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11论半元音Y.W

论半元音y、w

——半元音y、w在汉语语音中的音素性质归类

(贵州省紫云县火花中学 贵州 紫云 550800)

刘 海

[摘要]y、w是拉丁字母,它们与b、p、m、f等一起共同服务于汉语语音。在现代汉语语音的发展过程中,归类好y、w的音素性质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半元音 y、w 音素 元音 辅音

y的国际音标是[j],w的国际音标是[w]。对于y、w这两个字母的使用,在国际上较为普遍,并且对其读音也已形成国际习惯,然而,在对y、w的音素性质的归类上却有所差异,特别是在汉语普通话中这种差异较为典型。同一音素,有的归为元音,有的归为辅音。为了不让人们在汉语语音中对y、w的音素性质的归类带来不同,我认为要从下面三个方面归类:一是归类角度,二是归类标准,三是归类前提。

对y、w的音素归类,须从语音的生理角度、物理学角度和社会功能角度入手。

一、从生理角度。这一角度主要从语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去表现。一般来说,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振动,而在通过咽喉、口腔、鼻腔时不受任何阻碍;发辅音时,呼出的气流一定要在通过发音器官的某部分时受到阻碍。发

元音时,除声带外,发音器官的各个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而发辅音时,则只形成有阻碍的那一部分器官特别紧张,例如发辅音[k]时只有舌根和软颚特别紧张。发元音时,呼出口腔外的气流一般不如发辅音时那么急促,因为元音是由声带振动发出的,声带的振动降低了气流呼出的速度;发辅音时,声带不振动或振动比较轻微,而且气流总要克服某种阻碍,因而呼出口腔外的气流比较急促。

根据元音和辅音在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上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出y、w这两个音素的发音接近于元音,但又具有辅音的特点。因为y、w在发音时,气流虽然受到一定的阻碍,但这种阻碍很小,只是在通过发音器官舌面所形成的阻碍时稍微有一些摩擦而已。正因为这样,人们把它们称为半元音(也可以称为半辅音)。其实,无论是哪一音素,发音的时候,气流无阻碍的就是元音,气流有阻碍的就是辅音。那种气流稍有阻碍的也应为辅音。因为,“稍有阻碍”也存在着阻碍,只是程度较浅而已,它是“有阻碍”的一种特殊现象,即便是“最小”或“一些”或“微小”都有“有阻碍”的成份,具备了“有阻碍”的特征。因此,y、w等半元音虽然在发音上接近于元音,但它们却具备了“在发音时气流有阻碍”这一辅音具备的突出特征。 因此,我们不能只从“y、w在发音部位上接近元音”这一次要层次上去思考问题,应直接把y、w这两个音素归为辅音。

在这一点上人们把y、w等半元音归为辅音的情况是较为普遍的。

(1)国际语音协会在其制订的《国际音标》(根据1979年修订稿)中把y[j]、w[w]归为辅音。即

国际音标简表(1979年修订稿)

辅 音 表

(2)戈弋、王振昆在他们的著作《语言学概论》中把y、w看作特殊的辅音。他们说:“辅音和元音之间,存在着掺合元音和辅音某些性质的音素,这是,所谓半元音。它有双唇部位的([w]),舌面部位的([j])等。发这些音时,发音器官只形成微小的阻碍,而声带都是颤动的。汉语‘衣’、‘移’开头的音素,往往是半元音[j],另外,‘蛙’、‘我’、‘卫’等也通常以半元音[w]来开头。习惯上,半元音被看作特殊的辅音(因为有阻碍),虽然从它的名称来说仿佛较为靠近元音。”

(2) 高名凯、石安石在他们主编的《语言学概论》中,也把y、w归为辅音。即“根据发音方法,可以把辅音分为塞音、鼻音、颤音、闪音、擦音、边擦音、半元音等八种。”

“发半元音时,气流受到的阻碍最小,只是在通过发音器官所形成时[1]

稍微有一些摩擦。例如英语‘yes’[jes](是)和‘walk’[w :k](走)中的[j]和[w]就是半元音。我们知道,元音的特点是气流呼出不受任何阻碍,半元音在这一点上比较接近于元音,所以称为‘半元音’。”

(3) 李兆同、徐思益在他们主编的《语言学导论》中也把y、w归为辅音。他们说:“半元音,顾名思义是带有元音特点的辅音,或者说它是介于元音和辅音之间的音。发半元音时,声带不颤动,但是在发音通道上受到一定的阻碍,发出的声音有轻微的摩擦。例如普通话‘疑、无、雨’等字音的开头分别有半元音[j、w、ㄐ]。”

二、从物理学角度。一般来说,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是由于物体(声带)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产生音波形成的,因而它也是一种物理现象。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把语音分为乐音和噪音两大类。

根据音素在发音的时候声带颤不颤动、气流受不受到阻碍、发出的音是乐音还是噪音的区别,把音素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从y、w的实际发音情况来看,y、w在发音的时候声带稍微颤动,气流稍有阻碍。在这种情况下,发出来的音就不及元音响亮、清晰,而带有噪音性质我们把这样的音叫乐音性的噪音。由于有“元音是纯粹的乐音”的这种严格界限,元音中就排除了“乐音中有噪音”的音素,使得被排除的这一部分音素只能归入到辅音行列中来,成为辅音中的成员。

当然,人们从物理学角度对y、w的归类是有分歧的,不过其主流还是趋向于“把y、w归为辅音”这一看法。 [3][2]

张世禄在《语音和语音学》中就把y、w归为辅音。他认为:“语音里的音素分做元音和辅音两大类。元音是纯粹的乐音,气流从呼吸器出来,在口腔里不遇到什么阻碍。辅音是由阻碍造成的。有些是不带乐音的纯粹的噪音,有些是带有乐音的乐音化的噪音,或者更为因为阻碍作用很微小而成为乐音性的噪音。所谓乐音性的噪音,就是性质上很接近元音的辅音。例如[j]、[w]、[u],叫做‘半元音’”。[4]

徐世荣在《普通话语音知识》中,也间接地把y、w归为辅音。他说:“一般地,辅音都是噪音,有的噪音带有乐音。”虽然徐世荣未直接说出y、w是“噪音带有乐音”的音,但它的话语中所反映的就包含了“y、w是辅音”的观点。

宋一平在他著的《语音学新论》中就持与上述不同的观点,他把y、w等半元音都归为元音。他认为:“(1)通音(宋一平认为通音就是半音元音)的摩擦成分的较微弱,‘它为摩擦成分有时微弱到不易觉察的程度,所以又有人管它叫无擦通音’(2)畅元音如[i]、[ ]、[ ]等也带有摩擦音,因此,是否带有磨擦成分不能作为区分元音、辅音的标准。(3)通音虽带有噪音的成分,但仍以乐音为主。

(4)畅元音如[i]、[ ]、[ ]等也带有噪音成分,因此,是否带有噪音成分不能作为区分元音、辅音的标准。(5)最主要的是,通音并不因为它带有摩擦音,带有噪音成分而使它不能唱,不能自成音节。”

总之,宋一平的这一观点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认为是不对的。因为他忽略了元音音素与辅音音素的质的区别,忽略了音素与音位的区别。畅元音[i]、[ ]、

[ ]是元音/i/的条件变体,是已经定性为元音性质的音素,不能拿它们等同于半元音y、w看待。从音素[w]来讲,如果把[w]列入元音/u/的条件变体,那是没有客[7][6][5]

观依据的,那是由《汉语拼音方案》的拼写规则推导的结果,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具体原因请看下面“社会功能”部分),因而把y、w归为元音是不对的,只能归为辅音。

(三)从社会功能角度。使用y、w主要是为汉语语音服务,y、w的音素性质的确定除了上述两种情况外,还要从y、w所在汉语语言实践中所显示的社会功能来衡量。而要想衡量y、w在汉语语音实践中所显示的社会功能,则要从汉语语音的音节结构和音位方面入手。

在汉语语音中,wa[wA]与ua[uA]、ya[jA]与ia[iA]这两对音最能显示出半元音y、w的社会功能。在原《汉语拼音方案》中,认为[w]、[j]是韵头,是[u]、[i]的改写,又由于[u]、[i]是元音,便推导出[w]、[j]也是元音。其实,《汉语拼音方案》在这里混淆了两个概念,那就是音节和韵母的概念。很明显,[wA]和[jA]是音节,[uA]和[iA]是韵母,采用把[i]改成[j],把[u]改成[w]是不合理的,把[wA]等同于[uA] [jA]等同于[iA]也是不合理的,是一种偷换概念(即把韵母等同音节)的表现。另外,从音位角度看,[jA]中的[j]和[iA]中的[i]、[wA] 中的[w]和[uA]中的[u]是不同的音位,因为[j]与[A]、[w]与[A]能组成以[j]、[w]为声母的音节,而[i]与[a]、[u]与[a]不能组成音节,它们组成的只是作为音节的一个部分——韵母。这样,我们把[j]、[w]作为区别意义功能的语音单位——音位是合理的。另外,如果我们再根据“声母是一个音节开头的辅音”的观点,把y、w归为辅音那也是恰如其分的。

总之,无论从语音的生理角度、物理角度,还是从语音的社会功能角度,都应[8]

把y、w这两个音素归为辅音。

综合各家的关于音素的归类标准,以宋一平在《语音学新论》中归类的功能标准最为令人信服。他认为:“从功能的角度看,音素可以分为三类:一、只能在音节中起主要作用(以能自成音节为代表,凡能自成音节的都可以或起码在理论上可以在多音素音节中起主要作用),不能在音节中起辅助作用的音;二、既能起主要作用又能起辅助作用,即有时起主要作用,有时起辅助作用的音;三、只能起辅助作用不能起主要作用的音。元音、辅音分类的功能标准可以有两种定法:第一种,第一、二类音是元音,第三类音是辅音;第二种,第一类是元音,第二、三类是辅音。关键是第二类音划入元音还是划入辅音。第二类音,如[u],既可自成音节,如汉语普通话‘吴’[u](此音节可以发成[wu],但也可以发成[u])既可以在双音素音节中作主要成分,如在汉语普通话音节‘度’[tu]中;又可以起辅助作用,在汉语中作韵头,如在普通话‘端’[tuan]、‘瓜’[kuA]、‘蛙’[uA](此音节可以发成[wA],但也可以发成[uA])中(象‘端’,它的韵头只能认为是[u]不能认为是

[w]或其他通音);又可以起辅助作用,在汉语中作韵尾(例子略)。把[u]这样的音看作辅音当然是不恰当的,不合理的。因此,应否定第二种功能标准而采用第一种功能标准。所以,元音、辅音分类的功能标准是:可以在音节中起主要作用(能自成音节)的音是元音,只能在音节中起辅助作用(不能自成音节)的音是辅音。元音有时可以不起主要作用,但一定要能够起主要作用,即能够自成音节;辅音一定不能起主要作用,即一定不能自成音节。” [9]

宋一平的这个功能分类标准是很切合现代汉语语音音素分类实际的,我们也应以这一标准作为汉语语音音素的分类标准。不过宋一平在具体论述时,对y、w的分类却是错误的,即把y、w归为了元音,其主要原因是运用《汉语拼音方案》的拼写规则来划分的缘故。由于 受“拼写规则”中对i、u行韵母的“自成音节时在它们的前面加写y、w;i、u作为韵头时把i、u改写成y、w”的误导,宋一平就推导出了“一个音节可以发成两音”的结论。不是么?上面“[uA]可以发成[wA],但也可以发成[uA]”就是确切的例证。一个音节怎么可以发成两个音呢?这是把辅音声母等同于韵母韵头的缘故。因此,我们在给半元音y、w归类的时候要遵循汉语语音的这一功能标准(在音节中起主要作用的音是元音,只起辅助作用的音是辅音),注重对半元音y、w进行正确的归类,即把y、w归为辅音。

客观地说,无论把y、w这两个音素归为元音还是辅音,其归类依据都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由于它们在《汉语拼音方案》中的性质的不确定性,就导致了人们在给它们归类时的差异。对此,我认为要消陠这种归类上的差异必须弄清两种前提条件:一是y、w的性质未界定为声母之前,二是y、w的性质界定䘺声母之后。

在y、w的性质未界定为声母之前,y、w身份在汉语语音中是这样的:一、不是隔音符号,但是隔音字母,如“翻译”fanyi[fanji]。二是一种多余但又起作用的符号,即当韵母[i]、[u]、[y]自成音节的时候,在前面加y、w。三是韵头字母,即把[jA]等同于[iA]把[wA]等同于[uA]把y、w作为i、u的改写。四是作为声母,在小学拼音教学中,一直是把Y、W当作声母教学的。也就是说,在y、w的性质未

界定成声母之前,y、w这两个字母被看作是声母也行,是韵头字母也行,是隔音字母也行,甚至是没有身份表示的字母符号也行。

我们可以看出,y、w在汉语语音运用中的这种复杂性表现,正是导致y、w在音素归类上有差异的直接原因。也难怪宋一平这样感叹:“汉语普通话音节yi(如‘衣’)的典型发音是[ji],有韵头(无声母)。发成单音素音节是罕见的。”这一“感叹”揭示了汉语语音中音节使用的规范问题和音素归类的规范问题。

在y、w的性质界定为声母以后,y、w就从“复杂性”中独立出来了,它具备了其他声母具备的符合声母的特点:辅音。因为在汉语普通话音节中,只有辅音才有条件作为音节的声母,即在汉语普通话音节中,除零声母音节外,能够作为声母使用的只有辅音,没有元音,元音只是自成音节的独立成分或有声母音节的韵母(或韵母中的一个构件)。另外,由于y、w的性质界定为声母,为半元音y、w的音素性质成为辅音创造了前提条件,提供了具体的音素归类空间,使得具有“两栖性质”的y、w直接向辅音靠拢,正式成为辅音的成员。

综上所述,我们对汉语普通话中y、w的音素性质归类,要从生理角度、物理学角度和社会功能角度进行归类,并且在归类的时候,这种归类要符合汉语语音的归类标准,同时,这种归类还要在y、w所处的特定的前提条件下去进行归类。这样,归类出来的y、w音素性质才确切,才符合汉语语音的发展规律,才为汉语拼音化作出它们应有的贡献。 [10]

参考文献:

[1]戈弋、王振昆著: 语言学概论[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年

12月第1版.

[2]高名凯、石安石:语言学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63年6月第1版.

[3]李兆同、徐思益:语言学导论[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

[4]张世禄:语音和语音学[M].

[5]徐世荣:普通话语音知识[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80年10月第1版.

[6]罗常培、王均:普通语音学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81页.

[7]宋一平:语音学新论〃论平稳静止音和运动音冲激音[M],学林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

[8]陈绂、白荃:汉语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第12页.

[9]同[7].

[10]同[7

Discussion on the Semivowel y, w

—in the Semivowel y, w in Chinese

speech phoneme character collation

Liu Hai

(Huohua Middle School of Ziyun

County,Ziyun,Guizhou,550800)

Abstract: y, w is the Latin alphabet, them to b, p, m, f, and other common services in Chinese speech. 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pronunciation, collation of good y, w phoneme nature of relevance.

Key Words:Semivowel y, w phoneme vowels consonant 11

论半元音y、w

——半元音y、w在汉语语音中的音素性质归类

(贵州省紫云县火花中学 贵州 紫云 550800)

刘 海

[摘要]y、w是拉丁字母,它们与b、p、m、f等一起共同服务于汉语语音。在现代汉语语音的发展过程中,归类好y、w的音素性质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半元音 y、w 音素 元音 辅音

y的国际音标是[j],w的国际音标是[w]。对于y、w这两个字母的使用,在国际上较为普遍,并且对其读音也已形成国际习惯,然而,在对y、w的音素性质的归类上却有所差异,特别是在汉语普通话中这种差异较为典型。同一音素,有的归为元音,有的归为辅音。为了不让人们在汉语语音中对y、w的音素性质的归类带来不同,我认为要从下面三个方面归类:一是归类角度,二是归类标准,三是归类前提。

对y、w的音素归类,须从语音的生理角度、物理学角度和社会功能角度入手。

一、从生理角度。这一角度主要从语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去表现。一般来说,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振动,而在通过咽喉、口腔、鼻腔时不受任何阻碍;发辅音时,呼出的气流一定要在通过发音器官的某部分时受到阻碍。发

元音时,除声带外,发音器官的各个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而发辅音时,则只形成有阻碍的那一部分器官特别紧张,例如发辅音[k]时只有舌根和软颚特别紧张。发元音时,呼出口腔外的气流一般不如发辅音时那么急促,因为元音是由声带振动发出的,声带的振动降低了气流呼出的速度;发辅音时,声带不振动或振动比较轻微,而且气流总要克服某种阻碍,因而呼出口腔外的气流比较急促。

根据元音和辅音在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上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出y、w这两个音素的发音接近于元音,但又具有辅音的特点。因为y、w在发音时,气流虽然受到一定的阻碍,但这种阻碍很小,只是在通过发音器官舌面所形成的阻碍时稍微有一些摩擦而已。正因为这样,人们把它们称为半元音(也可以称为半辅音)。其实,无论是哪一音素,发音的时候,气流无阻碍的就是元音,气流有阻碍的就是辅音。那种气流稍有阻碍的也应为辅音。因为,“稍有阻碍”也存在着阻碍,只是程度较浅而已,它是“有阻碍”的一种特殊现象,即便是“最小”或“一些”或“微小”都有“有阻碍”的成份,具备了“有阻碍”的特征。因此,y、w等半元音虽然在发音上接近于元音,但它们却具备了“在发音时气流有阻碍”这一辅音具备的突出特征。 因此,我们不能只从“y、w在发音部位上接近元音”这一次要层次上去思考问题,应直接把y、w这两个音素归为辅音。

在这一点上人们把y、w等半元音归为辅音的情况是较为普遍的。

(1)国际语音协会在其制订的《国际音标》(根据1979年修订稿)中把y[j]、w[w]归为辅音。即

国际音标简表(1979年修订稿)

辅 音 表

(2)戈弋、王振昆在他们的著作《语言学概论》中把y、w看作特殊的辅音。他们说:“辅音和元音之间,存在着掺合元音和辅音某些性质的音素,这是,所谓半元音。它有双唇部位的([w]),舌面部位的([j])等。发这些音时,发音器官只形成微小的阻碍,而声带都是颤动的。汉语‘衣’、‘移’开头的音素,往往是半元音[j],另外,‘蛙’、‘我’、‘卫’等也通常以半元音[w]来开头。习惯上,半元音被看作特殊的辅音(因为有阻碍),虽然从它的名称来说仿佛较为靠近元音。”

(2) 高名凯、石安石在他们主编的《语言学概论》中,也把y、w归为辅音。即“根据发音方法,可以把辅音分为塞音、鼻音、颤音、闪音、擦音、边擦音、半元音等八种。”

“发半元音时,气流受到的阻碍最小,只是在通过发音器官所形成时[1]

稍微有一些摩擦。例如英语‘yes’[jes](是)和‘walk’[w :k](走)中的[j]和[w]就是半元音。我们知道,元音的特点是气流呼出不受任何阻碍,半元音在这一点上比较接近于元音,所以称为‘半元音’。”

(3) 李兆同、徐思益在他们主编的《语言学导论》中也把y、w归为辅音。他们说:“半元音,顾名思义是带有元音特点的辅音,或者说它是介于元音和辅音之间的音。发半元音时,声带不颤动,但是在发音通道上受到一定的阻碍,发出的声音有轻微的摩擦。例如普通话‘疑、无、雨’等字音的开头分别有半元音[j、w、ㄐ]。”

二、从物理学角度。一般来说,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是由于物体(声带)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产生音波形成的,因而它也是一种物理现象。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把语音分为乐音和噪音两大类。

根据音素在发音的时候声带颤不颤动、气流受不受到阻碍、发出的音是乐音还是噪音的区别,把音素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从y、w的实际发音情况来看,y、w在发音的时候声带稍微颤动,气流稍有阻碍。在这种情况下,发出来的音就不及元音响亮、清晰,而带有噪音性质我们把这样的音叫乐音性的噪音。由于有“元音是纯粹的乐音”的这种严格界限,元音中就排除了“乐音中有噪音”的音素,使得被排除的这一部分音素只能归入到辅音行列中来,成为辅音中的成员。

当然,人们从物理学角度对y、w的归类是有分歧的,不过其主流还是趋向于“把y、w归为辅音”这一看法。 [3][2]

张世禄在《语音和语音学》中就把y、w归为辅音。他认为:“语音里的音素分做元音和辅音两大类。元音是纯粹的乐音,气流从呼吸器出来,在口腔里不遇到什么阻碍。辅音是由阻碍造成的。有些是不带乐音的纯粹的噪音,有些是带有乐音的乐音化的噪音,或者更为因为阻碍作用很微小而成为乐音性的噪音。所谓乐音性的噪音,就是性质上很接近元音的辅音。例如[j]、[w]、[u],叫做‘半元音’”。[4]

徐世荣在《普通话语音知识》中,也间接地把y、w归为辅音。他说:“一般地,辅音都是噪音,有的噪音带有乐音。”虽然徐世荣未直接说出y、w是“噪音带有乐音”的音,但它的话语中所反映的就包含了“y、w是辅音”的观点。

宋一平在他著的《语音学新论》中就持与上述不同的观点,他把y、w等半元音都归为元音。他认为:“(1)通音(宋一平认为通音就是半音元音)的摩擦成分的较微弱,‘它为摩擦成分有时微弱到不易觉察的程度,所以又有人管它叫无擦通音’(2)畅元音如[i]、[ ]、[ ]等也带有摩擦音,因此,是否带有磨擦成分不能作为区分元音、辅音的标准。(3)通音虽带有噪音的成分,但仍以乐音为主。

(4)畅元音如[i]、[ ]、[ ]等也带有噪音成分,因此,是否带有噪音成分不能作为区分元音、辅音的标准。(5)最主要的是,通音并不因为它带有摩擦音,带有噪音成分而使它不能唱,不能自成音节。”

总之,宋一平的这一观点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认为是不对的。因为他忽略了元音音素与辅音音素的质的区别,忽略了音素与音位的区别。畅元音[i]、[ ]、

[ ]是元音/i/的条件变体,是已经定性为元音性质的音素,不能拿它们等同于半元音y、w看待。从音素[w]来讲,如果把[w]列入元音/u/的条件变体,那是没有客[7][6][5]

观依据的,那是由《汉语拼音方案》的拼写规则推导的结果,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具体原因请看下面“社会功能”部分),因而把y、w归为元音是不对的,只能归为辅音。

(三)从社会功能角度。使用y、w主要是为汉语语音服务,y、w的音素性质的确定除了上述两种情况外,还要从y、w所在汉语语言实践中所显示的社会功能来衡量。而要想衡量y、w在汉语语音实践中所显示的社会功能,则要从汉语语音的音节结构和音位方面入手。

在汉语语音中,wa[wA]与ua[uA]、ya[jA]与ia[iA]这两对音最能显示出半元音y、w的社会功能。在原《汉语拼音方案》中,认为[w]、[j]是韵头,是[u]、[i]的改写,又由于[u]、[i]是元音,便推导出[w]、[j]也是元音。其实,《汉语拼音方案》在这里混淆了两个概念,那就是音节和韵母的概念。很明显,[wA]和[jA]是音节,[uA]和[iA]是韵母,采用把[i]改成[j],把[u]改成[w]是不合理的,把[wA]等同于[uA] [jA]等同于[iA]也是不合理的,是一种偷换概念(即把韵母等同音节)的表现。另外,从音位角度看,[jA]中的[j]和[iA]中的[i]、[wA] 中的[w]和[uA]中的[u]是不同的音位,因为[j]与[A]、[w]与[A]能组成以[j]、[w]为声母的音节,而[i]与[a]、[u]与[a]不能组成音节,它们组成的只是作为音节的一个部分——韵母。这样,我们把[j]、[w]作为区别意义功能的语音单位——音位是合理的。另外,如果我们再根据“声母是一个音节开头的辅音”的观点,把y、w归为辅音那也是恰如其分的。

总之,无论从语音的生理角度、物理角度,还是从语音的社会功能角度,都应[8]

把y、w这两个音素归为辅音。

综合各家的关于音素的归类标准,以宋一平在《语音学新论》中归类的功能标准最为令人信服。他认为:“从功能的角度看,音素可以分为三类:一、只能在音节中起主要作用(以能自成音节为代表,凡能自成音节的都可以或起码在理论上可以在多音素音节中起主要作用),不能在音节中起辅助作用的音;二、既能起主要作用又能起辅助作用,即有时起主要作用,有时起辅助作用的音;三、只能起辅助作用不能起主要作用的音。元音、辅音分类的功能标准可以有两种定法:第一种,第一、二类音是元音,第三类音是辅音;第二种,第一类是元音,第二、三类是辅音。关键是第二类音划入元音还是划入辅音。第二类音,如[u],既可自成音节,如汉语普通话‘吴’[u](此音节可以发成[wu],但也可以发成[u])既可以在双音素音节中作主要成分,如在汉语普通话音节‘度’[tu]中;又可以起辅助作用,在汉语中作韵头,如在普通话‘端’[tuan]、‘瓜’[kuA]、‘蛙’[uA](此音节可以发成[wA],但也可以发成[uA])中(象‘端’,它的韵头只能认为是[u]不能认为是

[w]或其他通音);又可以起辅助作用,在汉语中作韵尾(例子略)。把[u]这样的音看作辅音当然是不恰当的,不合理的。因此,应否定第二种功能标准而采用第一种功能标准。所以,元音、辅音分类的功能标准是:可以在音节中起主要作用(能自成音节)的音是元音,只能在音节中起辅助作用(不能自成音节)的音是辅音。元音有时可以不起主要作用,但一定要能够起主要作用,即能够自成音节;辅音一定不能起主要作用,即一定不能自成音节。” [9]

宋一平的这个功能分类标准是很切合现代汉语语音音素分类实际的,我们也应以这一标准作为汉语语音音素的分类标准。不过宋一平在具体论述时,对y、w的分类却是错误的,即把y、w归为了元音,其主要原因是运用《汉语拼音方案》的拼写规则来划分的缘故。由于 受“拼写规则”中对i、u行韵母的“自成音节时在它们的前面加写y、w;i、u作为韵头时把i、u改写成y、w”的误导,宋一平就推导出了“一个音节可以发成两音”的结论。不是么?上面“[uA]可以发成[wA],但也可以发成[uA]”就是确切的例证。一个音节怎么可以发成两个音呢?这是把辅音声母等同于韵母韵头的缘故。因此,我们在给半元音y、w归类的时候要遵循汉语语音的这一功能标准(在音节中起主要作用的音是元音,只起辅助作用的音是辅音),注重对半元音y、w进行正确的归类,即把y、w归为辅音。

客观地说,无论把y、w这两个音素归为元音还是辅音,其归类依据都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由于它们在《汉语拼音方案》中的性质的不确定性,就导致了人们在给它们归类时的差异。对此,我认为要消陠这种归类上的差异必须弄清两种前提条件:一是y、w的性质未界定为声母之前,二是y、w的性质界定䘺声母之后。

在y、w的性质未界定为声母之前,y、w身份在汉语语音中是这样的:一、不是隔音符号,但是隔音字母,如“翻译”fanyi[fanji]。二是一种多余但又起作用的符号,即当韵母[i]、[u]、[y]自成音节的时候,在前面加y、w。三是韵头字母,即把[jA]等同于[iA]把[wA]等同于[uA]把y、w作为i、u的改写。四是作为声母,在小学拼音教学中,一直是把Y、W当作声母教学的。也就是说,在y、w的性质未

界定成声母之前,y、w这两个字母被看作是声母也行,是韵头字母也行,是隔音字母也行,甚至是没有身份表示的字母符号也行。

我们可以看出,y、w在汉语语音运用中的这种复杂性表现,正是导致y、w在音素归类上有差异的直接原因。也难怪宋一平这样感叹:“汉语普通话音节yi(如‘衣’)的典型发音是[ji],有韵头(无声母)。发成单音素音节是罕见的。”这一“感叹”揭示了汉语语音中音节使用的规范问题和音素归类的规范问题。

在y、w的性质界定为声母以后,y、w就从“复杂性”中独立出来了,它具备了其他声母具备的符合声母的特点:辅音。因为在汉语普通话音节中,只有辅音才有条件作为音节的声母,即在汉语普通话音节中,除零声母音节外,能够作为声母使用的只有辅音,没有元音,元音只是自成音节的独立成分或有声母音节的韵母(或韵母中的一个构件)。另外,由于y、w的性质界定为声母,为半元音y、w的音素性质成为辅音创造了前提条件,提供了具体的音素归类空间,使得具有“两栖性质”的y、w直接向辅音靠拢,正式成为辅音的成员。

综上所述,我们对汉语普通话中y、w的音素性质归类,要从生理角度、物理学角度和社会功能角度进行归类,并且在归类的时候,这种归类要符合汉语语音的归类标准,同时,这种归类还要在y、w所处的特定的前提条件下去进行归类。这样,归类出来的y、w音素性质才确切,才符合汉语语音的发展规律,才为汉语拼音化作出它们应有的贡献。 [10]

参考文献:

[1]戈弋、王振昆著: 语言学概论[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年

12月第1版.

[2]高名凯、石安石:语言学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63年6月第1版.

[3]李兆同、徐思益:语言学导论[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

[4]张世禄:语音和语音学[M].

[5]徐世荣:普通话语音知识[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80年10月第1版.

[6]罗常培、王均:普通语音学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81页.

[7]宋一平:语音学新论〃论平稳静止音和运动音冲激音[M],学林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

[8]陈绂、白荃:汉语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第12页.

[9]同[7].

[10]同[7

Discussion on the Semivowel y, w

—in the Semivowel y, w in Chinese

speech phoneme character collation

Liu Hai

(Huohua Middle School of Ziyun

County,Ziyun,Guizhou,550800)

Abstract: y, w is the Latin alphabet, them to b, p, m, f, and other common services in Chinese speech. 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pronunciation, collation of good y, w phoneme nature of relevance.

Key Words:Semivowel y, w phoneme vowels consonant 11


相关文章

  • 现代汉语(1)
  • 现代汉语(1) 一. 二. 三. 四. 第一节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 一.20世纪的汉语规范化运动 二.汉民族共同语为什么以北京语音作为标准音 三.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P15方针.任务) 四.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P17-20 ...查看


  • 幼儿园大班拼音教案:声母y.w的学习
  • (一)复习检查. 1.a o e i u ü,它们6个兄弟都是一家 人,我们称它们为→单韵母. 2.卡片认读带调单韵母. (二)谈话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两个声母.声母的发音和单韵母不一样,它念得又轻又短.谁还记得单韵母发音的特点是什么 ...查看


  • 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
  • 元音字母组合 读 音 例 词 ai/ay [ei] afraid rain wait day play air [εE] air hair chair pair repair al [C] small ball talk wall all ...查看


  • 论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 论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考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播音与主持艺术] 播音一班] [孟璐] [N3110720143] [韦雯潇 [ [ 语言,以它独特的魅力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交流的常用工具.它像一朵温 ...查看


  • 音标速成A
  • [ti:] [ar:] [al:] [by:] [00:54.99]文本 [00:58.26] [01:32.87]第一节:前元音 [01:33.60] [01:34.06]No. 1 [01:48.72]关键词:feel [01:48.9 ...查看


  • 英语拼写及读音规则
  • 第 1 讲 总 论 1.01 在英文中元音字母共有 7 个-----------.......2 1.02 介绍英语中的 4 种类型的重读音节---------...2 1.03 两拍元音 13个 与 #1 读音密码:"哑巴 e& ...查看


  • 现代汉语专题
  • 现代汉语专题1 前言部分 一.20世纪的汉语规范化运动(切音字运动.国语运动.白话文运动) 切音字运动:P3 定义:切音字运动是清末20年间,发端于民间的提倡文字改革.创制拼音字母的运动. 功绩:是开始了中国人涉及创制汉语拼音的历史,切音字 ...查看


  • 成都韩语学习:如何学习韩语
  • 如何学习韩语 常常有人问我"¡°如何学习韩语?"¡±,这个话题实在是太大了,因为每个人的基础都不一样,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也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每个人要学习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大家都会从字母入手,然后是单词,语法. 先 ...查看


  • 音节的拼合规则
  • 音节是听觉上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汉字是表音节的文字,一般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只有极少的例外,比如儿化时两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如"鸡儿"(jīr)即是.也有一个汉字代表两个音节的情况,比如"浬"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