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团队精神,引领专业成长

打造团队精神,引领专业成长

——浅谈圣水峪小学团队建设之初感

柏 震

2011年8月23日,我带着自信不足与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了具有显著山区特色的圣水峪小学。无论办学条件还是师资水平与原单位相比均存在明显差异。如何在现有背景下,在原有基础上,带领我的团队实现持续有效发展,从而不辜负县教体局领导对我的期望,不愧对我的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是我所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和中层干部及教师座谈,我深刻认识到:进一步强化教师沟通、交流与合作意识,塑造团队精神,达成团队共识,确立共同目标,形成团队合力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缺少专业成长平台,缺乏名师引领致使先进教学理念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能力欠缺是制约教师专业成长的瓶颈。同时,我也较为欣慰的看到:我们这支队伍年龄结构相对年轻化,教师工作状态和精神风貌良好,具有较好的个人成长意识,尽管缺少中坚力量的带动,但是教师成长的多元化空间相对宽泛。从而也坚定了我能够溶入这个团队并带领他们不断成长的信心。因此,学校坚定不移的继续把“用教师的专业成长引领学生的未来”作为教师成长愿景,进而确立了“厚德敦学,砺志臻美”的校训,紧紧围绕“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这一主线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一、加强师德建设,强化合作意识,打造团队精神

一是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基础,正确树立职业价值观。每学期开学前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召开师德师风专题会议,集中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泗水县教师“十不准”》和有关规章制度,对照标准找不足。利用例会、办公会及时学习时事新闻中的先模人物。假期集训期间,采用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颁奖典礼》和《感动中国灾区十大教师》视频、学习师德标兵典型事例、教师相互交流感受和感悟、书写学习心得等形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从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到最美司机吴斌,再到地震中的谭千秋、张米亚、汤宏等英模的高尚职业道德情操使老师们深刻领悟到教师职业的价值所在,从而有效消除了部分教师职业懈怠,积极性不高,无责任心、目标感和危机感等问题。

二是完善规章制度,确立共同目标。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教职工工作纪律规定》、《教师综合考核评价制度》、《教学奖评定细则》、《素质教育常规检查评比制度》、《师生读书评比、竞赛和展示制度》等十余项规章制度。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依据和保障。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学校教学工作三年发展规划目标,教师依据这一规划分别制定个人学期和学年发展目标,然后形成详实的个人工作计划,在学科组内进行研讨修订,最后定稿。教师在目标的引领下,按照各自计划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三是以活动开展为纽带,培植教师合作意识,打造团队

精神。如何让教师实现相互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进而实现合作共长。我想,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教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从内心深处感悟到沟通交流与合作共长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针对这样一个课题,首先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了国学应用大师、清华大学客座教授翟鸿燊的TAT (思考力、行动力、表达力)高端人才培训课程视频。翟教授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富有哲理而又不失风趣幽默的讲座使全体教职工深受启发,对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形成团队合力奠定了良好基础。其次,为让教师真正在教学生活中体会到合作带给的成就感、幸福感,学校积极营造氛围,以洗课、听评课、磨课、话题引领、读书推介、各类庆祝展示活动为切入点,提供交流、沟通与合作的机会,体悟团体引领带给个人的成长快乐。

四是加强班子建设,畅通沟通渠道,营造融洽环境。干部队伍是学校的中流砥柱,同时又是教师关注的重点。学校班子成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时刻牵动着教师的视线,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一环。因此,对学校所有中层以上干部提出:无论是业务能力还是管理水平都应成为教师的表率,成为本职工作的优秀执行者,处处能起到带头作用,人人能把自己分管的工作搞好,学校工作才能整体推进。此外,还要求中层干部要成为教师与校长沟通的纽带和桥梁,切实做好上传下达不走样,不断提高刚性管理与柔性关怀有机结合的能力。善于观察和调控教师的思想动态

和情绪,最大限度的将教师的困惑与不解化解在最底层。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加强学习,增强沟通交流能力,真正成为教师的贴心人、知心人。

五是学会倾听与分析,做好排忧与解惑。学校的发展要求与教师的个人成长难免会出现个别节奏不一致、音调不和谐的现象发生,难免会有情绪与牢骚。如何让学校的发展愿景和教育思路得到全体教师的认可,形成相互间的共识是我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走近教师倾听他们的心声,通过个别谈话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真诚平等的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教师进行分析并找出共同认可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在日常工作中善于发现并记住教师的进步和亮点,找准时机给予及时鼓励和表扬,帮助其树立自信,激发成长的内驱力。如在去年的期中质量检测中,四年级的某教师感觉自己的付出和学生成绩的提升幅度不成正比,感到非常困惑和无奈,在成绩分析会上,针对这一情况我引用了许卫兵校长的一句话“教育需要慢镜头”进行解惑,从这个班的整体状况来看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纪律卫生、班风的树立较以前均有了一定进步,总体上来讲呈现上升的态势,这是非常可喜的。学科成绩只是评价学生的一个方面,成绩的提升需要假以时日,不会立竿见影,作为教师要有百般的耐心,学得会坚持,耐得住寂寞。这样的分析从另一个角度对教师的工作给以认可,教师感受到了成就感,有了前进的动力,同时又给教师提出了方法和要求。

二、奏响主旋律,造氛围搭平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在和圣水峪小学老师的见面会上,我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如果把教育比做一部大型交响乐的话,“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就是这部交响乐的的主旋律,所有的配器、副旋律都在为它服务。从这个角度讲,教师就是演奏者,学生就是跳动的音符,只有高水平的演奏家才能弹奏出最为优美动听的旋律,也正是美妙的音符成就了演奏家。也就是说,教师的素质是决定教育教学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性显而易见。目的就是让全体教职工明确工作重心,树立成长意识,从而推进以下几项工作的开展:

一是加强校本教研,提升业务水平。学年初,以学科组为单位研读课标和教材,引导教师通读本学科各学段教材,增强各年级知识点的衔接性。今年二月份,组织编订了《圣水峪小学教师读本》,其中录入了最新课程标准(修订稿)、《济宁市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等内容,教师人手一册进行学习。五月份,利用每周教研活动时间,分学科组织开展了研读课程标准(修订稿)专题教研。

二是抓实系列听评课活动,向常态课要质量。每学期均开展定时普听课、不定时推门听课、精彩展示课、专题研讨课等校本听评课活动。推行“一课一评一研”,借鉴先进学校的做法,要求每位教师书写精彩说课卡、评课卡、反思卡,当天听课当天评,对有名师课例的教学内容进行对照研讨。通过近一年的努力,洗课、听评课、磨课、研讨课活动逐步

走向正规,系列听评课活动已成为常态化,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得以较好提升。

三是加强校际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为感受文化氛围,提振精神,组织全体教师参观学习了洙泗小学、龙城小学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和功能室文化建设。为进一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近一年来,共分十多批次组织教师参加洙泗小学开展的骨干教师引领课,全程参与听评课活动,感受教研氛围,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和洙泗小学部分中层干部及骨干教师开展了“教师〃学生〃课堂”主题校际研讨活动。六月份,在洙泗小学领导和教师的大力支持下成功举办了校际“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上午听课,下午研讨,让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深受启发,引发了双方教师更多的深层思考。通过系列校际交流活动的开展,相互间的沟通交流逐步加深,教师间的教育教学共识正在逐步达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双方共长的态势定将形成。

四是开展话题引领活动,促进教师自主发展。以“说出你的困惑,共享你的成功”为主题扎实推进话题引领活动。目的是引导教师主动思考,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理念的运用实践能力,提升教师语言表达、梳理总结和书写水平,为促进教师内涵发展夯实基础。主要形式是通过“集体聊天”的形式解决教师关心的、思考的问题。首先,学校提出“要聊”的话题,让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进行讨论、研究、教学实践,待时机成熟举办总结交流活动,围绕话题各抒己

见,最终,结合交流情况形成书面材料。自去年9月份以来,共向教师抛出4个话题(1. 教师〃学生〃课堂。2. 有效教学理念下的课堂追求。3. 如何把握教材的着力点和研究点。4. 净化教学流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话题引领这一交流平台上,教师间较好地实现了有效沟通,个人思考能力得到较好提升。

五是倡导师生共读,打造书香校园。结合“春蕾读书计划”活动的开展,积极营造氛围,以“打造书香校园”为主题,倡导师生共读,规定必读内容,推荐选读篇目,进行美文摘抄,书写读书笔记。稳步推进读书漂流活动和读书推介活动,即使是假期师生也有读书任务和作业。此外,让教师带着问题去读书。问题由教务处依据当前工作实际和需要予以提出,让教师在书中寻求答案,如:什么是教学反思?怎样写教学反思?什么叫洗课?怎样进行学法指导等具有针对性的问题,通过读书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六是积极创造机会,体会成长快乐。在学校经费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凡有相关培训均派教师参加。按照《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制度》要求,参加培训学习的教师回来后,要认真书写一篇学习汇报,上一节汇报课,在同学科教师间交流学习,共享学习成果,达到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目的。凡有赛课活动均组织教师积极参加。通过集体备课、个性化备课、洗课、上课、评课、反思、磨课等环节,打造优质精彩课堂。

让集体的智慧在个人身上闪光,感受成长的快乐。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征文、书画展及演出等展示活动,让教师从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体悟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三、明确目标,扎实奋进,力争再上新台阶

近一年来,圣水峪小学在县教体局和镇中心学校的关心支持下,在教师团队建设和专业成长方面不断探索前行,有了点滴收获。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的道路还很漫长,要想完全实现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目标还需全体教职工同心协力,不懈努力,全面科学规划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立志高远,内涵发展,逐步打造“强化校本教研,力促教师专业成长,助推师生共同发展”的办学特色。

打造团队精神,引领专业成长

——浅谈圣水峪小学团队建设之初感

柏 震

2011年8月23日,我带着自信不足与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了具有显著山区特色的圣水峪小学。无论办学条件还是师资水平与原单位相比均存在明显差异。如何在现有背景下,在原有基础上,带领我的团队实现持续有效发展,从而不辜负县教体局领导对我的期望,不愧对我的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是我所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和中层干部及教师座谈,我深刻认识到:进一步强化教师沟通、交流与合作意识,塑造团队精神,达成团队共识,确立共同目标,形成团队合力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缺少专业成长平台,缺乏名师引领致使先进教学理念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能力欠缺是制约教师专业成长的瓶颈。同时,我也较为欣慰的看到:我们这支队伍年龄结构相对年轻化,教师工作状态和精神风貌良好,具有较好的个人成长意识,尽管缺少中坚力量的带动,但是教师成长的多元化空间相对宽泛。从而也坚定了我能够溶入这个团队并带领他们不断成长的信心。因此,学校坚定不移的继续把“用教师的专业成长引领学生的未来”作为教师成长愿景,进而确立了“厚德敦学,砺志臻美”的校训,紧紧围绕“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这一主线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一、加强师德建设,强化合作意识,打造团队精神

一是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基础,正确树立职业价值观。每学期开学前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召开师德师风专题会议,集中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泗水县教师“十不准”》和有关规章制度,对照标准找不足。利用例会、办公会及时学习时事新闻中的先模人物。假期集训期间,采用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颁奖典礼》和《感动中国灾区十大教师》视频、学习师德标兵典型事例、教师相互交流感受和感悟、书写学习心得等形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从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到最美司机吴斌,再到地震中的谭千秋、张米亚、汤宏等英模的高尚职业道德情操使老师们深刻领悟到教师职业的价值所在,从而有效消除了部分教师职业懈怠,积极性不高,无责任心、目标感和危机感等问题。

二是完善规章制度,确立共同目标。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教职工工作纪律规定》、《教师综合考核评价制度》、《教学奖评定细则》、《素质教育常规检查评比制度》、《师生读书评比、竞赛和展示制度》等十余项规章制度。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依据和保障。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学校教学工作三年发展规划目标,教师依据这一规划分别制定个人学期和学年发展目标,然后形成详实的个人工作计划,在学科组内进行研讨修订,最后定稿。教师在目标的引领下,按照各自计划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三是以活动开展为纽带,培植教师合作意识,打造团队

精神。如何让教师实现相互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进而实现合作共长。我想,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教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从内心深处感悟到沟通交流与合作共长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针对这样一个课题,首先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了国学应用大师、清华大学客座教授翟鸿燊的TAT (思考力、行动力、表达力)高端人才培训课程视频。翟教授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富有哲理而又不失风趣幽默的讲座使全体教职工深受启发,对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形成团队合力奠定了良好基础。其次,为让教师真正在教学生活中体会到合作带给的成就感、幸福感,学校积极营造氛围,以洗课、听评课、磨课、话题引领、读书推介、各类庆祝展示活动为切入点,提供交流、沟通与合作的机会,体悟团体引领带给个人的成长快乐。

四是加强班子建设,畅通沟通渠道,营造融洽环境。干部队伍是学校的中流砥柱,同时又是教师关注的重点。学校班子成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时刻牵动着教师的视线,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一环。因此,对学校所有中层以上干部提出:无论是业务能力还是管理水平都应成为教师的表率,成为本职工作的优秀执行者,处处能起到带头作用,人人能把自己分管的工作搞好,学校工作才能整体推进。此外,还要求中层干部要成为教师与校长沟通的纽带和桥梁,切实做好上传下达不走样,不断提高刚性管理与柔性关怀有机结合的能力。善于观察和调控教师的思想动态

和情绪,最大限度的将教师的困惑与不解化解在最底层。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加强学习,增强沟通交流能力,真正成为教师的贴心人、知心人。

五是学会倾听与分析,做好排忧与解惑。学校的发展要求与教师的个人成长难免会出现个别节奏不一致、音调不和谐的现象发生,难免会有情绪与牢骚。如何让学校的发展愿景和教育思路得到全体教师的认可,形成相互间的共识是我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走近教师倾听他们的心声,通过个别谈话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真诚平等的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教师进行分析并找出共同认可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在日常工作中善于发现并记住教师的进步和亮点,找准时机给予及时鼓励和表扬,帮助其树立自信,激发成长的内驱力。如在去年的期中质量检测中,四年级的某教师感觉自己的付出和学生成绩的提升幅度不成正比,感到非常困惑和无奈,在成绩分析会上,针对这一情况我引用了许卫兵校长的一句话“教育需要慢镜头”进行解惑,从这个班的整体状况来看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纪律卫生、班风的树立较以前均有了一定进步,总体上来讲呈现上升的态势,这是非常可喜的。学科成绩只是评价学生的一个方面,成绩的提升需要假以时日,不会立竿见影,作为教师要有百般的耐心,学得会坚持,耐得住寂寞。这样的分析从另一个角度对教师的工作给以认可,教师感受到了成就感,有了前进的动力,同时又给教师提出了方法和要求。

二、奏响主旋律,造氛围搭平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在和圣水峪小学老师的见面会上,我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如果把教育比做一部大型交响乐的话,“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就是这部交响乐的的主旋律,所有的配器、副旋律都在为它服务。从这个角度讲,教师就是演奏者,学生就是跳动的音符,只有高水平的演奏家才能弹奏出最为优美动听的旋律,也正是美妙的音符成就了演奏家。也就是说,教师的素质是决定教育教学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性显而易见。目的就是让全体教职工明确工作重心,树立成长意识,从而推进以下几项工作的开展:

一是加强校本教研,提升业务水平。学年初,以学科组为单位研读课标和教材,引导教师通读本学科各学段教材,增强各年级知识点的衔接性。今年二月份,组织编订了《圣水峪小学教师读本》,其中录入了最新课程标准(修订稿)、《济宁市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等内容,教师人手一册进行学习。五月份,利用每周教研活动时间,分学科组织开展了研读课程标准(修订稿)专题教研。

二是抓实系列听评课活动,向常态课要质量。每学期均开展定时普听课、不定时推门听课、精彩展示课、专题研讨课等校本听评课活动。推行“一课一评一研”,借鉴先进学校的做法,要求每位教师书写精彩说课卡、评课卡、反思卡,当天听课当天评,对有名师课例的教学内容进行对照研讨。通过近一年的努力,洗课、听评课、磨课、研讨课活动逐步

走向正规,系列听评课活动已成为常态化,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得以较好提升。

三是加强校际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为感受文化氛围,提振精神,组织全体教师参观学习了洙泗小学、龙城小学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和功能室文化建设。为进一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近一年来,共分十多批次组织教师参加洙泗小学开展的骨干教师引领课,全程参与听评课活动,感受教研氛围,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和洙泗小学部分中层干部及骨干教师开展了“教师〃学生〃课堂”主题校际研讨活动。六月份,在洙泗小学领导和教师的大力支持下成功举办了校际“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上午听课,下午研讨,让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深受启发,引发了双方教师更多的深层思考。通过系列校际交流活动的开展,相互间的沟通交流逐步加深,教师间的教育教学共识正在逐步达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双方共长的态势定将形成。

四是开展话题引领活动,促进教师自主发展。以“说出你的困惑,共享你的成功”为主题扎实推进话题引领活动。目的是引导教师主动思考,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理念的运用实践能力,提升教师语言表达、梳理总结和书写水平,为促进教师内涵发展夯实基础。主要形式是通过“集体聊天”的形式解决教师关心的、思考的问题。首先,学校提出“要聊”的话题,让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进行讨论、研究、教学实践,待时机成熟举办总结交流活动,围绕话题各抒己

见,最终,结合交流情况形成书面材料。自去年9月份以来,共向教师抛出4个话题(1. 教师〃学生〃课堂。2. 有效教学理念下的课堂追求。3. 如何把握教材的着力点和研究点。4. 净化教学流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话题引领这一交流平台上,教师间较好地实现了有效沟通,个人思考能力得到较好提升。

五是倡导师生共读,打造书香校园。结合“春蕾读书计划”活动的开展,积极营造氛围,以“打造书香校园”为主题,倡导师生共读,规定必读内容,推荐选读篇目,进行美文摘抄,书写读书笔记。稳步推进读书漂流活动和读书推介活动,即使是假期师生也有读书任务和作业。此外,让教师带着问题去读书。问题由教务处依据当前工作实际和需要予以提出,让教师在书中寻求答案,如:什么是教学反思?怎样写教学反思?什么叫洗课?怎样进行学法指导等具有针对性的问题,通过读书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六是积极创造机会,体会成长快乐。在学校经费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凡有相关培训均派教师参加。按照《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制度》要求,参加培训学习的教师回来后,要认真书写一篇学习汇报,上一节汇报课,在同学科教师间交流学习,共享学习成果,达到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目的。凡有赛课活动均组织教师积极参加。通过集体备课、个性化备课、洗课、上课、评课、反思、磨课等环节,打造优质精彩课堂。

让集体的智慧在个人身上闪光,感受成长的快乐。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征文、书画展及演出等展示活动,让教师从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体悟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三、明确目标,扎实奋进,力争再上新台阶

近一年来,圣水峪小学在县教体局和镇中心学校的关心支持下,在教师团队建设和专业成长方面不断探索前行,有了点滴收获。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的道路还很漫长,要想完全实现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目标还需全体教职工同心协力,不懈努力,全面科学规划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立志高远,内涵发展,逐步打造“强化校本教研,力促教师专业成长,助推师生共同发展”的办学特色。


相关文章

  • 一花引来百花香
  • 特级教师作为我国中小学教师中最为优秀的一个群体,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政府.学界和社会的关注.政府给予他们更多的荣誉和支持,学界开始将他们作为一类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社会则赋予他们更高的荣誉和社会地位.特级教师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公共资源,承担着更多 ...查看


  • 班主任工作优秀论文:打造班主任专业发展带头人
  • 班主任工作优秀论文: 打造班主任专业发展带头人 北京市优秀班主任工作室是2008年由北京市教委委托北京教育学院建立的旨在加速优秀班主任成长.打造班主任专业发展带头人.形成北京市优秀班主任群体的研修机构.它是优秀班主任在导师的指导下,围绕班主 ...查看


  • 十二五个人研修计划
  • 十二五个人研修计划 结合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式和学科教育教学现状特制订了"十二五"个人发展规划,力争在未来五年能够改进不足.强化优势.突出特色.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 ...查看


  • 让阅读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中心校教师专业阅读方案)
  • 阅读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最佳的路径,没有阅读的滋润,教师的教育生活便会枯燥而干瘪:没有阅读的奠基,教师的专业成长便会失去根基.因此,为教师搭建阅读的平台,把教师引上幸福的阅读之路,是每一个教育管理者应有的情怀.几年的阅读实践,给我镇教师 ...查看


  • 翟燕妮工作室建设方案
  • 翟燕妮工作室建设方案 为充分发挥名师的专业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加速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造就更多的优秀教师,昌邑潍水学校经研究,准备启动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并实施相应的管理办法.我将从我校地理教学实际出发,着力打造具有 ...查看


  • 强化管理策略,打造学校品牌
  •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到"科教兴国,教育创新"的形成,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教育观念的形成 ...查看


  • 山海天实验小学课程文化建设
  • 山海天实验小学课程文化建设 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课程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学校开展的课程文化建设是在现代学校制度背景下,在课程改实践过程中,以开展课程开发与实施为基础的.以教师队伍的发展为着眼点的.以学生的全面 ...查看


  • 园本培训工作总结
  • 园本培训工作总结 园本培训是把理念与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师研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和幼儿园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园扎实开展园本培训工作,以<纲要>和<指南>精神为指导,开展多样式的园本培训,提升了教师的专业 ...查看


  • 学校教学评估汇报材料
  • 以规范提升品质 以评估引领发展 --******学校教学评估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指导思想,紧紧抓住省市县开展教学评估的契机,以<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教学评估标准>和<河北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