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历史教学模式的探讨也更加激烈,我们现在研究的不仅是方法问题,还要研究具体的教学模式,具体研究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学水平,深入探讨历史课堂教学。
[关键词]:历史教学模式;变革
学生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推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现代化,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下面和大家分享下我的个人看法:
第一、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多管齐下。比如说情景教学法,可以激发学习激情,创设历史情景活动,让学生在历史生活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历史活动中收获。通过直接感知,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可以采用探究法。在以情景教学法,探究法为主的前提下穿插着讨论法,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引导下的师生和生生的对话,讨论为主要手段,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发挥主体性,并能很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果本课的内容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这样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更清晰、更深刻。
第二、改变以老师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在近三年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本人对教学模式的探讨一直在进行,从原来的照本宣科到现在多种手段。在2009年度下学期,本人接手初二(3、4)班的历史教学,刚刚接手时,发现这两个班学生对历史豪无兴趣,完全记不住人名、地名、事件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下决心一定要改变目前的状况。具体的做法,其一,先安排一个得力的科代表助手,用科代表的力量去感染其他同学。其二,改变课堂模式,把要默写的内容一定要在课堂上面过关,该练习的题目也要学生会做懂做,理解加记忆。经过一年的努力,这两个班的成绩从原来的倒数几名变成了前几名,这更让我坚定了一定要适应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最小的力气,用最少的时间,取的最快的进步。
整节课贯彻提纲式教学和边讲边练的教学模式。提纲式教学模式的优点是层次清晰,知识结构简单明了,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边讲边练的模式有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马上运用到实践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构建灵活开放、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机制。开放,从过程角度讲,人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教育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与人,否则就会限定和束缚人的自由和发展。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必然是教师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高度灵活性和开放性,让自己融入课堂,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课程。历史教师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尽量运用参与式教学,把学生调动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学会自己搜集、整理、运用各种历史资料,自己探究、质疑历史过程,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历史教育资源(有条件的可以通过网络搜集资料)体验历史学习过程。这样,中学历史课的面貌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历史教学的质量就会有显著提高。如在学习《鸦片战争》一节中,我们围绕“鸦片战争是否可以避免”这一问题,让学生搜集资料和组织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更加深刻地认识19世纪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趋势,增强全球化的民族意识。步骤如下:第一步,提出课题,将学生分成“中国组”和“英国组”,分别研究鸦片战争前的中英两国概况;第二步,各组拟订调查纲要,分头搜集资料,着眼于中英双方国情综合比较,注重政史地知识综合,从地理、人文环境比较;第三步,课堂上“中国组”和“英国组”陈述两国概况,大家讨论中英两国情况说明了什么?中英鸦片战争是否可以避免?第四步,课后进行资料成果展览,突出国防意识和与时俱进、富国强兵的主题。
第四、教师需要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历史新课程能否顺利推行,一要看新课程的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学习,即要有好的内容来吸引学生;二要看教师是否能胜任新课程,即要有好的教师来教学生。根据现代教育观念,教师是学生学习时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和利用最方便,即使用频率最高的教育资源,人们常说教师即课堂、课本即课堂就是这个道理。教师靠自己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由喜欢老师到喜欢课程,这种现象在学校是常有的。因此,教师就需要通过努力学习来提高自己,使自己具备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具备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机结合的能力,具备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学服务的能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进而使学生喜欢自己、喜欢历史课。通过学习和提高,历史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其教学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历史信息和利用历史信息的能力,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人类生存环境深刻的理解能力,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人类和社会的能力,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这是历史老师帮助和知道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保证,也是历史老师顺利进入历史新课程的重要条件。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大有可为的。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我们特别强调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历史的方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让历史课堂灿烂起来,使学生爱学历史,在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掌握开启历史之门的金钥匙,成为能够认识历史的真正主人。在历史教学方式的变革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作为中学教师,我们应该主动走近新课程,学习新课程的理念,参与新课程的实验,与新课程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总之,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在构建灵活开放、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活动时,应体现师生平等、共同参与、多元交流、机会均等、积极体验、人人有份的原则,历史教师尤其要注意调动比较腼腆、性格内向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对改变这些学生的学习态度甚至对他的一生发展都至关重要。
[摘要]: 随着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历史教学模式的探讨也更加激烈,我们现在研究的不仅是方法问题,还要研究具体的教学模式,具体研究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学水平,深入探讨历史课堂教学。
[关键词]:历史教学模式;变革
学生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推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现代化,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下面和大家分享下我的个人看法:
第一、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多管齐下。比如说情景教学法,可以激发学习激情,创设历史情景活动,让学生在历史生活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历史活动中收获。通过直接感知,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可以采用探究法。在以情景教学法,探究法为主的前提下穿插着讨论法,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引导下的师生和生生的对话,讨论为主要手段,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发挥主体性,并能很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果本课的内容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这样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更清晰、更深刻。
第二、改变以老师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在近三年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本人对教学模式的探讨一直在进行,从原来的照本宣科到现在多种手段。在2009年度下学期,本人接手初二(3、4)班的历史教学,刚刚接手时,发现这两个班学生对历史豪无兴趣,完全记不住人名、地名、事件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下决心一定要改变目前的状况。具体的做法,其一,先安排一个得力的科代表助手,用科代表的力量去感染其他同学。其二,改变课堂模式,把要默写的内容一定要在课堂上面过关,该练习的题目也要学生会做懂做,理解加记忆。经过一年的努力,这两个班的成绩从原来的倒数几名变成了前几名,这更让我坚定了一定要适应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最小的力气,用最少的时间,取的最快的进步。
整节课贯彻提纲式教学和边讲边练的教学模式。提纲式教学模式的优点是层次清晰,知识结构简单明了,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边讲边练的模式有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马上运用到实践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构建灵活开放、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机制。开放,从过程角度讲,人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教育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与人,否则就会限定和束缚人的自由和发展。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必然是教师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高度灵活性和开放性,让自己融入课堂,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课程。历史教师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尽量运用参与式教学,把学生调动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学会自己搜集、整理、运用各种历史资料,自己探究、质疑历史过程,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历史教育资源(有条件的可以通过网络搜集资料)体验历史学习过程。这样,中学历史课的面貌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历史教学的质量就会有显著提高。如在学习《鸦片战争》一节中,我们围绕“鸦片战争是否可以避免”这一问题,让学生搜集资料和组织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更加深刻地认识19世纪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趋势,增强全球化的民族意识。步骤如下:第一步,提出课题,将学生分成“中国组”和“英国组”,分别研究鸦片战争前的中英两国概况;第二步,各组拟订调查纲要,分头搜集资料,着眼于中英双方国情综合比较,注重政史地知识综合,从地理、人文环境比较;第三步,课堂上“中国组”和“英国组”陈述两国概况,大家讨论中英两国情况说明了什么?中英鸦片战争是否可以避免?第四步,课后进行资料成果展览,突出国防意识和与时俱进、富国强兵的主题。
第四、教师需要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历史新课程能否顺利推行,一要看新课程的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学习,即要有好的内容来吸引学生;二要看教师是否能胜任新课程,即要有好的教师来教学生。根据现代教育观念,教师是学生学习时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和利用最方便,即使用频率最高的教育资源,人们常说教师即课堂、课本即课堂就是这个道理。教师靠自己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由喜欢老师到喜欢课程,这种现象在学校是常有的。因此,教师就需要通过努力学习来提高自己,使自己具备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具备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机结合的能力,具备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学服务的能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进而使学生喜欢自己、喜欢历史课。通过学习和提高,历史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其教学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历史信息和利用历史信息的能力,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人类生存环境深刻的理解能力,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人类和社会的能力,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这是历史老师帮助和知道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保证,也是历史老师顺利进入历史新课程的重要条件。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大有可为的。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我们特别强调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历史的方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让历史课堂灿烂起来,使学生爱学历史,在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掌握开启历史之门的金钥匙,成为能够认识历史的真正主人。在历史教学方式的变革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作为中学教师,我们应该主动走近新课程,学习新课程的理念,参与新课程的实验,与新课程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总之,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在构建灵活开放、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活动时,应体现师生平等、共同参与、多元交流、机会均等、积极体验、人人有份的原则,历史教师尤其要注意调动比较腼腆、性格内向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对改变这些学生的学习态度甚至对他的一生发展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