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教案
教学目标:
1.情节的把握;
2.语言、心理、外貌等刻画人物的方法; 3. 了解小说的特点并理解文章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人物,评价人物,探讨人物与主题的关系。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要点】整体感知 情节与环境 一、导入新课 在课文结尾,文中的“我”这样写到:故乡的山水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使我非常的气闷„„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教师板书:悲哀)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为什么二十年后的一次故乡之行却给我留下了如此悲哀的心情?请大家看课文,找一找故乡使我悲哀的理由。 二、整体感知
1、情节把握---- 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可按“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个方面分为三个部分: (1)、交代了时间、地点、回家原因及心情。 (2)、“我”在故乡期间的见闻和感受, 老屋的寂寥,决定搬家。 回忆与少年闰土的友情。 “杨二嫂”的变化。 闰土的变化。 (3)、“我”怀着深深的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把希望寄托于未来、寄托于下一代。 2、找一找故乡使我悲哀的理由。 --------板书:故乡的景、故乡的人。 3、故乡的景色怎样?
(1)第二段描写写出了故乡怎样的特点?哪几个词语能集中表现出来?
------天气阴晦、冷风呜呜、苍黄的天、横着萧索的村庄——没有一些活气。 学生齐读来感受一下这种悲凉。
十二段12段:深兰的天 金黄的圆月 碧绿的西瓜 英雄少年----令人神往,
---------回故乡所见到的景象与记忆中的进行对比,并说明其作用------突出变----变后心情(烘托铺垫)
第二课时 【要点】人物与主题
一、课文中写了故乡哪些人,主要写了谁?
如果说故乡景色的悲凉可能会受到“我”的心情的影响(怎样的心情?)或者天气的影响(怎样的天气?),而故乡的人却使“我”不折不扣地感到悲哀之至了。 --------闺土 杨二嫂 水生 宏儿 母亲 我
二、我们先来看看二十年后的闰土有哪些方面使我悲哀. 1、描写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淳朴天真、可亲可爱 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 动作语态 聪明勇敢、活泼开朗 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对“我”的态度 情真意切亲密无间 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 对“生活”的态度 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 将希望寄托神灵 2、变化原因
社会的: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如同一把把挫刀,在时间这块励石上,活生生地把一个少年小英雄磨成了一个木偶人。 阶级的:一声“老爷!”就把自己与儿时的好友隔在了无形的厚障壁的两边;带回家去的香炉、烛台何尝不是在增加这厚障壁的高度呢!
结论:闰土是在生活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劳苦民众的代表。 三、杨二嫂:
外 貌: 西施 圆规”
职业与性格: 美貌招生意 无业 泼悍、放肆、尖刻、自私
结论:杨二嫂是一个被社会扭曲了的变形人,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表现在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同时,又在侮辱和损害着别人。 四、“我”的形象及其意义
(1)叙述者线索人物------小说真实 便于抒情 (2)我的思想感情怎么样----悲哀 愤怒 别离 希望 (3)怎样对待闰土----悲哀中同情 遗憾中关注 结论: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形象。“我”:曾使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一下子就显露出了它的丑陋;为使它美丽,只有在本来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新路来。 五、“我”母亲:慈祥、宽容、厚道地对待所有的人,对待这个世界;世界却没有给她以公平:变卖家产,告别家园,跟儿子去外地谋生,她的前面是一片未知。 六、水生宏儿: 20年前的闰土和 “我”,20年后,或许不会再成为今天的闰土我;对他来说,与生俱来的苦难其实也是一种改变命运的财富!
结论:从“飞”出家门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飞”向这个既陌生又新鲜的世界了。----也便有了路。” -------- 希望 板书:
景
悲 (对 比) 变〒农村破败 人际隔膜 人 【小结】“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怎样被扼杀; 第三课时
【要点】深入探究 感受小说魅力
一、为什么我所记得的故乡好得多但却说不出佳处 社戏----豆与戏 ---友情让童年世界美好 故乡----闺土---友情让童年世界美好
西施----我无感化----童年世界对成人世界的无知 回忆----似乎看到我美丽的故乡----童年眼中的世界 写作目的
闺土和我童年世界美好-----闺土和我成人世界悲哀
水生和宏童年世界美好-----水生和宏童年世界???-----路在何方?
二、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
因为我的希望是让后辈过幸福的生活,但社会的黑暗,困难重重,害怕希望不能实现。 笑闺土(神)-----笑自己(希望)
三、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把“希望”比作“路”。这段话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段话告诉我们,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只有希望,不去努力奋斗,等于没有希望;希望虽然遥远,而且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奋斗,去实践,希望就能实现。表达了“我”对“新生活”一定会来临的坚定信心。 四、 “故乡”解读 (1)回忆中的故乡 (2)现实中的故乡 (3)未来中的故乡 (4)故乡与祖国同构
五、本文主题的探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1) 茅盾 先生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悲哀那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渴望纯真的人与人的关系。
(2)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揭示产生这种现实的根源。 (3)表达对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愿望与信心。 (4)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 六、作业:
1、课文中的水生和宏儿以后会有怎样的命运?发挥想象,为他们写一个故事。
2、阅读经验积累:欣赏小说,要学会分析人物,因为人物是小说三要素中的主要要素。分析人物时,不妨写一写人物小传,这是一个从整体感知到局部分解,再从局部分解到整体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才有助于进一步分析人物的性格,小说中的人物才会成为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阅读小说才有可能成为个性化的阅读
孤独之旅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梳理要点的能力和质疑探究的能力。
2、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3、学习运用快速浏览的方法,把握课文梗概;学习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景物描写对渲染气氛、抒发感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体会课文的艺术特色。
教学课时:
第1课时:组织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积累词汇,感知课文内容。
第2课时:朗读品味精要文段,欣赏作品,质疑探究,合作释疑,拓展延伸。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你有过孤独的体验吗?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说你的感受。在人生旅途上,有快乐,有 痛苦。有的人在欢乐幸福中成长,有的人在孤独艰辛中成长。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课文《孤独之旅》,去看看杜小康成长的一段经历吧。 二、阅读课文,感知内容
1.快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1)标出生字新词,查阅工具书注音释义。(2)抓住要点概括杜小康的放鸭经历。(3)引导学生评价、补充同学的概述的不足。
2.教师小结:(1)评价学生概述的得与失。(2)归结概述课文的要求:抓住要点,突出重点;语言简洁,叙述清楚。
3.再读课文(默读),列出故事情节提纲,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1)速读之后列出情节提纲;(2)合作交流、修改提纲,教师巡视指导;(3)筛选较为成功的提纲在全班交流,将选出的提纲打在屏幕上供全班同学观摹、评价、修改;(4)分辨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教师小结:抓住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心理的发展进行指导性总结。
强调:故事情节就是作品中的生活事件,是杜小康离家随父野外放鸭的行程生活及定点生活所经历的艰辛与孤独的具体事件,是一段人物成长过程中生活艰辛、精神孤独的人生旅程。
第二课时
一、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成长的孤独 及超越自我的品质 学生思考:
(1)课文中主要人物是谁? (2)找出表现杜小康生活艰苦、精神孤独 的语句,探讨:
①杜小康经受了生活的哪些磨难? ②杜小康由幼稚到成熟的原因是什么? ③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杜小康的性格。 ④杜雍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教师小结:突出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中的生活情况及其心理变化过程,引导学生加深对主要人物饱经生活磨难而逐渐“长大”的成长经历的全程印象,感悟人生在于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道理。 二、欣赏景物描写旬段,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生活动:
(1)勾画出课文中景物描写句段。 a.自然景色的描写; b.鸭群活动情景的描写。
(2)读景物描写句段,欣赏描写语言和描写技法。 (3)探讨景物描写的作用。
(一边自由朗读句段,一边欣赏与之相关的屏幕画面,文字、画面结合,引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体会杜小康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中的内心活动,感受杜小康在寂寥环境中的孤独情感,从而探究景物描写的作用。)
(4)回忆读过的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如鲁迅的《雪})、高尔基的《海燕}、纪伯伦的《组歌》等,区别本文景物描写与诗歌散文中景物描写的异同,让学生领会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除渲染气氛、抒发感情外,还可以推动情节发展。
教师总结: (1)小说中的景物是为了把人物摆到特定的景物环境中去展现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与杜小康的成长旅程有着直接的关系。 三、探讨课文的艺术特色,欣赏课文的写作技巧
1.教师提示:文章的写作特点可以从文章的构思,文章的选材剪裁,文章的表达方式,文章的语言等方面去思考。 2.要求学生:
(l)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你对课文写作方面最欣赏的一两个方面,教师板书学生口述要点,引导学生群体评价研讨。 (2)老师补充写作特点,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根据品味欣赏。
3.教师小结:不同的同学,由于各自的生活经历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欣赏角度不同,导致对课文某些问题的理解不同,这是正常现象。但是,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就能共同发现一篇文章的闪光点。 四、归纳全文,质疑问难,切磋砥砺 1.温故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切磋释疑。 2.研讨课首提示和课后问题。 3.教师概括总结。
五、拓展延伸,培养学生想像思维能力
观察生活中某位有个性的人,了解他的成长历程,虚构一个小故事或写一篇小小说,在班上交流。
我的叔叔于勒
课型:讲读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2.学习本文构思的巧妙及情节的曲折。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人物语言、行动、神态、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初步培养对社会问题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评判能力和再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本文主题的理解,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 :
1、了解小说情节,把握小说主题。
2、理解课文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习本文构思的巧妙及情节的曲折。
2、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深入思考,全面认识人物的个性。 3、多角度把握小说的主题。
教法:启发式提问法、练习法、讨论法,
学法:默读法、圈点勾画法、探究法、情境模拟法、比较法、辩论法 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课前查找相关资料。 2.布置学生预习课文。3.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查字典解决生词。 2、课前搜集作者相关资料;
3、熟悉课文,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复述故事情节。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默读,感知文意,梳理课文的情节结构,了解情节发展的因素,多角度把握小说主题,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情,导入新课(播放课件,展示天平画面) 心就象是一个天平,可以用它来衡量事物的轻重,同样的东西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分量是不一样的。如果在你心的天平上,一端放上金钱,一端放上亲情,天平会向哪一边倾斜?(学生发言,导入新课)
二、预习交流:
1、请说出本课中你认为值得注意的字词。(或说读音,或说意思。) 2、说说你所了解的莫泊桑, 教师最后补充。
三、快速默读,初步感知课文:
快速默读课文,完成下列活动:(多媒体显示)
1、请以( )于勒的格式,在括号内添加不同的动词 ,理清小说的情节安排。
示例:(盼)于勒
2、圈点勾画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呼的词语
(学生发言,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内容)
四、研读细节,初步感知小说主题:
同桌合作,共同探究:(多媒体展示探究题)
1、请同学们给这些称呼分类,看看这些称呼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对于勒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
2、在这其中,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同桌讨论,发言,多媒体展示相关内容)
3、教师小结:
以小说的情节作结。并用一副对联来概括两部分的内容: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
4、学生试拟横批,感知文章主题。
五、真情采访,多角度感悟主题。
1、情境设置:模拟电视台 《人间 》栏目
主题:消失的亲情
采访人物:菲利普夫妇、若瑟夫、于勒
2、角色分配:
一名学生模拟节目主持人,另三名学生分别模拟菲利普、克拉丽丝、若瑟夫,
3、采访内容:
提出的问题以课文为依据,主持人自行设计。
参考问题:
请问菲利普先生:
1、于勒是你弟弟?(是)
2、你们有多少年没见了?(很多年了)
3、这些年有没有想过他?(想过,毕竟我们是亲兄弟啊!)
4、既然想他,为什么不愿意见他?(怕他想回来和我们住在一起)
5、一家人住在一起不好吗?(那当然不好,他那么穷,回来会拖累我们的。我们经济也不好,拖不起的)
那我想问问克拉丽丝太太,如果于勒想回来同你们住在一起,你会同意吗?
(那当然不会同意了)
为什么?
(他那么穷,听说他以前还行为不正,糟蹋钱,我们经济情况也不好,是经不起他拖累的。再说如果让我的邻居和朋友们知道我有这样一个讨饭的穷亲戚,别人也会笑话我们的,会看不起我们的,我可不想这样。)
看来想让菲利普夫妇接受于勒的确很困难。那么小若瑟对于此事是什么看法呢?
请问小若瑟夫:
你赞成你父母的做法吗?(不赞成)
你对于勒叔叔是什么态度?(我很同情他)
有没有想过他为什么会落得下场?
(想过,我知道这与他自己不争气有很大关系,但是他毕竟是我的亲叔叔,年纪也好运么大了,在外面一个人生活,的确让我很同情,只要他能改正自己的缺点,我想我们一家人会住在一起的。)
听了他们的话,我也想听听于勒是什么意见。下面请导播帮我们接通于勒所在社区的电话。
电话始终无人接听,也许于勒不愿意面对自己的家人,也许于勒为了生计正四处奔波,不能守候在话机旁等我们的电话,我们也无法了解于勒现在的想法,在这里,我们也只能祝愿他们一家人能化解以前的恩恩怨怨,早日团聚。让曾经消失的亲情再次重现。
4、观后思考:
菲利普夫妇不愿接受于勒的原因是什么?
若瑟夫对于勒叔叔持什么样的态度?
(学生发言)
4、师感言,引导学生多角度感悟小说主题。
六、拓展延伸,提升能力。
1、播放音视频材料《爱的奉献》。
思考:观看完了《爱的奉献》,与课文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辩论:如何正确看待金钱与亲情的关系?
2、说话训练:
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
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
钱可以买到( ),但买不到( );
钱可以买到( ),但买不到( )。
七、课堂总结: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对课堂作结,教师根据学生总结情况即兴作结。
八、布置作业:
写一篇作文,反映和发掘身边的社会人际关系(提示:类似我的叔叔于勒小说中的人际关系),题目自拟。
心声教案
教学目的:
1.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深刻意义,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2.体会插叙手法、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结构上的双线交织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学习缩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听取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感受。)面对人生,成长中的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说,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心声》,去听听主人公的心声。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故事主要情节,进行复述。
明确:在一次语文公开课的准备过程中,程老师设计了让学生表情朗读小说《万卡》的教学环节。学生李京京被《万卡》深深吸引而无比喜欢,很想参与课文的表情朗读。他的这一愿望遭到老师的断然拒绝和同学的无端嘲笑。最后,在公开课上,当程老师的按部就班被学生的怯场打乱时,李京京举起了手,用沙哑的嗓子满怀感情地朗读了课文,表达了主人公万卡和自己的心声。
2.在复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故事的开端:李京京朗读课文的请求遭到拒绝。
故事的发展:李京京用真情和独特的体验朗读课文。
(1)李京京在树林子里的朗读、体会和忆。
(2)李京京纠正同学的朗读遭到嘲笑。
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李京京勇敢举手,在公开课上朗读了课文。
三、自主阅读,体验感悟
1.教师引导学生凋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进行个性化解读,并设计话题让学生讨论。
出示话题并进行讨论:小说着重刻画了几个人物形象?文中的李京京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你喜欢这个人物形象吗?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明确:李京京是一个朴实真诚、善良而宽容、自信而勇敢、对生活有着美好愿望、执著追求真善美的少年。
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全文,讨论:
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结合小说中具体的语句或段落谈谈自己的依据或感悟。)
明确:李京京渴望得到锻炼机会,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渴望父母和谐,家庭温暖;渴望亲情和友谊而想念爷爷和儿时玩伴;渴望情感的倾诉与宣泄。这些愿望都建构在“想朗读课文”这一表白上而动人心魄。总而言之,李京京的心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也体现了他作为成长中的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3.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感悟最深的句段深人阅读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四、课堂小结
小说讲述了一个少年的心声,表达了作者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关注,对教育问题的关注。主人公用全部感情朗读那篇动人的课文,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他的成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启示。让我们在下一堂课再进行深人的探究学习吧。
五、布置作业
1.提取小说主要情节,把课文缩写成300字以内的故事。
2.阅读课文,思考文章的主旨和艺术特色。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反映少年生活的小说。把握小说的主旨、赏析小说艺术特色是我们学习本文的主要的目标。
二、揣摩体会
设计原则:充分发挥学生阅读课文的自主性,调动学生赏析的积极性。以学生选择重点语段朗读、赏析为主,教师适时指导赏析。 关于小说主旨,应充分肯定学生的独到发现与体会赏析。关于小说的艺术特色,应落实好重点问题:插叙手法、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的运用及其作用;结构上的双线交织,
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等。
三、合作探究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来探讨研究。(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充分发挥学生思考和表达的自由。)
1.《万卡》为什么那样打动李京京?你认为李京京纠正同学赵小帧的朗读这一行为做得对吗?为什么?你从中得到有关小说阅读和欣赏方面的哪些启示?
提示:《万卡》之所以打动李京京,是因为李京京有与万卡相似的经历,相似的情感体验,相似的倾诉需求,他的心与作品中的万卡的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万卡的心声似乎也就成了他的心声。“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
启示一:要融进小说中去,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深人理解作品。
启示二:要从小说中出来,从生活中发现小说,从小说中理解生活。
2.这篇小说涉及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什么问题?你对这些问题有什么看法?程老师为什么最后让李京京读完了全文?假如你是李京京或程老师,你会怎么做?
教师引导时要把握的方向:教育应该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尤其要尊重和发现每个学生的积极因素,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性,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愿望。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课文中听到的是一个少年质朴的发自内心的呼声,他有着多么美好的心灵啊!作为教育者,我深受教育和激励。我们没有理由去歧视任何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没有理由不捧着一颗赤诚的心来,让心与心的平等交流成为教育最亮丽的风景。作为受教育者,我们也应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独特体验,探求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为着健全和完善自我人格而努力。让我们携手前行吧!
五、作业
平时注意积累,记下自己在文学欣赏方面的经验和感悟。
白色鸟教案
整合知识点:历史事件:文化大革命
知识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词;
2、理解“白色鸟”的含义;
3、理解穿插写“外婆“的作用;
4、小说通过哪些事情和场景来表现少年欢快的生活。
5、感受文中贾里、阿伦之间发生的故事,掌握好有关的生字、生词。把握贾里、阿伦鲜明的形象。品味本文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
能力目标:1、理解小说通过事件和场景来表现人物生活的方式;
2、初步能欣赏小说富有诗情画意的自然美。
3通过对人物的形象分析,学习作者从言行、举止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写作手法。
情意目标:通过本文明写少年宁静、美好的生活,暗写十年动乱的残酷、荒谬,更加热爱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珍惜我们的读书生活。
培养学生能正确地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珍惜友情、善待他人的良好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小说所描写的优美的生活场景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以及轻松的氛围中所反映出来的深刻的社会主题。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主题。
1、小说当中的白皙的少年是哪儿的人?它从小跟着谁长大的?它和外婆的关系怎么样?你是从哪些内容中看出来的?
白皙的少年来自城里;他从小是跟着外婆长大的;外婆非常喜欢他。这从文中“‘城里人没得用’”、“白皙的少年也就极喜欢外婆炒的喷喷香的马齿苋干菜”、“他是外婆带大的,童年浪漫如月船,泊在了外婆的臂弯里,臂弯宁静又温暖”、“平日的下午,外婆一定逼他睡午觉,一定不许他出来玩”等内容可以看出来。
2、引导学生理解“却忽然有一天,外婆就打起包袱到乡下来了。”的原因。
外婆的生活受到了不明因素的冲击,不然的话,哪一个城里人会愿意专门从城里到乡下来住呢?
3、仔细阅读第43自然段,看看外婆的举动有何反常,这种反常预示着什么,在此处你能感觉到吗?
平时,“外婆一定逼他睡午觉,一定不许他出来玩”,但是今天,有一个好大的声音隔了田塍喊外婆,外婆就叫来了他的朋友“一起去玩,远远地到河边上去玩”,而且“随便”地玩,“‘没断黑不要回来’”„„这种反常,预示着今天下午在外婆的身上要发生一件事情,而且这件事情外婆还不愿意让白皙的少年知道。
4、那么这件事情到底是什么呢?
引导阅读课文“忽然传来了锣声„„今天下午开斗争会”几段。得出结论:今天下午的斗争会的斗争对象,就是外婆。外婆不愿让自己心爱外孙看到这种难堪的场面,不愿让自己心爱的外孙的生活受到冲击,所以专门叫来了黝黑了少年陪外孙“远远地到河边上去玩”,“‘没断黑不要回来’”。因此,这篇小说反映的时代背景我们就清楚了。外婆之所以从城里到乡下来住,也就是在躲避这场政治风暴的袭击。可是宁静的乡村也没能使她逃过这场荒谬的政治狂热给她带来的灾难。
5、帮助学生理解这篇小说表达主题的独特方式。
这篇小说通过两少年在河边尽情的嬉戏,对美丽的大自然、天真纯朴的少年、自由快乐的小鸟等如诗如画的描写,反映了十年“文革”给人的正常生活所带来的灾难性的影响和它的荒谬。
三、体会文中对纯美自然的描写及由此营造出来的诗情画意的氛围。
1、小说中乡村的自然风光,干净、朴实。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对大自然风光的描写,体会环境的美。
“河堤上或红或黄的野花开遍了,一盏一盏如歌的灿烂”,河水“粼粼闪闪”,“小鱼小虾蹦蹦跳跳”,“卵石好洁净”;蝉声“抑扬”,野蜂“嗡嗡营营”;“绿色的岸”,“远远淡青的山”;岸边水草“葳蕤”,芦苇“汪汪的绿着”;水鸟“雪白雪白的”,甲虫在软泥上爬。一幅多么美丽的乡间田野图!在这样的大自然中,一切多么纯洁、透彻,与少年率真的心相互辉映,让人感到一种净化的美,质朴的真。
2、这篇小说营造出一种诗一般的氛围和意境。让学生齐读、朗读、默读下列内容,细心体会从中所流露出来的诗情画意。
(1)“在那黑点移动过的地方,迤逦了两行深深浅浅歪歪趔趔的足印,酒盅似的,盈满了阳光,盈满了从堤上飘过来的野花的芳香”。
(2)“间或一页白帆,日历一样翻过去了,在陡然剩下的寂谬里,细浪于是轻轻腾起,湿浸浸的舔着天空舔着岸”。
(3)、文中对芦苇的描写、对水鸟的描写、对少年的描写。
归纳:这些优美的画面,营构了全文的诗情画意,表达了少年天真烂漫的纯真和如梦如幼的感觉。
四、复述课文内容,复习巩固。
白色鸟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小说通过事件和场景来表现人物生活的方法。
2.理解小说表现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的写法。
教学重点
通过事件和场景来表现人物生活的写法。
教学难点
小说表现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的写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白色鸟》,作者何立伟。小说以十年动乱为背景,描写两位少年在河边尽情嬉戏的情形。如果你是乡下的孩子,这篇小说的情节对你来说应该十分熟悉;如果你是城镇的孩子,你一定也会对这种充满野趣的生活感兴趣。
二、赏析课文
1.速读全文。想一想,小说描写的主人公是谁?
小说描写了两个少年。白皙的是城里的孩子,黝黑的是乡下的孩子。
2.小说开头引用外国民歌,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首外国民歌表达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缅怀,并引起读者对夏天快乐生活的共鸣以及对文章的兴趣。
3.小说写两个主人公出场有什么特点?
如电影的远镜头慢慢拉近,人物慢慢放大,接着写足印:“迤逦了两行深深浅浅歪歪趔趔的”,“酒盅似的”,盈满了阳光,盈满了芳香,还盈满了笑音。妙在从足迹写出景物,写出快乐的气氛。最后写出两个少年的肖像,写出城里少年和农村少年的不同的肖像特征。
4.两个少年在河滩上玩了些什么?
扯霸王草、采马齿苋、射弹弓、考试、游泳、捉水蛇、看水鸟。
5.哪个活动最好玩,写得最详细,为什么?
看水鸟写得最详细,因为水鸟很美:“雪白雪白的两只水鸟,在绿生生的水草边,轻轻梳理那晃眼耀目的羽毛。美丽。安详。而且自由自在。”“那鸟恩恩爱爱,在浅水里照自己影子。而且交喙,而且相互摩擦着长长的颈子。便同这天同这水,同这汪汪一片静静的绿,浑然的简直如一画图了。”“那美丽和平自由的生命,实在整个地征服了他,便连气也不敢大声地喘了。”“却不敢动,不敢稍稍对这画图有破坏。”
6.这些事件和场景表现少年怎样的生活?
宁静、美好、自由、欢快的生活。
7.在少年的活动中怎样穿插写外婆?这样写起什么作用?
交代了城里少年来乡下的原因,他是外婆带大的。暑期到乡下来玩。外婆十分疼爱小外孙。
8.平日的下午,外婆一定逼他睡午觉,一定不许他出来玩,然而今日全变了。为什么变了?外婆本来带他长大,为什么“忽然一天,外婆就打起包袱到乡下来了”?下午开斗争会,是否与外婆有关?
从以上推测,外婆也许是斗争的对象。她为了不连累家人,一个人到乡下去生活。为了不让她疼爱的小外孙受到刺激,让小外孙整个下午在河滩上玩。文章穿插写外婆不仅交代了城里少年来乡下玩的原因,而且暗写了十年动乱残酷、荒谬的社会现实。
9.小说题为“白色鸟”,你是怎样理解的?
小说以白色水鸟洁白、美丽、和平、自由,象征少年宁静、美好、自由、欢快的生活,又暗写了十年动乱的残酷、混乱、荒谬和野蛮。
三、小结
小说以“白色鸟”为题,描写了少年宁静、美好、自由、欢快的生活,暗写了十年动乱的残酷、混乱、荒谬和野蛮。小说对两个少年的描写生动、活泼,充满童真童趣。小说的语言优美而朴实,带着地方方言,给人亲切感。用词上多用叠音词,给人音韵美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以“外婆的追忆”为题作文。
第二课时
一、深入理解文章
1.作者何立伟为什么用这样的故事、这样的笔墨来表现“文革”十年?
加深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
2.“文革”本来是成人上演的悲剧,作者为什么用少年的独特视角来表现?
鲁迅曾在《狂人日记》的结尾处高声呐喊:“救救孩子!”孩子永远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少年的世界是纯洁的、美好的,所以这一视角非常独特,也使我们想起了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冰心的《小橘灯》。作家以一颗未泯的水晶童心,通过一黑一白两少年澄澈的双眼去打量那个污浊的疯狂的年代,这种反差尤其耐人寻味,振聋发聩。
3.你怎样理解象征手法?能列举用这类手法表现的艺术作品吗?
象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它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意义。运用这一手法的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小橘灯》等。
(因为鉴赏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学生解读这篇课文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有争议的内容尽量少讲,避免混乱。研读,不必拘泥于教师讲,学生听。要允许学生积极参与,或发言、或补充、或质疑,而教师只作必要的点拨,激发思维,引起深思)
二、自读思考
1.本文的人物描写用的是白描的手法,如:“一个白皙,一个黝黑,疯疯癫癫走拢来。那白皙的,瘦,着了西装的短裤,和短袖海魂衫。皮带上斜斜插得有一把树丫做好的弹弓。那黝黑的呢,缺了一颗门牙,偏生却喜欢咧开嘴巴打哈哈;而且赤膊。夏天的太阳,连他脚趾缝都晒黑了,独晒不黑他那剩下的一颗门牙。”
古典诗歌中的这类描写很多,拓展阅读,比较鉴赏。
(1)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
(2)红酥手,黄藤酒。(陆游《钗头凤》)
(3)小轩窗,正梳妆。(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4)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同桌阿伦》教案
放《同桌的你》
导语:同学们,这首歌是否让你心潮澎湃,是否激起你某种情怀?是啊,同桌一个多么熟悉亲切的话题。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秦文君的《同桌阿伦》。希望同学们能够一读为快,一吐为快。 学习目标:
1.品味个性化的语言和心理描写。
2.理解贾里和阿伦友谊的变化过程,理解小说刻画的人物形象。
作者简介:秦文君,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作品400万字,代表作有《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新传》,《小鬼鲁智胜》,《小妖林晓梅》,先后四十余次获各种文学奖,其中《男生贾里全传》、《宝贝当家》、《孤女俱乐部》等作品分别获国家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及上海第三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中国作家协会第三第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三届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并多次在由读者投票产生的“知音奖”、“好作品奖”中获奖。 出示生词:
yí yang zhào hǎn xī cí
贻笑大方 佯作 肇事 罕见 奚落 决一雌雄
做客真情屋————让真相大白(感知主题)
由于班主任的一次偶然安排,贾里阿伦成为了一对同桌,从此开始了一段在磕磕碰碰中不断发展的友谊。
出示板书:
开端————成为同桌
发展————遭讥讽,心中不平
高潮————动手打架 友誼
结局————重归与好
畅游智慧泉——让发现闪光 (评析人物)
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句子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1.阿伦温厚地笑笑,很有力量地做了个手势。意思是说:
你这家伙!阿伦,听说有偏方可以治口吃,你快点去弄点来吃吃,
医好它,否则我得闷死。
2.“我,我„„”阿伦说,“我坐惯了这,这里。”
“我简直喜欢上了这儿了!”贾里说。进入录音棚——让心情激荡(角色朗读)
进入录音棚——-让心情激荡(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要求:
1.要声音洪亮。 2.要感情充沛。
3.要有角色特点。4.要有合作精神
走进共鸣区——让往事依依(畅谈友谊)
友谊是什么?
人之相交,贵在相识;人之相识,贵在相知。——孟子
友谊是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俞伯牙
真挚的友谊犹如健康,不到失却时,无法体味其珍贵。 --(英)培根
人生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才是不容易;友谊总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德)马克思
来到创作室——让想象飞扬(语言表达)
总结:
友谊是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真诚的话语,一个细小的动作。友谊永远扎根于你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啊,友谊永远是人们心中最美好的情感,希望同学们珍惜友谊,珍藏友谊! 来到创作室———让想象飞扬(语言表达) 你成长的道路上还有哪些类似的故事?
选一则, 注意叙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经过,保持故事的完整性,中间可以穿插适当的抒情和议论。
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教学重点: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放录音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在学习之前,问一问学生,了解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对联、诗歌、故事?
二、检查预习,学生齐读课文。
三、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名字。 四、学生讨论回答:
亮、管仲、乐毅、崔州平、徐庶元直、先主(刘备)、董卓、曹操、袁绍、孙权、高祖、刘邦、刘表、刘璋、张鲁、关羽、张飞
五、如此众多的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身份、地位是怎样?请同学们分成四人小组,探讨这个问题,记得提供原文根据。
诸葛亮:隐居隆中,种田人。(“亮躬耕陇亩”)
管仲、乐毅:春秋战国有名的将相,辅佐国君成霸业,诸葛亮自比二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崔州平、徐庶元直:是诸葛亮的朋友(“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先主(刘备):是帝室的后代,其父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以光复汉室为由屯兵新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为什么?请在原文中找答案。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撅,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 董卓:杀死东汉少帝刘辩,独掌大权,导致天下大乱。(“自董卓以来……不可胜数)
曹操:开始没有名声,兵力也弱,现在有百万军队,挟持皇帝号令诸侯。(“曹操比于袁绍……挟天子而令诸侯) 袁绍:汉末冀州牧,几十万军队与几万人作战,大败(老师补充官渡之战)。 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是江东之主。(“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 高祖:刘邦,西汉开国皇帝。 刘表:荆州牧
刘漳:益州牧,昏庸懦弱。(“刘璋暗弱”)
张鲁:占据汉中,在益州的北面,国富民强却不知爱惜。(“张鲁在北,……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关羽、张飞:师补充:是刘备的手下。(“关羽、张飞等不悦……羽、飞乃止”)
六、人物的身份、地位现在都清楚了,问问学生,对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刘备来说,哪些人特别重要?(曹操和孙权、刘表、刘漳、张鲁)
七、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进一步熟悉人物,自己查阅相关历史书籍,了解当时的背景。找出文中的地名,画一张地形草图,能体现大致方位即可。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所找的地名,根据课文,分析当时情形。(这部分以学生分组讨论为主,需要老师的引导) 博陵、颖 、新野、江东、荆州、南海、吴公、巴蜀、益州
1.亚.博陵、颖川:分别是崔州平徐庶的家乡。提一下即可,古人常将家乡级在人名前面。
2.新野:刘备屯兵之所。为什么刘备会屯兵这里?他怎么会见到诸葛亮?用文中话回答,并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有助于理解课文第二、三段) 3.江东:孙权占据的地方。
4.荆州:北面靠着汉水、沔水;东面与吴会相连,西面与巴郡蜀郡相通,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北据汉、沔…??
5.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二、出示三国形势图,(虽此时还没有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可以帮助学生有大致的方位概念)„
三、请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将上节课的人物与本节课的地名结合起来,参照地图,分析形势,当一回军事指挥家,为处在困境中的刘备出一条妙计。
曹操 北方(兵力雄厚,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孙权 据江东,已经三世,国显民附 可以为援 刘表 据荆州用武之国,不能守 刘璋 据益州险塞,暗弱 可攻荆益 张鲁 在益州北面,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 有利条件
刘备 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思贤如渴
四、参照课文,将你的计策与诸葛亮的对照一下,看看诸葛亮对天下形势有怎样的分析。 五、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 曹操:今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任用贤能 可援不可图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却不能守。 刘漳:据益州险塞,暗弱
张鲁:在益州之北,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 第三课时
一、再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
二、通过一番精彩的对话,我们初步了 解了诸葛亮,你如何评价他?与同学交流 一下。 三、完成课后练习一、三。
四、发《三国演义》第37、38回的资料, 做比较阅读。课下写小短文,探讨一下史学家 和文学家笔下的诸葛亮有什么不同?
五、建议:学完《出师表》一文,可与本 文结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再次解读历史人 物诸葛亮。 与本文相关资料: 1.诗词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2.诸葛武侯祠对联:
日月同悬出师表 风云常护定军山。 青山绕郭宜龙卧 翠柏参天有鹤来。 有庐堪千古 读策定三分。
草庐卧龙,王佐动先主三顾 兰田生玉,英才起吴帝唯称。 梁父吟成高土志 出师表见老臣心。 3.词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故事: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
5.补充:官渡之战。八月,袁绍大军推进至官渡,双方攻守激战,对峙数月,十月,袁绍谋士许攸愤然降曹,献计偷袭袁军屯粮地鸟巢(今河南原阳东北)。曹操当即亲率步骑连夜奔袭乌巢,尽焚袁军粮秣(参见乌巢之战)。袁军乌巢大败,军心震恐,部将张、高览阵前降曹,瞬时全线崩溃。曹操趁热反攻,大获全胜,歼灭袁军7万余人,袁绍率余部渡河北逃,从此一蹶不振(见官渡之战)。此战, 曹操展出奇兵,顽强坚持正面固守,创造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教学目标:
1.解题、背景、作者、表 2.指导阅读、分段
3.分析理解1、2段,理解字句,指导朗读背诵,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4.了解诸葛亮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的进步主张,初步领会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学习他的爱国精神 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2 难点:目标2 预习指导:
1.通读课文,熟悉大意
2.阅读课本上有关资料,了解“表”的有关常识及写作背景 3.搜集一些有关诸葛亮的简介及故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5)
1.教师范读课文(最好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老师的读法,并画出生字词。
2.指导学生朗读(片断),要求富有感情。 三、检查预习:(3)
1.要求一生简介“表”的有关常识 2.一人简述本文的写作背景 3.一人简介诸葛亮
四、指导划分层次结构(8)
引导学生围绕“出师”二字来分段(问题1),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供参考:第一,在国家危急的形势 下,作者出师前向后主提出哪几条治国建议?第二,作者采用什么方式向刘禅陈述他出师的理由的?第 三,在说明出师的理由之后,作为臣下,是否还要请求皇上批准他出师并表达这次出师的决心?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独立思考,拟出初步答案 2.同组交流,取长补短(段意不要求统一) 3.抽样提问,师生共评(同时板书) 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五、理解分析第1、2自然段
1.学生结合注释自译课文1、2段(问题2、3),教师补充以下词语: 疲弊:指国家贫穷衰弱 秋:关键时刻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盖:原来
2.提问四人各对译课文1、2段,学生进行评价更正,教师肯定小结
3.思考问题:(1)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 (2)作者指出当时蜀国的形势如何?内外大臣如何表现?内外大臣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大臣如此,做国君的应如何做?作者提出的两条建议是什么?(问题4-9)
教师抽个别中下生提问,再请中下生补充,不行再请中上生小结 板书:开张圣听(广开言路)赏罚严明 4.指导分析“以”的连接用法
(1)教师复习“以”的介词用法---“用、把、拿、凭”等。 (2)分析“以”连词的用法
学生思考这两段中的“以”哪些表达目的,哪些表达结果。 教师提问,学生不同意见可补充
板书:以:表目的(用来)---以光先帝遗德,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表结果(以致)---以塞忠谏之路也 5.指导背诵:
(1)要求学生理清每一段内的意义层次,顺着因果和作者思路默想、记忆、背诵。 如:形势危急---大臣表现---两条建议 (2)学生试着自己背 (3)抽优生背 (4)全班齐背
6.老师总结:引导学生学生诸葛亮的爱国精神。 六、布置作业:
A.熟练习背诵1-2段,准备默写 A.预习翻译3-7段 课题:出师表(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3-5段,归结第一部分内容;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
2.学习6、7段。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的写作方法 4.学习诸葛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指导自己的行为 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3 教学过程:
一、检查默写1-2段(2) 一人上黑板,其他在下面写 二、分析课文3-5段
1.指导朗读,要求有层次感( )
二优生分别读第3第4段后齐读第5段。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问题1)( )
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教师提出几个问题抽查:
是以: 痛恨: 所以: 计日而待: 良实: 亲贤臣,远小人
3.思考:第3、4两段写什么?第5段作者又提出了什么建议? (问题2、3)( )
师生共同分析,边分析边板书:
荐贤臣:宫中之事---先帝简拔之臣---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营中之事---先帝称能之臣---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提建议:亲贤远佞(正反教训) 4.小结第一部分:( )
(1)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治国大计,特别是第三条“亲贤远佞”是作者反复强调的。这三条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
(2)讲解“寓情于议”的特点:诸葛亮谈形势,教方法,摆先帝任贤事实,引历史经验教训,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能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道理。这种把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讲道理中的论证手法,就是“寓情于议”。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议,达到规劝目的。 三、分析第二部分:
1.创设情境:( )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万分感激,平时又言听计从,临终时也曾把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也一直在努力报效刘备的知遇之恩,所以一生竭尽所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试图为刘备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下面我们再学习6、7两段,看诸葛亮是如何表述他的知遇之恩的。 2.教师补充几下注释,学生思考自译课文:( )
躬耕:亲自耕种.闻达:声名远扬 庶竭:希望竭尽 尔来:从那时到现在 托付不效:交给的任务没有完成
3.复述诸葛亮的经历(根据课文内容)
要求一位表达能力强一点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4.独立思考问题:两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叙述的对象以及叙述的内容是什么?(要求扣课文中句子回答) 昔日:生平志向
感激原因
廿年经历 报先帝忠陛下 当今:出师理由
5.讲解“寓情于叙”
如下所述,这两主要是追述21年来的经历,陈述出师的理由, 抒发报先帝忠陛下的心愿。表达方式是寓情于叙。例如第6段在叙述生平志向、 感激的原因之后,又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句充满感情的话,既高度概括了他追随先帝、为之奔走的艰难历程,又抒发了他感恩报效的一片忠心。
6.讨论问题:“受命以来.....深入不毛”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 今天应该怎样认识?
引导学生从作者忠君的同时看到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努力学习,完成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7.小结第三部分层次:回顾历程,抒发感激之情
表示伐魏决心,报先帝忠陛下 五、布置作业
A:课后背诵课文3-7段;预习翻译8、9段 B:默写课文3-7段 课题:出师表(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8、9段。培养说话艺术(委婉) 2.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3.背诵,练习巩固 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1、2 难点:2
教具: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抽一中等生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二、理解分析第三部分
1.学生齐读8、9段,要求读出作者感情及诚意,创设情境,进入新课。 2.指导翻译第8段:这一段翻译较难,老师要多做些点拨 学生先独立翻译,教师给予指点,后集体讨论解决 3.分析第8段层次:师生共析:
第1句是自请“出师”,表达“讨贼兴复”的决心,意志坚定 第2句是两个分句,是分清责任,提出期望 第3句表达感激之情
板书:请命出师----表决心
叮嘱陛下:用贤臣---兴德之言
宜自谋---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遗诏 表达感激之情
4.讨论:如果第1句话后面用分号,“以彰其咎”后面用句号,好不好?
明确:不好。一是不能分清内外责任,二是不能突出作者请命出师的决心,三是 内外大臣“兴德之言”顺势提出希望“陛下亦宜自谋”,不致使刘禅反感。 自由发言,有道理就行
三、综合全文,概括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1.抽查提问:作者写此文的用意何在?又为何在文中多次提及先帝遗诏?
明确:意在提醒后主认清形势,希望他广开言路,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大业。他反复提及先帝遗诏,也是勉励后主这个意思。
2.中心思想:指导学生自己归纳(根据三大部分意思综合归纳)教师抽查二位检查 3.写作特点: (讲解)
文章第一部分主要是议论,第二部分主要是叙述,无论是议是叙都注入了作者报先帝、忠陛下,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感情。所以第一部分是晓之以理, 寓情于议;第二部分是动之以情,寓情于叙;第三部分是表决心,直抒热切殷切期望、感激与惜别之情。从以上简析可知,本文主要特点是议论、叙述、抒情相结合。这种把真挚感情融于议论、叙事之中的表现手法是值得学习的。
此外,本文名句颇多,好读好记
四、朗读指导,进行背诵:
同样要求注意层次性,采用多种方式背诵相结合
五、堂上练习
1.指出下列词语的引申义(结合课后练习三)A类
崩( )秋( ( )钝( )驱驰(
2.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义:A类
痛恨:古(痛心遗憾)今(极为仇恨)
卑鄙:古(卑劣龌龊)今(身分地位低微)
感激:古(感谢) 今(感动、激动)
谨慎:古(小心谨慎)今(认真和慎重)
六、布置作业
A、默写全文(可分段进行)
B、熟练背诵全文
C.预习《捕蛇者说》
)阙( )驽 )
《鱼我所欲也》教案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2、了解本文运用比喻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3、重点积累“欲”“舍”“甚”“恶”“患”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对文中的其他实词和虚词进行一般的学习和复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本文所运用的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逻辑推 理论证等方法。
2、难点是第一段的逻辑推理论证过程。 三、教学设想:
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推进的教学法,明确各层级的要求(具体见“教学过程”);注重体现新大纲对文言文的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上诵读全文,力求做到能当堂完成背诵要求。
2、针对文中的难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推理中,逐层分析,逐步理解其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幻灯片,将要点提示给学生,让学生有直观印象,便于今后的复习记忆。 3、本文用一课时完成。 四、教学过程:
《鱼我所欲也》属于文言说理文,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是论证方法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加以落实。教学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完成: (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所熟悉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手,回顾其中名句,温故而知新,而后导入本文的学习,了解孟子关于“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二)注重文言诵读,指导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而后教师针对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正音。如:患(huān)、恶(wù)、箪(dān)、羹(gēng)、蹴(cù)。 (三)提炼中心论点(要求全体学生掌握此要点)
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这样提出有什么好处?(学生分组讨论,而后解答)
明确:文章开头第一句以鱼和熊掌设喻,得出“舍鱼而取熊掌”的结论,这里其实是以鱼和熊掌比喻生和义。第二句紧接着引出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 用比喻导出中心论点,使“舍生取义”的道理明白易懂。
(四)分析论证方法(要求中高层学生掌握并能加以运用)
提问:在论述中心论点时,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让全班同学阅读思考,而后由中高层级的学生踊跃回答)
明确:这篇文章在论述过程中运用了比喻论证、逻辑推理论证、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方法。(其中逻辑推理论证法是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引导中高层级的学生熟悉并掌握这一论证方法。) (五)小结本课时内容
1、 回顾本课时要点,提醒全体学生记住孟子的“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以及掌握本文中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2、面向中高层学生,要求这些学生仔细体味作者的论证思路,从中受到启发,学以致用,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影片《生死决择》,写一篇500字的小论文。 (六)落实背诵
1、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要求:中高层学生做到当堂完成本文背诵;低层学生做到当今能完成本文的背诵。
2、课堂上可以全班齐背或个别抽查的形式来落实背诵情况。 (七)布置课后作业
1、结合课后练习之四,落实本课文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补充“舍”“恶”“患”,要求中高层级的学生对它们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整理落实,以备检查。2、 预习《庄暴见孟子》,了解孟子关于“仁政”的政治主张。 板书设计
所欲有甚于生则不苟得生
鱼与熊掌——舍鱼取熊掌 舍生 (即“义”)
生与义——舍生而取义 取义 所恶有甚于死则不避患 舍生取义 (即“不义”) 是人的本
(设喻引出中心论点) (假设逻辑推理) 心(正面
“一箪食,一豆羹”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论述)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 (举例论证)
(向) (今) 为宫室之美受之 见利忘义
万钟:为身死而不受 不辨礼义 为妻妾之奉受之 是丧失人 而受之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受之 的本心 (对比论证) (反面论述)
《鱼我所欲也》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
(1)正确辨别文中的难词难句,用比较的方式理解部分实词的古今异义,用文白对照的方式把握某些句子的意思。
(2)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3)把握本文比喻、正反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和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的论辩艺术。 2、过程与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点,领会文章思想内涵。 (2)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3)通过启示、点拨、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把握古人说理的方法。 3、情感价值
(1)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候,应作出正确的选择。 (2)感悟古人遣词造句之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进而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1)理解孟子的主张“舍生取义”。 (2)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与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文言文教学最实用的教法,可采用默读、齐读、跳读、精读、美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熏陶。
2、质疑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不懂的地方提问,或对文章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就论证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胆质疑,鼓励学生自己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我们学习《鱼我所欲也》看看孟子有怎样的道德主张。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有感情的诵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字音,根据提示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扫清语言障碍。 3、学生齐读全文,找出本文作者的道德主张。
《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明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样一定有所感受,那么作者在本文提出了怎样的道德主张呢?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三、质疑解难、疏通文意
1、指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并解释。
(1)故患有所不群也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所让穷乏者得我与 (4)分为身死而不受
2、辨析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2)分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3)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4)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3、翻译下列句子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4)此之谓失其本心。
四、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特色,初背课文,找出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画出全文结构提纲。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论理艺术。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论理方法:
A、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主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得兼,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 B、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讨论、明确:
(1)本文首先用巧妙设喻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然后说明其原因: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而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例证法、对比论证)
(3)本文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比,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论理的逻辑性。 2、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2)教师总结:
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 三、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四、古今对读,品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 1、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学生讨论、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生取义的精神。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2、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围绕“我心目中的孟子”这一话题,学生自由发言。
生1: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炎附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断然拒绝了齐王“万钟”的诱惑,这些言行都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生2: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约束一己之私欲,成就集体、民众的大利,孟子可谓高层建瓴。
生3: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论辩家。他义正辞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狂放不羁、泼辣大胆、无私无畏的论辩家的形象。 ……
五、课堂小结
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谱写生命的壮丽篇章。 教后反思
一直以来很喜欢孟子收入初中教材的几篇论理散文,如《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但唯独对于《鱼我所欲也》有些钟情。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喜欢于第一小节的推理论证,又是因果推理,又是假设推理,一下两下连老师也被绕晕了,更别提对因果推理、假设推理一无所知的初中生了,以往几轮教到此处我总仅强调一个中心论点,其它如接下来的的论证过程等我就稀里糊涂带过去了,于是下课后总有心里郁闷、颇感失落。但所幸今天却一反常态,教得得心应手,下课后也心情愉快颇觉轻松。仔细回顾,颇有收获。因为这一课我突发奇想,巧妙地采用了举例法来阐述孟子的正反道理论证,因果推理,假设推理等把较为深奥的道理巧借妇孺皆知的刘胡兰一例及春节期间发生在本县三洲镇勇救车内落水乘客而英勇牺牲的肖勇和付绍移的事例阐述得浅显易懂,明白如话,教者自己理清了论证思路,学生也轻松地接受了推理方式,所以较难背诵的第一小节在此基础上再检查默写就迎刃而解了。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重难点】
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学设想】
《鱼我所欲也》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出自《孟子》,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初中生学习起来可能兴趣不大。但教师应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充分的自信,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习。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所谓诵读,就是朗读和背诵。要求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在诵读的过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探究特色,习得语感,培养能力。这种方法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
2.质疑法:这里所说的质疑,并非指教师想提问学生,而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自己不懂之处提问,或者是对文章的观点或其他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媒体设计
可以设计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或者幻灯片,简介作者及其作品,投影重要的字词,将文中的重点词句投影出来并配上朗读。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方案一 第一课时 一、导入解题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孔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的两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教师运用投影将本课中的生字、词打出,全班齐读(或指名读)。 4.齐读全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参考答案: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分步品味 1.质疑及交流。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解说:要求引原文答,教师可适当点拨。回答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第一、二节的内容进行质疑,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或相互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 2.齐读课文。
3.读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质疑或说说文中有哪些出彩的句子。
(解说:重点解决“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和“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的意义。)
4.教师提问: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请依据原文回答。
参考答案:“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就是“这样的心”,其义与“本心”相同。
(解说: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目的在于尝试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把握整体文意,理解文中的字、词、句。) 四、小结
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所学内容 1.抽查朗读情况。
2.用媒体出示字词,检查对字词的理解。或者由学生相互出题,考查对字词及语句的理解情况。
二、朗读训练,体会文意
1.分组朗读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尝试删除某个句子,而后再读,体会文章论说的气势;进行演讲式背诵,感受其表达效果。
2.跳读课文,找出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①论证方法:道理论证(第一节)、举例论证(第二节)。②作者的写作意图:赞颂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私心的做法。 3.齐读全文。 三、课堂练习
1.速读课文第二节,说说本节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应将正义放在首位的。
2.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解说:以上材料供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要正确对待生与死、义与利。) 四、延伸思考
思考、讨论: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解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五、课后延伸 1.背诵课文。
2.在课外查阅有关孟子、《孟子》的资料“嗟来之食”的故事以及吴晗《谈骨气》。
【板书设计】
方案二
1.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文章中心论点。
2.进行朗读训练,在此基础上讨论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运用哪些方法来进行论证的。
3.设计精当的思考题或安排延伸阅读,探讨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方案三
1.引用孟子的名言和裴多菲的诗(参见方案一第二课时步骤三导入,引出价值观的问题)。
2.整体感知课文,并自由诵读至流畅的程度。
3.学生自主质疑,主要讨论孟子在本文中所阐述的对价值观的看法及其现实意义。
4.进行朗读训练,弄清论证方法。
【备教资料】
●卡片①字词积累
(易错字注音)
所恶(wù)辟患(bìhuàn)
一箪(dān)食蹴(cù)尔
不屑(xiè)苟(gǒu)得
(通假字)
“辟”通“避”,躲避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恩惠(动词)、感激“与”通“欤”,语气词
(成语)
舍生取义
●卡片②难句释义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意思是:事实上有这种情况,有时通过某种方法可以保全生命,然而人们却不愿采用这种方法;通过某种方法可以逃避患难,人们却不愿采取这种行动。
●卡片③本文主旨
本文指出“义”之价值高于生命,贤者在必要时应舍弃生命而“取义”;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更是不足取的。当然,孟子所宣扬的“义”有具体的阶级含义,但在本文的学习中,这一点可以忽略不谈。
●卡片④嗟来之食
语出《礼记·檀弓上》: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意思是: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走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因为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终不肯吃,最后饿死了。 不食嗟来之食历来是有气节的表现,吴晗先生就曾著文谈到这一问题。
●卡片⑤鱼
鱼是古代的佳肴之一。鱼在今天,特别是南方人看来,是极平常的菜肴。但是在古代,尤其是对古代的北方人,鱼是上等佳肴,而猪肉、狗肉乃至鸡肉、羊肉是普通食品,一般人都可以吃到。所以孟子把“鱼”和“熊掌”相提并论。北方少河流,当然鱼也不多,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食有鱼是富贵人家的生活。《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不满意在孟尝君门下吃粗劣的食物,就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卡片⑥钟
钟,古代的容量单位。古代计容量的单位由小到大排列:最小的是“勺”,相当于今天的一小汤匙;10勺为一合(ɡě),10合为一升,10升为一斗,10斗为一斛,6斛4斗为一钟。按此计算,“万钟”是6.4万斗,这个年俸是相当大的。当然,在本文中,孟子仅仅是用“万钟”来表示优厚的俸禄而已。
故乡教案
教学目标:
1.情节的把握;
2.语言、心理、外貌等刻画人物的方法; 3. 了解小说的特点并理解文章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人物,评价人物,探讨人物与主题的关系。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要点】整体感知 情节与环境 一、导入新课 在课文结尾,文中的“我”这样写到:故乡的山水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使我非常的气闷„„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教师板书:悲哀)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为什么二十年后的一次故乡之行却给我留下了如此悲哀的心情?请大家看课文,找一找故乡使我悲哀的理由。 二、整体感知
1、情节把握---- 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可按“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个方面分为三个部分: (1)、交代了时间、地点、回家原因及心情。 (2)、“我”在故乡期间的见闻和感受, 老屋的寂寥,决定搬家。 回忆与少年闰土的友情。 “杨二嫂”的变化。 闰土的变化。 (3)、“我”怀着深深的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把希望寄托于未来、寄托于下一代。 2、找一找故乡使我悲哀的理由。 --------板书:故乡的景、故乡的人。 3、故乡的景色怎样?
(1)第二段描写写出了故乡怎样的特点?哪几个词语能集中表现出来?
------天气阴晦、冷风呜呜、苍黄的天、横着萧索的村庄——没有一些活气。 学生齐读来感受一下这种悲凉。
十二段12段:深兰的天 金黄的圆月 碧绿的西瓜 英雄少年----令人神往,
---------回故乡所见到的景象与记忆中的进行对比,并说明其作用------突出变----变后心情(烘托铺垫)
第二课时 【要点】人物与主题
一、课文中写了故乡哪些人,主要写了谁?
如果说故乡景色的悲凉可能会受到“我”的心情的影响(怎样的心情?)或者天气的影响(怎样的天气?),而故乡的人却使“我”不折不扣地感到悲哀之至了。 --------闺土 杨二嫂 水生 宏儿 母亲 我
二、我们先来看看二十年后的闰土有哪些方面使我悲哀. 1、描写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淳朴天真、可亲可爱 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 动作语态 聪明勇敢、活泼开朗 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对“我”的态度 情真意切亲密无间 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 对“生活”的态度 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 将希望寄托神灵 2、变化原因
社会的: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如同一把把挫刀,在时间这块励石上,活生生地把一个少年小英雄磨成了一个木偶人。 阶级的:一声“老爷!”就把自己与儿时的好友隔在了无形的厚障壁的两边;带回家去的香炉、烛台何尝不是在增加这厚障壁的高度呢!
结论:闰土是在生活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劳苦民众的代表。 三、杨二嫂:
外 貌: 西施 圆规”
职业与性格: 美貌招生意 无业 泼悍、放肆、尖刻、自私
结论:杨二嫂是一个被社会扭曲了的变形人,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表现在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同时,又在侮辱和损害着别人。 四、“我”的形象及其意义
(1)叙述者线索人物------小说真实 便于抒情 (2)我的思想感情怎么样----悲哀 愤怒 别离 希望 (3)怎样对待闰土----悲哀中同情 遗憾中关注 结论: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形象。“我”:曾使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一下子就显露出了它的丑陋;为使它美丽,只有在本来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新路来。 五、“我”母亲:慈祥、宽容、厚道地对待所有的人,对待这个世界;世界却没有给她以公平:变卖家产,告别家园,跟儿子去外地谋生,她的前面是一片未知。 六、水生宏儿: 20年前的闰土和 “我”,20年后,或许不会再成为今天的闰土我;对他来说,与生俱来的苦难其实也是一种改变命运的财富!
结论:从“飞”出家门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飞”向这个既陌生又新鲜的世界了。----也便有了路。” -------- 希望 板书:
景
悲 (对 比) 变〒农村破败 人际隔膜 人 【小结】“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怎样被扼杀; 第三课时
【要点】深入探究 感受小说魅力
一、为什么我所记得的故乡好得多但却说不出佳处 社戏----豆与戏 ---友情让童年世界美好 故乡----闺土---友情让童年世界美好
西施----我无感化----童年世界对成人世界的无知 回忆----似乎看到我美丽的故乡----童年眼中的世界 写作目的
闺土和我童年世界美好-----闺土和我成人世界悲哀
水生和宏童年世界美好-----水生和宏童年世界???-----路在何方?
二、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
因为我的希望是让后辈过幸福的生活,但社会的黑暗,困难重重,害怕希望不能实现。 笑闺土(神)-----笑自己(希望)
三、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把“希望”比作“路”。这段话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段话告诉我们,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只有希望,不去努力奋斗,等于没有希望;希望虽然遥远,而且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奋斗,去实践,希望就能实现。表达了“我”对“新生活”一定会来临的坚定信心。 四、 “故乡”解读 (1)回忆中的故乡 (2)现实中的故乡 (3)未来中的故乡 (4)故乡与祖国同构
五、本文主题的探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1) 茅盾 先生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悲哀那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渴望纯真的人与人的关系。
(2)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揭示产生这种现实的根源。 (3)表达对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愿望与信心。 (4)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 六、作业:
1、课文中的水生和宏儿以后会有怎样的命运?发挥想象,为他们写一个故事。
2、阅读经验积累:欣赏小说,要学会分析人物,因为人物是小说三要素中的主要要素。分析人物时,不妨写一写人物小传,这是一个从整体感知到局部分解,再从局部分解到整体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才有助于进一步分析人物的性格,小说中的人物才会成为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阅读小说才有可能成为个性化的阅读
孤独之旅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梳理要点的能力和质疑探究的能力。
2、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3、学习运用快速浏览的方法,把握课文梗概;学习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景物描写对渲染气氛、抒发感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体会课文的艺术特色。
教学课时:
第1课时:组织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积累词汇,感知课文内容。
第2课时:朗读品味精要文段,欣赏作品,质疑探究,合作释疑,拓展延伸。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你有过孤独的体验吗?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说你的感受。在人生旅途上,有快乐,有 痛苦。有的人在欢乐幸福中成长,有的人在孤独艰辛中成长。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课文《孤独之旅》,去看看杜小康成长的一段经历吧。 二、阅读课文,感知内容
1.快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1)标出生字新词,查阅工具书注音释义。(2)抓住要点概括杜小康的放鸭经历。(3)引导学生评价、补充同学的概述的不足。
2.教师小结:(1)评价学生概述的得与失。(2)归结概述课文的要求:抓住要点,突出重点;语言简洁,叙述清楚。
3.再读课文(默读),列出故事情节提纲,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1)速读之后列出情节提纲;(2)合作交流、修改提纲,教师巡视指导;(3)筛选较为成功的提纲在全班交流,将选出的提纲打在屏幕上供全班同学观摹、评价、修改;(4)分辨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教师小结:抓住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心理的发展进行指导性总结。
强调:故事情节就是作品中的生活事件,是杜小康离家随父野外放鸭的行程生活及定点生活所经历的艰辛与孤独的具体事件,是一段人物成长过程中生活艰辛、精神孤独的人生旅程。
第二课时
一、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成长的孤独 及超越自我的品质 学生思考:
(1)课文中主要人物是谁? (2)找出表现杜小康生活艰苦、精神孤独 的语句,探讨:
①杜小康经受了生活的哪些磨难? ②杜小康由幼稚到成熟的原因是什么? ③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杜小康的性格。 ④杜雍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教师小结:突出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中的生活情况及其心理变化过程,引导学生加深对主要人物饱经生活磨难而逐渐“长大”的成长经历的全程印象,感悟人生在于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道理。 二、欣赏景物描写旬段,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生活动:
(1)勾画出课文中景物描写句段。 a.自然景色的描写; b.鸭群活动情景的描写。
(2)读景物描写句段,欣赏描写语言和描写技法。 (3)探讨景物描写的作用。
(一边自由朗读句段,一边欣赏与之相关的屏幕画面,文字、画面结合,引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体会杜小康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中的内心活动,感受杜小康在寂寥环境中的孤独情感,从而探究景物描写的作用。)
(4)回忆读过的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如鲁迅的《雪})、高尔基的《海燕}、纪伯伦的《组歌》等,区别本文景物描写与诗歌散文中景物描写的异同,让学生领会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除渲染气氛、抒发感情外,还可以推动情节发展。
教师总结: (1)小说中的景物是为了把人物摆到特定的景物环境中去展现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与杜小康的成长旅程有着直接的关系。 三、探讨课文的艺术特色,欣赏课文的写作技巧
1.教师提示:文章的写作特点可以从文章的构思,文章的选材剪裁,文章的表达方式,文章的语言等方面去思考。 2.要求学生:
(l)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你对课文写作方面最欣赏的一两个方面,教师板书学生口述要点,引导学生群体评价研讨。 (2)老师补充写作特点,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根据品味欣赏。
3.教师小结:不同的同学,由于各自的生活经历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欣赏角度不同,导致对课文某些问题的理解不同,这是正常现象。但是,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就能共同发现一篇文章的闪光点。 四、归纳全文,质疑问难,切磋砥砺 1.温故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切磋释疑。 2.研讨课首提示和课后问题。 3.教师概括总结。
五、拓展延伸,培养学生想像思维能力
观察生活中某位有个性的人,了解他的成长历程,虚构一个小故事或写一篇小小说,在班上交流。
我的叔叔于勒
课型:讲读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2.学习本文构思的巧妙及情节的曲折。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人物语言、行动、神态、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初步培养对社会问题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评判能力和再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本文主题的理解,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 :
1、了解小说情节,把握小说主题。
2、理解课文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习本文构思的巧妙及情节的曲折。
2、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深入思考,全面认识人物的个性。 3、多角度把握小说的主题。
教法:启发式提问法、练习法、讨论法,
学法:默读法、圈点勾画法、探究法、情境模拟法、比较法、辩论法 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课前查找相关资料。 2.布置学生预习课文。3.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查字典解决生词。 2、课前搜集作者相关资料;
3、熟悉课文,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复述故事情节。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默读,感知文意,梳理课文的情节结构,了解情节发展的因素,多角度把握小说主题,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情,导入新课(播放课件,展示天平画面) 心就象是一个天平,可以用它来衡量事物的轻重,同样的东西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分量是不一样的。如果在你心的天平上,一端放上金钱,一端放上亲情,天平会向哪一边倾斜?(学生发言,导入新课)
二、预习交流:
1、请说出本课中你认为值得注意的字词。(或说读音,或说意思。) 2、说说你所了解的莫泊桑, 教师最后补充。
三、快速默读,初步感知课文:
快速默读课文,完成下列活动:(多媒体显示)
1、请以( )于勒的格式,在括号内添加不同的动词 ,理清小说的情节安排。
示例:(盼)于勒
2、圈点勾画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呼的词语
(学生发言,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内容)
四、研读细节,初步感知小说主题:
同桌合作,共同探究:(多媒体展示探究题)
1、请同学们给这些称呼分类,看看这些称呼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对于勒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
2、在这其中,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同桌讨论,发言,多媒体展示相关内容)
3、教师小结:
以小说的情节作结。并用一副对联来概括两部分的内容: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
4、学生试拟横批,感知文章主题。
五、真情采访,多角度感悟主题。
1、情境设置:模拟电视台 《人间 》栏目
主题:消失的亲情
采访人物:菲利普夫妇、若瑟夫、于勒
2、角色分配:
一名学生模拟节目主持人,另三名学生分别模拟菲利普、克拉丽丝、若瑟夫,
3、采访内容:
提出的问题以课文为依据,主持人自行设计。
参考问题:
请问菲利普先生:
1、于勒是你弟弟?(是)
2、你们有多少年没见了?(很多年了)
3、这些年有没有想过他?(想过,毕竟我们是亲兄弟啊!)
4、既然想他,为什么不愿意见他?(怕他想回来和我们住在一起)
5、一家人住在一起不好吗?(那当然不好,他那么穷,回来会拖累我们的。我们经济也不好,拖不起的)
那我想问问克拉丽丝太太,如果于勒想回来同你们住在一起,你会同意吗?
(那当然不会同意了)
为什么?
(他那么穷,听说他以前还行为不正,糟蹋钱,我们经济情况也不好,是经不起他拖累的。再说如果让我的邻居和朋友们知道我有这样一个讨饭的穷亲戚,别人也会笑话我们的,会看不起我们的,我可不想这样。)
看来想让菲利普夫妇接受于勒的确很困难。那么小若瑟对于此事是什么看法呢?
请问小若瑟夫:
你赞成你父母的做法吗?(不赞成)
你对于勒叔叔是什么态度?(我很同情他)
有没有想过他为什么会落得下场?
(想过,我知道这与他自己不争气有很大关系,但是他毕竟是我的亲叔叔,年纪也好运么大了,在外面一个人生活,的确让我很同情,只要他能改正自己的缺点,我想我们一家人会住在一起的。)
听了他们的话,我也想听听于勒是什么意见。下面请导播帮我们接通于勒所在社区的电话。
电话始终无人接听,也许于勒不愿意面对自己的家人,也许于勒为了生计正四处奔波,不能守候在话机旁等我们的电话,我们也无法了解于勒现在的想法,在这里,我们也只能祝愿他们一家人能化解以前的恩恩怨怨,早日团聚。让曾经消失的亲情再次重现。
4、观后思考:
菲利普夫妇不愿接受于勒的原因是什么?
若瑟夫对于勒叔叔持什么样的态度?
(学生发言)
4、师感言,引导学生多角度感悟小说主题。
六、拓展延伸,提升能力。
1、播放音视频材料《爱的奉献》。
思考:观看完了《爱的奉献》,与课文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辩论:如何正确看待金钱与亲情的关系?
2、说话训练:
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
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
钱可以买到( ),但买不到( );
钱可以买到( ),但买不到( )。
七、课堂总结: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对课堂作结,教师根据学生总结情况即兴作结。
八、布置作业:
写一篇作文,反映和发掘身边的社会人际关系(提示:类似我的叔叔于勒小说中的人际关系),题目自拟。
心声教案
教学目的:
1.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深刻意义,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2.体会插叙手法、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结构上的双线交织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学习缩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听取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感受。)面对人生,成长中的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说,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心声》,去听听主人公的心声。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故事主要情节,进行复述。
明确:在一次语文公开课的准备过程中,程老师设计了让学生表情朗读小说《万卡》的教学环节。学生李京京被《万卡》深深吸引而无比喜欢,很想参与课文的表情朗读。他的这一愿望遭到老师的断然拒绝和同学的无端嘲笑。最后,在公开课上,当程老师的按部就班被学生的怯场打乱时,李京京举起了手,用沙哑的嗓子满怀感情地朗读了课文,表达了主人公万卡和自己的心声。
2.在复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故事的开端:李京京朗读课文的请求遭到拒绝。
故事的发展:李京京用真情和独特的体验朗读课文。
(1)李京京在树林子里的朗读、体会和忆。
(2)李京京纠正同学的朗读遭到嘲笑。
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李京京勇敢举手,在公开课上朗读了课文。
三、自主阅读,体验感悟
1.教师引导学生凋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进行个性化解读,并设计话题让学生讨论。
出示话题并进行讨论:小说着重刻画了几个人物形象?文中的李京京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你喜欢这个人物形象吗?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明确:李京京是一个朴实真诚、善良而宽容、自信而勇敢、对生活有着美好愿望、执著追求真善美的少年。
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全文,讨论:
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结合小说中具体的语句或段落谈谈自己的依据或感悟。)
明确:李京京渴望得到锻炼机会,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渴望父母和谐,家庭温暖;渴望亲情和友谊而想念爷爷和儿时玩伴;渴望情感的倾诉与宣泄。这些愿望都建构在“想朗读课文”这一表白上而动人心魄。总而言之,李京京的心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也体现了他作为成长中的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3.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感悟最深的句段深人阅读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四、课堂小结
小说讲述了一个少年的心声,表达了作者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关注,对教育问题的关注。主人公用全部感情朗读那篇动人的课文,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他的成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启示。让我们在下一堂课再进行深人的探究学习吧。
五、布置作业
1.提取小说主要情节,把课文缩写成300字以内的故事。
2.阅读课文,思考文章的主旨和艺术特色。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反映少年生活的小说。把握小说的主旨、赏析小说艺术特色是我们学习本文的主要的目标。
二、揣摩体会
设计原则:充分发挥学生阅读课文的自主性,调动学生赏析的积极性。以学生选择重点语段朗读、赏析为主,教师适时指导赏析。 关于小说主旨,应充分肯定学生的独到发现与体会赏析。关于小说的艺术特色,应落实好重点问题:插叙手法、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的运用及其作用;结构上的双线交织,
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等。
三、合作探究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来探讨研究。(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充分发挥学生思考和表达的自由。)
1.《万卡》为什么那样打动李京京?你认为李京京纠正同学赵小帧的朗读这一行为做得对吗?为什么?你从中得到有关小说阅读和欣赏方面的哪些启示?
提示:《万卡》之所以打动李京京,是因为李京京有与万卡相似的经历,相似的情感体验,相似的倾诉需求,他的心与作品中的万卡的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万卡的心声似乎也就成了他的心声。“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
启示一:要融进小说中去,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深人理解作品。
启示二:要从小说中出来,从生活中发现小说,从小说中理解生活。
2.这篇小说涉及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什么问题?你对这些问题有什么看法?程老师为什么最后让李京京读完了全文?假如你是李京京或程老师,你会怎么做?
教师引导时要把握的方向:教育应该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尤其要尊重和发现每个学生的积极因素,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性,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愿望。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课文中听到的是一个少年质朴的发自内心的呼声,他有着多么美好的心灵啊!作为教育者,我深受教育和激励。我们没有理由去歧视任何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没有理由不捧着一颗赤诚的心来,让心与心的平等交流成为教育最亮丽的风景。作为受教育者,我们也应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独特体验,探求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为着健全和完善自我人格而努力。让我们携手前行吧!
五、作业
平时注意积累,记下自己在文学欣赏方面的经验和感悟。
白色鸟教案
整合知识点:历史事件:文化大革命
知识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词;
2、理解“白色鸟”的含义;
3、理解穿插写“外婆“的作用;
4、小说通过哪些事情和场景来表现少年欢快的生活。
5、感受文中贾里、阿伦之间发生的故事,掌握好有关的生字、生词。把握贾里、阿伦鲜明的形象。品味本文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
能力目标:1、理解小说通过事件和场景来表现人物生活的方式;
2、初步能欣赏小说富有诗情画意的自然美。
3通过对人物的形象分析,学习作者从言行、举止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写作手法。
情意目标:通过本文明写少年宁静、美好的生活,暗写十年动乱的残酷、荒谬,更加热爱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珍惜我们的读书生活。
培养学生能正确地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珍惜友情、善待他人的良好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小说所描写的优美的生活场景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以及轻松的氛围中所反映出来的深刻的社会主题。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主题。
1、小说当中的白皙的少年是哪儿的人?它从小跟着谁长大的?它和外婆的关系怎么样?你是从哪些内容中看出来的?
白皙的少年来自城里;他从小是跟着外婆长大的;外婆非常喜欢他。这从文中“‘城里人没得用’”、“白皙的少年也就极喜欢外婆炒的喷喷香的马齿苋干菜”、“他是外婆带大的,童年浪漫如月船,泊在了外婆的臂弯里,臂弯宁静又温暖”、“平日的下午,外婆一定逼他睡午觉,一定不许他出来玩”等内容可以看出来。
2、引导学生理解“却忽然有一天,外婆就打起包袱到乡下来了。”的原因。
外婆的生活受到了不明因素的冲击,不然的话,哪一个城里人会愿意专门从城里到乡下来住呢?
3、仔细阅读第43自然段,看看外婆的举动有何反常,这种反常预示着什么,在此处你能感觉到吗?
平时,“外婆一定逼他睡午觉,一定不许他出来玩”,但是今天,有一个好大的声音隔了田塍喊外婆,外婆就叫来了他的朋友“一起去玩,远远地到河边上去玩”,而且“随便”地玩,“‘没断黑不要回来’”„„这种反常,预示着今天下午在外婆的身上要发生一件事情,而且这件事情外婆还不愿意让白皙的少年知道。
4、那么这件事情到底是什么呢?
引导阅读课文“忽然传来了锣声„„今天下午开斗争会”几段。得出结论:今天下午的斗争会的斗争对象,就是外婆。外婆不愿让自己心爱外孙看到这种难堪的场面,不愿让自己心爱的外孙的生活受到冲击,所以专门叫来了黝黑了少年陪外孙“远远地到河边上去玩”,“‘没断黑不要回来’”。因此,这篇小说反映的时代背景我们就清楚了。外婆之所以从城里到乡下来住,也就是在躲避这场政治风暴的袭击。可是宁静的乡村也没能使她逃过这场荒谬的政治狂热给她带来的灾难。
5、帮助学生理解这篇小说表达主题的独特方式。
这篇小说通过两少年在河边尽情的嬉戏,对美丽的大自然、天真纯朴的少年、自由快乐的小鸟等如诗如画的描写,反映了十年“文革”给人的正常生活所带来的灾难性的影响和它的荒谬。
三、体会文中对纯美自然的描写及由此营造出来的诗情画意的氛围。
1、小说中乡村的自然风光,干净、朴实。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对大自然风光的描写,体会环境的美。
“河堤上或红或黄的野花开遍了,一盏一盏如歌的灿烂”,河水“粼粼闪闪”,“小鱼小虾蹦蹦跳跳”,“卵石好洁净”;蝉声“抑扬”,野蜂“嗡嗡营营”;“绿色的岸”,“远远淡青的山”;岸边水草“葳蕤”,芦苇“汪汪的绿着”;水鸟“雪白雪白的”,甲虫在软泥上爬。一幅多么美丽的乡间田野图!在这样的大自然中,一切多么纯洁、透彻,与少年率真的心相互辉映,让人感到一种净化的美,质朴的真。
2、这篇小说营造出一种诗一般的氛围和意境。让学生齐读、朗读、默读下列内容,细心体会从中所流露出来的诗情画意。
(1)“在那黑点移动过的地方,迤逦了两行深深浅浅歪歪趔趔的足印,酒盅似的,盈满了阳光,盈满了从堤上飘过来的野花的芳香”。
(2)“间或一页白帆,日历一样翻过去了,在陡然剩下的寂谬里,细浪于是轻轻腾起,湿浸浸的舔着天空舔着岸”。
(3)、文中对芦苇的描写、对水鸟的描写、对少年的描写。
归纳:这些优美的画面,营构了全文的诗情画意,表达了少年天真烂漫的纯真和如梦如幼的感觉。
四、复述课文内容,复习巩固。
白色鸟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小说通过事件和场景来表现人物生活的方法。
2.理解小说表现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的写法。
教学重点
通过事件和场景来表现人物生活的写法。
教学难点
小说表现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的写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白色鸟》,作者何立伟。小说以十年动乱为背景,描写两位少年在河边尽情嬉戏的情形。如果你是乡下的孩子,这篇小说的情节对你来说应该十分熟悉;如果你是城镇的孩子,你一定也会对这种充满野趣的生活感兴趣。
二、赏析课文
1.速读全文。想一想,小说描写的主人公是谁?
小说描写了两个少年。白皙的是城里的孩子,黝黑的是乡下的孩子。
2.小说开头引用外国民歌,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首外国民歌表达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缅怀,并引起读者对夏天快乐生活的共鸣以及对文章的兴趣。
3.小说写两个主人公出场有什么特点?
如电影的远镜头慢慢拉近,人物慢慢放大,接着写足印:“迤逦了两行深深浅浅歪歪趔趔的”,“酒盅似的”,盈满了阳光,盈满了芳香,还盈满了笑音。妙在从足迹写出景物,写出快乐的气氛。最后写出两个少年的肖像,写出城里少年和农村少年的不同的肖像特征。
4.两个少年在河滩上玩了些什么?
扯霸王草、采马齿苋、射弹弓、考试、游泳、捉水蛇、看水鸟。
5.哪个活动最好玩,写得最详细,为什么?
看水鸟写得最详细,因为水鸟很美:“雪白雪白的两只水鸟,在绿生生的水草边,轻轻梳理那晃眼耀目的羽毛。美丽。安详。而且自由自在。”“那鸟恩恩爱爱,在浅水里照自己影子。而且交喙,而且相互摩擦着长长的颈子。便同这天同这水,同这汪汪一片静静的绿,浑然的简直如一画图了。”“那美丽和平自由的生命,实在整个地征服了他,便连气也不敢大声地喘了。”“却不敢动,不敢稍稍对这画图有破坏。”
6.这些事件和场景表现少年怎样的生活?
宁静、美好、自由、欢快的生活。
7.在少年的活动中怎样穿插写外婆?这样写起什么作用?
交代了城里少年来乡下的原因,他是外婆带大的。暑期到乡下来玩。外婆十分疼爱小外孙。
8.平日的下午,外婆一定逼他睡午觉,一定不许他出来玩,然而今日全变了。为什么变了?外婆本来带他长大,为什么“忽然一天,外婆就打起包袱到乡下来了”?下午开斗争会,是否与外婆有关?
从以上推测,外婆也许是斗争的对象。她为了不连累家人,一个人到乡下去生活。为了不让她疼爱的小外孙受到刺激,让小外孙整个下午在河滩上玩。文章穿插写外婆不仅交代了城里少年来乡下玩的原因,而且暗写了十年动乱残酷、荒谬的社会现实。
9.小说题为“白色鸟”,你是怎样理解的?
小说以白色水鸟洁白、美丽、和平、自由,象征少年宁静、美好、自由、欢快的生活,又暗写了十年动乱的残酷、混乱、荒谬和野蛮。
三、小结
小说以“白色鸟”为题,描写了少年宁静、美好、自由、欢快的生活,暗写了十年动乱的残酷、混乱、荒谬和野蛮。小说对两个少年的描写生动、活泼,充满童真童趣。小说的语言优美而朴实,带着地方方言,给人亲切感。用词上多用叠音词,给人音韵美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以“外婆的追忆”为题作文。
第二课时
一、深入理解文章
1.作者何立伟为什么用这样的故事、这样的笔墨来表现“文革”十年?
加深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
2.“文革”本来是成人上演的悲剧,作者为什么用少年的独特视角来表现?
鲁迅曾在《狂人日记》的结尾处高声呐喊:“救救孩子!”孩子永远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少年的世界是纯洁的、美好的,所以这一视角非常独特,也使我们想起了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冰心的《小橘灯》。作家以一颗未泯的水晶童心,通过一黑一白两少年澄澈的双眼去打量那个污浊的疯狂的年代,这种反差尤其耐人寻味,振聋发聩。
3.你怎样理解象征手法?能列举用这类手法表现的艺术作品吗?
象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它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意义。运用这一手法的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小橘灯》等。
(因为鉴赏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学生解读这篇课文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有争议的内容尽量少讲,避免混乱。研读,不必拘泥于教师讲,学生听。要允许学生积极参与,或发言、或补充、或质疑,而教师只作必要的点拨,激发思维,引起深思)
二、自读思考
1.本文的人物描写用的是白描的手法,如:“一个白皙,一个黝黑,疯疯癫癫走拢来。那白皙的,瘦,着了西装的短裤,和短袖海魂衫。皮带上斜斜插得有一把树丫做好的弹弓。那黝黑的呢,缺了一颗门牙,偏生却喜欢咧开嘴巴打哈哈;而且赤膊。夏天的太阳,连他脚趾缝都晒黑了,独晒不黑他那剩下的一颗门牙。”
古典诗歌中的这类描写很多,拓展阅读,比较鉴赏。
(1)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
(2)红酥手,黄藤酒。(陆游《钗头凤》)
(3)小轩窗,正梳妆。(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4)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同桌阿伦》教案
放《同桌的你》
导语:同学们,这首歌是否让你心潮澎湃,是否激起你某种情怀?是啊,同桌一个多么熟悉亲切的话题。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秦文君的《同桌阿伦》。希望同学们能够一读为快,一吐为快。 学习目标:
1.品味个性化的语言和心理描写。
2.理解贾里和阿伦友谊的变化过程,理解小说刻画的人物形象。
作者简介:秦文君,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作品400万字,代表作有《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新传》,《小鬼鲁智胜》,《小妖林晓梅》,先后四十余次获各种文学奖,其中《男生贾里全传》、《宝贝当家》、《孤女俱乐部》等作品分别获国家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及上海第三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中国作家协会第三第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三届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并多次在由读者投票产生的“知音奖”、“好作品奖”中获奖。 出示生词:
yí yang zhào hǎn xī cí
贻笑大方 佯作 肇事 罕见 奚落 决一雌雄
做客真情屋————让真相大白(感知主题)
由于班主任的一次偶然安排,贾里阿伦成为了一对同桌,从此开始了一段在磕磕碰碰中不断发展的友谊。
出示板书:
开端————成为同桌
发展————遭讥讽,心中不平
高潮————动手打架 友誼
结局————重归与好
畅游智慧泉——让发现闪光 (评析人物)
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句子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1.阿伦温厚地笑笑,很有力量地做了个手势。意思是说:
你这家伙!阿伦,听说有偏方可以治口吃,你快点去弄点来吃吃,
医好它,否则我得闷死。
2.“我,我„„”阿伦说,“我坐惯了这,这里。”
“我简直喜欢上了这儿了!”贾里说。进入录音棚——让心情激荡(角色朗读)
进入录音棚——-让心情激荡(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要求:
1.要声音洪亮。 2.要感情充沛。
3.要有角色特点。4.要有合作精神
走进共鸣区——让往事依依(畅谈友谊)
友谊是什么?
人之相交,贵在相识;人之相识,贵在相知。——孟子
友谊是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俞伯牙
真挚的友谊犹如健康,不到失却时,无法体味其珍贵。 --(英)培根
人生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才是不容易;友谊总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德)马克思
来到创作室——让想象飞扬(语言表达)
总结:
友谊是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真诚的话语,一个细小的动作。友谊永远扎根于你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啊,友谊永远是人们心中最美好的情感,希望同学们珍惜友谊,珍藏友谊! 来到创作室———让想象飞扬(语言表达) 你成长的道路上还有哪些类似的故事?
选一则, 注意叙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经过,保持故事的完整性,中间可以穿插适当的抒情和议论。
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教学重点: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放录音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在学习之前,问一问学生,了解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对联、诗歌、故事?
二、检查预习,学生齐读课文。
三、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名字。 四、学生讨论回答:
亮、管仲、乐毅、崔州平、徐庶元直、先主(刘备)、董卓、曹操、袁绍、孙权、高祖、刘邦、刘表、刘璋、张鲁、关羽、张飞
五、如此众多的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身份、地位是怎样?请同学们分成四人小组,探讨这个问题,记得提供原文根据。
诸葛亮:隐居隆中,种田人。(“亮躬耕陇亩”)
管仲、乐毅:春秋战国有名的将相,辅佐国君成霸业,诸葛亮自比二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崔州平、徐庶元直:是诸葛亮的朋友(“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先主(刘备):是帝室的后代,其父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以光复汉室为由屯兵新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为什么?请在原文中找答案。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撅,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 董卓:杀死东汉少帝刘辩,独掌大权,导致天下大乱。(“自董卓以来……不可胜数)
曹操:开始没有名声,兵力也弱,现在有百万军队,挟持皇帝号令诸侯。(“曹操比于袁绍……挟天子而令诸侯) 袁绍:汉末冀州牧,几十万军队与几万人作战,大败(老师补充官渡之战)。 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是江东之主。(“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 高祖:刘邦,西汉开国皇帝。 刘表:荆州牧
刘漳:益州牧,昏庸懦弱。(“刘璋暗弱”)
张鲁:占据汉中,在益州的北面,国富民强却不知爱惜。(“张鲁在北,……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关羽、张飞:师补充:是刘备的手下。(“关羽、张飞等不悦……羽、飞乃止”)
六、人物的身份、地位现在都清楚了,问问学生,对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刘备来说,哪些人特别重要?(曹操和孙权、刘表、刘漳、张鲁)
七、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进一步熟悉人物,自己查阅相关历史书籍,了解当时的背景。找出文中的地名,画一张地形草图,能体现大致方位即可。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所找的地名,根据课文,分析当时情形。(这部分以学生分组讨论为主,需要老师的引导) 博陵、颖 、新野、江东、荆州、南海、吴公、巴蜀、益州
1.亚.博陵、颖川:分别是崔州平徐庶的家乡。提一下即可,古人常将家乡级在人名前面。
2.新野:刘备屯兵之所。为什么刘备会屯兵这里?他怎么会见到诸葛亮?用文中话回答,并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有助于理解课文第二、三段) 3.江东:孙权占据的地方。
4.荆州:北面靠着汉水、沔水;东面与吴会相连,西面与巴郡蜀郡相通,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北据汉、沔…??
5.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二、出示三国形势图,(虽此时还没有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可以帮助学生有大致的方位概念)„
三、请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将上节课的人物与本节课的地名结合起来,参照地图,分析形势,当一回军事指挥家,为处在困境中的刘备出一条妙计。
曹操 北方(兵力雄厚,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孙权 据江东,已经三世,国显民附 可以为援 刘表 据荆州用武之国,不能守 刘璋 据益州险塞,暗弱 可攻荆益 张鲁 在益州北面,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 有利条件
刘备 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思贤如渴
四、参照课文,将你的计策与诸葛亮的对照一下,看看诸葛亮对天下形势有怎样的分析。 五、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 曹操:今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任用贤能 可援不可图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却不能守。 刘漳:据益州险塞,暗弱
张鲁:在益州之北,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 第三课时
一、再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
二、通过一番精彩的对话,我们初步了 解了诸葛亮,你如何评价他?与同学交流 一下。 三、完成课后练习一、三。
四、发《三国演义》第37、38回的资料, 做比较阅读。课下写小短文,探讨一下史学家 和文学家笔下的诸葛亮有什么不同?
五、建议:学完《出师表》一文,可与本 文结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再次解读历史人 物诸葛亮。 与本文相关资料: 1.诗词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2.诸葛武侯祠对联:
日月同悬出师表 风云常护定军山。 青山绕郭宜龙卧 翠柏参天有鹤来。 有庐堪千古 读策定三分。
草庐卧龙,王佐动先主三顾 兰田生玉,英才起吴帝唯称。 梁父吟成高土志 出师表见老臣心。 3.词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故事: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
5.补充:官渡之战。八月,袁绍大军推进至官渡,双方攻守激战,对峙数月,十月,袁绍谋士许攸愤然降曹,献计偷袭袁军屯粮地鸟巢(今河南原阳东北)。曹操当即亲率步骑连夜奔袭乌巢,尽焚袁军粮秣(参见乌巢之战)。袁军乌巢大败,军心震恐,部将张、高览阵前降曹,瞬时全线崩溃。曹操趁热反攻,大获全胜,歼灭袁军7万余人,袁绍率余部渡河北逃,从此一蹶不振(见官渡之战)。此战, 曹操展出奇兵,顽强坚持正面固守,创造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教学目标:
1.解题、背景、作者、表 2.指导阅读、分段
3.分析理解1、2段,理解字句,指导朗读背诵,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4.了解诸葛亮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的进步主张,初步领会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学习他的爱国精神 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2 难点:目标2 预习指导:
1.通读课文,熟悉大意
2.阅读课本上有关资料,了解“表”的有关常识及写作背景 3.搜集一些有关诸葛亮的简介及故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5)
1.教师范读课文(最好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老师的读法,并画出生字词。
2.指导学生朗读(片断),要求富有感情。 三、检查预习:(3)
1.要求一生简介“表”的有关常识 2.一人简述本文的写作背景 3.一人简介诸葛亮
四、指导划分层次结构(8)
引导学生围绕“出师”二字来分段(问题1),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供参考:第一,在国家危急的形势 下,作者出师前向后主提出哪几条治国建议?第二,作者采用什么方式向刘禅陈述他出师的理由的?第 三,在说明出师的理由之后,作为臣下,是否还要请求皇上批准他出师并表达这次出师的决心?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独立思考,拟出初步答案 2.同组交流,取长补短(段意不要求统一) 3.抽样提问,师生共评(同时板书) 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五、理解分析第1、2自然段
1.学生结合注释自译课文1、2段(问题2、3),教师补充以下词语: 疲弊:指国家贫穷衰弱 秋:关键时刻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盖:原来
2.提问四人各对译课文1、2段,学生进行评价更正,教师肯定小结
3.思考问题:(1)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 (2)作者指出当时蜀国的形势如何?内外大臣如何表现?内外大臣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大臣如此,做国君的应如何做?作者提出的两条建议是什么?(问题4-9)
教师抽个别中下生提问,再请中下生补充,不行再请中上生小结 板书:开张圣听(广开言路)赏罚严明 4.指导分析“以”的连接用法
(1)教师复习“以”的介词用法---“用、把、拿、凭”等。 (2)分析“以”连词的用法
学生思考这两段中的“以”哪些表达目的,哪些表达结果。 教师提问,学生不同意见可补充
板书:以:表目的(用来)---以光先帝遗德,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表结果(以致)---以塞忠谏之路也 5.指导背诵:
(1)要求学生理清每一段内的意义层次,顺着因果和作者思路默想、记忆、背诵。 如:形势危急---大臣表现---两条建议 (2)学生试着自己背 (3)抽优生背 (4)全班齐背
6.老师总结:引导学生学生诸葛亮的爱国精神。 六、布置作业:
A.熟练习背诵1-2段,准备默写 A.预习翻译3-7段 课题:出师表(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3-5段,归结第一部分内容;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
2.学习6、7段。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的写作方法 4.学习诸葛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指导自己的行为 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3 教学过程:
一、检查默写1-2段(2) 一人上黑板,其他在下面写 二、分析课文3-5段
1.指导朗读,要求有层次感( )
二优生分别读第3第4段后齐读第5段。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问题1)( )
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教师提出几个问题抽查:
是以: 痛恨: 所以: 计日而待: 良实: 亲贤臣,远小人
3.思考:第3、4两段写什么?第5段作者又提出了什么建议? (问题2、3)( )
师生共同分析,边分析边板书:
荐贤臣:宫中之事---先帝简拔之臣---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营中之事---先帝称能之臣---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提建议:亲贤远佞(正反教训) 4.小结第一部分:( )
(1)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治国大计,特别是第三条“亲贤远佞”是作者反复强调的。这三条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
(2)讲解“寓情于议”的特点:诸葛亮谈形势,教方法,摆先帝任贤事实,引历史经验教训,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能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道理。这种把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讲道理中的论证手法,就是“寓情于议”。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议,达到规劝目的。 三、分析第二部分:
1.创设情境:( )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万分感激,平时又言听计从,临终时也曾把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也一直在努力报效刘备的知遇之恩,所以一生竭尽所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试图为刘备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下面我们再学习6、7两段,看诸葛亮是如何表述他的知遇之恩的。 2.教师补充几下注释,学生思考自译课文:( )
躬耕:亲自耕种.闻达:声名远扬 庶竭:希望竭尽 尔来:从那时到现在 托付不效:交给的任务没有完成
3.复述诸葛亮的经历(根据课文内容)
要求一位表达能力强一点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4.独立思考问题:两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叙述的对象以及叙述的内容是什么?(要求扣课文中句子回答) 昔日:生平志向
感激原因
廿年经历 报先帝忠陛下 当今:出师理由
5.讲解“寓情于叙”
如下所述,这两主要是追述21年来的经历,陈述出师的理由, 抒发报先帝忠陛下的心愿。表达方式是寓情于叙。例如第6段在叙述生平志向、 感激的原因之后,又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句充满感情的话,既高度概括了他追随先帝、为之奔走的艰难历程,又抒发了他感恩报效的一片忠心。
6.讨论问题:“受命以来.....深入不毛”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 今天应该怎样认识?
引导学生从作者忠君的同时看到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努力学习,完成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7.小结第三部分层次:回顾历程,抒发感激之情
表示伐魏决心,报先帝忠陛下 五、布置作业
A:课后背诵课文3-7段;预习翻译8、9段 B:默写课文3-7段 课题:出师表(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8、9段。培养说话艺术(委婉) 2.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3.背诵,练习巩固 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1、2 难点:2
教具: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抽一中等生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二、理解分析第三部分
1.学生齐读8、9段,要求读出作者感情及诚意,创设情境,进入新课。 2.指导翻译第8段:这一段翻译较难,老师要多做些点拨 学生先独立翻译,教师给予指点,后集体讨论解决 3.分析第8段层次:师生共析:
第1句是自请“出师”,表达“讨贼兴复”的决心,意志坚定 第2句是两个分句,是分清责任,提出期望 第3句表达感激之情
板书:请命出师----表决心
叮嘱陛下:用贤臣---兴德之言
宜自谋---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遗诏 表达感激之情
4.讨论:如果第1句话后面用分号,“以彰其咎”后面用句号,好不好?
明确:不好。一是不能分清内外责任,二是不能突出作者请命出师的决心,三是 内外大臣“兴德之言”顺势提出希望“陛下亦宜自谋”,不致使刘禅反感。 自由发言,有道理就行
三、综合全文,概括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1.抽查提问:作者写此文的用意何在?又为何在文中多次提及先帝遗诏?
明确:意在提醒后主认清形势,希望他广开言路,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大业。他反复提及先帝遗诏,也是勉励后主这个意思。
2.中心思想:指导学生自己归纳(根据三大部分意思综合归纳)教师抽查二位检查 3.写作特点: (讲解)
文章第一部分主要是议论,第二部分主要是叙述,无论是议是叙都注入了作者报先帝、忠陛下,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感情。所以第一部分是晓之以理, 寓情于议;第二部分是动之以情,寓情于叙;第三部分是表决心,直抒热切殷切期望、感激与惜别之情。从以上简析可知,本文主要特点是议论、叙述、抒情相结合。这种把真挚感情融于议论、叙事之中的表现手法是值得学习的。
此外,本文名句颇多,好读好记
四、朗读指导,进行背诵:
同样要求注意层次性,采用多种方式背诵相结合
五、堂上练习
1.指出下列词语的引申义(结合课后练习三)A类
崩( )秋( ( )钝( )驱驰(
2.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义:A类
痛恨:古(痛心遗憾)今(极为仇恨)
卑鄙:古(卑劣龌龊)今(身分地位低微)
感激:古(感谢) 今(感动、激动)
谨慎:古(小心谨慎)今(认真和慎重)
六、布置作业
A、默写全文(可分段进行)
B、熟练背诵全文
C.预习《捕蛇者说》
)阙( )驽 )
《鱼我所欲也》教案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2、了解本文运用比喻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3、重点积累“欲”“舍”“甚”“恶”“患”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对文中的其他实词和虚词进行一般的学习和复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本文所运用的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逻辑推 理论证等方法。
2、难点是第一段的逻辑推理论证过程。 三、教学设想:
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推进的教学法,明确各层级的要求(具体见“教学过程”);注重体现新大纲对文言文的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上诵读全文,力求做到能当堂完成背诵要求。
2、针对文中的难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推理中,逐层分析,逐步理解其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幻灯片,将要点提示给学生,让学生有直观印象,便于今后的复习记忆。 3、本文用一课时完成。 四、教学过程:
《鱼我所欲也》属于文言说理文,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是论证方法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加以落实。教学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完成: (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所熟悉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手,回顾其中名句,温故而知新,而后导入本文的学习,了解孟子关于“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二)注重文言诵读,指导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而后教师针对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正音。如:患(huān)、恶(wù)、箪(dān)、羹(gēng)、蹴(cù)。 (三)提炼中心论点(要求全体学生掌握此要点)
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这样提出有什么好处?(学生分组讨论,而后解答)
明确:文章开头第一句以鱼和熊掌设喻,得出“舍鱼而取熊掌”的结论,这里其实是以鱼和熊掌比喻生和义。第二句紧接着引出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 用比喻导出中心论点,使“舍生取义”的道理明白易懂。
(四)分析论证方法(要求中高层学生掌握并能加以运用)
提问:在论述中心论点时,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让全班同学阅读思考,而后由中高层级的学生踊跃回答)
明确:这篇文章在论述过程中运用了比喻论证、逻辑推理论证、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方法。(其中逻辑推理论证法是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引导中高层级的学生熟悉并掌握这一论证方法。) (五)小结本课时内容
1、 回顾本课时要点,提醒全体学生记住孟子的“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以及掌握本文中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2、面向中高层学生,要求这些学生仔细体味作者的论证思路,从中受到启发,学以致用,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影片《生死决择》,写一篇500字的小论文。 (六)落实背诵
1、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要求:中高层学生做到当堂完成本文背诵;低层学生做到当今能完成本文的背诵。
2、课堂上可以全班齐背或个别抽查的形式来落实背诵情况。 (七)布置课后作业
1、结合课后练习之四,落实本课文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补充“舍”“恶”“患”,要求中高层级的学生对它们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整理落实,以备检查。2、 预习《庄暴见孟子》,了解孟子关于“仁政”的政治主张。 板书设计
所欲有甚于生则不苟得生
鱼与熊掌——舍鱼取熊掌 舍生 (即“义”)
生与义——舍生而取义 取义 所恶有甚于死则不避患 舍生取义 (即“不义”) 是人的本
(设喻引出中心论点) (假设逻辑推理) 心(正面
“一箪食,一豆羹”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论述)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 (举例论证)
(向) (今) 为宫室之美受之 见利忘义
万钟:为身死而不受 不辨礼义 为妻妾之奉受之 是丧失人 而受之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受之 的本心 (对比论证) (反面论述)
《鱼我所欲也》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
(1)正确辨别文中的难词难句,用比较的方式理解部分实词的古今异义,用文白对照的方式把握某些句子的意思。
(2)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3)把握本文比喻、正反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和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的论辩艺术。 2、过程与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点,领会文章思想内涵。 (2)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3)通过启示、点拨、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把握古人说理的方法。 3、情感价值
(1)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候,应作出正确的选择。 (2)感悟古人遣词造句之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进而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1)理解孟子的主张“舍生取义”。 (2)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与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文言文教学最实用的教法,可采用默读、齐读、跳读、精读、美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熏陶。
2、质疑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不懂的地方提问,或对文章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就论证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胆质疑,鼓励学生自己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我们学习《鱼我所欲也》看看孟子有怎样的道德主张。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有感情的诵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字音,根据提示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扫清语言障碍。 3、学生齐读全文,找出本文作者的道德主张。
《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明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样一定有所感受,那么作者在本文提出了怎样的道德主张呢?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三、质疑解难、疏通文意
1、指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并解释。
(1)故患有所不群也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所让穷乏者得我与 (4)分为身死而不受
2、辨析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2)分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3)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4)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3、翻译下列句子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4)此之谓失其本心。
四、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特色,初背课文,找出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画出全文结构提纲。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论理艺术。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论理方法:
A、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主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得兼,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 B、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讨论、明确:
(1)本文首先用巧妙设喻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然后说明其原因: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而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例证法、对比论证)
(3)本文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比,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论理的逻辑性。 2、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2)教师总结:
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 三、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四、古今对读,品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 1、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学生讨论、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生取义的精神。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2、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围绕“我心目中的孟子”这一话题,学生自由发言。
生1: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炎附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断然拒绝了齐王“万钟”的诱惑,这些言行都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生2: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约束一己之私欲,成就集体、民众的大利,孟子可谓高层建瓴。
生3: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论辩家。他义正辞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狂放不羁、泼辣大胆、无私无畏的论辩家的形象。 ……
五、课堂小结
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谱写生命的壮丽篇章。 教后反思
一直以来很喜欢孟子收入初中教材的几篇论理散文,如《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但唯独对于《鱼我所欲也》有些钟情。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喜欢于第一小节的推理论证,又是因果推理,又是假设推理,一下两下连老师也被绕晕了,更别提对因果推理、假设推理一无所知的初中生了,以往几轮教到此处我总仅强调一个中心论点,其它如接下来的的论证过程等我就稀里糊涂带过去了,于是下课后总有心里郁闷、颇感失落。但所幸今天却一反常态,教得得心应手,下课后也心情愉快颇觉轻松。仔细回顾,颇有收获。因为这一课我突发奇想,巧妙地采用了举例法来阐述孟子的正反道理论证,因果推理,假设推理等把较为深奥的道理巧借妇孺皆知的刘胡兰一例及春节期间发生在本县三洲镇勇救车内落水乘客而英勇牺牲的肖勇和付绍移的事例阐述得浅显易懂,明白如话,教者自己理清了论证思路,学生也轻松地接受了推理方式,所以较难背诵的第一小节在此基础上再检查默写就迎刃而解了。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重难点】
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学设想】
《鱼我所欲也》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出自《孟子》,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初中生学习起来可能兴趣不大。但教师应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充分的自信,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习。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所谓诵读,就是朗读和背诵。要求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在诵读的过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探究特色,习得语感,培养能力。这种方法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
2.质疑法:这里所说的质疑,并非指教师想提问学生,而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自己不懂之处提问,或者是对文章的观点或其他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媒体设计
可以设计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或者幻灯片,简介作者及其作品,投影重要的字词,将文中的重点词句投影出来并配上朗读。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方案一 第一课时 一、导入解题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孔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的两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教师运用投影将本课中的生字、词打出,全班齐读(或指名读)。 4.齐读全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参考答案: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分步品味 1.质疑及交流。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解说:要求引原文答,教师可适当点拨。回答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第一、二节的内容进行质疑,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或相互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 2.齐读课文。
3.读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质疑或说说文中有哪些出彩的句子。
(解说:重点解决“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和“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的意义。)
4.教师提问: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请依据原文回答。
参考答案:“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就是“这样的心”,其义与“本心”相同。
(解说: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目的在于尝试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把握整体文意,理解文中的字、词、句。) 四、小结
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所学内容 1.抽查朗读情况。
2.用媒体出示字词,检查对字词的理解。或者由学生相互出题,考查对字词及语句的理解情况。
二、朗读训练,体会文意
1.分组朗读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尝试删除某个句子,而后再读,体会文章论说的气势;进行演讲式背诵,感受其表达效果。
2.跳读课文,找出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①论证方法:道理论证(第一节)、举例论证(第二节)。②作者的写作意图:赞颂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私心的做法。 3.齐读全文。 三、课堂练习
1.速读课文第二节,说说本节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应将正义放在首位的。
2.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解说:以上材料供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要正确对待生与死、义与利。) 四、延伸思考
思考、讨论: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解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五、课后延伸 1.背诵课文。
2.在课外查阅有关孟子、《孟子》的资料“嗟来之食”的故事以及吴晗《谈骨气》。
【板书设计】
方案二
1.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文章中心论点。
2.进行朗读训练,在此基础上讨论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运用哪些方法来进行论证的。
3.设计精当的思考题或安排延伸阅读,探讨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方案三
1.引用孟子的名言和裴多菲的诗(参见方案一第二课时步骤三导入,引出价值观的问题)。
2.整体感知课文,并自由诵读至流畅的程度。
3.学生自主质疑,主要讨论孟子在本文中所阐述的对价值观的看法及其现实意义。
4.进行朗读训练,弄清论证方法。
【备教资料】
●卡片①字词积累
(易错字注音)
所恶(wù)辟患(bìhuàn)
一箪(dān)食蹴(cù)尔
不屑(xiè)苟(gǒu)得
(通假字)
“辟”通“避”,躲避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恩惠(动词)、感激“与”通“欤”,语气词
(成语)
舍生取义
●卡片②难句释义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意思是:事实上有这种情况,有时通过某种方法可以保全生命,然而人们却不愿采用这种方法;通过某种方法可以逃避患难,人们却不愿采取这种行动。
●卡片③本文主旨
本文指出“义”之价值高于生命,贤者在必要时应舍弃生命而“取义”;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更是不足取的。当然,孟子所宣扬的“义”有具体的阶级含义,但在本文的学习中,这一点可以忽略不谈。
●卡片④嗟来之食
语出《礼记·檀弓上》: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意思是: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走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因为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终不肯吃,最后饿死了。 不食嗟来之食历来是有气节的表现,吴晗先生就曾著文谈到这一问题。
●卡片⑤鱼
鱼是古代的佳肴之一。鱼在今天,特别是南方人看来,是极平常的菜肴。但是在古代,尤其是对古代的北方人,鱼是上等佳肴,而猪肉、狗肉乃至鸡肉、羊肉是普通食品,一般人都可以吃到。所以孟子把“鱼”和“熊掌”相提并论。北方少河流,当然鱼也不多,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食有鱼是富贵人家的生活。《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不满意在孟尝君门下吃粗劣的食物,就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卡片⑥钟
钟,古代的容量单位。古代计容量的单位由小到大排列:最小的是“勺”,相当于今天的一小汤匙;10勺为一合(ɡě),10合为一升,10升为一斗,10斗为一斛,6斛4斗为一钟。按此计算,“万钟”是6.4万斗,这个年俸是相当大的。当然,在本文中,孟子仅仅是用“万钟”来表示优厚的俸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