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2

2015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江苏卷(二)

淮安市阳光学校高三语文组 胡建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在继承音乐传统的时候,应持 的态度。自古以来少数民族音乐与汉族音乐的交流从未间断,少数民族的音乐早已成为中华民族音乐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音乐也在各民族音乐融合的基础上 ,在世界音乐文化大舞台上绽放光彩。

A. 开放 密不可分 百花齐放 B.开阔 亲密无间 百花齐放

C. 开阔 亲密无间 渐臻+佳境 D.开放 密不可分 渐臻佳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三,不仅成功树立起中国智能手机的良好形象,而且改变了运营商和消费者对华为手机的认识。

B .政府部门既要明确其与慈善组织的关系,也要加强对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的管理,这样才能为慈善事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C .李娜在网球场上的坚韧表现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在为中国体育赢得全世界瞩目的同时,也有效传达了关于力与美的正能量。

D .汉赋虽然呈现出堆砌词藻以至好用生词僻字,但在丰富文学作品的词汇、锤炼语言辞句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3.下列标语表述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草坪标语)

B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图书馆标语)

C .扬起希望的风帆,走上新生的坦途。(医院标语)

D .司机一杯酒,亲人几多愁。 (公路标语)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不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 ,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 。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 。

①寂寞是一种清福

②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

③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③①② D .②①③

5.对下列材料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对写作有形象的比喻:“基址初平,间架未定,先筹何处建厅,何处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

A .写文章应先安排结构,选定材料。

B .写文章必须注意衔接,前后勾连。

C .写文章需要打好基础,注重积累。

D .写文章应当围绕中心,收放自如。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应题目。

耿弇字伯昭,扶风茂陵人也。父况,以明经为郎。弇少好学,习父业。常见郡尉试骑士,建旗鼓,肄驰射,由是好将帅..

之事。及王莽败,更始立,诸将略地者,前后多擅威权,辄改易守、令。况自以莽之所置,怀不自安。时弇年二十一,乃辞况奉奏诣更始,因赍贡献,以求自固之宜。弇道闻光武在卢奴,乃驰北上谒,光武留署门下吏。因说护军朱祜,求归发兵,以定邯郸。光武笑曰:“小儿曹乃有大意哉! ”因数召见加恩慰。

光武即位,拜弇为建威大将军。与骠骑大将军景丹、强弩将军陈俊攻厌新贼于敖仓,皆破降之。弇从幸舂陵,因见自请北收上谷兵未发者,定彭宠于渔阳,取张丰于涿郡,东攻张步,以平齐地。帝壮其意,乃许之。因诏弇进讨张步。 时,张步都剧,使其弟蓝将精兵二万守西安,诸郡太守合万余人守临淄,相去四十里。弇视西安城小而坚,且蓝兵又精,临淄名虽大而实易攻,乃敕诸校会,后五日攻西安。蓝闻之晨夜儆守至期夜半弇敕诸将皆蓐食会明至临淄城护军荀梁等争之.

以为宜速攻西安。弇曰:“不然。西安闻吾欲攻之,日夜为备;临淄出不意而至,必惊扰,吾攻之一日必拔。拔临淄即西安孤,张蓝与步隔绝,必复亡去,所谓击一而得二者也。若先攻西安,不卒下,顿兵坚城,死伤必多。诸君之言,未见其宜。”

遂攻临淄,半日拔之,入据其城。张蓝闻之大惧,遂将其众亡归剧。

弇乃令军中无得妄掠剧下,须张步至乃取之,以激怒步。步气盛,直攻弇营,与刘歆等合战,弇视歆等锋交,乃自引.

精兵以横突步陈于东城下,大破之。飞矢中弇股,以佩刀截之,左右无知者。弇明旦复勒兵出,复大破之,杀伤无数。十三年,增弇户邑。每有四方异议,辄召入问筹策。年五十六,永平元年卒,谥为愍侯。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父况,以明经为郎 明:通晓。 B.建旗鼓,肄驰射 肄:演练。 ..

C .乃敕诸校会 敕:命令。 D.弇乃令军中无得妄掠剧下 妄:狂妄。 ..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蓝闻之/晨夜儆守/至期夜半/弇敕诸将皆蓐食/会明至临淄城/护军荀梁等争之/以为宜速攻西安

B .蓝闻之晨夜/儆守至期夜半/弇敕诸将/皆蓐食会明至临淄城/护军荀梁等争之/以为宜/速攻西安

C .蓝闻之/晨夜儆守至期/夜半弇敕诸将/皆蓐食/侩明至临淄城护军/荀梁等争之/以为宜速攻西安

D .蓝闻之晨夜/儆守至期/夜半弇敕诸将/皆蓐食/会明至临淄城护军/荀梁等争之以为宜/速攻西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耿弇政治上善于审时度势。父亲是王莽任命的官员,王莽失败后,为了巩固父亲的权力前去见更始帝,半道上听到光武帝的消息后就马上决定投奔光武帝。

B .耿弇作战时勇气超人。他常主动请战,先是要带兵平定邯郸,后又主动请命攻打上谷等地;战斗中被箭射中大腿,自己悄悄用刀截断箭羽,第二天仍旧率兵出战。

C .耿弇作战时善于使用计策。在带兵攻打西安和临淄时,故意放风说先攻打西安,而第五天的半夜,却令将士早吃饭,天一亮赶到临淄,出敌不意攻占了它。

D .耿弇深得光武帝的信任。见到光武帝不久,就因被认为志向远大而多次被召见和慰劳,后来建立功勋后,每当各处有不同意见,皇帝就召他进朝咨询方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辞况奉奏诣更始,因赍贡献,以求自固之宜。

译文:

(2)若先攻西安,不卒下,顿兵坚城,死伤必多。

译文:

三、阅读下两首词,完成1~2题。

下 方 山【注】

【南朝·梁】 何逊

寒鸟树间响,落星川际浮。

繁霜白晓岸,苦雾黑晨流。

鳞鳞逆去水,弥弥急还舟。

望乡行复立,瞻途近更修。

谁能百里地,萦绕千端愁?

【注】方山:六朝时渡口。

1.诗歌三、四句中“白”“黑”两字的使用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5分)

答:

2.在归乡途中诗人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6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表明自己对“思”与“学”的看法的句子是“ , ”。

(2)王勃《滕王阁序》中“ , ”两句描写了夕阳西下、渔歌悠扬的景象。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的名句是“ , ”。

五、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下文,完成7-12题。

月光下的喇叭手

林清玄

(1)冬夜寒凉的街心,我遇见一位喇叭手,

(2)那时月亮很明,冷冷的月芒斜落在他的身躯上,他的影子诡异地往街边拉长出去。街很空旷,我自街口走去,他从

望不见底的街头走来,我们原也会像路人一般擦身而过,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那条大街竟被他孤单落寞的影子紧紧塞满,容不得我们擦身. 我不由自主地站定,定定看着他从月光下缓缓步来,他的脚步零乱颠踬,像是有点醉了,他手中提的好像是-瓶酒。

(3)他一步一步逼近,在清冷的月色中我看清,他手中提的原来是一把伸缩喇叭。喇叭斑驳锈黄色的音管因为有许多伤痕凹凹扭粗,缘着喇叭上去握着喇叭的手血管纠结,缘着手上去我便明白地看见了塞满整条街的老人的脸。他两鬓的白在路灯下反射成点点星光,穿着一袭宝蓝色滚白边的制服,大盖帽缩皱地贴在他的头上.他真像一个打完仗的兵士,曳着一把还在滴着血的军刀。

(4)在凌晨的夜的小街,我们便那样相逢。

(5)老人吐着冲天的酒气告诉我,他今天下午送完葬后分到两百元,忍不住跑到小摊去灌了几瓶老酒,他说:“几天没喝酒,骨头都软了。”他翻采翻去从裤口袋中找到一张百元大钞,“再去喝两杯,老弟!”他的语句中有一种神奇的口令似的魔力,我为了争取请那一场酒费了很大的力气,最后,老人粗声地欣然答应:“就这么说定俺陪你喝两杯,俺噍首歌送你。”

(6)我们走了很长的黑夜的路,才找到隐没在街角的小摊,他把喇叭倒盖在油污的桌子上,肥胖浑圆的店主人操一口广东口音,与老人的清瘦形成很强烈的对比。老人豪气地说:“广东,山东,俺们是半个老乡哩!”店主惊奇问,老人说:“都是个东字哩!”我在六十烛光的灯泡下注视老人,不知道为什么,竟在他平整的双眉跳脱出来几根特别灰白的长眉毛上,看出一点忧郁了。

(7)借着几分酒意,我和老人谈起他飘零的过去。老人出生在山东的一个小县,家里有一片望不到边的大豆田,他年幼的时代便在大豆田中放风筝,捉田鼠,看春风吹来时,田边绽放出嫩黄色小野花,天永远蓝得透明,风雪来时,他们围在温暖的小火炉边取暖,听着戴毡帽的老祖父一遍又一遍说着永无休止的故事。他的童年里有故事、有风声、有雪色、有贴在门楣上等待新年的红纸、有数不完的在三合屋围成的庭院中追逐不尽的笑语„„

(8)“二十四岁那年,俺从田里回家,一部军用卡车停在路边,两个中年汉子把我抓到车上,连锄头都来不及放下,俺害怕地哭着,车子往不知名的路上开走„„”老人从车的小窗中看他的故乡远去,远远地去了,那部车丢下他的童年,他的大豆田,还有他老祖父终于休止的故事。他的眼泪落在车板上,四周的人漠然地看着他,一直到他的眼泪流干。

(9)他辗转地到了海岛,一个识不得字的退伍老兵,只好靠吹喇叭营生。十余

年来,老人用骊歌为永眠的人铺一条通往未知的道路.他用的是同一把伸缩喇叭,

喇叭凹了,锈了,在这喇叭的凹锈中,不知道有多少生命被吹送了出去。

(10)海岛的天也蓝得透明,稻子从绿油油的茎中吐出他故乡田中小野花的金黄„„渐渐地,故乡不想了,有时梦里活蹦乱跳地跳出故乡,他正在房间里要掀开新婚的盖头,锣声响鼓声闹,“俺以为这一回一定是真的,睁开眼睛还是假的,常常流一身冷汗。”

(11)老人的故乡在酒杯里转来转去,他端起杯来一口仰尽一杯高粱。三十年过去了,“俺的儿子说不定娶媳妇了。”老人走的时候,他的妻正怀着六十月的身孕,烧好晚餐倚在门上等待他回家,他连一声再见都来不及对她说。老人酗酒的习惯便是在想念他的妻到不能自拔的时候弄成的。

(12)当袁我告诉老人,我们是同乡时,他几乎泼翻凑在口上的酒,几乎是发疯一般地抓紧我的手,问到故乡的种种情状,我说“我连大豆田都没看过。”老人松开手,长叹一声,眼睛红了。

(13)我们都有些醉了,老人一路上吹着他的喇叭回家,那是凌晨三点至静的台北,偶有一辆急驶的汽车呼呼驰过,我胡乱地跟着喇叭唱着,当唱到“古老的中国没有乡愁,乡愁是给不回家的人”时,声音喑哑了,喇叭哇哇的长音悠长凄楚,在冬夜的空中流荡,流向一些不知道的虚空,总有一丝要流到故乡去的吧!

(14)每次在凌晨的夜里步行,老人的脸与他的喇叭便毫不留情地占据我,可能我再也看不到他了。我知道,老人永远记得他掀开盖头的新娘的面容,而那新娘已然是鬓发飞霜的老太婆了,时光在一次一次的骊歌中走去,老人酌生命已是伸缩喇叭凹凸扭扭的最后一个长音。

(15)在冬夜寒凉的街心,我遇见一位喇叭手。春天来了,他还站在那个寒凉的街心,孤零零地站着,没有形状,却充塞了整条街。

1.篇首称“喇叭手”,为什么第(3)段改称“老人”?

2.第(2)、(3)段多处描写“月”,其意图是:

3.简析第(10)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4.对文中描写老人的语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5)段第一处引述可推断老人嗜酒成性却无钱买酒。

B 、第(6)段老人为讨好小摊店主而与店主攀附半个老乡。

C 、第(8)段引述交待了老人当年离开故乡的原因及情景。

D 、第(10)段老人的话暗示生活中的他常错把梦境当现实。

5.联系全文,鉴赏结尾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6.探究文中的“喇叭”对于塑造老人形象的意义。 现代文阅读(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形式主义侵蚀文化肌体

吴义勤

①形式主义不是什么新东西,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反对形式主义,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领域仍然存在着不同形式的形式主义。近年来,形式主义开始在文化领域大面积蔓延,因形态更隐蔽,其危害也就更大。

②文化领域的形式主义因为顶着“文化”的大帽子,常会被人忽略。比如,为了增加出版物的销售量,各种图书排行榜、畅销榜应运而生,但在有的地方竟然变成了一种“商业游戏”和“商业交易”,甚至出现了出版社、作家花钱打榜的现象。热热闹闹的排行榜之后,其实是某些出版商的利益追逐,受损的则是上当受骗的读者以及我们的出版环境。再比如,有的地方,从吃的到穿的、从地上长的到天上飞的、从植物到动物、从古人到现代人、从英雄到汉奸,竟然都能成为文化节的名目。文化节不是不可以办,怕的是在主办者的眼里,只有经济利益的大小,而不顾其能对文化发展产生多少补益。此外,一些电视节目引发的文物拍卖寻宝热、选秀热、相亲节目热等等,最终也荒腔走板沦为了彻头彻尾的“形式”与“表演”,离真正的“文化”很远。

③文化形式主义的最大危害是弄虚作假,损害文化发展的健康肌体,毒化社会风气。从表面上看,文化形式主义是拜金主义在作怪。正是经济利益的驱使,人们才在文化活动中抛弃真诚的信仰和痛苦的反思,将文化创造变成了“吸引眼球”的金钱比赛和不伦不类的跟风模仿等。而从深层意义来说,很多人之所以热衷于搞形式主义,正是文化虚无主义和缺乏文化自信、根本不懂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功利主义、媚上心理、跟风投机心理和畸形权力崇拜心理的典型表现,是掩盖自己思想能力、行动能力不足的保护色,从侧面暴露了我们的政绩评价、问责机制不健全、不科学的弊病。可以说,假如任由文化形式主义泛滥,其恶果是形式取代了内容,现象取代了本质,虚假驱逐了真实,它只会践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破坏社会的信任机制,助长浮躁功利的习气,损害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念。

④因此,要真正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警惕和根治形式主义。特别要从制度设计上不给文化投机行为留有生存乃至效仿的空间。我们的政绩评价应不仅仅看到兴建了多少楼堂馆所这样的工程,更应看到培育了多少精品力作、惠及了多少市民百姓这样的实绩;不仅看到一次性的文化建设,更应关注这种文化投入方向、投入方式的可持续性。在考察用人机制上,更要给那些在文化建设领域真抓实干的人、坚持从实际和群众出发为政理念的人更多的鼓舞

和力量。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3年10月17日24版)

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文化形式主义大面积蔓延,且因其形态更隐蔽,更具危害性。

B .谋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热衷文化形式主义的直接动机和深层原因。

C .如果任由文化形式主义泛滥,将造成诸多恶果,这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

D .文章强调我们的政绩评价更应顾及实际效益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2.请根据第②段列举的现象概括文化形式主义的特征。

答:

3.请简析第③④两段之间的关系。

答:

六、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俯视是一种愚蠢的自我夸张,仰视是灵魂的削价。站稳脚跟,挺直胸膛,面朝前方,调整好焦距,再放出明亮的眼光----我们平视社会,平视别人,平视自己。

这段话引发你怎样的体验和感悟?请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5年高考仿真模拟卷·江苏卷(二)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 级(表达应用)。

【解析】开阔,指(面积或空间范围)宽广;(思想、心胸)开朗。开放,多表示张开,释放,解除限制等含义。第一处说的是“态度”,使用“开阔”就不恰当了,应使用“开放”。密不可分,形容十分紧密,不可分割。亲密无间,关系亲密,没有隔阂,形容关系十分密切,没有丝毫隔阂,多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点强调“没有隔阂”。第二处说的是“音乐”,同时是强调“少数民族音乐”和“中华民族音乐”的关系紧密,故使用“密不可分”。百花齐放,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渐臻佳境,逐渐地进入好的境界。第三处从后面说的“在世界音乐文化大舞台上绽放光彩”可以知道,此处是强调“中华民族音乐”的状态是越来越好,故使用“渐臻佳境”。

2.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 级(表达应用)。

【解析】A 项,递进关系颠倒。“不仅成功树立起中国智能手机的良好形象,而且改变了运营商和消费者对华为手机的认识”,句中有关联词“不仅„„而且”,这表示递进关系,两句内容上应由浅入深,故应改为“不仅改变了运营商和消费者对华为手机的认识,而且成功树立起中国智能手机的良好形象”;C 项,动宾搭配不当,“传达了关于力与美的正能量”,“传达”与“正能量”搭配不当;D 项,“汉赋虽然呈现出堆砌词藻以至好用生词僻字”成分残缺,“呈现”后缺宾语中心词“弊端”

【举一反三】做辨析病句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①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②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如本题C 项, 句子的主干是“表现以及成就传达了正能量”,由此可以知道动词“传达”和宾语“正能量”搭配不当。D 项句子的主干是“汉赋呈现出”,可见缺少宾语。③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如本题A 项, “不仅„„而且”表示递进关系,而句中两处的内容正好相反。

3.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 级。

【解析】A 项标语主要突出对表草的爱护。B 项主要强调保持图书馆环境的安静。D 项主要是强调酒驾的危害。C 项“希望的风帆”一般指的是精神思想上,“新生”指获得新的生活,“新生的坦途”可见一开始应是坎坷的,这些内容都应是思想精神方面的。而“医院”主要是身体肉体方面的。

4.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衔接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 级。

【解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关注整个语段的意思,同时还要关注句子之间的关系。这段话主要围绕“寂寞”展开,根据“所以我说”可以确定第三处的内容应是对整个语段的小结,由此可以确定此处应是①,①是结论句,和第一个句子“我感到了寂寞”呼应。“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 ,由这句话可以确定另外两处的内容;还可以分析②③两句话,②“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是总结句,一般放在句末,而③“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应放在前面。

【举一反三】考查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常见的句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由特殊到一般、由总到分、由重到轻、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由因到果等)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1)通读语句,大体把握,明确段落说了什么。本段落主要是谈寂寞。(2)确定能确定下来的东西。①是对全段内容的总结。(3)先易后难。最后一处可以确定。(4)检验。放回文段中,看这样的顺序是否合理。

5.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理解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 级。

【解析】首先理解李渔的话,然后看选项。“基址初平,间架未定,先筹何处建厅,何处开户”是讲文章的结构,“栋需何木,梁用何材”是讲写文章所使用的材料,结构安排好,材料准备好,“始可挥斤运斧”最后才可以动手写作。 二

1.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级(理解)。

【解析】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分析可知,妄:随意。

2.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级(理解)。 【解析】给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句中标志性的词有代词“之”,时间词“晨夜”“夜半”等,地点词“临淄城”“西安”等,这些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答题技巧】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1.找文言虚词如如“其、尔、若、夫、且夫、盖、然则、是故、然而、犹且、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之、也、矣、欤、焉、哉、乎”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常用在句中;2.察对话:如 “曰”“云”等;3.据修辞:如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等;4.辨句式:如固定结构 “„者,„也”;5.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6.借助名词、代词的位置。名词常作主语和宾语。找名词做主语的,如人名、称谓、地名等。7.表时间的词语等等。8.一些经常放在句首的如 “必、皆”等。9.断文句通过找谓宾。

3.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级(分析综合)。

【解析】此题要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B 不是攻打上谷,而是到上谷去征兵。

4. 【答案】(1)(耿弇)就辞别耿况带着奏章去面见更始帝,顺便进贡财物,来谋求稳固自我。

(2)如果先攻打西安城,不能立即攻下,把军队停留在坚固的城池前,一定要死伤很多人。【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级(理解)。

【解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1)“奉奏”-带着奏章、“诣”-去、“赍”-带着、“贡献”-进贡财物,各1分,全句流畅1分。

(2)“卒”-立即、“下”-攻下、“顿”-停留、“坚”-坚固,各1分,全句流畅1分。

【答题技巧】文言文翻译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看是不是补充上了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语和宾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介词(一般多省略“于”)、省略动词和介词宾语等。大家做翻译题时,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完整,否则译文就句意不清、文意不通。

二是要注意调整语序。文言文中有好多特殊句式(判断句、变式句、被动句、省咯句、固定句等),特别是变式句,主要有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等类型,翻译时调整好语序,才能准确翻译,否则译文时就易犯不合逻辑等语病,给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三要注意活用现象。文言文中的好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这就是活用。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形容词作名词等。翻译时要抓住词语的临时含义。

四要抓住关键词(一般以多义词为主),联系语境,重点突破。在文言文阅读中,有些句子往往因为个别词而影响全句的理解。这个词就是一个关键词。对于它,我们要联系语境去理解、参悟、选义。

以上四个方面可以归结为补省略、调语序、看活用、悟多义。

参考译文:

耿弇字伯昭,是扶风茂陵人。他的父亲耿况,因为通晓经学做了郎官。耿弇从小好学,继承了父业。经常观看郡尉检阅骑士,树立旗鼓,演练骑马射箭,所以喜欢上了调兵遣将的事情。到王莽灭亡后,更始帝登上帝位,在各地侵占土地的将领,个个都专权武断,随意更换郡守、县令。耿况因为自己是王莽任命的官员,心里很不踏实。当时耿弇二十一岁,就辞别耿况带着奏章去面见更始帝,顺便进贡财物,来谋求稳固自我。耿弇在路上听说光武帝在卢奴,就快马北上去拜见他,光武帝留他做了门下的一名小官。耿弇就去劝说护军朱祐,请求回乡征发士兵,去平定邯郸。光武帝笑着说:“小孩子还有这么大的抱负!”于是多次召见他加以慰劳。

光武帝即位,封耿弇为建威大将军。耿弇与骠骑大将军景丹、强弩将军陈俊到敖仓攻打厌新军,将他们全部降服。耿弇扈从光武帝到舂陵,借机晋见,自动请命北上上谷去征集未被征发的士兵,到渔阳平定彭宠,到涿郡攻取张丰,往东攻打张步,以平定齐地。光武帝认为他的志气豪壮,就答应了他。于是下诏令耿弇进讨张步。

当时张步定都剧县,派他的弟弟张蓝带着两万精兵驻守西安县,各郡太守还有其他一万多士兵守着临淄,两地相隔四十里。耿弇看到西安县城虽小却很坚固,而且张蓝的部队又很精锐,临淄虽看似强大,实际上却容易攻破,就把校尉们聚集在一起,说五天后要攻打西安县城。张蓝听到这个消息,日夜戒备防守。到了第五天的半夜,耿弇命令将军们早早地填饱肚子,天一亮就赶到临淄城。护军旬梁等人对此有争议,认为应该火速攻打西安城。耿弇说:“不该这样。西安方面听说我要攻打他们,日夜戒备防守,而临淄则出其不意,他们必然惊恐纷扰,我们用一天的时间就一定能拿下。拿下临淄则西安孤立,张蓝和张步被隔绝,一定又要弃城而去,这可谓攻击一城而得到两城。如果先攻打西安城,不能立即攻下,在坚固的城池前

逗留,一定要死伤很多人。你们的话恐怕不太合适。”于是进攻临淄,半天就攻占了,进入城内据守。张蓝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恐惧,带着他的队伍逃回了剧县。

耿弇命令军队不得轻易侵扰剧县,要等到张步出城才可攻取它,以此来激怒张步。张步气势旺盛,直攻耿弇军营,和刘歆等交战,耿弇看到刘歆已经和敌军交锋,自己带着精兵从横向冲击东城下的张步部队,大败张步。耿弇的大腿被飞箭射中,他就用佩刀截断,左右没有人知道这件事。耿弇第二天又带兵出战,又大败敌军,杀死杀伤无数。光武十三年,光武帝增加了耿弇的封户与土地。每当各处有不同意见,仍然召耿弇入朝咨询方略。 明帝永平元年,耿弇去世,终年五十六岁,谥号愍侯。

1. 【答案】“白”写出遍地繁霜使早晨的河岸变白,凸显霜重;“黑”写出浓重的雾气使河流变得黑沉沉,凸显雾之浓。黑白对比鲜明,营造一种凄清的氛围,隐含着作者内心的凄凉与沉重。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D 。

【解析】赏析古代诗词的“炼字”。分析诗歌语言的妙处,除了理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

2. 【答案】沉重——急切——情怯(心情矛盾)。诗歌前四句借景抒情,表达内心沉重之情;五、六句写诗人逆水而上,匆匆返家的急切之情;后四句抒发离家越近,反觉得路途漫长,愁肠百转之情。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古代诗歌中的思想感情,能力层级为D 。

【解析】分析诗歌的内容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事物、人物、事件等因素,综合关照。回答此题要抓住诗歌景物(诗中意象),分析景中情,也要根据羁旅行役诗的特点加以分析。

3

【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渔舟唱晚 响穷彭蠡之滨(3)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每空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得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 级。

【解析】此类题目要正确理解诗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在默写时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音近字、形近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这道题要注意以下这些字的书写,如“须臾”、“彭蠡”、“摧”、“鳞”等。

1.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分析、概括能力。

【解析】谋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并不是热衷文化形式主义的深层原因。

2. 【答案】①弄虚作假;②惟利是图;③重形式,轻内涵。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分析综合能力以及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析】先整体阅读,再分层,理解大意,提炼概括。

【易误警示】回答此类题,不少考生只是摘抄原文,造成答案无效,十分可惜。

3. 【答案】第③段分析了文化形式主义产生的原因,指明其危害;第④段提出了解决文化形式主义问题的方法和措施。第③段是第④段论述的前提,第④段是第③段论述的深入。或:第③段“分析问题”,第④段“解决问题”,③④两段的关系逐层深入。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分析综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解析】解答这类题一般应对文章结构有比较准确的分析,对各部分的大意进行必要的概括,在此基础上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而概括段落大意要关注文章中提供的暗示性语言(一般以过渡句的形式出现,位置在段首或段尾,有时则放在段落中间) ,这样就化难为易了。

1. 【答案】“喇叭手”是职业称呼,称“老人”表达“我”对他的亲近和尊重。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D 级(鉴赏评价)。

【解析】“喇叭手”的称呼冷静客观,一开始“喇叭手”对于作者而言只是个素不相识的过路人,后来随着他们相遇,一起喝酒,作者对“喇叭手”的感情也在变化,变得亲近和尊重。

2. 【答案】照应标题,借月光映照老人饱经沧桑的外貌,月色为老人的出场营造凄冷的气氛。给全文奠定悲凉的基调,“月”这一意向与思乡的主旨吻合。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D 级(鉴赏评价)。

【解析】这道题描写“月”的意图,实际就是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景物形象的作用一般有:照应标题,渲染气氛,塑造人

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等。可以结合这些常识思考关于“月”的描写的意图。答题时从内容、结构、和塑造人物形象的关系等角度回答问题。

3. 【答案】被臆想的小黄花透露出老人且认他乡作故乡的无奈和思乡之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D 级(鉴赏评价)。

【解析】这是景物描写,作者借景抒情,抒发作者思乡之情。结合上下文,可以慨括出思乡之情的无奈与沉重:稻子熟了,金黄色的稻穗不禁让他想起了家乡金黄的小野花,但此时的他却无法归乡,只能如此嫁接情感了。

4.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分析、概括、鉴赏评价的能力,能力层级是C 级(分析综合)。

【解析】老人豪气地说:“广东,山东,俺们是半个老乡哩!”这里不是讨好,而是表达老人的豪爽,思乡情切,从第5节文字中老人用所剩不多的钱邀请“我”喝酒也可以看出老人的豪爽。

5. 【答案】在结构上点题并呼应了开头,强化了我与喇叭手一面之缘却难以忘怀。内容上以一个远离故土的退伍老兵的孤苦形象,揭示了这个群体无法消解的乡愁无形却历久弥稠,引发共鸣、思考和回味。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C 级(分析综合)。

【解析】考查段落的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入手。从内容上来看,结构上的作用有:照应开头,照应标题,点明或深化主题,塑造形象等。结合内容分析,“寒凉”“孤零零”表现了这个人物的孤独、凄苦,结合文章主题,这个喇叭手还是退伍老兵的群体形象,深化了文章内容。从结构上分析,因为是结尾,还有点题、和上文呼应这样的作用。

6. 【答案】文中多处描写这把“锈了”、“有许多伤痕凹凹扭扭”的喇叭,它隐喻着老人命运的坎坷和思乡的悲苦;“喇叭”吹奏的骊歌渲染了老人的乡愁,也预示着老人命运的凄凉结尾,凹锈的喇叭与老人的命运互为映衬塑造了丰满感人的艺术形象。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能力层次是F 级(分析综合)。

【解析】作答此题,切记不要脱离文本。先找出文中描写喇叭的语句,抓住喇叭的外在特点:锈了、有许多伤痕凹凹扭扭等,以及通过喇叭吹奏的乐曲,再结合老人悲苦的经历去分析。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能力层级为E 级和F 级两个能力层级(表达应用)。

【解析】立意提示:平视不只是角度,更是高度。它是不带色彩的客观,是超越功利的公正,是抛却杂念的单纯;平视社会,人与人平等看待,才能创造和谐幸福的环境;面对权贵、富贾、名流,不谄媚、不依附,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面对平凡、卑微、愚钝,不颐指气使,恃“强”压弱;身居高位、名噪一时,不居高临下。也不因自己平凡、卑贱而妄自菲薄。做到不自卑,不自鄙,不自傲,不自亢。

【参考例文】

完美的平视

春秋时代,百家争鸣,为何只有孔子的儒家可以做到弟子三千,桃李满天下。究其根本,只是孔子以平视担待每个人,以“仁爱”之心去授业教学,无论这些弟子是否是王侯将相之子,富贾巨商之嗣,还是出身寒门,甚至僧侣浪子。孔子均以平视待人,其“有教无类”的主张至今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平视待人处事,是宋濂求学时与同舍富贵子弟相处却表现出的豁达平静;是墨子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所提出的“兼爱非攻”;是官员们心中的民本思想,人民眼中的公平与良心。与这些相比,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趋炎附势,以有色眼镜看人的芸芸众生,不应自惭形秽吗?

人生在世,俯仰之间,自当追求卓越,但应尽其所能追求一切美好的过程,这才是人生珍贵的财富。俯仰之间,平视是揭开人性谜底的魔术师。香港TVB 创始人,大娱乐家邵逸夫先生近日逝世,他一手培养出四大天王却从不囿于他人的仰视之中,一生勤恳无私,捐款40亿人民币为大陆的教育事业。他的成功不是聚光灯下,赞叹声里的空中楼阁,而是那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逸夫楼”,是与任何人平视的诚恳与耐心。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一生本可以坐享繁华,活得潇洒,却将热血注入光辉岁月,为公平谋利。人性的谜底不是俯视的自大,不是让别人仰视的快感,是无论你多么闪耀,却依然只做让人平视的一个航向标,指向伟大的人生。

平视世间的万物,平视自己,平时他人,不必放高自己的姿态,也不必放低自己的身份,平视自己,率性而为。只有平视了自己,在校有成就之时,才不会沾沾自喜,在落难失意之时才不会郁郁寡欢。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荣誉没有让它沾沾自喜,也没有过分谦虚,他做到了平视自己,只是称自己“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人。”一个人在荣誉或失败之时,能正视自己,那么这个人一定会在自己原有的路上走得更远。

人与人之间,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不管你的便宜,在个性上是平等的,看应该是平的,即使你是一个贫穷的家庭,复活,贬低,而是应该站起来直,抬头乐干,幸福的生活,有尊严的生活,即使你成功的辉煌,不能居高临下,傲慢的,即使你是价值数千万,而霸气,别人看不到你的时候没有看到多少身家,但文化。穷人即使你住,但是你看到的人总是点头微笑,别人也会尊重你,因为你了解的基本道德的人,穷人和富人是一样的人的尊严。

平视是一种严肃的人生态度,是超越功利的公正,是不带个人色彩的客观,是抛却杂念的单纯。平视,源于对自我客观冷静的评价;平视,源自对他人坦诚相待的尊重;平视,是宠辱不惊、淡泊致远的心境;平视,是不畏强权、凛然正气的坦然。

其实所有的人生都是一样的,有圆有缺、有盈有亏,这是你不能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人生的角度,多选择平视的角度与人交往,多看看人生的圆满,然后带着一颗快乐感恩的心去面对人生的不圆满,认真走过人生的弯路。

2015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江苏卷(二)

淮安市阳光学校高三语文组 胡建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在继承音乐传统的时候,应持 的态度。自古以来少数民族音乐与汉族音乐的交流从未间断,少数民族的音乐早已成为中华民族音乐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音乐也在各民族音乐融合的基础上 ,在世界音乐文化大舞台上绽放光彩。

A. 开放 密不可分 百花齐放 B.开阔 亲密无间 百花齐放

C. 开阔 亲密无间 渐臻+佳境 D.开放 密不可分 渐臻佳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三,不仅成功树立起中国智能手机的良好形象,而且改变了运营商和消费者对华为手机的认识。

B .政府部门既要明确其与慈善组织的关系,也要加强对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的管理,这样才能为慈善事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C .李娜在网球场上的坚韧表现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在为中国体育赢得全世界瞩目的同时,也有效传达了关于力与美的正能量。

D .汉赋虽然呈现出堆砌词藻以至好用生词僻字,但在丰富文学作品的词汇、锤炼语言辞句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3.下列标语表述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草坪标语)

B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图书馆标语)

C .扬起希望的风帆,走上新生的坦途。(医院标语)

D .司机一杯酒,亲人几多愁。 (公路标语)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不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 ,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 。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 。

①寂寞是一种清福

②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

③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③①② D .②①③

5.对下列材料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对写作有形象的比喻:“基址初平,间架未定,先筹何处建厅,何处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

A .写文章应先安排结构,选定材料。

B .写文章必须注意衔接,前后勾连。

C .写文章需要打好基础,注重积累。

D .写文章应当围绕中心,收放自如。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应题目。

耿弇字伯昭,扶风茂陵人也。父况,以明经为郎。弇少好学,习父业。常见郡尉试骑士,建旗鼓,肄驰射,由是好将帅..

之事。及王莽败,更始立,诸将略地者,前后多擅威权,辄改易守、令。况自以莽之所置,怀不自安。时弇年二十一,乃辞况奉奏诣更始,因赍贡献,以求自固之宜。弇道闻光武在卢奴,乃驰北上谒,光武留署门下吏。因说护军朱祜,求归发兵,以定邯郸。光武笑曰:“小儿曹乃有大意哉! ”因数召见加恩慰。

光武即位,拜弇为建威大将军。与骠骑大将军景丹、强弩将军陈俊攻厌新贼于敖仓,皆破降之。弇从幸舂陵,因见自请北收上谷兵未发者,定彭宠于渔阳,取张丰于涿郡,东攻张步,以平齐地。帝壮其意,乃许之。因诏弇进讨张步。 时,张步都剧,使其弟蓝将精兵二万守西安,诸郡太守合万余人守临淄,相去四十里。弇视西安城小而坚,且蓝兵又精,临淄名虽大而实易攻,乃敕诸校会,后五日攻西安。蓝闻之晨夜儆守至期夜半弇敕诸将皆蓐食会明至临淄城护军荀梁等争之.

以为宜速攻西安。弇曰:“不然。西安闻吾欲攻之,日夜为备;临淄出不意而至,必惊扰,吾攻之一日必拔。拔临淄即西安孤,张蓝与步隔绝,必复亡去,所谓击一而得二者也。若先攻西安,不卒下,顿兵坚城,死伤必多。诸君之言,未见其宜。”

遂攻临淄,半日拔之,入据其城。张蓝闻之大惧,遂将其众亡归剧。

弇乃令军中无得妄掠剧下,须张步至乃取之,以激怒步。步气盛,直攻弇营,与刘歆等合战,弇视歆等锋交,乃自引.

精兵以横突步陈于东城下,大破之。飞矢中弇股,以佩刀截之,左右无知者。弇明旦复勒兵出,复大破之,杀伤无数。十三年,增弇户邑。每有四方异议,辄召入问筹策。年五十六,永平元年卒,谥为愍侯。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父况,以明经为郎 明:通晓。 B.建旗鼓,肄驰射 肄:演练。 ..

C .乃敕诸校会 敕:命令。 D.弇乃令军中无得妄掠剧下 妄:狂妄。 ..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蓝闻之/晨夜儆守/至期夜半/弇敕诸将皆蓐食/会明至临淄城/护军荀梁等争之/以为宜速攻西安

B .蓝闻之晨夜/儆守至期夜半/弇敕诸将/皆蓐食会明至临淄城/护军荀梁等争之/以为宜/速攻西安

C .蓝闻之/晨夜儆守至期/夜半弇敕诸将/皆蓐食/侩明至临淄城护军/荀梁等争之/以为宜速攻西安

D .蓝闻之晨夜/儆守至期/夜半弇敕诸将/皆蓐食/会明至临淄城护军/荀梁等争之以为宜/速攻西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耿弇政治上善于审时度势。父亲是王莽任命的官员,王莽失败后,为了巩固父亲的权力前去见更始帝,半道上听到光武帝的消息后就马上决定投奔光武帝。

B .耿弇作战时勇气超人。他常主动请战,先是要带兵平定邯郸,后又主动请命攻打上谷等地;战斗中被箭射中大腿,自己悄悄用刀截断箭羽,第二天仍旧率兵出战。

C .耿弇作战时善于使用计策。在带兵攻打西安和临淄时,故意放风说先攻打西安,而第五天的半夜,却令将士早吃饭,天一亮赶到临淄,出敌不意攻占了它。

D .耿弇深得光武帝的信任。见到光武帝不久,就因被认为志向远大而多次被召见和慰劳,后来建立功勋后,每当各处有不同意见,皇帝就召他进朝咨询方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辞况奉奏诣更始,因赍贡献,以求自固之宜。

译文:

(2)若先攻西安,不卒下,顿兵坚城,死伤必多。

译文:

三、阅读下两首词,完成1~2题。

下 方 山【注】

【南朝·梁】 何逊

寒鸟树间响,落星川际浮。

繁霜白晓岸,苦雾黑晨流。

鳞鳞逆去水,弥弥急还舟。

望乡行复立,瞻途近更修。

谁能百里地,萦绕千端愁?

【注】方山:六朝时渡口。

1.诗歌三、四句中“白”“黑”两字的使用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5分)

答:

2.在归乡途中诗人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6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表明自己对“思”与“学”的看法的句子是“ , ”。

(2)王勃《滕王阁序》中“ , ”两句描写了夕阳西下、渔歌悠扬的景象。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的名句是“ , ”。

五、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下文,完成7-12题。

月光下的喇叭手

林清玄

(1)冬夜寒凉的街心,我遇见一位喇叭手,

(2)那时月亮很明,冷冷的月芒斜落在他的身躯上,他的影子诡异地往街边拉长出去。街很空旷,我自街口走去,他从

望不见底的街头走来,我们原也会像路人一般擦身而过,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那条大街竟被他孤单落寞的影子紧紧塞满,容不得我们擦身. 我不由自主地站定,定定看着他从月光下缓缓步来,他的脚步零乱颠踬,像是有点醉了,他手中提的好像是-瓶酒。

(3)他一步一步逼近,在清冷的月色中我看清,他手中提的原来是一把伸缩喇叭。喇叭斑驳锈黄色的音管因为有许多伤痕凹凹扭粗,缘着喇叭上去握着喇叭的手血管纠结,缘着手上去我便明白地看见了塞满整条街的老人的脸。他两鬓的白在路灯下反射成点点星光,穿着一袭宝蓝色滚白边的制服,大盖帽缩皱地贴在他的头上.他真像一个打完仗的兵士,曳着一把还在滴着血的军刀。

(4)在凌晨的夜的小街,我们便那样相逢。

(5)老人吐着冲天的酒气告诉我,他今天下午送完葬后分到两百元,忍不住跑到小摊去灌了几瓶老酒,他说:“几天没喝酒,骨头都软了。”他翻采翻去从裤口袋中找到一张百元大钞,“再去喝两杯,老弟!”他的语句中有一种神奇的口令似的魔力,我为了争取请那一场酒费了很大的力气,最后,老人粗声地欣然答应:“就这么说定俺陪你喝两杯,俺噍首歌送你。”

(6)我们走了很长的黑夜的路,才找到隐没在街角的小摊,他把喇叭倒盖在油污的桌子上,肥胖浑圆的店主人操一口广东口音,与老人的清瘦形成很强烈的对比。老人豪气地说:“广东,山东,俺们是半个老乡哩!”店主惊奇问,老人说:“都是个东字哩!”我在六十烛光的灯泡下注视老人,不知道为什么,竟在他平整的双眉跳脱出来几根特别灰白的长眉毛上,看出一点忧郁了。

(7)借着几分酒意,我和老人谈起他飘零的过去。老人出生在山东的一个小县,家里有一片望不到边的大豆田,他年幼的时代便在大豆田中放风筝,捉田鼠,看春风吹来时,田边绽放出嫩黄色小野花,天永远蓝得透明,风雪来时,他们围在温暖的小火炉边取暖,听着戴毡帽的老祖父一遍又一遍说着永无休止的故事。他的童年里有故事、有风声、有雪色、有贴在门楣上等待新年的红纸、有数不完的在三合屋围成的庭院中追逐不尽的笑语„„

(8)“二十四岁那年,俺从田里回家,一部军用卡车停在路边,两个中年汉子把我抓到车上,连锄头都来不及放下,俺害怕地哭着,车子往不知名的路上开走„„”老人从车的小窗中看他的故乡远去,远远地去了,那部车丢下他的童年,他的大豆田,还有他老祖父终于休止的故事。他的眼泪落在车板上,四周的人漠然地看着他,一直到他的眼泪流干。

(9)他辗转地到了海岛,一个识不得字的退伍老兵,只好靠吹喇叭营生。十余

年来,老人用骊歌为永眠的人铺一条通往未知的道路.他用的是同一把伸缩喇叭,

喇叭凹了,锈了,在这喇叭的凹锈中,不知道有多少生命被吹送了出去。

(10)海岛的天也蓝得透明,稻子从绿油油的茎中吐出他故乡田中小野花的金黄„„渐渐地,故乡不想了,有时梦里活蹦乱跳地跳出故乡,他正在房间里要掀开新婚的盖头,锣声响鼓声闹,“俺以为这一回一定是真的,睁开眼睛还是假的,常常流一身冷汗。”

(11)老人的故乡在酒杯里转来转去,他端起杯来一口仰尽一杯高粱。三十年过去了,“俺的儿子说不定娶媳妇了。”老人走的时候,他的妻正怀着六十月的身孕,烧好晚餐倚在门上等待他回家,他连一声再见都来不及对她说。老人酗酒的习惯便是在想念他的妻到不能自拔的时候弄成的。

(12)当袁我告诉老人,我们是同乡时,他几乎泼翻凑在口上的酒,几乎是发疯一般地抓紧我的手,问到故乡的种种情状,我说“我连大豆田都没看过。”老人松开手,长叹一声,眼睛红了。

(13)我们都有些醉了,老人一路上吹着他的喇叭回家,那是凌晨三点至静的台北,偶有一辆急驶的汽车呼呼驰过,我胡乱地跟着喇叭唱着,当唱到“古老的中国没有乡愁,乡愁是给不回家的人”时,声音喑哑了,喇叭哇哇的长音悠长凄楚,在冬夜的空中流荡,流向一些不知道的虚空,总有一丝要流到故乡去的吧!

(14)每次在凌晨的夜里步行,老人的脸与他的喇叭便毫不留情地占据我,可能我再也看不到他了。我知道,老人永远记得他掀开盖头的新娘的面容,而那新娘已然是鬓发飞霜的老太婆了,时光在一次一次的骊歌中走去,老人酌生命已是伸缩喇叭凹凸扭扭的最后一个长音。

(15)在冬夜寒凉的街心,我遇见一位喇叭手。春天来了,他还站在那个寒凉的街心,孤零零地站着,没有形状,却充塞了整条街。

1.篇首称“喇叭手”,为什么第(3)段改称“老人”?

2.第(2)、(3)段多处描写“月”,其意图是:

3.简析第(10)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4.对文中描写老人的语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5)段第一处引述可推断老人嗜酒成性却无钱买酒。

B 、第(6)段老人为讨好小摊店主而与店主攀附半个老乡。

C 、第(8)段引述交待了老人当年离开故乡的原因及情景。

D 、第(10)段老人的话暗示生活中的他常错把梦境当现实。

5.联系全文,鉴赏结尾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6.探究文中的“喇叭”对于塑造老人形象的意义。 现代文阅读(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形式主义侵蚀文化肌体

吴义勤

①形式主义不是什么新东西,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反对形式主义,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领域仍然存在着不同形式的形式主义。近年来,形式主义开始在文化领域大面积蔓延,因形态更隐蔽,其危害也就更大。

②文化领域的形式主义因为顶着“文化”的大帽子,常会被人忽略。比如,为了增加出版物的销售量,各种图书排行榜、畅销榜应运而生,但在有的地方竟然变成了一种“商业游戏”和“商业交易”,甚至出现了出版社、作家花钱打榜的现象。热热闹闹的排行榜之后,其实是某些出版商的利益追逐,受损的则是上当受骗的读者以及我们的出版环境。再比如,有的地方,从吃的到穿的、从地上长的到天上飞的、从植物到动物、从古人到现代人、从英雄到汉奸,竟然都能成为文化节的名目。文化节不是不可以办,怕的是在主办者的眼里,只有经济利益的大小,而不顾其能对文化发展产生多少补益。此外,一些电视节目引发的文物拍卖寻宝热、选秀热、相亲节目热等等,最终也荒腔走板沦为了彻头彻尾的“形式”与“表演”,离真正的“文化”很远。

③文化形式主义的最大危害是弄虚作假,损害文化发展的健康肌体,毒化社会风气。从表面上看,文化形式主义是拜金主义在作怪。正是经济利益的驱使,人们才在文化活动中抛弃真诚的信仰和痛苦的反思,将文化创造变成了“吸引眼球”的金钱比赛和不伦不类的跟风模仿等。而从深层意义来说,很多人之所以热衷于搞形式主义,正是文化虚无主义和缺乏文化自信、根本不懂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功利主义、媚上心理、跟风投机心理和畸形权力崇拜心理的典型表现,是掩盖自己思想能力、行动能力不足的保护色,从侧面暴露了我们的政绩评价、问责机制不健全、不科学的弊病。可以说,假如任由文化形式主义泛滥,其恶果是形式取代了内容,现象取代了本质,虚假驱逐了真实,它只会践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破坏社会的信任机制,助长浮躁功利的习气,损害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念。

④因此,要真正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警惕和根治形式主义。特别要从制度设计上不给文化投机行为留有生存乃至效仿的空间。我们的政绩评价应不仅仅看到兴建了多少楼堂馆所这样的工程,更应看到培育了多少精品力作、惠及了多少市民百姓这样的实绩;不仅看到一次性的文化建设,更应关注这种文化投入方向、投入方式的可持续性。在考察用人机制上,更要给那些在文化建设领域真抓实干的人、坚持从实际和群众出发为政理念的人更多的鼓舞

和力量。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3年10月17日24版)

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文化形式主义大面积蔓延,且因其形态更隐蔽,更具危害性。

B .谋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热衷文化形式主义的直接动机和深层原因。

C .如果任由文化形式主义泛滥,将造成诸多恶果,这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

D .文章强调我们的政绩评价更应顾及实际效益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2.请根据第②段列举的现象概括文化形式主义的特征。

答:

3.请简析第③④两段之间的关系。

答:

六、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俯视是一种愚蠢的自我夸张,仰视是灵魂的削价。站稳脚跟,挺直胸膛,面朝前方,调整好焦距,再放出明亮的眼光----我们平视社会,平视别人,平视自己。

这段话引发你怎样的体验和感悟?请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5年高考仿真模拟卷·江苏卷(二)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 级(表达应用)。

【解析】开阔,指(面积或空间范围)宽广;(思想、心胸)开朗。开放,多表示张开,释放,解除限制等含义。第一处说的是“态度”,使用“开阔”就不恰当了,应使用“开放”。密不可分,形容十分紧密,不可分割。亲密无间,关系亲密,没有隔阂,形容关系十分密切,没有丝毫隔阂,多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点强调“没有隔阂”。第二处说的是“音乐”,同时是强调“少数民族音乐”和“中华民族音乐”的关系紧密,故使用“密不可分”。百花齐放,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渐臻佳境,逐渐地进入好的境界。第三处从后面说的“在世界音乐文化大舞台上绽放光彩”可以知道,此处是强调“中华民族音乐”的状态是越来越好,故使用“渐臻佳境”。

2.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 级(表达应用)。

【解析】A 项,递进关系颠倒。“不仅成功树立起中国智能手机的良好形象,而且改变了运营商和消费者对华为手机的认识”,句中有关联词“不仅„„而且”,这表示递进关系,两句内容上应由浅入深,故应改为“不仅改变了运营商和消费者对华为手机的认识,而且成功树立起中国智能手机的良好形象”;C 项,动宾搭配不当,“传达了关于力与美的正能量”,“传达”与“正能量”搭配不当;D 项,“汉赋虽然呈现出堆砌词藻以至好用生词僻字”成分残缺,“呈现”后缺宾语中心词“弊端”

【举一反三】做辨析病句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①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②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如本题C 项, 句子的主干是“表现以及成就传达了正能量”,由此可以知道动词“传达”和宾语“正能量”搭配不当。D 项句子的主干是“汉赋呈现出”,可见缺少宾语。③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如本题A 项, “不仅„„而且”表示递进关系,而句中两处的内容正好相反。

3.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 级。

【解析】A 项标语主要突出对表草的爱护。B 项主要强调保持图书馆环境的安静。D 项主要是强调酒驾的危害。C 项“希望的风帆”一般指的是精神思想上,“新生”指获得新的生活,“新生的坦途”可见一开始应是坎坷的,这些内容都应是思想精神方面的。而“医院”主要是身体肉体方面的。

4.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衔接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 级。

【解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关注整个语段的意思,同时还要关注句子之间的关系。这段话主要围绕“寂寞”展开,根据“所以我说”可以确定第三处的内容应是对整个语段的小结,由此可以确定此处应是①,①是结论句,和第一个句子“我感到了寂寞”呼应。“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 ,由这句话可以确定另外两处的内容;还可以分析②③两句话,②“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是总结句,一般放在句末,而③“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应放在前面。

【举一反三】考查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常见的句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由特殊到一般、由总到分、由重到轻、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由因到果等)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1)通读语句,大体把握,明确段落说了什么。本段落主要是谈寂寞。(2)确定能确定下来的东西。①是对全段内容的总结。(3)先易后难。最后一处可以确定。(4)检验。放回文段中,看这样的顺序是否合理。

5.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理解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 级。

【解析】首先理解李渔的话,然后看选项。“基址初平,间架未定,先筹何处建厅,何处开户”是讲文章的结构,“栋需何木,梁用何材”是讲写文章所使用的材料,结构安排好,材料准备好,“始可挥斤运斧”最后才可以动手写作。 二

1.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级(理解)。

【解析】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分析可知,妄:随意。

2.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级(理解)。 【解析】给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句中标志性的词有代词“之”,时间词“晨夜”“夜半”等,地点词“临淄城”“西安”等,这些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答题技巧】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1.找文言虚词如如“其、尔、若、夫、且夫、盖、然则、是故、然而、犹且、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之、也、矣、欤、焉、哉、乎”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常用在句中;2.察对话:如 “曰”“云”等;3.据修辞:如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等;4.辨句式:如固定结构 “„者,„也”;5.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6.借助名词、代词的位置。名词常作主语和宾语。找名词做主语的,如人名、称谓、地名等。7.表时间的词语等等。8.一些经常放在句首的如 “必、皆”等。9.断文句通过找谓宾。

3.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级(分析综合)。

【解析】此题要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B 不是攻打上谷,而是到上谷去征兵。

4. 【答案】(1)(耿弇)就辞别耿况带着奏章去面见更始帝,顺便进贡财物,来谋求稳固自我。

(2)如果先攻打西安城,不能立即攻下,把军队停留在坚固的城池前,一定要死伤很多人。【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级(理解)。

【解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1)“奉奏”-带着奏章、“诣”-去、“赍”-带着、“贡献”-进贡财物,各1分,全句流畅1分。

(2)“卒”-立即、“下”-攻下、“顿”-停留、“坚”-坚固,各1分,全句流畅1分。

【答题技巧】文言文翻译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看是不是补充上了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语和宾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介词(一般多省略“于”)、省略动词和介词宾语等。大家做翻译题时,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完整,否则译文就句意不清、文意不通。

二是要注意调整语序。文言文中有好多特殊句式(判断句、变式句、被动句、省咯句、固定句等),特别是变式句,主要有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等类型,翻译时调整好语序,才能准确翻译,否则译文时就易犯不合逻辑等语病,给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三要注意活用现象。文言文中的好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这就是活用。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形容词作名词等。翻译时要抓住词语的临时含义。

四要抓住关键词(一般以多义词为主),联系语境,重点突破。在文言文阅读中,有些句子往往因为个别词而影响全句的理解。这个词就是一个关键词。对于它,我们要联系语境去理解、参悟、选义。

以上四个方面可以归结为补省略、调语序、看活用、悟多义。

参考译文:

耿弇字伯昭,是扶风茂陵人。他的父亲耿况,因为通晓经学做了郎官。耿弇从小好学,继承了父业。经常观看郡尉检阅骑士,树立旗鼓,演练骑马射箭,所以喜欢上了调兵遣将的事情。到王莽灭亡后,更始帝登上帝位,在各地侵占土地的将领,个个都专权武断,随意更换郡守、县令。耿况因为自己是王莽任命的官员,心里很不踏实。当时耿弇二十一岁,就辞别耿况带着奏章去面见更始帝,顺便进贡财物,来谋求稳固自我。耿弇在路上听说光武帝在卢奴,就快马北上去拜见他,光武帝留他做了门下的一名小官。耿弇就去劝说护军朱祐,请求回乡征发士兵,去平定邯郸。光武帝笑着说:“小孩子还有这么大的抱负!”于是多次召见他加以慰劳。

光武帝即位,封耿弇为建威大将军。耿弇与骠骑大将军景丹、强弩将军陈俊到敖仓攻打厌新军,将他们全部降服。耿弇扈从光武帝到舂陵,借机晋见,自动请命北上上谷去征集未被征发的士兵,到渔阳平定彭宠,到涿郡攻取张丰,往东攻打张步,以平定齐地。光武帝认为他的志气豪壮,就答应了他。于是下诏令耿弇进讨张步。

当时张步定都剧县,派他的弟弟张蓝带着两万精兵驻守西安县,各郡太守还有其他一万多士兵守着临淄,两地相隔四十里。耿弇看到西安县城虽小却很坚固,而且张蓝的部队又很精锐,临淄虽看似强大,实际上却容易攻破,就把校尉们聚集在一起,说五天后要攻打西安县城。张蓝听到这个消息,日夜戒备防守。到了第五天的半夜,耿弇命令将军们早早地填饱肚子,天一亮就赶到临淄城。护军旬梁等人对此有争议,认为应该火速攻打西安城。耿弇说:“不该这样。西安方面听说我要攻打他们,日夜戒备防守,而临淄则出其不意,他们必然惊恐纷扰,我们用一天的时间就一定能拿下。拿下临淄则西安孤立,张蓝和张步被隔绝,一定又要弃城而去,这可谓攻击一城而得到两城。如果先攻打西安城,不能立即攻下,在坚固的城池前

逗留,一定要死伤很多人。你们的话恐怕不太合适。”于是进攻临淄,半天就攻占了,进入城内据守。张蓝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恐惧,带着他的队伍逃回了剧县。

耿弇命令军队不得轻易侵扰剧县,要等到张步出城才可攻取它,以此来激怒张步。张步气势旺盛,直攻耿弇军营,和刘歆等交战,耿弇看到刘歆已经和敌军交锋,自己带着精兵从横向冲击东城下的张步部队,大败张步。耿弇的大腿被飞箭射中,他就用佩刀截断,左右没有人知道这件事。耿弇第二天又带兵出战,又大败敌军,杀死杀伤无数。光武十三年,光武帝增加了耿弇的封户与土地。每当各处有不同意见,仍然召耿弇入朝咨询方略。 明帝永平元年,耿弇去世,终年五十六岁,谥号愍侯。

1. 【答案】“白”写出遍地繁霜使早晨的河岸变白,凸显霜重;“黑”写出浓重的雾气使河流变得黑沉沉,凸显雾之浓。黑白对比鲜明,营造一种凄清的氛围,隐含着作者内心的凄凉与沉重。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D 。

【解析】赏析古代诗词的“炼字”。分析诗歌语言的妙处,除了理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

2. 【答案】沉重——急切——情怯(心情矛盾)。诗歌前四句借景抒情,表达内心沉重之情;五、六句写诗人逆水而上,匆匆返家的急切之情;后四句抒发离家越近,反觉得路途漫长,愁肠百转之情。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古代诗歌中的思想感情,能力层级为D 。

【解析】分析诗歌的内容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事物、人物、事件等因素,综合关照。回答此题要抓住诗歌景物(诗中意象),分析景中情,也要根据羁旅行役诗的特点加以分析。

3

【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渔舟唱晚 响穷彭蠡之滨(3)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每空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得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 级。

【解析】此类题目要正确理解诗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在默写时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音近字、形近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这道题要注意以下这些字的书写,如“须臾”、“彭蠡”、“摧”、“鳞”等。

1.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分析、概括能力。

【解析】谋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并不是热衷文化形式主义的深层原因。

2. 【答案】①弄虚作假;②惟利是图;③重形式,轻内涵。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分析综合能力以及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析】先整体阅读,再分层,理解大意,提炼概括。

【易误警示】回答此类题,不少考生只是摘抄原文,造成答案无效,十分可惜。

3. 【答案】第③段分析了文化形式主义产生的原因,指明其危害;第④段提出了解决文化形式主义问题的方法和措施。第③段是第④段论述的前提,第④段是第③段论述的深入。或:第③段“分析问题”,第④段“解决问题”,③④两段的关系逐层深入。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分析综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解析】解答这类题一般应对文章结构有比较准确的分析,对各部分的大意进行必要的概括,在此基础上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而概括段落大意要关注文章中提供的暗示性语言(一般以过渡句的形式出现,位置在段首或段尾,有时则放在段落中间) ,这样就化难为易了。

1. 【答案】“喇叭手”是职业称呼,称“老人”表达“我”对他的亲近和尊重。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D 级(鉴赏评价)。

【解析】“喇叭手”的称呼冷静客观,一开始“喇叭手”对于作者而言只是个素不相识的过路人,后来随着他们相遇,一起喝酒,作者对“喇叭手”的感情也在变化,变得亲近和尊重。

2. 【答案】照应标题,借月光映照老人饱经沧桑的外貌,月色为老人的出场营造凄冷的气氛。给全文奠定悲凉的基调,“月”这一意向与思乡的主旨吻合。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D 级(鉴赏评价)。

【解析】这道题描写“月”的意图,实际就是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景物形象的作用一般有:照应标题,渲染气氛,塑造人

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等。可以结合这些常识思考关于“月”的描写的意图。答题时从内容、结构、和塑造人物形象的关系等角度回答问题。

3. 【答案】被臆想的小黄花透露出老人且认他乡作故乡的无奈和思乡之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D 级(鉴赏评价)。

【解析】这是景物描写,作者借景抒情,抒发作者思乡之情。结合上下文,可以慨括出思乡之情的无奈与沉重:稻子熟了,金黄色的稻穗不禁让他想起了家乡金黄的小野花,但此时的他却无法归乡,只能如此嫁接情感了。

4.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分析、概括、鉴赏评价的能力,能力层级是C 级(分析综合)。

【解析】老人豪气地说:“广东,山东,俺们是半个老乡哩!”这里不是讨好,而是表达老人的豪爽,思乡情切,从第5节文字中老人用所剩不多的钱邀请“我”喝酒也可以看出老人的豪爽。

5. 【答案】在结构上点题并呼应了开头,强化了我与喇叭手一面之缘却难以忘怀。内容上以一个远离故土的退伍老兵的孤苦形象,揭示了这个群体无法消解的乡愁无形却历久弥稠,引发共鸣、思考和回味。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C 级(分析综合)。

【解析】考查段落的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入手。从内容上来看,结构上的作用有:照应开头,照应标题,点明或深化主题,塑造形象等。结合内容分析,“寒凉”“孤零零”表现了这个人物的孤独、凄苦,结合文章主题,这个喇叭手还是退伍老兵的群体形象,深化了文章内容。从结构上分析,因为是结尾,还有点题、和上文呼应这样的作用。

6. 【答案】文中多处描写这把“锈了”、“有许多伤痕凹凹扭扭”的喇叭,它隐喻着老人命运的坎坷和思乡的悲苦;“喇叭”吹奏的骊歌渲染了老人的乡愁,也预示着老人命运的凄凉结尾,凹锈的喇叭与老人的命运互为映衬塑造了丰满感人的艺术形象。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能力层次是F 级(分析综合)。

【解析】作答此题,切记不要脱离文本。先找出文中描写喇叭的语句,抓住喇叭的外在特点:锈了、有许多伤痕凹凹扭扭等,以及通过喇叭吹奏的乐曲,再结合老人悲苦的经历去分析。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能力层级为E 级和F 级两个能力层级(表达应用)。

【解析】立意提示:平视不只是角度,更是高度。它是不带色彩的客观,是超越功利的公正,是抛却杂念的单纯;平视社会,人与人平等看待,才能创造和谐幸福的环境;面对权贵、富贾、名流,不谄媚、不依附,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面对平凡、卑微、愚钝,不颐指气使,恃“强”压弱;身居高位、名噪一时,不居高临下。也不因自己平凡、卑贱而妄自菲薄。做到不自卑,不自鄙,不自傲,不自亢。

【参考例文】

完美的平视

春秋时代,百家争鸣,为何只有孔子的儒家可以做到弟子三千,桃李满天下。究其根本,只是孔子以平视担待每个人,以“仁爱”之心去授业教学,无论这些弟子是否是王侯将相之子,富贾巨商之嗣,还是出身寒门,甚至僧侣浪子。孔子均以平视待人,其“有教无类”的主张至今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平视待人处事,是宋濂求学时与同舍富贵子弟相处却表现出的豁达平静;是墨子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所提出的“兼爱非攻”;是官员们心中的民本思想,人民眼中的公平与良心。与这些相比,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趋炎附势,以有色眼镜看人的芸芸众生,不应自惭形秽吗?

人生在世,俯仰之间,自当追求卓越,但应尽其所能追求一切美好的过程,这才是人生珍贵的财富。俯仰之间,平视是揭开人性谜底的魔术师。香港TVB 创始人,大娱乐家邵逸夫先生近日逝世,他一手培养出四大天王却从不囿于他人的仰视之中,一生勤恳无私,捐款40亿人民币为大陆的教育事业。他的成功不是聚光灯下,赞叹声里的空中楼阁,而是那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逸夫楼”,是与任何人平视的诚恳与耐心。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一生本可以坐享繁华,活得潇洒,却将热血注入光辉岁月,为公平谋利。人性的谜底不是俯视的自大,不是让别人仰视的快感,是无论你多么闪耀,却依然只做让人平视的一个航向标,指向伟大的人生。

平视世间的万物,平视自己,平时他人,不必放高自己的姿态,也不必放低自己的身份,平视自己,率性而为。只有平视了自己,在校有成就之时,才不会沾沾自喜,在落难失意之时才不会郁郁寡欢。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荣誉没有让它沾沾自喜,也没有过分谦虚,他做到了平视自己,只是称自己“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人。”一个人在荣誉或失败之时,能正视自己,那么这个人一定会在自己原有的路上走得更远。

人与人之间,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不管你的便宜,在个性上是平等的,看应该是平的,即使你是一个贫穷的家庭,复活,贬低,而是应该站起来直,抬头乐干,幸福的生活,有尊严的生活,即使你成功的辉煌,不能居高临下,傲慢的,即使你是价值数千万,而霸气,别人看不到你的时候没有看到多少身家,但文化。穷人即使你住,但是你看到的人总是点头微笑,别人也会尊重你,因为你了解的基本道德的人,穷人和富人是一样的人的尊严。

平视是一种严肃的人生态度,是超越功利的公正,是不带个人色彩的客观,是抛却杂念的单纯。平视,源于对自我客观冷静的评价;平视,源自对他人坦诚相待的尊重;平视,是宠辱不惊、淡泊致远的心境;平视,是不畏强权、凛然正气的坦然。

其实所有的人生都是一样的,有圆有缺、有盈有亏,这是你不能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人生的角度,多选择平视的角度与人交往,多看看人生的圆满,然后带着一颗快乐感恩的心去面对人生的不圆满,认真走过人生的弯路。


相关文章

  • 高考研究:名师解读2015年高考语文大纲,阅读增新闻类文章 1
  • 高考研究:名师解读2015年高考语文大纲,阅读增新闻类文章 高考研究:名师解读2015年高考语文大纲,阅读增新闻类文章饶水知音 哈三中名师解读2015年高考大纲,语文实用阅读增新闻类文章 郭恒旭 针对新出炉的<考试说明>中的高中 ...查看


  • 高考研究:名师解读2015年高考语文大纲,阅读增新闻类文章
  • 高考研究:名师解读2015年高考语文大纲,阅读增新闻类文章 哈三中名师解读2015年高考大纲,语文实用阅读增新闻类文章 郭恒旭 针对新出炉的<考试说明>中的高中语文学科,特约哈三中名师李来豹谈谈语文考试的变化,预测今年高考的语文 ...查看


  • 北京中考语文答案
  • 北京中考语文答案 相关栏目推荐 北京中考答案 北京中考数学试题 北京2014中考真题 北京中考语文真题 北京中考改革 北京中考模拟试题 北京中考报名网 北京中考生物真题 北京中考满分作文100字 北京中考试卷 北京中考满分作文200字 北京 ...查看


  • 2015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训练及答案 (21)
  • 2015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训练及答案(21) 时间:25分钟 分值:37分 每日必练 15分钟限时训练 1.(2014·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月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该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机床制 ...查看


  • (9)2014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训练(15)
  • 2014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训练(15) 1.(2013?山西省康杰中学第八次模拟)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目前国内整形机构的水平良莠不齐,做整形手术风险很高,据统计,美容整形业连续三年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B.安 ...查看


  • 2007-2016高考全国卷成语学生版
  • (2007考语文全国课标卷)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 .电话给人们带来了莫大的方便,但打电话有时并不是最好的联系方法,有些事情非得耳提面命,一边说一边比划才能真正讲清楚. B .为了让人们体验与世界冠军 ...查看


  • 05-16山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 2005年山东高考作文题为:"双赢的智慧" 皇帝造屋,百工齐集.木匠.石匠暗暗竞赛.一天,木工师傅求胜心切,责备小徒弟,小徒弟为了泄愤,把师傅的木尺偷偷缩短了一分.结果,根据木尺做成的木柱都短了一分.而那些稀有木材是远方 ...查看


  •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语意连贯题"分类汇编教师用
  •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衔接排序题汇编 1.(广东)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从汉字笔画的统计分布规律来看,这种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②不少人认为简化汉字的理想目标是把十画以上的字简化到十画或不足十画 ...查看


  • 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创新断想(四)满分完满
  • 作文创新断想㈣ 四.满分 · 完满 写作是用文字表达思维的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写作能力的档次最高.难度最大.综合性最强.在语文高考中,甚至在整个高考中,就单题而论,写作题也是占分最多.用时最长.主观性最强.影响面最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