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当代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论现当代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综观中国文学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政治与文学始终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缘。各朝各代文学的发展都是以不一样的形式不一样的内容展现不一样的风采,然而,却始终没能摆脱政治的“干扰”。无论是国破家亡,还是繁荣盛世,文学的发展都有很鲜明的展现。当然,现当代文学也没有例外,政治与文学相伴,浩浩荡荡。

从现当代文学的生存背景上看,它具有很明显的阶级政治意识。20世纪初年,由于满清王朝的覆灭和民国初年政治上激烈动荡,我国没有现实文化的根本革命,但字戊戌变法至辛亥革命后,这会发生了巨大的动荡,中华民族被震惊而奋起,开始了现代化的蜕变。从此,中国的具有现代思想的知识分子成了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现当代文学有了新的春天。由此可见,现当代文学发展之初都有政治背景作为铺垫,然而,现当代文学日后的发展也离不开政治的力量。

五四时期,鲁迅提出要用文学去揭示社会疾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促进国民性的改造。在《呐喊》、《彷徨》中,鲁迅运用农民题材,把中国农民放在中国农村社会各种现实关系(经济、政治,尤其是文化心理和意识结构等)中加以再现,真实的反映了农民在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从而展现了一个未经彻底革命、变革和社会震荡的封建、半封建农村的落后和闭塞的典型环境。

五四运动以后到新中国成立以前,社会动荡不安,这时候文学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革命发展的需要,作者与读者队伍迅速扩大,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其中茅盾的《动摇》就收到了政治的影响,表现的

及其鲜明。《动摇》反映的是1927年春夏之交,“武汉政府”蜕变之前,湖北一个小县城里的风波。茅盾认为“小说的功效原来在借部分以暗示全体”。作品以较大的场面反映了那一时期政治风云变幻中的各色人物,完全笼罩在政治环境中,但是着墨最多、描写的最好的是主人公方罗兰。方罗兰是革命队伍中思想极不稳定的知识分子典型代表,身为国民政府管辖下的县党部委员兼商民部长,在激烈的阶级斗争中他表现的软弱与动摇。这部小说,从题材到内容到思想都与政治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是文学与政治,二者相互体现,共同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国文学进一步发展。1949年,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在北平举行。这次大会标志着中国新文学以此为起点,进入当代文学阶段。表面上看这一次会议,其实没什么,然而,深入的挖掘,可以看出这是政治对文学的干预。下面就十七年(1949—1966)时期的部分文学作品来看,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杨沫发表于1958年的《青春之歌》,是一部探索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道路问题的长篇小说。其中的主人公林道静从地主家的小姐到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经历了层层的考验,从幼稚走性成熟。这部作品的政治意义在证明青年的人生追求与个性解放,只有投身社会解放事业,才能真正实现。

茅盾曾经这要评价《青春之歌》:“要评断《青春之歌》是不是一部好作品,首先要看它是符合于毛主席对那个时期的学生运动的论断呢,还是离开毛主席的论断?我以为《青春之歌》的整个思想内容基

本上是符合于毛主席的论断的。”由此可见,这部作品,从它的题材、内容到主题思想都是符合当时的政治环境的,指出了当时小资产阶级只是分子只有在党的领导之下把个人命运和人民大众的命运联结为一,这才有真正的出路。这些都是与当时政治的分不开的。

文化大革命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损失,也是文艺事业遭到了空前的劫难。反革命集团全盘否定十七年文学,还授意突击炮制了一系列小说和电影,用来图解他们的政治纲领,煽动造反派与走资派作斗争,露骨的美化江青之流。这些所谓的文艺创作,此时已经沦为阴谋政治的工具。此时的主流文学直接受制于政治,为阴谋家所控制与操作。

综上所诉,政治与文学并存,政治牵引着文学的方向,文学可以充当政治的工具,二者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文学思潮逐渐活跃起来,文学的影响要素不仅仅限于政治,自由主义色彩表现的很明显,例如文学走向商业化道路,适应市场的需求,很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

论现当代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综观中国文学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政治与文学始终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缘。各朝各代文学的发展都是以不一样的形式不一样的内容展现不一样的风采,然而,却始终没能摆脱政治的“干扰”。无论是国破家亡,还是繁荣盛世,文学的发展都有很鲜明的展现。当然,现当代文学也没有例外,政治与文学相伴,浩浩荡荡。

从现当代文学的生存背景上看,它具有很明显的阶级政治意识。20世纪初年,由于满清王朝的覆灭和民国初年政治上激烈动荡,我国没有现实文化的根本革命,但字戊戌变法至辛亥革命后,这会发生了巨大的动荡,中华民族被震惊而奋起,开始了现代化的蜕变。从此,中国的具有现代思想的知识分子成了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现当代文学有了新的春天。由此可见,现当代文学发展之初都有政治背景作为铺垫,然而,现当代文学日后的发展也离不开政治的力量。

五四时期,鲁迅提出要用文学去揭示社会疾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促进国民性的改造。在《呐喊》、《彷徨》中,鲁迅运用农民题材,把中国农民放在中国农村社会各种现实关系(经济、政治,尤其是文化心理和意识结构等)中加以再现,真实的反映了农民在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从而展现了一个未经彻底革命、变革和社会震荡的封建、半封建农村的落后和闭塞的典型环境。

五四运动以后到新中国成立以前,社会动荡不安,这时候文学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革命发展的需要,作者与读者队伍迅速扩大,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其中茅盾的《动摇》就收到了政治的影响,表现的

及其鲜明。《动摇》反映的是1927年春夏之交,“武汉政府”蜕变之前,湖北一个小县城里的风波。茅盾认为“小说的功效原来在借部分以暗示全体”。作品以较大的场面反映了那一时期政治风云变幻中的各色人物,完全笼罩在政治环境中,但是着墨最多、描写的最好的是主人公方罗兰。方罗兰是革命队伍中思想极不稳定的知识分子典型代表,身为国民政府管辖下的县党部委员兼商民部长,在激烈的阶级斗争中他表现的软弱与动摇。这部小说,从题材到内容到思想都与政治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是文学与政治,二者相互体现,共同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国文学进一步发展。1949年,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在北平举行。这次大会标志着中国新文学以此为起点,进入当代文学阶段。表面上看这一次会议,其实没什么,然而,深入的挖掘,可以看出这是政治对文学的干预。下面就十七年(1949—1966)时期的部分文学作品来看,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杨沫发表于1958年的《青春之歌》,是一部探索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道路问题的长篇小说。其中的主人公林道静从地主家的小姐到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经历了层层的考验,从幼稚走性成熟。这部作品的政治意义在证明青年的人生追求与个性解放,只有投身社会解放事业,才能真正实现。

茅盾曾经这要评价《青春之歌》:“要评断《青春之歌》是不是一部好作品,首先要看它是符合于毛主席对那个时期的学生运动的论断呢,还是离开毛主席的论断?我以为《青春之歌》的整个思想内容基

本上是符合于毛主席的论断的。”由此可见,这部作品,从它的题材、内容到主题思想都是符合当时的政治环境的,指出了当时小资产阶级只是分子只有在党的领导之下把个人命运和人民大众的命运联结为一,这才有真正的出路。这些都是与当时政治的分不开的。

文化大革命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损失,也是文艺事业遭到了空前的劫难。反革命集团全盘否定十七年文学,还授意突击炮制了一系列小说和电影,用来图解他们的政治纲领,煽动造反派与走资派作斗争,露骨的美化江青之流。这些所谓的文艺创作,此时已经沦为阴谋政治的工具。此时的主流文学直接受制于政治,为阴谋家所控制与操作。

综上所诉,政治与文学并存,政治牵引着文学的方向,文学可以充当政治的工具,二者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文学思潮逐渐活跃起来,文学的影响要素不仅仅限于政治,自由主义色彩表现的很明显,例如文学走向商业化道路,适应市场的需求,很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


相关文章

  • 革命文学运动中政治与文学的关系1
  • 浅析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以"革命文学运动"为例 中文师范102 李艳艳 1001012056 内容摘要:中国的革命文学运动使文学背负上了沉重的政治理念,革命作家对时代潮流的密切关注及其敏感的社会政治危机意识,使文学的功 ...查看


  • 文学流派的文学史意义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9月,第34卷第5期,sep.,2004,V01.34,No.5 JournalofNorthwest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 文 ...查看


  •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考试提纲补充
  •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考试提纲 第一章 中国当代文学概述: (一)当代文学思潮专题--现实主义发展的曲折道路: 识记:1.当代文学的性质.任务.分期:(重点) 以中国当代社会历史发展的三个时期的"质的规定性"来确定当代文学 ...查看


  •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集锦
  •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集锦 1."朦胧诗"--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坛上涌动着一股崭新的诗潮,因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而得名.其成员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芒 ...查看


  • 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精神实质
  • 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精神实质 王 楠 本文跨越时间的分期,从整体上对美国女性主义批评的特征进行梳理和评析,提炼出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三个精神维度:性别政治.女性批评的建构以及多元文化身份的女性话语. 一.性别政治 政治诉求和性别论述始终 ...查看


  • 2011年文学理论批评--重绘文学版图 重建文化生态
  • 2011年文学理论批评-- 重绘文学版图 重建文化生态 建树独创性的批评理论或者知识体系,对文学史和当下创作进行有效介入,是文学批评的关键.或从社会结构.科技条件.政治.经济.文化机制及相互关系的深刻变化审视当代文化版图的解构,或从新文学发 ...查看


  • 2017年2月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结项情况
  • 2017年2月,经同行专家鉴定,共有235个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予以结项.其中,"优秀"15项,"良好"80项,"合格"117项,免于鉴定23项.另有25个项目暂缓结项(参 ...查看


  • 中国现当代文学就业解析
  • 中国现当代文学就业解析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一.专业介绍 1.学科简介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的发生和发展与近.现代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休戚相关.加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反思 ...查看


  • 浅析欧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特点
  • 摘 要:生态女权主义是由当代西方环境运动和女权运动汇流而成的文化思潮,它的形成以法国女性主义者奥波尼在1974年<女权主义·毁灭>中首次提出"生态女性主义"这个术语为标志.它对于父权制中心文化的批判,对于&q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