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物质的量和粒子数的关系
一、概念
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衡量粒子集体的一个物理量。其符号为n ,其单位为mol 。 1Kmol=1×103mol=1×106mmol
2、摩尔: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为mol 。1mol 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该粒子。
3、粒子:指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微粒。
4、阿伏加德罗常数:12gC-12中所含碳原子数就是1mol 粒子所含的粒子数,叫阿伏加德 罗常数,其符号为N A ,其值为6.02×1023。
二、物质的量和粒子数的关系:N = n·N A
推论:粒子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所含粒子数之比。N n = N 2n 2
三、物质的量和粒子数的关系的运用:
1、它揭示了物质的量和粒子数两个物理量的相互关系。
例如:0.2molCl 2中含有 个分子。
N(Cl2) =n·N A =0.2×6.02×1023=1.204×1023
2、它揭示了微粒内部结构中粒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 例如:1个OH 中含有1个氧原子、1个氢原子、10个电子、9个质子、8个中子。
-- 即:OH ——O ——H ——10e ——9质子——8中子。
84-- 即:n(中子)= n(质子)= n(e)=8n(N)=8n(O)=n(OH) 95
3、它揭示了化学式中各微粒之间的物质的量的相互关系:
+- 例如:Al 2(SO4) 3——2Al 3——3SO 42——3S ——12O
- 得到:n(O)=12n[Al2(SO4) 3]=6n(Al3+)=4n(SO42)=4n(S)
4、它揭示了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例如:2H 2S+SO2=3S+2H2O ,说明:2H 2S ——SO 2——3S ——2H 2O ,
2 得到:n(H2S)=2n(SO2n(S)=n(2H2O) 3
四、强化训练:
1、以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0.2molD 2O 中含有( )
A 、2N A 个分子 B 、2N A 个电子 C 、1.6N A 个中子 D 、0.2N A 个D 2
2、9.2g 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
A 、0.2mol 中子 B 、0.4mol 电子 C 、0.2mol 质子 D 、0.4mol 分子
3、下列物质中,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 )
A 、11.2LH 2和0.5molNO 2 B 、2molCO 和44gCO 2
时18mLH 2O 和32gO 2 D 、标准状况下22.4LN 2和含有14gN 的硝酸 B 、4℃
4、下列物质中含有原子个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是( )
A 、1molN 2 B 、0.5molH 2O C 、1molCO 2 D 、0.25molSO 3
5、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原子数一定相同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1mol 氩气和1mol 氧气 B 、22.4LCO 和28gN 2
C 、标准状况下,22.4LH 2O 和1molCO 2 D 、等质量的氮气和一氧化碳
6、以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3g 金属钠变成钠离子时失去0.1N A 个电子
B 、18g 水中所含电子数目为N A
C 、常温常压下,11.2L 氯气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
D 、32g 氧气中所含原子数目为N A
7、以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常温常压下,22.4L 氧气中所含原子数为2N A
B 、用铂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当阴极析出1.6g 铜时,耗用0.05N A 个电子的电量。
C 、2gCa 由原子变为离子时,失去0.2N A 个电子。
D 、标准状况下,11.2LSO 3中共含有0.2N A 个原子。
8、以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2.4g 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码为0.1N A
B 、2g 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 A
C 、在25℃、压强为101KPa 时,11.2L 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
D 、17g 氨气中所含电子的数目为10N A
9、以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对0.3mol/L硫酸钾溶液正确的说法是( )
A 、1L 溶液含有0.3N A 个钾离子
B 、1L 溶液中含有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总数为0.9N A
C 、2L 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1.2mol/L
D 、2L 溶液中含有0.6N A 个分子
10、以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甲烷和丙烷混合物22.4L 所含分子数为N A
8 B 、标准状况下,1L 辛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N 22.4A
C 、常温常压条件下,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H 2,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D 、常温常压下,1mol 氦气所含核外电子数为4N A
11、以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D 2O 所含质子数为12N A
B 、10g 氖气所含原子数为N A
C 、0.5mol 单质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5N A
D 、标准状况下,1L 水所含分子数为1N 22.4A
12、相同体积的硫酸铝、硫酸亚铁和硫酸钾溶液分别和足量的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钡溶液
反应,生成的沉淀经过干燥后称量质量相等,则硫酸铝、硫酸亚铁和硫酸钾溶液的物质 的量浓度之比为( )
A 、1:3:3 B 、3:1:1 C 、3:3:1 D 、1:1:1
13、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铝溶液分别和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硝酸
银恰好完全反应,则上述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铝溶液的体积比为( )
A 、1:2:3 B 、3:2:1 C 、2:3:6 D 、6:3:2
14、在KIO 3+6HI===KI+3I2+3H2O 反应中,被氧化的碘原子和被还原的碘原子的质量比为( )
A 、5:1 B 、1:5 C 、6:1 D 、1:6
15、把500mL 有氯化钡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mol 硫酸钠的溶液,
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mol 的硝酸银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 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
A 、0.1(b-2a)mol/L B 、10(2a-b)mol/L C 、10(b-a)mol/L D 、10(b-2a)mol/L
二、物质的量和粒子数的关系
一、概念
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衡量粒子集体的一个物理量。其符号为n ,其单位为mol 。 1Kmol=1×103mol=1×106mmol
2、摩尔: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为mol 。1mol 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该粒子。
3、粒子:指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微粒。
4、阿伏加德罗常数:12gC-12中所含碳原子数就是1mol 粒子所含的粒子数,叫阿伏加德 罗常数,其符号为N A ,其值为6.02×1023。
二、物质的量和粒子数的关系:N = n·N A
推论:粒子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所含粒子数之比。N n = N 2n 2
三、物质的量和粒子数的关系的运用:
1、它揭示了物质的量和粒子数两个物理量的相互关系。
例如:0.2molCl 2中含有 个分子。
N(Cl2) =n·N A =0.2×6.02×1023=1.204×1023
2、它揭示了微粒内部结构中粒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 例如:1个OH 中含有1个氧原子、1个氢原子、10个电子、9个质子、8个中子。
-- 即:OH ——O ——H ——10e ——9质子——8中子。
84-- 即:n(中子)= n(质子)= n(e)=8n(N)=8n(O)=n(OH) 95
3、它揭示了化学式中各微粒之间的物质的量的相互关系:
+- 例如:Al 2(SO4) 3——2Al 3——3SO 42——3S ——12O
- 得到:n(O)=12n[Al2(SO4) 3]=6n(Al3+)=4n(SO42)=4n(S)
4、它揭示了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例如:2H 2S+SO2=3S+2H2O ,说明:2H 2S ——SO 2——3S ——2H 2O ,
2 得到:n(H2S)=2n(SO2n(S)=n(2H2O) 3
四、强化训练:
1、以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0.2molD 2O 中含有( )
A 、2N A 个分子 B 、2N A 个电子 C 、1.6N A 个中子 D 、0.2N A 个D 2
2、9.2g 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
A 、0.2mol 中子 B 、0.4mol 电子 C 、0.2mol 质子 D 、0.4mol 分子
3、下列物质中,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 )
A 、11.2LH 2和0.5molNO 2 B 、2molCO 和44gCO 2
时18mLH 2O 和32gO 2 D 、标准状况下22.4LN 2和含有14gN 的硝酸 B 、4℃
4、下列物质中含有原子个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是( )
A 、1molN 2 B 、0.5molH 2O C 、1molCO 2 D 、0.25molSO 3
5、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原子数一定相同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1mol 氩气和1mol 氧气 B 、22.4LCO 和28gN 2
C 、标准状况下,22.4LH 2O 和1molCO 2 D 、等质量的氮气和一氧化碳
6、以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3g 金属钠变成钠离子时失去0.1N A 个电子
B 、18g 水中所含电子数目为N A
C 、常温常压下,11.2L 氯气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
D 、32g 氧气中所含原子数目为N A
7、以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常温常压下,22.4L 氧气中所含原子数为2N A
B 、用铂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当阴极析出1.6g 铜时,耗用0.05N A 个电子的电量。
C 、2gCa 由原子变为离子时,失去0.2N A 个电子。
D 、标准状况下,11.2LSO 3中共含有0.2N A 个原子。
8、以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2.4g 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码为0.1N A
B 、2g 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 A
C 、在25℃、压强为101KPa 时,11.2L 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
D 、17g 氨气中所含电子的数目为10N A
9、以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对0.3mol/L硫酸钾溶液正确的说法是( )
A 、1L 溶液含有0.3N A 个钾离子
B 、1L 溶液中含有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总数为0.9N A
C 、2L 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1.2mol/L
D 、2L 溶液中含有0.6N A 个分子
10、以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甲烷和丙烷混合物22.4L 所含分子数为N A
8 B 、标准状况下,1L 辛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N 22.4A
C 、常温常压条件下,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H 2,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D 、常温常压下,1mol 氦气所含核外电子数为4N A
11、以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D 2O 所含质子数为12N A
B 、10g 氖气所含原子数为N A
C 、0.5mol 单质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5N A
D 、标准状况下,1L 水所含分子数为1N 22.4A
12、相同体积的硫酸铝、硫酸亚铁和硫酸钾溶液分别和足量的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钡溶液
反应,生成的沉淀经过干燥后称量质量相等,则硫酸铝、硫酸亚铁和硫酸钾溶液的物质 的量浓度之比为( )
A 、1:3:3 B 、3:1:1 C 、3:3:1 D 、1:1:1
13、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铝溶液分别和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硝酸
银恰好完全反应,则上述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铝溶液的体积比为( )
A 、1:2:3 B 、3:2:1 C 、2:3:6 D 、6:3:2
14、在KIO 3+6HI===KI+3I2+3H2O 反应中,被氧化的碘原子和被还原的碘原子的质量比为( )
A 、5:1 B 、1:5 C 、6:1 D 、1:6
15、把500mL 有氯化钡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mol 硫酸钠的溶液,
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mol 的硝酸银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 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
A 、0.1(b-2a)mol/L B 、10(2a-b)mol/L C 、10(b-a)mol/L D 、10(b-2a)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