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练习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划线的按一个词语解释)1【将军宜枉驾顾之】3【孤不度德量力】5【此人可就见】7【因屏人】
9【于是与亮情好日密】1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12【自董卓已来】
一.解释加点的词自董卓已来挟天子国险而民附利尽南海刘璋暗弱民殷国富帝室之胄总揽英雄内修政理将军身率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
二、解释下列一词多义为:好为《梁父吟》唱谓为信然是以弱为强者成为,变成贤能为之用被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作为已:然志犹未已止今操已拥百万之众已经自董卓已来通以,相当于“而”已历三世已经遂:然操遂能克绍终于由是先主遂诣亮于是,就信: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信义著于四海信用谓为信然确实谓:
谓为信然
认为谓先主日
对··说然:谓为信然
这样
2【凡三往】4【时先主屯新野】6【抑亦人谋也】8【时人莫之许也】
10【遂用猖蹶】
13【自董卓已来】
此诚不可与争锋
此用武之国而不知存恤保其岩阻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用:遂用猖蹶贤能为之用此用武之国
因: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因屏人
因此利用运用凭借
于是,就
1. 箪食壶浆:
三、解释下列多义词:1好为《梁父吟》谓为信然以弱为强者贤能为之用4遂用猖獗此用武之国贤能为之用
6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因屏人
8然志犹未已犹鱼之得水也10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2然操遂能克绍由是先主遂诣亮3欲信大义于天下信义著于四海5然志犹未已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自董卓已来7谓为信然谓先主曰9. 谓为信然然志犹未已秦王怫然怒君谓计将安出
2. 箪食浆壶,
四、翻译句子
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2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3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4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五、理解文意。
1. 熟读课文,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诸葛亮提出的近期策略目标是
, 最终的策略目标是
,
他主张在内政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
, 外交方面的方针是
,
等到形势发生变化,再兵分两路出击:一路是另一路是:
2、根据文意,将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的具体战略方针排列顺序。①礼贤下士,收罗人才;②安抚边境各民族;③广布“仁义”;④结好孙权,搞好外交;⑤巩固荆、益基地;⑥用帝室之位的身份,打出“正统”旗号;⑦选择时机,两路出兵北伐;⑧搞好内政。
正确顺序是
六、解释本文相关成语:1如鱼得水:
2挟天子以令诸侯:3天府之国:4箪食壶浆:5鼎足之势:6三顾茅庐:7思贤如渴:8度德量力:9不可胜数:
《隆中对》练习部分答案五、理解文意。
1. 熟读课文,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诸葛亮提出的近期策略目标是【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最终的策略目标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他主张在内政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内修政理】,
外交方面的方针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
等到形势发生变化,再兵分两路出击:一路是【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另一路是:【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2根据文意,将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的具体战略方针排列顺序⑥③①⑤②④⑧⑦六、解释本文相关成语:
【如鱼得水】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挟天子以令诸侯】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天府之国】现多指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富庶之地。
【箪食壶浆】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鼎足之势】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三顾茅庐】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思贤如渴】也作“求贤如渴”像口渴思饮一样访求贤士。形容罗致人才的急迫。
【度德量力】度:估量;德:德行。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人。
【不可胜数】胜:尽。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
《隆中对》练习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划线的按一个词语解释)1【将军宜枉驾顾之】3【孤不度德量力】5【此人可就见】7【因屏人】
9【于是与亮情好日密】1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12【自董卓已来】
一.解释加点的词自董卓已来挟天子国险而民附利尽南海刘璋暗弱民殷国富帝室之胄总揽英雄内修政理将军身率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
二、解释下列一词多义为:好为《梁父吟》唱谓为信然是以弱为强者成为,变成贤能为之用被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作为已:然志犹未已止今操已拥百万之众已经自董卓已来通以,相当于“而”已历三世已经遂:然操遂能克绍终于由是先主遂诣亮于是,就信: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信义著于四海信用谓为信然确实谓:
谓为信然
认为谓先主日
对··说然:谓为信然
这样
2【凡三往】4【时先主屯新野】6【抑亦人谋也】8【时人莫之许也】
10【遂用猖蹶】
13【自董卓已来】
此诚不可与争锋
此用武之国而不知存恤保其岩阻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用:遂用猖蹶贤能为之用此用武之国
因: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因屏人
因此利用运用凭借
于是,就
1. 箪食壶浆:
三、解释下列多义词:1好为《梁父吟》谓为信然以弱为强者贤能为之用4遂用猖獗此用武之国贤能为之用
6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因屏人
8然志犹未已犹鱼之得水也10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2然操遂能克绍由是先主遂诣亮3欲信大义于天下信义著于四海5然志犹未已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自董卓已来7谓为信然谓先主曰9. 谓为信然然志犹未已秦王怫然怒君谓计将安出
2. 箪食浆壶,
四、翻译句子
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2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3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4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五、理解文意。
1. 熟读课文,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诸葛亮提出的近期策略目标是
, 最终的策略目标是
,
他主张在内政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
, 外交方面的方针是
,
等到形势发生变化,再兵分两路出击:一路是另一路是:
2、根据文意,将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的具体战略方针排列顺序。①礼贤下士,收罗人才;②安抚边境各民族;③广布“仁义”;④结好孙权,搞好外交;⑤巩固荆、益基地;⑥用帝室之位的身份,打出“正统”旗号;⑦选择时机,两路出兵北伐;⑧搞好内政。
正确顺序是
六、解释本文相关成语:1如鱼得水:
2挟天子以令诸侯:3天府之国:4箪食壶浆:5鼎足之势:6三顾茅庐:7思贤如渴:8度德量力:9不可胜数:
《隆中对》练习部分答案五、理解文意。
1. 熟读课文,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诸葛亮提出的近期策略目标是【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最终的策略目标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他主张在内政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内修政理】,
外交方面的方针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
等到形势发生变化,再兵分两路出击:一路是【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另一路是:【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2根据文意,将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的具体战略方针排列顺序⑥③①⑤②④⑧⑦六、解释本文相关成语:
【如鱼得水】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挟天子以令诸侯】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天府之国】现多指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富庶之地。
【箪食壶浆】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鼎足之势】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三顾茅庐】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思贤如渴】也作“求贤如渴”像口渴思饮一样访求贤士。形容罗致人才的急迫。
【度德量力】度:估量;德:德行。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人。
【不可胜数】胜:尽。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