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生死之谜

  杨贵妃是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由于文学的渲染,她辉煌而又哀艳的爱情故事,早已家喻户晓。有同情其悲惨遭遇的,有咏叹其爱情真挚的,也有斥责其祸国殃民的,不一而足。而对于她当日死亡与否,近年来也颇多争论。      杨贵妃其人      杨贵妃,字玉环,蒲州永乐人。幼时死了父亲,寄养于叔父家。她擅长歌舞,通晓音律,长得美艳绝伦。开元二十二年,嫁给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唐玄宗为她的聪明和美色所倾倒,开元二十八年,叫高力士把她接入后宫,当了女道士,取道号为太真,实际上已把她占为己有,过着“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糜烂生活。   天宝四年,她被册封为贵妃。她的三个姐姐,被分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月给钱十万,为脂粉之资。她的堂兄杨国忠被任命为宰相。杨氏一门,一时间势倾朝野,权倾天下。每年十月,杨家兄妹扈从明皇游华清官,各家自成一队,着一色服装,组合在一起,五彩缤纷,灿若百花。珠宝饰物,遗落满地,其豪奢如此。   当时,胡人安禄山为范阳节度使,最为恩宠,玄宗称他为儿。有一次,玄宗同贵妃在便殿宴乐时,安禄山不拜玄宗而拜贵妃,明皇问他:   “你不拜我,而拜妃子,为什么?”   “胡人不知有父,只知有母。”安禄山说。   玄宗听了很高兴,妃子也很高兴,赏给他许多钱,称为“洗儿钱”。   这时的唐玄宗,终日痴迷迷的和杨贵妃在一起厮混,不理朝政,杨国忠弄权,政事腐败不堪。   天宝十四年,“渔阳鼙鼓动地来”,手握重兵的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以“清君侧”、诛杨国忠为名,起兵反唐。不久,洛阳沦陷,潼关失守,玄宗带着杨贵妃及皇亲国戚仓猝而逃,走到马嵬坡,士卒哗变,杀了杨国忠,又逼玄宗将杨贵妃赐死。   这一年是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杨贵妃38岁。      马嵬坡之死      杨贵妃马嵬坡之死,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缢杀说   这是常见的一种说法。新、旧《唐说》异口同声。大体情况是:   护驾士兵们杀了杨国忠之后,仍然不肯前进,玄宗亲自走到驿站门下命令,也没有效。玄宗要高力士问六军主帅陈玄礼是什么缘故。   陈玄礼说:“国忠谋反,贵妃不应该还留在皇上身边,请皇上割爱正法。”   玄宗听后,转身进入驿站,在门内的小巷边拄着手杖,低着头,昏昏默默地呆立了很久。京兆司录韦谔进言:   “众怒难犯,安危只在顷刻之间,望陛下迅速决策。”   唐玄宗反驳说:   “贵妃常年居处深宫,与杨国忠谋反何干?”   高力士进言说:   “贵妃本来无罪,但将士们已杀国忠,贵妃还留在陛下身边,他们岂敢自安?望陛下仔细想想,将士们安心了,陛下的安全才有保障。”   玄宗无法,只得走进行宫,把贵妃牵出厅门,到马道北墙口同她道别。   杨贵妃流着眼泪,呜呜咽咽地说:   “望皇上好生珍重。我有负国恩,死而无恨。死前请让我拜佛,为陛下祈祷。”   玄宗也动情地说;“愿妃子善地超生。”   于是,高力士把贵妃引出,缢杀于佛堂前梨树之下。   直到陈玄礼等人验了尸,证明贵妃确已身死,将士们才拖着半卷的旌旗,迎着散漫的黄尘,向四川而去。   对于贵妃马嵬坡之死,唐代还有另外两种说法:      (二)被杀说   白居易的《长恨歌》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杜甫的《哀江头》说:“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此外,唐诗中咏杨贵妃的,还有“太真血染马蹄尽”、“埋血空生碧草愁”、“喧呼马嵬血”、“血埋妃子艳”等句,都少不了一个“血”字,人们知道,缢死者是没有血的,可见,唐代很多人认为她是被杀而死。      (三)吞金说   刘禹锡诗《马嵬行》写道:“贵人饮金屑,倏忽□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刘禹锡自述,他写的马嵬坡故事是通过实地考察,亲“问里中儿”所得。想必有一定的真实性。这样看来,杨贵妃也可能是吞金屑而死的了。      流落民间说      杨贵妃未死,流落民间,在唐代早有传闻。   20世纪20年代末期,著名学者俞平伯在《小说月刊》20卷2号上发表了《〈长恨歌〉及〈长恨歌传〉疑质》,1984年,周煦良先生在《晋阳学刊》上又发表了《〈长恨歌〉恨爱哪里》,对杨贵妃未死说进行了全面的论证:   1.《长恨歌传>中说:“反袂掩面,使牵之而去。仓皇辗转,竟就死于尺组之下。”本已暗示死于隐蔽之所,仓猝之见,其死况就是值得怀疑的,待安史之乱平定,玄宗回到马嵬坡,《长恨歌》中更是明言: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请注意这个“中”字,可见就掘地三尺了;再请注意这个“空”字,根本就没有找到尸骨。这足以证明,仓猝间,杨贵妃一牵而去,根本就没有在马嵬坡留下尸体,甚至连替代的假尸体也没有一具。   2.既然马嵬坡墓中不见尸体,玄宗才派方士去找,找的结果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所谓“碧落”,就是“天界”;所谓“黄泉”就是“地府”。她既然既未成仙,又未成鬼,那就当然是落在人家了。   3.最后,方士在海山之间的“玉妃太真院”里找到了她。她“雪肤花貌”,依然是原来的模样,还深情地拿出信物“金钗钿合”带给明皇,以证其实;又举出“七月七日长生殿”里只为二人所知的密语,“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以见其真。那么,杨玉环的未死,已是千真万确的了。   4.“玉妃太真院”在哪里?他们一致认为,那就是女道士院,而唐代的“女道士院”大多是妓院。因此,杨贵妃在战乱中流落民间之后,最终是沦落为娼妓。――她不能、也不愿再回皇宫了。   5.俞、周两先生进而推断,当日仓猝间,可能使用了调包计,用一个宫女替死。好在是执刑者是高力士、验尸者陈玄礼都是唐玄宗的亲信。杨贵妃被人秘密送走,才得以流落民间。如果确实是死在马嵬坡,诗文都应到此为止,不必另生枝节。其“恨”也当适时而止。正因为不是死别,而是生离,“而天人修阻为最可恨者”,所以才堪称“长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道出了唐玄宗长思、长念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      亡命日本说      在中国人看来,杨贵妃“亡命日本”,似乎是虚无缥缈的,而在日本人看来,“亡命日本”倒像是实有其事了。1963年,一名日本少女在电视台展示了她的家谱和古代文献,自称是杨贵妃在日本的后裔,在日本引起了一阵轰动。   更为神奇的是,日本著名演员山口百惠在2000年也向媒体宣称:“我是中国杨贵妃的后代。”   做杨贵妃的后代并不是什么光荣的

事,如果不是世代相传,确有其事,它们何必要自称杨贵妃后代,从而引人侧目呢?特别是山口百惠,曾是大红大紫,无论在从影期间和息影之后,都拥有极多的影迷,举手投足都是媒体追逐的对象,为了逃避媒体,她长期深居简出,根本用不着扯出杨贵妃来耸人听闻。   日本史学家邦光史郎的《日本史趣事集》、渡边龙美的《杨贵妃复活秘史》以及我国《文化译丛》译自日本的《中国传来的故事》,都讲着杨贵妃未死的故事。   据说:杨贵妃在马嵬坡并没被缢死,而是由陈玄礼、高力士策划,用一个宫女做了替身,然后派人护送杨贵妃南逃。当时的中国同日本有海上交往,他们大约在现在的上海一带乘船出海,经过艰险的漂泊,在日本久津半岛的唐渡口登陆,定居在油谷町。由于长期颠沛流离,贵妃身染重病,不久就死去了,当地人深表同情,把她安葬在那里。   杨贵妃墓,背倚微微起伏的山岗,面临平阔壮观的大海,墓基是一块由乱石组成的面积有几十平方米的平台,台上有五座石塔,主塔高153厘米,日本人称为“五轮塔”,相传,杨贵妃就安眠在五轮塔下。   白居易诗说:“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在当时看来,这海上仙山当然就是日本了。   后来,唐玄宗终于知道了杨贵妃客死东瀛的消息,哀痛欲绝,为了给贵妃祈福,他派白马将军陈安带来了两尊佛像――释迦如来和阿弥陀如来,准备安置在杨贵妃归宿之地。陈安将军踏遍了日本大小列岛,没有找到这个地方,只好把这两尊佛像暂时安放在京都清凉寺之后回国。   后来,日本当局发现了杨贵妃墓,要清凉寺交出佛像,清凉寺则认为佛像在清凉寺已久,评价甚高,影响甚大,不愿意将佛像交出。作为一种变通方法,他们请当时最负盛名的工匠,照原像制作两尊,将四尊佛按新旧搭配,留二尊在清凉寺,另二尊在贵妃墓地建“二尊院”安置。   如今,二尊院的两尊佛像被指定为日本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油谷町的二尊院墓地和五轮塔,则是山口县级指定的有形文物。据说:贵妃墓前香火不断。人们认为,朝拜杨贵妃墓,可以生得漂亮可爱的儿子。   杨贵妃喜欢吃的山东肥桃子,已被日本大津郡引入、栽种,被称为“杨贵妃桃”。   想杨玉环本是个普通女子,只是因为天生丽质聪颖柔顺丰满一见夺于前夫,二见杀于后夫,中间虽是过了十几年尊宠荣贵的日子,但与政治是毫不相干的。她只是一只温驯的替罪羊而已。一千多年过去了,杨贵妃之死引起的嗟、怨、叹,也早已成为了历史陈迹。至于她同唐玄宗是生离,还是死别,将是一个永恒的谜团。   摘自《细说中国历史36大悬案》

  杨贵妃是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由于文学的渲染,她辉煌而又哀艳的爱情故事,早已家喻户晓。有同情其悲惨遭遇的,有咏叹其爱情真挚的,也有斥责其祸国殃民的,不一而足。而对于她当日死亡与否,近年来也颇多争论。      杨贵妃其人      杨贵妃,字玉环,蒲州永乐人。幼时死了父亲,寄养于叔父家。她擅长歌舞,通晓音律,长得美艳绝伦。开元二十二年,嫁给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唐玄宗为她的聪明和美色所倾倒,开元二十八年,叫高力士把她接入后宫,当了女道士,取道号为太真,实际上已把她占为己有,过着“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糜烂生活。   天宝四年,她被册封为贵妃。她的三个姐姐,被分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月给钱十万,为脂粉之资。她的堂兄杨国忠被任命为宰相。杨氏一门,一时间势倾朝野,权倾天下。每年十月,杨家兄妹扈从明皇游华清官,各家自成一队,着一色服装,组合在一起,五彩缤纷,灿若百花。珠宝饰物,遗落满地,其豪奢如此。   当时,胡人安禄山为范阳节度使,最为恩宠,玄宗称他为儿。有一次,玄宗同贵妃在便殿宴乐时,安禄山不拜玄宗而拜贵妃,明皇问他:   “你不拜我,而拜妃子,为什么?”   “胡人不知有父,只知有母。”安禄山说。   玄宗听了很高兴,妃子也很高兴,赏给他许多钱,称为“洗儿钱”。   这时的唐玄宗,终日痴迷迷的和杨贵妃在一起厮混,不理朝政,杨国忠弄权,政事腐败不堪。   天宝十四年,“渔阳鼙鼓动地来”,手握重兵的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以“清君侧”、诛杨国忠为名,起兵反唐。不久,洛阳沦陷,潼关失守,玄宗带着杨贵妃及皇亲国戚仓猝而逃,走到马嵬坡,士卒哗变,杀了杨国忠,又逼玄宗将杨贵妃赐死。   这一年是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杨贵妃38岁。      马嵬坡之死      杨贵妃马嵬坡之死,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缢杀说   这是常见的一种说法。新、旧《唐说》异口同声。大体情况是:   护驾士兵们杀了杨国忠之后,仍然不肯前进,玄宗亲自走到驿站门下命令,也没有效。玄宗要高力士问六军主帅陈玄礼是什么缘故。   陈玄礼说:“国忠谋反,贵妃不应该还留在皇上身边,请皇上割爱正法。”   玄宗听后,转身进入驿站,在门内的小巷边拄着手杖,低着头,昏昏默默地呆立了很久。京兆司录韦谔进言:   “众怒难犯,安危只在顷刻之间,望陛下迅速决策。”   唐玄宗反驳说:   “贵妃常年居处深宫,与杨国忠谋反何干?”   高力士进言说:   “贵妃本来无罪,但将士们已杀国忠,贵妃还留在陛下身边,他们岂敢自安?望陛下仔细想想,将士们安心了,陛下的安全才有保障。”   玄宗无法,只得走进行宫,把贵妃牵出厅门,到马道北墙口同她道别。   杨贵妃流着眼泪,呜呜咽咽地说:   “望皇上好生珍重。我有负国恩,死而无恨。死前请让我拜佛,为陛下祈祷。”   玄宗也动情地说;“愿妃子善地超生。”   于是,高力士把贵妃引出,缢杀于佛堂前梨树之下。   直到陈玄礼等人验了尸,证明贵妃确已身死,将士们才拖着半卷的旌旗,迎着散漫的黄尘,向四川而去。   对于贵妃马嵬坡之死,唐代还有另外两种说法:      (二)被杀说   白居易的《长恨歌》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杜甫的《哀江头》说:“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此外,唐诗中咏杨贵妃的,还有“太真血染马蹄尽”、“埋血空生碧草愁”、“喧呼马嵬血”、“血埋妃子艳”等句,都少不了一个“血”字,人们知道,缢死者是没有血的,可见,唐代很多人认为她是被杀而死。      (三)吞金说   刘禹锡诗《马嵬行》写道:“贵人饮金屑,倏忽□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刘禹锡自述,他写的马嵬坡故事是通过实地考察,亲“问里中儿”所得。想必有一定的真实性。这样看来,杨贵妃也可能是吞金屑而死的了。      流落民间说      杨贵妃未死,流落民间,在唐代早有传闻。   20世纪20年代末期,著名学者俞平伯在《小说月刊》20卷2号上发表了《〈长恨歌〉及〈长恨歌传〉疑质》,1984年,周煦良先生在《晋阳学刊》上又发表了《〈长恨歌〉恨爱哪里》,对杨贵妃未死说进行了全面的论证:   1.《长恨歌传>中说:“反袂掩面,使牵之而去。仓皇辗转,竟就死于尺组之下。”本已暗示死于隐蔽之所,仓猝之见,其死况就是值得怀疑的,待安史之乱平定,玄宗回到马嵬坡,《长恨歌》中更是明言: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请注意这个“中”字,可见就掘地三尺了;再请注意这个“空”字,根本就没有找到尸骨。这足以证明,仓猝间,杨贵妃一牵而去,根本就没有在马嵬坡留下尸体,甚至连替代的假尸体也没有一具。   2.既然马嵬坡墓中不见尸体,玄宗才派方士去找,找的结果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所谓“碧落”,就是“天界”;所谓“黄泉”就是“地府”。她既然既未成仙,又未成鬼,那就当然是落在人家了。   3.最后,方士在海山之间的“玉妃太真院”里找到了她。她“雪肤花貌”,依然是原来的模样,还深情地拿出信物“金钗钿合”带给明皇,以证其实;又举出“七月七日长生殿”里只为二人所知的密语,“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以见其真。那么,杨玉环的未死,已是千真万确的了。   4.“玉妃太真院”在哪里?他们一致认为,那就是女道士院,而唐代的“女道士院”大多是妓院。因此,杨贵妃在战乱中流落民间之后,最终是沦落为娼妓。――她不能、也不愿再回皇宫了。   5.俞、周两先生进而推断,当日仓猝间,可能使用了调包计,用一个宫女替死。好在是执刑者是高力士、验尸者陈玄礼都是唐玄宗的亲信。杨贵妃被人秘密送走,才得以流落民间。如果确实是死在马嵬坡,诗文都应到此为止,不必另生枝节。其“恨”也当适时而止。正因为不是死别,而是生离,“而天人修阻为最可恨者”,所以才堪称“长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道出了唐玄宗长思、长念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      亡命日本说      在中国人看来,杨贵妃“亡命日本”,似乎是虚无缥缈的,而在日本人看来,“亡命日本”倒像是实有其事了。1963年,一名日本少女在电视台展示了她的家谱和古代文献,自称是杨贵妃在日本的后裔,在日本引起了一阵轰动。   更为神奇的是,日本著名演员山口百惠在2000年也向媒体宣称:“我是中国杨贵妃的后代。”   做杨贵妃的后代并不是什么光荣的

事,如果不是世代相传,确有其事,它们何必要自称杨贵妃后代,从而引人侧目呢?特别是山口百惠,曾是大红大紫,无论在从影期间和息影之后,都拥有极多的影迷,举手投足都是媒体追逐的对象,为了逃避媒体,她长期深居简出,根本用不着扯出杨贵妃来耸人听闻。   日本史学家邦光史郎的《日本史趣事集》、渡边龙美的《杨贵妃复活秘史》以及我国《文化译丛》译自日本的《中国传来的故事》,都讲着杨贵妃未死的故事。   据说:杨贵妃在马嵬坡并没被缢死,而是由陈玄礼、高力士策划,用一个宫女做了替身,然后派人护送杨贵妃南逃。当时的中国同日本有海上交往,他们大约在现在的上海一带乘船出海,经过艰险的漂泊,在日本久津半岛的唐渡口登陆,定居在油谷町。由于长期颠沛流离,贵妃身染重病,不久就死去了,当地人深表同情,把她安葬在那里。   杨贵妃墓,背倚微微起伏的山岗,面临平阔壮观的大海,墓基是一块由乱石组成的面积有几十平方米的平台,台上有五座石塔,主塔高153厘米,日本人称为“五轮塔”,相传,杨贵妃就安眠在五轮塔下。   白居易诗说:“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在当时看来,这海上仙山当然就是日本了。   后来,唐玄宗终于知道了杨贵妃客死东瀛的消息,哀痛欲绝,为了给贵妃祈福,他派白马将军陈安带来了两尊佛像――释迦如来和阿弥陀如来,准备安置在杨贵妃归宿之地。陈安将军踏遍了日本大小列岛,没有找到这个地方,只好把这两尊佛像暂时安放在京都清凉寺之后回国。   后来,日本当局发现了杨贵妃墓,要清凉寺交出佛像,清凉寺则认为佛像在清凉寺已久,评价甚高,影响甚大,不愿意将佛像交出。作为一种变通方法,他们请当时最负盛名的工匠,照原像制作两尊,将四尊佛按新旧搭配,留二尊在清凉寺,另二尊在贵妃墓地建“二尊院”安置。   如今,二尊院的两尊佛像被指定为日本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油谷町的二尊院墓地和五轮塔,则是山口县级指定的有形文物。据说:贵妃墓前香火不断。人们认为,朝拜杨贵妃墓,可以生得漂亮可爱的儿子。   杨贵妃喜欢吃的山东肥桃子,已被日本大津郡引入、栽种,被称为“杨贵妃桃”。   想杨玉环本是个普通女子,只是因为天生丽质聪颖柔顺丰满一见夺于前夫,二见杀于后夫,中间虽是过了十几年尊宠荣贵的日子,但与政治是毫不相干的。她只是一只温驯的替罪羊而已。一千多年过去了,杨贵妃之死引起的嗟、怨、叹,也早已成为了历史陈迹。至于她同唐玄宗是生离,还是死别,将是一个永恒的谜团。   摘自《细说中国历史36大悬案》


相关文章

  • 山口百惠自称杨贵妃的后代,杨贵妃生死之迷,她真活着去日本了?
  • 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曾在2002年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我是中国杨贵妃的后代." 1963年有一位日本姑娘也曾向电视观众展示了自己的一本家谱,说她就是杨贵妃的后人.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件事. 首先,杨贵妃当年在马嵬驿到底 ...查看


  • 盛世花瓶杨贵妃之死:幕后是朝廷三派势力的生死较量
  • 原创漫画,欢迎分享,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后语 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直捣京师,唐王朝统治集团惊慌失措,在报军攻入京师之前,唐玄宗带领王公大臣仓皇逃蜀避难,途经马嵬驿时,士兵哗变,杀死杨国忠,缢死杨贵记,这就是轰动历史的马嵬驿兵变. 关于马 ...查看


  • [民间传说(十)]杨贵妃生死之谜
  • 杨贵妃生死之谜 安禄山叛乱后,率大军直逼潼关,唐玄宗派大将哥舒翰带领重兵把守潼关,把叛军挡在关外半年之久.由于宰相杨国忠从中作梗,唐玄宗接二连三派使者到潼关,逼哥舒翰出关杀敌,结果中了叛军埋伏,二十万大军丧失殆尽,哥舒翰被俘.潼关一失守,关 ...查看


  • [梧桐雨].[长生殿]的分析和比较
  • 不同的杨.李之恋 --<梧桐雨>.<长生殿>的分析和比较 '邱 雯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北京 摘要: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故事是文坛上的热门话 题.白朴的<梧桐雨>和洪羿的& ...查看


  • 长恨歌学案
  • <长恨歌>学案 设计人:史文义 夏光星 审核人:张明国 教学目标: 1.鉴赏学习作者表现唐玄宗之长恨的方法. 2.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文以"长恨"为题,作者是如何表现"长恨&quo ...查看


  •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词句注释: ⑴木兰花:词牌名.柬:给„„信札. ⑵"何事& ...查看


  • 长生殿长恨歌
  • <长恨歌>是白居易于元和元年,即806年冬所作的一首七言歌行体,共120句.<长恨歌>是继<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词>等民间叙事诗后,更加工整完美,具有传奇色彩的叙事诗.全诗大致可分为四段.第一 ...查看


  • 中考满分作文:因为诚信
  • 诚信,是不取他人院外之梨的"我心有主". 诚信,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君子胸怀. 诚信,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坦荡风度. 诚信似山,沉稳肃寂;诚信似河,执着向前;诚信似光,照亮人心.因为诚信,时间创造了太多太多的美;因为诚信 ...查看


  • [关于诚信的作文]诚信是金770字
  • 诚信的危害可想而知,古往进来多少古人以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失信不仅丢失掉自己的诚信丢掉的更是别人对你的信任 诚信似山,沉稳肃寂;诚信似河,执着向前;诚信似光,照亮人心.因为诚信,时间创造了太多太多的美;因为诚信,一个个英雄展露风采;因为诚信,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