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酚
精确称取没食子酸标准品25mg ,用水溶解并定容至250ml ,得对照品标准溶液。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0.0,0.1,0.2,0.3,0.4,0.5ml 于25m 比色瓶中,再加入1ml 福林酚显色剂,摇匀后再加入2ml 10% Na2CO3溶液,定容至10ml ,室温下反应20min 后测定A760. 取一定量的香椿加蒸馏水碾碎,测其上清液测定。(根据吸光值自己调整量)
称取剪碎的香椿0.5g (按需称取),加入5 mL 80%乙醇研磨过滤,将滤液放置20 min。取0.1 mL滤液,加入5 mL水及0.5 mL福林酚反应8 min,再加
1.5 mL 10%的碳酸钠溶液,于760 nm处测定吸光度值。根据标准曲线算出总酚含量。
黄酮
精确称取芦丁标准品10mg ,加入几滴无水乙醇溶解,然后用60%乙醇定容至100ml ,得对照品标准溶液。取芦丁标准液0.00、0.20、0.40、0.60、0.80 和1.00 mL 分别放入1~6号25ml 比色管中,然后分别加入5ml 蒸馏水,加入
0.2mL 5%NaNO2,摇匀, 静置6min ;再分别加入0.2mL 10%Al(NO3)3,摇匀,静置6min ,再分别加入1mL 4%NaOH,用60%乙醇定容至刻度10ml 处, 摇匀,静置15min ,然后于510nm 下测吸光度。取一定量的香椿加60%乙醇碾碎,测其上清液测定。(根据吸光值自己调整量)
情 【摘要】 目的 研究沙棘籽原花青素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DPPH 法测定沙棘籽原花青素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结果 沙棘籽原花青素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略低于抗坏血酸,清除DPPH 自由基的半数有效量分别为93.0g/kg和70.3g/kg,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0.0107和0.0142。结论 沙棘籽原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 沙棘籽 原花青素 DPPH
沙棘是胡颓子科,多年落叶乔木或灌木,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分、改良土壤,具有优异的生态效益[1]。主产于我国内蒙、宁夏、青海等地,不仅是西部生态治理的优选植物,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誉为“高原圣果”。近年来国内外根据沙棘果实的传统用药,将鲜果开发出沙棘果汁、沙棘口服液、沙棘油等产品,但是作为沙棘果实加工业副产品的沙棘籽,还没有被有效的开发利用。国内外研究表明不同沙棘籽提取物具有抗氧化作用,沙棘籽总黄酮有直接捕获超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大鼠体内自由基的作用[2-3]。而沙棘籽还富含原花青素[4],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是由不同数量的儿茶素或表儿茶素结合而成的黄烷-3-醇衍生物的总称。目前对沙棘籽原花青素清除自由基的作用研究未见相关报道,为此本文对沙棘籽原花青素进行体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UV-2550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 ,FW110型高速粉碎机(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RE-F20旋转蒸发仪(长城亚荣生化仪器厂) ,AE240十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 ;DPPH 标准品(美国SIGMA 公司) ,抗坏血酸(分析纯,广州化学试剂厂,批号20061108-1) ,儿茶素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沙棘籽采自宁夏六盘山,经隆德县林业局鉴定为中国沙棘亚种(H.rhamnoides L.subsp.sinensis Rousi) 。
1.2 实验方法
1.2.1 DPPH 法测定原花青素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原理
二苯基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 ·]是一种稳定的以氮为中心的自由基,在517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DPPH ·]乙醇溶液呈紫色,其浓度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在[DPPH ·]乙醇溶液中加入原花青素后,原花青素可以与[DPPH ·]结合或发生替代,使[DPPH ·]数量减少,溶液颜色变浅,表现为:其在517nm 波长处的吸光度不断减小,直至达到稳定。因此,可以通过在517nm 波长处检测原花青素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效果,计算其抗氧化能力。
1.2.2 DPPH 标准曲线的制作
精密称定DPPH 标准品9.06mg ,乙醇定容至100mL ,配制成质量浓度为90.6μg/mL的标准溶液,置4℃冰箱中保存备用。分别吸取1、1.5、2.5、5、10mL 标准溶液,乙醇定容至10mL ,517nm 测其吸光度,以浓度C 为横坐标,以吸光度A 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为A=0.0149C+0.0062,R2=0.9994
1.2.3 沙棘籽提取物的制备
将干燥的沙棘籽用高速粉碎机粉碎处理,过100目筛,称取适量,石油醚浸泡脱脂,晾干,85%丙酮提取,料液比为1∶4(m/v),温度为30℃,回流提取14h 后,冷却,抽滤,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得沙棘籽提取物干粉。
1.2.4 沙棘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的测定[6]
取一定量沙棘籽提取物干粉,配制成0.287mg/mL沙棘籽提取物甲醇溶液,取1mL(另取1mL 甲醇液为空白液) ,加入显色剂,30℃恒温水浴30min ,500nm 测其吸光度,根据儿茶素标准曲线测得沙棘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含量为76.52%。
1.2.5 自由基清除率测定实验[7]
精密称定0.0501g 沙棘籽提取物,乙醇定容至100mL 。分别配制浓度为0.0313、0.0625、0.125、0.250、0.501mg/mL乙醇溶液,作为实验组。同时配制等浓度梯度的抗坏血酸作为对照组。采用动力学监测法[8],测定溶液随时间变化的吸光度A ,每30s 取值1次,待吸
光度基本不变时,药物与自由基反应完全,记录最终吸光度。
自由基清除率(%)=1-Ai-AjAo×100
式中:A0为未加药DPPH 溶液的空白吸光度;Ai 为加药后DPPH 溶液的吸光度;Aj 为样品溶液自身的吸光度。
1.2.6 清除自由基的半数有效量(EC50)的计算和自由基清除能力(AE)的评价
根据沙棘籽原花青素清除DPPH 自由基的曲线,计算得到DPPH 自由基原始质量浓度减少至50%(稳定态) 时沙棘籽原花青素的用量为半数有效量(EC50)。自由基清除能力(AE),AE=1/EC50,根据AE 的大小判断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的大小。
2 结果
2.1 沙棘籽提取物吸光度-时间曲线及其自由基清除率
图1 沙棘籽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动力学监测图(略)
自由基溶液中加入各浓度沙棘籽提取物溶液0.5h(1800s)后,溶液的吸光度不再改变,反应完全(图1) 。记录0.5h 时的测定值Ai 和Aj(表1) 。
表1 沙棘籽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率(略)
2.2 抗坏血酸吸光度-时间曲线及其自由基清除率(%)
图2 抗坏血酸清除自由基的动力学监测图(略)
自由基溶液中加入各浓度抗坏血酸溶液0.5h(1800s)后,溶液的吸光度不再改变,反应完全(图2) 。反应时间与样品组保持一致,同样记录0.5h 时的测定值Ai 和Aj(表2) 。 表2 抗坏血酸对自由基的清除率(略)
2.3 实验组和对照组抗氧化活性对比
根据药物添加量与自由基清除率(%)的关系,制作二者的关系曲线,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利用SigmaPlot 软件计算得出沙棘籽提取物清除DPPH 自由基的EC50为93.0g/kg,AE 为0.0107;抗坏血酸清除DPPH 自由基的EC50为70.3g/kg,AE 为0.0142 3 讨论
DPPH 自由基法是判定药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经典实验方法。本研究结果表明沙棘籽提取物随着剂量的增加,DPPH 自由基清除率相应增加,并成剂量依赖关系,提示反应初期原花青素与DPPH 自由基结合生成DPPH-PheO ,消耗DPPH ,降低DPPH 的含量,当沙棘籽提取物剂量达0.125mg/mL以上时,DPPH 的含量不再出现相应的降低。其机制可能是当
DPPH 减少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原花青素芳香环上的羟基和DPPH 自由基相互竞争与PheO ·结合生成PheO-PheO ,从而抑制了原花青素与DPPH 自由基的结合所致[9]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沙棘籽提取物对DPPH 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与相同浓度抗坏血酸的对比可知(图3) ,沙棘籽提取物剂量在0.0625mg/mL以上时,清除DPPH 自由基的能力与抗坏血酸相当。抗坏血酸的自由基清除率在1~2min 之后即达到最大值(图2) ,属快速抗氧化剂;沙棘籽原花青素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率在3~5min 后达到最大值(图1) ,属中速抗氧化剂。
本次实验结果提示,沙棘籽原花青素提取物能够清除DPPH 自由基,具有抗氧化活性,可在提取及含量测定上更深入地进行研究,以达到开发新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中英. 果树学概论[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91.
[2] 曹群华,瞿伟菁,黄晓青,等. 沙棘籽渣和果渣中黄酮抗脂质过氧化[J ]. 中成药,2003,25(8):670-673.
[3] PS Negi,AS Chauhan,GA Sadia.不同沙棘籽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研究[J ].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06,4(1):1-6.
[4] 刘朵花,李伟,吴伸. 沙棘和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对比研究[J ]. 沙棘,2000,13(3):35-38.
[5] 王翔飞,周文明,傅建熙,等. 沙棘籽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J ]. 西北农业学报,2006,15(3):204-207.
[6] Brand-Williams W,Cuvelier ME,Berset C.Use of a free radical method to evaluate antioxidant activity[J ].Lebensm Wiss Technol,1995,28(1):25-30.
[7] 李春阳,许时婴,王璋. 低浓度香草醛—盐酸法测定葡萄籽、梗中原花青素含量的研究[J ]. 食品工业科技分析检测,2004,25(6):128-130.
[8] 李小飞,张伟,薛淑媛,等. 两种测试方法对DPPH 分光光度法测试结果的影响[J ]. 生物技术,2007,17(4):24-26.
[9] 李春阳,许时婴,王璋.DPPH 法测定葡萄籽原花青素清除自由基的能力[J ].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6,25(2):102-106.
多酚
精确称取没食子酸标准品25mg ,用水溶解并定容至250ml ,得对照品标准溶液。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0.0,0.1,0.2,0.3,0.4,0.5ml 于25m 比色瓶中,再加入1ml 福林酚显色剂,摇匀后再加入2ml 10% Na2CO3溶液,定容至10ml ,室温下反应20min 后测定A760. 取一定量的香椿加蒸馏水碾碎,测其上清液测定。(根据吸光值自己调整量)
称取剪碎的香椿0.5g (按需称取),加入5 mL 80%乙醇研磨过滤,将滤液放置20 min。取0.1 mL滤液,加入5 mL水及0.5 mL福林酚反应8 min,再加
1.5 mL 10%的碳酸钠溶液,于760 nm处测定吸光度值。根据标准曲线算出总酚含量。
黄酮
精确称取芦丁标准品10mg ,加入几滴无水乙醇溶解,然后用60%乙醇定容至100ml ,得对照品标准溶液。取芦丁标准液0.00、0.20、0.40、0.60、0.80 和1.00 mL 分别放入1~6号25ml 比色管中,然后分别加入5ml 蒸馏水,加入
0.2mL 5%NaNO2,摇匀, 静置6min ;再分别加入0.2mL 10%Al(NO3)3,摇匀,静置6min ,再分别加入1mL 4%NaOH,用60%乙醇定容至刻度10ml 处, 摇匀,静置15min ,然后于510nm 下测吸光度。取一定量的香椿加60%乙醇碾碎,测其上清液测定。(根据吸光值自己调整量)
情 【摘要】 目的 研究沙棘籽原花青素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DPPH 法测定沙棘籽原花青素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结果 沙棘籽原花青素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略低于抗坏血酸,清除DPPH 自由基的半数有效量分别为93.0g/kg和70.3g/kg,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0.0107和0.0142。结论 沙棘籽原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 沙棘籽 原花青素 DPPH
沙棘是胡颓子科,多年落叶乔木或灌木,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分、改良土壤,具有优异的生态效益[1]。主产于我国内蒙、宁夏、青海等地,不仅是西部生态治理的优选植物,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誉为“高原圣果”。近年来国内外根据沙棘果实的传统用药,将鲜果开发出沙棘果汁、沙棘口服液、沙棘油等产品,但是作为沙棘果实加工业副产品的沙棘籽,还没有被有效的开发利用。国内外研究表明不同沙棘籽提取物具有抗氧化作用,沙棘籽总黄酮有直接捕获超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大鼠体内自由基的作用[2-3]。而沙棘籽还富含原花青素[4],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是由不同数量的儿茶素或表儿茶素结合而成的黄烷-3-醇衍生物的总称。目前对沙棘籽原花青素清除自由基的作用研究未见相关报道,为此本文对沙棘籽原花青素进行体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UV-2550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 ,FW110型高速粉碎机(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RE-F20旋转蒸发仪(长城亚荣生化仪器厂) ,AE240十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 ;DPPH 标准品(美国SIGMA 公司) ,抗坏血酸(分析纯,广州化学试剂厂,批号20061108-1) ,儿茶素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沙棘籽采自宁夏六盘山,经隆德县林业局鉴定为中国沙棘亚种(H.rhamnoides L.subsp.sinensis Rousi) 。
1.2 实验方法
1.2.1 DPPH 法测定原花青素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原理
二苯基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 ·]是一种稳定的以氮为中心的自由基,在517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DPPH ·]乙醇溶液呈紫色,其浓度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在[DPPH ·]乙醇溶液中加入原花青素后,原花青素可以与[DPPH ·]结合或发生替代,使[DPPH ·]数量减少,溶液颜色变浅,表现为:其在517nm 波长处的吸光度不断减小,直至达到稳定。因此,可以通过在517nm 波长处检测原花青素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效果,计算其抗氧化能力。
1.2.2 DPPH 标准曲线的制作
精密称定DPPH 标准品9.06mg ,乙醇定容至100mL ,配制成质量浓度为90.6μg/mL的标准溶液,置4℃冰箱中保存备用。分别吸取1、1.5、2.5、5、10mL 标准溶液,乙醇定容至10mL ,517nm 测其吸光度,以浓度C 为横坐标,以吸光度A 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为A=0.0149C+0.0062,R2=0.9994
1.2.3 沙棘籽提取物的制备
将干燥的沙棘籽用高速粉碎机粉碎处理,过100目筛,称取适量,石油醚浸泡脱脂,晾干,85%丙酮提取,料液比为1∶4(m/v),温度为30℃,回流提取14h 后,冷却,抽滤,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得沙棘籽提取物干粉。
1.2.4 沙棘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的测定[6]
取一定量沙棘籽提取物干粉,配制成0.287mg/mL沙棘籽提取物甲醇溶液,取1mL(另取1mL 甲醇液为空白液) ,加入显色剂,30℃恒温水浴30min ,500nm 测其吸光度,根据儿茶素标准曲线测得沙棘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含量为76.52%。
1.2.5 自由基清除率测定实验[7]
精密称定0.0501g 沙棘籽提取物,乙醇定容至100mL 。分别配制浓度为0.0313、0.0625、0.125、0.250、0.501mg/mL乙醇溶液,作为实验组。同时配制等浓度梯度的抗坏血酸作为对照组。采用动力学监测法[8],测定溶液随时间变化的吸光度A ,每30s 取值1次,待吸
光度基本不变时,药物与自由基反应完全,记录最终吸光度。
自由基清除率(%)=1-Ai-AjAo×100
式中:A0为未加药DPPH 溶液的空白吸光度;Ai 为加药后DPPH 溶液的吸光度;Aj 为样品溶液自身的吸光度。
1.2.6 清除自由基的半数有效量(EC50)的计算和自由基清除能力(AE)的评价
根据沙棘籽原花青素清除DPPH 自由基的曲线,计算得到DPPH 自由基原始质量浓度减少至50%(稳定态) 时沙棘籽原花青素的用量为半数有效量(EC50)。自由基清除能力(AE),AE=1/EC50,根据AE 的大小判断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的大小。
2 结果
2.1 沙棘籽提取物吸光度-时间曲线及其自由基清除率
图1 沙棘籽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动力学监测图(略)
自由基溶液中加入各浓度沙棘籽提取物溶液0.5h(1800s)后,溶液的吸光度不再改变,反应完全(图1) 。记录0.5h 时的测定值Ai 和Aj(表1) 。
表1 沙棘籽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率(略)
2.2 抗坏血酸吸光度-时间曲线及其自由基清除率(%)
图2 抗坏血酸清除自由基的动力学监测图(略)
自由基溶液中加入各浓度抗坏血酸溶液0.5h(1800s)后,溶液的吸光度不再改变,反应完全(图2) 。反应时间与样品组保持一致,同样记录0.5h 时的测定值Ai 和Aj(表2) 。 表2 抗坏血酸对自由基的清除率(略)
2.3 实验组和对照组抗氧化活性对比
根据药物添加量与自由基清除率(%)的关系,制作二者的关系曲线,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利用SigmaPlot 软件计算得出沙棘籽提取物清除DPPH 自由基的EC50为93.0g/kg,AE 为0.0107;抗坏血酸清除DPPH 自由基的EC50为70.3g/kg,AE 为0.0142 3 讨论
DPPH 自由基法是判定药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经典实验方法。本研究结果表明沙棘籽提取物随着剂量的增加,DPPH 自由基清除率相应增加,并成剂量依赖关系,提示反应初期原花青素与DPPH 自由基结合生成DPPH-PheO ,消耗DPPH ,降低DPPH 的含量,当沙棘籽提取物剂量达0.125mg/mL以上时,DPPH 的含量不再出现相应的降低。其机制可能是当
DPPH 减少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原花青素芳香环上的羟基和DPPH 自由基相互竞争与PheO ·结合生成PheO-PheO ,从而抑制了原花青素与DPPH 自由基的结合所致[9]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沙棘籽提取物对DPPH 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与相同浓度抗坏血酸的对比可知(图3) ,沙棘籽提取物剂量在0.0625mg/mL以上时,清除DPPH 自由基的能力与抗坏血酸相当。抗坏血酸的自由基清除率在1~2min 之后即达到最大值(图2) ,属快速抗氧化剂;沙棘籽原花青素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率在3~5min 后达到最大值(图1) ,属中速抗氧化剂。
本次实验结果提示,沙棘籽原花青素提取物能够清除DPPH 自由基,具有抗氧化活性,可在提取及含量测定上更深入地进行研究,以达到开发新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中英. 果树学概论[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91.
[2] 曹群华,瞿伟菁,黄晓青,等. 沙棘籽渣和果渣中黄酮抗脂质过氧化[J ]. 中成药,2003,25(8):670-673.
[3] PS Negi,AS Chauhan,GA Sadia.不同沙棘籽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研究[J ].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06,4(1):1-6.
[4] 刘朵花,李伟,吴伸. 沙棘和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对比研究[J ]. 沙棘,2000,13(3):35-38.
[5] 王翔飞,周文明,傅建熙,等. 沙棘籽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J ]. 西北农业学报,2006,15(3):204-207.
[6] Brand-Williams W,Cuvelier ME,Berset C.Use of a free radical method to evaluate antioxidant activity[J ].Lebensm Wiss Technol,1995,28(1):25-30.
[7] 李春阳,许时婴,王璋. 低浓度香草醛—盐酸法测定葡萄籽、梗中原花青素含量的研究[J ]. 食品工业科技分析检测,2004,25(6):128-130.
[8] 李小飞,张伟,薛淑媛,等. 两种测试方法对DPPH 分光光度法测试结果的影响[J ]. 生物技术,2007,17(4):24-26.
[9] 李春阳,许时婴,王璋.DPPH 法测定葡萄籽原花青素清除自由基的能力[J ].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6,25(2):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