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岳阳楼记》
第一课时
【合作探究】 预设问题1
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3.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动词作形容词,被贬谪的)
5.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别人说坏话)
6.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
7.而或长烟一空(形容词作动词,消散)
8.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名词活用作状语,向北;向南)
9.或异二者之为(动词活用作名词,这里指心理活动)w W w .x K b 1.c o M
古今异义
⒈气象万千【古义:景色和事物; 今义:天气变化;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⒉微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今义:微小】
⒊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景象;今:看】
⒋横无际涯【古:广远;今:与“竖”相对】
⒌浊浪排空【古:冲向天空;今:全部去除掉】
⒍予观夫巴陵胜状【古: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今:丈夫,夫人】 ⒎前人之述备矣【古:详尽 今:准备】
⒏增其旧制【古:规模 今:制度】
⒐作文【古:写文章 今:作文】
⒑至若春和景明【古:日光;今:景色、景物】
11则有去国怀乡【古:国都;今:国家】
⒓则有去国怀乡【古:离开;今:前往】
⒔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古:曾经;今:品尝】
⒕越明年 【古:及,到;今:越过】
⒖宠辱偕忘【古:荣耀;今:恩宠】
⒗沙鸥翔集【古:群鸟停息在树上;今:集体,集中】
⒘进亦忧【古:在朝廷做官;今:前进】
⒙退亦忧【古:不在朝廷做官;今:后退】
通假字
⒈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⒉百废具兴(通“俱”,全,皆,都) 一词多义
夫:1)予观夫巴陵胜 那 2)夫环而攻之 发语词,不译 3 )未几,夫鼾声起 丈夫
观:1)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雄伟景象
极: 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尽 2)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穷尽
3)感极而悲者矣 极点
去:1)去国怀乡 离开 2)西蜀之去南海 距离 3)委而去之 逃离,逃亡 或:1.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 2.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
空:1.浊浪排空 天空 2.长烟一空 消散X K b1. Com
通:1.政通人和 顺利 2.北通巫峡 通向
预设问题2:略
【当堂达标】
1.(1)规模 (2)边 (3)通“嘱” 嘱咐 (4)通”就“俱” 都,全
(5)胜景,好景色 (6)全 (7)日光 (8)雄伟壮观的景象
(9)全面,详尽 (10)日光
2.A B
3.略
第二课时
【预习展评】
第一部分(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第二部分(2~4段):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 (全文的主体)
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2段):写洞庭湖的景色并提出“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 第二层(3~4段):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
第三部分(5段):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第四部分(6段):点明作“记”的时间。
【合作探究】
预设问题一:(洞庭湖全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湯湯,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阴天景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迁客骚人悲的感情: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晴天景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迁客骚人喜的感情: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预设问题二:作者的览物之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作者的阔大胸襟,政治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精讲点拨】
1.“古仁人之心”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古仁人”的忧乐观是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2.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当堂达标】
(一)必做题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分)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湯湯,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6分)
2.因己而悲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3分)
3.(4分)C
4.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抒情)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分)
(二)选做题
1.(2分)①吃②回头看
2.(2分)A(A.动词,是;B.语气词,表疑问;C.介词,被;D.介词,跟,同)
3.(3分)(我们)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的水)大概能把东西煮熟。(每一小句1分)
4.(3分)表达了山水之乐和身世之悲的复杂感情。(意思相近即可。若只答出其中的一点得2分)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www.xkb1.com
第26课 《岳阳楼记》
第一课时
【合作探究】 预设问题1
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3.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动词作形容词,被贬谪的)
5.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别人说坏话)
6.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
7.而或长烟一空(形容词作动词,消散)
8.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名词活用作状语,向北;向南)
9.或异二者之为(动词活用作名词,这里指心理活动)w W w .x K b 1.c o M
古今异义
⒈气象万千【古义:景色和事物; 今义:天气变化;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⒉微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今义:微小】
⒊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景象;今:看】
⒋横无际涯【古:广远;今:与“竖”相对】
⒌浊浪排空【古:冲向天空;今:全部去除掉】
⒍予观夫巴陵胜状【古: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今:丈夫,夫人】 ⒎前人之述备矣【古:详尽 今:准备】
⒏增其旧制【古:规模 今:制度】
⒐作文【古:写文章 今:作文】
⒑至若春和景明【古:日光;今:景色、景物】
11则有去国怀乡【古:国都;今:国家】
⒓则有去国怀乡【古:离开;今:前往】
⒔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古:曾经;今:品尝】
⒕越明年 【古:及,到;今:越过】
⒖宠辱偕忘【古:荣耀;今:恩宠】
⒗沙鸥翔集【古:群鸟停息在树上;今:集体,集中】
⒘进亦忧【古:在朝廷做官;今:前进】
⒙退亦忧【古:不在朝廷做官;今:后退】
通假字
⒈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⒉百废具兴(通“俱”,全,皆,都) 一词多义
夫:1)予观夫巴陵胜 那 2)夫环而攻之 发语词,不译 3 )未几,夫鼾声起 丈夫
观:1)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雄伟景象
极: 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尽 2)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穷尽
3)感极而悲者矣 极点
去:1)去国怀乡 离开 2)西蜀之去南海 距离 3)委而去之 逃离,逃亡 或:1.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 2.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
空:1.浊浪排空 天空 2.长烟一空 消散X K b1. Com
通:1.政通人和 顺利 2.北通巫峡 通向
预设问题2:略
【当堂达标】
1.(1)规模 (2)边 (3)通“嘱” 嘱咐 (4)通”就“俱” 都,全
(5)胜景,好景色 (6)全 (7)日光 (8)雄伟壮观的景象
(9)全面,详尽 (10)日光
2.A B
3.略
第二课时
【预习展评】
第一部分(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第二部分(2~4段):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 (全文的主体)
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2段):写洞庭湖的景色并提出“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 第二层(3~4段):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
第三部分(5段):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第四部分(6段):点明作“记”的时间。
【合作探究】
预设问题一:(洞庭湖全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湯湯,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阴天景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迁客骚人悲的感情: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晴天景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迁客骚人喜的感情: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预设问题二:作者的览物之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作者的阔大胸襟,政治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精讲点拨】
1.“古仁人之心”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古仁人”的忧乐观是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2.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当堂达标】
(一)必做题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分)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湯湯,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6分)
2.因己而悲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3分)
3.(4分)C
4.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抒情)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分)
(二)选做题
1.(2分)①吃②回头看
2.(2分)A(A.动词,是;B.语气词,表疑问;C.介词,被;D.介词,跟,同)
3.(3分)(我们)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的水)大概能把东西煮熟。(每一小句1分)
4.(3分)表达了山水之乐和身世之悲的复杂感情。(意思相近即可。若只答出其中的一点得2分)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www.xkb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