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诸岛
一、西兰岛
西兰岛总面积达
西兰岛(Zealand)是丹麦人口最密集的岛屿。总面积达7,031平方公里。西兰岛是丹麦最大的一个岛屿,也是波罗的海最大的岛屿。 西兰岛包括哥本哈根,洛斯基勒,北西兰岛,德拉厄,斯凯尔克四个城镇。哥本哈根的吉菲昂喷泉与一个神话故事有关,它讲述了这座岛屿的神秘来历。相传古代瑞典有一个国王答应送给吉菲昂女神一块土地,条件是必须用耕牛在一昼夜间挖走,挖走多少算多少,女神把四个儿子化为四头力大无穷的神牛,据说,这座岛屿就是当年挖出来的。
二、菲英岛
菲英岛,面积
丹麦第二大岛,也是波罗的海第三大岛屿。介于日德兰半岛南部和西兰岛之间。主要城市为欧登塞(Odense)。
菲英岛是世界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故乡,著名的城堡伊埃斯科城堡也在该岛。
三、洛兰一法尔斯特双岛
洛兰一法尔斯特双岛面积共计1795平方公里,人口为11.5万(1996年统计)。这两个岛几乎连接在一起,只被狭窄的古尔堡海峡分开。这里气候条件得天独厚,广阔的土地有利于实行机械化耕作,所以农业产量在丹麦是最高的。洛兰一法尔斯特双岛常被丹麦人称为“微笑
的内地岛屿”。
洛兰岛,一译“罗兰岛”。面积1243平方公里,位于西兰岛南,隔费马恩海峡同德国的费马恩岛相望。是丹麦第三大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南部海岸多沼泽,有大堤防洪,北部和东部多森林。北部有萨克斯克宾湾,西为纳克斯考湾。岛上最大湖泊为马里博湖。岛上尼斯泰兹(Nysted)的阿尔霍姆(lholm)城堡,12世纪是王室驻地。重要城市为马里博和纳克斯考。
南岸诸岛
一、吕根岛(Rügen)
是德国最大的岛屿,位于德国东北部的波罗的海,属于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吕根岛南北最长处为52千米,东西最宽处为41千米,总面积926平方千米,海岸线总长达574千米,有不计其数的海湾和半岛。吕根岛位于波罗的海,面积926平方公里,是德国最大,最美的岛屿。早在旧石器时代上面就有居民了。岛上至今保存着新石器时代(公元前三千年至前一千八百年)的庄严的石像。吕根岛的地形 多样。时而是连绵起伏的山峦,时而是沼泽或海岸峭壁。狭长的卵石海滩与宽广的细沙海滩交替。人们可以从建于1936年的吕根提到达吕根岛。居民原为日耳曼族,西元前500年左右被斯拉夫族的文德人(Wend
)代替。1168年丹麦占领该岛,1648年转属瑞典,1815年又归普鲁士。
二、乌泽多姆岛
是在波罗的海波美拉尼亚湾南部,德国和波兰之间的边界上,什切青泻湖北部,奥德河河口以北,位于53°56′N 14°05′E。岛上大部分地区属德国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东部属波兰的西滨海省,面积445平方公里(其中德国部分373平方公里,波兰部分72平方公里)。人口76,500(德国部分31,500人,波兰部分45,000)。岛上地势大多平坦,部分由沼泽覆盖。岛形狭长,以42公里长的白色沙滩而闻名。
中部三岛
一、博恩霍尔姆岛
旧译“博恩岛”、“波恩荷尔姆岛”。波罗的海中丹麦的岛屿。北距瑞典仅40多公里。10世纪以前是北欧海盗据点。勃艮第人的发源地。后由瑞典王国和吕贝克(Lubeck)所控制。
1658年归属丹麦。该岛长36公里,宽28公里,面积为588平方公里(227平方哩)。全岛的2/3(中部和北部)由花岗岩构成,丘陵起伏,中央最高,海拔162米。沿海峭壁耸立,有花岗岩采石场。内陆森林茂密。
二、厄兰岛
瑞典在波罗的海中的岛屿和省(landskap),行政上属于卡马尔(Kalmar)省(lan)。与瑞典本土隔著卡尔马海峡,全岛面积1342平方公
里,是瑞典第二大岛,仅次於哥得兰(Gotland)岛。在行政上,与邻近小岛组成瑞典最小的传统省分。四周为石灰岩和沙脊,几乎是不毛之地。有少数小河和赫恩舍(Hornsjon)湖。狭窄的冲积海岸带种有甜菜、黑麦和马铃薯,另有畜牧业。工业有采石、水泥和榨糖。公元一世纪,做为日尔曼部落的哥特人从该岛南渡来到欧洲大陆。775年以後该岛在斯堪的那维亚历史上曾占重要地位,多次成为瑞典与丹麦之间的战场。博里霍尔姆(Borgholm)是岛上唯一的大镇,留有瑞典最好城堡及最坚固的要塞之一的废墟(约建於13世纪或更早)。著名的夏季旅游地。
三、哥德兰岛
述三分之一的人口须移居至南欧,与哥特人移居的习俗有关,而哥特人与哥特兰人(当地人自称Gutar)两者的名字同源。该书说后来哥特兰人主动向瑞典国王投诚,并声称当时双方互有协议,瑞典国王和主教对哥特兰有义务。故此,这不但记载哥特兰岛的历史,而且断言哥特兰岛独立于瑞典。
AwairStrabain促进了与瑞典国王之间了互利协议,这事应该发生于9世纪完结前。当时,Wulfstan记载说该岛已属于瑞典人:
然后,穿越勃艮第人的土地后,我们的左方有从古代已经如此称呼的布莱金厄、摩尔、厄兰和哥特兰,其所有领地皆属瑞尔安人;温德兰在右方,就在维斯瓦河口。
维斯比城和岛上其他地方是分别管治的。维斯比的德国商旅和乡郊的商农有摩擦,引发内战,由瑞典国王Magnus 三世于1288年平定。1361年,丹麦国王瓦尔德马四世侵略哥特兰。海盗Victual兄弟于1394年占据该岛,以在维斯比建立坚固的基地。哥特兰成为条顿骑士的采邑,以在Victual兄弟的堡垒攻打他们。条顿的侵略军队于1398年征服该岛,摧毁维斯比城,并把Victual兄弟驱逐出该岛。
在哥特兰岛上发现的阿拉伯迪拉姆币的数目颇多。在岛上各处的藏宝处发现的银币,比欧亚大陆西部的其他地方发现的多。总值仅次于在穆斯林世界出土的银币。这些银币透过Rus商旅和阿拔斯王朝的贸易向北移,而斯堪的纳维亚商人制造的钱币使北欧(尤其是维京斯堪的纳维亚和卡洛林帝国)在之后的数世界成为主要交易中心。
在条顿占领该岛后,“岛庭”的权威日渐下降,最终卖给埃里克七世,并自1449年起由丹麦派置总督管治。中世纪晚期,“岛庭”由12个代表农民和佃户的代表组成。自1645年签订条约后,哥特兰岛由瑞典统治至今
东北诸岛
一、萨列玛岛
波罗的海南部莫昂宗德群岛(穆胡Muhu)中最大的岛屿。属爱沙尼亚。位于58°
25′N 22°30′E,面积1,032平方哩)。是波罗的海第四大岛屿,人口39231(2008年)。主要由石灰岩和白云岩构成,局部冰碛,地势低平,最高点海拔54米。北、西部多小山和丘陵;东、南部地势较低,土地肥沃。以天然牧场为主。也经营农、渔业。有大堤与邻近的穆胡岛连接。沿岸长栖息众多的海鸟。主要城市金吉谢普(Kingisepp)在岛的南端,为疗养地。西部设有维杜米亚埃自然保护区。1206年,丹麦国王瓦尔德马尔二世在岛上建立了一个堡垒,1227年,萨列省利沃尼亚兄弟征服该岛,后并入条顿骑士团。1559年,出售给丹麦主教,萨雷马岛成为丹麦爱沙尼亚的一部分。自1570至1645年丹麦拥有整个岛屿。1645割让给瑞典,1721年,割让给俄罗斯帝国。1840年,库雷萨雷镇为俄罗斯人和波罗的海德国人一个度假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爱沙尼亚的岛屿被德
国占领,1917年10月爱沙尼亚独立。1940年6月,苏德签订“莫洛托夫 - 里宾特洛甫条约,爱沙尼亚并入苏联。1941年该岛被纳粹德国占领,1944年10月至11月苏联红军在该岛登陆。1946年,萨雷马岛被宣布为禁区至1989年。1991年8月20日,苏联解体爱沙尼亚重新获得独立,该岛重新属于爱沙尼亚。
希乌玛岛
希乌马岛Hiiumaa,位于波罗的海,是爱沙尼亚第二大岛,爱沙尼亚莫昂宗德群岛的岛屿,在里加湾西北部,由海相沉积石灰岩构成。位于58°52′N 22°35′E,面积
(373平方哩)。海岸线长310公里,位于萨列马岛以北,与爱沙尼亚本土之间隔着维尔伊纳梅里海峡。岛上最大的城镇是北部的凯尔德拉(Kardla),
奥兰群岛 奥兰群岛(Åland islands)又称阿赫韦南马群岛(Ahvenanmaa)是芬兰惟一的一个自治省,位于瑞典和芬兰之间的波的尼亚湾南端,由6554个小岛组成,面积590平方英里(波的尼亚湾是波罗的海伸入北岸陆地部分,在其入口处,其中80余个较大的岛有人类居住,这一群岛屿统称奥兰群岛),岛上居民2.5万人,大多以瑞典语为母语。奥兰岛的首府是玛丽港(Mairenhamn),是群岛上惟一的一座城市。在19世纪初期,芬兰被俄国占领的同时,被俄国合并。但在克里米亚战争时期,又被英法联军所占领,成为非军事化地区。其后,苏联十月革命使得俄罗斯帝国瓦解,趁此机会,居民希望能够再度归属于瑞
典,但是芬兰政府对此不允许。1809年以前,奥兰群岛和芬兰均属于瑞典,后因战争失利被割让给俄国。
1917年芬兰独立前后,奥兰群岛人开始进行重归瑞典的斗争,与芬兰当局发生冲突。
1921年,根据国际联盟解决问题的决议案,形成《芬兰奥兰群岛自治法》,规定芬兰享有对奥兰群岛的主权,保证奥兰群岛享有自治权,但改为自治省,保证居民有使用瑞典语和保存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等权利。1921年开始群岛实行自治。作为自治的重要标志之一的省旗从1922年就开始启用,但是由于政治和历史原因,这个省旗一直不是官方正式的旗帜。
1952 年,奥兰群岛终于争取到省旗的权利,最初的设计是在黄十字上加上一个蓝十字,当时的芬兰总统觉得这个设计太“瑞典”,所以否决了这种设计。1953年年 底,各方达成共识,在1954年4月份正式启用现在的省旗,这是蓝底黄十字上加上一个红十字。
1954年奥兰群岛被允许挂起了自己的旗帜;1970年参加了北欧理事会,与丹麦、芬兰、冰岛、挪威及瑞典并列为成员之一;1984年,奥兰群岛又连续发行了几套本地区专用邮票。这些邮票上有奥兰群岛自己的旗帜、地名,却未标明芬兰字样,自1991年起发生的硬币风波,应该被看作是奥兰群岛分裂活动的进一步延续。
在今天,奥兰群岛既是芬兰共和国的一部分,又将瑞典语作为唯一的
四、萨列玛岛,面积
西部诸岛
一、西兰岛
西兰岛总面积达
西兰岛(Zealand)是丹麦人口最密集的岛屿。总面积达7,031平方公里。西兰岛是丹麦最大的一个岛屿,也是波罗的海最大的岛屿。 西兰岛包括哥本哈根,洛斯基勒,北西兰岛,德拉厄,斯凯尔克四个城镇。哥本哈根的吉菲昂喷泉与一个神话故事有关,它讲述了这座岛屿的神秘来历。相传古代瑞典有一个国王答应送给吉菲昂女神一块土地,条件是必须用耕牛在一昼夜间挖走,挖走多少算多少,女神把四个儿子化为四头力大无穷的神牛,据说,这座岛屿就是当年挖出来的。
二、菲英岛
菲英岛,面积
丹麦第二大岛,也是波罗的海第三大岛屿。介于日德兰半岛南部和西兰岛之间。主要城市为欧登塞(Odense)。
菲英岛是世界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故乡,著名的城堡伊埃斯科城堡也在该岛。
三、洛兰一法尔斯特双岛
洛兰一法尔斯特双岛面积共计1795平方公里,人口为11.5万(1996年统计)。这两个岛几乎连接在一起,只被狭窄的古尔堡海峡分开。这里气候条件得天独厚,广阔的土地有利于实行机械化耕作,所以农业产量在丹麦是最高的。洛兰一法尔斯特双岛常被丹麦人称为“微笑
的内地岛屿”。
洛兰岛,一译“罗兰岛”。面积1243平方公里,位于西兰岛南,隔费马恩海峡同德国的费马恩岛相望。是丹麦第三大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南部海岸多沼泽,有大堤防洪,北部和东部多森林。北部有萨克斯克宾湾,西为纳克斯考湾。岛上最大湖泊为马里博湖。岛上尼斯泰兹(Nysted)的阿尔霍姆(lholm)城堡,12世纪是王室驻地。重要城市为马里博和纳克斯考。
南岸诸岛
一、吕根岛(Rügen)
是德国最大的岛屿,位于德国东北部的波罗的海,属于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吕根岛南北最长处为52千米,东西最宽处为41千米,总面积926平方千米,海岸线总长达574千米,有不计其数的海湾和半岛。吕根岛位于波罗的海,面积926平方公里,是德国最大,最美的岛屿。早在旧石器时代上面就有居民了。岛上至今保存着新石器时代(公元前三千年至前一千八百年)的庄严的石像。吕根岛的地形 多样。时而是连绵起伏的山峦,时而是沼泽或海岸峭壁。狭长的卵石海滩与宽广的细沙海滩交替。人们可以从建于1936年的吕根提到达吕根岛。居民原为日耳曼族,西元前500年左右被斯拉夫族的文德人(Wend
)代替。1168年丹麦占领该岛,1648年转属瑞典,1815年又归普鲁士。
二、乌泽多姆岛
是在波罗的海波美拉尼亚湾南部,德国和波兰之间的边界上,什切青泻湖北部,奥德河河口以北,位于53°56′N 14°05′E。岛上大部分地区属德国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东部属波兰的西滨海省,面积445平方公里(其中德国部分373平方公里,波兰部分72平方公里)。人口76,500(德国部分31,500人,波兰部分45,000)。岛上地势大多平坦,部分由沼泽覆盖。岛形狭长,以42公里长的白色沙滩而闻名。
中部三岛
一、博恩霍尔姆岛
旧译“博恩岛”、“波恩荷尔姆岛”。波罗的海中丹麦的岛屿。北距瑞典仅40多公里。10世纪以前是北欧海盗据点。勃艮第人的发源地。后由瑞典王国和吕贝克(Lubeck)所控制。
1658年归属丹麦。该岛长36公里,宽28公里,面积为588平方公里(227平方哩)。全岛的2/3(中部和北部)由花岗岩构成,丘陵起伏,中央最高,海拔162米。沿海峭壁耸立,有花岗岩采石场。内陆森林茂密。
二、厄兰岛
瑞典在波罗的海中的岛屿和省(landskap),行政上属于卡马尔(Kalmar)省(lan)。与瑞典本土隔著卡尔马海峡,全岛面积1342平方公
里,是瑞典第二大岛,仅次於哥得兰(Gotland)岛。在行政上,与邻近小岛组成瑞典最小的传统省分。四周为石灰岩和沙脊,几乎是不毛之地。有少数小河和赫恩舍(Hornsjon)湖。狭窄的冲积海岸带种有甜菜、黑麦和马铃薯,另有畜牧业。工业有采石、水泥和榨糖。公元一世纪,做为日尔曼部落的哥特人从该岛南渡来到欧洲大陆。775年以後该岛在斯堪的那维亚历史上曾占重要地位,多次成为瑞典与丹麦之间的战场。博里霍尔姆(Borgholm)是岛上唯一的大镇,留有瑞典最好城堡及最坚固的要塞之一的废墟(约建於13世纪或更早)。著名的夏季旅游地。
三、哥德兰岛
述三分之一的人口须移居至南欧,与哥特人移居的习俗有关,而哥特人与哥特兰人(当地人自称Gutar)两者的名字同源。该书说后来哥特兰人主动向瑞典国王投诚,并声称当时双方互有协议,瑞典国王和主教对哥特兰有义务。故此,这不但记载哥特兰岛的历史,而且断言哥特兰岛独立于瑞典。
AwairStrabain促进了与瑞典国王之间了互利协议,这事应该发生于9世纪完结前。当时,Wulfstan记载说该岛已属于瑞典人:
然后,穿越勃艮第人的土地后,我们的左方有从古代已经如此称呼的布莱金厄、摩尔、厄兰和哥特兰,其所有领地皆属瑞尔安人;温德兰在右方,就在维斯瓦河口。
维斯比城和岛上其他地方是分别管治的。维斯比的德国商旅和乡郊的商农有摩擦,引发内战,由瑞典国王Magnus 三世于1288年平定。1361年,丹麦国王瓦尔德马四世侵略哥特兰。海盗Victual兄弟于1394年占据该岛,以在维斯比建立坚固的基地。哥特兰成为条顿骑士的采邑,以在Victual兄弟的堡垒攻打他们。条顿的侵略军队于1398年征服该岛,摧毁维斯比城,并把Victual兄弟驱逐出该岛。
在哥特兰岛上发现的阿拉伯迪拉姆币的数目颇多。在岛上各处的藏宝处发现的银币,比欧亚大陆西部的其他地方发现的多。总值仅次于在穆斯林世界出土的银币。这些银币透过Rus商旅和阿拔斯王朝的贸易向北移,而斯堪的纳维亚商人制造的钱币使北欧(尤其是维京斯堪的纳维亚和卡洛林帝国)在之后的数世界成为主要交易中心。
在条顿占领该岛后,“岛庭”的权威日渐下降,最终卖给埃里克七世,并自1449年起由丹麦派置总督管治。中世纪晚期,“岛庭”由12个代表农民和佃户的代表组成。自1645年签订条约后,哥特兰岛由瑞典统治至今
东北诸岛
一、萨列玛岛
波罗的海南部莫昂宗德群岛(穆胡Muhu)中最大的岛屿。属爱沙尼亚。位于58°
25′N 22°30′E,面积1,032平方哩)。是波罗的海第四大岛屿,人口39231(2008年)。主要由石灰岩和白云岩构成,局部冰碛,地势低平,最高点海拔54米。北、西部多小山和丘陵;东、南部地势较低,土地肥沃。以天然牧场为主。也经营农、渔业。有大堤与邻近的穆胡岛连接。沿岸长栖息众多的海鸟。主要城市金吉谢普(Kingisepp)在岛的南端,为疗养地。西部设有维杜米亚埃自然保护区。1206年,丹麦国王瓦尔德马尔二世在岛上建立了一个堡垒,1227年,萨列省利沃尼亚兄弟征服该岛,后并入条顿骑士团。1559年,出售给丹麦主教,萨雷马岛成为丹麦爱沙尼亚的一部分。自1570至1645年丹麦拥有整个岛屿。1645割让给瑞典,1721年,割让给俄罗斯帝国。1840年,库雷萨雷镇为俄罗斯人和波罗的海德国人一个度假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爱沙尼亚的岛屿被德
国占领,1917年10月爱沙尼亚独立。1940年6月,苏德签订“莫洛托夫 - 里宾特洛甫条约,爱沙尼亚并入苏联。1941年该岛被纳粹德国占领,1944年10月至11月苏联红军在该岛登陆。1946年,萨雷马岛被宣布为禁区至1989年。1991年8月20日,苏联解体爱沙尼亚重新获得独立,该岛重新属于爱沙尼亚。
希乌玛岛
希乌马岛Hiiumaa,位于波罗的海,是爱沙尼亚第二大岛,爱沙尼亚莫昂宗德群岛的岛屿,在里加湾西北部,由海相沉积石灰岩构成。位于58°52′N 22°35′E,面积
(373平方哩)。海岸线长310公里,位于萨列马岛以北,与爱沙尼亚本土之间隔着维尔伊纳梅里海峡。岛上最大的城镇是北部的凯尔德拉(Kardla),
奥兰群岛 奥兰群岛(Åland islands)又称阿赫韦南马群岛(Ahvenanmaa)是芬兰惟一的一个自治省,位于瑞典和芬兰之间的波的尼亚湾南端,由6554个小岛组成,面积590平方英里(波的尼亚湾是波罗的海伸入北岸陆地部分,在其入口处,其中80余个较大的岛有人类居住,这一群岛屿统称奥兰群岛),岛上居民2.5万人,大多以瑞典语为母语。奥兰岛的首府是玛丽港(Mairenhamn),是群岛上惟一的一座城市。在19世纪初期,芬兰被俄国占领的同时,被俄国合并。但在克里米亚战争时期,又被英法联军所占领,成为非军事化地区。其后,苏联十月革命使得俄罗斯帝国瓦解,趁此机会,居民希望能够再度归属于瑞
典,但是芬兰政府对此不允许。1809年以前,奥兰群岛和芬兰均属于瑞典,后因战争失利被割让给俄国。
1917年芬兰独立前后,奥兰群岛人开始进行重归瑞典的斗争,与芬兰当局发生冲突。
1921年,根据国际联盟解决问题的决议案,形成《芬兰奥兰群岛自治法》,规定芬兰享有对奥兰群岛的主权,保证奥兰群岛享有自治权,但改为自治省,保证居民有使用瑞典语和保存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等权利。1921年开始群岛实行自治。作为自治的重要标志之一的省旗从1922年就开始启用,但是由于政治和历史原因,这个省旗一直不是官方正式的旗帜。
1952 年,奥兰群岛终于争取到省旗的权利,最初的设计是在黄十字上加上一个蓝十字,当时的芬兰总统觉得这个设计太“瑞典”,所以否决了这种设计。1953年年 底,各方达成共识,在1954年4月份正式启用现在的省旗,这是蓝底黄十字上加上一个红十字。
1954年奥兰群岛被允许挂起了自己的旗帜;1970年参加了北欧理事会,与丹麦、芬兰、冰岛、挪威及瑞典并列为成员之一;1984年,奥兰群岛又连续发行了几套本地区专用邮票。这些邮票上有奥兰群岛自己的旗帜、地名,却未标明芬兰字样,自1991年起发生的硬币风波,应该被看作是奥兰群岛分裂活动的进一步延续。
在今天,奥兰群岛既是芬兰共和国的一部分,又将瑞典语作为唯一的
四、萨列玛岛,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