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精神科门诊护理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直接为社会人群进行医疗和保健服务的主要场所。精神科门诊患者多而杂,应急变化多,如何满足患者的需求,为患者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高质量的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结合精神科门诊护理工作要求,谈几点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精神科门诊护理工作要求 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对象是精神与行为异常的患者,其表现复杂多样,如抑郁患者的沉默被动,躁狂患者的多语躁动,妄想患者的猜疑不安等。这些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是难以预测的。部分患者因为症状的干扰,在候诊过程中表现为烦躁不安,大声喊叫,甚至出现危及自身或他人生命安全的冲动行为,部分患者虽然表面看起来安静合作,但在病态支配下可发生意外。所以护士要有高度的警觉性和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危重患者,根据病情轻重安排就诊。 由于精神科知识缺乏,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没有正确的认知,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及康复。而精神科门诊患者量多且集中,医生只能把主要时间用在就诊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上,很少有时间对其进行健康指导只有护士能给予这方面的帮助。这就要求护士不仅要有娴熟的护理技术,还要掌握丰富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知识,以为患者提供积极的医疗帮助和指导。 精神科护理的独特性特别重视与强调和患者的沟通。因为精神障碍患者一般来说呈现较多的人际关系冲突及心理问题[1]。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具备纯熟的沟通技巧。 护理 优化就诊流程,改善就诊环境:门诊大厅设立就诊引导图,同时设导诊台,并全面推行走出导诊台,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把患者利益放在首位的开放式导诊服务。从患者进入门诊到诊疗结束后所经历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导诊护士的迎接与问候。这一声声问候,打消了患者初来医院的茫然,节省了就诊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规范护士的言行和仪表:教育护士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保持严谨、持重的行为风度和端庄的仪表,善于使用美好的语言,还要注意非语言行为的影响,有时毫不经意的表情、动作都会引起患者的曲解。故规范护士言行,可增加患者的信任度,消除误会和隐患[2]。 探索真情服务模式:多数精神病患者一方面有自卑心理,另一方面对其受损的自尊心又特别敏感,比健康人更渴望被尊重、被重视、被关怀[3]。因此在接触中,要特别注意尊重患者,态度真诚和蔼,服务主动周到。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倡开展“假如我是一位患者”的换位思考活动,切实理解患者所承受的痛苦,正确面对患者的异常行为,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时刻想着为患者提供“温馨、细心、耐心”的真情服务。 实施有效的护患沟通,强调个性化护理: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和需求,选择时机与患者沟通,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鼓励患者表达想法和需要。对消极抑郁的患者,要多安慰鼓励,启发患者回顾以往成功或快乐的事,调动患者情绪,帮助患者确认压力源,减少焦虑及建立正向的人生观;对兴奋躁动、有攻击行为的患者,要用亲切、冷静的态度对待患者,并向患者讲解控制情绪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激惹患者,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安排就诊,给予及时处理;对幻觉、妄想的患者要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不要与其争辩,以了解患者真实的内心体验。 认真开展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家属开展同步健康教育,使他们从教育、指导和支持中受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接受能力,指导患者和家属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一般医疗知识,讲解服从治疗的重要性,教会患者一些自我护理的方法,指导家属如何看护患者服药的技巧和自理训练的方法,同时要鼓励家属用积极的、正性的心态对待患者,给予患者充分的社会心理支持,这样有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4]。 总之,做好精神科门诊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全体护理人员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宋燕华.精神科护理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 2董春玲,吴亚梅,常立.避免护患冲突提高护理质量[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0,21(6):696. 3李凌江.精神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0. 4李爱民,元桂香,殷俊风.精神科护士如何与患者及家属接触沟通.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2):229.
关键词精神科门诊护理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直接为社会人群进行医疗和保健服务的主要场所。精神科门诊患者多而杂,应急变化多,如何满足患者的需求,为患者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高质量的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结合精神科门诊护理工作要求,谈几点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精神科门诊护理工作要求 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对象是精神与行为异常的患者,其表现复杂多样,如抑郁患者的沉默被动,躁狂患者的多语躁动,妄想患者的猜疑不安等。这些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是难以预测的。部分患者因为症状的干扰,在候诊过程中表现为烦躁不安,大声喊叫,甚至出现危及自身或他人生命安全的冲动行为,部分患者虽然表面看起来安静合作,但在病态支配下可发生意外。所以护士要有高度的警觉性和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危重患者,根据病情轻重安排就诊。 由于精神科知识缺乏,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没有正确的认知,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及康复。而精神科门诊患者量多且集中,医生只能把主要时间用在就诊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上,很少有时间对其进行健康指导只有护士能给予这方面的帮助。这就要求护士不仅要有娴熟的护理技术,还要掌握丰富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知识,以为患者提供积极的医疗帮助和指导。 精神科护理的独特性特别重视与强调和患者的沟通。因为精神障碍患者一般来说呈现较多的人际关系冲突及心理问题[1]。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具备纯熟的沟通技巧。 护理 优化就诊流程,改善就诊环境:门诊大厅设立就诊引导图,同时设导诊台,并全面推行走出导诊台,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把患者利益放在首位的开放式导诊服务。从患者进入门诊到诊疗结束后所经历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导诊护士的迎接与问候。这一声声问候,打消了患者初来医院的茫然,节省了就诊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规范护士的言行和仪表:教育护士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保持严谨、持重的行为风度和端庄的仪表,善于使用美好的语言,还要注意非语言行为的影响,有时毫不经意的表情、动作都会引起患者的曲解。故规范护士言行,可增加患者的信任度,消除误会和隐患[2]。 探索真情服务模式:多数精神病患者一方面有自卑心理,另一方面对其受损的自尊心又特别敏感,比健康人更渴望被尊重、被重视、被关怀[3]。因此在接触中,要特别注意尊重患者,态度真诚和蔼,服务主动周到。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倡开展“假如我是一位患者”的换位思考活动,切实理解患者所承受的痛苦,正确面对患者的异常行为,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时刻想着为患者提供“温馨、细心、耐心”的真情服务。 实施有效的护患沟通,强调个性化护理: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和需求,选择时机与患者沟通,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鼓励患者表达想法和需要。对消极抑郁的患者,要多安慰鼓励,启发患者回顾以往成功或快乐的事,调动患者情绪,帮助患者确认压力源,减少焦虑及建立正向的人生观;对兴奋躁动、有攻击行为的患者,要用亲切、冷静的态度对待患者,并向患者讲解控制情绪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激惹患者,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安排就诊,给予及时处理;对幻觉、妄想的患者要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不要与其争辩,以了解患者真实的内心体验。 认真开展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家属开展同步健康教育,使他们从教育、指导和支持中受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接受能力,指导患者和家属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一般医疗知识,讲解服从治疗的重要性,教会患者一些自我护理的方法,指导家属如何看护患者服药的技巧和自理训练的方法,同时要鼓励家属用积极的、正性的心态对待患者,给予患者充分的社会心理支持,这样有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4]。 总之,做好精神科门诊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全体护理人员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宋燕华.精神科护理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 2董春玲,吴亚梅,常立.避免护患冲突提高护理质量[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0,21(6):696. 3李凌江.精神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0. 4李爱民,元桂香,殷俊风.精神科护士如何与患者及家属接触沟通.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