识的发展过程叙事,顺理成章,说理深刻,能表达强烈愿望,富有哲理。 (4)按地点的变化即空间位置的变换进行记叙。 这几种方法有时在一篇文章中交错使用。 顺叙法运用得好,可以使文章的层次、结构与事件的发展过程同步进行,读起来条理分明、有头有尾、脉络清晰。如果材料取舍得当,叙述有详有略,有主有次,重点突出,读起来就会生动感人。但写不好,就会使文章内容平铺直叙,像记流水帐那样乏味了。 【例文】 尾巴 这是几年前的事了。 我第一次给一年级上课。上课铃响过,教室里鸦雀无声,孩子们翻开书,背着手,端端正正坐好,等着我上课。 我走进教室,准备给孩子们讲《猫》这一课。为了使学生们对所讲之物印像深刻一些,在开讲之前,我决定先启发一下同学们。 “同学们,有种动物,大大的眼睛,长长的胡子,爱在炕上睡觉,睡觉时爱打呼噜,还长着一条尾巴。

记叙文观察 表达与技巧 表达是反映客观事物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我们写作文离不开表达。什么叫表达呢?表达就是在写文章时,运用科学而恰当的方法或手段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由于客观事物是千差万别而又纷繁复杂的,因此,要想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我们在写作文时,表现方法和手段也要有所变化。表达方法又叫表达方式。我们在写文章时,往往用到很多方法。常见的几种基本的表达方法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这几种表达方法在什么情况下运用呢? 如果要写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或一般性的介绍人物,就用叙述的方式。如果刻画人物、写景状物、描绘环境,就用描写的方式。如果对事物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看法,就用议论的方式。如果表达喜、怒、哀、乐、爱、憎的感情,咏(物赞人,就用抒情的方式。在写作文时,这几种表达方法不能截然分开,在一篇文章里常常交错使用。熟练地掌握文章的表达方法,写作文时就能得心应手,灵活运用,这对于恰当、准确地表达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在写作文时,光掌握上述的表述方法还不够,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什么叫写作技巧呢?表现在作文上就是巧妙的写作技能。如用先抑后扬揭示人物品质,用巧设悬念、卒章露底、误会法等记事,用先总述后分述、接方位记叙一处地方景物等等,都属于写作技巧。 (一)记事 记事,在记叙文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小学阶段,如果能掌握好记事的基本方法,练好记事的基本功,就会为将来写好复杂的记叙文,如新闻报道,通讯、革命回忆录、人物传记、参观访问记、特写、报告文学、故事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什么是事呢?事就是事情,就是人类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和所遇到的一切社会现象,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把人们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或遇到的某一社会现象看成是事。如扶盲人过马路,看蚂蚁搬家等等。这两个例子还告诉我们,扶盲人过马路这样的事是人做的,而蚂蚁搬家这样的事却非人所为了,是动物干的。因此对事的理解不要犯片面性,在观察事情时,不仅要注意人所做的事,还要扩大视野,注意在自然界中、动植物界中出现的那些非人所为的事。 同时,应该看到,在我们眼前出现的事是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大与小、长与短、好与坏、新与旧、简单与复杂之分。如,借一只笔给同学用,应该说这是弹指一挥间的极简单的小事,而中国工农红军所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历时一年,途经十一个省的举世闻名的重大历史事件。面对这些事,我们写什么好呢? 我们记事的目的在于通过记叙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或几件事情的发展变化过程,来反映时代的各种精神风貌或人物的不同道德品质,使读者受到真善美的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涉世不深,受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限制,记事时要着眼于小事。立足于真事和好事,要多从正面揭示时代精神,表现人们的美好心灵。当然坏事也可以写,但出发点要明确,目的在于揭露丑恶现象,使人们从反面吸取教训。(教学论文 ) 不过,对于坏事要少写,对于好事要多写,要以正压邪。 明确了什么是事,掌握了记事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后,怎样记事呢7怎样才能把事情写得真实、生动、有意义、有情趣呢?在这里以一些名人名作、小学语文课文和小学生佳作为例,向同学们介绍一些常用的行之有效的记事方法,供记事或写其它记叙文时参考。 顺叙法 顺叙,就是按照事件本身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进行叙述。先发生的先写,后发生的后写,借以展开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讲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这样写,能顺理成章地反映事件的发展程序和本来面貌,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容易接受和理解。这是一种最基本、最常见的叙事方法,占记事文章的大多数。 记事时,常见的顺叙方法有四种: (1)按事情

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叙述。顺序是:起因经过(包括发生——发展——变化——高潮)结果。

(2)按时间推移,也就是按时间变化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 (3)按认识的发展过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步步深入地进行叙述。如《落花生》就是按认识的发展过程进行叙事的文章。主要讲的是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通过父亲跟孩子们的谈话,‘启发孩子

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借物喻人,通过说花生的特点,从中悟出做人的道理,对于涉世不深的孩子来说是很难认识上去的。父亲顺其自然,按照孩子们的认识能力,由浅入深地启发诱导,从“爱吃花生幺?”说起,再谈到“花生的好处”,然后抓住花生的生长特点,步步深入。,在对比中谈花生“最可贵”的地方,进而提出对孩子们的希望,说出做人的道理。父亲启发得法,适应了孩子们的认识过程,由此一拍即合,使孩子们明白了父亲借物喻人的良苦用心。按认识的发展过程叙事,顺理成章,说理深刻,能表达强烈愿望,富有哲理。 (4)按地点的变化即空间位置的变换进行记叙。 这几种方法有时在一篇文章中交错使用。 顺叙法运用得好,可以使文章的层次、结构与事件的发展过程同步进行,读起来条理分明、有头有尾、脉络清晰。如果材料取舍得当,叙述有详有略,有主有次,重点突出,读起来就会生动感人。但写不好,就会使文章内容平铺直叙,像记流水帐那样乏味了。 【例文】 尾巴 这是几年前的事了。 我第一次给一年级上课。上课铃响过,教室里鸦雀无声,孩子们翻开书,背着手,端端正正坐好,等着我上课。 我走进教室,准备给孩子们讲《猫》这一课。为了使学生们对所讲之物印像深刻一些,在开讲之前,我决定先启发一下同学们。 “同学们,有种动物,大大的眼睛,长长的胡子,爱在炕上睡觉,睡觉时爱打呼噜,还长着一条尾巴。


相关文章

  • 四年级作文指导
  • 一.写作教学新理念的核心是还原作文的本来面目 写作教学新理念的核心是还原作文的本来面目,这从"课标"第17页"3. 关于写作"的教学建议的第一段就可以看出来. 1. "课标"说:写 ...查看


  • 语文教学的常用方法
  • 语文教学的常用方法 1.阅读法:课堂上通过反复阅读,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 基本方式:朗读(诵读).默读(速读).精读.略读 2.讲授法:教师借助教学语言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性情的一种传统课堂教学方法. 基本方式:讲 ...查看


  • 中学阅读写作语文讲义
  • 第一章 宏观认识 微观重视 第一节 语文·作文·阅读 一.语文 语言: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文学:时空:古代文学(~1919年)现代文学(1919年~1949年)当代文学(1949年 后)外国文学 体裁: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二.作文 (一 ...查看


  • 作文教学难点与突破
  • 初中作文教学的难点与突破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表述: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4 ...查看


  • 校本课作文教案,写景记事写人想象作文14篇 [1500字]
  • 写景作文 第一课时 :写景的方法与技巧 一.学习目标 (一) 在听说读写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参与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写景能力 教学重点:归纳写景的技巧与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 创设情境 引入:同学们,有 ...查看


  • 写好中考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
  • 记叙文是初中阶段作文训练的重要文体,也是中考作文所沿用的两种主要文体.那么,要写出精彩的考场记叙文应该掌握哪些基础知识和技巧呢? 一.记叙文写作的基本知识 记叙文是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的文章,因此,一篇记叙文常常要具备时间.人物.地点 ...查看


  • 名家谈写作
  • 怎样写作文(1-26)总汇 作文指导百法总目录1 作文指导百法总目录2 小学生作文技法详解(总目录) 写人作文写法详解--写不同职业的人 写人作文写法详解--写长辈亲人 写人作文写法详解--写自己 写事作文应注意什么 写作记叙文要特别讲究& ...查看


  • 小升初作文技巧讲解(一)
  • 小升初作文技巧讲解(一) 一.小升初考场作文高分要素: 1. 中心明确,标题醒目.认真审题立意,明确题目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紧扣 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表达中心的语句突出,根据文章的内容拟一个醒目的标题. 2. 开头精彩,结尾有力.开篇点题, ...查看


  • 八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 八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一中 郭晓光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教材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原因是它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在所有的新教材,本册教材是新教材中唯一涉及说明文的教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