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康王
康王
楚康王(?—前545年):芈姓,熊氏,名昭,楚共王之子,前559年至前545年在位。楚康王即位初期,正值晋悼公复兴霸业之时,而楚国屡屡与吴国周旋,难解难分。
目
录
1
1
编辑
公元前557年,晋悼公崩逝,晋中行偃率晋师讨伐楚国,并取得湛阪之战的胜利。
公元前555年,晋国联合郑国、宋国、鲁国以及卫国等诸侯之师,讨伐齐国。诸侯之师攻入齐国境内,进而围攻齐国都城。在楚康王即位以来,晋国联合诸侯已经讨伐了楚国的盟友秦国,此时晋国又联合诸侯打击另一强国齐国,作为楚国盟友或潜在盟友的秦国齐国两大国。在短短数年内,都遭到晋师深入国境而实力大损。但此时楚国令尹子庚仍然按兵不动。楚康王告子庚,称自己即位五年来,久不出师,荒废了先王的伟业。在如此严令下,令尹出师讨伐从晋的郑国,围攻郑国都城,作为支援齐国的行动。但郑国并未屈服,而晋国在次年(公元前555年)再次讨伐齐国,齐国与晋国讲和。可见楚国的军事行动效果不佳。
前548年,楚国令尹薳子冯去世,子木担任令尹,子木随即对楚国实施改革,整顿内政,国力有些许恢复。而晋国也在修复自栾盈之乱带来的伤害。
前546年,晋国正卿赵文子与楚国令尹子木在宋国结盟,史称“弭兵之会”,持续了上百年的晋楚争霸基本结束,中原迎来和平。
前545年冬天,康王卒。
楚康王
康王
楚康王(?—前545年):芈姓,熊氏,名昭,楚共王之子,前559年至前545年在位。楚康王即位初期,正值晋悼公复兴霸业之时,而楚国屡屡与吴国周旋,难解难分。
目
录
1
1
编辑
公元前557年,晋悼公崩逝,晋中行偃率晋师讨伐楚国,并取得湛阪之战的胜利。
公元前555年,晋国联合郑国、宋国、鲁国以及卫国等诸侯之师,讨伐齐国。诸侯之师攻入齐国境内,进而围攻齐国都城。在楚康王即位以来,晋国联合诸侯已经讨伐了楚国的盟友秦国,此时晋国又联合诸侯打击另一强国齐国,作为楚国盟友或潜在盟友的秦国齐国两大国。在短短数年内,都遭到晋师深入国境而实力大损。但此时楚国令尹子庚仍然按兵不动。楚康王告子庚,称自己即位五年来,久不出师,荒废了先王的伟业。在如此严令下,令尹出师讨伐从晋的郑国,围攻郑国都城,作为支援齐国的行动。但郑国并未屈服,而晋国在次年(公元前555年)再次讨伐齐国,齐国与晋国讲和。可见楚国的军事行动效果不佳。
前548年,楚国令尹薳子冯去世,子木担任令尹,子木随即对楚国实施改革,整顿内政,国力有些许恢复。而晋国也在修复自栾盈之乱带来的伤害。
前546年,晋国正卿赵文子与楚国令尹子木在宋国结盟,史称“弭兵之会”,持续了上百年的晋楚争霸基本结束,中原迎来和平。
前545年冬天,康王卒。
相关文章
-
子革对灵王
原文: [子革对灵王] (昭公十二年 <左传>) 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楚子次于乾溪,以为之援. 雨雪,王皮冠,秦复陶,翠被,豹舄,执鞭以出,仆析父从.右尹子革夕,王见之.去 ...查看
-
钟氏的来源
钟氏 现已简化作钟. 一. 姓氏来源 钟姓起源共有五个: 宋桓公次子襄公系列产生钟烈系:桓公三子遨系列产生钟接系.桓公是这两支钟姓共同的祖先.烈系和接系先后起源于许昌地区. 1.源于周朝时代的宋国君偃的三弟公子烈,周赧王二十九年,即公元前2 ...查看
-
这位王太悲剧,毕生攻打楚国,结果楚国越来越强大,自己反灭亡了
周昭王在昭王十九年的下半年亲率六师攻打楚国.周师浩浩荡荡开到汉水边准备渡江,碰到了异常的天气.汉水边的土人痛恨周人的骚扰暗中进行破坏,征集的渡江船只有的是用胶粘接船板而成的.因乘坐的渡船在汉水中胶溶板散,昭王和随从贵族祭公等人葬身鱼腹.楚军 ...查看
-
历史故事的成语:班荆道故
班荆道故成语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故事是这样的 春秋时代,楚国的伍参和蔡国的子朝是很好的朋友,他们的儿子伍举和声子也从小相识,两代世交,结成了深厚的友谊. 伍举长大以后,娶了王子牟的女儿做妻子.楚康王十三年(公元前547年 ...查看
-
楚怀王拘张仪详解
楚怀王拘张仪详解 原文: 楚怀王拘张仪①,将欲杀之.靳尚②为仪谓楚王曰:"拘张仪,秦王必怒.天下见楚之无秦③也,楚必轻矣."又谓王之幸夫人郑袖④曰:"子亦自知且贱于王⑤乎?"郑袖曰:"何也? ...查看
-
[离骚]节选教案
15.<离骚>节选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生平,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通过鉴赏重要语句,让 ...查看
-
15[离骚]最新教案带教学反思
15 离骚(节选)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感知其高贵的个人品质和忠君爱国的思想. 2.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教 ...查看
-
离骚教案1
<离骚>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领悟其爱国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诵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理解并掌握 ...查看
-
[季梁谏追楚师]古文赏析
[作品介绍] <季梁谏追楚师>所记的是楚征伐随过程中的一节.随国的贤臣季梁给随侯的进谏,说出了"民为神主,先民后神"哲理."忠于民而信于神",是本篇的主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迷信盛行,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