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兴县第三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关于“影视精品励志”校本课程的开发
一、课程开设的情境分析
海兴县第三中学是一所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学,虽然位于海兴县城的西北部,但其并不真正的属于一所县级中学,其实质还是一所乡镇中学。海兴县第三中学是由原来的苏集镇中学和定村中学这两所乡镇中学合并而成的,其生源几乎都是周边的村镇的学生,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不是特别的大,大部分学生只是觉得混下初中来拿个毕业证就可以了,甚至一些学生都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学生们学习的决心不是很坚定,尤其是八年级第二学期的时候,学生们接下来就将面临学习比较紧张的九年级生活,就有很多学生开始打退堂鼓了,选择辍学去打工而不是继续上学。对于学生们的选择,校方努力无效,而学生的家长,大部分都是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对于给孩子们教育上的投资,有的家长宁愿孩子去打工挣钱而不是给学生投资,更有的学生就抱有“打工挣钱,上学无用”的心理,家长也劝阻不了。于是,就在八年级升入九年级的这个阶段有大批的学生辍学,导致学生数量骤减,所以,为了保住生源,在八年级的时候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坚定学习的信心至关重要。
海兴县第三中学在八年级新开设了化学课程,这就导致八年级的学生的压力很大,要同时学习九门课程,负担比较重,而且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作业压着学生喘不过气来,这也会导致学生压力过大而产生厌学心理,甚至辍学。所以,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压力大,需要有一定的歇息时间,而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只要不让他学习干什么都可以,所以,就要满足学生的需求,但是也要渗透给他们必要的道理,于无形中将其内化。海兴县第三中学的每周四下午的第三节课,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要去参加教研活动,而这个时候学生们就自由了,虽然会有很多作业要做,但是毕竟有大部分学生趁机放松自己,所以,与其让学生自己偷偷“放松”不如在这个时间段给学生时间让他们放松,所以就把课程设计在这个时候。而且每个教室里都配有多媒体设备,网络条件便利,有助于辅助教学。
二、课程性质
“精品影视励志”校本课程,是不同于其他必学的国家规定的课程,是通过
让学生观看精品励志类电影,缓解八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能够得到适当的放松,同时也在放松的同时于无形中向学生渗透励志思想,坚定学生的学习信念的课程。此课程不会像学校的其他课程一样采用考试的形式来检测学生,此课程相当于是一门素质类课程,但是又不同于思想品德那样正式,是于无形中向学生渗透思想,比起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虽然耗费的时间要长得多。
区别于其它课程,该课程重点强调:
1、情境性。此课程主要通过观看国内外励志电影,让学生感受主人公的励志过程,设身处地的想想自身,来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
2、生成性。是由教师选择的励志类电影决定本节课的内容,但是,观看电影结束后,学生们会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进行自由发言,而并非根据预定目标预先设计的课程。随着学生活动的不断开展,课程不断不断构建,学生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为了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整合,推动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为我校今后的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状况,制定本课程实施方案。
此课程设计与实施是基于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培养学生坚定学习的理念来开展的。
1、学生是校本课程的主体。一方面学生是课程开发的依据;另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创造课程。
2、课程是学生通过反思性、谈论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反思的环境、对象。
3、校本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会、反思为本,旨在渗透给学生对于学习以及人生的态度。
4、教师和学生不是校本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校本课程的创生者。
四、课程目标
(一)目标来源 1、学生需要
对于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学习压力很大,要同时学习九门课程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所以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进行适当的放松是必要的,并且能够从观看电影的同时于无形中收获一些道理,尤其是对于那些对于学习不抱很大希望,并且有辍学苗头的学生,有助于改变他们的想法,坚定他们学习的信念。 2、社会需要
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时代的突飞猛进,学生要能在将来适应社会,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自我力量,就必须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教育就要在学生中学时代教授坚定的信念以及品质。社会发展需求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拥有多样化活动方式、与社会密切相关的课程亟待开展,可以弥补国家课程统一的不足。 (二)总目标
通过观看励志电影,学生们可以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得到片刻的放松,同时也可以在无形中受到电影中主人公的影响,使自己产生一些感受,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也可以当作是在练习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树立好好努力的坚定信念。因此,“影视精品励志”课程的总目标是:放松学生的学习生活,无形中影响学生坚定学习的信念,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影中每一位主人公的主要的人生经历。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提升自己的合作能
力。
(3)提高从所给的信息中提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的能力,同时提高信息整合处
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与同学讨论交流观后感,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看待问题的方法。 (2)学习从所给的信息中提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的方法。
(3)通过开展“精品励志电影感悟”演讲比赛,汇报和展示自己的所获所感和语言的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2)通过观看励志电影,体会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建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五、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
(一)课程内容选择原则
1、思想性原则 由于学生的经验和认知能力所限制,学生对于一些问题的理解能力与认识是有限的,不全面的甚至有的时候是偏激的,因此,通过观看一些励志类的电影,有助于学生对一些问题的深入理解,以及新的理解与认识。
2、开放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没有绝对范围和标准,即没有严格的知识体系,提倡教学活动的多样性,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性,学习方式的自主性,评价标准的差异性,社会、家庭、学校尽可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方位的支持,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创建自由探究的环境。
3、主体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内容开发既要体现学生的兴趣爱好的需要,又要体现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校发展的需要,使学校、教师和学生成为学校教材开发的主体,改变传统的学校、教师和学生仅仅是教材的使用者的角色。 4、综合性原则 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学校的特色,又要从学生兴趣和需要出发,有针对性选择不同的内容,同时,还要考虑个性发展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内容,体现不同的结果,也就是说活动的多样的视点、多样的过程和多样的结果。
5、实践性原则 校本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主选择、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以问题和活动为教学内容的主体,强调注重活动的实践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学习的结果。 (二)课程内容的确定与组织
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及学校的资源条件,“影视精品励志”校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赏一赏:观赏精品励志电影
学生认真的观赏播放的电影,用心的去体会主人公的人生经历,体会其中所蕴含的哲理。
2、论一论:交流观后感
小组内讨论交流探讨一下,观赏完电影之后,自己的感受与体会,并对影视作品
中的主人公进行自己的评价,发表自己的观点, 3、晒一晒:我的感悟与观点
各个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组内讨论的结果,展示观看完电影后的感悟以及对电影中的人物的评价。
4、比一比:哪个是是本学期“影视精品励志”的明星小组?
开展“影视精品励志”演讲比赛,汇报和展示自己对本学期所观赏的励志电影的感悟及体会和语言的应用能力。比赛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演讲比赛来增进对坚定信念的理解和语言的运用能力。 5、评一评:你的收获和进步
通过学生的自评和他评来认识自己和本小组这学期的收获,提升自信心和成就感。
六、课程实施
(一)实施原则 1、任务原则
学生要通过任务来达到语言和文化信息的掌握,而不是教师的教授。从关注教材转变到关注学生,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知识的学习转变到知识的运用。 2、合作性原则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探究和合作的意识以及团队意识 3、开放性原则
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来帮助学生完成任务。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教学,它需要学生、老师、家长、学校领导的共同努力。
(二)实施对象
八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 (三)课时安排
18课时,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根据影视作品所需时间调整)
七、课程评价
(一)评价理念 1、评价的整体性
评价的整体性要求在评价中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统整,使它们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贯彻到平时的课堂中去。一方面,将学生在课堂中的各种表现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另一方面,注重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
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主体是多元的。教师、学生都可以作为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自我反思性评价,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性评价,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自我教育的的能力。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多元
方式,允许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可以有不同见解,并支持学生所学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 3、评价内容的过程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重视对学生课堂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进行评定时应该揭示学生在课堂学校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如何评价一部影视作品中的人物的思路,而不仅是针对影视作品得出评价,只要学生学习以及人生有了一定的重新的认识与感悟,就应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要重视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以及成功的体验。总之,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和发展程度,而不是以科学发展的水平,或者成人的认识水平来评价学生的最终结果。 (二)评价方式
1、教师对学生平时的出勤及课堂表现的评价(30%) 2、自己自评、同学互评、家长评价(各10%)
3、“影视精品励志”演讲比赛,汇报和展示自己对本学期所观赏的励志电影的感悟及体会(40%)
海兴县第三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关于“影视精品励志”校本课程的开发
一、课程开设的情境分析
海兴县第三中学是一所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学,虽然位于海兴县城的西北部,但其并不真正的属于一所县级中学,其实质还是一所乡镇中学。海兴县第三中学是由原来的苏集镇中学和定村中学这两所乡镇中学合并而成的,其生源几乎都是周边的村镇的学生,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不是特别的大,大部分学生只是觉得混下初中来拿个毕业证就可以了,甚至一些学生都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学生们学习的决心不是很坚定,尤其是八年级第二学期的时候,学生们接下来就将面临学习比较紧张的九年级生活,就有很多学生开始打退堂鼓了,选择辍学去打工而不是继续上学。对于学生们的选择,校方努力无效,而学生的家长,大部分都是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对于给孩子们教育上的投资,有的家长宁愿孩子去打工挣钱而不是给学生投资,更有的学生就抱有“打工挣钱,上学无用”的心理,家长也劝阻不了。于是,就在八年级升入九年级的这个阶段有大批的学生辍学,导致学生数量骤减,所以,为了保住生源,在八年级的时候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坚定学习的信心至关重要。
海兴县第三中学在八年级新开设了化学课程,这就导致八年级的学生的压力很大,要同时学习九门课程,负担比较重,而且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作业压着学生喘不过气来,这也会导致学生压力过大而产生厌学心理,甚至辍学。所以,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压力大,需要有一定的歇息时间,而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只要不让他学习干什么都可以,所以,就要满足学生的需求,但是也要渗透给他们必要的道理,于无形中将其内化。海兴县第三中学的每周四下午的第三节课,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要去参加教研活动,而这个时候学生们就自由了,虽然会有很多作业要做,但是毕竟有大部分学生趁机放松自己,所以,与其让学生自己偷偷“放松”不如在这个时间段给学生时间让他们放松,所以就把课程设计在这个时候。而且每个教室里都配有多媒体设备,网络条件便利,有助于辅助教学。
二、课程性质
“精品影视励志”校本课程,是不同于其他必学的国家规定的课程,是通过
让学生观看精品励志类电影,缓解八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能够得到适当的放松,同时也在放松的同时于无形中向学生渗透励志思想,坚定学生的学习信念的课程。此课程不会像学校的其他课程一样采用考试的形式来检测学生,此课程相当于是一门素质类课程,但是又不同于思想品德那样正式,是于无形中向学生渗透思想,比起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虽然耗费的时间要长得多。
区别于其它课程,该课程重点强调:
1、情境性。此课程主要通过观看国内外励志电影,让学生感受主人公的励志过程,设身处地的想想自身,来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
2、生成性。是由教师选择的励志类电影决定本节课的内容,但是,观看电影结束后,学生们会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进行自由发言,而并非根据预定目标预先设计的课程。随着学生活动的不断开展,课程不断不断构建,学生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为了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整合,推动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为我校今后的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状况,制定本课程实施方案。
此课程设计与实施是基于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培养学生坚定学习的理念来开展的。
1、学生是校本课程的主体。一方面学生是课程开发的依据;另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创造课程。
2、课程是学生通过反思性、谈论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反思的环境、对象。
3、校本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会、反思为本,旨在渗透给学生对于学习以及人生的态度。
4、教师和学生不是校本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校本课程的创生者。
四、课程目标
(一)目标来源 1、学生需要
对于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学习压力很大,要同时学习九门课程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所以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进行适当的放松是必要的,并且能够从观看电影的同时于无形中收获一些道理,尤其是对于那些对于学习不抱很大希望,并且有辍学苗头的学生,有助于改变他们的想法,坚定他们学习的信念。 2、社会需要
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时代的突飞猛进,学生要能在将来适应社会,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自我力量,就必须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教育就要在学生中学时代教授坚定的信念以及品质。社会发展需求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拥有多样化活动方式、与社会密切相关的课程亟待开展,可以弥补国家课程统一的不足。 (二)总目标
通过观看励志电影,学生们可以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得到片刻的放松,同时也可以在无形中受到电影中主人公的影响,使自己产生一些感受,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也可以当作是在练习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树立好好努力的坚定信念。因此,“影视精品励志”课程的总目标是:放松学生的学习生活,无形中影响学生坚定学习的信念,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影中每一位主人公的主要的人生经历。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提升自己的合作能
力。
(3)提高从所给的信息中提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的能力,同时提高信息整合处
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与同学讨论交流观后感,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看待问题的方法。 (2)学习从所给的信息中提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的方法。
(3)通过开展“精品励志电影感悟”演讲比赛,汇报和展示自己的所获所感和语言的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2)通过观看励志电影,体会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建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五、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
(一)课程内容选择原则
1、思想性原则 由于学生的经验和认知能力所限制,学生对于一些问题的理解能力与认识是有限的,不全面的甚至有的时候是偏激的,因此,通过观看一些励志类的电影,有助于学生对一些问题的深入理解,以及新的理解与认识。
2、开放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没有绝对范围和标准,即没有严格的知识体系,提倡教学活动的多样性,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性,学习方式的自主性,评价标准的差异性,社会、家庭、学校尽可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方位的支持,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创建自由探究的环境。
3、主体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内容开发既要体现学生的兴趣爱好的需要,又要体现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校发展的需要,使学校、教师和学生成为学校教材开发的主体,改变传统的学校、教师和学生仅仅是教材的使用者的角色。 4、综合性原则 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学校的特色,又要从学生兴趣和需要出发,有针对性选择不同的内容,同时,还要考虑个性发展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内容,体现不同的结果,也就是说活动的多样的视点、多样的过程和多样的结果。
5、实践性原则 校本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主选择、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以问题和活动为教学内容的主体,强调注重活动的实践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学习的结果。 (二)课程内容的确定与组织
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及学校的资源条件,“影视精品励志”校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赏一赏:观赏精品励志电影
学生认真的观赏播放的电影,用心的去体会主人公的人生经历,体会其中所蕴含的哲理。
2、论一论:交流观后感
小组内讨论交流探讨一下,观赏完电影之后,自己的感受与体会,并对影视作品
中的主人公进行自己的评价,发表自己的观点, 3、晒一晒:我的感悟与观点
各个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组内讨论的结果,展示观看完电影后的感悟以及对电影中的人物的评价。
4、比一比:哪个是是本学期“影视精品励志”的明星小组?
开展“影视精品励志”演讲比赛,汇报和展示自己对本学期所观赏的励志电影的感悟及体会和语言的应用能力。比赛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演讲比赛来增进对坚定信念的理解和语言的运用能力。 5、评一评:你的收获和进步
通过学生的自评和他评来认识自己和本小组这学期的收获,提升自信心和成就感。
六、课程实施
(一)实施原则 1、任务原则
学生要通过任务来达到语言和文化信息的掌握,而不是教师的教授。从关注教材转变到关注学生,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知识的学习转变到知识的运用。 2、合作性原则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探究和合作的意识以及团队意识 3、开放性原则
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来帮助学生完成任务。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教学,它需要学生、老师、家长、学校领导的共同努力。
(二)实施对象
八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 (三)课时安排
18课时,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根据影视作品所需时间调整)
七、课程评价
(一)评价理念 1、评价的整体性
评价的整体性要求在评价中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统整,使它们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贯彻到平时的课堂中去。一方面,将学生在课堂中的各种表现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另一方面,注重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
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主体是多元的。教师、学生都可以作为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自我反思性评价,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性评价,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自我教育的的能力。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多元
方式,允许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可以有不同见解,并支持学生所学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 3、评价内容的过程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重视对学生课堂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进行评定时应该揭示学生在课堂学校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如何评价一部影视作品中的人物的思路,而不仅是针对影视作品得出评价,只要学生学习以及人生有了一定的重新的认识与感悟,就应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要重视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以及成功的体验。总之,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和发展程度,而不是以科学发展的水平,或者成人的认识水平来评价学生的最终结果。 (二)评价方式
1、教师对学生平时的出勤及课堂表现的评价(30%) 2、自己自评、同学互评、家长评价(各10%)
3、“影视精品励志”演讲比赛,汇报和展示自己对本学期所观赏的励志电影的感悟及体会(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