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案

四、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三十九中 周红粉

[设计意图]

力的概念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学好力学知识的基础。力的概念十分抽象,要使初中学生真正建立起力的概念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逐步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在今天的教学中应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突破:(1)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来反映,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孤立的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必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对任何一个力来说,必有其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通过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来真正认识一个力。(3)通过力的相互作用来认识,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得出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本节课主要采用大量举例、精心设计实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的方法,使学生对力的概念有深刻的感性认识。在学生活动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加,增加实验的可视程度,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能力目标:知道人类认识力的作用是从力的作用产生的效果开始的,通过实验观察和

对事例的分析,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能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并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物理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树立宇宙万物之间都存在着力的作用、力无所不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力的三要素(2)力的作用效果(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难点:(1)力的相互作用的理解(2)什么是运动状态的改变(3)力的示意图画法

[教具和学具]

弹簧(2只)、钢尺(或塑料尺)、气球、弹性球、条形磁铁(2根)、小车(2辆)、 钩码一盒、大头针、三角板、幻灯片、多媒体

[课前准备]

思考:“一个巴掌拍不响”的原因 让一名学生带旱冰鞋

[教学过程]

[教学资源]

本节课所用课件一部分来自物理教学参考资料8下配套光盘 ,还有一部分课件自制。

[教学评析]

力的概念虽然十分抽象,但通过大量举例、精心设计实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的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使学生对力的概念有了深刻的感性认识,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三十九中 周红粉

[设计意图]

力的概念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学好力学知识的基础。力的概念十分抽象,要使初中学生真正建立起力的概念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逐步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在今天的教学中应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突破:(1)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来反映,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孤立的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必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对任何一个力来说,必有其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通过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来真正认识一个力。(3)通过力的相互作用来认识,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得出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本节课主要采用大量举例、精心设计实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的方法,使学生对力的概念有深刻的感性认识。在学生活动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加,增加实验的可视程度,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能力目标:知道人类认识力的作用是从力的作用产生的效果开始的,通过实验观察和

对事例的分析,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能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并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物理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树立宇宙万物之间都存在着力的作用、力无所不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力的三要素(2)力的作用效果(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难点:(1)力的相互作用的理解(2)什么是运动状态的改变(3)力的示意图画法

[教具和学具]

弹簧(2只)、钢尺(或塑料尺)、气球、弹性球、条形磁铁(2根)、小车(2辆)、 钩码一盒、大头针、三角板、幻灯片、多媒体

[课前准备]

思考:“一个巴掌拍不响”的原因 让一名学生带旱冰鞋

[教学过程]

[教学资源]

本节课所用课件一部分来自物理教学参考资料8下配套光盘 ,还有一部分课件自制。

[教学评析]

力的概念虽然十分抽象,但通过大量举例、精心设计实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的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使学生对力的概念有了深刻的感性认识,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关文章

  • 神州风采苏科版美术教案韩冬设计
  • 神州风采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业类型: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华民族有着许多宝贵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2.能与同伴相互交流具有中国特色的名胜.故迹.物产以及艺术和民俗等. 德育目标: 对祖国壮丽的河山与悠久灿烂的 ...查看


  • 物理苏科版[电路初探]教案全集完整篇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练习 1用导线把_____._____._____连接起来组成的_______叫电路,其中电源的作用是______,用电器是利用____ __来工作的设备,导线的作用是________,它是_______通道,开关的 ...查看


  • 中学物理教案.学案.试卷.课件.素材全集
  • 山东省华侨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物理寒假作业(全套18份,含答案,全站免费)02-08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全集[52份打包,全站免费]01-31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集[40份打包,全站免费]01-3 ...查看


  • 苏科版八上[勾股定理]word教案
  • 18.1 勾股定理(二) 一.教学目标 1.会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2.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勾股定理的简单计算. 2.难点:勾股定理的灵活运用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例1(补充)使学生熟悉定理的 ...查看


  • 八年级物理下册 探索更小的微粒教案三 苏科版
  • 第七章第3节(新授课) 主备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2.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数量级的概念. 3.通过对微观粒子 ...查看


  • 苏科版八上[函数]word教案
  • 5.1函数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实例,了解常量与变量的意义 2.通过实例,了解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并能说出一些函数的实例. 3.让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探索活动,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 有效的学习模式. 教学重点: ...查看


  • 苏科版四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
  • 四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身边的技术 第一单元:身边的技术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技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技术,激发学生对技术活动的兴趣. 教材分析: 以一个社会调查 ...查看


  •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全册教案简
  •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全册教案 目录 第1章 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 第1节 生物与生物学 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案 第2章 生物与环境 第1节 生物生存的环境 第2节 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第3节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第4节 生物对环境的 ...查看


  • 初二物理力学综合苏科版
  • 八年级物理第五次课 教学内容:1.相互作用力综合复习2.平衡力例题解析,概念深入讲解. 教学目的:针对性的复习相互作用这章内容,通过对经典习题的练习与讲解使学生相互作用的相关知识点.另外通过对平衡力知识点的概括总结,典型习题的讲解,使学生深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