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海飞的出生地也叫丹桂房,它在小说里成为陈岭北心心念念都想回去的故乡。主人公的归家之路不断遭遇延搁,“丹桂房”这一带有香草气息的名字,与始终未能露面的寡嫂棉花一起,在离乡者焦灼而疲惫的心间一天天抽根发芽,终于洒下一片绿而瘦的荫凉。 征人思乡,是中国文学史中一个言说不尽的话题,数年征战苦,回乡只见雨雪霏霏。“家”与“国”的隐秘关联在《诗三百》中欲言又止,而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单纯的乡土之思必须直面民族意识与国家情感的双重挤压。小说延续了海飞一贯痴迷的主题,展示人生际遇的阴差阳错与命运处境的沉滞悲凉,当溃败中的两支队伍在四明镇的祠堂不期而遇,置身于这一相对隔绝且封闭的叙述时空,“回家”的企望在36名伤兵的心底如野草一般疯狂生长。 回家的情结,大概最初即源于人类在战乱中的迁徙与流亡,特洛伊城的大火尚未熄灭,胜利一方的奥德修斯已经下令船队返航,犹太人虽在驱逐中漂泊异乡,心里却始终挂念着那片“流着奶与蜜”的应许之地。大至两种文明间冲突,小到不同种族的矛盾,当外界以某种蛮力将人从土地上拔根而起,“回家”终被证明是混乱年代中人们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小说中深陷战争泥潭的两个民族,不论正邪成败与否,都同样被剥夺了生命的重心与方向。 何况,1941年的历史现场本就混乱且喧哗,陈岭北一再想要逃离战场回家娶妻生子,蜷缩在祠堂中的伤兵也大多自私、怯懦,甚至带点贪恋食色的不堪,更遑论老鼠山上那伙惯于打家劫舍的土匪强盗,只是为了能够回家这样一个温暖的心愿,曾经卑微的生命壮怀激烈,以血肉之躯迈向生死未知的战场。隔开一段年代来看,“回家”诉说着战火中普通人安稳而优美的人性,它以一种近乎本能的返祖姿态,把对生命的冷漠与杀戮拒之门外,也导引出人们对大历史背后诸多非理性乱象的深刻反思。 海飞的文笔干净明丽,通感手法的运用尤为精到,叙事圆环不断回溯,使得整个故事笼上一层江南小镇般悠长且湿润的气息,也为这部长篇找到了它合宜的语气与节奏。战火中的每个人都在祈望回家,这个心愿简单却充满了现代性的悖论与荒诞,就像卡夫卡笔下那座不动声色的城堡,士兵们的故乡明明近在眼前,却在时间上杳杳不知归期。 (李乐乐/文)
据说海飞的出生地也叫丹桂房,它在小说里成为陈岭北心心念念都想回去的故乡。主人公的归家之路不断遭遇延搁,“丹桂房”这一带有香草气息的名字,与始终未能露面的寡嫂棉花一起,在离乡者焦灼而疲惫的心间一天天抽根发芽,终于洒下一片绿而瘦的荫凉。 征人思乡,是中国文学史中一个言说不尽的话题,数年征战苦,回乡只见雨雪霏霏。“家”与“国”的隐秘关联在《诗三百》中欲言又止,而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单纯的乡土之思必须直面民族意识与国家情感的双重挤压。小说延续了海飞一贯痴迷的主题,展示人生际遇的阴差阳错与命运处境的沉滞悲凉,当溃败中的两支队伍在四明镇的祠堂不期而遇,置身于这一相对隔绝且封闭的叙述时空,“回家”的企望在36名伤兵的心底如野草一般疯狂生长。 回家的情结,大概最初即源于人类在战乱中的迁徙与流亡,特洛伊城的大火尚未熄灭,胜利一方的奥德修斯已经下令船队返航,犹太人虽在驱逐中漂泊异乡,心里却始终挂念着那片“流着奶与蜜”的应许之地。大至两种文明间冲突,小到不同种族的矛盾,当外界以某种蛮力将人从土地上拔根而起,“回家”终被证明是混乱年代中人们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小说中深陷战争泥潭的两个民族,不论正邪成败与否,都同样被剥夺了生命的重心与方向。 何况,1941年的历史现场本就混乱且喧哗,陈岭北一再想要逃离战场回家娶妻生子,蜷缩在祠堂中的伤兵也大多自私、怯懦,甚至带点贪恋食色的不堪,更遑论老鼠山上那伙惯于打家劫舍的土匪强盗,只是为了能够回家这样一个温暖的心愿,曾经卑微的生命壮怀激烈,以血肉之躯迈向生死未知的战场。隔开一段年代来看,“回家”诉说着战火中普通人安稳而优美的人性,它以一种近乎本能的返祖姿态,把对生命的冷漠与杀戮拒之门外,也导引出人们对大历史背后诸多非理性乱象的深刻反思。 海飞的文笔干净明丽,通感手法的运用尤为精到,叙事圆环不断回溯,使得整个故事笼上一层江南小镇般悠长且湿润的气息,也为这部长篇找到了它合宜的语气与节奏。战火中的每个人都在祈望回家,这个心愿简单却充满了现代性的悖论与荒诞,就像卡夫卡笔下那座不动声色的城堡,士兵们的故乡明明近在眼前,却在时间上杳杳不知归期。 (李乐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