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农村初中生常见的心理偏差及应对措施 作者:王双世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5年第04期
摘 要:农村中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家庭、经济、文化等各种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特殊阶段,自负心理、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厌学心理、妒忌心理等心理偏差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显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偏差;教育应对措施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农村中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经济、文化等各种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家长陈旧观念的影响,使中学生的心理出现了许多与教育目标相悖的偏差,传统的教育方法作用在这些偏差上显得无能为力,教学效果收效甚微。下面就现在农村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偏差现象及教育应对措施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自负心理
这种心理偏差主要表现在思维敏捷,智力水平不低,成绩拔尖,活泼好动,较受老师表扬的学生身上,特别是一些长期担任班干部、竞赛获奖、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尤为明显。七年级时班上有位马×同学担任学习委员一职,上课听讲非常认真,回答问题积极踊跃,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他上课时从来不按老师的要求做笔记、做练习,我就批评了他,认为他对待问题思考不深入,马虎应付。结果这一挨批评,他就与我赌气,不听课,不回答问题,甚至不完成作业。我觉得马×同学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变化,与我的批评有关系,于是我对该学生进行了详细的了解与调查。原来马×同学小学时一直是这样的习惯,他的老师因为其成绩一直排名在前,也就默认了他的这种习惯,于是孩子便自认为他的这种习惯是正确、良好的习惯,逐渐形成了一种偏差心理——自负。自负者的致命弱点是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接受别人的观点,一旦受挫,会感觉“没面子”,变得较为自卑。于是我便通过真心诚意的劝说使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改变过去固执己见、唯我独尊的形象。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马×逐渐回到了原来的状态,并且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积极回答问题,积极作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学习成绩。
二、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没有得到尊重并多次受挫伤后产生的一种带消极反抗性质的情感。这类学生自我评价低,自我轻视,其行为受悲哀和忧郁情绪的支配。“自卑型”的学生也有自强、自重的愿望,有自发上进、摘掉学困生帽子的自信心,也愿意作努力,也努力过,但由于他们学习成绩不好,不遵守纪律或屡犯错误,心理压力又大,不了解自身的优点与长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农村初中生常见的心理偏差及应对措施 作者:王双世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5年第04期
摘 要:农村中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家庭、经济、文化等各种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特殊阶段,自负心理、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厌学心理、妒忌心理等心理偏差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显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偏差;教育应对措施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农村中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经济、文化等各种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家长陈旧观念的影响,使中学生的心理出现了许多与教育目标相悖的偏差,传统的教育方法作用在这些偏差上显得无能为力,教学效果收效甚微。下面就现在农村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偏差现象及教育应对措施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自负心理
这种心理偏差主要表现在思维敏捷,智力水平不低,成绩拔尖,活泼好动,较受老师表扬的学生身上,特别是一些长期担任班干部、竞赛获奖、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尤为明显。七年级时班上有位马×同学担任学习委员一职,上课听讲非常认真,回答问题积极踊跃,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他上课时从来不按老师的要求做笔记、做练习,我就批评了他,认为他对待问题思考不深入,马虎应付。结果这一挨批评,他就与我赌气,不听课,不回答问题,甚至不完成作业。我觉得马×同学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变化,与我的批评有关系,于是我对该学生进行了详细的了解与调查。原来马×同学小学时一直是这样的习惯,他的老师因为其成绩一直排名在前,也就默认了他的这种习惯,于是孩子便自认为他的这种习惯是正确、良好的习惯,逐渐形成了一种偏差心理——自负。自负者的致命弱点是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接受别人的观点,一旦受挫,会感觉“没面子”,变得较为自卑。于是我便通过真心诚意的劝说使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改变过去固执己见、唯我独尊的形象。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马×逐渐回到了原来的状态,并且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积极回答问题,积极作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学习成绩。
二、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没有得到尊重并多次受挫伤后产生的一种带消极反抗性质的情感。这类学生自我评价低,自我轻视,其行为受悲哀和忧郁情绪的支配。“自卑型”的学生也有自强、自重的愿望,有自发上进、摘掉学困生帽子的自信心,也愿意作努力,也努力过,但由于他们学习成绩不好,不遵守纪律或屡犯错误,心理压力又大,不了解自身的优点与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