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钟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花钟》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新疆克拉玛依市实验小学 李倩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世界,去欣赏鲜花,感受鲜花的芬芳和迷人吧!(多媒体出示鲜花)

(在小学的阅读教学中,对于景美、意深的课文,教师要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在陶冶性情的同时,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在教学《花钟》一课时,教师根据教材的需要,在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需要的同时,在上课伊始,教师就创设了吸引学生的情景,播放多媒体课件──各种鲜花并配有欢快的新疆维吾尔族音乐,将学生很快带入情境中,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情感得到激发,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在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示范作用。在课堂中适时播放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欲望,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为分析、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师: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同学们都想说说,老师也想说说。(出示句子: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师:知道吗?这么美的花儿还有更多、更神奇的秘密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花钟》。请同学们举起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题,齐读两遍。)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什么叫花钟?

生2:我想知道花钟是什么?

师:你提的问题和第一位同学的一样。

生3:我想知道花钟是怎么来的?

师:你的问题和前两位同学的一样。

生4:我想知道花钟里有哪些花?

生5:我想知道花钟有什么用?

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

(学贵有疑,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出,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花钟”这个词在学生眼中是陌生而又新奇的。疑问是自然生成的。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设计这一环节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同时也是对学生尊重的表现。)

过渡: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我们学完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章,掌握生字

大屏出示读书要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教师出示句子)谁愿意把这几个句子读给大家听。句子里还有几个生字宝宝,请同学们在读的时候注意看清楚,读准确。

指名读句子。

生1:(1)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nù)放。傍晚六点,烟草花从暮(mù)色中苏醒。

师:你读得真准确!

生2:(2)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zào),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zhuó)伤的危险。

师:你不仅把这个句子读得很通顺,还把“灼”字读得很准确。

生3:(3)还有的花,需要昆(kūn)虫传播(bō)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wěn)合。

师:这个长句子读得这么准确,三个生字宝宝也全认识了。你太能干了!

生4:(4)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zhì)是几点钟。

师:你真棒!

生5:(5)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zhàn)开的花蕾。 师:你真行!

过渡:同学们读得既准确又通顺,让我们带着问题再来读读课文,看自己能读懂什么。学完后,可以和同桌交流,还可以和前后桌同学交流。

三、理解感悟

师: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什么是花钟。

师:你是从哪儿读懂的?

生:我从第三自然段的这句话读懂的: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组成花的“时钟”。

师:同学们,你们懂了吗?

生:懂了。

师:还有吗?

生:我读懂了花钟有什么用?

生:我从第三自然段的这句话读懂的:你只要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种。

过渡:那课文中都给我们介绍了哪些花呢?它们大致在几点种开放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答案。

(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师:谁能读读有关的句子。

生:凌晨四点,牵牛花„„

师:课文里介绍的鲜花有些是我们没见过的,让我们先来认识认识它们吧。

(出示文中花的图片)

师:牵牛花开了„„开了„„开了。

生:牵牛花、蔷薇

师: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这些美丽的花,那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老师说些什么?

生:你只说什么花开了

师:你们真会听,我们把刚才说的连起来就是—

(大屏出示句子,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开了„„)

请同学们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

(这个问题问得好。通过让学生反复读,反复思考和对比,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同样都是花开了,课文中的用词是非常的丰富多彩、生动形象。阅读对于学语言的意义不仅在于读懂了你正在读的东西,而且更在于从阅读中学习别人的修辞造句,学习别人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学习课文是如何借助语言文字对花进行丰富精妙的描述,体会语言文字的内涵,使学生启迪心智、放飞心灵、陶冶性情、提升精神,更

加完美,从而更加体现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语文课要体现出它的工具性,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使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更加扎实。)

生:“开了”一词用得太多。

生:太单调、干巴,一点儿也不美。

师:课文是不是这样写的?

生:不是。

师:(出示文中的句子,并加上横线。)

这段话是课文中的,请同学们仔细地看这段话同前面那段话有什么不同?看谁最先发现!

生:我发现前面那段话只是写“花开了”,而后面这段话却写出了“花开的样子”。

师:你真会发现!你认为哪段话写得好?好在哪里?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生:我认为第二段话写得好。能。“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师:你觉得哪句写得美?

生:第二句。

师:你能美美地读一读吗?

生:能!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样?

生:他读得不美。

师:你能读一读吗?

生:能。(生读句子: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师对前生:请你再试着读一读。

生读句子。

师:有进步!老师相信你下次一定会读得更好!

师:同样是写“花开了”,文中却把它们写得这样美。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边读边想象一下这花开放的样子,可以做做动作,还可以读给同桌听一听。

生自由练习朗读喜欢的句子。

指名读,并让生说说花开放的样子像什么。

生1:“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牵牛花像个调皮、可爱的小男孩。

师:你也来吹吹看。

(生边做吹喇叭的动作,边读这句话。)

师:哎呀!吹得还真响呢!

生2:“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就是这样,(她用双手捂着脸,再打开,露出一张可爱的笑脸。)

师:哇,还真像个迷人的花仙子。

生3:“万寿菊欣然怒放。”

师:真是一位豪爽的花大姐。(边做心花怒放的动作,边读这句话。)

师:谁还想读?

生纷纷举手。

师:你们都想读。愿意读的同学,请站起来读。

现在,你们就把自己当作一个美丽、可爱的花仙子,来美美地把这段话读一读。看谁读得最美! (“注重情感体验,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是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中央教科所张田若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是读。”说明了阅读教学中“读”的重要地位。教师在学生不易读、要紧处、关键处、精彩处做了适当的点拨、讲解,让学生能悟其义、悟其情,以读代讲,以读促讲。)

生站起来朗读这段话。

过渡:刚才,同学们学得太棒了!同学们都有点累了。咱们一起做个游戏轻松一下,好吗?

生:好!

师:请同学们听清游戏规则:老师将出示一个钟面。我说“什么花开了”,同学们告诉老师“是什么时间”。

(多媒体出示:牵牛花、蔷薇„„昙花)

师:看,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生:凌晨四点。

师: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生1:五点左右。

生2:五点。

师:老师刚才听到有一个同学说“五点”,对吗?

生:不对!

师:为什么?

生:因为蔷薇不一定在五点整开。

师:那“五点左右”还可以怎么说?

生1:大概是五点。

生2:大致是五点。

生3:大约是五点。

师:你们真聪明!我们接着来。睡莲从梦中醒来。

生:早上七点。

„„

(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学生对“大致”一词的感悟理解,远远超越了对一个词语的辨析。不能脱离语言环境进行大量的词语训练,不能为了教学词语而教学词语。强调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感悟词语,同时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体验。)

过渡:同学们,你们真能干!

下面,老师和你们做游戏,老师来说时间,同学们告诉老师“什么花开了”。

(多媒体出示钟面)

师:凌晨四点。

生: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如生:牵牛花开了。师引导:可爱的花仙子们,能把自己说得美一点儿吗?)

„„

过渡:同学们,你们太能干了!这么快,就记住了这些花开放的时间,还把它们说得这么美。

师:只有这些花能告诉人们时间吗?

生:不是。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从第一自然段中的省略号知道的。

师:通过学习第一自然段,我们知道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板书:时间不同)

师:谁再来说说,你还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为什么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

师:你是从哪儿读懂的?

生:我是从第二自然段读懂的。

师:请你读读有关的句子吧。

生:原来„„;还有的花„„。

师:你真会学习!也就是说,植物开花的时间同温度、湿度、光照及昆虫活动有关。

(板书:温度 湿度 光照 昆虫)

师(引读):为什么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呢?

生(接读):原来„„;还有的花需要„„。

师:请大家下去搜集还有哪些花在什么时候开放。下节课,我们来交流,并推测它们在那时开花的原因。

师(指着前面板的问题):这些问题,我们都解决了。课文学完了,同学们学懂了吗?

生:学懂了。

师(指着板书):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因为植物开花时间同温度、湿度、光照及昆虫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一位植物学家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组成花钟。多有趣呀!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再一起美美地读读课文吧!

(多媒体播放音乐,生齐读课文。)

师: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奥妙等着你们去发现呢。老师相信,只要你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一定也会发现很多的秘密,今后也能成为植物学家、动物学家。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花的世界!

(多媒体出示鲜花图片。)

师:我们又欣赏了美丽的鲜花。下面,老师给大家布置一项作业,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去做。 (多媒体出示)

1、自己完成或与同学合作,搜集24小时内陆续开放的花,设计、制作一个美丽的花钟。

2、画一画或写一写自己心中最美的花。

(点评:《花钟》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次课文描写了各种美丽的花儿争芳斗艳的景象,揭示了自然界花儿的奥秘.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结合文章的特点,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恰如其分、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感受到花儿的美丽和科学家做法的神奇。在教学课文第一段时,教师用饱满、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和激情。“欣赏了这么美的句子,看到了这么多五颜六色的花,老师也想读读这段话,行吗?”“听了老师的读,你有什么想法?你愿意读读吗?”就这样,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熏陶、感染、升华,通过学生反复朗读,教师又通过多媒体课件与学生进行游戏,在很短的时间内,学生就会背诵第一自然段,从而学生更加产生了对各种花的喜爱,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倘佯在百花园中观看花儿绽放的美姿,及对花钟的好奇,提升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鉴赏水平。整堂课给人的感觉就是美,一种不知不觉的美,一种不露声色的美,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美。这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欣赏。这种“不露痕迹”的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的技巧,更是一种教育的境界。)

《花钟》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新疆克拉玛依市实验小学 李倩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世界,去欣赏鲜花,感受鲜花的芬芳和迷人吧!(多媒体出示鲜花)

(在小学的阅读教学中,对于景美、意深的课文,教师要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在陶冶性情的同时,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在教学《花钟》一课时,教师根据教材的需要,在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需要的同时,在上课伊始,教师就创设了吸引学生的情景,播放多媒体课件──各种鲜花并配有欢快的新疆维吾尔族音乐,将学生很快带入情境中,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情感得到激发,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在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示范作用。在课堂中适时播放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欲望,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为分析、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师: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同学们都想说说,老师也想说说。(出示句子: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师:知道吗?这么美的花儿还有更多、更神奇的秘密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花钟》。请同学们举起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题,齐读两遍。)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什么叫花钟?

生2:我想知道花钟是什么?

师:你提的问题和第一位同学的一样。

生3:我想知道花钟是怎么来的?

师:你的问题和前两位同学的一样。

生4:我想知道花钟里有哪些花?

生5:我想知道花钟有什么用?

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

(学贵有疑,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出,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花钟”这个词在学生眼中是陌生而又新奇的。疑问是自然生成的。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设计这一环节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同时也是对学生尊重的表现。)

过渡: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我们学完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章,掌握生字

大屏出示读书要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教师出示句子)谁愿意把这几个句子读给大家听。句子里还有几个生字宝宝,请同学们在读的时候注意看清楚,读准确。

指名读句子。

生1:(1)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nù)放。傍晚六点,烟草花从暮(mù)色中苏醒。

师:你读得真准确!

生2:(2)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zào),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zhuó)伤的危险。

师:你不仅把这个句子读得很通顺,还把“灼”字读得很准确。

生3:(3)还有的花,需要昆(kūn)虫传播(bō)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wěn)合。

师:这个长句子读得这么准确,三个生字宝宝也全认识了。你太能干了!

生4:(4)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zhì)是几点钟。

师:你真棒!

生5:(5)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zhàn)开的花蕾。 师:你真行!

过渡:同学们读得既准确又通顺,让我们带着问题再来读读课文,看自己能读懂什么。学完后,可以和同桌交流,还可以和前后桌同学交流。

三、理解感悟

师: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什么是花钟。

师:你是从哪儿读懂的?

生:我从第三自然段的这句话读懂的: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组成花的“时钟”。

师:同学们,你们懂了吗?

生:懂了。

师:还有吗?

生:我读懂了花钟有什么用?

生:我从第三自然段的这句话读懂的:你只要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种。

过渡:那课文中都给我们介绍了哪些花呢?它们大致在几点种开放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答案。

(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师:谁能读读有关的句子。

生:凌晨四点,牵牛花„„

师:课文里介绍的鲜花有些是我们没见过的,让我们先来认识认识它们吧。

(出示文中花的图片)

师:牵牛花开了„„开了„„开了。

生:牵牛花、蔷薇

师: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这些美丽的花,那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老师说些什么?

生:你只说什么花开了

师:你们真会听,我们把刚才说的连起来就是—

(大屏出示句子,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开了„„)

请同学们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

(这个问题问得好。通过让学生反复读,反复思考和对比,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同样都是花开了,课文中的用词是非常的丰富多彩、生动形象。阅读对于学语言的意义不仅在于读懂了你正在读的东西,而且更在于从阅读中学习别人的修辞造句,学习别人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学习课文是如何借助语言文字对花进行丰富精妙的描述,体会语言文字的内涵,使学生启迪心智、放飞心灵、陶冶性情、提升精神,更

加完美,从而更加体现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语文课要体现出它的工具性,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使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更加扎实。)

生:“开了”一词用得太多。

生:太单调、干巴,一点儿也不美。

师:课文是不是这样写的?

生:不是。

师:(出示文中的句子,并加上横线。)

这段话是课文中的,请同学们仔细地看这段话同前面那段话有什么不同?看谁最先发现!

生:我发现前面那段话只是写“花开了”,而后面这段话却写出了“花开的样子”。

师:你真会发现!你认为哪段话写得好?好在哪里?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生:我认为第二段话写得好。能。“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师:你觉得哪句写得美?

生:第二句。

师:你能美美地读一读吗?

生:能!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样?

生:他读得不美。

师:你能读一读吗?

生:能。(生读句子: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师对前生:请你再试着读一读。

生读句子。

师:有进步!老师相信你下次一定会读得更好!

师:同样是写“花开了”,文中却把它们写得这样美。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边读边想象一下这花开放的样子,可以做做动作,还可以读给同桌听一听。

生自由练习朗读喜欢的句子。

指名读,并让生说说花开放的样子像什么。

生1:“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牵牛花像个调皮、可爱的小男孩。

师:你也来吹吹看。

(生边做吹喇叭的动作,边读这句话。)

师:哎呀!吹得还真响呢!

生2:“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就是这样,(她用双手捂着脸,再打开,露出一张可爱的笑脸。)

师:哇,还真像个迷人的花仙子。

生3:“万寿菊欣然怒放。”

师:真是一位豪爽的花大姐。(边做心花怒放的动作,边读这句话。)

师:谁还想读?

生纷纷举手。

师:你们都想读。愿意读的同学,请站起来读。

现在,你们就把自己当作一个美丽、可爱的花仙子,来美美地把这段话读一读。看谁读得最美! (“注重情感体验,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是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中央教科所张田若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是读。”说明了阅读教学中“读”的重要地位。教师在学生不易读、要紧处、关键处、精彩处做了适当的点拨、讲解,让学生能悟其义、悟其情,以读代讲,以读促讲。)

生站起来朗读这段话。

过渡:刚才,同学们学得太棒了!同学们都有点累了。咱们一起做个游戏轻松一下,好吗?

生:好!

师:请同学们听清游戏规则:老师将出示一个钟面。我说“什么花开了”,同学们告诉老师“是什么时间”。

(多媒体出示:牵牛花、蔷薇„„昙花)

师:看,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生:凌晨四点。

师: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生1:五点左右。

生2:五点。

师:老师刚才听到有一个同学说“五点”,对吗?

生:不对!

师:为什么?

生:因为蔷薇不一定在五点整开。

师:那“五点左右”还可以怎么说?

生1:大概是五点。

生2:大致是五点。

生3:大约是五点。

师:你们真聪明!我们接着来。睡莲从梦中醒来。

生:早上七点。

„„

(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学生对“大致”一词的感悟理解,远远超越了对一个词语的辨析。不能脱离语言环境进行大量的词语训练,不能为了教学词语而教学词语。强调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感悟词语,同时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体验。)

过渡:同学们,你们真能干!

下面,老师和你们做游戏,老师来说时间,同学们告诉老师“什么花开了”。

(多媒体出示钟面)

师:凌晨四点。

生: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如生:牵牛花开了。师引导:可爱的花仙子们,能把自己说得美一点儿吗?)

„„

过渡:同学们,你们太能干了!这么快,就记住了这些花开放的时间,还把它们说得这么美。

师:只有这些花能告诉人们时间吗?

生:不是。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从第一自然段中的省略号知道的。

师:通过学习第一自然段,我们知道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板书:时间不同)

师:谁再来说说,你还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为什么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

师:你是从哪儿读懂的?

生:我是从第二自然段读懂的。

师:请你读读有关的句子吧。

生:原来„„;还有的花„„。

师:你真会学习!也就是说,植物开花的时间同温度、湿度、光照及昆虫活动有关。

(板书:温度 湿度 光照 昆虫)

师(引读):为什么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呢?

生(接读):原来„„;还有的花需要„„。

师:请大家下去搜集还有哪些花在什么时候开放。下节课,我们来交流,并推测它们在那时开花的原因。

师(指着前面板的问题):这些问题,我们都解决了。课文学完了,同学们学懂了吗?

生:学懂了。

师(指着板书):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因为植物开花时间同温度、湿度、光照及昆虫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一位植物学家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组成花钟。多有趣呀!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再一起美美地读读课文吧!

(多媒体播放音乐,生齐读课文。)

师: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奥妙等着你们去发现呢。老师相信,只要你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一定也会发现很多的秘密,今后也能成为植物学家、动物学家。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花的世界!

(多媒体出示鲜花图片。)

师:我们又欣赏了美丽的鲜花。下面,老师给大家布置一项作业,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去做。 (多媒体出示)

1、自己完成或与同学合作,搜集24小时内陆续开放的花,设计、制作一个美丽的花钟。

2、画一画或写一写自己心中最美的花。

(点评:《花钟》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次课文描写了各种美丽的花儿争芳斗艳的景象,揭示了自然界花儿的奥秘.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结合文章的特点,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恰如其分、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感受到花儿的美丽和科学家做法的神奇。在教学课文第一段时,教师用饱满、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和激情。“欣赏了这么美的句子,看到了这么多五颜六色的花,老师也想读读这段话,行吗?”“听了老师的读,你有什么想法?你愿意读读吗?”就这样,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熏陶、感染、升华,通过学生反复朗读,教师又通过多媒体课件与学生进行游戏,在很短的时间内,学生就会背诵第一自然段,从而学生更加产生了对各种花的喜爱,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倘佯在百花园中观看花儿绽放的美姿,及对花钟的好奇,提升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鉴赏水平。整堂课给人的感觉就是美,一种不知不觉的美,一种不露声色的美,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美。这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欣赏。这种“不露痕迹”的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的技巧,更是一种教育的境界。)


相关文章

  • 花钟教学设计与反思
  • <花钟>教学设计与反思 开江县普安镇中心小学校 王 爽 一.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认识"怒.燥.暮"等8个生字,会写"内.梦"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苏 ...查看


  • [花钟]教学实录
  • 课前谈话:相互夸奖,拉近距离 师:我来自于美丽的西子湖畔,这是什么城市啊? 生:杭州 师:对,我是杭州市胜利小学的老师,我姓陆,你们可以叫我-- 生:陆老师 师:今天来的路上,你有没有在想啊?这陆老师到底是高的还是矮的,胖的还是瘦的.想过没 ...查看


  • 三年级上册语文导学稿花钟第二课时
  • 高效课堂自主学习型语文日导学稿 我爱学,我会学 班级:30 姓名: 日期: 10.24 课题: 13.花钟 [自研课导学] 晨读目标: 1.背诵第一自然段(15分钟):2.熟读第10课.第11课的课文(10分钟)3.检查目标达成情况(5分钟 ...查看


  • 花钟教学反思
  • <花钟>教学反思 长胜小学 白海鹰 今天我执教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花钟>. 教学设计本课时我力图体现以下这几个方面的思想: 一是合理运用和整合语文课程资源.我们知道,语文课程资源相当丰富,它包括课 ...查看


  • 花钟说课稿
  • <花钟>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花钟>,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几部分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课标 <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语 ...查看


  • [花钟]听课评课稿
  • [摘要]本文是通过<花钟>一文进行听课评课和鉴赏,来引导孩子梳理问题,这样不仅培养了孩子们提问的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梳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听课评课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同案异教活动,我们三年级组教授的是<花钟&g ...查看


  • [花钟]教学反思 1
  • 一.教材分析 我今天讲的<花钟>这一课是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中的一课.本单元共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花钟>这课是一片精读课文,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 ...查看


  • 评课报告单
  • 锦山小学评课报告单 听课时间 执 教 人 评 课 人 课 题 2014.11.5 王明华 马振华 花钟 全体语文教师 地 学 点 科 大会议室 语文 3.4 授课班级 参 加 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 听了王老师的课,让我感 ...查看


  • 花钟教学反思 2
  • <花钟>教学反思 蔡海燕 本课设计时,我以"花钟"这个主线,从课题入手,通过识花名──赏花开--读花开--写花开这样的顺序展开本课的教学.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