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氮的循环
第1课时 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氮气及氮的氧化物
一、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1.氮的存在形态
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以______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于动植物体、土壤和水体中。
2.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1)在自然界中豆科植物根部的__________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__________等含氮的化合物。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少量的______与______化合生成NO,NO和O2迅速生成______并随水进入土壤和水体。
(2)人们通过化学方法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____,再根据需要进一步转化成各种含氮化合物(如______、______)。
二、氮气 1.
2.化学性质
与氧气――→ N2——与氢气―
→ ―
3.氮的固定
(1)概念:使空气中__________的氮转化为____________的过程。 (2)分类
氮的固定 固氮人工固氮 固氮
固氮自然固氮
固氮
三、氮的氧化物
1.氮的氧化物
2.NO和NO2 (1)物理性质
(2)相互转化
(3)影响
①NO:是传递神经信息的“信使分子”,但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体缺氧。 ②NO2:能损坏多种织物和尼龙制品,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有腐蚀作用。
知识点1 氮的固定
1.下列属于自然固氮的是( )
A.N2和O2在雷电作用下生成NO B.某金属化合物将氮气转化为化合态氮 C.在一定条件下使N2、H2合成NH3 D.NO生成NO2 知识点2 氮气的性质
2.氮气能大量存在于空气中的根本原因是( )
A.氮气性质稳定,即使在高温下也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B.氮气比空气轻,且不溶于水
C.氮分子中两个氮原子结合很牢固,分子结构稳定 D.氮气无氧化性,也无还原性,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3.下列关于N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通常情况下N2性质很稳定,所以N2可在电焊时作保护气 B.N2+O2=====2NO,该反应是汽车尾气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4
C.N2
5高温
D.在反应:3Mg+N2=====Mg3N2中,N2作氧化剂 知识点3 一氧化氮的性质
4.最新研究表明:NO吸收治疗法可快速改善SARS重症患者的缺氧状况,缓解病情。病毒学研究同时证实,NO对SARS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下列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O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
B.含等质量的氧元素的NO和CO的物质的量相等 C.常温常压下,NO不能与空气中的O2直接化合 D.NO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5.在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NO和b mol O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与氧原子个数之比为( )
aaaaA. C. D. b2ba+2b2a+b知识点4 二氧化氮的性质
6.实验室收集NO、NO2两种气体( )
A.均可用排水法 B.均可用向上排气法
C.NO用向上排气法,NO2用排水法 D.NO用排水法,NO2用向上排气法
7.将盛有N2和NO2(无N2O4)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氮气和二氧化氮的体积比是( )
A.1∶1 B.1∶2 C.1∶3 D.3∶1
高温
第2节 氮的循环
第1课时 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氮气及氮的氧化物
基础落实 一、
1.单质 化合态
2.(1)根瘤菌 硝酸盐 氮气 氧气 NO2 (2)氨气 氮肥 硝酸 二、
2.N2+O2=====2NO N2+3H22NH3
3.(1)游离态 含氮化合物 (2)高能 生物 合成氨 仿生 三、
1.NO NO2
2.(2)①2NO+O2===2NO2 ②3NO2+H2O===2HNO3+NO 对点训练 1.A [所谓自然固氮即通过闪电或一些微生物将空气中的N2通过生物化学过程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 2.C [N2性质稳定,但高温下可与O2等物质反应,在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或还原性;氮气比空气轻且不溶于水并不是N2能大量存在于空气中的根本原因。]
4
3.C [N2在空气中的体积含量约为]
5
4.B [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常温常压下NO很容易与O2直接化合成NO2。] 5.C 6.D [NO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NO2与水反应,故前者不能用排气法收集,后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7.C [将试管倒立于水中,只有NO2和H2O反应,生成的NO与没发生反应的N2为剩余气体。设原气体的体积为V,NO2的体积为x,根据差量法求解:
3NO2+H2O===2HNO3+NO 体积减少 3 2
V
x
2
3V
解得:x=4
3VV
故V(N2)=V-=
44
VN1故。] VNO23
放电
第2节 氮的循环
第1课时 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氮气及氮的氧化物
一、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1.氮的存在形态
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以______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于动植物体、土壤和水体中。
2.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1)在自然界中豆科植物根部的__________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__________等含氮的化合物。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少量的______与______化合生成NO,NO和O2迅速生成______并随水进入土壤和水体。
(2)人们通过化学方法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____,再根据需要进一步转化成各种含氮化合物(如______、______)。
二、氮气 1.
2.化学性质
与氧气――→ N2——与氢气―
→ ―
3.氮的固定
(1)概念:使空气中__________的氮转化为____________的过程。 (2)分类
氮的固定 固氮人工固氮 固氮
固氮自然固氮
固氮
三、氮的氧化物
1.氮的氧化物
2.NO和NO2 (1)物理性质
(2)相互转化
(3)影响
①NO:是传递神经信息的“信使分子”,但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体缺氧。 ②NO2:能损坏多种织物和尼龙制品,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有腐蚀作用。
知识点1 氮的固定
1.下列属于自然固氮的是( )
A.N2和O2在雷电作用下生成NO B.某金属化合物将氮气转化为化合态氮 C.在一定条件下使N2、H2合成NH3 D.NO生成NO2 知识点2 氮气的性质
2.氮气能大量存在于空气中的根本原因是( )
A.氮气性质稳定,即使在高温下也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B.氮气比空气轻,且不溶于水
C.氮分子中两个氮原子结合很牢固,分子结构稳定 D.氮气无氧化性,也无还原性,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3.下列关于N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通常情况下N2性质很稳定,所以N2可在电焊时作保护气 B.N2+O2=====2NO,该反应是汽车尾气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4
C.N2
5高温
D.在反应:3Mg+N2=====Mg3N2中,N2作氧化剂 知识点3 一氧化氮的性质
4.最新研究表明:NO吸收治疗法可快速改善SARS重症患者的缺氧状况,缓解病情。病毒学研究同时证实,NO对SARS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下列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O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
B.含等质量的氧元素的NO和CO的物质的量相等 C.常温常压下,NO不能与空气中的O2直接化合 D.NO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5.在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NO和b mol O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与氧原子个数之比为( )
aaaaA. C. D. b2ba+2b2a+b知识点4 二氧化氮的性质
6.实验室收集NO、NO2两种气体( )
A.均可用排水法 B.均可用向上排气法
C.NO用向上排气法,NO2用排水法 D.NO用排水法,NO2用向上排气法
7.将盛有N2和NO2(无N2O4)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氮气和二氧化氮的体积比是( )
A.1∶1 B.1∶2 C.1∶3 D.3∶1
高温
第2节 氮的循环
第1课时 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氮气及氮的氧化物
基础落实 一、
1.单质 化合态
2.(1)根瘤菌 硝酸盐 氮气 氧气 NO2 (2)氨气 氮肥 硝酸 二、
2.N2+O2=====2NO N2+3H22NH3
3.(1)游离态 含氮化合物 (2)高能 生物 合成氨 仿生 三、
1.NO NO2
2.(2)①2NO+O2===2NO2 ②3NO2+H2O===2HNO3+NO 对点训练 1.A [所谓自然固氮即通过闪电或一些微生物将空气中的N2通过生物化学过程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 2.C [N2性质稳定,但高温下可与O2等物质反应,在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或还原性;氮气比空气轻且不溶于水并不是N2能大量存在于空气中的根本原因。]
4
3.C [N2在空气中的体积含量约为]
5
4.B [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常温常压下NO很容易与O2直接化合成NO2。] 5.C 6.D [NO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NO2与水反应,故前者不能用排气法收集,后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7.C [将试管倒立于水中,只有NO2和H2O反应,生成的NO与没发生反应的N2为剩余气体。设原气体的体积为V,NO2的体积为x,根据差量法求解:
3NO2+H2O===2HNO3+NO 体积减少 3 2
V
x
2
3V
解得:x=4
3VV
故V(N2)=V-=
44
VN1故。] VNO23
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