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社会与经济学分析
(文章中“自由主义”的意思是“自由资本主义”)
集体主义:
事实上,集体主义是无法被解释为有着科学必然性的。它只能用政治需要来说明。所以它没有止步于对社会协作——他被当成称为有机体和有生命的存在——的肯定,而是把它们变成了一种理念,把它们打造成了偶像。
基尔克毫不含糊地声言,必须牢牢把握“社会的真正统一性这个理念”,因为唯有如此,才能要求个人为民族和国家献出力量和生命。莱辛说得好,集体主义只不过是“暴政的外衣”。
集体主义的历史观是彻底反社会的,它认为社会制度只能通过“世界的缔造者”的干预而产生。在历史中,英雄人物就是发挥这种作用的工具„„于是,个人的意志被粉碎了,那些希望只为自己而活着的人被迫遵从着道德准则,它要求他为全体的利益和未来的发展而牺牲个人幸福。
国家荣誉:
在自由主义的社会哲学中,人类的智慧明白了要用和平原则战胜暴力原则。在这种哲学中,人类首次对自己的行为做出了说明:战争不仅有害于被征服者,也有害于征服者;社会产生于和平的努力;社会的本质是缔造和平,唯有经济活动创造财富;和平是建设,战争是毁坏。他们只接受自卫战争,不要侵略战争。
想打仗的是君主,他们希望以此获得金钱、财富和权利。各民族的使命就是剥夺他们发动战争的手段,阻止他们满足自己的欲望。
爱和平就是自由主义理论本身。凡是主张各民族的经济利益相互交融,对领土大小和国家边界不感兴趣的人,凡是克服了集体主义观念,对“国家的荣誉”这类说法难以理解的人,看不出侵略战争有任何正当理由。
自由主义的和平主义是自由主义社会哲学的产物。自由主义致力于保护财产,反对战争,这不过是同一条原则的两种表述。
民主政体:
人们通常认为民主的基本功能是挑选政治领导人。在民主制度下,公职的就任者是在完全公开的政治生活中通过竞争决定的。人们相信,竞争注定会使最优者胜出。但是历史表明,在非民主国家经常有政治精英胜出,而民主制并不能保证总是最优者掌权。
其实,民主政体的重要意义并非是选出政治精英。民主政体的功能是缔造和平,避免暴力革命。只有得到民意支持的政府才能长期执政,在集权国家也是一样。任何政府的力量都不是取决于武装,而是取决于控制武装力量的精神。如果有变故发生,政府的基础就发生动摇了,它将不能再维持政权。非民主国家的人和制度只能通过暴力加以改变。失去人民支持的制度和个人将在剧变中被扫地出门,被新的制度和个人取代之。
国家意志与人民意志不能和平的协调,政治灾难时不可避免的。法国革命造成了怎样的一场灾难,它的精神创伤从未愈合。而英国自17世纪以来一直能够避免革命,这使它获得了何等巨大的利益!
民主不但不具有革命性,而且它竭力根除革命。马克思主义所持有的对革命和暴力颠覆的崇拜,与民主势同水火。自由主义渴望和平,因为它认识到先有和平,才有人们的经济目标的实现,因而在内政外交上力求消除一切冲突的根源。
在自由主义看来,战争和革命的暴力永远是一种罪恶,只要没有政治民主,这种罪恶就难以避免。即使革命已成必然之势,自由主义也试图救民于水火„„
民主平等:
民主是人民的自我管理;是人民的自治。但这不意味着全体人民必须在立法和行政中平等合作。直接民主只能在极小和范围内实现„„最终还是证明一个事实:大众受着少数人的领导。人不是完全平等的,有人天生是领袖,有人只能跟着走,甚至民主也无法改变这种情形。我们不可能都当先驱:大多数人既没有这种抱负,也缺少必要的能力。
认为在纯粹的民主制度下的人民将像国会议员那样整日开会讨论问题,这一想法来自我们对古希腊衰落时期的城邦国家的现象。凡是打算实行全体参与的地方,直接民主的“完美”理想都是不可行的。想实现这种空中楼阁式的民主,无异于迂腐的自然法教条主义。
要实现民主制度所追求的目标,只需立法和行政接受多数民意的指导,欲达此目的,间接民主就足以胜任。民主的实质并非人人制定和执行法律,而是使立法者和统治者服从人民的意志,以便在发生冲突的时候能够和平地撤换他们。
如同分工社会中的任何职业一样,政治需要职业化,业余政治家是无用的。只要职业政治家不脱离多数的民意,只要能推行为他赢得多数的政策,民主原则就得到了满足。如果把上层阶级的成员排除在议会之外,议会以及由它产生的政府是不能代表民意的。因为社会中的这个上层本身就是民意选择的结果,他们对公众精神的影响远超出他们在人口中的比率。民主政治不是暴民统治,议会若想不辱使命,就应该接纳国民中最出色的政治头脑。
那些夸大自然法的主权论,把民主理解为“普遍意志”不受限制的统治权,已经给民主政治的概念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民主国家不受限制的权力和独裁者不受限制的权力之间并无实质差别,两者都有着相同的起源,即纯粹以政治实力为基础的国家观。从这种思想错误产生的冲突表名,只有在自由主义框架内,民主政治才能履行某种社会功能。没有自由主义的民主只是个空壳。
平等本意:
平等的观念是作为一种自然法的要求而出现的。它从宗教、心理学和哲学的观点中寻找合理性的依据,但这些论据都被证明是不成立的。事实上人们天生有别,因此,应当平等对待每一个人的要求,不可能以人人平等的理论为基础。自然法观点的贫乏,在它处理平等原则时暴露得最为充分。
早期,人们诉诸平等的要求,是把它作为废除封建时代个人法权不平等的一个手段。只要有障碍阻止个人和全体人民的发展,社会生活注定受到暴力骚乱的困扰。他们准备诉诸暴力摧毁这些障碍,因为和平手段无法实现自己的要求。只有允许全体社会成员都参与到民主制度之中,才能取得社会和平。而这意味着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
如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法律是为社会目的而存在,个人必须服从它,因为个人的目标只有在社会中并通过社会才能实现。自由主义所创立的平等是法律面前的平等,它从未追求过更多的东西。因此从自由主义的观点来看,主张真正的平等是通过平均分配商品实现收入完全的平等,是毫无道理的。
然而,正是这种完全平等原则,博得了那些在财富的平均分配中有望得多失寡的人的喝彩。煽动穷人仇富心理的政治家,必定能众听如云。而民主政治为这种尽管隐蔽但无处不在的精神创造了最适宜的初步条件。
词语崇拜:
马克思主义总是至少用两种方式观察一切事物,通过虚构的辩证法来调和这些观点。最常用的伎俩是,根据一时之需,使用那些可以赋予多重含义的词汇。这些词汇被用来从事词语崇拜,同时最为政治口号迷惑大众的心灵。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实质上是一种词语崇拜。这种信仰的每一条教义都体现在对一个字眼儿的崇拜上,它的双重甚至多重的含义使它有可能集不同点观点和要求于一身。对于这些词语暧昧不明的解释最终引起了不同派别的争吵,人人都从被奉为重要权威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为自己寻章摘句。
“革命”就是这样的词汇之一„„它既可以被解释为“发展进化”,也可以被说成是“盲动主义”。马克思主义对于“国家”一词的使用同样是模糊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仅仅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通过掌握政治权利,无产阶级将消灭阶级冲突,国家也就不存在了„„无论这里的设想有多么模糊和糟糕,这段有关无产阶级统治的话是如此言之凿凿,似乎没有留下任何怀疑的余地。
民主谎言:
马克思主义忽视了自由主义思想的重要性。只要一涉及自由主义所要求的信仰自由和意见表达自由,以及从原则上承认所有反对党以及各政党的权利平等,它就会不知所措。
在马克思主义没有当政的地方,它要求全部基本的自由权利,因为惟有这些权利能给予它进行宣传所迫切需要的自由。但它绝不会理解这些权利的精神,也绝不会再掌权之后把这些权利给予反对派。社会主义的民主如此清楚的暴露出它的欺骗性。
自由主义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求立刻实行民主,因为它相信,民主在社会中发挥的功能是刻不容缓的。没有民主就没有国家的和平发展。自由主义坚信它不能违抗多数的意志;无论如何,忤逆民意而引起的动乱,将大大抵消人为维护自由政体带来的好处。
社会民主党人肯定会继续用民主口号招摇撞骗。然而,由于一个历史事故,布尔什维克革命强迫他们过早地摘下了面具,暴露出他们教义的暴虐。
社会主义:
在这种想入非非之中,马克思根本不会想到那些不加讨论并不能使之消失的问题。即使在社会主义社会,共同行动的必然性也必定产生如何共同行动的问题。抛开所谓社会意志或人民意志不谈,即没有对人的管理就不可能有对物的管理,没有对人的统治就不可能有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撇开事实不谈,我们仍然要问,是谁,又是以什么原则来管理物品和领导生产过程?这样一问,我们便重新回到了受法律调节的社会所面临的全部政治问题。 通过更细致的观察可以发现,在遥远的将来才能成熟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是完全不民主的。共产主义的民主不是依靠着和平地改变统治者和现行政策的能力,而是使政权永久化,使统治者的政策不可改变。这也是和平,但不是自由主义者追求的进步的和平,而是墓地里的和平。这不是和平主义者的和平,而是暴乱平定者的和平,是暴君通过征服制造出来的和平。
所有专制主义者都通过建立绝对统治制造这种和平,这种和平的寿命只能与他维持统治的时间长短相始终。自由主义看透了这一切皆属徒劳,因此立志缔造另一种和平,它能够抵御人们不可遏制的欲望所造成的威胁。
女权主义:
如果女权运动追求的是男女法律地位的平等,如果它追求的是妇女的法律和经济自由,使她们能够依照自己的喜好、愿望和经济状况去发展和行动,那么就此而言,它不过是主张和平的自由主义运动的一个分支。一旦它越过这个界线而攻击社会生活制度,以为这样就能排除天生的障碍,它便成了社会主义的精神产物。因为社会主义的一个特点就是,它要从社会制度中发现不可改变的自然事实的根源,它要通过改造这些制度去改造自然。 社会经济:
社会主义社会可以用实物核算代替货币核算的设想,是一种天方夜谭。社会一旦放弃生产性产品的自由定价制度,就不可能有合理的生产。每当与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使用货币核算脱离一步,就离合理的生产远了一步。
没有核算就不可能有经济活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可能进行经济核算,所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可能有正常的经济行为。没有合理的标准,就不可能自觉地从事经济的生产。 货币核算只对经济核算有意义。只有当我们必须考虑的全部产品都能够折算成货币,我们才能制定系统的经济计划。诚然,货币核算存在其缺陷。可是我们并没有更好的替代手段。在健全的货币体系下,它满足了实际需要。如果放弃它,就绝对不可能有经济核算。 绝不会有停滞的经济体系。事务时不断变化的。停滞状态是一种理论假设,这种假设有助于分析,但现实中并不存在对应物。从而,全部经济变化将涉及各种活动,对这些活动的意义,既不能事先预见,也不能事后确定。社会主义是对理性经济的否定。
经济核算:
经济核算的理论表明,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不可能有经济核算。只有当所有类型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由市场决定,从而提供了一个计算的基础时,一个企业的各部分分别核算才是可能的。没有市场就没有价格体系,没有价格体系就不可能有经济核算。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概念考虑到了生产条件的不同导致的收益递减规律。但这是不够的。边际劳动成本变化的计算只考虑到影响劳动成本的自然条件。超出这一范围,劳动核算便失效了。
劳动核算忽视了劳动质量的差别。在马克思看来,所有的人类劳动在经济上是同质的。但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能力和技艺的差别,这些差别会体现产品和服务的不同质量。不对产品进行评估而把不同劳动简化为一个统一的尺度,显然,马克思就此提出的论证是失败的。 在以分工为基础的社会里,只有存在客观公正的价值单位才能够进行核算,没有货币核算的生产方式似乎才是可行的,而劳动是用于这一目的的唯一手段。因此,劳动价值理论依然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拥护者的首要教条。
没有任何东西撼动过这一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可能有经济核算。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者的政治口号,他被炮制出来的目的不是为了拓展知识,而是被用来谴责政治体制的弊病,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用处。从科学的观点来看,“资本主义”一词的意义是如此的模糊和暧昧,使用者只在一点上是一致的:它指出了现代经济制度的特征。
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运行,仅仅是因为得到了其他环境的帮助。但是,较之资本主义经济给予社会主义的物质援助,精神方面的援助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意义。没有资本主义以市场价格形式为社会主义提供核算基础,社会主义将难以为继。
社会主义拥护者会继续连篇累赎地谈论资本主义的腐朽和社会主义太平盛世的到来:他们将用可怖的色彩描绘资本主义的邪恶,把它同社会主义福地的诱人画卷对照;他们的著述将继续感动没头脑的人——但这一切都不能改变社会主义思想的命运。
用社会主义改造世界的努力将造成文明的毁灭。它绝对不可能建立一个成功的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与经济学分析
(文章中“自由主义”的意思是“自由资本主义”)
集体主义:
事实上,集体主义是无法被解释为有着科学必然性的。它只能用政治需要来说明。所以它没有止步于对社会协作——他被当成称为有机体和有生命的存在——的肯定,而是把它们变成了一种理念,把它们打造成了偶像。
基尔克毫不含糊地声言,必须牢牢把握“社会的真正统一性这个理念”,因为唯有如此,才能要求个人为民族和国家献出力量和生命。莱辛说得好,集体主义只不过是“暴政的外衣”。
集体主义的历史观是彻底反社会的,它认为社会制度只能通过“世界的缔造者”的干预而产生。在历史中,英雄人物就是发挥这种作用的工具„„于是,个人的意志被粉碎了,那些希望只为自己而活着的人被迫遵从着道德准则,它要求他为全体的利益和未来的发展而牺牲个人幸福。
国家荣誉:
在自由主义的社会哲学中,人类的智慧明白了要用和平原则战胜暴力原则。在这种哲学中,人类首次对自己的行为做出了说明:战争不仅有害于被征服者,也有害于征服者;社会产生于和平的努力;社会的本质是缔造和平,唯有经济活动创造财富;和平是建设,战争是毁坏。他们只接受自卫战争,不要侵略战争。
想打仗的是君主,他们希望以此获得金钱、财富和权利。各民族的使命就是剥夺他们发动战争的手段,阻止他们满足自己的欲望。
爱和平就是自由主义理论本身。凡是主张各民族的经济利益相互交融,对领土大小和国家边界不感兴趣的人,凡是克服了集体主义观念,对“国家的荣誉”这类说法难以理解的人,看不出侵略战争有任何正当理由。
自由主义的和平主义是自由主义社会哲学的产物。自由主义致力于保护财产,反对战争,这不过是同一条原则的两种表述。
民主政体:
人们通常认为民主的基本功能是挑选政治领导人。在民主制度下,公职的就任者是在完全公开的政治生活中通过竞争决定的。人们相信,竞争注定会使最优者胜出。但是历史表明,在非民主国家经常有政治精英胜出,而民主制并不能保证总是最优者掌权。
其实,民主政体的重要意义并非是选出政治精英。民主政体的功能是缔造和平,避免暴力革命。只有得到民意支持的政府才能长期执政,在集权国家也是一样。任何政府的力量都不是取决于武装,而是取决于控制武装力量的精神。如果有变故发生,政府的基础就发生动摇了,它将不能再维持政权。非民主国家的人和制度只能通过暴力加以改变。失去人民支持的制度和个人将在剧变中被扫地出门,被新的制度和个人取代之。
国家意志与人民意志不能和平的协调,政治灾难时不可避免的。法国革命造成了怎样的一场灾难,它的精神创伤从未愈合。而英国自17世纪以来一直能够避免革命,这使它获得了何等巨大的利益!
民主不但不具有革命性,而且它竭力根除革命。马克思主义所持有的对革命和暴力颠覆的崇拜,与民主势同水火。自由主义渴望和平,因为它认识到先有和平,才有人们的经济目标的实现,因而在内政外交上力求消除一切冲突的根源。
在自由主义看来,战争和革命的暴力永远是一种罪恶,只要没有政治民主,这种罪恶就难以避免。即使革命已成必然之势,自由主义也试图救民于水火„„
民主平等:
民主是人民的自我管理;是人民的自治。但这不意味着全体人民必须在立法和行政中平等合作。直接民主只能在极小和范围内实现„„最终还是证明一个事实:大众受着少数人的领导。人不是完全平等的,有人天生是领袖,有人只能跟着走,甚至民主也无法改变这种情形。我们不可能都当先驱:大多数人既没有这种抱负,也缺少必要的能力。
认为在纯粹的民主制度下的人民将像国会议员那样整日开会讨论问题,这一想法来自我们对古希腊衰落时期的城邦国家的现象。凡是打算实行全体参与的地方,直接民主的“完美”理想都是不可行的。想实现这种空中楼阁式的民主,无异于迂腐的自然法教条主义。
要实现民主制度所追求的目标,只需立法和行政接受多数民意的指导,欲达此目的,间接民主就足以胜任。民主的实质并非人人制定和执行法律,而是使立法者和统治者服从人民的意志,以便在发生冲突的时候能够和平地撤换他们。
如同分工社会中的任何职业一样,政治需要职业化,业余政治家是无用的。只要职业政治家不脱离多数的民意,只要能推行为他赢得多数的政策,民主原则就得到了满足。如果把上层阶级的成员排除在议会之外,议会以及由它产生的政府是不能代表民意的。因为社会中的这个上层本身就是民意选择的结果,他们对公众精神的影响远超出他们在人口中的比率。民主政治不是暴民统治,议会若想不辱使命,就应该接纳国民中最出色的政治头脑。
那些夸大自然法的主权论,把民主理解为“普遍意志”不受限制的统治权,已经给民主政治的概念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民主国家不受限制的权力和独裁者不受限制的权力之间并无实质差别,两者都有着相同的起源,即纯粹以政治实力为基础的国家观。从这种思想错误产生的冲突表名,只有在自由主义框架内,民主政治才能履行某种社会功能。没有自由主义的民主只是个空壳。
平等本意:
平等的观念是作为一种自然法的要求而出现的。它从宗教、心理学和哲学的观点中寻找合理性的依据,但这些论据都被证明是不成立的。事实上人们天生有别,因此,应当平等对待每一个人的要求,不可能以人人平等的理论为基础。自然法观点的贫乏,在它处理平等原则时暴露得最为充分。
早期,人们诉诸平等的要求,是把它作为废除封建时代个人法权不平等的一个手段。只要有障碍阻止个人和全体人民的发展,社会生活注定受到暴力骚乱的困扰。他们准备诉诸暴力摧毁这些障碍,因为和平手段无法实现自己的要求。只有允许全体社会成员都参与到民主制度之中,才能取得社会和平。而这意味着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
如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法律是为社会目的而存在,个人必须服从它,因为个人的目标只有在社会中并通过社会才能实现。自由主义所创立的平等是法律面前的平等,它从未追求过更多的东西。因此从自由主义的观点来看,主张真正的平等是通过平均分配商品实现收入完全的平等,是毫无道理的。
然而,正是这种完全平等原则,博得了那些在财富的平均分配中有望得多失寡的人的喝彩。煽动穷人仇富心理的政治家,必定能众听如云。而民主政治为这种尽管隐蔽但无处不在的精神创造了最适宜的初步条件。
词语崇拜:
马克思主义总是至少用两种方式观察一切事物,通过虚构的辩证法来调和这些观点。最常用的伎俩是,根据一时之需,使用那些可以赋予多重含义的词汇。这些词汇被用来从事词语崇拜,同时最为政治口号迷惑大众的心灵。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实质上是一种词语崇拜。这种信仰的每一条教义都体现在对一个字眼儿的崇拜上,它的双重甚至多重的含义使它有可能集不同点观点和要求于一身。对于这些词语暧昧不明的解释最终引起了不同派别的争吵,人人都从被奉为重要权威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为自己寻章摘句。
“革命”就是这样的词汇之一„„它既可以被解释为“发展进化”,也可以被说成是“盲动主义”。马克思主义对于“国家”一词的使用同样是模糊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仅仅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通过掌握政治权利,无产阶级将消灭阶级冲突,国家也就不存在了„„无论这里的设想有多么模糊和糟糕,这段有关无产阶级统治的话是如此言之凿凿,似乎没有留下任何怀疑的余地。
民主谎言:
马克思主义忽视了自由主义思想的重要性。只要一涉及自由主义所要求的信仰自由和意见表达自由,以及从原则上承认所有反对党以及各政党的权利平等,它就会不知所措。
在马克思主义没有当政的地方,它要求全部基本的自由权利,因为惟有这些权利能给予它进行宣传所迫切需要的自由。但它绝不会理解这些权利的精神,也绝不会再掌权之后把这些权利给予反对派。社会主义的民主如此清楚的暴露出它的欺骗性。
自由主义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求立刻实行民主,因为它相信,民主在社会中发挥的功能是刻不容缓的。没有民主就没有国家的和平发展。自由主义坚信它不能违抗多数的意志;无论如何,忤逆民意而引起的动乱,将大大抵消人为维护自由政体带来的好处。
社会民主党人肯定会继续用民主口号招摇撞骗。然而,由于一个历史事故,布尔什维克革命强迫他们过早地摘下了面具,暴露出他们教义的暴虐。
社会主义:
在这种想入非非之中,马克思根本不会想到那些不加讨论并不能使之消失的问题。即使在社会主义社会,共同行动的必然性也必定产生如何共同行动的问题。抛开所谓社会意志或人民意志不谈,即没有对人的管理就不可能有对物的管理,没有对人的统治就不可能有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撇开事实不谈,我们仍然要问,是谁,又是以什么原则来管理物品和领导生产过程?这样一问,我们便重新回到了受法律调节的社会所面临的全部政治问题。 通过更细致的观察可以发现,在遥远的将来才能成熟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是完全不民主的。共产主义的民主不是依靠着和平地改变统治者和现行政策的能力,而是使政权永久化,使统治者的政策不可改变。这也是和平,但不是自由主义者追求的进步的和平,而是墓地里的和平。这不是和平主义者的和平,而是暴乱平定者的和平,是暴君通过征服制造出来的和平。
所有专制主义者都通过建立绝对统治制造这种和平,这种和平的寿命只能与他维持统治的时间长短相始终。自由主义看透了这一切皆属徒劳,因此立志缔造另一种和平,它能够抵御人们不可遏制的欲望所造成的威胁。
女权主义:
如果女权运动追求的是男女法律地位的平等,如果它追求的是妇女的法律和经济自由,使她们能够依照自己的喜好、愿望和经济状况去发展和行动,那么就此而言,它不过是主张和平的自由主义运动的一个分支。一旦它越过这个界线而攻击社会生活制度,以为这样就能排除天生的障碍,它便成了社会主义的精神产物。因为社会主义的一个特点就是,它要从社会制度中发现不可改变的自然事实的根源,它要通过改造这些制度去改造自然。 社会经济:
社会主义社会可以用实物核算代替货币核算的设想,是一种天方夜谭。社会一旦放弃生产性产品的自由定价制度,就不可能有合理的生产。每当与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使用货币核算脱离一步,就离合理的生产远了一步。
没有核算就不可能有经济活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可能进行经济核算,所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可能有正常的经济行为。没有合理的标准,就不可能自觉地从事经济的生产。 货币核算只对经济核算有意义。只有当我们必须考虑的全部产品都能够折算成货币,我们才能制定系统的经济计划。诚然,货币核算存在其缺陷。可是我们并没有更好的替代手段。在健全的货币体系下,它满足了实际需要。如果放弃它,就绝对不可能有经济核算。 绝不会有停滞的经济体系。事务时不断变化的。停滞状态是一种理论假设,这种假设有助于分析,但现实中并不存在对应物。从而,全部经济变化将涉及各种活动,对这些活动的意义,既不能事先预见,也不能事后确定。社会主义是对理性经济的否定。
经济核算:
经济核算的理论表明,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不可能有经济核算。只有当所有类型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由市场决定,从而提供了一个计算的基础时,一个企业的各部分分别核算才是可能的。没有市场就没有价格体系,没有价格体系就不可能有经济核算。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概念考虑到了生产条件的不同导致的收益递减规律。但这是不够的。边际劳动成本变化的计算只考虑到影响劳动成本的自然条件。超出这一范围,劳动核算便失效了。
劳动核算忽视了劳动质量的差别。在马克思看来,所有的人类劳动在经济上是同质的。但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能力和技艺的差别,这些差别会体现产品和服务的不同质量。不对产品进行评估而把不同劳动简化为一个统一的尺度,显然,马克思就此提出的论证是失败的。 在以分工为基础的社会里,只有存在客观公正的价值单位才能够进行核算,没有货币核算的生产方式似乎才是可行的,而劳动是用于这一目的的唯一手段。因此,劳动价值理论依然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拥护者的首要教条。
没有任何东西撼动过这一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可能有经济核算。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者的政治口号,他被炮制出来的目的不是为了拓展知识,而是被用来谴责政治体制的弊病,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用处。从科学的观点来看,“资本主义”一词的意义是如此的模糊和暧昧,使用者只在一点上是一致的:它指出了现代经济制度的特征。
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运行,仅仅是因为得到了其他环境的帮助。但是,较之资本主义经济给予社会主义的物质援助,精神方面的援助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意义。没有资本主义以市场价格形式为社会主义提供核算基础,社会主义将难以为继。
社会主义拥护者会继续连篇累赎地谈论资本主义的腐朽和社会主义太平盛世的到来:他们将用可怖的色彩描绘资本主义的邪恶,把它同社会主义福地的诱人画卷对照;他们的著述将继续感动没头脑的人——但这一切都不能改变社会主义思想的命运。
用社会主义改造世界的努力将造成文明的毁灭。它绝对不可能建立一个成功的社会主义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