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水合物试验性开采

邹阿七:海上薄油层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技术摩阻、扭矩,减少了复杂情况的发生。

水泥塞侧钻技术、旋转导向悬空侧钻和斜向(3)

器开窗侧钻技术适用于海上薄油层多分支水平井钻井,配合低钻压、小排量、低机械钻速,为分支井眼的钻进提供了有利条件。

导向钻具(4)“PDC钻头+马达+ MWD/LWD”

组合和“PDC钻头+旋转导向工具+ LWD/MWD”旋转导向钻具组合是实现复杂井眼轨迹精确控制的关键,提高了钻井的安全性,缩短了建井周期。随钻测压技术准确地获得了地层压力数据,为成功实现自流注水提供了依据。

上部井段采用海水/膨润土浆钻井液体系、(5)

海水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实现了井眼净化;下部定

提高携岩效率;分支向井段采用PEM钻井液体系,

不仅保证了水平井段采用无固相PRD钻井液体系,

井壁稳定,还保护了低孔低渗储层。

针对海上薄油层多分支水平井的开发,需要(6)

进一步提高井眼轨迹控制精度,准确预测油藏地质分布,有效提高薄油层的钻遇率,从而增加泄油面积,提高开发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永华,高淑萍,申学义.大庆油田分支水平井钻井完井

19

技术研究与应用[J].钻采工艺,2006,29(6):24-26.

[2]  刘润波.大庆油田薄油层水平井钻井技术[J].石油

38(6):53-59.钻探技术,2010,

[3]  都振川.胜利油田薄油层水平井钻井技术综述[J].

25(3):30-33.石油钻采工艺,2003,

谭勇志,徐红国,等.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技术在[4]  曾传云,

2013,35(4):22-玉平8井的应用[J]. 石油钻采工艺,25.

[5]  田树林.薄油层水平井钻井技术研究及应用[J].钻

27(3):9-11.采工艺,2004,

柯晓华,张楠,等.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轨迹控[6]  张鹏宇,

35(5):33-35.制技术[J].石油钻采工艺,2013,[7]  赵景山.胜利油田薄油层水平井钻井技术[J].石油

31(5):72-74.钻探技术,2003,

唐志军.分支水平井钻井技术实践[J].石油[8]  赵金洲,

24(2):19-21.钻采工艺,2002,

陈世烽,屈正斌. HD4-70H深部薄油层水平井[9]  李琳涛,

钻井技术[J].西部探矿工程,2008(4):98-100.

(修改稿收到日期 2014-04-11)

〔编辑 薛改珍〕

天然气水合物试验性开采

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是地球上一种尚未商业化开发的新能源,资源量十分丰富,据估算全球资源总量约为2 100兆m3,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石化能源总量的2倍左右,主要分布在美国阿拉斯加北坡、加拿大北极、墨西哥湾北部、日本南海海槽和中国南海等区域。2012年美国、日本等合作在阿拉斯加北坡及2013年3月日本在其近海海域开展的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试验均取得成功,意味着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日本和阿拉斯加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应用了降压开采法和二氧化碳置换法。降压法利用储层与井筒之间的压力差驱动可动流体从储层流向井筒,压力迅速传遍整个储层,使天然气水合物在局部区域失去稳定性条件,导致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为天然气和水。二氧化碳置换法通过向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中注入二氧化碳置换出天然气,在释放天然气的同时,以水合物的形式埋存二氧化碳。在日本爱知县和三重县近海海域的开采经过3个阶段

的生产试验:第1阶段是通过地震调查确认南海海槽东部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储量并钻勘探井;第2阶段钻探了1口生产井和2口监测井,并对深水天然气水合物储层进行取芯和试产;第3阶段采用排水降压法进行生产,成功采出12万立方米天然气。

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前景广阔,全球众多国家积极投入相关研究。2013年11月,美国能源部宣布投资500万美元资助13家单位开展7个针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项目。加拿大、日本、韩国、中国、印度、德国、新西兰等国家也都制订了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计划,组织开展了资源调查、钻探、试验开采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等一系列研究。美国和日本计划分别在2015年和2018年实现商业开采。美国国家石油委员会预测,美国将在2050年前实现墨西哥湾等海上天然气水合物的大规模开采。但是,与常规油气资源相比,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依然面临技术、成本和环境等多方面的难题与挑战。

(供稿 春 辉)

邹阿七:海上薄油层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技术摩阻、扭矩,减少了复杂情况的发生。

水泥塞侧钻技术、旋转导向悬空侧钻和斜向(3)

器开窗侧钻技术适用于海上薄油层多分支水平井钻井,配合低钻压、小排量、低机械钻速,为分支井眼的钻进提供了有利条件。

导向钻具(4)“PDC钻头+马达+ MWD/LWD”

组合和“PDC钻头+旋转导向工具+ LWD/MWD”旋转导向钻具组合是实现复杂井眼轨迹精确控制的关键,提高了钻井的安全性,缩短了建井周期。随钻测压技术准确地获得了地层压力数据,为成功实现自流注水提供了依据。

上部井段采用海水/膨润土浆钻井液体系、(5)

海水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实现了井眼净化;下部定

提高携岩效率;分支向井段采用PEM钻井液体系,

不仅保证了水平井段采用无固相PRD钻井液体系,

井壁稳定,还保护了低孔低渗储层。

针对海上薄油层多分支水平井的开发,需要(6)

进一步提高井眼轨迹控制精度,准确预测油藏地质分布,有效提高薄油层的钻遇率,从而增加泄油面积,提高开发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永华,高淑萍,申学义.大庆油田分支水平井钻井完井

19

技术研究与应用[J].钻采工艺,2006,29(6):24-26.

[2]  刘润波.大庆油田薄油层水平井钻井技术[J].石油

38(6):53-59.钻探技术,2010,

[3]  都振川.胜利油田薄油层水平井钻井技术综述[J].

25(3):30-33.石油钻采工艺,2003,

谭勇志,徐红国,等.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技术在[4]  曾传云,

2013,35(4):22-玉平8井的应用[J]. 石油钻采工艺,25.

[5]  田树林.薄油层水平井钻井技术研究及应用[J].钻

27(3):9-11.采工艺,2004,

柯晓华,张楠,等.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轨迹控[6]  张鹏宇,

35(5):33-35.制技术[J].石油钻采工艺,2013,[7]  赵景山.胜利油田薄油层水平井钻井技术[J].石油

31(5):72-74.钻探技术,2003,

唐志军.分支水平井钻井技术实践[J].石油[8]  赵金洲,

24(2):19-21.钻采工艺,2002,

陈世烽,屈正斌. HD4-70H深部薄油层水平井[9]  李琳涛,

钻井技术[J].西部探矿工程,2008(4):98-100.

(修改稿收到日期 2014-04-11)

〔编辑 薛改珍〕

天然气水合物试验性开采

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是地球上一种尚未商业化开发的新能源,资源量十分丰富,据估算全球资源总量约为2 100兆m3,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石化能源总量的2倍左右,主要分布在美国阿拉斯加北坡、加拿大北极、墨西哥湾北部、日本南海海槽和中国南海等区域。2012年美国、日本等合作在阿拉斯加北坡及2013年3月日本在其近海海域开展的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试验均取得成功,意味着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日本和阿拉斯加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应用了降压开采法和二氧化碳置换法。降压法利用储层与井筒之间的压力差驱动可动流体从储层流向井筒,压力迅速传遍整个储层,使天然气水合物在局部区域失去稳定性条件,导致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为天然气和水。二氧化碳置换法通过向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中注入二氧化碳置换出天然气,在释放天然气的同时,以水合物的形式埋存二氧化碳。在日本爱知县和三重县近海海域的开采经过3个阶段

的生产试验:第1阶段是通过地震调查确认南海海槽东部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储量并钻勘探井;第2阶段钻探了1口生产井和2口监测井,并对深水天然气水合物储层进行取芯和试产;第3阶段采用排水降压法进行生产,成功采出12万立方米天然气。

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前景广阔,全球众多国家积极投入相关研究。2013年11月,美国能源部宣布投资500万美元资助13家单位开展7个针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项目。加拿大、日本、韩国、中国、印度、德国、新西兰等国家也都制订了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计划,组织开展了资源调查、钻探、试验开采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等一系列研究。美国和日本计划分别在2015年和2018年实现商业开采。美国国家石油委员会预测,美国将在2050年前实现墨西哥湾等海上天然气水合物的大规模开采。但是,与常规油气资源相比,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依然面临技术、成本和环境等多方面的难题与挑战。

(供稿 春 辉)


相关文章

  • 天然气水合物能源的勘探与开发
  • 第28卷第6期2008年6月现代化工 ModernChemicalIndustry June2008 ・1・ 专论与评述 天然气水合物能源的勘探与开发 李小森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 天然 ...查看


  •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面临的三大难题
  •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面临的三大难题 可燃冰在自然界的分布非常广泛,从其形成条件看,海底以下0到1500米深的大陆架和北极等地的永久冻土带都有可能存在可燃冰.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国家逐渐开始了对可燃冰的研究和勘探.目前世界上已经有79个国 ...查看


  • 绿色新能源_可燃冰_廖志敏
  • 2008年 第2卷・第2期 文章编号: 天然气技术NaturalGasTechnology Vol.2,No.2Apr.2008 )02-0064-031673-9035(2008 绿色新能源---可燃冰 廖志敏1熊珊2 (1.四川科宏石油 ...查看


  • 可燃冰,再造能源神话?
  • 2013年3月12日,日本宣布成功从可燃冰中获得了天然气,这是全球首次通过在海底分解"可燃冰"获得燃气.专家指出,日本政府选择在日本大地震两周年之际公布这一消息,意在化解福岛核电站事故造成的能源危机.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 ...查看


  • 中国可燃冰开发现状及应用前景_王智明
  • 节 能 ) 4) ENERGYCONSERVATION 2010年第5期 (总第334期) 中国可燃冰开发现状及应用前景 王智明,曲海乐,菅志军 1 2 1 (11中海油服技术中心,北京101149;21吉林大学机械学院,吉林长春13002 ...查看


  •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
  •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 摘要: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继煤.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之后潜在的新型能源,为冰状固体物质,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广泛存在于极低地区,资源总量超过了全世界范围内所有可燃能源的总能,是21实际的战略性能源.本文介绍了天然气水 ...查看


  • 能源新名词可燃冰
  • 可燃冰学名甲烷水合物(天然气水合物),同时还有一个优雅的名字――"能源水晶",外型与冰相似,故称"可燃冰".可燃冰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可以看成是高度压缩的固态天然气. ...查看


  • 可燃冰开采宜敏于"研"慎于行
  • 可燃冰开采宜敏于"研"慎于行 发布时间:2011-9-9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有消息称,为了加快对可燃冰的商业开采步伐,我国科学家首次针对南海可燃冰开采进行模拟研究,取得了系列进展.专家预计,我国有望在2020年以前 ...查看


  • 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应用
  • 毕业设计(论文) 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应用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年级: 指导老师: 2012年06月01日 摘要 本文主要叙述了利用化学驱(聚合物驱).气驱(CO2驱).热力(蒸汽驱).微生物等采油方法提高采收率的历史及目前国内外的发展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