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税收制度中,体现纳税人负担并且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的是( ) A.税率 B.税目 C.减免税 D.纳税期限 6.国债的有偿性特点决定了其发行量并非越多越好,这体现国债发行的那个原则?( )
A.经济原则 B.适度原则 C.便利原则 D.都不是 7.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包括( )
A.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 B. 补偿性支出和积累性支出 C. 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D. 无偿性支出和有偿性支出 8.量入为出的原则主要是由( )客观要求决定的。
A收入基础 B.支出数量 C.财政收支平衡 D.物资供求总量平衡 9.财政性投资一般都是那种类型的项目。( ) A社会效益好 B.经济效益好 C. 社会效益差 D. 经济效益差
10.由国家根据立法采取强制行政手段加以实施的保险是( ) A.商业保险 B. 社会保险 C. 平安保险 D. 财产保险 11. 目前世界各国采取的预算年度不外乎两种,我国采用的是( ) A. 年度制 B.跨年制 C. 历年制 D.以上都有 12.我国政府预算编制程序具体实行是( )的程序。
A.一上一下 B.一上二下 C.二上一下 D.二上二下 13.我国预算管理体制建立的基本原则是( )。
A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权资结合 B.物质利益原则 C. 民族政策原则 D. 以上都是
14.金融活动追求偿还性、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的统一,那么收益性和安全性呈什么关系?(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 无相关性 15.信用最基本的形式包括( )
A.商业信用和国家信用 B.银行信用和国家信用 C.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D.消费信用和国际信用 16.金融机构融通资金的范围涉及( )。 A.C B.V C.M D.M+V+C
17. 当名义利率为10%,物价上涨6%时,则实际利率为( ) A. 4% B. 6% C .10% D. 16% 18.我国的中央银行是( )
A.中国工商银行 B.中国人民银行 C .中国银行 D. 中国建设银行
19.财政政策的基本特征是( )
A.政策性、收益性、有利性 B.稳定性、导向性、发展性 C.原则性、整体性、针对性 D.主体性、客体性、目标性
期末考试试卷 第2页( 共4页)
20.属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是( )
A. 稳定物价 B.充分就业 C. 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D.以上都有
二、判断题。(用√表示正确,用×表示错误,每小题1分,共10小题,共10分)
( )1.我国政府预算分四级。
( )2.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国债收入。
( )3.市场无法有效率的配置商品和劳务的情况称为市场失灵。 ( )4.通常所说的“五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险、生育险和住房公积金。
( )5.我国的中央级预算在政府预算中占着主导地位。
( )6.共享税包括增值税、资源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证券交易税。
( )7.国有金融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经济组织。 ( )8.经济学范畴的信用即是诚信、守信。
( )9. 银行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 )10.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都是相等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小题,共20分)
1.简述财政职能
2.简述税收和国债的特征。
3. 简述社会保障和财政补贴的基本特征
4. 简述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期末考试期末试卷第3页( 共4页)
四、分析计算题。(第1题10分,第2题20分,共2小题,共30分)
1.我国现行预算管理体制是分税制,分析我国采用分税制的目的(作用)是什么?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分税制又存在哪些问题?(10分)
2. 李某存入银行1000元,年利率为5%,期限3年,试分别用单利、复利计算到期本利和。利率是重要的经济杠杆,那么对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有哪些功能呢?【注:(1+5%)^3=1.157625】(20分)
期末考试试卷 第4页( 共4页)
5.税收制度中,体现纳税人负担并且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的是( ) A.税率 B.税目 C.减免税 D.纳税期限 6.国债的有偿性特点决定了其发行量并非越多越好,这体现国债发行的那个原则?( )
A.经济原则 B.适度原则 C.便利原则 D.都不是 7.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包括( )
A.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 B. 补偿性支出和积累性支出 C. 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D. 无偿性支出和有偿性支出 8.量入为出的原则主要是由( )客观要求决定的。
A收入基础 B.支出数量 C.财政收支平衡 D.物资供求总量平衡 9.财政性投资一般都是那种类型的项目。( ) A社会效益好 B.经济效益好 C. 社会效益差 D. 经济效益差
10.由国家根据立法采取强制行政手段加以实施的保险是( ) A.商业保险 B. 社会保险 C. 平安保险 D. 财产保险 11. 目前世界各国采取的预算年度不外乎两种,我国采用的是( ) A. 年度制 B.跨年制 C. 历年制 D.以上都有 12.我国政府预算编制程序具体实行是( )的程序。
A.一上一下 B.一上二下 C.二上一下 D.二上二下 13.我国预算管理体制建立的基本原则是( )。
A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权资结合 B.物质利益原则 C. 民族政策原则 D. 以上都是
14.金融活动追求偿还性、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的统一,那么收益性和安全性呈什么关系?(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 无相关性 15.信用最基本的形式包括( )
A.商业信用和国家信用 B.银行信用和国家信用 C.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D.消费信用和国际信用 16.金融机构融通资金的范围涉及( )。 A.C B.V C.M D.M+V+C
17. 当名义利率为10%,物价上涨6%时,则实际利率为( ) A. 4% B. 6% C .10% D. 16% 18.我国的中央银行是( )
A.中国工商银行 B.中国人民银行 C .中国银行 D. 中国建设银行
19.财政政策的基本特征是( )
A.政策性、收益性、有利性 B.稳定性、导向性、发展性 C.原则性、整体性、针对性 D.主体性、客体性、目标性
期末考试试卷 第2页( 共4页)
20.属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是( )
A. 稳定物价 B.充分就业 C. 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D.以上都有
二、判断题。(用√表示正确,用×表示错误,每小题1分,共10小题,共10分)
( )1.我国政府预算分四级。
( )2.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国债收入。
( )3.市场无法有效率的配置商品和劳务的情况称为市场失灵。 ( )4.通常所说的“五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险、生育险和住房公积金。
( )5.我国的中央级预算在政府预算中占着主导地位。
( )6.共享税包括增值税、资源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证券交易税。
( )7.国有金融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经济组织。 ( )8.经济学范畴的信用即是诚信、守信。
( )9. 银行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 )10.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都是相等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小题,共20分)
1.简述财政职能
2.简述税收和国债的特征。
3. 简述社会保障和财政补贴的基本特征
4. 简述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期末考试期末试卷第3页( 共4页)
四、分析计算题。(第1题10分,第2题20分,共2小题,共30分)
1.我国现行预算管理体制是分税制,分析我国采用分税制的目的(作用)是什么?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分税制又存在哪些问题?(10分)
2. 李某存入银行1000元,年利率为5%,期限3年,试分别用单利、复利计算到期本利和。利率是重要的经济杠杆,那么对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有哪些功能呢?【注:(1+5%)^3=1.157625】(20分)
期末考试试卷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