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是陶艺的生命
浙江大学求是学院蓝田学园 3110104687
摘 要:符号学是人文学科中的数学,它提供了一系列关于符号的基本概念和能用于各种符号系统的分析方法。本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陶艺符号的产生以及其特点和影响,说明符号对陶艺的重要性。
关键词:陶艺符号,起源,特性,影响
现实世界的每一个事物都反映在人的精神世界中,思维是对符号的一种选择、组合、转换和再生的过程,可以说,人类是用符号来思维的,符号是思维的主体。符号学是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方法论探讨的重要方向之一,其主要方面包括对比较模糊的文化及学术现象进行精确的描述和对人文学术现象中的意义关系、因果关系、评价关系、行为关系进行比较精确的表达和分析,以促进提升人文社会科学对象的理解和运用. [1] 符号学作为一种方法已经开始应用到艺术和设计领域。
陶艺本身就是牵涉到大量的符号,它所传达的信息是别的渠道所不能传达的,它有着独特的、确定的符号系统和固有的连接方式。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审视陶艺的文化内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丰富的人类文化遗产,也有助于我们现在的陶艺创作能力的提高。
一 陶艺符号起源
《周易·系辞上》云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是指抽象的包括思想情感、文化因素、情绪理念等精神层面的内容 ;形而下是指能见的物质实体。在人类的历史发展中,陶瓷恰好具备了这两种功效,它器道并重。论实用,它有食器,酒器,水器,杂器等功用。 这种陶器多以造型表征功能。论礼道,陶瓷也是礼仪文化物品,有祭祀、图腾等作用。在古代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仪式,使用不同大小和数量的礼器,象征着使用者的等级权力和地位。这是陶瓷作为纯粹礼仪性符号的源头。
陶艺设计从本质上讲就是利用陶瓷媒体传达信息为目的的,是一个求解过程而且是多解的,这决定了它是广义语言的一部分。这一思维过程往往是借助于符号来进行的。组合和系统是对符号分析的双轴。组合根本上就是由“可加以切分的实体”构成的,而系统则是一种聚合关系。[2]组合是一件陶艺作品中的不同部分,如容器造型中的口,颈,耳,腹,足等等。而系统则是同一部分的不同表现形式,比如容器中口的造型有圆形,椭圆形,方形,陶艺的装饰有青花,釉里红、釉下五彩、古彩、粉彩、墨彩和新彩等。不同的组合和系统代表着不同的寓意,人们最初就是用这种图形的组合来表达对天地的崇拜和对自然的臣服。然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的符号又象征着不同的社会地位和尊卑不同。
二 陶艺符号特性
陶艺家是以陶瓷特有的材质,表达他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感悟和理解。陶艺家个人的经历、爱好、情感、文化背景、艺术修养等都会在创作和作品中打上印记。形成艺术家个人风格和偏好的典型符号。[3]陶艺相对于其它艺术形式,它的独特符号表现在陶艺家通过手对粘土的引导和交流所留下的丰富的‘手语’痕迹,以及陶土、釉料的可自由发挥度与烧制方式带来的不可预期性的奇妙结合。陶艺的符号是情感的符号,单单靠理解是不够的,还要有情感的接受才能领悟陶艺的奥妙。陶艺符号表征的实物性差一些,更多的表达的是其蕴含的内在精神。没有人的情感,没有相应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条件,陶艺的符号就会失去其精神和意义。
陶瓷符号的特性是随着历史变化不断演变,其基本特性有:
1稳定性
这是指陶艺符号一旦成为约定俗成的交际工具,只能按其内部规律发展,在一定的时空下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不能任意加以改变。陶艺符号的稳定性表现在形式、风格、象征意义、审美等方面。陶艺中“龙”符号在形式表达上 :能大能小,能升能腾 ;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伏于波涛之内。龙是君王的象征,只用于御窑,民窑是不能用。这就是龙的象征的稳定性的表现,无论在哪个朝代,龙都只能用于象征皇权的尊贵。
2象征性
陶艺作品既非单纯再现的亦非单纯表现的,它带有重现和解释的功能,陶艺符号都具有象征性。这增添了陶艺作品的意趣。以音谐意的有:喜(喜鹊)上眉(梅)梢。以物达志的有:石榴、佛手、桃子组成的装饰符号称为多子、多福、多寿;牡丹花为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鸳鸯象征婚姻美满等等。人们通过这些象征,一般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希望。
3结构的非封闭性
陶艺的非封闭性是指各个陶艺符号之间的组合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可以自由变换,只要能表达相应的意义就可以。如果陶艺符号的组合具有封闭性的话,陶艺的创作和发展就受到大大的限制。只有陶艺符号处在一种活跃的,相对自由的状态,具体的说就是陶艺的造型,釉色,工艺,图案等等的组合具有无限种可能,陶艺才能不断发展。
4渐变性
陶艺符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并不是凝固的,不变的。陶艺作品由实用功能渐变为审美功能,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变为满足人们的审美心理需求。陶艺符号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发展,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从写实到写意的转变过程,这种转变体现在陶艺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的变化上。[4]比如乌鸦,在仰韶文化彩陶上的乌鸦被称为金乌,人们认为乌鸦能预知天能,这是当时乌鸦的内涵。而到了现在,乌鸦则成为了不吉利,晦气的代表。
5 认知的综合性
陶艺符号认知的综合性是指陶艺符号不仅可以产生视觉感,还具有触感和听觉,属于三维的综合觉符号。视觉感的特征是最明显的,通过视觉可以看出陶艺 符号造型是不是流畅,纹饰是不是优美,釉色是不是透亮,符号的组合是不是符合形式美的创作法则。陶艺符号的触感特征在一些艺术瓷里表现的也很明显,我们不光要看,而且要通过摸它的纹饰来了解其工艺等。听觉符号在陶艺里不是很明显,但也是有的,有些陶瓷敲击起来发声比较清脆,而有些就比较暗哑,这在瓷乐中表现最为明显,当然通过敲击也可以很明显的区分出陶和瓷。
三 陶瓷符号及其影响
中国自从彩陶文化的出现,人们就对自然、天地、人文采取了一系列抽象表现,体现一种原始的粗犷的形式美,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发展,文化的提高,民间艺术家不断创造,逐步出现了以音谐音,以物达志的吉祥图案。如:以音谐意的有,喜上眉梢,一路连心,连年有余等等。以物达志的有,龟鹤象征长寿,龙凤为尊贵的图腾;狮,虎,熊为威武的标志,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等等。[5]这些谐意达志的纹饰,千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并在各种间以不同的表现方式而不断出现,如中国画,版画,木雕,漆器,刺绣,陶瓷都屡见不鲜。这促进了传统艺术的发展。 但反过来, 传统书画美学的发展也对陶瓷绘画艺术产生了促进作用,使得陶瓷进入至善至美的境界。在互相作用和影响下,各种文化艺术都保持着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中华文化永远呈现灿烂迷人的景象。
参考文献
[1] 罗兰·巴特 . 符号学原理 [M]. 北京 :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
[2] 肖 绚,陈致敏. 陶艺设计中的符号学.中国陶瓷第 41 卷 第 5 期.2005
[3] 李兴华,肖 绚. 秦锡麟陶瓷艺术的符号学解读.中国陶瓷第45卷 第9期.2009
[4]肖 绚,于 会,李兴华. 陶艺符号的特性分析.中国陶瓷第46卷第6期.2010
[5] 焦健能. 谈现代陶艺对传统陶瓷装饰符号的利用.陶瓷研究.2008,04.P101
符号是陶艺的生命
浙江大学求是学院蓝田学园 3110104687
摘 要:符号学是人文学科中的数学,它提供了一系列关于符号的基本概念和能用于各种符号系统的分析方法。本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陶艺符号的产生以及其特点和影响,说明符号对陶艺的重要性。
关键词:陶艺符号,起源,特性,影响
现实世界的每一个事物都反映在人的精神世界中,思维是对符号的一种选择、组合、转换和再生的过程,可以说,人类是用符号来思维的,符号是思维的主体。符号学是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方法论探讨的重要方向之一,其主要方面包括对比较模糊的文化及学术现象进行精确的描述和对人文学术现象中的意义关系、因果关系、评价关系、行为关系进行比较精确的表达和分析,以促进提升人文社会科学对象的理解和运用. [1] 符号学作为一种方法已经开始应用到艺术和设计领域。
陶艺本身就是牵涉到大量的符号,它所传达的信息是别的渠道所不能传达的,它有着独特的、确定的符号系统和固有的连接方式。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审视陶艺的文化内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丰富的人类文化遗产,也有助于我们现在的陶艺创作能力的提高。
一 陶艺符号起源
《周易·系辞上》云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是指抽象的包括思想情感、文化因素、情绪理念等精神层面的内容 ;形而下是指能见的物质实体。在人类的历史发展中,陶瓷恰好具备了这两种功效,它器道并重。论实用,它有食器,酒器,水器,杂器等功用。 这种陶器多以造型表征功能。论礼道,陶瓷也是礼仪文化物品,有祭祀、图腾等作用。在古代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仪式,使用不同大小和数量的礼器,象征着使用者的等级权力和地位。这是陶瓷作为纯粹礼仪性符号的源头。
陶艺设计从本质上讲就是利用陶瓷媒体传达信息为目的的,是一个求解过程而且是多解的,这决定了它是广义语言的一部分。这一思维过程往往是借助于符号来进行的。组合和系统是对符号分析的双轴。组合根本上就是由“可加以切分的实体”构成的,而系统则是一种聚合关系。[2]组合是一件陶艺作品中的不同部分,如容器造型中的口,颈,耳,腹,足等等。而系统则是同一部分的不同表现形式,比如容器中口的造型有圆形,椭圆形,方形,陶艺的装饰有青花,釉里红、釉下五彩、古彩、粉彩、墨彩和新彩等。不同的组合和系统代表着不同的寓意,人们最初就是用这种图形的组合来表达对天地的崇拜和对自然的臣服。然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的符号又象征着不同的社会地位和尊卑不同。
二 陶艺符号特性
陶艺家是以陶瓷特有的材质,表达他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感悟和理解。陶艺家个人的经历、爱好、情感、文化背景、艺术修养等都会在创作和作品中打上印记。形成艺术家个人风格和偏好的典型符号。[3]陶艺相对于其它艺术形式,它的独特符号表现在陶艺家通过手对粘土的引导和交流所留下的丰富的‘手语’痕迹,以及陶土、釉料的可自由发挥度与烧制方式带来的不可预期性的奇妙结合。陶艺的符号是情感的符号,单单靠理解是不够的,还要有情感的接受才能领悟陶艺的奥妙。陶艺符号表征的实物性差一些,更多的表达的是其蕴含的内在精神。没有人的情感,没有相应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条件,陶艺的符号就会失去其精神和意义。
陶瓷符号的特性是随着历史变化不断演变,其基本特性有:
1稳定性
这是指陶艺符号一旦成为约定俗成的交际工具,只能按其内部规律发展,在一定的时空下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不能任意加以改变。陶艺符号的稳定性表现在形式、风格、象征意义、审美等方面。陶艺中“龙”符号在形式表达上 :能大能小,能升能腾 ;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伏于波涛之内。龙是君王的象征,只用于御窑,民窑是不能用。这就是龙的象征的稳定性的表现,无论在哪个朝代,龙都只能用于象征皇权的尊贵。
2象征性
陶艺作品既非单纯再现的亦非单纯表现的,它带有重现和解释的功能,陶艺符号都具有象征性。这增添了陶艺作品的意趣。以音谐意的有:喜(喜鹊)上眉(梅)梢。以物达志的有:石榴、佛手、桃子组成的装饰符号称为多子、多福、多寿;牡丹花为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鸳鸯象征婚姻美满等等。人们通过这些象征,一般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希望。
3结构的非封闭性
陶艺的非封闭性是指各个陶艺符号之间的组合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可以自由变换,只要能表达相应的意义就可以。如果陶艺符号的组合具有封闭性的话,陶艺的创作和发展就受到大大的限制。只有陶艺符号处在一种活跃的,相对自由的状态,具体的说就是陶艺的造型,釉色,工艺,图案等等的组合具有无限种可能,陶艺才能不断发展。
4渐变性
陶艺符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并不是凝固的,不变的。陶艺作品由实用功能渐变为审美功能,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变为满足人们的审美心理需求。陶艺符号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发展,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从写实到写意的转变过程,这种转变体现在陶艺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的变化上。[4]比如乌鸦,在仰韶文化彩陶上的乌鸦被称为金乌,人们认为乌鸦能预知天能,这是当时乌鸦的内涵。而到了现在,乌鸦则成为了不吉利,晦气的代表。
5 认知的综合性
陶艺符号认知的综合性是指陶艺符号不仅可以产生视觉感,还具有触感和听觉,属于三维的综合觉符号。视觉感的特征是最明显的,通过视觉可以看出陶艺 符号造型是不是流畅,纹饰是不是优美,釉色是不是透亮,符号的组合是不是符合形式美的创作法则。陶艺符号的触感特征在一些艺术瓷里表现的也很明显,我们不光要看,而且要通过摸它的纹饰来了解其工艺等。听觉符号在陶艺里不是很明显,但也是有的,有些陶瓷敲击起来发声比较清脆,而有些就比较暗哑,这在瓷乐中表现最为明显,当然通过敲击也可以很明显的区分出陶和瓷。
三 陶瓷符号及其影响
中国自从彩陶文化的出现,人们就对自然、天地、人文采取了一系列抽象表现,体现一种原始的粗犷的形式美,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发展,文化的提高,民间艺术家不断创造,逐步出现了以音谐音,以物达志的吉祥图案。如:以音谐意的有,喜上眉梢,一路连心,连年有余等等。以物达志的有,龟鹤象征长寿,龙凤为尊贵的图腾;狮,虎,熊为威武的标志,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等等。[5]这些谐意达志的纹饰,千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并在各种间以不同的表现方式而不断出现,如中国画,版画,木雕,漆器,刺绣,陶瓷都屡见不鲜。这促进了传统艺术的发展。 但反过来, 传统书画美学的发展也对陶瓷绘画艺术产生了促进作用,使得陶瓷进入至善至美的境界。在互相作用和影响下,各种文化艺术都保持着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中华文化永远呈现灿烂迷人的景象。
参考文献
[1] 罗兰·巴特 . 符号学原理 [M]. 北京 :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
[2] 肖 绚,陈致敏. 陶艺设计中的符号学.中国陶瓷第 41 卷 第 5 期.2005
[3] 李兴华,肖 绚. 秦锡麟陶瓷艺术的符号学解读.中国陶瓷第45卷 第9期.2009
[4]肖 绚,于 会,李兴华. 陶艺符号的特性分析.中国陶瓷第46卷第6期.2010
[5] 焦健能. 谈现代陶艺对传统陶瓷装饰符号的利用.陶瓷研究.2008,04.P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