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城市建筑彰显鲜明民族地域特色

内蒙古城市建筑彰显鲜明民族地域特色

近年来,许多旅游观光者来到内蒙古都说我区的城市建筑有特色,让他们耳目一新。 城市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语言。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的城市建设有目共睹,突出了地域性、民族性,给来访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本报特编发此文,对我区的城市建筑进行解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郝益东对城市建筑非常关注,并作出重要批示:在当今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因大量“克隆”建筑而造成的“千城一面”现象,已成为城镇化进程中困扰城市领导者和专家学者的一大顽症。理论和实践都证明,通过塑造城镇的民族地域风貌特色来彰显文化底蕴和管理水平,是一条打破“千城一面”的可行之路,可以有效地提高城镇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自治区党委、政府在2003年《关于加快城镇化的决定》中强调,城镇建设要坚持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地区特点相结合。近年来,不少来访者称赞内蒙古的城镇面目一新,其中包含着对各级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努力塑造城镇特色的肯定。本报发表此文,希望有助于活跃建筑评论,创新规划设计理念,普及建筑艺术知识,推动内蒙古城镇在规划布局、园林广场、整体色调、建筑造型、装饰装修等方面形成风貌特色的主调和个性。

城市建筑具有承载文化意向、传承地域文脉的权利和责任。自治区自建国以来建成的特色建筑从建筑理论角度来解析分类,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以古典的手法将地域传统元素进行移植、拼贴——"文脉"理念的运用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同中国“社会主义内容、民族的形式”大形势一致,内蒙古的建筑师设计了几个特定时期的代表建筑,其手法多运用传统地域的表层语言作为符号,这种做法可以认为是发端于“文脉”理念的表达。这些建筑多表现为“现代的形式,民族的内容”甚至是西洋的形式,民族的装饰图案和细部。在比例尺度的推敲中常具有经典建筑学的构图法则和古典的美学特征。这在特定的时期里一度成为了现代建筑传统趋势的主流。

1952年建成的内蒙古博物馆(郭蕴诚设计)是西洋的水平五段式形制加蒙古装饰图案,直到目前为止,这座建筑仍然是呼和浩特市的城市名片;1954年建成的成吉思汗陵(郭蕴诚设计)将类“盔顶”式的“蒙古帽”屋顶与汉式的基座组装,再饰以喇嘛庙图案,因其形式地道、比例尺度把握较好,成为内蒙古民族建筑的代表性作品;1984年建成的内蒙古人大常委办公楼(郭日睿设计)为集中式的西洋古典形制加象征意味的“蒙古包”及蒙古饰带,在相对简洁的现代构图中具有了古典的纪念性特征;1986年为迎接内蒙古自治区40年大庆而建设的内蒙古赛马场(韩梅

设计)和1996年为迎接自治区50年大庆而建设的内蒙古展览馆(范祥设计)也出自同一种手法,前者在现代建筑顶上加上变了形的“蒙古包”群,后者则施以蒙古人服饰和家具中抽象出的图案。新近建成的70年大庆项目——呼和浩特市新体育场(白音查干艺术设计)用草原雄鹰的形象来达到标志建筑地域性身份的目的。 2005年竣工的锡林郭勒盟党政办公大楼(张鹏举设计)整体形式上较上述建筑更具现代感,其装饰性符号也不是直白地在外墙上使用传统图案,而是通过窗遮阳处理与建筑整体更有机地结合,但其整体仍在强调一种新古典美的纪念性。近期完成设计的内蒙古大学教学主楼(张鹏举设计),因业主表达校园标志性和民族地区身份的强烈愿望,也采取了上述纪念性意味的新古典手法,在此,建筑师的创作努力主要集中在传统纪念性语言的现代表达(顶部“蒙古包”的镂空处理)、色彩对于不同建筑语汇的过渡和柔化作用(校园整体暖红色的墙面)、以及赋与纪念性形体构件以空间实用功效(蒙古包的观光作用)。

二、抽象出蒙古民族地域建筑的性格——空间与意象的表达

正如业界共识,简单的符号化拼贴、堆积和形式主义的纪念性表达已经或正在被时代所遗弃。在地域建筑形态创造方面,建筑师应追求形式和符号以外的东西。以“形”表“意”、以“神”会“意”的意象表现常成为一种有效的解答。新生代的内蒙古建筑师认识到:由地域自然和文化习俗长期积淀形成的淳朴、雄浑、厚重的性格特征应成为这种建筑形式的所表之“意象”。1997年建成的内蒙古图书馆(贺颖设计)配合建筑个性采用厚重的形象;2002年建成的呼和浩特市党政五大班子办公楼(温捷强设计)从蒙藏建筑中提炼出厚重、雄浑的特征加以表现并强调草原意象的强烈水平感而成为城市新的标志。2004年在呼和浩特北部山坡建成的仁和训练基地(温捷强设计)采用了淳朴的风格,用就地取材的碎石为外墙饰面有效地融入了环境,同时也不失厚重感;建筑大师邢同和在内蒙古包头的作品——包头博物馆表现了“蒙古草原上的巨石”的精神意象。新近落成的呼和浩特机场候机楼(中国民航设计院设计)试图表现草原蒙古帐幕结构的洁白疏朗的意向。

近期,内蒙古工业大学张鹏举教授设计完成的两个项目也采取了表现建筑意象的手法。一项是建于内蒙古乌海市的蒙古族家具博物馆,方案从蒙古族家具便于游走携带和形象自身的特征,抽象出“盛装蒙古人生活的箱子”的概念并加以表现,同时采用蒙古人获得空间的最直接的方式,来围合入口前的集散空间以取代通常博物馆具有集会礼仪功能的入口大厅。另外,该建筑置于一个空旷的植物园微凸之地,期望成为具有“草原敖包”式的精神之场。另一项为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和图书馆。

该方案以“七方联体”水平舒展的体量解决了建筑的城市定位、面向大众的开放性、建筑的整体性与功能的独立性、建筑的性格与地域性表达等诸多问题。

以上两种答案在长期内有效,正如美国建筑理论家文丘里所言:“建筑秩序中‘下里巴人’式要素存在的主要依据就是它本身存在。这就是我们的东西。建筑师们可以为此叹息,甚至想消灭它们,但是它们却不会离去,至少是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离去,因为建筑师没有替代它们的力量(也不知道该用什么去替代它们),也因为这些普遍的要素适应了现存的多样化和信息传播的需要„„”。话虽如此,但面对印度建筑大师查尔斯?柯里亚的那些将传统、文化和地域、气候有机相融的精彩作品,笔者时常扪心自问„„难道真的“没有替代它们的力量”了吗?

三、从地域原型中寻找建筑创作的契合点——地域自然条件的回应

近年来流行一个术语:原型。建筑类型学鼓吹建筑师的任务就是寻找事物背后的活在人们集体记忆中的“原型”。

早期地域风格是在信息闭塞、内向封闭的年代由于独特的自然经济和资源条件以及民俗习惯而形成的鲜明特征。如今,现代科技有能力克服许多不利的自然因素,致使大一统的现代主义风格在全球广泛流行,从而又引起了建筑“全球性”与“地域性”的长期之争。关于“地域性”,我们姑且不论“存在心理”上的社会学合理性,在当下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它在“技术伦理”范畴内的生态学合理性却不容忽视。因而,尊重当地自然因素则应当是地域建筑的首要回应。这也许是寻求地域建筑之艰难路程中的务实作法。同时社会在变、生活在变、相对不变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也许可成为建筑地域性的一个重要“基因”。

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前提下,回应自然条件的建筑创作自然就是地域性建筑生成的共性基础。这也许就是草原蒙古包“全面可持续性”给我们的启示。近年来,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张鹏举教授完成了若干作品。这些作品均试图将本地区多风沙、少雨雪、冬严寒、夏干热的气候特征成为建筑创作的所依之据和所表之源,设计从整合环境秩序、塑造文化个性和探索适宜技术出发。2004年落成的内蒙古文化大厦,2003年落成的内蒙古军区征兵办公楼,2006年建成的内蒙古草原研究所综合楼,2007年建成的盛乐古城博物馆等建筑均表现为体型简明、开窗适度、厚重敦实,外部空间从城市整体出发而内部空间则竭力打造气候宜人的公共交往空间,以弥补漫长冬季及不良气候造成的环境缺憾。尤其是2007建成的盛乐古城博物馆采用下沉、覆埋及利用自然采光通风等生态策略创造了根据此时此地的新地域建筑形象。

回顾内蒙古地区的建筑师建国以来的建筑创作之路,深有感触的是:相对于本地区建筑文化传统的继承,设计工作处于刚刚回到起点的状态;而建筑师和大众同属不同程度的“历史失忆”是必须承认的客观现实;同时仅地域一词,从领域设定方面就有好几种定义,它是一个高度复合状态的文化地图。传统不属于某个国家和民族,它是一个国际性的概念,我们要从全面的角度来看待文化的移植与拓展,也就是说在“全球”这一前提下不断创造„„

内蒙古城市建筑彰显鲜明民族地域特色

近年来,许多旅游观光者来到内蒙古都说我区的城市建筑有特色,让他们耳目一新。 城市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语言。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的城市建设有目共睹,突出了地域性、民族性,给来访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本报特编发此文,对我区的城市建筑进行解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郝益东对城市建筑非常关注,并作出重要批示:在当今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因大量“克隆”建筑而造成的“千城一面”现象,已成为城镇化进程中困扰城市领导者和专家学者的一大顽症。理论和实践都证明,通过塑造城镇的民族地域风貌特色来彰显文化底蕴和管理水平,是一条打破“千城一面”的可行之路,可以有效地提高城镇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自治区党委、政府在2003年《关于加快城镇化的决定》中强调,城镇建设要坚持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地区特点相结合。近年来,不少来访者称赞内蒙古的城镇面目一新,其中包含着对各级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努力塑造城镇特色的肯定。本报发表此文,希望有助于活跃建筑评论,创新规划设计理念,普及建筑艺术知识,推动内蒙古城镇在规划布局、园林广场、整体色调、建筑造型、装饰装修等方面形成风貌特色的主调和个性。

城市建筑具有承载文化意向、传承地域文脉的权利和责任。自治区自建国以来建成的特色建筑从建筑理论角度来解析分类,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以古典的手法将地域传统元素进行移植、拼贴——"文脉"理念的运用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同中国“社会主义内容、民族的形式”大形势一致,内蒙古的建筑师设计了几个特定时期的代表建筑,其手法多运用传统地域的表层语言作为符号,这种做法可以认为是发端于“文脉”理念的表达。这些建筑多表现为“现代的形式,民族的内容”甚至是西洋的形式,民族的装饰图案和细部。在比例尺度的推敲中常具有经典建筑学的构图法则和古典的美学特征。这在特定的时期里一度成为了现代建筑传统趋势的主流。

1952年建成的内蒙古博物馆(郭蕴诚设计)是西洋的水平五段式形制加蒙古装饰图案,直到目前为止,这座建筑仍然是呼和浩特市的城市名片;1954年建成的成吉思汗陵(郭蕴诚设计)将类“盔顶”式的“蒙古帽”屋顶与汉式的基座组装,再饰以喇嘛庙图案,因其形式地道、比例尺度把握较好,成为内蒙古民族建筑的代表性作品;1984年建成的内蒙古人大常委办公楼(郭日睿设计)为集中式的西洋古典形制加象征意味的“蒙古包”及蒙古饰带,在相对简洁的现代构图中具有了古典的纪念性特征;1986年为迎接内蒙古自治区40年大庆而建设的内蒙古赛马场(韩梅

设计)和1996年为迎接自治区50年大庆而建设的内蒙古展览馆(范祥设计)也出自同一种手法,前者在现代建筑顶上加上变了形的“蒙古包”群,后者则施以蒙古人服饰和家具中抽象出的图案。新近建成的70年大庆项目——呼和浩特市新体育场(白音查干艺术设计)用草原雄鹰的形象来达到标志建筑地域性身份的目的。 2005年竣工的锡林郭勒盟党政办公大楼(张鹏举设计)整体形式上较上述建筑更具现代感,其装饰性符号也不是直白地在外墙上使用传统图案,而是通过窗遮阳处理与建筑整体更有机地结合,但其整体仍在强调一种新古典美的纪念性。近期完成设计的内蒙古大学教学主楼(张鹏举设计),因业主表达校园标志性和民族地区身份的强烈愿望,也采取了上述纪念性意味的新古典手法,在此,建筑师的创作努力主要集中在传统纪念性语言的现代表达(顶部“蒙古包”的镂空处理)、色彩对于不同建筑语汇的过渡和柔化作用(校园整体暖红色的墙面)、以及赋与纪念性形体构件以空间实用功效(蒙古包的观光作用)。

二、抽象出蒙古民族地域建筑的性格——空间与意象的表达

正如业界共识,简单的符号化拼贴、堆积和形式主义的纪念性表达已经或正在被时代所遗弃。在地域建筑形态创造方面,建筑师应追求形式和符号以外的东西。以“形”表“意”、以“神”会“意”的意象表现常成为一种有效的解答。新生代的内蒙古建筑师认识到:由地域自然和文化习俗长期积淀形成的淳朴、雄浑、厚重的性格特征应成为这种建筑形式的所表之“意象”。1997年建成的内蒙古图书馆(贺颖设计)配合建筑个性采用厚重的形象;2002年建成的呼和浩特市党政五大班子办公楼(温捷强设计)从蒙藏建筑中提炼出厚重、雄浑的特征加以表现并强调草原意象的强烈水平感而成为城市新的标志。2004年在呼和浩特北部山坡建成的仁和训练基地(温捷强设计)采用了淳朴的风格,用就地取材的碎石为外墙饰面有效地融入了环境,同时也不失厚重感;建筑大师邢同和在内蒙古包头的作品——包头博物馆表现了“蒙古草原上的巨石”的精神意象。新近落成的呼和浩特机场候机楼(中国民航设计院设计)试图表现草原蒙古帐幕结构的洁白疏朗的意向。

近期,内蒙古工业大学张鹏举教授设计完成的两个项目也采取了表现建筑意象的手法。一项是建于内蒙古乌海市的蒙古族家具博物馆,方案从蒙古族家具便于游走携带和形象自身的特征,抽象出“盛装蒙古人生活的箱子”的概念并加以表现,同时采用蒙古人获得空间的最直接的方式,来围合入口前的集散空间以取代通常博物馆具有集会礼仪功能的入口大厅。另外,该建筑置于一个空旷的植物园微凸之地,期望成为具有“草原敖包”式的精神之场。另一项为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和图书馆。

该方案以“七方联体”水平舒展的体量解决了建筑的城市定位、面向大众的开放性、建筑的整体性与功能的独立性、建筑的性格与地域性表达等诸多问题。

以上两种答案在长期内有效,正如美国建筑理论家文丘里所言:“建筑秩序中‘下里巴人’式要素存在的主要依据就是它本身存在。这就是我们的东西。建筑师们可以为此叹息,甚至想消灭它们,但是它们却不会离去,至少是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离去,因为建筑师没有替代它们的力量(也不知道该用什么去替代它们),也因为这些普遍的要素适应了现存的多样化和信息传播的需要„„”。话虽如此,但面对印度建筑大师查尔斯?柯里亚的那些将传统、文化和地域、气候有机相融的精彩作品,笔者时常扪心自问„„难道真的“没有替代它们的力量”了吗?

三、从地域原型中寻找建筑创作的契合点——地域自然条件的回应

近年来流行一个术语:原型。建筑类型学鼓吹建筑师的任务就是寻找事物背后的活在人们集体记忆中的“原型”。

早期地域风格是在信息闭塞、内向封闭的年代由于独特的自然经济和资源条件以及民俗习惯而形成的鲜明特征。如今,现代科技有能力克服许多不利的自然因素,致使大一统的现代主义风格在全球广泛流行,从而又引起了建筑“全球性”与“地域性”的长期之争。关于“地域性”,我们姑且不论“存在心理”上的社会学合理性,在当下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它在“技术伦理”范畴内的生态学合理性却不容忽视。因而,尊重当地自然因素则应当是地域建筑的首要回应。这也许是寻求地域建筑之艰难路程中的务实作法。同时社会在变、生活在变、相对不变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也许可成为建筑地域性的一个重要“基因”。

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前提下,回应自然条件的建筑创作自然就是地域性建筑生成的共性基础。这也许就是草原蒙古包“全面可持续性”给我们的启示。近年来,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张鹏举教授完成了若干作品。这些作品均试图将本地区多风沙、少雨雪、冬严寒、夏干热的气候特征成为建筑创作的所依之据和所表之源,设计从整合环境秩序、塑造文化个性和探索适宜技术出发。2004年落成的内蒙古文化大厦,2003年落成的内蒙古军区征兵办公楼,2006年建成的内蒙古草原研究所综合楼,2007年建成的盛乐古城博物馆等建筑均表现为体型简明、开窗适度、厚重敦实,外部空间从城市整体出发而内部空间则竭力打造气候宜人的公共交往空间,以弥补漫长冬季及不良气候造成的环境缺憾。尤其是2007建成的盛乐古城博物馆采用下沉、覆埋及利用自然采光通风等生态策略创造了根据此时此地的新地域建筑形象。

回顾内蒙古地区的建筑师建国以来的建筑创作之路,深有感触的是:相对于本地区建筑文化传统的继承,设计工作处于刚刚回到起点的状态;而建筑师和大众同属不同程度的“历史失忆”是必须承认的客观现实;同时仅地域一词,从领域设定方面就有好几种定义,它是一个高度复合状态的文化地图。传统不属于某个国家和民族,它是一个国际性的概念,我们要从全面的角度来看待文化的移植与拓展,也就是说在“全球”这一前提下不断创造„„


相关文章

  • 内蒙古文化建筑
  • 编者按:城市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语言.近年来,我区的城市建设有目共睹,突出了地域性.民族性,给来访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本报特编发此文,对我区的城市建筑进行解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郝益东对城市建筑非常关注,并作出重要批示: ...查看


  • 草原文化与呼和浩特城市文化定位
  • 草原文化与呼和浩特城市文化定位 摘 要:在文化根脉及地理意义上,呼和浩特城市文化是草原文化的城市形态,是"城市版"的草原文化.草原文化塑造草原城市决策个体的意识形态从而影响城市建设形态:或者渗入草原城市定位的法理基础从而 ...查看


  • 园博园导游词RTF
  • 重庆园博园 园博园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龙景湖公园,现有面积219.6831公顷,四面临街,可远眺缙云山.鸡公山,嘉陵江温塘峡.观音峡等山景.水景.峡景和北碚城市景观,可满足游览休息.耗资近20亿.占地3300亩的重庆园博园,是一个集自然景观和 ...查看


  • 基于大连历史街区东关街浅析大连城市文化发展的未来
  •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城市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文化作为塑造城市形象,彰显城市特点,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被普遍的运用.大连的现代国际化名城战略必将以文化为向导.东关街是大连的历史街区,东关街的命运以及它蕴含的齐鲁文化和中西碰撞的 ...查看


  • 游园博园记
  • 第六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于2007年9月在厦门举行,会址选在"华侨旗帜"陈嘉庚先生的故乡--集美中洲岛.2007年10月29号,我们设计院一行20人有幸到厦门园博园进行了参观学习,虽然时间短暂,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 ...查看


  • 城市旅游品牌
  • 泉州的旅游品牌,该何去何从? 前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旅游已经经历了近20年的蓬勃发展,城市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游客对城市目的地选择日益多元化,而众多城市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同质化现象也十分明显,城市旅游发展面临严峻 ...查看


  • 浅析黑龙江的地域文化
  • 浅析黑龙江的地域文化 [摘要] 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黑土地养育了龙江人.一方文化成就了一方人,龙江精神成就了一代代龙江人.如果有一种精神是龙江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那便是龙江人的闯的精神. 随着文化大融合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文化从地球上消失或即 ...查看


  • 城市规划毕业设计说明书
  • 摘 要 目前,旅游产品正从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和专项旅游相结合的趋势发展.度 假旅游正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旅游产品.专家预测至2012年我国的度假旅游收入将达到9200亿元人民币,占当年旅游总收入的61%.基于这样的发展态势,本文对神泉文化旅游 ...查看


  • 全国各地乡风民俗
  • 一.华北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当地大量的文化遗址,古墓群,古建筑群,大型古典园林,大型石窟壁画,著名的古都,构筑出丰厚浓郁的旅游文化氛围.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辽阔坦荡的草原风光和清新无染的空气,使人眼阔心宽,宁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