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开设学期:第3学期 学 时 数: 144 一、课程概述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是三年制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选择、使用和维护电机、变压器及电气控制设备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电机、变压器的结构、基本工作原理、机械特性及运行特性,掌握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的基本环节;掌握常用机床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熟悉新型电机、电器及电气控制设备的分析、调试、维护方法,通过行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掌握相关项目的实际开发和实施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此课程领域的学习分成10个学习情境,学习领域完全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以六步法(咨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对每一个项目进行教学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创兴能力以及岗位能力等各项素质。
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按照本专业学生所需掌握的内容将整个课程体系按两大部分内容来授课一部分是电机运行与维护部分,另一部分为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检修。在教学方式上打破传统授课方式中理论和实践脱离,先理论后实践的学科型模式,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将课程体系中的每一部分划分为若干个模块,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采用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将“知识学习、职业能力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构建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多元化的实训教学环境,能力训练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全面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理念。 二、培养目标 1、方法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态度。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 (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2、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3、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常用变压器、电机、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结构、正确选择及使用方法。 (2)掌握常用电动机的基本工作特性、机械特性;掌握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制动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对电力拖动装置进行选择和简单计算的技能。
(4)掌握继电—接触器控制典型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线路分析技能。 (5)具有设计较为简单的电气控制设备控制线路的能力。
(6)掌握典型机床的电器线路结构、工作原理,并初步具有安装、调试和维护的技能。 (7)培养学生搜素资料、阅读资料和利用资料的能力。 (8)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1、与前级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电工基础,培养学生分析计算能力,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培养本课程学习所需的基础知识。
2、与后续课程的联系
后续课: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的编程与实施、交流调速与变频器,本课程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为使学生掌握电机与电气控制系统课程的专业能力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本课程以变压器的使用与维护等十个项目为载体来组织教学,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训练中。课程领域及项目名称见表1。
表1领域及项目名称表
本门课程根据大纲要求共设144个课时。课程项目结构与学时分配见表2。
表2 课程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五、学习资源的选用 1、教材选取的原则
上述教学容要占教材篇幅的80%以上。 教材适应后续课程及相关课程的需要。
教材深入浅出,概念讲解透彻,习题涉及面广,并配有大量实例,适宜高职学生学习。 以项目为载体的任务驱动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 2、教材编写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2)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要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引入必须的专业知识,增加实践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3)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过程控制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认识和理解。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4)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施工组织与管理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5)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3、推荐教材
许翏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4、参考教学资料
胡幸鸣 《电机及拖动基础》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电力拖动实训指导书》 学院自编 5、信息技术应用
(1)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有利于规范学生操作流程,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素质。
(4)建立习题库及答案,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多种版本的参考书,有利于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
(5)建立学习资料库,推荐国内外先进的仪表、国内与专业有关的网站地址,积极引导与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资料查询等能力。 6、工学结合
(1)产学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地区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2)建立一支适应本专业的、稳定的、开放性的、具有丰富实践施工经验的兼职教师队伍,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合一、课堂教学与工地现场教学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7、工作规范
(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坚持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有计划地组织对学生进行安全思想、安全制度和安全技术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学生的安全技能和意识。
(3)进入企业,由企业负责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对学生及带队教师进行厂级、车间(科)级、班组(工段)级三级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企业,并且把安全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成绩考核的一部分。
(4)进入实训场地,认真组织各种安全活动,构筑安全文化,强化安全意识。 (5)学生应做好预先复习,指导教师不得擅自脱岗,应记好考勤。
(6)在实习(实训)中,学员必须服从指导教师,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启动电源,使用仪器、设备等。
(7)凡违反操作程、损坏仪器、设备者,应按规定赔偿损失。 六、教师要求
1、具有电气工程硬件系统设计经验。 2、具有维修电工高级资格证书
3、具备设计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法的设计应用能力。 七、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学习场地、设施要求为电力拖动线路实训台36套,机床电器控制线路实训台36套,有授课区、多媒体设备等,本院建有校办工厂,有各种可以满足实训的机床,并依托于本系的电工电子国家级实训基地,完全能够满足教学的需求。 八、考核方式与标准
为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本课程主要以过程考核为主,考核涵盖项目任务全过程,主要从项目操作实施等五项来进行考核见表3。
表3 考核方式与考核标准
项目公共评价考核表见表4
表4 项目公共考核评价表
九、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是进行知识与技能传授的纽带,本学习领域课程安排了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电路安装与调试等10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从项目目标、项目任务、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教学材料、使用工具、实施步骤提出了要求,见表5-1~表5~10所示
表5-1变压器的使用与维护学习情境表
表5-2 三相异步电机的认识与拆装学习情境表
表5-3 直流电动机的认识与拆装学习情境
表5-4 三相异步电动机起保停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运行维护学习情境
表5-5 三相异步电动机星-三角起动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运行维护学习情境
表5-6 C6140车床电气控制电路简单故障分析学习情境
表5-7 X62W铣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分析学习情境
表5-8 交流桥式起重机的电气控制系统分析学习情境
表5-9 Z3040型摇臂钻床的电气控制系统分析学习情境
4-10 电机与电气控制系统综合训练学习情境
3.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含低级别的要求。 3.1 初级
3.2 中级
3.3 高级
3.4 技师
3.5高级技师
4.比 重 表
4.1 初级 理论知识
技能操作
4.2 中级 理论知识
技能操作
4.3 高级 理论知识
技能操作
4.4技师 理论知识
技能操作
4.5 高级技师 理论知识
技能操作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开设学期:第3学期 学 时 数: 144 一、课程概述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是三年制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选择、使用和维护电机、变压器及电气控制设备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电机、变压器的结构、基本工作原理、机械特性及运行特性,掌握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的基本环节;掌握常用机床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熟悉新型电机、电器及电气控制设备的分析、调试、维护方法,通过行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掌握相关项目的实际开发和实施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此课程领域的学习分成10个学习情境,学习领域完全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以六步法(咨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对每一个项目进行教学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创兴能力以及岗位能力等各项素质。
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按照本专业学生所需掌握的内容将整个课程体系按两大部分内容来授课一部分是电机运行与维护部分,另一部分为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检修。在教学方式上打破传统授课方式中理论和实践脱离,先理论后实践的学科型模式,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将课程体系中的每一部分划分为若干个模块,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采用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将“知识学习、职业能力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构建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多元化的实训教学环境,能力训练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全面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理念。 二、培养目标 1、方法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态度。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 (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2、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3、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常用变压器、电机、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结构、正确选择及使用方法。 (2)掌握常用电动机的基本工作特性、机械特性;掌握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制动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对电力拖动装置进行选择和简单计算的技能。
(4)掌握继电—接触器控制典型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线路分析技能。 (5)具有设计较为简单的电气控制设备控制线路的能力。
(6)掌握典型机床的电器线路结构、工作原理,并初步具有安装、调试和维护的技能。 (7)培养学生搜素资料、阅读资料和利用资料的能力。 (8)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1、与前级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电工基础,培养学生分析计算能力,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培养本课程学习所需的基础知识。
2、与后续课程的联系
后续课: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的编程与实施、交流调速与变频器,本课程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为使学生掌握电机与电气控制系统课程的专业能力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本课程以变压器的使用与维护等十个项目为载体来组织教学,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训练中。课程领域及项目名称见表1。
表1领域及项目名称表
本门课程根据大纲要求共设144个课时。课程项目结构与学时分配见表2。
表2 课程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五、学习资源的选用 1、教材选取的原则
上述教学容要占教材篇幅的80%以上。 教材适应后续课程及相关课程的需要。
教材深入浅出,概念讲解透彻,习题涉及面广,并配有大量实例,适宜高职学生学习。 以项目为载体的任务驱动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 2、教材编写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2)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要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引入必须的专业知识,增加实践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3)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过程控制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认识和理解。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4)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施工组织与管理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5)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3、推荐教材
许翏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4、参考教学资料
胡幸鸣 《电机及拖动基础》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电力拖动实训指导书》 学院自编 5、信息技术应用
(1)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有利于规范学生操作流程,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素质。
(4)建立习题库及答案,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多种版本的参考书,有利于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
(5)建立学习资料库,推荐国内外先进的仪表、国内与专业有关的网站地址,积极引导与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资料查询等能力。 6、工学结合
(1)产学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地区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2)建立一支适应本专业的、稳定的、开放性的、具有丰富实践施工经验的兼职教师队伍,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合一、课堂教学与工地现场教学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7、工作规范
(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坚持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有计划地组织对学生进行安全思想、安全制度和安全技术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学生的安全技能和意识。
(3)进入企业,由企业负责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对学生及带队教师进行厂级、车间(科)级、班组(工段)级三级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企业,并且把安全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成绩考核的一部分。
(4)进入实训场地,认真组织各种安全活动,构筑安全文化,强化安全意识。 (5)学生应做好预先复习,指导教师不得擅自脱岗,应记好考勤。
(6)在实习(实训)中,学员必须服从指导教师,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启动电源,使用仪器、设备等。
(7)凡违反操作程、损坏仪器、设备者,应按规定赔偿损失。 六、教师要求
1、具有电气工程硬件系统设计经验。 2、具有维修电工高级资格证书
3、具备设计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法的设计应用能力。 七、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学习场地、设施要求为电力拖动线路实训台36套,机床电器控制线路实训台36套,有授课区、多媒体设备等,本院建有校办工厂,有各种可以满足实训的机床,并依托于本系的电工电子国家级实训基地,完全能够满足教学的需求。 八、考核方式与标准
为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本课程主要以过程考核为主,考核涵盖项目任务全过程,主要从项目操作实施等五项来进行考核见表3。
表3 考核方式与考核标准
项目公共评价考核表见表4
表4 项目公共考核评价表
九、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是进行知识与技能传授的纽带,本学习领域课程安排了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电路安装与调试等10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从项目目标、项目任务、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教学材料、使用工具、实施步骤提出了要求,见表5-1~表5~10所示
表5-1变压器的使用与维护学习情境表
表5-2 三相异步电机的认识与拆装学习情境表
表5-3 直流电动机的认识与拆装学习情境
表5-4 三相异步电动机起保停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运行维护学习情境
表5-5 三相异步电动机星-三角起动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运行维护学习情境
表5-6 C6140车床电气控制电路简单故障分析学习情境
表5-7 X62W铣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分析学习情境
表5-8 交流桥式起重机的电气控制系统分析学习情境
表5-9 Z3040型摇臂钻床的电气控制系统分析学习情境
4-10 电机与电气控制系统综合训练学习情境
3.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含低级别的要求。 3.1 初级
3.2 中级
3.3 高级
3.4 技师
3.5高级技师
4.比 重 表
4.1 初级 理论知识
技能操作
4.2 中级 理论知识
技能操作
4.3 高级 理论知识
技能操作
4.4技师 理论知识
技能操作
4.5 高级技师 理论知识
技能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