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节选)
朱光潜
从西方戏剧发展史来看,我感到把悲剧和喜剧截然分开在今天已不妥当。希腊罗马时代固然把悲剧和喜剧的界限划得很严,其中原因之一确实是阶级的划分。上层领导人物才做悲剧主角,而中下层人物大半只能侧身于喜剧。到了文艺复兴时代资产阶级(所谓“中层阶级”)已日渐登上政治舞台,也就要求登上文艺舞台了,民众的力量日益增强了,于是悲剧和喜剧的严格划分就站不住了。英国的莎士比亚和意大利的瓜里尼(G·Guarini)不约而同地创造出悲喜混杂剧来。爪里尼还写过一篇《悲喜混杂剧林诗的纲领》,把悲喜混杂剧比作“寡头政体和民主政体相结合的共和政体”。这就反映出当时意大利城邦一般人民要和封建贵族分享政权的要求。莎士比亚的悲喜混杂剧大半在主情节(main plot)之中穿插一个副情节(Sub-plot),上层人物占主情节,中下层人物则侧居副情节。如果主角是君主,他身旁一般还有一两个喜剧性的小丑,正如塞万提斯的传奇中堂·吉诃德之旁还有个桑柯·邦查。这部传奇最足以说明悲剧与喜剧不可分。堂·吉诃德本人既是一个喜剧人物,又是一个十分可悲的人物。到了启蒙运动时在狄德罗和莱辛的影响之下,市民剧起来了,从此就很少有人写古典型的悲剧了。狄德罗主张用“严肃剧”来代替悲剧,只要题材重要就行,常用的主角不是达官贵人而是一般市民,有时所谓重题材也不过是家庭纠纷。愈到近代,科学和理智日渐占上风,戏剧已不再纠缠在人的命运或诗的正义这些方面的矛盾,而要解决现实世界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于是易卜生和肖伯纳式的“问题剧”就应运而起。近代文艺思想日益侧重现实主义,现实世界的矛盾本来很复杂,纵横交错,很难严格区分为悲喜两个类型。就主观方面来说,有人偏重情感,有人偏重理智,对戏剧的反应也有大差别。我想起法国人有一句名言:“世界对爱动情感的人是个悲剧,对爱思考的人是个喜剧。”上文我已提到堂·吉诃德,可以被人看成喜剧的,也可以被人看作悲剧的。电影巨匠卓别林也许是另一个实例。他是世所公认的大喜剧家,他的影片却每每使我起悲剧感,他引起的笑是“带泪的笑”。看《城市之光》时,我暗中佩服他是现代一位最大的悲剧家。他的作品使我想起对丑恶事物的笑或许是一种本能性的安全瓣,我对丑恶事物的笑,说明我可以不被邪恶势力压倒,我比它更强有力,可以和它开玩笑。卓别林的笑仿佛有这么一点意味。
因此,我觉得现在大可不必从概念上来计较悲剧的定义和区别。我们当然不可能“复兴”西方古典型的单纯的悲剧和喜剧。正在写这封信时,我看到最近上演的一部比较成功的话剧《未来在召唤》,在感到满意之余,我就自问:这部剧本究竟是悲剧还是喜剧?它的圆满结局不能使它列入悲剧范畴,它处理现实矛盾的严肃态度又不能使它列入喜剧。我从此想到狄德罗所说的“严肃剧”或许是我们的戏剧今后所走的道路。我也回顾了一下我们自己的戏剧发展史,凭非常浅薄的认识,我感到我们中国民族的喜剧感向来很强,而悲剧感却比较薄弱。其原因之一是我们的“诗的正义感”很强,爱好大团圆的结局,很怕看到亚理斯多德所说的“像我们自己一样的好人因小过错而遭受大的灾祸”。不过这类不符合“诗的正义”(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遭遇在现实世界中却是经常发生的。“诗的正义感”本来是个善良的愿望,我们儒家的中庸之道和《太上感应篇》的影响也起了不小的作用。悲剧感薄弱毕竟是个弱点,看将来历史的演变能否克服这个弱点吧。
(注:本文出自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书简》)
(1)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从西方戏剧发展史来看,我们在现代不必截然区别悲剧和喜剧的概念。
B.
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某些人物的性格已经突破了单纯悲剧性格和单纯喜剧性格的单一性格范式。例如《威尼斯商人》中的犹太商人夏洛克,就是这样的性格。
C.
作者以卓别林的作品引发他“带泪的笑”这一例证说明不同人对戏剧的反应不同,从而进一步论证了悲剧和喜剧不应该截然分开。
D.
作者认为我们民族受儒家“中庸之道”影响太深,以致于悲剧感薄弱,而这个弱点根深蒂固,难以改变。
(2)
仔细阅读选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3)
根据作者观点,我们民族“喜剧感向来很强,而悲剧感却比较薄弱”的原因有哪两点。
________________
(4)
你如何理解选文中所提到的“世界对爱动情感的人是个悲剧,对爱思考的人是个喜剧”这句话。试结合具体文学作品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1.D;解析:
(1)
(2)
(3)
(4)
现实世界矛盾复杂,很难区分悲喜两个类型。对于偏重情感的人来说,反映现实世界的戏剧充满悲剧性;对于偏重理智的人来说,反映现实世界的戏剧则充满喜剧感。
以《堂吉诃德》为例,一个瘦削的小贵族,由于读骑士文学入迷,骑上一匹瘦弱的老马去游侠,希望锄强扶弱。他完全失掉对现实的感觉而沉入了漫无边际的幻想中,唯心地对待一切。在感性的读者读来,陷入幻想而执迷不悟的堂吉诃德充满悲剧色彩;而在理性的读者看来,美好愿望不切实际,战术荒诞可笑的堂吉诃德则充满了喜剧色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节选)
朱光潜
从西方戏剧发展史来看,我感到把悲剧和喜剧截然分开在今天已不妥当。希腊罗马时代固然把悲剧和喜剧的界限划得很严,其中原因之一确实是阶级的划分。上层领导人物才做悲剧主角,而中下层人物大半只能侧身于喜剧。到了文艺复兴时代资产阶级(所谓“中层阶级”)已日渐登上政治舞台,也就要求登上文艺舞台了,民众的力量日益增强了,于是悲剧和喜剧的严格划分就站不住了。英国的莎士比亚和意大利的瓜里尼(G·Guarini)不约而同地创造出悲喜混杂剧来。爪里尼还写过一篇《悲喜混杂剧林诗的纲领》,把悲喜混杂剧比作“寡头政体和民主政体相结合的共和政体”。这就反映出当时意大利城邦一般人民要和封建贵族分享政权的要求。莎士比亚的悲喜混杂剧大半在主情节(main plot)之中穿插一个副情节(Sub-plot),上层人物占主情节,中下层人物则侧居副情节。如果主角是君主,他身旁一般还有一两个喜剧性的小丑,正如塞万提斯的传奇中堂·吉诃德之旁还有个桑柯·邦查。这部传奇最足以说明悲剧与喜剧不可分。堂·吉诃德本人既是一个喜剧人物,又是一个十分可悲的人物。到了启蒙运动时在狄德罗和莱辛的影响之下,市民剧起来了,从此就很少有人写古典型的悲剧了。狄德罗主张用“严肃剧”来代替悲剧,只要题材重要就行,常用的主角不是达官贵人而是一般市民,有时所谓重题材也不过是家庭纠纷。愈到近代,科学和理智日渐占上风,戏剧已不再纠缠在人的命运或诗的正义这些方面的矛盾,而要解决现实世界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于是易卜生和肖伯纳式的“问题剧”就应运而起。近代文艺思想日益侧重现实主义,现实世界的矛盾本来很复杂,纵横交错,很难严格区分为悲喜两个类型。就主观方面来说,有人偏重情感,有人偏重理智,对戏剧的反应也有大差别。我想起法国人有一句名言:“世界对爱动情感的人是个悲剧,对爱思考的人是个喜剧。”上文我已提到堂·吉诃德,可以被人看成喜剧的,也可以被人看作悲剧的。电影巨匠卓别林也许是另一个实例。他是世所公认的大喜剧家,他的影片却每每使我起悲剧感,他引起的笑是“带泪的笑”。看《城市之光》时,我暗中佩服他是现代一位最大的悲剧家。他的作品使我想起对丑恶事物的笑或许是一种本能性的安全瓣,我对丑恶事物的笑,说明我可以不被邪恶势力压倒,我比它更强有力,可以和它开玩笑。卓别林的笑仿佛有这么一点意味。
因此,我觉得现在大可不必从概念上来计较悲剧的定义和区别。我们当然不可能“复兴”西方古典型的单纯的悲剧和喜剧。正在写这封信时,我看到最近上演的一部比较成功的话剧《未来在召唤》,在感到满意之余,我就自问:这部剧本究竟是悲剧还是喜剧?它的圆满结局不能使它列入悲剧范畴,它处理现实矛盾的严肃态度又不能使它列入喜剧。我从此想到狄德罗所说的“严肃剧”或许是我们的戏剧今后所走的道路。我也回顾了一下我们自己的戏剧发展史,凭非常浅薄的认识,我感到我们中国民族的喜剧感向来很强,而悲剧感却比较薄弱。其原因之一是我们的“诗的正义感”很强,爱好大团圆的结局,很怕看到亚理斯多德所说的“像我们自己一样的好人因小过错而遭受大的灾祸”。不过这类不符合“诗的正义”(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遭遇在现实世界中却是经常发生的。“诗的正义感”本来是个善良的愿望,我们儒家的中庸之道和《太上感应篇》的影响也起了不小的作用。悲剧感薄弱毕竟是个弱点,看将来历史的演变能否克服这个弱点吧。
(注:本文出自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书简》)
(1)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从西方戏剧发展史来看,我们在现代不必截然区别悲剧和喜剧的概念。
B.
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某些人物的性格已经突破了单纯悲剧性格和单纯喜剧性格的单一性格范式。例如《威尼斯商人》中的犹太商人夏洛克,就是这样的性格。
C.
作者以卓别林的作品引发他“带泪的笑”这一例证说明不同人对戏剧的反应不同,从而进一步论证了悲剧和喜剧不应该截然分开。
D.
作者认为我们民族受儒家“中庸之道”影响太深,以致于悲剧感薄弱,而这个弱点根深蒂固,难以改变。
(2)
仔细阅读选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3)
根据作者观点,我们民族“喜剧感向来很强,而悲剧感却比较薄弱”的原因有哪两点。
________________
(4)
你如何理解选文中所提到的“世界对爱动情感的人是个悲剧,对爱思考的人是个喜剧”这句话。试结合具体文学作品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1.D;解析:
(1)
(2)
(3)
(4)
现实世界矛盾复杂,很难区分悲喜两个类型。对于偏重情感的人来说,反映现实世界的戏剧充满悲剧性;对于偏重理智的人来说,反映现实世界的戏剧则充满喜剧感。
以《堂吉诃德》为例,一个瘦削的小贵族,由于读骑士文学入迷,骑上一匹瘦弱的老马去游侠,希望锄强扶弱。他完全失掉对现实的感觉而沉入了漫无边际的幻想中,唯心地对待一切。在感性的读者读来,陷入幻想而执迷不悟的堂吉诃德充满悲剧色彩;而在理性的读者看来,美好愿望不切实际,战术荒诞可笑的堂吉诃德则充满了喜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