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谁忽悠了谁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谁忽悠了谁

文/魏英杰

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某副司长表示,因“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选择所谓好的小学初中,并不符合科学逻辑,不值得宣传和推广。他说,这句话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忽悠。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都奉此为圭臬,如今听这么一说,或不免有醍醐灌顶之感。

教育部官员是针对小升初择校现象而发出这番言论。许多家长正是受到这种观念诱导,为了让孩子上好一点的学校,或缴纳高额择校费、捐款,或让孩子上各种课外班、兴趣班。这不仅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给孩子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还要看到,热衷于宣传这类口号的往往是那些校外培训机构,其背后确实存在利益诉求。所以,这位官员才从理念纠偏入手,强调“人生是长跑,起步早晚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发展”。

这么说当然有道理。凡事无绝对,起点好并不意味着以后一定成才,起步慢也不代表永远落后。韩寒是高中辍学生,比尔-盖茨大学没念完,史蒂夫-乔布斯大学也只上了一学期就创业去了,许多没读过多少书的人照样成才成名,干下一番事业。要说非得上好学校、读重点班才能成才,这肯定是谬论,至少失之偏颇。

但是,单纯从这些角度来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还是不够的。这样去理解这句话,实际上抽离了其深层次背景和根源,颇有庸俗化解读的意味。

这句话蕴含着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即国民教育的公平问题。人的自身禀赋有参差,各地方教育资源和水平也有所不同。但是,政府和家长有责任为孩子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不让适龄孩子因各种原因而失去上学机会。这是国家实行义务教育的一个主要理念基础。就此而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关乎起点公平问题,属于教育公平的重要范畴。显然,教育部门不能因为“人生是长跑”,而忽视或放弃在这方面的责任。

在人人“有学上”前提下,当然也要看到教育需求具有多样性。家长对子女教育的要求和愿望各有不同,孩子们自己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由此,教育事业应当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格局。家长想让孩子上条件好一些的学校,或者送孩子到各种兴趣班,这原本都是合乎常理的选择,市场也应提供相应的多样化服务。问题是,如今那些家长不惜花更多钱把孩子送进名校、重点班,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很大程度上并非出于自身意愿,而是在当前应试教育体制下,不得不而为之。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怎么来的呢?很简单的一个逻辑是:如果你的小孩不能上好的幼儿园,就可能上不了好的小学;上不了好的小学,就可能上不了好的初中;上不了好的初中,就可能上不了好的高中;上不了好的高中,就可能考不上好的大学;考不上好的大学,毕业后就可能找不到好工作,难以出人头地。在这其中,高考是一道“独木桥”,死死掐住了无数家长的命门,导致家长们不能不从“起跑线”开始,就为孩子们做好以后冲刺的准备。在高考倒逼机制下,这个所谓的“起跑线”已经大大提前到了早教,甚至于胎教。

如果说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忽悠,可究竟是谁在忽悠大众呢?除了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除了社会机构刻意鼓吹相关观念,这中间难道就丝毫没有教育部门的责任?依我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之所以大行其道,无数家长为此花钱费力,无数孩子们为此虚掷光阴,关键就在于应试教育体制不合理,主要责任出在教育部门。除正常学费外,家长们多掏的择校费、赞助费,其实就是在为这个不合理的教育体制埋单。那些形形色色的小升初培训机构,大多数都是依附于应试教体制,大部分都是这个不合理机制的寄生虫——你见过多少家长是因为培养孩子的兴趣而去报名课外班?还不都是为了在小升初竞争能够博取学校的青睐!

只有从这些背景和根源,才能看清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蕴含的不公平,才能深刻体会到家长们的一番苦心,也才能更加明白这个应试教育体制不合理到了什么程度。却不知这位官员是以提醒还是揶揄的口气说这番话,但不论他是从什么角度出发,倘若既没有意识到教育部门的责任缺失,也没有反思应试教育体制给家长和社会带来的苦痛,这不仅是一种庸俗化解读,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言说。

“条条道路通罗马”,成才不止一条路。教育部门的职责是打通教育之路,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公平的教育环境。至于他们是通过哪条路抵达成功殿堂,我看不劳教育部门多操心。

2011年2月24日

《新闻晨报》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谁忽悠了谁

文/魏英杰

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某副司长表示,因“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选择所谓好的小学初中,并不符合科学逻辑,不值得宣传和推广。他说,这句话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忽悠。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都奉此为圭臬,如今听这么一说,或不免有醍醐灌顶之感。

教育部官员是针对小升初择校现象而发出这番言论。许多家长正是受到这种观念诱导,为了让孩子上好一点的学校,或缴纳高额择校费、捐款,或让孩子上各种课外班、兴趣班。这不仅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给孩子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还要看到,热衷于宣传这类口号的往往是那些校外培训机构,其背后确实存在利益诉求。所以,这位官员才从理念纠偏入手,强调“人生是长跑,起步早晚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发展”。

这么说当然有道理。凡事无绝对,起点好并不意味着以后一定成才,起步慢也不代表永远落后。韩寒是高中辍学生,比尔-盖茨大学没念完,史蒂夫-乔布斯大学也只上了一学期就创业去了,许多没读过多少书的人照样成才成名,干下一番事业。要说非得上好学校、读重点班才能成才,这肯定是谬论,至少失之偏颇。

但是,单纯从这些角度来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还是不够的。这样去理解这句话,实际上抽离了其深层次背景和根源,颇有庸俗化解读的意味。

这句话蕴含着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即国民教育的公平问题。人的自身禀赋有参差,各地方教育资源和水平也有所不同。但是,政府和家长有责任为孩子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不让适龄孩子因各种原因而失去上学机会。这是国家实行义务教育的一个主要理念基础。就此而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关乎起点公平问题,属于教育公平的重要范畴。显然,教育部门不能因为“人生是长跑”,而忽视或放弃在这方面的责任。

在人人“有学上”前提下,当然也要看到教育需求具有多样性。家长对子女教育的要求和愿望各有不同,孩子们自己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由此,教育事业应当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格局。家长想让孩子上条件好一些的学校,或者送孩子到各种兴趣班,这原本都是合乎常理的选择,市场也应提供相应的多样化服务。问题是,如今那些家长不惜花更多钱把孩子送进名校、重点班,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很大程度上并非出于自身意愿,而是在当前应试教育体制下,不得不而为之。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怎么来的呢?很简单的一个逻辑是:如果你的小孩不能上好的幼儿园,就可能上不了好的小学;上不了好的小学,就可能上不了好的初中;上不了好的初中,就可能上不了好的高中;上不了好的高中,就可能考不上好的大学;考不上好的大学,毕业后就可能找不到好工作,难以出人头地。在这其中,高考是一道“独木桥”,死死掐住了无数家长的命门,导致家长们不能不从“起跑线”开始,就为孩子们做好以后冲刺的准备。在高考倒逼机制下,这个所谓的“起跑线”已经大大提前到了早教,甚至于胎教。

如果说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忽悠,可究竟是谁在忽悠大众呢?除了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除了社会机构刻意鼓吹相关观念,这中间难道就丝毫没有教育部门的责任?依我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之所以大行其道,无数家长为此花钱费力,无数孩子们为此虚掷光阴,关键就在于应试教育体制不合理,主要责任出在教育部门。除正常学费外,家长们多掏的择校费、赞助费,其实就是在为这个不合理的教育体制埋单。那些形形色色的小升初培训机构,大多数都是依附于应试教体制,大部分都是这个不合理机制的寄生虫——你见过多少家长是因为培养孩子的兴趣而去报名课外班?还不都是为了在小升初竞争能够博取学校的青睐!

只有从这些背景和根源,才能看清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蕴含的不公平,才能深刻体会到家长们的一番苦心,也才能更加明白这个应试教育体制不合理到了什么程度。却不知这位官员是以提醒还是揶揄的口气说这番话,但不论他是从什么角度出发,倘若既没有意识到教育部门的责任缺失,也没有反思应试教育体制给家长和社会带来的苦痛,这不仅是一种庸俗化解读,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言说。

“条条道路通罗马”,成才不止一条路。教育部门的职责是打通教育之路,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公平的教育环境。至于他们是通过哪条路抵达成功殿堂,我看不劳教育部门多操心。

2011年2月24日

《新闻晨报》


相关文章

  • [2017.8.13]儿童培训(标注版)
  • 知识获取怎会有速成之法 短短几天时间"开发"孩子右脑,提高学习潜能,甚至做到"蒙眼辨色""七天成诗人""过目不忘"„„近日,新华社调查一家名为"脑立方 ...查看


  • 观后感[三傻大闹宝莱坞]
  • 观<三傻大闹宝莱坞>的感想 <3 idiots>中文是<三傻大闹宝莱坞>.<三个傻瓜>.<三个白痴>,初见<三傻大闹宝莱坞>是在某类似与优酷的网站上,只是没留意也就没看 ...查看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只有家长做到了,孩子才能做到:只有家长自律了,孩子才能律己自控:只有家长把孩子当成社会人来培养,孩子才能更快适应社会:只有家长单纯,孩子才能善良无暇„„ 我们即便不能给孩子创造优越的条件,但我们完全 ...查看


  • 一年级入学教育家长会讲稿
  • 好习惯,好人生 --一年级入学教育家长会讲稿 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 首先我代表所有一年级的老师,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参加我们的第一次家长会!在此,我们首先祝贺您的孩子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我们深深知道,那每一张灿烂可爱的笑脸都承载着各位 ...查看


  • 严父型教育的辩论 (1)
  • 严父型的老师更能帮助学生成长 正方观点: 严父型的老师更能帮助学生成长 立论: (一辨)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对方辩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也有幸在此与对方辩友探讨关于"严父型的老师是否更能帮助学生成长"的问题.那么,什么 ...查看


  • 我的孩子是天才-幼儿园家长演讲稿
  • 我的孩子是天才 尊敬的老师.家长们,大家上午好.很荣幸也很高兴作为家长代表站在这里发言,分享我们在培养孩子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收获.再次感谢老师们和家长们的聆听. 今天我演讲的内容是--我的孩子是天才. 从孩子三岁开始进入幼儿园学习,大 ...查看


  • [如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 <如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中国未来教育网(www.weillai99.com)是国家教育部.国家信息产业部批准成立的高科技互联网,成立于2009年10月10日,是国内规模最大.教育资源最全.收费最低的最大视频教育网站,同时中国 ...查看


  • 九年级语文周末作业
  • 九年级语文作业 一.积累运用.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静谧的夜晚hào月当空,袅袅的清辉一泻千里.一阵微风吹过,远处的江面荡起阵阵涟yī, 这样的美景怎能不让人zhù足流连,怎能不让人浮想联piān! 2.下列标点 ...查看


  • 给幼儿教师的九条建议
  • 给幼儿教师的九条建议 幼儿园是孩子第一个几天生活的场所,对其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其中当然起着导向作用,下面是对幼儿教师的几点建议,希望对他们的工作有所启迪. 今天给幼儿园的园长做讲座,我在讲座中提出<给幼儿教师的十条建议>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