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好爸爸,好妈妈
有人说 “孩子是父母一生最好的作品。”的确,孩子身上不仅流淌着父母的血,更沐浴着父母的言传身教,传递着父母道德品行,寄托着父母理想愿望。 心理学家海灵格告诉我们,幸福家庭关系是这样的:夫妻俩亲密并肩站立,孩子站在父母的前面中间位置,形成稳定的等腰三角关系。孩子要受到爸爸妈妈的同步呵护才有安全感。妈妈代表情感,爸爸代表理性,孩子靠情感来滋养内在的生命,靠理性来发展外在的世界。同时沐浴在来自父母双方的阳光雨露,孩子才能成长茁壮。
一、为孩子构建良好的原生家庭
第二节中我们提到了原生家庭,能够理解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人生会产生很重要的家庭,那么我们应该给我们的孩子一个什么样的原生家庭?什么样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最好?
一个爸爸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好好疼爱孩子的妈妈;
一个妈妈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欣赏并推崇孩子的爸爸!
可以在一起、也可以分开,但不能没有爱!
尊重是最深层次的爱!孩子的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否认孩子父母亲的其中一方,等于无意识里也否认了孩子的一半;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研究,当人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也就是吃饱穿暖之后,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爱与归属感,它们像心灵的食物,若是得不到,会令人感到空虚沮丧。
孩子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那是超越了一切事物的渴望,那么,孩子是通过什么方式与父母连接的呢?就是做和父母相同的事,因为通过做相同的事,孩子可以感觉“我们是一起的”,这就是归属感的需求。因此,孩子根本不会理会自己在做什么,有时甚至是触犯法律也不管不顾,因为他们强烈的归属需求就像饥饿时只要能吃饱,甚至犯险去偷食物一样。
在一个家庭里,如果妈妈常说爸爸不好、不认同爸爸,孩子为了能和爸爸连接,会采取强烈的方式,也就是和爸爸做相同的事或发生相同的事。但因为这不
被妈妈允许,所以孩子表面上会听妈妈,然而私底下会像爸爸,甚至在潜意识里跟随着爸爸的命运。
当我们否定自己的丈夫或妻子时,我们正在给孩子什么样的信息呢?
“你爸爸是懒惰、不负责的人,你以后不要像他一样!”
“你妈妈死爱钱,你以后不要像她一样!”
“你妈妈爱唠叨,你以后不要像她一样唠叨!”
“你妈妈都不顾家,你以后千万不可以像她一样!”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肯定会出现这些行为:懒惰、不负责、死爱钱、爱唠叨、不顾家。为什么?因为他心里强烈需要和他的父母连接,但有关他爸爸/妈妈的信息却全是负面信息,他当然只能跟这些信息连接,做出相同的行为来满足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简单地说就是,当你越不尊重对方,孩子就会越像他/她。
有人说,我只放在心里没说出来呀!不要自欺欺人了,孩子的感觉无比敏锐,就算表面上没说,如果你心中有这些信息,一定会在无意识里显露出来,而你的孩子一定会感受到。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既然与父母连接是孩子天生的心理需求,那就提供更多正面的信息来满足孩子连接父母的需求。
“孩子你真了不起,你和你爸爸一样真聪明!”
“你和你爸爸一样讲义气!”
“你和你爸爸一样人缘儿很好!”
“你和你爸爸一样很孝顺!”
“你跟你妈妈一样很善良!”
“你跟你妈妈一样很有爱心!”
“你跟你妈妈一样喜欢学习!”
“你跟你妈妈一样做事很认真!”
不只是称赞孩子,重点是称赞孩子“像爸爸”“像妈妈”的地方,透过这种方式,孩子会朝好的信息方向与爸妈连接,心中对归属感的渴望也会得到满足。 当孩子连接的渴望被允许了,就不会那么强烈地在暗地里连接那些被否认的缺点。尤其是离婚的父母若能这样做,孩子必能有好的发展,他们会学到大人有
时候会吵架,夫妻有可能会分开,但是他们却能承认彼此的位置,也承认对方的父母身份,这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身教,也是莫大的祝福。
作为父母请你一定记得:你现在就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你在重新创造一个文化。过去不对的事情,不要持续下去;过去好的经验,要把它传承下去。你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家庭幸福。
爱的误区:
误区1:孩子,对你严厉是为你好
案例1:
前来心理咨询室咨询的A 小姐,她得妈妈很强势,对女经常挑剔,经常会对女儿说:你自己想想你哪里错了!A 小姐,小时候长期被妈妈指责和要求反省,但是妈妈并没有给予清晰的指导和教育,只是每次都让她自己反省。在恐惧和焦虑之下,孩子感到了被抛弃和嫌弃的风险,所以就会拼命地反省,甚至是夸大自己的错误程度,以期望换取妈妈的原谅。
A小姐长大了之后,人格的发展出现了几个显著的特征。一个是她很自卑,对自己充满了自我怀疑和否定,比如最近她和男朋友分手了,在我们的对话里她对自己有很多的谴责。第二是她经常容易焦虑,遇到事情容易想的很多。第三是她对自己要求非常高,有明显的完美主义倾向,认为自己必须要把一切事情都做得很好,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情,都必须全力以赴。这样的性格特征,造成了她长期焦虑,精神压力大,一方面容易取悦别人,另一方面又对很多事情很挑剔。 身为父母,我们要给孩子爱——无条件的爱,无论孩子俊丑,聪明还是智力一般,调皮捣蛋还是乖巧可爱。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受,无条件的接受孩子,理解孩子,信任孩子,认可孩子。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误区2:孩子,你是我的全部 案例2: 前来咨询室咨询的来访者是家里的独子,他的母亲对他倾注了很多的爱和感情。在他的母亲心中,他是最重要的。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会对自己述说她的苦恼、艰辛和种种的不如意。对于还处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他们常常会把父母的不幸归结于自己,他们会努力做一些超乎自己能力的行为,来弥补自己内心
的亏欠。因此,在他四岁时,他就踩着板凳给母亲做饭的举动。从心理学的角度,这类行为更多的不是源于孝顺,而是源于内心的不安全感,他希望讨好母亲,来让母亲欢喜,从而冲淡母亲的忧愁。 在他的内心中,他知道自己是母亲心中最重要的人,为此,作为回报,他也要把母亲摆在第一位。在他的婚礼上,看着母亲,他突然开始哭泣,吓坏了来宾和新娘。那时,他心里一定是在为自己把本应全部都给母亲的爱分割出一部份而内疚,在他心底潜意识中,他认为这就是一种背叛。 婚后,他断然否认婆媳之间存在矛盾,他说,我们家永远都不可能出现这类的问题,在我们家母亲永远都是第一位的。但是,母亲还是失落,于是,她就常对着儿子哭泣,因为这样会唤起母子间原有的同情内疚与亲密。他对母亲的痛苦表示了强烈的内疚,他认为一定是自己的媳妇不好,惹母亲生气了,才会让母亲这样痛苦。夫妻关系急转直下。孩子的出生再一次改变了家里的格局,他很喜欢孩子,他的爱再一次被分走了。于是,母亲再次告诫儿子,一个男人这样儿女情长是没出息的,你要以事业为重。 从此,他的家里鸡犬不宁,每次他下班回来面对的不是来自母亲不受重视的抱怨,就是妻子得不到爱的埋怨,还有孩子得不到关心的委屈„„
一个家庭一般只能有一个孩子,孩子常常占据家庭中的主要地位,孩子承担了父母长辈太多的爱,也承受了太多的期盼。很多家长,为了孩子,可以牺牲自我,放弃很多,放弃自我的发展,放弃自我的空间,放弃夫妻的交流。其实我们用爱自己建造了一座牢笼,我们和孩子都成了爱的囚徒。
一个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是夫妻关系,然后才是亲子关系。好的父母关系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健康的家庭关系,是父母共同把孩子抚养长大,把孩子带到一个更广阔的天地,让他们独立,从而享受着孩子成长的乐趣,而不是把孩子的世界同自己的生活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如果把亲子关系放在家庭中的第一要位,父母对待孩子的爱就会产生偏差,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会发生爱的误读就会出现案例2中的情况。
任何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爱全部都给了另外一个人,并且把自己的前途和希望都寄托在这个人身上,他必然会对这个人寄予很高的期望,他希望这个人会回报自己的付出,回报自己的爱,而这就变成爱的交换,而不是无条件的爱。父母不需要为了孩子放弃自己一切,父母需要有自己的成长空间,有夫妻正常的相
处空间,有自己的事业成长空间,有自己减缓压力的空间。只有自己不断成长,才能不过于依恋孩子,才能适应不断成长的孩子,也才能赢得孩子更长久的敬爱。
我们要给孩子以自由,与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各自都有自己的空间,让孩子能独立成长。
爱是以孩子的成长为首要任务,根据孩子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身为父母的角色,从无条件的爱,到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世界,最后,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独立人格的人。但是教育往往在方寸之间发生偏差,天下的父母都会认为自己提供给孩子的就是最好的爱。
三、好爸爸、好妈妈绝招 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信任,共同成长。 第一:放低姿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当我们高高在上时,自然会与孩子拉开一定的距离,沟通便无从谈起。其实,孩子有他们眼中的世界,只有放低做父母的姿态,蹲下来和孩子站在同一个高度对话,我们才会找到许多曾经不解的答案。
曾经听一位妈妈聊起她淘气的儿子,这个4岁的男孩似乎有着天生用不完的精力,连刷牙时也总是不停扭动身体,对着镜子扮各种鬼脸。妈妈一再提醒他要好好刷牙但收效甚微,直到有一天,妈妈自己在刷牙的时候,突发奇想地蹲到了儿子的高度,来尝试一下令儿子百玩不厌的动作,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在儿子的高度看过去,镜子略有凹凸不平,成像便有哈哈镜的效果,这个发现让妈妈都觉得很有趣,更别说对一切充满好奇的儿子了。
由此可见,沟通的前提是父母要能够从孩子角度来想、来观察、思考孩子这么做是为什么。当我们能够更加理解孩子的时候,就不会再觉得他的举动是无意义的,就能与他很好地沟通了。
第二: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曾经有人做过调查,给父母出了一份考卷,上面列了几十道题:
你的孩子最崇拜谁?
他最好的朋友是谁?
你的孩子感觉最兴奋的一件事是什么?
从小到大,哪一件事对孩子打击最大?
孩子最感兴趣的一次活动是什么?
这些父母的孩子也得到了同样一份问卷。把父母与孩子的答案对照,人们惊奇地发现,没有一位父母能答对一半以上的问题。这些父母可能熟悉孩子身上最微小的一颗痣长在什么地方,却怎么也搞不清楚孩子崇拜的偶像是叫迈克尔·乔丹还是迈克尔·杰克逊。
了解孩子,试着走进他们的世界,或许我们就不再感叹代沟的存在,与孩子交流也更加顺畅。
第三:理解孩子的情绪和个性
我们允许自己表达情绪,而在孩子伤心难过的时候却说:"不许哭!别哭了!再哭?像个男子汉!"百般阻止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我们会将孩子的负面情绪定义为“无理取闹”、“要挟父母”。
哭是一种最原始、最基本的情绪表达方式,父母要对孩子的表示理解。孩子因为年龄的原因,很多时候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而教会孩子用更多更恰当方式表达自己,是父母的责任。很多时候,家长埋怨孩子“倔”,不能沟通,其实,倔是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之所以不接受意见,是因为我们的意见只站在自己的立场,而没关注孩子的感受和需求,也没有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去与之沟通。 第四:尊重孩子,多给孩子选择权
通常3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拥有简单的决定能力了。这时,爸爸妈妈要有责任有意识地进行“基础教育”,让孩子开始学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举例来说,可以让孩子自己决定穿什么衣服上幼儿园,先告诉他一些简单的穿衣规则,什么场合穿什么样的衣衫,然后再让他自己决定。如果孩子仍然穿选错的衣服去幼儿园,爸爸妈妈可以先不要指出,等孩子意识到周围人的眼光,得到“教训”后,再教导孩子“应该为自己的行为做决定”,这样体验式的学习能够让孩子成长得很快。
要孩子负起自己的责任,父母要先能守得住自己的界限。父母常常越位,承担孩子的责任,包办孩子的生活,规划孩子的人生,实质上是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和机会。身为父母,我们必须意识到,无论是对于孩子,还是我们自己,“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第五:与孩子做“朋友”要控制尺度
从孩子的成长与情感需要出发考虑问题,与迁就、溺爱不同。当然,威信的建立是以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为基础的,而不是靠威严来形成的。父母既要平等地对待孩子,使孩子乐于与父母玩耍、游戏,又要建立起父母应有的威信。如果以10次亲子沟通的过程来说,不妨和孩子做8次朋友,2次扮演长辈。始终要记得,我们和孩子可以是很要好的“朋友”,但还是要让他了解我们家长的角色。爸爸妈妈应该在世俗的成功与快乐间找一个最好的平衡点,从某种程度上,孩子的未来是父母的选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家庭教育是一个终身的教育,让我们伴随孩子一起慢慢成长!
第三节 好爸爸,好妈妈
有人说 “孩子是父母一生最好的作品。”的确,孩子身上不仅流淌着父母的血,更沐浴着父母的言传身教,传递着父母道德品行,寄托着父母理想愿望。 心理学家海灵格告诉我们,幸福家庭关系是这样的:夫妻俩亲密并肩站立,孩子站在父母的前面中间位置,形成稳定的等腰三角关系。孩子要受到爸爸妈妈的同步呵护才有安全感。妈妈代表情感,爸爸代表理性,孩子靠情感来滋养内在的生命,靠理性来发展外在的世界。同时沐浴在来自父母双方的阳光雨露,孩子才能成长茁壮。
一、为孩子构建良好的原生家庭
第二节中我们提到了原生家庭,能够理解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人生会产生很重要的家庭,那么我们应该给我们的孩子一个什么样的原生家庭?什么样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最好?
一个爸爸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好好疼爱孩子的妈妈;
一个妈妈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欣赏并推崇孩子的爸爸!
可以在一起、也可以分开,但不能没有爱!
尊重是最深层次的爱!孩子的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否认孩子父母亲的其中一方,等于无意识里也否认了孩子的一半;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研究,当人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也就是吃饱穿暖之后,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爱与归属感,它们像心灵的食物,若是得不到,会令人感到空虚沮丧。
孩子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那是超越了一切事物的渴望,那么,孩子是通过什么方式与父母连接的呢?就是做和父母相同的事,因为通过做相同的事,孩子可以感觉“我们是一起的”,这就是归属感的需求。因此,孩子根本不会理会自己在做什么,有时甚至是触犯法律也不管不顾,因为他们强烈的归属需求就像饥饿时只要能吃饱,甚至犯险去偷食物一样。
在一个家庭里,如果妈妈常说爸爸不好、不认同爸爸,孩子为了能和爸爸连接,会采取强烈的方式,也就是和爸爸做相同的事或发生相同的事。但因为这不
被妈妈允许,所以孩子表面上会听妈妈,然而私底下会像爸爸,甚至在潜意识里跟随着爸爸的命运。
当我们否定自己的丈夫或妻子时,我们正在给孩子什么样的信息呢?
“你爸爸是懒惰、不负责的人,你以后不要像他一样!”
“你妈妈死爱钱,你以后不要像她一样!”
“你妈妈爱唠叨,你以后不要像她一样唠叨!”
“你妈妈都不顾家,你以后千万不可以像她一样!”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肯定会出现这些行为:懒惰、不负责、死爱钱、爱唠叨、不顾家。为什么?因为他心里强烈需要和他的父母连接,但有关他爸爸/妈妈的信息却全是负面信息,他当然只能跟这些信息连接,做出相同的行为来满足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简单地说就是,当你越不尊重对方,孩子就会越像他/她。
有人说,我只放在心里没说出来呀!不要自欺欺人了,孩子的感觉无比敏锐,就算表面上没说,如果你心中有这些信息,一定会在无意识里显露出来,而你的孩子一定会感受到。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既然与父母连接是孩子天生的心理需求,那就提供更多正面的信息来满足孩子连接父母的需求。
“孩子你真了不起,你和你爸爸一样真聪明!”
“你和你爸爸一样讲义气!”
“你和你爸爸一样人缘儿很好!”
“你和你爸爸一样很孝顺!”
“你跟你妈妈一样很善良!”
“你跟你妈妈一样很有爱心!”
“你跟你妈妈一样喜欢学习!”
“你跟你妈妈一样做事很认真!”
不只是称赞孩子,重点是称赞孩子“像爸爸”“像妈妈”的地方,透过这种方式,孩子会朝好的信息方向与爸妈连接,心中对归属感的渴望也会得到满足。 当孩子连接的渴望被允许了,就不会那么强烈地在暗地里连接那些被否认的缺点。尤其是离婚的父母若能这样做,孩子必能有好的发展,他们会学到大人有
时候会吵架,夫妻有可能会分开,但是他们却能承认彼此的位置,也承认对方的父母身份,这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身教,也是莫大的祝福。
作为父母请你一定记得:你现在就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你在重新创造一个文化。过去不对的事情,不要持续下去;过去好的经验,要把它传承下去。你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家庭幸福。
爱的误区:
误区1:孩子,对你严厉是为你好
案例1:
前来心理咨询室咨询的A 小姐,她得妈妈很强势,对女经常挑剔,经常会对女儿说:你自己想想你哪里错了!A 小姐,小时候长期被妈妈指责和要求反省,但是妈妈并没有给予清晰的指导和教育,只是每次都让她自己反省。在恐惧和焦虑之下,孩子感到了被抛弃和嫌弃的风险,所以就会拼命地反省,甚至是夸大自己的错误程度,以期望换取妈妈的原谅。
A小姐长大了之后,人格的发展出现了几个显著的特征。一个是她很自卑,对自己充满了自我怀疑和否定,比如最近她和男朋友分手了,在我们的对话里她对自己有很多的谴责。第二是她经常容易焦虑,遇到事情容易想的很多。第三是她对自己要求非常高,有明显的完美主义倾向,认为自己必须要把一切事情都做得很好,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情,都必须全力以赴。这样的性格特征,造成了她长期焦虑,精神压力大,一方面容易取悦别人,另一方面又对很多事情很挑剔。 身为父母,我们要给孩子爱——无条件的爱,无论孩子俊丑,聪明还是智力一般,调皮捣蛋还是乖巧可爱。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受,无条件的接受孩子,理解孩子,信任孩子,认可孩子。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误区2:孩子,你是我的全部 案例2: 前来咨询室咨询的来访者是家里的独子,他的母亲对他倾注了很多的爱和感情。在他的母亲心中,他是最重要的。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会对自己述说她的苦恼、艰辛和种种的不如意。对于还处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他们常常会把父母的不幸归结于自己,他们会努力做一些超乎自己能力的行为,来弥补自己内心
的亏欠。因此,在他四岁时,他就踩着板凳给母亲做饭的举动。从心理学的角度,这类行为更多的不是源于孝顺,而是源于内心的不安全感,他希望讨好母亲,来让母亲欢喜,从而冲淡母亲的忧愁。 在他的内心中,他知道自己是母亲心中最重要的人,为此,作为回报,他也要把母亲摆在第一位。在他的婚礼上,看着母亲,他突然开始哭泣,吓坏了来宾和新娘。那时,他心里一定是在为自己把本应全部都给母亲的爱分割出一部份而内疚,在他心底潜意识中,他认为这就是一种背叛。 婚后,他断然否认婆媳之间存在矛盾,他说,我们家永远都不可能出现这类的问题,在我们家母亲永远都是第一位的。但是,母亲还是失落,于是,她就常对着儿子哭泣,因为这样会唤起母子间原有的同情内疚与亲密。他对母亲的痛苦表示了强烈的内疚,他认为一定是自己的媳妇不好,惹母亲生气了,才会让母亲这样痛苦。夫妻关系急转直下。孩子的出生再一次改变了家里的格局,他很喜欢孩子,他的爱再一次被分走了。于是,母亲再次告诫儿子,一个男人这样儿女情长是没出息的,你要以事业为重。 从此,他的家里鸡犬不宁,每次他下班回来面对的不是来自母亲不受重视的抱怨,就是妻子得不到爱的埋怨,还有孩子得不到关心的委屈„„
一个家庭一般只能有一个孩子,孩子常常占据家庭中的主要地位,孩子承担了父母长辈太多的爱,也承受了太多的期盼。很多家长,为了孩子,可以牺牲自我,放弃很多,放弃自我的发展,放弃自我的空间,放弃夫妻的交流。其实我们用爱自己建造了一座牢笼,我们和孩子都成了爱的囚徒。
一个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是夫妻关系,然后才是亲子关系。好的父母关系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健康的家庭关系,是父母共同把孩子抚养长大,把孩子带到一个更广阔的天地,让他们独立,从而享受着孩子成长的乐趣,而不是把孩子的世界同自己的生活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如果把亲子关系放在家庭中的第一要位,父母对待孩子的爱就会产生偏差,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会发生爱的误读就会出现案例2中的情况。
任何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爱全部都给了另外一个人,并且把自己的前途和希望都寄托在这个人身上,他必然会对这个人寄予很高的期望,他希望这个人会回报自己的付出,回报自己的爱,而这就变成爱的交换,而不是无条件的爱。父母不需要为了孩子放弃自己一切,父母需要有自己的成长空间,有夫妻正常的相
处空间,有自己的事业成长空间,有自己减缓压力的空间。只有自己不断成长,才能不过于依恋孩子,才能适应不断成长的孩子,也才能赢得孩子更长久的敬爱。
我们要给孩子以自由,与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各自都有自己的空间,让孩子能独立成长。
爱是以孩子的成长为首要任务,根据孩子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身为父母的角色,从无条件的爱,到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世界,最后,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独立人格的人。但是教育往往在方寸之间发生偏差,天下的父母都会认为自己提供给孩子的就是最好的爱。
三、好爸爸、好妈妈绝招 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信任,共同成长。 第一:放低姿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当我们高高在上时,自然会与孩子拉开一定的距离,沟通便无从谈起。其实,孩子有他们眼中的世界,只有放低做父母的姿态,蹲下来和孩子站在同一个高度对话,我们才会找到许多曾经不解的答案。
曾经听一位妈妈聊起她淘气的儿子,这个4岁的男孩似乎有着天生用不完的精力,连刷牙时也总是不停扭动身体,对着镜子扮各种鬼脸。妈妈一再提醒他要好好刷牙但收效甚微,直到有一天,妈妈自己在刷牙的时候,突发奇想地蹲到了儿子的高度,来尝试一下令儿子百玩不厌的动作,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在儿子的高度看过去,镜子略有凹凸不平,成像便有哈哈镜的效果,这个发现让妈妈都觉得很有趣,更别说对一切充满好奇的儿子了。
由此可见,沟通的前提是父母要能够从孩子角度来想、来观察、思考孩子这么做是为什么。当我们能够更加理解孩子的时候,就不会再觉得他的举动是无意义的,就能与他很好地沟通了。
第二: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曾经有人做过调查,给父母出了一份考卷,上面列了几十道题:
你的孩子最崇拜谁?
他最好的朋友是谁?
你的孩子感觉最兴奋的一件事是什么?
从小到大,哪一件事对孩子打击最大?
孩子最感兴趣的一次活动是什么?
这些父母的孩子也得到了同样一份问卷。把父母与孩子的答案对照,人们惊奇地发现,没有一位父母能答对一半以上的问题。这些父母可能熟悉孩子身上最微小的一颗痣长在什么地方,却怎么也搞不清楚孩子崇拜的偶像是叫迈克尔·乔丹还是迈克尔·杰克逊。
了解孩子,试着走进他们的世界,或许我们就不再感叹代沟的存在,与孩子交流也更加顺畅。
第三:理解孩子的情绪和个性
我们允许自己表达情绪,而在孩子伤心难过的时候却说:"不许哭!别哭了!再哭?像个男子汉!"百般阻止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我们会将孩子的负面情绪定义为“无理取闹”、“要挟父母”。
哭是一种最原始、最基本的情绪表达方式,父母要对孩子的表示理解。孩子因为年龄的原因,很多时候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而教会孩子用更多更恰当方式表达自己,是父母的责任。很多时候,家长埋怨孩子“倔”,不能沟通,其实,倔是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之所以不接受意见,是因为我们的意见只站在自己的立场,而没关注孩子的感受和需求,也没有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去与之沟通。 第四:尊重孩子,多给孩子选择权
通常3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拥有简单的决定能力了。这时,爸爸妈妈要有责任有意识地进行“基础教育”,让孩子开始学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举例来说,可以让孩子自己决定穿什么衣服上幼儿园,先告诉他一些简单的穿衣规则,什么场合穿什么样的衣衫,然后再让他自己决定。如果孩子仍然穿选错的衣服去幼儿园,爸爸妈妈可以先不要指出,等孩子意识到周围人的眼光,得到“教训”后,再教导孩子“应该为自己的行为做决定”,这样体验式的学习能够让孩子成长得很快。
要孩子负起自己的责任,父母要先能守得住自己的界限。父母常常越位,承担孩子的责任,包办孩子的生活,规划孩子的人生,实质上是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和机会。身为父母,我们必须意识到,无论是对于孩子,还是我们自己,“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第五:与孩子做“朋友”要控制尺度
从孩子的成长与情感需要出发考虑问题,与迁就、溺爱不同。当然,威信的建立是以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为基础的,而不是靠威严来形成的。父母既要平等地对待孩子,使孩子乐于与父母玩耍、游戏,又要建立起父母应有的威信。如果以10次亲子沟通的过程来说,不妨和孩子做8次朋友,2次扮演长辈。始终要记得,我们和孩子可以是很要好的“朋友”,但还是要让他了解我们家长的角色。爸爸妈妈应该在世俗的成功与快乐间找一个最好的平衡点,从某种程度上,孩子的未来是父母的选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家庭教育是一个终身的教育,让我们伴随孩子一起慢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