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入主题班会方法
摘要:文化是指那些作为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组成部分的文化艺术活动,以及表现这种活动成果的物质设施,今天能称为文化的多指好的方面,至少是中性的如茶文化烟文化酒文化,传统文化多指历史上已有的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被证明为糟粕的东西,现在我们一般是不将其列入传统文化的范畴的。
文化是指那些作为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组成部分的文化艺术活动,以及表现这种活动成果的物质设施,今天能称为文化的多指好的方面,至少是中性的如茶文化烟文化酒文化,传统文化多指历史上已有的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被证明为糟粕的东西,现在我们一般是不将其列入传统文化的范畴的。
主题班会,顾名思义,是围绕一定的主题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班会形式,在实际的教育中,主题班会确有它成功的一面,比起日常的总结式点评式的班会效果是要好一些。
这里我重点谈一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如何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的主题班会中去,我的做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集中讲座式。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丰富的,学校的课程及教材,因为自身容量的有限,不可能分门别类面面俱到的讲清楚传统文化的每一个方面,这就需要我们的班主任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和学校工作的需要,有意识地收集整理一些材料,作为一次主题班会的素材,就某一点在某一时系统深入地讲解一下。
我把这种传统文化知识分为两种情况。
1.全民族性的,如民歌民俗民居,京剧沪剧昆剧,古代的官制
古代的交通古代的兵器,灯笼花轿龙舟,南拳北腿少林武当,川菜粤菜淮扬菜,西湖太湖洪泽湖黄山庐山泰山,小桥流水人家,三国水浒红楼梦,“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齐家治国修身平天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生终归是学生知道的毕竟还少,我们的老师就要以自己的博学广闻吸引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使其能在点上面上对传统文化有个较深入较全面的认识。
2.乡土性的,如城南公园到清宴园的变迁,铁山寺的天然森林,泗洲城和洪泽湖的历史渊源及“我们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韩信梁红玉关天培的轶事和童年的故事,洪泽湖抗战和洪泽湖坚持五十八天,吴承恩和《西游记》,开国总理周恩来和淮安,龙虾节荷花节美食节的策划组织和对地方经济的影响,清江淮阴到淮安名称改变的争论及各方依据辨误,芒硝矿和洪泽经济。自己身边的历史和传说,学生感兴趣,生活其中受熏陶的机会多一些,探根究底的兴趣也就浓一些。
二、师生讨论式。
当今的时代,纷繁复杂日新月异,各种事件层出不穷,但今天的一切不是突然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建立在过去多少年的发展积累的基础之上的,好多事情我们都能找到历史的影子,看到传统文化的痕迹,许多事件更是与历史有着惊人相似的一幕。所以我们可以从大量的重大事件中 选出一些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而又适合于学生学习的事例拿到班会课上,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比如洪水灾害,历史上
并不是没有洪水,中国地域这么广阔,洪水是年年有,只是大和小的问题,那么我们的祖先是怎么样处理这个问题的呢?上古就有鲧禹治水之说,一个是用睹的方法,一个是用疏的方法,更有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和爱妃苦等的精彩故事,可想而知,那时候与水灾作斗争是多么艰难,生产力水平是多么的低下,人的力量是多么渺小啊。所以与天斗与人斗,中国自古就有人定胜天的思想,至于后来又有都江堰,十三陵水库,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一步一个脚印,终于能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如果不是特大的洪水泛滥,现在基本上已能做到驯服祖国的大江大河了,不容易啊!又比如邢台、唐山、汶川、玉树等“大地震”,东汉张衡的“候风地动仪”到底能不能测出,还是事后诸葛亮?今人不如古人聪明吗?等等。
还有就是社会热点的讨论,比如报刊上经常有关于学校乱收费问题的报道,在简单调查了今天的收费情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中国古代的学校是如何收费的,公学私学是怎么回事,书院又是怎么回事,学生都学些什么考试考什么,古代的学校教育,课程设置等等,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合理的收费是必不可少的,孔子还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我们也可以从中感受到过去教育的合理因素和对今天教育的影响,从而珍惜今天的大好学习机会,感觉到时代的进步,要知道早期是“礼不下庶人”“政教合一”“官师不分”的,男女同校的争来争去都费了好大的劲呢。“非典”病毒、“禽流感”病毒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吗?环境教育也是一种文化。日本遭难,我们该不该去援助?等等。
三、学生言行发现式。
学生是以学习为中心工作的一类人,在不断的充实学习中,他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其中就有许多是传统文化知识,但学生自身常常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许多言行都很能体现传统文化的精神,学生自己不清楚,这就需要教师的发现和引导启发。
学生中每天都会有各式各样的事情发生,这些事中有大量的闪耀着传统文化光芒的亮点所在,为了便于说明,我把它们分为两类:
1.言语方面。有经验的教师往往非常善于搜集学生言辞方面的基本材料,从学生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寻找教育的素材。当你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时,你会发现学生的世界丰富多彩,这里面有美丽动人的一面,也有灰暗阴霾的一面,有活泼向上的一面,也有消极颓废的一面。课堂上我们当然得以正面教育为主,洗涤熏陶学生的心灵,那么对于那些落后阴暗的一面,我们怎么办呢?比如说,大部分学生都很讲究“哥们义气”“姐们义气”,不分清红皂白,一味信任朋友忠于朋友,在班级里老师如果发现了类似的言语盛行,作为教师就应该仔细的调查了解一下,对这类言论,学生到底是怎么样看待,认识达到何种程度。然后围绕这一个话题,多方搜集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条分缕析,让学生既认识到它落后甚至有时是反动的一面。我想通过这样的讨论分析,大部分同学在碰到类似问题时是会有一定的分辨能力的,学生毕竟还小稚嫩的很,稍加修正就能收到效果。
2.行为方面。所谓“言为心声”,言辞已经付诸于行动,那认识已是达到了相当的程度了。班级里的事情千头万绪,有些事情可以淡
化处理,有些事情可以避而不谈,有些事情当它闪烁着传统文化精神的光环时,我们则可以大谈特谈详谈细谈。班级管理中流生问题是个很令人头痛的事情,其形成有种种的原因,为了挽住一个抓住大片,我们可以用解剖麻雀的办法,课本中就有乐羊子妻的故事,为什么不能就此在主题班会上大做文章呢,细细组织一下,我想也是有事可做的。
当然,参观访问,电影电视展播等等,也都是方法之一,我们只要做到有心,无时无处都能寻觅到传统文化的足迹,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断引导启发,学生是能够受到熏陶对传统文化形成一定的认识的,我们确实都是龙的传人,流淌着的是炎黄子孙的血液。
传统文化融入主题班会方法
摘要:文化是指那些作为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组成部分的文化艺术活动,以及表现这种活动成果的物质设施,今天能称为文化的多指好的方面,至少是中性的如茶文化烟文化酒文化,传统文化多指历史上已有的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被证明为糟粕的东西,现在我们一般是不将其列入传统文化的范畴的。
文化是指那些作为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组成部分的文化艺术活动,以及表现这种活动成果的物质设施,今天能称为文化的多指好的方面,至少是中性的如茶文化烟文化酒文化,传统文化多指历史上已有的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被证明为糟粕的东西,现在我们一般是不将其列入传统文化的范畴的。
主题班会,顾名思义,是围绕一定的主题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班会形式,在实际的教育中,主题班会确有它成功的一面,比起日常的总结式点评式的班会效果是要好一些。
这里我重点谈一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如何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的主题班会中去,我的做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集中讲座式。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丰富的,学校的课程及教材,因为自身容量的有限,不可能分门别类面面俱到的讲清楚传统文化的每一个方面,这就需要我们的班主任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和学校工作的需要,有意识地收集整理一些材料,作为一次主题班会的素材,就某一点在某一时系统深入地讲解一下。
我把这种传统文化知识分为两种情况。
1.全民族性的,如民歌民俗民居,京剧沪剧昆剧,古代的官制
古代的交通古代的兵器,灯笼花轿龙舟,南拳北腿少林武当,川菜粤菜淮扬菜,西湖太湖洪泽湖黄山庐山泰山,小桥流水人家,三国水浒红楼梦,“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齐家治国修身平天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生终归是学生知道的毕竟还少,我们的老师就要以自己的博学广闻吸引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使其能在点上面上对传统文化有个较深入较全面的认识。
2.乡土性的,如城南公园到清宴园的变迁,铁山寺的天然森林,泗洲城和洪泽湖的历史渊源及“我们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韩信梁红玉关天培的轶事和童年的故事,洪泽湖抗战和洪泽湖坚持五十八天,吴承恩和《西游记》,开国总理周恩来和淮安,龙虾节荷花节美食节的策划组织和对地方经济的影响,清江淮阴到淮安名称改变的争论及各方依据辨误,芒硝矿和洪泽经济。自己身边的历史和传说,学生感兴趣,生活其中受熏陶的机会多一些,探根究底的兴趣也就浓一些。
二、师生讨论式。
当今的时代,纷繁复杂日新月异,各种事件层出不穷,但今天的一切不是突然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建立在过去多少年的发展积累的基础之上的,好多事情我们都能找到历史的影子,看到传统文化的痕迹,许多事件更是与历史有着惊人相似的一幕。所以我们可以从大量的重大事件中 选出一些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而又适合于学生学习的事例拿到班会课上,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比如洪水灾害,历史上
并不是没有洪水,中国地域这么广阔,洪水是年年有,只是大和小的问题,那么我们的祖先是怎么样处理这个问题的呢?上古就有鲧禹治水之说,一个是用睹的方法,一个是用疏的方法,更有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和爱妃苦等的精彩故事,可想而知,那时候与水灾作斗争是多么艰难,生产力水平是多么的低下,人的力量是多么渺小啊。所以与天斗与人斗,中国自古就有人定胜天的思想,至于后来又有都江堰,十三陵水库,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一步一个脚印,终于能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如果不是特大的洪水泛滥,现在基本上已能做到驯服祖国的大江大河了,不容易啊!又比如邢台、唐山、汶川、玉树等“大地震”,东汉张衡的“候风地动仪”到底能不能测出,还是事后诸葛亮?今人不如古人聪明吗?等等。
还有就是社会热点的讨论,比如报刊上经常有关于学校乱收费问题的报道,在简单调查了今天的收费情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中国古代的学校是如何收费的,公学私学是怎么回事,书院又是怎么回事,学生都学些什么考试考什么,古代的学校教育,课程设置等等,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合理的收费是必不可少的,孔子还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我们也可以从中感受到过去教育的合理因素和对今天教育的影响,从而珍惜今天的大好学习机会,感觉到时代的进步,要知道早期是“礼不下庶人”“政教合一”“官师不分”的,男女同校的争来争去都费了好大的劲呢。“非典”病毒、“禽流感”病毒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吗?环境教育也是一种文化。日本遭难,我们该不该去援助?等等。
三、学生言行发现式。
学生是以学习为中心工作的一类人,在不断的充实学习中,他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其中就有许多是传统文化知识,但学生自身常常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许多言行都很能体现传统文化的精神,学生自己不清楚,这就需要教师的发现和引导启发。
学生中每天都会有各式各样的事情发生,这些事中有大量的闪耀着传统文化光芒的亮点所在,为了便于说明,我把它们分为两类:
1.言语方面。有经验的教师往往非常善于搜集学生言辞方面的基本材料,从学生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寻找教育的素材。当你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时,你会发现学生的世界丰富多彩,这里面有美丽动人的一面,也有灰暗阴霾的一面,有活泼向上的一面,也有消极颓废的一面。课堂上我们当然得以正面教育为主,洗涤熏陶学生的心灵,那么对于那些落后阴暗的一面,我们怎么办呢?比如说,大部分学生都很讲究“哥们义气”“姐们义气”,不分清红皂白,一味信任朋友忠于朋友,在班级里老师如果发现了类似的言语盛行,作为教师就应该仔细的调查了解一下,对这类言论,学生到底是怎么样看待,认识达到何种程度。然后围绕这一个话题,多方搜集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条分缕析,让学生既认识到它落后甚至有时是反动的一面。我想通过这样的讨论分析,大部分同学在碰到类似问题时是会有一定的分辨能力的,学生毕竟还小稚嫩的很,稍加修正就能收到效果。
2.行为方面。所谓“言为心声”,言辞已经付诸于行动,那认识已是达到了相当的程度了。班级里的事情千头万绪,有些事情可以淡
化处理,有些事情可以避而不谈,有些事情当它闪烁着传统文化精神的光环时,我们则可以大谈特谈详谈细谈。班级管理中流生问题是个很令人头痛的事情,其形成有种种的原因,为了挽住一个抓住大片,我们可以用解剖麻雀的办法,课本中就有乐羊子妻的故事,为什么不能就此在主题班会上大做文章呢,细细组织一下,我想也是有事可做的。
当然,参观访问,电影电视展播等等,也都是方法之一,我们只要做到有心,无时无处都能寻觅到传统文化的足迹,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断引导启发,学生是能够受到熏陶对传统文化形成一定的认识的,我们确实都是龙的传人,流淌着的是炎黄子孙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