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和俄罗斯两个世界上重要的国家,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大环境和人类社会面临霸权挑战和强权政治的威胁面前,中国和俄罗斯两国的紧密合作,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两国国家的最大利益.通过国际和地区上的紧密合作,把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础打的更加的牢固,同时也为两国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关系具有长期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双方关系的发展是符合各自国家的根本利益的,而两国牢固的伙伴关系也是对国际新秩序的形成有着积极影响,而在应对新的霸权威胁和维护世界和谐,与安全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国和俄罗斯两国都希望世界格局是多极的,平等的,和谐的.新时期特殊的国际环境让中国和俄罗斯走到了一起,双方为着各自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建立着紧密的伙伴关系.
解读:全方位的战略关系
当前中俄两国关系的良好发展,突出表现在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加深,经贸合作逐步扩大,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作日益密切等方面。
多年来,中俄两国已建立国家元首年度互访、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仅在2005年,中俄两国元首一年中四度会晤,两国总理两次会面。两国领导人的经常性接触,对于双方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双边关系问题进行沟通与磋商,推动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重要的影响。
在国际事务领域,中俄两国对世界发展的看法和主张日趋一致。两国都主张充分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推动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005年7月1日,胡锦涛主席在访俄期间与普京总统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就如何建立21世纪国际新秩序提出了12点主张,充分体现了两国在国际事务上的一致立场。
在困扰两国多年的边界历史遗留问题上,2005年5月,中国全国人大和俄罗斯议会分别批准了2004年两国签署的《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6月1日,两国外长互换协定批准书。这标志着着中俄边界问题就此得到彻底解决,消除了两国关系中最大的政治隐患。
在安全领域,2005年,中俄两国正式启动了战略安全磋商机制,并举行了两次战略安全对话。2005年8月18日至25日,中俄两军在中国成功进行了代号为“和平使命-2005”的联合军事演习,将中俄两军的交往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进一步加强了两国在安全领域的协调与合作。据报道,2006年中俄联合军演也已提上两国议事日程,俄罗斯有关部门正考虑今年军演在俄境内举行。
在经贸领域,中俄
两国的合作与发展也驶入了快车道。2005 年,中俄双边贸易达到290亿美元,同比增长33%。在中俄两国最重要的能源合作领域,随着俄罗斯近两年理顺了内部关系,中俄能源合作也顺畅地进入到落实阶段。此次普京访华,中俄两国将讨论落实中俄石油管道问题,预计这一工程将于今年夏季开工。
动源:共同利益是契合点
分析近年来中俄两国关系迅速发展的原因,最根本的就是中俄两国关系的发展符合两国的国家利益,这是两国关系能够不断发展的最持久、最强劲的动力和根源。
首先,中俄两国互为最大的邻国,且目前两国均致力于本国经济的发展和振兴,因此,两国都在谋求建立一个和平稳定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周边环境,都具有发展彼此之间友好关系的强烈的政治意愿。其次,从经济上看,中俄两国具有较强的经济互补性,中俄之间开展互利合作有利于双方经济的发展。再次,从国际形势上看,中俄两国都面临着来自单边主义国际势力的压力,中俄两国要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获得应有的外交战略空间,必须相互倚重,不断加强战略协作。
此外,近年来,中俄两国在战略协作过程中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中俄国家元首年度互访、总理定期会晤、战略安全磋商机制、以及中俄两国建立的副总理、议会、部门首脑机制框架内的13个分委会的定期磋商会晤机制等等,正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为深化和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挥着日益重要的机制保障作用。
展望:沿着友好轨道前行
展望今后中俄关系的发展,我们看到,尽管当前中俄关系中还存在着一些隐忧和问题,如俄罗斯国内的一些政客、学者和媒体,面对中国的迅速发展,视中国为俄罗斯的最大威胁和潜在敌人,宣扬中国在进行“经济和人口扩张”,鼓吹“中国威胁论”。但这些论调并不足以扭转中俄友好发展的大方向。
中俄两国在实现各自的发展战略目标上仍互有需要,中俄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仍存在着巨大的潜力,中俄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战略协调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中俄两国所建立起来的保障机制将有助于化解两国间出现的突发性事件。
毫无疑问,这种国家利益的一致和制度上的保障,将推动中俄两国关系继续沿着友好的轨道向前发展。
在新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和俄罗斯两个世界上重要的国家,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大环境和人类社会面临霸权挑战和强权政治的威胁面前,中国和俄罗斯两国的紧密合作,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两国国家的最大利益.通过国际和地区上的紧密合作,把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础打的更加的牢固,同时也为两国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关系具有长期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双方关系的发展是符合各自国家的根本利益的,而两国牢固的伙伴关系也是对国际新秩序的形成有着积极影响,而在应对新的霸权威胁和维护世界和谐,与安全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国和俄罗斯两国都希望世界格局是多极的,平等的,和谐的.新时期特殊的国际环境让中国和俄罗斯走到了一起,双方为着各自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建立着紧密的伙伴关系.
解读:全方位的战略关系
当前中俄两国关系的良好发展,突出表现在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加深,经贸合作逐步扩大,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作日益密切等方面。
多年来,中俄两国已建立国家元首年度互访、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仅在2005年,中俄两国元首一年中四度会晤,两国总理两次会面。两国领导人的经常性接触,对于双方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双边关系问题进行沟通与磋商,推动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重要的影响。
在国际事务领域,中俄两国对世界发展的看法和主张日趋一致。两国都主张充分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推动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005年7月1日,胡锦涛主席在访俄期间与普京总统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就如何建立21世纪国际新秩序提出了12点主张,充分体现了两国在国际事务上的一致立场。
在困扰两国多年的边界历史遗留问题上,2005年5月,中国全国人大和俄罗斯议会分别批准了2004年两国签署的《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6月1日,两国外长互换协定批准书。这标志着着中俄边界问题就此得到彻底解决,消除了两国关系中最大的政治隐患。
在安全领域,2005年,中俄两国正式启动了战略安全磋商机制,并举行了两次战略安全对话。2005年8月18日至25日,中俄两军在中国成功进行了代号为“和平使命-2005”的联合军事演习,将中俄两军的交往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进一步加强了两国在安全领域的协调与合作。据报道,2006年中俄联合军演也已提上两国议事日程,俄罗斯有关部门正考虑今年军演在俄境内举行。
在经贸领域,中俄
两国的合作与发展也驶入了快车道。2005 年,中俄双边贸易达到290亿美元,同比增长33%。在中俄两国最重要的能源合作领域,随着俄罗斯近两年理顺了内部关系,中俄能源合作也顺畅地进入到落实阶段。此次普京访华,中俄两国将讨论落实中俄石油管道问题,预计这一工程将于今年夏季开工。
动源:共同利益是契合点
分析近年来中俄两国关系迅速发展的原因,最根本的就是中俄两国关系的发展符合两国的国家利益,这是两国关系能够不断发展的最持久、最强劲的动力和根源。
首先,中俄两国互为最大的邻国,且目前两国均致力于本国经济的发展和振兴,因此,两国都在谋求建立一个和平稳定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周边环境,都具有发展彼此之间友好关系的强烈的政治意愿。其次,从经济上看,中俄两国具有较强的经济互补性,中俄之间开展互利合作有利于双方经济的发展。再次,从国际形势上看,中俄两国都面临着来自单边主义国际势力的压力,中俄两国要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获得应有的外交战略空间,必须相互倚重,不断加强战略协作。
此外,近年来,中俄两国在战略协作过程中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中俄国家元首年度互访、总理定期会晤、战略安全磋商机制、以及中俄两国建立的副总理、议会、部门首脑机制框架内的13个分委会的定期磋商会晤机制等等,正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为深化和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挥着日益重要的机制保障作用。
展望:沿着友好轨道前行
展望今后中俄关系的发展,我们看到,尽管当前中俄关系中还存在着一些隐忧和问题,如俄罗斯国内的一些政客、学者和媒体,面对中国的迅速发展,视中国为俄罗斯的最大威胁和潜在敌人,宣扬中国在进行“经济和人口扩张”,鼓吹“中国威胁论”。但这些论调并不足以扭转中俄友好发展的大方向。
中俄两国在实现各自的发展战略目标上仍互有需要,中俄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仍存在着巨大的潜力,中俄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战略协调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中俄两国所建立起来的保障机制将有助于化解两国间出现的突发性事件。
毫无疑问,这种国家利益的一致和制度上的保障,将推动中俄两国关系继续沿着友好的轨道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