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和粒子数的关系及其强化练习

二、物质的量和粒子数的关系

一、概念

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衡量粒子集体的一个物理量。其符号为n ,其单位为mol 。 1Kmol=1×103mol=1×106mmol

2、摩尔: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为mol 。1mol 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该粒子。

3、粒子:指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微粒。

4、阿伏加德罗常数:12gC-12中所含碳原子数就是1mol 粒子所含的粒子数,叫阿伏加德 罗常数,其符号为N A ,其值为6.02×1023。

二、物质的量和粒子数的关系:N = n·N A

推论:粒子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所含粒子数之比。N n = N 2n 2

三、物质的量和粒子数的关系的运用:

1、它揭示了物质的量和粒子数两个物理量的相互关系。

例如:0.2molCl 2中含有 个分子。

N(Cl2) =n·N A =0.2×6.02×1023=1.204×1023

2、它揭示了微粒内部结构中粒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 例如:1个OH 中含有1个氧原子、1个氢原子、10个电子、9个质子、8个中子。

-- 即:OH ——O ——H ——10e ——9质子——8中子。

84-- 即:n(中子)= n(质子)= n(e)=8n(N)=8n(O)=n(OH) 95

3、它揭示了化学式中各微粒之间的物质的量的相互关系:

+- 例如:Al 2(SO4) 3——2Al 3——3SO 42——3S ——12O

- 得到:n(O)=12n[Al2(SO4) 3]=6n(Al3+)=4n(SO42)=4n(S)

4、它揭示了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例如:2H 2S+SO2=3S+2H2O ,说明:2H 2S ——SO 2——3S ——2H 2O ,

2 得到:n(H2S)=2n(SO2n(S)=n(2H2O) 3

四、强化训练:

1、以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0.2molD 2O 中含有( )

A 、2N A 个分子 B 、2N A 个电子 C 、1.6N A 个中子 D 、0.2N A 个D 2

2、9.2g 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

A 、0.2mol 中子 B 、0.4mol 电子 C 、0.2mol 质子 D 、0.4mol 分子

3、下列物质中,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 )

A 、11.2LH 2和0.5molNO 2 B 、2molCO 和44gCO 2

时18mLH 2O 和32gO 2 D 、标准状况下22.4LN 2和含有14gN 的硝酸 B 、4℃

4、下列物质中含有原子个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是( )

A 、1molN 2 B 、0.5molH 2O C 、1molCO 2 D 、0.25molSO 3

5、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原子数一定相同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1mol 氩气和1mol 氧气 B 、22.4LCO 和28gN 2

C 、标准状况下,22.4LH 2O 和1molCO 2 D 、等质量的氮气和一氧化碳

6、以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3g 金属钠变成钠离子时失去0.1N A 个电子

B 、18g 水中所含电子数目为N A

C 、常温常压下,11.2L 氯气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

D 、32g 氧气中所含原子数目为N A

7、以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常温常压下,22.4L 氧气中所含原子数为2N A

B 、用铂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当阴极析出1.6g 铜时,耗用0.05N A 个电子的电量。

C 、2gCa 由原子变为离子时,失去0.2N A 个电子。

D 、标准状况下,11.2LSO 3中共含有0.2N A 个原子。

8、以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2.4g 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码为0.1N A

B 、2g 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 A

C 、在25℃、压强为101KPa 时,11.2L 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

D 、17g 氨气中所含电子的数目为10N A

9、以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对0.3mol/L硫酸钾溶液正确的说法是( )

A 、1L 溶液含有0.3N A 个钾离子

B 、1L 溶液中含有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总数为0.9N A

C 、2L 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1.2mol/L

D 、2L 溶液中含有0.6N A 个分子

10、以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甲烷和丙烷混合物22.4L 所含分子数为N A

8 B 、标准状况下,1L 辛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N 22.4A

C 、常温常压条件下,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H 2,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D 、常温常压下,1mol 氦气所含核外电子数为4N A

11、以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D 2O 所含质子数为12N A

B 、10g 氖气所含原子数为N A

C 、0.5mol 单质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5N A

D 、标准状况下,1L 水所含分子数为1N 22.4A

12、相同体积的硫酸铝、硫酸亚铁和硫酸钾溶液分别和足量的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钡溶液

反应,生成的沉淀经过干燥后称量质量相等,则硫酸铝、硫酸亚铁和硫酸钾溶液的物质 的量浓度之比为( )

A 、1:3:3 B 、3:1:1 C 、3:3:1 D 、1:1:1

13、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铝溶液分别和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硝酸

银恰好完全反应,则上述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铝溶液的体积比为( )

A 、1:2:3 B 、3:2:1 C 、2:3:6 D 、6:3:2

14、在KIO 3+6HI===KI+3I2+3H2O 反应中,被氧化的碘原子和被还原的碘原子的质量比为( )

A 、5:1 B 、1:5 C 、6:1 D 、1:6

15、把500mL 有氯化钡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mol 硫酸钠的溶液,

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mol 的硝酸银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 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

A 、0.1(b-2a)mol/L B 、10(2a-b)mol/L C 、10(b-a)mol/L D 、10(b-2a)mol/L

二、物质的量和粒子数的关系

一、概念

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衡量粒子集体的一个物理量。其符号为n ,其单位为mol 。 1Kmol=1×103mol=1×106mmol

2、摩尔: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为mol 。1mol 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该粒子。

3、粒子:指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微粒。

4、阿伏加德罗常数:12gC-12中所含碳原子数就是1mol 粒子所含的粒子数,叫阿伏加德 罗常数,其符号为N A ,其值为6.02×1023。

二、物质的量和粒子数的关系:N = n·N A

推论:粒子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所含粒子数之比。N n = N 2n 2

三、物质的量和粒子数的关系的运用:

1、它揭示了物质的量和粒子数两个物理量的相互关系。

例如:0.2molCl 2中含有 个分子。

N(Cl2) =n·N A =0.2×6.02×1023=1.204×1023

2、它揭示了微粒内部结构中粒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 例如:1个OH 中含有1个氧原子、1个氢原子、10个电子、9个质子、8个中子。

-- 即:OH ——O ——H ——10e ——9质子——8中子。

84-- 即:n(中子)= n(质子)= n(e)=8n(N)=8n(O)=n(OH) 95

3、它揭示了化学式中各微粒之间的物质的量的相互关系:

+- 例如:Al 2(SO4) 3——2Al 3——3SO 42——3S ——12O

- 得到:n(O)=12n[Al2(SO4) 3]=6n(Al3+)=4n(SO42)=4n(S)

4、它揭示了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例如:2H 2S+SO2=3S+2H2O ,说明:2H 2S ——SO 2——3S ——2H 2O ,

2 得到:n(H2S)=2n(SO2n(S)=n(2H2O) 3

四、强化训练:

1、以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0.2molD 2O 中含有( )

A 、2N A 个分子 B 、2N A 个电子 C 、1.6N A 个中子 D 、0.2N A 个D 2

2、9.2g 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

A 、0.2mol 中子 B 、0.4mol 电子 C 、0.2mol 质子 D 、0.4mol 分子

3、下列物质中,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 )

A 、11.2LH 2和0.5molNO 2 B 、2molCO 和44gCO 2

时18mLH 2O 和32gO 2 D 、标准状况下22.4LN 2和含有14gN 的硝酸 B 、4℃

4、下列物质中含有原子个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是( )

A 、1molN 2 B 、0.5molH 2O C 、1molCO 2 D 、0.25molSO 3

5、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原子数一定相同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1mol 氩气和1mol 氧气 B 、22.4LCO 和28gN 2

C 、标准状况下,22.4LH 2O 和1molCO 2 D 、等质量的氮气和一氧化碳

6、以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3g 金属钠变成钠离子时失去0.1N A 个电子

B 、18g 水中所含电子数目为N A

C 、常温常压下,11.2L 氯气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

D 、32g 氧气中所含原子数目为N A

7、以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常温常压下,22.4L 氧气中所含原子数为2N A

B 、用铂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当阴极析出1.6g 铜时,耗用0.05N A 个电子的电量。

C 、2gCa 由原子变为离子时,失去0.2N A 个电子。

D 、标准状况下,11.2LSO 3中共含有0.2N A 个原子。

8、以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2.4g 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码为0.1N A

B 、2g 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 A

C 、在25℃、压强为101KPa 时,11.2L 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

D 、17g 氨气中所含电子的数目为10N A

9、以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对0.3mol/L硫酸钾溶液正确的说法是( )

A 、1L 溶液含有0.3N A 个钾离子

B 、1L 溶液中含有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总数为0.9N A

C 、2L 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1.2mol/L

D 、2L 溶液中含有0.6N A 个分子

10、以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甲烷和丙烷混合物22.4L 所含分子数为N A

8 B 、标准状况下,1L 辛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N 22.4A

C 、常温常压条件下,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H 2,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D 、常温常压下,1mol 氦气所含核外电子数为4N A

11、以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D 2O 所含质子数为12N A

B 、10g 氖气所含原子数为N A

C 、0.5mol 单质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5N A

D 、标准状况下,1L 水所含分子数为1N 22.4A

12、相同体积的硫酸铝、硫酸亚铁和硫酸钾溶液分别和足量的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钡溶液

反应,生成的沉淀经过干燥后称量质量相等,则硫酸铝、硫酸亚铁和硫酸钾溶液的物质 的量浓度之比为( )

A 、1:3:3 B 、3:1:1 C 、3:3:1 D 、1:1:1

13、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铝溶液分别和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硝酸

银恰好完全反应,则上述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铝溶液的体积比为( )

A 、1:2:3 B 、3:2:1 C 、2:3:6 D 、6:3:2

14、在KIO 3+6HI===KI+3I2+3H2O 反应中,被氧化的碘原子和被还原的碘原子的质量比为( )

A 、5:1 B 、1:5 C 、6:1 D 、1:6

15、把500mL 有氯化钡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mol 硫酸钠的溶液,

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mol 的硝酸银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 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

A 、0.1(b-2a)mol/L B 、10(2a-b)mol/L C 、10(b-a)mol/L D 、10(b-2a)mol/L


相关文章

  • _物质的量_教学设计_戴梅
  • ·106·化 学 教 育 2010年增刊Ⅱ "物质的量"教学设计 戴 梅 ()北京市汇文中学 100061 1 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高中<化学1(必修)教材中将"物质的量"基本概念的教学 ...查看


  •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 鲁科版必修1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第1课时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赵颖 泰安第二中学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2. 使学生理解阿伏 ...查看


  •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说课稿
  •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说课稿(一)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分子和原子>,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大板块来给大家阐述我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 本节内容在教材 ...查看


  • 浙教版新教材八年级(下)科学教学计划
  • 浙教版新教材八年级(下)科学教学计划 一.班情学情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八(2)班的科学教学工作.全班共有学生38人,期中男生19人,女生19人.就上个学期的学习及多次的平均考试成绩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够.这个班 ...查看


  • 我的物质的量说课稿
  •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在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被安排在必修1第一章的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一. 教材深入剖析 1.教材背景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普 ...查看


  • 物质构成奥秘说课稿
  • <专题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轮复习专题二<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以及说板书设计这五个模块 ...查看


  • 物质的量说课稿 1
  • 物质的量说课稿 解微 08040257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苏教版教材必修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专题,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单元,第二标题.物质的量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贯穿于高中化学的始终,在化学 ...查看


  •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反思性总结
  •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反思性总结 "物质构成的奥秘"包括4个课题,这些课题所涉及的内容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可以再实现课程目标中发挥很好的教育教学功能.针对"物质构成的 ...查看


  • 构成物质的微粒教案
  • 构成物质的微粒 板书设计 一.构成物质的粒子及其性质 很小 不断运动(可控制) 有间隔 相互作用 二.原子的结构 宏观 物质 微观 分子 分成 得失电子 原子 离子 构成 得失电子 三. 化学反应的实质(新物质 新粒子) 学 案 (预习总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