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游戏与中学体育教学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7-000-02

  摘 要 本文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基础,结合体育游戏的特点及其对体育教学的作用,主要采用文献法,对体育游戏与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即游戏作用、学生不喜欢体育游戏原因,教师因素等关系进行分析,并对体育游戏与教学关系提出建议。

  关键诩 中学 体育游戏 体育教学 关系

  一、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各项体育工作。具体说,就是用“健康第一”的精神,贯穿于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以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为办学宗旨,通过学校体育教育,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掌握基本适合个体需要的体育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随着改革的深入,体育游戏由于自身的特点和对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逐渐形成改革普遍关注的话题。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本文就对游戏在教学中的现状进行分析,重点在组织教学方面提点建议。

  二、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

  体育游戏是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作为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的重要内容,它对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和掌握知识技能等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体育游戏还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发展学生的智力促进个性心理发展。具体表现在:

  (一)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与训练的重要内容和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

  这是体育游戏最为基本的作用,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教学与训练的主要内容,有时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传授体育知识的载体。如果游戏单独作为准备活动,则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防止运动损伤。如果把它放在基本部分并结合教学内容,还能够增强中枢精神系统对正式联系的调节,强化动力定型,为正式传授新内容,复习旧内容做准备。总之,体育游戏是具有一定难度、密度和运动量,是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

  (二)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情操

  体育游戏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教学过程,它有自己的规则和要求,以及结果的评判标准和奖励办法。因此,具有较强的思想性,通过游戏教学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在游戏中要求格遵守游戏规则和道德规范,要求学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的态度,使学生懂得社会行为中是与非、胜与负、诚实与欺骗,从而培养学生诚实、勇敢、顽强、果断、机敏、遵守纪律、团结互助、集体主义等优良品德。

  (三)体育游戏能激发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中一旦触及学习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而单纯学习体育基本技术会使学生感动到枯燥味。因此,体育游戏的丰富有趣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激发了学生体育课的兴趣,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也易于接受接受新知识,敢于突破常规,大胆尝试,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

  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对人的冲突主要指向人的心理层次,作为学生主要是学习、升学的压力。体育游戏多是在轻松愉快、生动活动的情景中进行,对启发学习的思维,提高创造力,培养活泼愉快的个性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游戏过程中能摆脱烦恼和忧患,缓解心理,调节精神,提高心理健康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一)从学生感受、看法上看

  很多学生对体育游戏的态度是很少做,没兴趣不想做、做游戏幼稚等。经分析我认为有以下的原因:

  ⒈体育游戏的作用还得不到重视

  首先,现今中小学教师中,年龄在40-60岁之间的体育老师占整个教师队伍的20%—35%,具有关调查发现,他们在体育课的框架结构以及体育课游戏的内容安排及组织上和中青年教师相比显得有些滞后,他们很少重视体育游戏的开展。依然是学什么就练什么,教学模式还是跑几圈热身,做徒身操,进入内容,抖抖手,伸伸腿放松后结束课堂,课堂枯燥味。其次,部分教师不能全心投入工作。在当今改革浪潮中,由于教师的待遇、地位都不是很高等因素,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冲击,他们很少考虑教法上的提高。

  ⒉体育教材因素

  当前体育教材特点是教材容量大且内容过于重复,内容对技术要求高,竞技性强。出现学生在上课时什么项目都要学,且是还没有初步掌握技术动作时又开始下一个项目了,各项目动作难度大,专项素质要求高,教师讲解过于专业化,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练,许多教材难以学会又往下推,教不会还要教,再教不会再教,产生了学生什么都学,但什么都没有学会的现象。实践证明,人只有学会了某种体育技术动作,他才会对体育感兴趣。然而以上的现象使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甚至厌恶,进而影响到体育游戏的开展。

  ⒊游戏太过注重“育技”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体育教学还没有走出重达标,甚至重应试的圈圈,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出现了“考什么,教什么,做什么游戏”的教育体系,过分的追求运动技术形式。使得体育健康课变成了单独的体育达标和应试项目的练习考试课。这样,即使教师采用了游戏也是过分用于练习技术上。这种教学内容单一,学生主动性低调,学生被动接受游戏,使得游戏失去了最显著和特征一趣味性。这种情况下,学生对这种体育课及游戏的反应只有反感。

  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

  多年来,我们的体育课教学过程,过分要求学生绝对对服从教师指导,过分强调统一要求,统一行动的规范化和有序性。在他们眼里,我们学生怎么做,就必须怎么做;顺顺利利上下课的课是好课。而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很广,加之这年龄段其思维的发展,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见解,特别是男生喜欢钻教师语言、游戏规则的漏洞,去发展自己的个性。这样,教师就会产生些学生故意扰乱课堂的看法,加以抹杀,制止。而不是加以引导或改进游戏方法。否定了学生的才能,打击了学生的兴趣劲头。因而学生对游戏也就产生了消极的态度。另外,游戏内容、形式陈旧也是学生不喜欢,不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教师教法的不足

  不可否认,在目前体育教学中,有不少教师也“成功”地运用体育而他们仅把体育游戏作为体育课的配料来调动学生的情绪。日本学者快乐体育有着精辟的见解:所谓快乐体育是重视每一个运动所具有的乐趣,并可能愉快的从事运动的一种体育,是把体育中内存在的乐趣作为目的内容学习的一种体育。【2】所以说,快乐体育应包括乐趣得到人体发展的快乐,得到成功、兴趣体验的快乐以及得到尊重和信赖体验等快乐。但由于教师的误解,他们往往对游戏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1.游戏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手段、集娱乐性、趣味性、健身性和益智性为一身。但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一般考虑较多的是趣味性,以及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方面的因素,对另外一个重要特征的益智性,却谈之甚少。所谓益智性也就是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游戏,而使他们的心理、智力得到提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目的不能简单的定义为跑、跳、投练习,在游戏中的每一项任务学生学习都要通过思考才能完成。

  2.忽视游戏的总结

  目前,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往往只注重游戏的设计,组织和器材准备,忽视了游戏的总结即没有对游戏的进行情况实施讲评,往往是游戏结束后教师叛定获胜一方即草草收场,使得整个游戏成虎头蛇尾之势,而不能充分发挥游戏的价值和作用。

  四、建议

  体育游戏作为人类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活动,以及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随着教改的进行它的作用越来越受体育教师的重视。要符合教改地改变现存的问题,本人认为体育教师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一)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只有确定了方向才能便于各方面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积极提高自身的知识面,除了专业知识外,其他相干的知识也要略知一二。如理学等。

  (三)课前要认真选择、准备游戏。要全面考虑游戏与教学内容,游戏下学生性别、年龄、身体素质和身心发展及场地、气候等因素相衔接,做到难易相当,并富有一定趣味性。

  (四)多创编新颖、符合学生兴趣、全面发展学生益智性的游戏。

  (五)多与学生共同参与游戏。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既能利于密切师生关系,又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六)要多强调、注意游戏进行时的安全性,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同时观察学生的情绪。适当地鼓励学生或及时结束游戏。

  (七)重视游戏的总结、讲评。指出各组在发挥集体力量、比赛作风和遵守规则,执行规则方面,在技战术的运用和发挥上的优缺点。对游戏中表现好的学生或组要表扬,对失败的不应指责批评。另外,讲评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本次课的掌握程度,以及游戏中什么能使学生发生兴趣,使教师不断改进游戏的教学方法。

  五、结束语

  体育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体育游戏的运用需要教师的理解和掌握,我们坚信,通过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把体育游戏正确,巧妙运用于体育教学中去,是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的必然趋势。常言道:教之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遵循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总结经验,不断探讨,大胆突破,勇于创新,体育游戏在体育课的教学中一定运用成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注释:

  ① 蒋至兰.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游戏[J].体育科学研究.2003.9.11.

  ② 雍世仁,张亚平.体育游戏与快乐体育[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6).16.

  参考文献:

  [1] 欧阳宏.浅谈体育游戏的组织与教法[J].湖北体育科技.1999(1):91—93.

  [2] 邓飞.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趋势与目标[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1):75-78.

  [3] 李凯杰.游戏及及体育游戏原理探析[J].武汉体育学报.1991(1):31-35.

  [4] 王秀梅.论初中体育教学的选择和应用[J].哈尔滨体育学报.2000(4):66-68.

  [5] 浦海泉.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贯切健康第一的思想[J].中国学校体育.2003(1):10.

  [6] 体育游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M].1996.11.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7-000-02

  摘 要 本文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基础,结合体育游戏的特点及其对体育教学的作用,主要采用文献法,对体育游戏与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即游戏作用、学生不喜欢体育游戏原因,教师因素等关系进行分析,并对体育游戏与教学关系提出建议。

  关键诩 中学 体育游戏 体育教学 关系

  一、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各项体育工作。具体说,就是用“健康第一”的精神,贯穿于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以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为办学宗旨,通过学校体育教育,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掌握基本适合个体需要的体育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随着改革的深入,体育游戏由于自身的特点和对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逐渐形成改革普遍关注的话题。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本文就对游戏在教学中的现状进行分析,重点在组织教学方面提点建议。

  二、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

  体育游戏是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作为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的重要内容,它对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和掌握知识技能等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体育游戏还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发展学生的智力促进个性心理发展。具体表现在:

  (一)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与训练的重要内容和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

  这是体育游戏最为基本的作用,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教学与训练的主要内容,有时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传授体育知识的载体。如果游戏单独作为准备活动,则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防止运动损伤。如果把它放在基本部分并结合教学内容,还能够增强中枢精神系统对正式联系的调节,强化动力定型,为正式传授新内容,复习旧内容做准备。总之,体育游戏是具有一定难度、密度和运动量,是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

  (二)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情操

  体育游戏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教学过程,它有自己的规则和要求,以及结果的评判标准和奖励办法。因此,具有较强的思想性,通过游戏教学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在游戏中要求格遵守游戏规则和道德规范,要求学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的态度,使学生懂得社会行为中是与非、胜与负、诚实与欺骗,从而培养学生诚实、勇敢、顽强、果断、机敏、遵守纪律、团结互助、集体主义等优良品德。

  (三)体育游戏能激发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中一旦触及学习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而单纯学习体育基本技术会使学生感动到枯燥味。因此,体育游戏的丰富有趣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激发了学生体育课的兴趣,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也易于接受接受新知识,敢于突破常规,大胆尝试,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

  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对人的冲突主要指向人的心理层次,作为学生主要是学习、升学的压力。体育游戏多是在轻松愉快、生动活动的情景中进行,对启发学习的思维,提高创造力,培养活泼愉快的个性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游戏过程中能摆脱烦恼和忧患,缓解心理,调节精神,提高心理健康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一)从学生感受、看法上看

  很多学生对体育游戏的态度是很少做,没兴趣不想做、做游戏幼稚等。经分析我认为有以下的原因:

  ⒈体育游戏的作用还得不到重视

  首先,现今中小学教师中,年龄在40-60岁之间的体育老师占整个教师队伍的20%—35%,具有关调查发现,他们在体育课的框架结构以及体育课游戏的内容安排及组织上和中青年教师相比显得有些滞后,他们很少重视体育游戏的开展。依然是学什么就练什么,教学模式还是跑几圈热身,做徒身操,进入内容,抖抖手,伸伸腿放松后结束课堂,课堂枯燥味。其次,部分教师不能全心投入工作。在当今改革浪潮中,由于教师的待遇、地位都不是很高等因素,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冲击,他们很少考虑教法上的提高。

  ⒉体育教材因素

  当前体育教材特点是教材容量大且内容过于重复,内容对技术要求高,竞技性强。出现学生在上课时什么项目都要学,且是还没有初步掌握技术动作时又开始下一个项目了,各项目动作难度大,专项素质要求高,教师讲解过于专业化,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练,许多教材难以学会又往下推,教不会还要教,再教不会再教,产生了学生什么都学,但什么都没有学会的现象。实践证明,人只有学会了某种体育技术动作,他才会对体育感兴趣。然而以上的现象使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甚至厌恶,进而影响到体育游戏的开展。

  ⒊游戏太过注重“育技”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体育教学还没有走出重达标,甚至重应试的圈圈,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出现了“考什么,教什么,做什么游戏”的教育体系,过分的追求运动技术形式。使得体育健康课变成了单独的体育达标和应试项目的练习考试课。这样,即使教师采用了游戏也是过分用于练习技术上。这种教学内容单一,学生主动性低调,学生被动接受游戏,使得游戏失去了最显著和特征一趣味性。这种情况下,学生对这种体育课及游戏的反应只有反感。

  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

  多年来,我们的体育课教学过程,过分要求学生绝对对服从教师指导,过分强调统一要求,统一行动的规范化和有序性。在他们眼里,我们学生怎么做,就必须怎么做;顺顺利利上下课的课是好课。而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很广,加之这年龄段其思维的发展,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见解,特别是男生喜欢钻教师语言、游戏规则的漏洞,去发展自己的个性。这样,教师就会产生些学生故意扰乱课堂的看法,加以抹杀,制止。而不是加以引导或改进游戏方法。否定了学生的才能,打击了学生的兴趣劲头。因而学生对游戏也就产生了消极的态度。另外,游戏内容、形式陈旧也是学生不喜欢,不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教师教法的不足

  不可否认,在目前体育教学中,有不少教师也“成功”地运用体育而他们仅把体育游戏作为体育课的配料来调动学生的情绪。日本学者快乐体育有着精辟的见解:所谓快乐体育是重视每一个运动所具有的乐趣,并可能愉快的从事运动的一种体育,是把体育中内存在的乐趣作为目的内容学习的一种体育。【2】所以说,快乐体育应包括乐趣得到人体发展的快乐,得到成功、兴趣体验的快乐以及得到尊重和信赖体验等快乐。但由于教师的误解,他们往往对游戏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1.游戏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手段、集娱乐性、趣味性、健身性和益智性为一身。但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一般考虑较多的是趣味性,以及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方面的因素,对另外一个重要特征的益智性,却谈之甚少。所谓益智性也就是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游戏,而使他们的心理、智力得到提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目的不能简单的定义为跑、跳、投练习,在游戏中的每一项任务学生学习都要通过思考才能完成。

  2.忽视游戏的总结

  目前,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往往只注重游戏的设计,组织和器材准备,忽视了游戏的总结即没有对游戏的进行情况实施讲评,往往是游戏结束后教师叛定获胜一方即草草收场,使得整个游戏成虎头蛇尾之势,而不能充分发挥游戏的价值和作用。

  四、建议

  体育游戏作为人类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活动,以及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随着教改的进行它的作用越来越受体育教师的重视。要符合教改地改变现存的问题,本人认为体育教师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一)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只有确定了方向才能便于各方面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积极提高自身的知识面,除了专业知识外,其他相干的知识也要略知一二。如理学等。

  (三)课前要认真选择、准备游戏。要全面考虑游戏与教学内容,游戏下学生性别、年龄、身体素质和身心发展及场地、气候等因素相衔接,做到难易相当,并富有一定趣味性。

  (四)多创编新颖、符合学生兴趣、全面发展学生益智性的游戏。

  (五)多与学生共同参与游戏。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既能利于密切师生关系,又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六)要多强调、注意游戏进行时的安全性,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同时观察学生的情绪。适当地鼓励学生或及时结束游戏。

  (七)重视游戏的总结、讲评。指出各组在发挥集体力量、比赛作风和遵守规则,执行规则方面,在技战术的运用和发挥上的优缺点。对游戏中表现好的学生或组要表扬,对失败的不应指责批评。另外,讲评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本次课的掌握程度,以及游戏中什么能使学生发生兴趣,使教师不断改进游戏的教学方法。

  五、结束语

  体育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体育游戏的运用需要教师的理解和掌握,我们坚信,通过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把体育游戏正确,巧妙运用于体育教学中去,是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的必然趋势。常言道:教之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遵循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总结经验,不断探讨,大胆突破,勇于创新,体育游戏在体育课的教学中一定运用成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注释:

  ① 蒋至兰.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游戏[J].体育科学研究.2003.9.11.

  ② 雍世仁,张亚平.体育游戏与快乐体育[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6).16.

  参考文献:

  [1] 欧阳宏.浅谈体育游戏的组织与教法[J].湖北体育科技.1999(1):91—93.

  [2] 邓飞.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趋势与目标[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1):75-78.

  [3] 李凯杰.游戏及及体育游戏原理探析[J].武汉体育学报.1991(1):31-35.

  [4] 王秀梅.论初中体育教学的选择和应用[J].哈尔滨体育学报.2000(4):66-68.

  [5] 浦海泉.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贯切健康第一的思想[J].中国学校体育.2003(1):10.

  [6] 体育游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M].1996.11.


相关文章

  •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毕业论文题目
  •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毕业论文题目 浅析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体质的影响 长跑对减肥的作用研究 浅谈陈氏太极推手的战术运用 对中国武术套路发展的思考 对中学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的研究 武术套路规则变化对武术训练及比赛的影响研究 残疾人排球的发展现状 ...查看


  • 体育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选题(1449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查看


  • 吉首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 吉首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指南 1.运动人体科学 体育教学与训练方法的生理学分析 儿童少年身体素质训练的研究 有氧耐力减肥机制的研究 不同体质群体的运动处方 运动性疲劳的再研究 运动性疲劳的机制与消除手段的研究 运动性损伤防治与 ...查看


  • 论中学体育活动中德育的意义与要求
  • 摘要:在中学体育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有利于中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友爱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培养:有利于中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培养:有利于中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念的培养.为提高德育实效,需要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的德育 ...查看


  • 浅议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管理
  • 浅议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管理 摘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中学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进行改革能够促进中学体育的发展.根据中学体育的现状和特点,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管理体系进行研究和探讨.依据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特征,提出俱乐部管理的改进 ...查看


  • 中学体育教研组长要搞好队伍建设
  • 中学体育教研组长要搞好队伍建设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强责任心提高执行力 浙江省浦江县第七中学 赵京理 目前中学体育日常工作.体育教学.运动队训练.体育中考等还不能达到圆满的效果,一部分体育教师表现不积极不进取,除了与人手少劳动量大.劳动 ...查看


  • 体育经验文章2
  • 初中体育教学经验总结 "体育与健康"是以前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目标的课程.这就给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在体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主动参与,是我们每位 ...查看


  • 项目成本管理毕业论文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答辩小组及答辩委员会专用) 年 月 日 摘 要 学校体育馆建设是校园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是为了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服务的部门.体育是学校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馆,是青少年 本文从项目管理的总体知识体系入手,着重 ...查看


  • 我国体育明星崇拜现象研究述评
  • 我国体育明星崇拜现象研究述评 摘 要:体育明星崇拜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具有心理学.社会学的双重属性.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发法回顾了国内体育明星崇拜内涵.成因.影响等方面研究,对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认为研究多为思辨性研究,缺乏实证性研究:缺少专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