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语文课下来,老师往往觉得很累,即使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而且发言踊跃,老师也难免会有疲惫的感觉。因为教师要不断“抛砖引玉”,即不断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老师不断问问题,学生解决问题,老师总结点评,老师再问,学生再答,老师再总结点评,如此反复,老师难免口干舌燥,常常会不自觉地羡慕理科老师能边讲边练、干脆利落。造成语文课堂如此尴尬境地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在语文课堂上摸索的实践告诉我:这是因为语文课堂上老师问的问题太琐碎、太细,没有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利交给学生,而是让他们戴着镣铐跳舞,而我们还要时刻戴着这镣铐,能不累吗?我认为语文教师要想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必须提好主问题。 什么是主问题?主问题就是“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欣赏的重要提问或问题”。“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学生整体的参与性”强调两个“整体”,可见主问题的设计一定是一个宏观的把握。以前我讲七年级上册《端午日》这一课,把教学目标定位为:(1)了解湘西端午习俗,感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2)学习并掌握虚实相生的场面描写的方法。 我围绕这个教学目标,在引导学生解读这篇课文时,设置了以下的问题:(1)湘西人的端午日有哪些风俗习惯?(2)介绍这些风俗习惯的顺序是什么?(3)最主要的民俗活动是什么?(4)龙舟赛到起点和终点是哪里?(5)在文中画出龙舟竞赛的场面描写相应的语句。(6)请你划出文中龙舟比赛场面的动词,并回答这些动词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7)作者在描写比赛进入高潮时还想到了哪些情景?(8)结合文章内容,展开想象的翅膀,自己选一个文中的角色,用条理清晰的话有针对性地给大家介绍你所在的位置,所起的作用。(9)龙舟赛事既然是如此激烈刺激,那胜出者的奖品是否一定非常丰厚呢?所谓“重奖之下必有勇夫”,那么,胜出者最后的奖励是什么?(10)既然比赛的奖励并非异常丰厚,那你认为大家为什么全身心投入比赛?龙舟比赛的意义是什么?(11)结合实际,谈谈现实生活中是否需要这种精神,并说说给我们的启示。(12)无论是湘西民俗还是我们这里的习俗,都是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各种各样的洋节日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也在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有些洋节日还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他们也在不断淡忘祖先留下的传统节日,甚至认为这些传统节日太土。你对这种现象怎么看? 这节课我确实是下了工夫备课的,从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到赛龙舟场面的精彩描写,一个环节不漏,不但如此,还设置问题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视。但是效果好吗?这节课上我一共提了十二个问题,一节45分钟的课堂,我平均5分钟提一个问题,在这5分钟里,我要提问,学生要思考回答,有学生答得好,我就高兴。为什么?因为“他没有过多地侵占课堂时间”,假如有些问题学生答得不好,我就不高兴,因为“他浪费时间”,都像他这样,我这节课的十二个问题怎么能问得完呢?这一节课我忙得不亦乐乎,学生也是一些不敢懈怠。我貌似循循善诱,貌似放下架子,可是实际上我是这个课堂的统治者。而真正给学生留下了什么呢?学生恐怕只记得端午节、赛龙舟,还记得什么呢?我们就不得而知了。现在想来,十几年的教学生涯,像这样的语文课我给学生上了许多节,想到这里,不禁有些羞愧。 今天再教这篇课文,我就只提三个问题:(1)作者的家乡的端午日是一个?摇 ?摇的端午日,并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你的理由。(2)这是一场?摇 ?摇的龙舟赛。(3)学完这一课,此刻的你最想说些什么?这三个问题就是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欣赏的重要问题。通过第一个问题的探究,学生能了解到这个端午日的习俗和这里的节日气氛,引导学生读整篇课文,放手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发现。第二个问题就是精读赛龙舟的场面,学生在精读的过程中会发现作者写了一场什么样的龙舟比赛,是怎样描写这样龙舟比赛的。前面两个问题解决得好了,课堂自然就达到了高潮,此刻你不让学生说学生也特别想表达此刻自己对祖国传统节日的喜爱及要继承传统节日的决心。所以,今天上这节课,我真正把话语权交给了学生,真正把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了学生。语文老师不要把气力都花在课堂的“讲解”上,而应该把精力花在备课上,精心地备课设计好提纲挈领的主问题是解放学生语文学习的关键。 近日,看到资料上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端午日》一课的问题的,我觉得很好,拿来和同行们共享。这位教师说:当我还是一个大学生的时候,我就喜欢读他的作品。我觉得,在所有的作家中,文章有独立风格的人并不多见。除了鲁迅先生之外,就是沈从文先生。他的作品,只要读上几行,立刻就能辨认出来,决不含糊。他出身湘西的一个破落小官僚家庭,年轻时当过兵,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他完全是自学成家。湘西那一片有点神秘的土地,其怪异的风土人情,通过沈先生的笔而大白于天下。湘西如果没有像沈先生这样的大作家和黄永玉先生这样的大画家,恐怕一直到今天还是一片充满神秘而没有人了解的土地。所以,这位老师教学这篇课文,寻找到了一个独特的切入点,只给学生提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请同学们阅读《端午日》,看看这篇文字在表达上有哪些独特的地方。把你觉得使用上非常独特的词语和句子找出来,想想它们的意思,试着在不影响意义的情况下用其他词语替换。我个人认为这个教师采用的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想通过这个较为独特的方式,引导学生领悟语言的湘西地方特色,进而感悟语言的地方性在表现和传达地方风土人情特征时的特有魅力。学生在这节课上肯定很有收获,从此记住了沈从文,记住了沈从文的文字,他的书恐怕都要读上一读。通过学习这样一篇文章,让五十多位学生和沈从文交上朋友,贵哉。 找准角度,设计好课堂问题,让我们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
一节语文课下来,老师往往觉得很累,即使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而且发言踊跃,老师也难免会有疲惫的感觉。因为教师要不断“抛砖引玉”,即不断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老师不断问问题,学生解决问题,老师总结点评,老师再问,学生再答,老师再总结点评,如此反复,老师难免口干舌燥,常常会不自觉地羡慕理科老师能边讲边练、干脆利落。造成语文课堂如此尴尬境地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在语文课堂上摸索的实践告诉我:这是因为语文课堂上老师问的问题太琐碎、太细,没有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利交给学生,而是让他们戴着镣铐跳舞,而我们还要时刻戴着这镣铐,能不累吗?我认为语文教师要想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必须提好主问题。 什么是主问题?主问题就是“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欣赏的重要提问或问题”。“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学生整体的参与性”强调两个“整体”,可见主问题的设计一定是一个宏观的把握。以前我讲七年级上册《端午日》这一课,把教学目标定位为:(1)了解湘西端午习俗,感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2)学习并掌握虚实相生的场面描写的方法。 我围绕这个教学目标,在引导学生解读这篇课文时,设置了以下的问题:(1)湘西人的端午日有哪些风俗习惯?(2)介绍这些风俗习惯的顺序是什么?(3)最主要的民俗活动是什么?(4)龙舟赛到起点和终点是哪里?(5)在文中画出龙舟竞赛的场面描写相应的语句。(6)请你划出文中龙舟比赛场面的动词,并回答这些动词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7)作者在描写比赛进入高潮时还想到了哪些情景?(8)结合文章内容,展开想象的翅膀,自己选一个文中的角色,用条理清晰的话有针对性地给大家介绍你所在的位置,所起的作用。(9)龙舟赛事既然是如此激烈刺激,那胜出者的奖品是否一定非常丰厚呢?所谓“重奖之下必有勇夫”,那么,胜出者最后的奖励是什么?(10)既然比赛的奖励并非异常丰厚,那你认为大家为什么全身心投入比赛?龙舟比赛的意义是什么?(11)结合实际,谈谈现实生活中是否需要这种精神,并说说给我们的启示。(12)无论是湘西民俗还是我们这里的习俗,都是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各种各样的洋节日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也在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有些洋节日还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他们也在不断淡忘祖先留下的传统节日,甚至认为这些传统节日太土。你对这种现象怎么看? 这节课我确实是下了工夫备课的,从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到赛龙舟场面的精彩描写,一个环节不漏,不但如此,还设置问题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视。但是效果好吗?这节课上我一共提了十二个问题,一节45分钟的课堂,我平均5分钟提一个问题,在这5分钟里,我要提问,学生要思考回答,有学生答得好,我就高兴。为什么?因为“他没有过多地侵占课堂时间”,假如有些问题学生答得不好,我就不高兴,因为“他浪费时间”,都像他这样,我这节课的十二个问题怎么能问得完呢?这一节课我忙得不亦乐乎,学生也是一些不敢懈怠。我貌似循循善诱,貌似放下架子,可是实际上我是这个课堂的统治者。而真正给学生留下了什么呢?学生恐怕只记得端午节、赛龙舟,还记得什么呢?我们就不得而知了。现在想来,十几年的教学生涯,像这样的语文课我给学生上了许多节,想到这里,不禁有些羞愧。 今天再教这篇课文,我就只提三个问题:(1)作者的家乡的端午日是一个?摇 ?摇的端午日,并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你的理由。(2)这是一场?摇 ?摇的龙舟赛。(3)学完这一课,此刻的你最想说些什么?这三个问题就是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欣赏的重要问题。通过第一个问题的探究,学生能了解到这个端午日的习俗和这里的节日气氛,引导学生读整篇课文,放手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发现。第二个问题就是精读赛龙舟的场面,学生在精读的过程中会发现作者写了一场什么样的龙舟比赛,是怎样描写这样龙舟比赛的。前面两个问题解决得好了,课堂自然就达到了高潮,此刻你不让学生说学生也特别想表达此刻自己对祖国传统节日的喜爱及要继承传统节日的决心。所以,今天上这节课,我真正把话语权交给了学生,真正把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了学生。语文老师不要把气力都花在课堂的“讲解”上,而应该把精力花在备课上,精心地备课设计好提纲挈领的主问题是解放学生语文学习的关键。 近日,看到资料上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端午日》一课的问题的,我觉得很好,拿来和同行们共享。这位教师说:当我还是一个大学生的时候,我就喜欢读他的作品。我觉得,在所有的作家中,文章有独立风格的人并不多见。除了鲁迅先生之外,就是沈从文先生。他的作品,只要读上几行,立刻就能辨认出来,决不含糊。他出身湘西的一个破落小官僚家庭,年轻时当过兵,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他完全是自学成家。湘西那一片有点神秘的土地,其怪异的风土人情,通过沈先生的笔而大白于天下。湘西如果没有像沈先生这样的大作家和黄永玉先生这样的大画家,恐怕一直到今天还是一片充满神秘而没有人了解的土地。所以,这位老师教学这篇课文,寻找到了一个独特的切入点,只给学生提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请同学们阅读《端午日》,看看这篇文字在表达上有哪些独特的地方。把你觉得使用上非常独特的词语和句子找出来,想想它们的意思,试着在不影响意义的情况下用其他词语替换。我个人认为这个教师采用的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想通过这个较为独特的方式,引导学生领悟语言的湘西地方特色,进而感悟语言的地方性在表现和传达地方风土人情特征时的特有魅力。学生在这节课上肯定很有收获,从此记住了沈从文,记住了沈从文的文字,他的书恐怕都要读上一读。通过学习这样一篇文章,让五十多位学生和沈从文交上朋友,贵哉。 找准角度,设计好课堂问题,让我们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