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高中2014-2015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
测试时间:60分钟 总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1、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木星相邻的行星
是 ( )
A. 金星、地球 B.地球、土星 C.火星、土星 D.水星、火星
2、下列关于太阳和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B.黑子、耀斑和极光都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C. 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是17年 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读右图判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0°30°E ) B.(0°60°E )
C.(30°N 30°W ) D.(0°120°E )
4.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
A .日界线,本初子午线 B.(0°,180°)
C .(0°,150°W ) D .(150°,180°)
5.此时北京时间和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分别是( )
A .10时 12时 B.12时 18时
C .14时 16时 D.18时 18时
6、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 )
A .诱发沙尘暴 B .维持地表温度 C.产生潮汐现象 D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7、如果黄赤交角变大 ( )
A .五带范围不变 B.热带、寒带的范围将变小,温带的范围变大
C .热带、温带范围不变,寒带消失 D.热带、寒带的范围将变大,温带的范围变小
8、图中的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有( )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有关地球结构的错误叙述是( )
A .岩石圈在软流层以上 B.地球的内部圈层是根据地震波来划分
C .横波可以通过地球的外核 D.莫霍面和古登堡面是划分地球内部三个圈层的界面
10、晨昏线上:( )
A .时刻相同 B.日期相同 C.太阳高度相同 D.昼夜长短相同
11、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位于(
)
A.盆地 B.平原 C.海洋 D.高原
读图,回答12-13题。
12. 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射点在④处时,应是6月22日前后
B、直射点从①处移到⑤处,需要l 恒星年
C、直射点位于①或⑤处时,都是北半球的春分日
D、直射点从②处移到④处期间,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13. 当太阳直射点最南时,再过10天以后,地球在地球公转轨道的( )
A、近日点附近 B、远日点附近 C、线速度最慢处 D、角速度最慢处
14、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赤道上昼夜平分
B. 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最大值
C. 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D. 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15、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16、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的时期是:( )
A .春分日至秋分日 B .秋分日至春分日
C .夏至日至冬至日 D .冬至日至夏至日
17、某自西向东流的河流,水流对南岸侵蚀严重,且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则该河流位于
A 赤道地区 B回归线上
C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D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18、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19、在晴朗的冬夜,农民用熏烟的方法防止霜冻、是因为 ( )
A .烟雾能将地面辐射反射回地面 B.烟雾能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C .烟雾能将地面辐射散射回地面 D.烟雾能使地面和近地面大气加热增温
20、 右图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表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是( )
A .A B.B C
.C D.D
21、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 )
A、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
B、东北季风和东南季风
C、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
D、西北季风和西南季风
读“北半球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图”,回答22-23题。
22、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F1——水平气压梯度力 B.F2——摩擦
力
C .F3——风向 D.F4——地
转偏向力
23冬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风向都是由大陆吹向海
洋,主要是受哪个力的影响 ( )
A .F1 B.F2 C.F3
D.F4
24、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 B.地面冷热不均
C .水平气压梯度力 D.地转偏向力
25、关于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几个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B.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C. 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D.在三个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姓名: 班级: 座号:
--------------------------------------------------------------------------------
二、填空题
26、读“太阳直射点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 、B 、C 所处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
A __________ ;B __________ ;C __________ 。
(2)在乙图中用“”画出北半球中纬度风带的风向。
(3)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6°34′的是________图。
(4)北半球的极夜范围达最大值的是__________图,河北省盛行偏南风的是________图。
(5)全年在图中大气环流形势A 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__。
27、读“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球运行到D 点时,是_____月_____日前后,为北
半球的_________ 节气。
(2)当地球运动到A 点时,南极圈上昼长为 _______小时,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 _____ 值(最大、最小) 。
(3)当地球运行在D 点时,太阳正直射在__________上,这一天全球各地昼长都是___________小时。
(4)当地球位于D 点时, 34°′N 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5)当地球处于A 位置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选择填空)
A .北京地区的昼最长夜最短 B.地球公转速度较慢的时期
C .正午时北京地区人的影子最短 D.地球公转速度转快的时期
28、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
(1)(4分)此时是北半球的 季,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征
是 。
(2)(4分)半年后,A 处盛行 季风(风向),其性质
是 。
(3)(6分)东亚季风形成的主要成因
是 ;
而南亚季风的成因
是 和 。
(4)(2分)画出A 处,白天的大气环流图
29
、读太阳光照图(右
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该日节气为________,日期为___________前后,极昼的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日深圳昼长_____夜长(大于或小于)。
(3)此时,B 点地方时为______点,昼长为______小时,
(4)地球自转线速度A_____F(大于或小于)。
(5)若B 点所在经度为45°E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包括经度和纬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ADD 4、D 5、D 6、B 7、C 8、C 9、C10、CA 11、B 12、D 13、
C 14、C 15、B
16、B 17、A 18、A 19、AB 20、C 21、C
二、填空题
22、(1)中纬西风(西北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2)西南风(图略)(3)甲和丙(4)丙 甲(5)全年温和多雨
23、(1)3 21 春分日
(2) 0 最大
(3)赤道 12
(4)56
(5)D
24、(1)夏 高温多雨;(4分)
(2)西北 寒冷干燥;(4分)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分)
(4)略(2分)
25、读太阳光照图(右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
(1)夏至,6月22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6分)
(2)大于。(2分)
(3)6,12。(4分)
(4)大于。(2分)
(5)135°E 、23°26′S 。(2分)
6
同安高中2014-2015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
测试时间:60分钟 总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1、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木星相邻的行星
是 ( )
A. 金星、地球 B.地球、土星 C.火星、土星 D.水星、火星
2、下列关于太阳和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B.黑子、耀斑和极光都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C. 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是17年 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读右图判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0°30°E ) B.(0°60°E )
C.(30°N 30°W ) D.(0°120°E )
4.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
A .日界线,本初子午线 B.(0°,180°)
C .(0°,150°W ) D .(150°,180°)
5.此时北京时间和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分别是( )
A .10时 12时 B.12时 18时
C .14时 16时 D.18时 18时
6、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 )
A .诱发沙尘暴 B .维持地表温度 C.产生潮汐现象 D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7、如果黄赤交角变大 ( )
A .五带范围不变 B.热带、寒带的范围将变小,温带的范围变大
C .热带、温带范围不变,寒带消失 D.热带、寒带的范围将变大,温带的范围变小
8、图中的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有( )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有关地球结构的错误叙述是( )
A .岩石圈在软流层以上 B.地球的内部圈层是根据地震波来划分
C .横波可以通过地球的外核 D.莫霍面和古登堡面是划分地球内部三个圈层的界面
10、晨昏线上:( )
A .时刻相同 B.日期相同 C.太阳高度相同 D.昼夜长短相同
11、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位于(
)
A.盆地 B.平原 C.海洋 D.高原
读图,回答12-13题。
12. 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射点在④处时,应是6月22日前后
B、直射点从①处移到⑤处,需要l 恒星年
C、直射点位于①或⑤处时,都是北半球的春分日
D、直射点从②处移到④处期间,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13. 当太阳直射点最南时,再过10天以后,地球在地球公转轨道的( )
A、近日点附近 B、远日点附近 C、线速度最慢处 D、角速度最慢处
14、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赤道上昼夜平分
B. 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最大值
C. 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D. 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15、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16、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的时期是:( )
A .春分日至秋分日 B .秋分日至春分日
C .夏至日至冬至日 D .冬至日至夏至日
17、某自西向东流的河流,水流对南岸侵蚀严重,且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则该河流位于
A 赤道地区 B回归线上
C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D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18、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19、在晴朗的冬夜,农民用熏烟的方法防止霜冻、是因为 ( )
A .烟雾能将地面辐射反射回地面 B.烟雾能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C .烟雾能将地面辐射散射回地面 D.烟雾能使地面和近地面大气加热增温
20、 右图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表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是( )
A .A B.B C
.C D.D
21、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 )
A、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
B、东北季风和东南季风
C、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
D、西北季风和西南季风
读“北半球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图”,回答22-23题。
22、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F1——水平气压梯度力 B.F2——摩擦
力
C .F3——风向 D.F4——地
转偏向力
23冬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风向都是由大陆吹向海
洋,主要是受哪个力的影响 ( )
A .F1 B.F2 C.F3
D.F4
24、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 B.地面冷热不均
C .水平气压梯度力 D.地转偏向力
25、关于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几个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B.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C. 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D.在三个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姓名: 班级: 座号:
--------------------------------------------------------------------------------
二、填空题
26、读“太阳直射点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 、B 、C 所处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
A __________ ;B __________ ;C __________ 。
(2)在乙图中用“”画出北半球中纬度风带的风向。
(3)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6°34′的是________图。
(4)北半球的极夜范围达最大值的是__________图,河北省盛行偏南风的是________图。
(5)全年在图中大气环流形势A 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__。
27、读“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球运行到D 点时,是_____月_____日前后,为北
半球的_________ 节气。
(2)当地球运动到A 点时,南极圈上昼长为 _______小时,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 _____ 值(最大、最小) 。
(3)当地球运行在D 点时,太阳正直射在__________上,这一天全球各地昼长都是___________小时。
(4)当地球位于D 点时, 34°′N 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5)当地球处于A 位置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选择填空)
A .北京地区的昼最长夜最短 B.地球公转速度较慢的时期
C .正午时北京地区人的影子最短 D.地球公转速度转快的时期
28、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
(1)(4分)此时是北半球的 季,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征
是 。
(2)(4分)半年后,A 处盛行 季风(风向),其性质
是 。
(3)(6分)东亚季风形成的主要成因
是 ;
而南亚季风的成因
是 和 。
(4)(2分)画出A 处,白天的大气环流图
29
、读太阳光照图(右
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该日节气为________,日期为___________前后,极昼的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日深圳昼长_____夜长(大于或小于)。
(3)此时,B 点地方时为______点,昼长为______小时,
(4)地球自转线速度A_____F(大于或小于)。
(5)若B 点所在经度为45°E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包括经度和纬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ADD 4、D 5、D 6、B 7、C 8、C 9、C10、CA 11、B 12、D 13、
C 14、C 15、B
16、B 17、A 18、A 19、AB 20、C 21、C
二、填空题
22、(1)中纬西风(西北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2)西南风(图略)(3)甲和丙(4)丙 甲(5)全年温和多雨
23、(1)3 21 春分日
(2) 0 最大
(3)赤道 12
(4)56
(5)D
24、(1)夏 高温多雨;(4分)
(2)西北 寒冷干燥;(4分)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分)
(4)略(2分)
25、读太阳光照图(右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
(1)夏至,6月22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6分)
(2)大于。(2分)
(3)6,12。(4分)
(4)大于。(2分)
(5)135°E 、23°26′S 。(2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