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年级: 班级: 姓名 时间:

一、实验目的: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天平、砝码、弹簧测力计、钩码

三、实验原理:G=mg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注意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a的重力G1,并用天平称量出其质量m1.记录数据。

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b的重力G2,并用天平称量出其质量m2.记录数据。

4、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c的重力G3,并用天平称量出其质量m3.记录数据。

6、实验结论:物体质量与重力的关系:g=G\m

五:实验总结与建议:.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1)在地球表面的物体,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2)在地球表面的物体,物体所受重量雨质量的比值是个定值。

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年级: 班级: 姓名 时间:

一、实验目的: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天平、砝码、弹簧测力计、钩码

三、实验原理:G=mg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注意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a的重力G1,并用天平称量出其质量m1.记录数据。

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b的重力G2,并用天平称量出其质量m2.记录数据。

4、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c的重力G3,并用天平称量出其质量m3.记录数据。

6、实验结论:物体质量与重力的关系:g=G\m

五:实验总结与建议:1.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1)在地球表面的物体,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

2)在地球表面的物体,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个定值。

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年级: 班级: 姓名 时间:

一、实验目的: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天平、砝码、弹簧测力计、钩码

三、实验原理:G=mg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注意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a的重力G1,并用天平称量出其质量m1.记录数据。

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b的重力G2,并用天平称量出其质量m2.记录数据。

4、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c的重力G3,并用天平称量出其质量m3.记录数据。

6、实验结论:物体质量与重力的关系:g=G\m

五:实验总结与建议:.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1)在地球表面的物体,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2)在地球表面的物体,物体所受重量雨质量的比值是个定值。

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年级: 班级: 姓名 时间:

一、实验目的: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天平、砝码、弹簧测力计、钩码

三、实验原理:G=mg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注意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a的重力G1,并用天平称量出其质量m1.记录数据。

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b的重力G2,并用天平称量出其质量m2.记录数据。

4、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c的重力G3,并用天平称量出其质量m3.记录数据。

6、实验结论:物体质量与重力的关系:g=G\m

五:实验总结与建议:1.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1)在地球表面的物体,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

2)在地球表面的物体,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个定值。


相关文章

  •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已填好
  •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目的:验证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棉布,毛巾,带钩长方体木块,钩码,. 实验原理:二力平衡 实验步骤:按课本P24图8.3-3所示的顺序进行探究,并且把数据 ...查看


  •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报告单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实验时期:____________ 一.实验名称: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目的: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1个, ...查看


  • 物理经典实验整理
  •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2..会用公式v 二.实验原理 v 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实验器材 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木块 四.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无损. ...查看


  • [阿基米德原理]探究式教学课堂实录
  • <阿基米德原理>探究式教学课堂实录 设计理念 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创设富于挑战性.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情境,利用生活中常见器材比如:橡皮泥,易拉罐等设计实验,拉近物理与社会.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对物理有亲近之感 ...查看


  • 初中物理沪科版第六章导学案
  • §6.1 力 学习目标: 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并了解力的概念,乐于探究身边的力现象. 2.通过实验感受力作用的相互性,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重点:力的概念. ...查看


  • 6.4[来自地球的力]公开课教学设计
  • 6.4来自地球的力 新安中学 陈静和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 1)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力 2)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会运用公式G=mg计算重力的大小 3)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4)尝试 ...查看


  • 杠杆平衡条件应用
  • 杠杆平衡条件应用 1.小明同学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他保持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研究动力(F1)和动力臂(l1)的关系,并将杠杆平衡时的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请你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F1与l1的关系: . 2.小阳用如图21所示 ...查看


  • 高一物理重力与重心
  • 第4章 相互作用 本章规划 这一章讲述有关力的基本知识,包括了后面学习的动力学和静力学所必需的预备知识.基础性和预备性是本章的特点. 所谓基础性,就是要为学习力学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从知识方面来说,就是理解力的初步概念,理解重力.弹力.摩擦 ...查看


  • [ 重力]教案
  • 第3节 重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 2. 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以及重锤线的应用: 3. 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得出影响重力的因素: 2. 通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