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的理论基础复习资料

农业推广的理论基础复习资料

1农业推广学的理论基础有:社会学, 教育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行政组织学、传播学及相关学科。

2认知:(见书P9) 认知的原理:(见书p8)社会认知:(见书P9)

3、人的认识过程:(见书P9) 认知过程:(见书P8)

4、认知的相对性:(见书p9)

5、认知表现性:人的神经系统从环境中接收到不断变化着的刺激,但并不能懂所有的刺激的内容,人只能注意到一些选择过的刺激,从而导致认知也是有选择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选择地注意:研究表明,听、读、看都是在满足需求地基础上进行选择,有的时候,是为了解决某些问题,有的时候是为了了解周围发生的事情。2有选择地感知:(见书P11) 3有选择地记忆:人们往往容易记住与自己观点一致的,引起愉快的感受的事情。对于平淡乏味事情易于淡忘。4有选择地接受:人们能被动地受到某一种或某一些事情的影响,但如果要完全接受某一些事情,往往要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接受那些与自己知识、兴趣、信息相接近的东西。5有选择的讨论:人们相互摆谈、讨论的内容多是接近自己的观点、自己感兴趣或自己倾向于接受的观点,选择讨论的人也往往是观点相近的朋友。 6认知的条理性:人在生活中,总是努力使自己头脑中的认识,经验化、条理化。

7、认知的条理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图 与“底”:人们观察到的物体,总是突出于背景的图象,对“图”的解释,取决于“底”。

8、闭合现象:人总是倾向于把观察到的未尽的或不完全的图像,看成是闭合的或完整的(完形理论)

9、认知的倾向性(定向思维):人的认知,总是倾向于期望观察到的事物(就是人们预料中的事物),也即是在事件发生以前,心中对该事件己有一定的期望 ,并按己有的期望去定向观察。这种心理定向,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选择和认知的形成。1)农业推广人员可采用一定的方法, 先给农民设定一定的思维定势, 进而引导他们按照既定的思路考虑问题, 接受我们的观点。2)定向思维也限制人们接受新思想,新方法,这是农民不愿意接受新产品,新成果的一个主要原因。3)“偏见 敌意的态度,也是一种定向思维,它使人们总是带着敌意的情绪去认识事物。

10、认知是受思维方式的影响的:由于人们思维方式的不同---对同一事件考虑的角度不一样,人们对同一事件的认识也就不一样

11:、行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在意识支配下、按照一定规范进行,并取得一定结果的客观活动。

12、构成形为三要素:1) 行为的主体—人 2) 人在意识支配下3) 行为要产生一定的结果

13、行为主要特点:1具有目的性。任何行为都是有目的的,如:漫无目的的散步…2行为受思维、意志、情感等心理活动调节。武松打虎时,想到…保护动物……会怎么调节行为??不想到…保护动物……会怎么调节行为??3行为具有很大差异性。时间…人…地点…4行为具有可塑性。劳动改造的理论依据……

14、行为分类:1、按行为主体———人的自然属性分类。2、按行为主体———人的自然属性分类。3、按行为职能分类:决策行为和作业行为。4、按行为构成分类:(1)个体行为:个人(2)群体行为:小集体(3)领导行为:领导者(4)组织行为:大集体

15、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动机

16、动机:引起个人维护该行为,并将行为导向某一目标的意念或动力。

17、动机产生的来源:1、内在条件(内因),即内在需要,人在社会中总是有所追求的,人们干各种事情的内在原因,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一切人类行为都是有其一定的目的和目标的,这种有目的的行为又离不开满足需要的欲望。 )2、外部条件(外因),即外来的刺激,外部条件的刺激会引起动机的产生。 例:农民完成粮食征购合同任务后,不再多卖粮食给国家,等待“粮价适宜”时再卖,“适宜的粮价”就是外来刺激。(当外部条件不变时,内在的需要是个人产生动机的根本原因。)

18、行为改变的一般过程:农业推广教育是改变农民态度, 提高技能的过程, 农业推广教育最终是以改变农民行为为目标的。

19、农业推广教育过程是指农民行为三个层面的改变:即增进知识、改变态度、改进技能。(1、知识的改变:是行为改变的第一层次,通过推广工作,使农民增加科学知识,对新事物能应用所学知识去进行分析,综合和评价。2、态度的改变:是行为改变的第二层次,农民对新技术的态度是行为改变的关键。通过推广教育,使农民对某项新技术从不知到知,再到知之甚多,他们就会从不感兴趣到产生兴趣,并进一步学习和试用新技术,这就使农民的态度发生了转变。3、技能的改变:试用…确认…全面采用…)

20、行为改变模式图(见书p17)

21、需要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 )的需要层次理论(图详见p16)

22、五层次理论:1、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性需要等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显然,这种生理需要具有自我和种族保护的意义,以饥渴为主,是人类个体为了生存而必不可少的需要。当一个人存在多种需要时,例如同时缺乏食物、安全和爱情,总是缺乏食物的饥饿需要占有最大的优势,这说明当一个人为生理需要所控制时,那么其他一切需要都被推到幕后;性需要:食色,性也。2、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具体表现在:①物质上的:如操作安全、劳动保护和保健待遇等②经济上的:如失业、意外事故、养老等③心理上的:希望解除严酷监督的威胁、希望免受不公正待遇,工作有应付能力和信心。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实力的欲望。3、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包括:①社交欲。希望和同事保持友谊与忠诚的伙伴关系,希望得到互爱等②归属感。希望有所归属,成为团体的一员,在个人有困难时能互相帮助,希望有熟识的友人能倾吐心里话、说说意见,甚至发发牢骚。而爱不单是指两性间的爱,而是广义的,体现在互相信任、深深理解和相互给予上,包括给予和接受爱。社交的需要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4、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与自尊有关的,如自尊心、自信心,对独立、知识、成就、能力的需要等。尊重的需要也可以如此划分:①渴望实力、成就、适应性和面向世界的自信心、以及渴望独立与自由②渴望名誉与声望。声望为来自别人的尊重、受人赏识、注意或欣赏。满足自我尊重的需要导致自信、价值与能力体验、力量及适应性增强等多方面的感觉,而阻挠这些需要将产生自卑感、虚弱感和无能感。基于这种需要,愿意把工作做得更好,希望受到别人重视,借以自我炫耀,指望有成长的机会、有出头的可能。显然,

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这种需要一旦成为推动力,就将会令人具有持久的干劲。5、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成就感与成长欲不同,成就感追求一定的理想,往往废寝忘食地工作,把工作当是一种创作活动,希望为人们解决重大课题,从而完全实现自己的抱负。

23、基本观点:1、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2、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3、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有的需要一经满足,便不能成为激发人们行为的起因,于是被其他需要取而代之。这五种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愈到上层,满足的百分比愈少。)4、任何一种需要并不因为下一个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告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与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比重减轻而已。5、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热情是由高层次的需要激发。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他自己的潜力,惟此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6、人的五种基本需要在一般人身上往往是无意识的。对于个体来说,无意识的动机比有意识的动机更重要。对于有丰富经验的人,通过适当的技巧,可以把无意识的需要转变为有意识的需要。7、马斯洛还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8、试验证明,当人呆在漂亮的房间里面就显得比在简陋的房间里更富有生气、更活泼、更健康;一个善良、真诚、美好的人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到存在于外界中的真善美。当人们在外界发现了最高价值时,就可能同时在自己的内心中产生或加强这种价值。总之,较好的人和处于较好环境的人更容易产生高峰体验。

24、马斯洛资料: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早期曾经从事动物社会心理学的研究,1940年在美国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灵长类优势品质和社会行为》一文。之后转入人类的社会心理学研究。1943年出版了《人类动机的理论》,1954年出版《动机与人格》,1962年出版了《存在心理学导言》一书。马斯洛的观点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其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

25对马斯洛需要理论的评价:由于我对需要的看法是来自存在需求和发展需求,划分的方法不同,导致我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总的来说,划分为生物、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五个层次也是可以的,有其科学性。而且其精髓在于激励人们的主动性创造性,这是相当进步的。我所不赞成的主要来自这几个方面:1、低级需要与高级需要的划分。我认为,作为生物的本能的需要是低级需要,这是在自然界中生存选择形成的;作为人的需要是高级需要,这是在人类社会中形成发展或被强化的,通常可以在教育的影响下发展。 2、

各种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事实上,信念可以超越各种包括生理、安全、社交、他尊等需要,这是自我实现、自尊、自我评价等需要带来的。爱的需要同样可以克服包括生理、安全、尊重的需要等。3、有很多需要不会被满足,会纵深发展。比如爱无止境。4、需要并不是按级发展的,会产生越级现象。但这不是例外,而是很正常的,常发性的。

26中国农民的特点:小生产者(农场主除),一般都是自给性生产,但现在己经开始向商品性生产的方向发展。

27、大多数农民的一般的(基本)需要:(一)满足个人和家庭生活物质的基本需要。(二)经济安全的需要:宁愿保住现有的收入水平,不愿靠运气或冒风险去获得更多的收益,这在改革初期和不发达地区体现较为明显。【原因:…传统的经济、政治地位…】(三)为了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需要学习有用的新技术,并获得应用这些技术的服务。(四)需要加入某些合作组织,解决自己不能单独解决的生产或经营问题。如:最近在一些地方养殖专业户通过组建“协作社”,使生产经营向集团化,原来一些不能单独解决的问题也得以解决,而且通过组建这些组织,农户能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又能利用集团化优势,实现供销的批量效益。

28、地区条件差异引起的不同需要:(一)干旱地区的农民需要解决水利灌溉、耐旱作物和节水耕作技术等问题。(二)盐碱地带或酸壤土地带。农民需要解决土壤改良方面及配套的农业技术问题。(三)贫困山区或边远地区农民的迫切需要: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源,在国家的扶持下解决温饱问题。而在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农民生活较好的地区,农民要求更多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和更快发展商品生产。(四)在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地区,农民需要提供省劳力的技术和机具。

29、经营条件差异引起的不同需要:(一)土地占有面积:大、中、小,土地占有方式:所有者、承包经营者、租赁者。(二)家庭劳动力的多少、强弱和类型(专业、兼营、业余),雇用劳力的用量和方式(长工、季节工、计时短工)(三)农业生产资料(耕畜、农机具等)拥有情况,农业资金来源(农业收入、非农业收入、借贷等)。(四)家庭主要成员(户主、主要劳力)的文化程度,生产经验,经营能力以及在当地乡村社会的地位等情况。【各种有关农业经营条件的差异,都会使农民在发展生产上,提出不同内容或不同程度的需要。】

30、农村青年:一般是指:年龄在15-24岁的农村人口。

31、农村青年特点:比其父母受过较多的基础教育,但缺乏农业生产的技能和经验。

32、根据农村青年的需要,提出的具体目标和实施计划:(一)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等职业技能的提高。(如,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二)文化水平,社交能力以及自尊心、自信心等个人素质的提高。(三)民族意识、热爱家乡、振兴农村等公民责任感的增强。(四)组织、领导青年团体、合作社及其它乡村组织等领导能力的培养。

33、针对农村妇女需要的改进措施:(一)准确了解妇女在农业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保证她们有机会参与当地推广目标的制订。(二)照顾农村妇女的实际困难,为她们参加会议、示范、田间考察等推广活动,创造条件和尽力提供方便。(三)组织适宜于妇女参加的专业小组,增加她们获得专业培训及信贷、市场服务的机会。(四)编写适应妇女特点的推广培训材料。组织农村妇女培训班或学习小组。

34、实地理论的概念:农业推广活动中辅导系统和目标系统互相作用, 互相渗透, 缺一不可, 开成了农业推广过程的完整系统。

35、辅导系统:农业推广机构、人员、及其所处生存空间。【P=t(I.E) 其中:P-

工作绩效 I-个人特性E-环境特性 t-函数符号】

36、目标系统:指农民、农户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B=t(P.E)其中:B-农民行为 P-农民的特性E-环境的特性 t 为函数符号】—农民行为的改变是农民个人特性和环境特性两个变量的函数。

37我国农民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民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生产的农产品大部分供自己消费,产品的商品率为25-30%,但并非完全自给型,他们需要购置一部分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品,也需要社会的服务。(2)人均资源少。我国80%为农业人口,人均耕耕地少,收入水平低,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生活水平低。大多数农民处于比他们的能力所能达到的低得多的生活水平。(4)文化素质差。成年农民高中以上5.2%,初中22.12%,其余小学、半文盲、文盲达72.68%。

38、农民对科学技术的一般反映:中国传统的农本思想,使农民形成了一定的群体意识-农村社会心理学,是农民的一种共同心理反映。

39、农民对科学技术的一般心理反映:1渴求心理:多数农民不满足目前的生产生活状况,愿意接受新的知识、技术和信息,以改善经济状况、提高生活水平并得到社会的承认。2农本心理:“以农为本”的心理在很多农民心中根深蒂固。认为做一个“地道的庄稼户”为本分,把“弃农经商者”视为“不本分的人”,他们视土地为安身立业之本,即使是那些亦工、亦农、亦商的农民也不愿意轻意转让土地。3承包权自给心理:中国农民长期的自给自足经营,形成了封闭的小而全的心理,很多农民的注意力只盯在种好几亩地,养肥几头牛,盖新房、娶媳、嫁女不发愁的目标上,一旦这些需要得到满足,他们不愿意再搞大的技术改进,也不再追求高层次的技术要求和经济收入。4守旧心理:农民喜欢从自己的实践经历中,寻求经验,并与现实的事物比较,对未经历过的事物常抱以怀疑而不信任的态度,在生产过程中排斥新技术,对于陈规陋习具有不愿轻易抛弃的心理。5从众心理:农民更多地依据自己的经验和实践在判断一项技术的可行性,不轻信间接的经验和书本理论。6急功近利心理:农民比较容易接受一些当年见效的“短平快”技术,而忽视具有长期效益的培肥地力、农田基本建设等技术。

40发达地区农民对科学技术的心理反映:1需要层次高:该地区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又摆脱了“以农为本”思想的束缚,既想致富,又希望创业,视农业为生活基础,致富的着眼点转向经商、工业和商品生产,农业在其眼中己降为“副业”,对农副业技术的要求主要是省工、高效。2注重效益:这些地区的农民头脑灵活,对将要采用的技术善于进行经济核算,与估价,并以此衡量一项技术的采用是否合算,他们能够接受高投入、高产出的技术,敢于承担风险,不欢迎增产不增收的技术。3开放型的交往心理取代了封闭的社会心理:交往地点:田间地头-集市、城镇公共场所。交往时间:红白喜事-随时进行交往对象:邻里亲朋-同乡、同行省外等。交往内容:问候、闲谈-信息交流、洽谈、技术、经验。

41、贫困地区对科学技术的心理反映:

农业推广的理论基础复习资料

1农业推广学的理论基础有:社会学, 教育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行政组织学、传播学及相关学科。

2认知:(见书P9) 认知的原理:(见书p8)社会认知:(见书P9)

3、人的认识过程:(见书P9) 认知过程:(见书P8)

4、认知的相对性:(见书p9)

5、认知表现性:人的神经系统从环境中接收到不断变化着的刺激,但并不能懂所有的刺激的内容,人只能注意到一些选择过的刺激,从而导致认知也是有选择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选择地注意:研究表明,听、读、看都是在满足需求地基础上进行选择,有的时候,是为了解决某些问题,有的时候是为了了解周围发生的事情。2有选择地感知:(见书P11) 3有选择地记忆:人们往往容易记住与自己观点一致的,引起愉快的感受的事情。对于平淡乏味事情易于淡忘。4有选择地接受:人们能被动地受到某一种或某一些事情的影响,但如果要完全接受某一些事情,往往要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接受那些与自己知识、兴趣、信息相接近的东西。5有选择的讨论:人们相互摆谈、讨论的内容多是接近自己的观点、自己感兴趣或自己倾向于接受的观点,选择讨论的人也往往是观点相近的朋友。 6认知的条理性:人在生活中,总是努力使自己头脑中的认识,经验化、条理化。

7、认知的条理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图 与“底”:人们观察到的物体,总是突出于背景的图象,对“图”的解释,取决于“底”。

8、闭合现象:人总是倾向于把观察到的未尽的或不完全的图像,看成是闭合的或完整的(完形理论)

9、认知的倾向性(定向思维):人的认知,总是倾向于期望观察到的事物(就是人们预料中的事物),也即是在事件发生以前,心中对该事件己有一定的期望 ,并按己有的期望去定向观察。这种心理定向,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选择和认知的形成。1)农业推广人员可采用一定的方法, 先给农民设定一定的思维定势, 进而引导他们按照既定的思路考虑问题, 接受我们的观点。2)定向思维也限制人们接受新思想,新方法,这是农民不愿意接受新产品,新成果的一个主要原因。3)“偏见 敌意的态度,也是一种定向思维,它使人们总是带着敌意的情绪去认识事物。

10、认知是受思维方式的影响的:由于人们思维方式的不同---对同一事件考虑的角度不一样,人们对同一事件的认识也就不一样

11:、行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在意识支配下、按照一定规范进行,并取得一定结果的客观活动。

12、构成形为三要素:1) 行为的主体—人 2) 人在意识支配下3) 行为要产生一定的结果

13、行为主要特点:1具有目的性。任何行为都是有目的的,如:漫无目的的散步…2行为受思维、意志、情感等心理活动调节。武松打虎时,想到…保护动物……会怎么调节行为??不想到…保护动物……会怎么调节行为??3行为具有很大差异性。时间…人…地点…4行为具有可塑性。劳动改造的理论依据……

14、行为分类:1、按行为主体———人的自然属性分类。2、按行为主体———人的自然属性分类。3、按行为职能分类:决策行为和作业行为。4、按行为构成分类:(1)个体行为:个人(2)群体行为:小集体(3)领导行为:领导者(4)组织行为:大集体

15、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动机

16、动机:引起个人维护该行为,并将行为导向某一目标的意念或动力。

17、动机产生的来源:1、内在条件(内因),即内在需要,人在社会中总是有所追求的,人们干各种事情的内在原因,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一切人类行为都是有其一定的目的和目标的,这种有目的的行为又离不开满足需要的欲望。 )2、外部条件(外因),即外来的刺激,外部条件的刺激会引起动机的产生。 例:农民完成粮食征购合同任务后,不再多卖粮食给国家,等待“粮价适宜”时再卖,“适宜的粮价”就是外来刺激。(当外部条件不变时,内在的需要是个人产生动机的根本原因。)

18、行为改变的一般过程:农业推广教育是改变农民态度, 提高技能的过程, 农业推广教育最终是以改变农民行为为目标的。

19、农业推广教育过程是指农民行为三个层面的改变:即增进知识、改变态度、改进技能。(1、知识的改变:是行为改变的第一层次,通过推广工作,使农民增加科学知识,对新事物能应用所学知识去进行分析,综合和评价。2、态度的改变:是行为改变的第二层次,农民对新技术的态度是行为改变的关键。通过推广教育,使农民对某项新技术从不知到知,再到知之甚多,他们就会从不感兴趣到产生兴趣,并进一步学习和试用新技术,这就使农民的态度发生了转变。3、技能的改变:试用…确认…全面采用…)

20、行为改变模式图(见书p17)

21、需要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 )的需要层次理论(图详见p16)

22、五层次理论:1、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性需要等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显然,这种生理需要具有自我和种族保护的意义,以饥渴为主,是人类个体为了生存而必不可少的需要。当一个人存在多种需要时,例如同时缺乏食物、安全和爱情,总是缺乏食物的饥饿需要占有最大的优势,这说明当一个人为生理需要所控制时,那么其他一切需要都被推到幕后;性需要:食色,性也。2、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具体表现在:①物质上的:如操作安全、劳动保护和保健待遇等②经济上的:如失业、意外事故、养老等③心理上的:希望解除严酷监督的威胁、希望免受不公正待遇,工作有应付能力和信心。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实力的欲望。3、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包括:①社交欲。希望和同事保持友谊与忠诚的伙伴关系,希望得到互爱等②归属感。希望有所归属,成为团体的一员,在个人有困难时能互相帮助,希望有熟识的友人能倾吐心里话、说说意见,甚至发发牢骚。而爱不单是指两性间的爱,而是广义的,体现在互相信任、深深理解和相互给予上,包括给予和接受爱。社交的需要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4、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与自尊有关的,如自尊心、自信心,对独立、知识、成就、能力的需要等。尊重的需要也可以如此划分:①渴望实力、成就、适应性和面向世界的自信心、以及渴望独立与自由②渴望名誉与声望。声望为来自别人的尊重、受人赏识、注意或欣赏。满足自我尊重的需要导致自信、价值与能力体验、力量及适应性增强等多方面的感觉,而阻挠这些需要将产生自卑感、虚弱感和无能感。基于这种需要,愿意把工作做得更好,希望受到别人重视,借以自我炫耀,指望有成长的机会、有出头的可能。显然,

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这种需要一旦成为推动力,就将会令人具有持久的干劲。5、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成就感与成长欲不同,成就感追求一定的理想,往往废寝忘食地工作,把工作当是一种创作活动,希望为人们解决重大课题,从而完全实现自己的抱负。

23、基本观点:1、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2、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3、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有的需要一经满足,便不能成为激发人们行为的起因,于是被其他需要取而代之。这五种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愈到上层,满足的百分比愈少。)4、任何一种需要并不因为下一个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告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与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比重减轻而已。5、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热情是由高层次的需要激发。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他自己的潜力,惟此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6、人的五种基本需要在一般人身上往往是无意识的。对于个体来说,无意识的动机比有意识的动机更重要。对于有丰富经验的人,通过适当的技巧,可以把无意识的需要转变为有意识的需要。7、马斯洛还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8、试验证明,当人呆在漂亮的房间里面就显得比在简陋的房间里更富有生气、更活泼、更健康;一个善良、真诚、美好的人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到存在于外界中的真善美。当人们在外界发现了最高价值时,就可能同时在自己的内心中产生或加强这种价值。总之,较好的人和处于较好环境的人更容易产生高峰体验。

24、马斯洛资料: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早期曾经从事动物社会心理学的研究,1940年在美国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灵长类优势品质和社会行为》一文。之后转入人类的社会心理学研究。1943年出版了《人类动机的理论》,1954年出版《动机与人格》,1962年出版了《存在心理学导言》一书。马斯洛的观点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其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

25对马斯洛需要理论的评价:由于我对需要的看法是来自存在需求和发展需求,划分的方法不同,导致我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总的来说,划分为生物、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五个层次也是可以的,有其科学性。而且其精髓在于激励人们的主动性创造性,这是相当进步的。我所不赞成的主要来自这几个方面:1、低级需要与高级需要的划分。我认为,作为生物的本能的需要是低级需要,这是在自然界中生存选择形成的;作为人的需要是高级需要,这是在人类社会中形成发展或被强化的,通常可以在教育的影响下发展。 2、

各种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事实上,信念可以超越各种包括生理、安全、社交、他尊等需要,这是自我实现、自尊、自我评价等需要带来的。爱的需要同样可以克服包括生理、安全、尊重的需要等。3、有很多需要不会被满足,会纵深发展。比如爱无止境。4、需要并不是按级发展的,会产生越级现象。但这不是例外,而是很正常的,常发性的。

26中国农民的特点:小生产者(农场主除),一般都是自给性生产,但现在己经开始向商品性生产的方向发展。

27、大多数农民的一般的(基本)需要:(一)满足个人和家庭生活物质的基本需要。(二)经济安全的需要:宁愿保住现有的收入水平,不愿靠运气或冒风险去获得更多的收益,这在改革初期和不发达地区体现较为明显。【原因:…传统的经济、政治地位…】(三)为了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需要学习有用的新技术,并获得应用这些技术的服务。(四)需要加入某些合作组织,解决自己不能单独解决的生产或经营问题。如:最近在一些地方养殖专业户通过组建“协作社”,使生产经营向集团化,原来一些不能单独解决的问题也得以解决,而且通过组建这些组织,农户能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又能利用集团化优势,实现供销的批量效益。

28、地区条件差异引起的不同需要:(一)干旱地区的农民需要解决水利灌溉、耐旱作物和节水耕作技术等问题。(二)盐碱地带或酸壤土地带。农民需要解决土壤改良方面及配套的农业技术问题。(三)贫困山区或边远地区农民的迫切需要: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源,在国家的扶持下解决温饱问题。而在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农民生活较好的地区,农民要求更多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和更快发展商品生产。(四)在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地区,农民需要提供省劳力的技术和机具。

29、经营条件差异引起的不同需要:(一)土地占有面积:大、中、小,土地占有方式:所有者、承包经营者、租赁者。(二)家庭劳动力的多少、强弱和类型(专业、兼营、业余),雇用劳力的用量和方式(长工、季节工、计时短工)(三)农业生产资料(耕畜、农机具等)拥有情况,农业资金来源(农业收入、非农业收入、借贷等)。(四)家庭主要成员(户主、主要劳力)的文化程度,生产经验,经营能力以及在当地乡村社会的地位等情况。【各种有关农业经营条件的差异,都会使农民在发展生产上,提出不同内容或不同程度的需要。】

30、农村青年:一般是指:年龄在15-24岁的农村人口。

31、农村青年特点:比其父母受过较多的基础教育,但缺乏农业生产的技能和经验。

32、根据农村青年的需要,提出的具体目标和实施计划:(一)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等职业技能的提高。(如,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二)文化水平,社交能力以及自尊心、自信心等个人素质的提高。(三)民族意识、热爱家乡、振兴农村等公民责任感的增强。(四)组织、领导青年团体、合作社及其它乡村组织等领导能力的培养。

33、针对农村妇女需要的改进措施:(一)准确了解妇女在农业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保证她们有机会参与当地推广目标的制订。(二)照顾农村妇女的实际困难,为她们参加会议、示范、田间考察等推广活动,创造条件和尽力提供方便。(三)组织适宜于妇女参加的专业小组,增加她们获得专业培训及信贷、市场服务的机会。(四)编写适应妇女特点的推广培训材料。组织农村妇女培训班或学习小组。

34、实地理论的概念:农业推广活动中辅导系统和目标系统互相作用, 互相渗透, 缺一不可, 开成了农业推广过程的完整系统。

35、辅导系统:农业推广机构、人员、及其所处生存空间。【P=t(I.E) 其中:P-

工作绩效 I-个人特性E-环境特性 t-函数符号】

36、目标系统:指农民、农户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B=t(P.E)其中:B-农民行为 P-农民的特性E-环境的特性 t 为函数符号】—农民行为的改变是农民个人特性和环境特性两个变量的函数。

37我国农民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民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生产的农产品大部分供自己消费,产品的商品率为25-30%,但并非完全自给型,他们需要购置一部分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品,也需要社会的服务。(2)人均资源少。我国80%为农业人口,人均耕耕地少,收入水平低,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生活水平低。大多数农民处于比他们的能力所能达到的低得多的生活水平。(4)文化素质差。成年农民高中以上5.2%,初中22.12%,其余小学、半文盲、文盲达72.68%。

38、农民对科学技术的一般反映:中国传统的农本思想,使农民形成了一定的群体意识-农村社会心理学,是农民的一种共同心理反映。

39、农民对科学技术的一般心理反映:1渴求心理:多数农民不满足目前的生产生活状况,愿意接受新的知识、技术和信息,以改善经济状况、提高生活水平并得到社会的承认。2农本心理:“以农为本”的心理在很多农民心中根深蒂固。认为做一个“地道的庄稼户”为本分,把“弃农经商者”视为“不本分的人”,他们视土地为安身立业之本,即使是那些亦工、亦农、亦商的农民也不愿意轻意转让土地。3承包权自给心理:中国农民长期的自给自足经营,形成了封闭的小而全的心理,很多农民的注意力只盯在种好几亩地,养肥几头牛,盖新房、娶媳、嫁女不发愁的目标上,一旦这些需要得到满足,他们不愿意再搞大的技术改进,也不再追求高层次的技术要求和经济收入。4守旧心理:农民喜欢从自己的实践经历中,寻求经验,并与现实的事物比较,对未经历过的事物常抱以怀疑而不信任的态度,在生产过程中排斥新技术,对于陈规陋习具有不愿轻易抛弃的心理。5从众心理:农民更多地依据自己的经验和实践在判断一项技术的可行性,不轻信间接的经验和书本理论。6急功近利心理:农民比较容易接受一些当年见效的“短平快”技术,而忽视具有长期效益的培肥地力、农田基本建设等技术。

40发达地区农民对科学技术的心理反映:1需要层次高:该地区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又摆脱了“以农为本”思想的束缚,既想致富,又希望创业,视农业为生活基础,致富的着眼点转向经商、工业和商品生产,农业在其眼中己降为“副业”,对农副业技术的要求主要是省工、高效。2注重效益:这些地区的农民头脑灵活,对将要采用的技术善于进行经济核算,与估价,并以此衡量一项技术的采用是否合算,他们能够接受高投入、高产出的技术,敢于承担风险,不欢迎增产不增收的技术。3开放型的交往心理取代了封闭的社会心理:交往地点:田间地头-集市、城镇公共场所。交往时间:红白喜事-随时进行交往对象:邻里亲朋-同乡、同行省外等。交往内容:问候、闲谈-信息交流、洽谈、技术、经验。

41、贫困地区对科学技术的心理反映:


相关文章

  • 马克思资本原始积累理论对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1
  • 2003年第2期 (总第127期) 经济纵横税务与经济TaxationandEconomyNo.2March15,2003(SerialNo.127) 马克思资本原始积累理论 对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潘 石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吉林长春1300 ...查看


  • 马克思资本原始积累理论对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 2003年第2期 (总第127期) 经济纵横税务与经济TaxationandEconomyNo.2March15,2003(SerialNo.127) 马克思资本原始积累理论潘 ,) [摘 要,,是马克思,由于受历史的局限不能适用于我国,但 ...查看


  • 论文答辩陈述6710409
  • 武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武汉市蔡甸区莲藕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号: [1**********] 姓名: 一.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的来源 本次毕业设计题目一方面来源于学院提供的参考选题 ...查看


  • 考研政治复习资料--邓论
  • 考研政治复习资料:第四部分--邓论 第一章.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寻找中国特 ...查看


  • 过渡时期总路线见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 [摘 要]我国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国化的产物.社会主义"改造"同"改革"不存在矛盾," ...查看


  • 课题研究的收获和成果推广方案
  • 课题研究的收获和成果推广方案 课题组全体成员 经过一年来的课题研究工作实践,我们有了一定的感受和收获. 首先,通过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我对学生现阶段的阅读状况有了更深的了解.由于学生对阅读感到枯燥无味,课 ...查看


  • 2016年法硕考研专业课备考书籍推荐
  • 2016年法硕考研专业课备考书籍推荐 很多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会考虑自己如何选择备考书籍,为了节省大家的备考时间,小编整理了以下的书籍,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预祝大家都能够取得好成绩. 由于考研法硕入学考试为全国联考形式,教育部的 ...查看


  • 我国的临床营养支持
  • 我国的临床营养支持 临床营养支持引进到我国已30余年.它已逐步进入到I 临床各个专科,成为治疗措施的一部分,显示它在临床治疗工作中的必要性,为临床提高治疗效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回顾30余年,我同临床营养支持的经历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学习试用阶 ...查看


  •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剩余价值理论
  •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剩余价值理论 陈涛 引 言 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资本论>中,剩余价值理论得以完整的的阐述.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和基石.它的发现,意味着政治经济学发生了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