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学校新课程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新民学校2014—2015学年度教师新课程培训实施方案

新课程师资培训尤其是新课程起始年级教师培训是当前我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遵照教育部和省、市 “各年级教师在进入新课程前都必须接受培训,各地在培训时,务必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和区教育局“凡是尚未参加新课程上岗培训的教师,2014至2015学年度必须参加新课程上岗培训和考试”的规定,结合我校2013至2014学年度开展此项培训的实际情况,特拟订《新民学校2014—2015学年度新课程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培训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依据,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加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服务;更新培训观念,改革培训模式,力求培训实效;开发和整合课程改革师资培训资源,全面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侯营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培训目标

依照市、区课改要求,通过培训,促使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三、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内容主要为学科性培训。

培训内容主要有:课程标准解读(包括课程标准与现行大纲的比较);教材培训(包括教材编写的整体思路、主要原则、基本框架、内容体系与特色以及对教师的相关要求);教材具体内容解析(包括结合章、节的具体内容分册逐步进行分析);组织教学的原则、策略与方法;课堂观摩、案例分析、讨论和相关专题研讨等。培训重点是学科教学目标、具体内容分析、教学的设计、教学案例的分析。

四、培训形式

教师学科培训坚持“培训、教研、科研相结合,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集合,短期面授和长期跟踪指导相集合”,主要有专题讲座、自学反思、研讨交流、

教育教学实践四种形式。在具体培训中有机地把新课程理念、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结合起来,采取专题讲座与自主学习、观摩评议课堂教学与参与式讨论、质疑、对话与问题解答等方式来达到培训目的。

五、培训安排

新课程教师培训大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集中培训

1、2014年7月,学校依据各学科教师培训名单,规划、布置上岗培训相关事宜。

2、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学校按教学计划分期分学科对教师进行上岗培训和考试。

第二阶段:实践培训

1、教研员深入各校收集情况并对起始年级进行课堂教学视导、学科指导。

2、学校在教研员的指导下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教材、新教法、新学法研讨活动。

第三阶段:提高培训

1、教研员进一步深入各校开展教学视导、学科指导。

2、组织起始年级教师进行教材、教法、学法研讨培训,针对存在问题开展相关研究活动。

六、培训组织与管理

1、新民学校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由区职教科统一组织实施。

2、严格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加强对我校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考核和管理。培训结束后,参训教师应参加8月份区教育局统一组织的考试。考核合格者,将获得区教育局统一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教师上岗培训证书》,持证上岗

3、凡未参加新课程上岗培训的人员,一律不允许报名参加新课程上岗考试;没有接受系统的新课程培训以及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不得承担新课程教育教学任务。

2014年7月1日

新民学校

新民学校2014—2015学年度教师新课程培训实施方案

新课程师资培训尤其是新课程起始年级教师培训是当前我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遵照教育部和省、市 “各年级教师在进入新课程前都必须接受培训,各地在培训时,务必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和区教育局“凡是尚未参加新课程上岗培训的教师,2014至2015学年度必须参加新课程上岗培训和考试”的规定,结合我校2013至2014学年度开展此项培训的实际情况,特拟订《新民学校2014—2015学年度新课程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培训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依据,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加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服务;更新培训观念,改革培训模式,力求培训实效;开发和整合课程改革师资培训资源,全面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侯营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培训目标

依照市、区课改要求,通过培训,促使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三、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内容主要为学科性培训。

培训内容主要有:课程标准解读(包括课程标准与现行大纲的比较);教材培训(包括教材编写的整体思路、主要原则、基本框架、内容体系与特色以及对教师的相关要求);教材具体内容解析(包括结合章、节的具体内容分册逐步进行分析);组织教学的原则、策略与方法;课堂观摩、案例分析、讨论和相关专题研讨等。培训重点是学科教学目标、具体内容分析、教学的设计、教学案例的分析。

四、培训形式

教师学科培训坚持“培训、教研、科研相结合,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集合,短期面授和长期跟踪指导相集合”,主要有专题讲座、自学反思、研讨交流、

教育教学实践四种形式。在具体培训中有机地把新课程理念、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结合起来,采取专题讲座与自主学习、观摩评议课堂教学与参与式讨论、质疑、对话与问题解答等方式来达到培训目的。

五、培训安排

新课程教师培训大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集中培训

1、2014年7月,学校依据各学科教师培训名单,规划、布置上岗培训相关事宜。

2、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学校按教学计划分期分学科对教师进行上岗培训和考试。

第二阶段:实践培训

1、教研员深入各校收集情况并对起始年级进行课堂教学视导、学科指导。

2、学校在教研员的指导下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教材、新教法、新学法研讨活动。

第三阶段:提高培训

1、教研员进一步深入各校开展教学视导、学科指导。

2、组织起始年级教师进行教材、教法、学法研讨培训,针对存在问题开展相关研究活动。

六、培训组织与管理

1、新民学校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由区职教科统一组织实施。

2、严格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加强对我校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考核和管理。培训结束后,参训教师应参加8月份区教育局统一组织的考试。考核合格者,将获得区教育局统一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教师上岗培训证书》,持证上岗

3、凡未参加新课程上岗培训的人员,一律不允许报名参加新课程上岗考试;没有接受系统的新课程培训以及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不得承担新课程教育教学任务。

2014年7月1日

新民学校


相关文章

  • 新民小学校本研修计划
  • 赵村镇新民小学2014-2015学年度校本研修计划 根据兴平市教育局及赵村镇教委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学期学校校本研修工作计划.本年度的校本研修工作将以学校与教师的发展为重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为教师的 ...查看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 第15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一.苏维埃根据地的教育 中国共产党通过武装斗争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开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教育方针,其基本精神是教育为阶级斗争.革命战争和扩大.巩固.建设革命根据地服务. 1.苏 ...查看


  • 中法公民道德教育的区别与启示
  • 中法公民道德教育的区别与启示 过去一年,中国社会的道德状况,成为国内外舆论关注的重点.从官场的腐败,到包二奶.破处门.毒奶粉.地沟油.染色馒头.假药.假酒.假种子.假化肥.假文凭.染色米.瘦肉精--一时间,谴责中国社会道德沦丧,道德崩溃的声 ...查看


  • 学校常规管理讲话稿
  • 在学校常规管理调研会上的发言材料 2015年5月9日 各位同志: 按照座谈会安排,下面我就如何加强学校管理作一发言,发言仅在于抛砖引玉,与大家 交流.探讨,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常规管理是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基本保证,是形成良好校风 ...查看


  • 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 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主要参考书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教育学原理 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 ...查看


  • 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南京师范大学812
  • 12.深以刻薄为戒,每事当从忠厚 --薜渲 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教育学原理 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 ...查看


  • 新课程理念下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 摘要: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当前新疆昌吉州奇台县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做了初步的调查和分析,分别从教师.家长.学生三个方面对现阶段校本课程进行梳理,通过对现存问题的剖析,探寻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分析和发展措施,以便更好更全面地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更 ...查看


  • 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南京师范大学724
  • 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教育学原理 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能运用教育的基本 ...查看


  • 新课改实践中的困惑和对策
  • 新课改实践中的困惑和对策 从2007年9月开始的新课改已进行了四个多月,在新课改实践 中我们已充分感受到它对传统教学所带来的强烈冲击,同时也感受到 了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 积极作用.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