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与不等式_初高中衔接4

方程与不等式

一、二元二次方程组、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

1、二元二次方程

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二元二次方程.

关于x 、y 的二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bxy +cy2+dx +ey +f=0(a、b 、c 至少有一个不为0) ,其中ax2、bxy 、cy2叫做二次项,a 、b 、c 分别是二次项的系数;dx 、ey 叫做一次项,d 、e 分别是一次项的系数;f 叫做常数项. 例,xy=1,x2-y=0,x -y -2xy=-3都是二元二次方程;x -y=1,x2y=0都不是二元二次方程. 2、二元二次方程组

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组成的方程组,或者由两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二元二次方程组.

3、解二元二次方程组的思想和方法

解二元二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转化”,将二元转化为一元,将二次转化为一次,转化的基本方法是“消元”和“降次”.因此,掌握好消元和降次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是解二元二次方程组的关键. 二、重点、难点和疑点突破

1、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解法(简称“二·一”型方程组) (1)代入消元法(即代入法)

代入法是解“二·一”型方程组的一般方法,具体步骤是:

①先将方程组中的二元一次方程变形,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②把所得的代数式代入另一个方程中,使其转化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或一元一次方程; ③解所得的一元二次方程或一元一次方程,求出一个未知数的值;

④把所求的未知数的值代入第一步所得的关系中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⑤写出方程组的解. (2)逆用根与系数关系定理法

对“二·一”型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形如

2

的方程组,可以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把x 、y 看

成一元二次方程z -az +b=0的两个根,解这个方程,求得的z 1和z 2的值,就是x ,y 的值,当x 1=z1时,y 1=z2;当x 2=z2时,y 2=z1,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两组“对称解”.

2、对“二·一”型的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的情况的判别

“二·一”型的二元二次方程组的实数解有三种情况:有一解、两解和没有解.把一元一次方程代入二元二次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之后,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由根的判别式可知,解的情况可能是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两个相等的实数解或无实数解,这样的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也就相应地有三种情况.简言之,有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二元二次方程组的实数解的情况,一般可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来判断. 3、“二·二”型方程组的解法

解“二·二”型方程组的基本思想仍是“转化”,转化的方法是“降次”、“消元”.它的一般解法是: (1)当方程组中只有一个可分解为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的方程时,可将分解得到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分别与原方程组中的另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两个“二·一”型方程组,解这两个“二·一”型方程组,所得的解都是原方程组的解. (2)当方程组中两个二元二次方程都可分解为两个二元一次方程时,将第一个二元二次方程分解所得到的每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分别与第二个二元二次方程分解所得的每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方程组,可得到四个二元一次方程组,解这四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所得的解都是原方程组的解. 4、“二·二”型方程组的解的情况

由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化成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一般不能组成方程组.

值得注意的是“二·一”型方程组最多有两个解;“二·二”型方程组最多有四个解.解方程组时,既不要漏解,也不要增解.

三.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

2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bx +c >0或ax 2+bx +c

设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两根为x 1、x 2且x 1≤x 2,∆=b -4ac ,则不等式的解的各种情况

2

如下表:

2

【例1】(1)求关于x 的不等式m x +2>2mx +m 的解. (2)x -2x -8

解:(1)原不等式可化为:m (m -2) x >m -2

(1) 当m -2>0即m >2时,mx >1,不等式的解为x >(2) 当m -2

① 0

2

1

≤3;(4)|x +2

x -5|-|2x +3|

1; m

1; m

1; m

③ m =0时,不等式的解为全体实数.

(3) 当m -2=0即m =2时,不等式无解.

综上所述:当m 2时,不等式的解为x >不等式的解为全体实数;当m =2时,不等式无解.

11;当0

例1 解不等式:

22

(1)x +2x -3≤0; (2)x -x +6<0;

22

(3)4x +4x +1≥0; (4)x -6x +9≤0;

2

(5)-4+x -x <0.

例2 解关于x 的不等式x 2-x -a (a -1) >0

例3 已知不等式ax 2+bx +c 3求不等式bx +ax +c >0的解.

练习 1.解下列不等式:

22

(1)3x -x -4>0; (2)x -x -12≤0;

22

(3)x +3x -4>0; (4)16-8x +x ≤0.

22

(5)3x -2x +1<0; (6)3x -4<0;

22

(7)2x -x ≥-1; (8)4-x ≤0.

22

(9)4+3x -2x ≥0; (10)9x -12x >-4;

22

2.解关于x 的不等式x +2x +1-a ≤0(a 为常数).

2

例1、解方程组

例3、解方程组

例4、解方程组

例5、k 为何值时,方程组

(1)有一个实数解,并求出此解; (2)有两个实数解; (3)没有实数解.

例6. 解方程组⎨ 练 习

⎧xy +x =3 (1)

3xy +y =8 (2)⎩

2222⎧⎧⎪3x -2xy -y =0⎪x +2xy +y =4

解方程组:(1)⎨; (2)⎨ 22

⎪⎪(x -y ) -3(x -y ) -18=0(x -y ) +5x -5y =6⎩⎩

(3)⎨

⎧2x -y =0 (1)⎩x -y +3=0 (2)

2

2

方程与不等式

一、二元二次方程组、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

1、二元二次方程

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二元二次方程.

关于x 、y 的二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bxy +cy2+dx +ey +f=0(a、b 、c 至少有一个不为0) ,其中ax2、bxy 、cy2叫做二次项,a 、b 、c 分别是二次项的系数;dx 、ey 叫做一次项,d 、e 分别是一次项的系数;f 叫做常数项. 例,xy=1,x2-y=0,x -y -2xy=-3都是二元二次方程;x -y=1,x2y=0都不是二元二次方程. 2、二元二次方程组

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组成的方程组,或者由两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二元二次方程组.

3、解二元二次方程组的思想和方法

解二元二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转化”,将二元转化为一元,将二次转化为一次,转化的基本方法是“消元”和“降次”.因此,掌握好消元和降次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是解二元二次方程组的关键. 二、重点、难点和疑点突破

1、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解法(简称“二·一”型方程组) (1)代入消元法(即代入法)

代入法是解“二·一”型方程组的一般方法,具体步骤是:

①先将方程组中的二元一次方程变形,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②把所得的代数式代入另一个方程中,使其转化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或一元一次方程; ③解所得的一元二次方程或一元一次方程,求出一个未知数的值;

④把所求的未知数的值代入第一步所得的关系中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⑤写出方程组的解. (2)逆用根与系数关系定理法

对“二·一”型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形如

2

的方程组,可以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把x 、y 看

成一元二次方程z -az +b=0的两个根,解这个方程,求得的z 1和z 2的值,就是x ,y 的值,当x 1=z1时,y 1=z2;当x 2=z2时,y 2=z1,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两组“对称解”.

2、对“二·一”型的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的情况的判别

“二·一”型的二元二次方程组的实数解有三种情况:有一解、两解和没有解.把一元一次方程代入二元二次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之后,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由根的判别式可知,解的情况可能是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两个相等的实数解或无实数解,这样的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也就相应地有三种情况.简言之,有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二元二次方程组的实数解的情况,一般可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来判断. 3、“二·二”型方程组的解法

解“二·二”型方程组的基本思想仍是“转化”,转化的方法是“降次”、“消元”.它的一般解法是: (1)当方程组中只有一个可分解为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的方程时,可将分解得到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分别与原方程组中的另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两个“二·一”型方程组,解这两个“二·一”型方程组,所得的解都是原方程组的解. (2)当方程组中两个二元二次方程都可分解为两个二元一次方程时,将第一个二元二次方程分解所得到的每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分别与第二个二元二次方程分解所得的每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方程组,可得到四个二元一次方程组,解这四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所得的解都是原方程组的解. 4、“二·二”型方程组的解的情况

由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化成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一般不能组成方程组.

值得注意的是“二·一”型方程组最多有两个解;“二·二”型方程组最多有四个解.解方程组时,既不要漏解,也不要增解.

三.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

2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bx +c >0或ax 2+bx +c

设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两根为x 1、x 2且x 1≤x 2,∆=b -4ac ,则不等式的解的各种情况

2

如下表:

2

【例1】(1)求关于x 的不等式m x +2>2mx +m 的解. (2)x -2x -8

解:(1)原不等式可化为:m (m -2) x >m -2

(1) 当m -2>0即m >2时,mx >1,不等式的解为x >(2) 当m -2

① 0

2

1

≤3;(4)|x +2

x -5|-|2x +3|

1; m

1; m

1; m

③ m =0时,不等式的解为全体实数.

(3) 当m -2=0即m =2时,不等式无解.

综上所述:当m 2时,不等式的解为x >不等式的解为全体实数;当m =2时,不等式无解.

11;当0

例1 解不等式:

22

(1)x +2x -3≤0; (2)x -x +6<0;

22

(3)4x +4x +1≥0; (4)x -6x +9≤0;

2

(5)-4+x -x <0.

例2 解关于x 的不等式x 2-x -a (a -1) >0

例3 已知不等式ax 2+bx +c 3求不等式bx +ax +c >0的解.

练习 1.解下列不等式:

22

(1)3x -x -4>0; (2)x -x -12≤0;

22

(3)x +3x -4>0; (4)16-8x +x ≤0.

22

(5)3x -2x +1<0; (6)3x -4<0;

22

(7)2x -x ≥-1; (8)4-x ≤0.

22

(9)4+3x -2x ≥0; (10)9x -12x >-4;

22

2.解关于x 的不等式x +2x +1-a ≤0(a 为常数).

2

例1、解方程组

例3、解方程组

例4、解方程组

例5、k 为何值时,方程组

(1)有一个实数解,并求出此解; (2)有两个实数解; (3)没有实数解.

例6. 解方程组⎨ 练 习

⎧xy +x =3 (1)

3xy +y =8 (2)⎩

2222⎧⎧⎪3x -2xy -y =0⎪x +2xy +y =4

解方程组:(1)⎨; (2)⎨ 22

⎪⎪(x -y ) -3(x -y ) -18=0(x -y ) +5x -5y =6⎩⎩

(3)⎨

⎧2x -y =0 (1)⎩x -y +3=0 (2)

2

2


相关文章

  •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参考答案
  • 校本课程教材 初高中衔接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参考答案 第一讲 数与式的运算 例1. 解:原式=[x2(2x)]2 31 121122222 (x)(2x)()2x(2)x2x2(2x) 333x22x 4 ...查看


  • 浅谈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
  • 对刚升入高一学生来讲,高中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显然要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由于我校具体实际,生源质量较差,学生的学习习惯欠佳,进入高中后由于对知识的难度.广度.深度的要求更高了,有一部分学生不适应这 ...查看


  • 初高中衔接
  • 知识点1 绝对值(零点分段) 1.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仍是零.即 a,a0, |a|0,a0, a,a0. 2.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在数轴上,a这个数所表示的点到原 ...查看


  • 初高中数学教材衔接高一
  • 初高中数学教材衔接(代数部分) 第一讲 数与式的运算 学习目标: 1.记住绝对值含义及绝对值方程.不等式的求法 2.记住乘法公式及其应用 3.记住二次根式的有关运算 4.会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记一记: 一.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 ...查看


  • 初升高数学衔接知识点学生版
  • 1.绝对值 1.填空: (1)若x =5,则x =_________:若x =-4,则x =_________. (2)如果a +b =5,且a =-1,则b =________:若-c =2,则c =________. 2.选择题: 下列 ...查看


  • 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总体计划与要求建议
  • 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总体计划与要求建议 高一上 必修①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I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简要说明:<考试说明>对第三章中的"二分法"不作要求. 教学建议: 1.在必修①教学之 ...查看


  • 初高中衔接及必修1集合教材分析
  • 初高中衔接及必修 一.初高中衔接问题 (一) 初中完全删除和降低要求的内容 A .代数方面 1集合教材分析 1.立方和(差) 公式:大多数学校都没有介绍: 2.因式分解:总体要求大大降低 (1)十字相乘法要求降低,只是在阅读材料中介绍了二次 ...查看


  • 培训听课笔记
  • 7月17日听课笔记: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 一.几个基本观点 1.坚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 • • • • • • • • 课程教材体系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语言叙述条理清晰,文字简洁.流畅,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注重对学生 ...查看


  • 对高中数学课标教材的分析与研究
  • 对高中数学课标教材的分析与研究 博 兴 一 中 孙 翠 玲 自2004年9月开始,各个版本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验.与原来大纲教材相比,各个版本课标教材在知识内容的体系安排,教材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等方面都做了很大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