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录 ............................................................................................................. 1
第一章 概况 ............................................................................................. 1
第一节 项目概况 ............................................................................... 1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范围 ................................................................... 2
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2
第四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 ........................................................... 3
第二章 项目的必要性与市场分析 ......................................................... 6
第一节 项目的必要性 ....................................................................... 6
第二节 市场分析 ............................................................................... 7
第三章 建设场地选择和建设规模 ......................................................... 7
第一节 建设场地 ............................................................................... 7
第二节 建设规模和生产方案 ........................................................... 8
第四章 总图布置 ..................................................................................... 8
第一节 总图布置 ............................................................................... 9
第二节 土建工程 ............................................................................... 9
第五章 生态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 ....................................................... 12
第一节 生态环境改善及综合利用 ................................................. 12
第二节 环境保护 ............................................................................. 13
第三节 环境评价 ............................................................................. 14
第六章 项目的组织管理和技术依托单位情况 ................................... 14
第一节 项目组织管理 ..................................................................... 14
第二节 项目的运行管理机制 ......................................................... 15
第三节 劳动定员 ............................................................................. 15
第七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 16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16
第一节 投资估算的依据 ................................................................. 16
第二节 编制依据 ............................................................................. 16
第三节 投资估算 ............................................................................. 17
第四节 资金筹措 ............................................................................. 18
第五节 工程招标方案 ..................................................................... 18
第九章 财务评价 ................................................................................... 19
第一节 项目投入及效益情况 ......................................................... 19
第二节 经营模式 ............................................................................. 20
第三节 经营目标 ............................................................................. 20
第十章 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评价 ....................................................... 21
第一节 社会效益评价 ..................................................................... 21
第二节 生态效益评价 ..................................................................... 22
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 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美轮美奂花卉园艺基地建设
二、项目承办单位:美轮美奂花卉园艺公司
三、项目法人代表:徐伟琪
四、项目技术负责人:管志强
五、项目实施负责人:叶方滔、张涛、张腾
六、项目主管单位: 芜湖市建设局
七、项目地址: 芜湖市生态农业开发规划区域
八、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
1、示范基地环境基础设施:
①、园区道路建设----主要道路 1000米
----次要道路 1500米 ②、给排水工程;
③、供电及电气设备;
2、沼气池:300米及配套设施;
3、排灌系统(喷灌、滴灌);
4、项目总投资:79.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60万 元,流动资金38万元。
九、项目实施期限: 3
拟从2002年12月到2003年12月,1年内达到本报告提出的规模目标。该园建成后,其收益可继续投入农业新技术更新,使项目继续发挥示范推广作用。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范围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向往绿色生活,加之芜湖城市的改建以及高校园区的兴起,对绿色植被的需求越来越旺盛。随着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推进和全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我国园林花卉产品市场的钢性需求量逐步放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二、建设条件和规模;
三、市场预测;
四、生产技术方案;
五、公用工程及生态、环保卫生、防疫;
六、生产组织、劳动定员、技术培训;
七、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八、财务效益分析;
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单位:万元
第四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
一、项目区环境条件好、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土地资源丰富,可充分发展多种农业项目。本项目从现代农业生态示范考虑各子项目的综合开发利用,使项目总体上产生良性
循环,变废为宝,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保护了环境,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二、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和市场引导,多年来一直沿用传统的露天苗圃栽培方式和粗放式管理,大多品种单一,生产技术落后,生产率低,销售渠道不畅,迫切需要有企业带动。
三、本项目各子项均引进良种栽培和饲养,采用先进的耕作技术和饲养方法,依托科研院校不断更新,做到高投入、高效益,在调整生态生产模式的同时,发展深加工,形成产业化生产,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项目拟生产优质农副产品为主,全面开发无公害、有机食品及畜牧良种,供应芜湖市市场及辐射周边区域,起到示范推广作用,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四、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财务评价指标均高于一般农业项目,项目是可行的。
五、建议:项目必须有规划,按规划组织较强的班子负责实施,技术上一定要依托高水平的科研单位和技术人员指导,在实施中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选择种植养殖的品种,注重生态,保护环境。
六、本项目区地处芜湖市近郊,紧邻某农业大学、某农业科学院及相关科研、教育单位。可充分发挥其科研成果转化的优势及技术、人才资源优势,科技支撑基础雄厚,科技
贡献率高。
第二章 项目的必要性与市场分析
第一节 项目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推进和全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我国园林花卉产品市场的钢性需求量逐步放大,加上人们崇尚绿色环保、追求生态健康、渴望改善人居环境的理念和愿望越来越强烈,花卉苗木及生态园林产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商机。
许多地方政府把苗木生产作为农业产业化调整的主要方向。芜湖市土地及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苗木种植。但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和市场引导,多年来一直沿用传统的露天苗圃栽培方式和粗放式管理,大多品种单一,生产技术落后,生产率低,销售渠道不畅,迫切需要有一家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带动。
在安徽实施加速西部开发战略中,芜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鼓励发展农业基础产业。面对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我们经过慎密的市场调研和前期准备,决定上马花卉园林产业化项目,该项目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和芜湖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生态宜住城市的战略发展方向。
第二节 市场分析
随着人类跨入21世纪,对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由感性认识转到了理性认识,人们从单纯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追求产量的增长转向追求综合效益的提高。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有机食品为特征的生态农业应运而生,并呈方兴未艾之势。生态农业代表了21世纪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合理安排农村产业结构,选择科技含量高的优良品种,采用绿色种养技术,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生产,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将有广阔的市场。
第三章 建设场地选择和建设规模
第一节 建设场地
我们公司经过实地考察比选论证,比较芜湖市近郊各地实际情况后确定,按市总体规划选择在城市郊区和生态农业开发规划区域。
在保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尽量发挥示范园的作用,突出科技特色,建成融生产、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推广、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朴素、清新、自然的生态农业示范园。
第二节 建设规模和生产方案
一、建设规模
中心对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的工作十分重视,多次聘请专家按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的要求,对种植养殖品种选择、场地进行合理种养殖安排。
示范园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组织生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按现代农业生态产业模式安排规划。
二、园林建筑
精品景观植物园及精品园艺产品核心展示区为全钢架结构,净空高度8米,展厅内部为上下两层,外墙采用钢化玻璃幕墙,屋顶采用透明阳光板加遮阴保温网,使整个展厅通透明亮,温度宜人,即利于植物生长,又节能环保。
三、产品方案
1、花卉、园林所卖出的的收入
2、旅游收入
第四章 总图布置
以芜湖市的总体规划为依据,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以生态农业模式生产为主的原则,在充分发挥生态农业生产、示范、推广、应用等方面作用的同时开发花卉、园林科普教育,
使之成为人们进一步了解现代高自然知识、认识自然、加强环保意识的理想场所。我们公司的成立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绿化率,构筑一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
第一节 总图布置
一、自然式园林
自然式园林又称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自然式园林以模仿再现自然为主,不追求对称的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园林要素布置均较自然和自由,相互关系较隐蔽含蓄。这种形式较能适合于有山有水有地形起伏的环境,以含蓄、幽雅、意境深远见长。
二、公司开辟游览路线,增加必要的服务设施。
除推广应用示范技术和模式外,还可为游人增加自然知识,增加社会对生态自然模式的认识。 三、旅游目标
所有旅游项目、设施均按生态模式安排,注重环境保护,清新质朴,让每位游客都有回归自然,置身田园之中。
第二节 土建工程
一、建筑
主要建筑设计是以自然花卉,园林。除了展示保持生态
环境的生态自然生产模式外,还要起到推广科学、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经济收入及保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因此项目的建筑设计尽量保持与该地农家风格相似的形式。旅游观光设施就地取材,可用木材、土砖、青瓦、稻草,和钢筋、水泥、机砖、结合安排,显示出农村田园古朴、清新风格,使之与自然融为一体。 二、道路设计
主要道路南北穿过,各组团均有水泥铺就的次干道。 本项目将在各示范基地修建主要进入道路和次道路及停车点。
1、主道路采用水泥面路,10米宽,水泥路面宽6米,为主要运输进出路线。
2、次道路道路宽6m,水泥路面4米,联系各分区。便于组织人流、运输、观光。 3、支道路
支道路采用条石或三合漆铺设,宽2m。用于步行到各生产点。
道路系统表
4、给水排水 ①、给水工程
分为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均为井水。
灌溉用水来自塘、库和水渠、沟。水质没有污染,可供生产用水。
②、排水工程
各示范基地就近与已有的水塘、水渠贯通,形成排水系统、近期采用雨污合流制、通过灌渠形成排水体系,雨水就近排入渠道或水塘,汇聚排涝站,再排出。生活污水经粪池或沼气池处理后用于浇灌农田或排入排渠。 5、电力、电信
示范基地就近接入各用电场所,近期采用架空输送,远期采用地式输送。
示范基地电话可直接由郊区电信引入,采用微机管理各基地,建立信息网络与国内外的沟通。
第五章 生态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
第一节 生态环境改善及综合利用
本地区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并且紧靠芜湖市区,可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多种农业项目。本项目的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各子项的综合开发利用,使项目总体上产生良性循环,变废为宜,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依托建设地点的资源优势创建生态农业示范园。针对当地农业结构选择在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建设连片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进行合理规划,推广先进的生态技术,实现良性生态循环,并且建立综合养殖示范基地,进行科学养殖,形成良性食物链。建设生态果园生产基地有利于改善整个示范园的生态环境,营造出一个优雅、清新的自然环境。
生物链示意图
上述各子项目在提供给人类丰富食品的同时,综合利用园区内外的资源优势,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使项目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第二节 环境保护
本项目为生态农业示范园项目,项目建成后基本上无污染,采用覆盖技术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土壤,提高土地
的覆盖率,保护生态环境。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猪、鸡等畜禽的粪便和垫草及生活废水等。粪便、垫草等可经过沼气池和土堆发酵处理后综合利用,沼渣可用于基肥,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变废为宝;生活废水量很少,生活排污有化粪池沼气池处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可收集市郊的畜禽粪便、垫草处理后作为农家肥料。对保持市郊的环境卫生、生态环境均可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三节 环境评价
本项目贯彻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与环境整治相结合的建设方针,所采取技术措施均为无公害和对环境基本不会产生不良影响的先进生物工程技术,可保证示范区和辐射区的生态环境系统进入良性循环。本项目在建生态农业示范园过程中不产生环境污染源与污染物,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和要求。园区界种植防护林,可保证不受外界环境污染影响。 第六章
项目的组织管理和
技术依托单位情况
第一节 项目组织管理
项目拟准备安徽师范大学合作以得到进一步的技术指导
以完善花卉、园林规划实施方案,形成有影响的辐射面。 项目执行单位与技术依托单位关系:
本项目执行单位确保项目实施自筹资金筹措以及管理和维护、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和运行,技术依托单位负责建设期以及运行期的科研技术服务等,保证项目技术目标、方案等切实可行。两者应以合同形式确立双方关系。
第二节 项目的运行管理机制
项目实行“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由参与投资的花卉、树木农户直接与项目办签订工程投资、投劳和利益分享合同,严格按合同管好用好项目设施和有关设备,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
生态示范园的要求严格执行,所生产的产品定价收购,统一销售,逐步引导农民自觉加入这种管理模式上来。 在土地利用方面,对租用的土地只投入基础建设。 同时要充分利用本项目带来的机遇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发展商品农业产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经济收入水平,为国家、地方、农民个人创造个人利益,使本项目成为利国利民的农业生态工程。
第三节 劳动定员
本示范园按生产规模需劳动定员50人,其中:管理人员6人,
技术人员20人,后勤人员5人,职工19人,园内各示范基地采用承包形式,园内管理机构给于技术支持、引导科学种植。
第七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某省农业生态示范园项目,按规划分3年完成,所以本项目按3年计划建设期。项目依靠建成后的效益,滚动发展,加快完成农业生态模式的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生产,进入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进一步保持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一节 投资估算的依据
投资估算包括所列所列的全部工艺设备,给排水,电气,土建工程以及其他费用,流动资金的投资。
第二节 编制依据
一、本项目估算主要依据项目建设方案设计的各项工程和其他建设任务,按方案分别计算各项建设工程量和设备购置数量,作为项目投资估算的基本依据。本项目依据芜湖市单位工程造价指标进行投资估算。流动资金估算根据国家计
委和建设部联合办法的计投[1993]530好文件规定的方法,采用分项法进行估算。
二、其他费用的取费标准:
1、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工程费用1%计算。 2、勘察费按工程费用的0.55%计算。 3、监理费按工程费用的2%计算。 4、设计费按工程费2%计算。
三、基本预备费按投资费用5%计算。
第三节 投资估算
总投资估算为:797.5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759.5万元,流动资金38.04万元。
总投资估算表
第四节 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797.54万元,其中申请国家计委500万元,自筹297.54万元。
第五节 工程招标方案
一、根据国家计委第9号令《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和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和3号令《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核准规定》的要求,制定本项目
招标方案。
二、项目总投资797.54万元。
三、按国家招标文件要求,本项目土建、设备及安装进行全部招标,监理、勘察设计费用较小,不进入招标,采用议标形式。
四、采用委托招标的组织形式和邀请招标的招标方式组织招标活动。
五、邀请参加招标的承包商、供应商、服务提供者不得少于三家。
六、项目建设单位应根据本招标方案,按《工程建设项目自行招标试行办法》规定报送书面材料。
第九章 财务评价
第一节 项目投入及效益情况
总投资797.54万元人民币(三年内分期分批投入),项目建成后可年产精品名贵苗木150000株,其中,工程中苗100000株,景观大树50000株,名贵花卉100000株,平均每株单价按3000元计算,年产值4.5亿元。年产园艺雕塑产品10000件,平均每件单价按1000元计算,年产值0.1亿元,园林绿化工程年产值0.5亿元,全年总产值5.1亿元,实现
利润1亿元。上缴税收1600万元。同时年自然旅游收入400万。 本项目劳动动员为50人,技术农工105人,计算期内人均工资及福利费按每月1000元估算,全年工资及福利费为186万元。
第二节 经营模式
1、采用“公司+市场+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以公司为龙头,以园区为中心,以研发为依托,以基地为支撑,通过与农户建立完善的订单式合作关系,带动周边广大农户种植苗木,使土地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创利。
2、通过定期举办省级或国家级大型园艺博览会、农产品博览会、央视乡村大世界现场节目等活动,增加企业品牌知名度,提升企业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建立和巩固生态园林科技园在国内业界的市场地位。
第三节 经营目标
1、公司创办之初达到上等企业标准,五年内,达到市级龙头企业标准,十年内达到省级龙头企业标准,企业规模、产品质量、科技含量、品牌效应、新产品开发能力及市场竞争力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2、企业拥有自己的注册商标和品牌,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企业总资产规模达到2亿元人民币,年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产销率达97%以上,企业带动农户的数量达到3000户以上。
3、经过十五年时间的努力,争取使企业顺利进入资本证券市场,从而成为安徽省首家花卉、园林上市公司。
第十章 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评价
第一节 社会效益评价
一、技术贡献
通过本项目的带动可以对芜湖区域及至全省的花卉、园林产业结构可以起到优化调整的作用。
通过本项目示范园和周边地区的技术推广及辐射,可迅速提高芜湖市郊区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的文化素质,广大农民群众通过参与项目建设,接受技术培训,可较快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和科技应用水平。
二、项目的综合社会效益
本项目建成后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预计每年可提供5万个就业工日,缓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可为芜湖市居民提供无公害、绿色优质保健农副产品,丰富城镇居民的餐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使产品质量上档次,补充淡季供应的缺品,本项目实施后,可以推动项目区经济发展,
每年可增加农民人均收入约100元。
本项目建成后,每年上交税收36.32万元,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以示范作用辐射周边地区,促进该区域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生态效益评价
本项采用生态农业模式建设,不但不会产生环境污染源,而且还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土壤,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以花卉、树木、沼的生态模式。不仅可产生大量优质有机肥生物肥供用花卉、树木施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且可产生沼气,为示范园提供燃料源,有利于环境保护。在实施前进一步计划对各子项目的生态效益的具体数据,达到定量分析、科学评价实施生态农业产生的效益,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资源,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目录
目录 ............................................................................................................. 1
第一章 概况 ............................................................................................. 1
第一节 项目概况 ............................................................................... 1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范围 ................................................................... 2
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2
第四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 ........................................................... 3
第二章 项目的必要性与市场分析 ......................................................... 6
第一节 项目的必要性 ....................................................................... 6
第二节 市场分析 ............................................................................... 7
第三章 建设场地选择和建设规模 ......................................................... 7
第一节 建设场地 ............................................................................... 7
第二节 建设规模和生产方案 ........................................................... 8
第四章 总图布置 ..................................................................................... 8
第一节 总图布置 ............................................................................... 9
第二节 土建工程 ............................................................................... 9
第五章 生态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 ....................................................... 12
第一节 生态环境改善及综合利用 ................................................. 12
第二节 环境保护 ............................................................................. 13
第三节 环境评价 ............................................................................. 14
第六章 项目的组织管理和技术依托单位情况 ................................... 14
第一节 项目组织管理 ..................................................................... 14
第二节 项目的运行管理机制 ......................................................... 15
第三节 劳动定员 ............................................................................. 15
第七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 16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16
第一节 投资估算的依据 ................................................................. 16
第二节 编制依据 ............................................................................. 16
第三节 投资估算 ............................................................................. 17
第四节 资金筹措 ............................................................................. 18
第五节 工程招标方案 ..................................................................... 18
第九章 财务评价 ................................................................................... 19
第一节 项目投入及效益情况 ......................................................... 19
第二节 经营模式 ............................................................................. 20
第三节 经营目标 ............................................................................. 20
第十章 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评价 ....................................................... 21
第一节 社会效益评价 ..................................................................... 21
第二节 生态效益评价 ..................................................................... 22
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 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美轮美奂花卉园艺基地建设
二、项目承办单位:美轮美奂花卉园艺公司
三、项目法人代表:徐伟琪
四、项目技术负责人:管志强
五、项目实施负责人:叶方滔、张涛、张腾
六、项目主管单位: 芜湖市建设局
七、项目地址: 芜湖市生态农业开发规划区域
八、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
1、示范基地环境基础设施:
①、园区道路建设----主要道路 1000米
----次要道路 1500米 ②、给排水工程;
③、供电及电气设备;
2、沼气池:300米及配套设施;
3、排灌系统(喷灌、滴灌);
4、项目总投资:79.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60万 元,流动资金38万元。
九、项目实施期限: 3
拟从2002年12月到2003年12月,1年内达到本报告提出的规模目标。该园建成后,其收益可继续投入农业新技术更新,使项目继续发挥示范推广作用。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范围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向往绿色生活,加之芜湖城市的改建以及高校园区的兴起,对绿色植被的需求越来越旺盛。随着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推进和全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我国园林花卉产品市场的钢性需求量逐步放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二、建设条件和规模;
三、市场预测;
四、生产技术方案;
五、公用工程及生态、环保卫生、防疫;
六、生产组织、劳动定员、技术培训;
七、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八、财务效益分析;
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单位:万元
第四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
一、项目区环境条件好、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土地资源丰富,可充分发展多种农业项目。本项目从现代农业生态示范考虑各子项目的综合开发利用,使项目总体上产生良性
循环,变废为宝,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保护了环境,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二、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和市场引导,多年来一直沿用传统的露天苗圃栽培方式和粗放式管理,大多品种单一,生产技术落后,生产率低,销售渠道不畅,迫切需要有企业带动。
三、本项目各子项均引进良种栽培和饲养,采用先进的耕作技术和饲养方法,依托科研院校不断更新,做到高投入、高效益,在调整生态生产模式的同时,发展深加工,形成产业化生产,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项目拟生产优质农副产品为主,全面开发无公害、有机食品及畜牧良种,供应芜湖市市场及辐射周边区域,起到示范推广作用,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四、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财务评价指标均高于一般农业项目,项目是可行的。
五、建议:项目必须有规划,按规划组织较强的班子负责实施,技术上一定要依托高水平的科研单位和技术人员指导,在实施中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选择种植养殖的品种,注重生态,保护环境。
六、本项目区地处芜湖市近郊,紧邻某农业大学、某农业科学院及相关科研、教育单位。可充分发挥其科研成果转化的优势及技术、人才资源优势,科技支撑基础雄厚,科技
贡献率高。
第二章 项目的必要性与市场分析
第一节 项目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推进和全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我国园林花卉产品市场的钢性需求量逐步放大,加上人们崇尚绿色环保、追求生态健康、渴望改善人居环境的理念和愿望越来越强烈,花卉苗木及生态园林产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商机。
许多地方政府把苗木生产作为农业产业化调整的主要方向。芜湖市土地及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苗木种植。但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和市场引导,多年来一直沿用传统的露天苗圃栽培方式和粗放式管理,大多品种单一,生产技术落后,生产率低,销售渠道不畅,迫切需要有一家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带动。
在安徽实施加速西部开发战略中,芜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鼓励发展农业基础产业。面对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我们经过慎密的市场调研和前期准备,决定上马花卉园林产业化项目,该项目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和芜湖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生态宜住城市的战略发展方向。
第二节 市场分析
随着人类跨入21世纪,对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由感性认识转到了理性认识,人们从单纯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追求产量的增长转向追求综合效益的提高。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有机食品为特征的生态农业应运而生,并呈方兴未艾之势。生态农业代表了21世纪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合理安排农村产业结构,选择科技含量高的优良品种,采用绿色种养技术,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生产,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将有广阔的市场。
第三章 建设场地选择和建设规模
第一节 建设场地
我们公司经过实地考察比选论证,比较芜湖市近郊各地实际情况后确定,按市总体规划选择在城市郊区和生态农业开发规划区域。
在保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尽量发挥示范园的作用,突出科技特色,建成融生产、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推广、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朴素、清新、自然的生态农业示范园。
第二节 建设规模和生产方案
一、建设规模
中心对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的工作十分重视,多次聘请专家按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的要求,对种植养殖品种选择、场地进行合理种养殖安排。
示范园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组织生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按现代农业生态产业模式安排规划。
二、园林建筑
精品景观植物园及精品园艺产品核心展示区为全钢架结构,净空高度8米,展厅内部为上下两层,外墙采用钢化玻璃幕墙,屋顶采用透明阳光板加遮阴保温网,使整个展厅通透明亮,温度宜人,即利于植物生长,又节能环保。
三、产品方案
1、花卉、园林所卖出的的收入
2、旅游收入
第四章 总图布置
以芜湖市的总体规划为依据,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以生态农业模式生产为主的原则,在充分发挥生态农业生产、示范、推广、应用等方面作用的同时开发花卉、园林科普教育,
使之成为人们进一步了解现代高自然知识、认识自然、加强环保意识的理想场所。我们公司的成立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绿化率,构筑一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
第一节 总图布置
一、自然式园林
自然式园林又称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自然式园林以模仿再现自然为主,不追求对称的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园林要素布置均较自然和自由,相互关系较隐蔽含蓄。这种形式较能适合于有山有水有地形起伏的环境,以含蓄、幽雅、意境深远见长。
二、公司开辟游览路线,增加必要的服务设施。
除推广应用示范技术和模式外,还可为游人增加自然知识,增加社会对生态自然模式的认识。 三、旅游目标
所有旅游项目、设施均按生态模式安排,注重环境保护,清新质朴,让每位游客都有回归自然,置身田园之中。
第二节 土建工程
一、建筑
主要建筑设计是以自然花卉,园林。除了展示保持生态
环境的生态自然生产模式外,还要起到推广科学、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经济收入及保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因此项目的建筑设计尽量保持与该地农家风格相似的形式。旅游观光设施就地取材,可用木材、土砖、青瓦、稻草,和钢筋、水泥、机砖、结合安排,显示出农村田园古朴、清新风格,使之与自然融为一体。 二、道路设计
主要道路南北穿过,各组团均有水泥铺就的次干道。 本项目将在各示范基地修建主要进入道路和次道路及停车点。
1、主道路采用水泥面路,10米宽,水泥路面宽6米,为主要运输进出路线。
2、次道路道路宽6m,水泥路面4米,联系各分区。便于组织人流、运输、观光。 3、支道路
支道路采用条石或三合漆铺设,宽2m。用于步行到各生产点。
道路系统表
4、给水排水 ①、给水工程
分为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均为井水。
灌溉用水来自塘、库和水渠、沟。水质没有污染,可供生产用水。
②、排水工程
各示范基地就近与已有的水塘、水渠贯通,形成排水系统、近期采用雨污合流制、通过灌渠形成排水体系,雨水就近排入渠道或水塘,汇聚排涝站,再排出。生活污水经粪池或沼气池处理后用于浇灌农田或排入排渠。 5、电力、电信
示范基地就近接入各用电场所,近期采用架空输送,远期采用地式输送。
示范基地电话可直接由郊区电信引入,采用微机管理各基地,建立信息网络与国内外的沟通。
第五章 生态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
第一节 生态环境改善及综合利用
本地区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并且紧靠芜湖市区,可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多种农业项目。本项目的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各子项的综合开发利用,使项目总体上产生良性循环,变废为宜,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依托建设地点的资源优势创建生态农业示范园。针对当地农业结构选择在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建设连片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进行合理规划,推广先进的生态技术,实现良性生态循环,并且建立综合养殖示范基地,进行科学养殖,形成良性食物链。建设生态果园生产基地有利于改善整个示范园的生态环境,营造出一个优雅、清新的自然环境。
生物链示意图
上述各子项目在提供给人类丰富食品的同时,综合利用园区内外的资源优势,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使项目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第二节 环境保护
本项目为生态农业示范园项目,项目建成后基本上无污染,采用覆盖技术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土壤,提高土地
的覆盖率,保护生态环境。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猪、鸡等畜禽的粪便和垫草及生活废水等。粪便、垫草等可经过沼气池和土堆发酵处理后综合利用,沼渣可用于基肥,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变废为宝;生活废水量很少,生活排污有化粪池沼气池处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可收集市郊的畜禽粪便、垫草处理后作为农家肥料。对保持市郊的环境卫生、生态环境均可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三节 环境评价
本项目贯彻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与环境整治相结合的建设方针,所采取技术措施均为无公害和对环境基本不会产生不良影响的先进生物工程技术,可保证示范区和辐射区的生态环境系统进入良性循环。本项目在建生态农业示范园过程中不产生环境污染源与污染物,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和要求。园区界种植防护林,可保证不受外界环境污染影响。 第六章
项目的组织管理和
技术依托单位情况
第一节 项目组织管理
项目拟准备安徽师范大学合作以得到进一步的技术指导
以完善花卉、园林规划实施方案,形成有影响的辐射面。 项目执行单位与技术依托单位关系:
本项目执行单位确保项目实施自筹资金筹措以及管理和维护、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和运行,技术依托单位负责建设期以及运行期的科研技术服务等,保证项目技术目标、方案等切实可行。两者应以合同形式确立双方关系。
第二节 项目的运行管理机制
项目实行“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由参与投资的花卉、树木农户直接与项目办签订工程投资、投劳和利益分享合同,严格按合同管好用好项目设施和有关设备,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
生态示范园的要求严格执行,所生产的产品定价收购,统一销售,逐步引导农民自觉加入这种管理模式上来。 在土地利用方面,对租用的土地只投入基础建设。 同时要充分利用本项目带来的机遇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发展商品农业产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经济收入水平,为国家、地方、农民个人创造个人利益,使本项目成为利国利民的农业生态工程。
第三节 劳动定员
本示范园按生产规模需劳动定员50人,其中:管理人员6人,
技术人员20人,后勤人员5人,职工19人,园内各示范基地采用承包形式,园内管理机构给于技术支持、引导科学种植。
第七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某省农业生态示范园项目,按规划分3年完成,所以本项目按3年计划建设期。项目依靠建成后的效益,滚动发展,加快完成农业生态模式的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生产,进入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进一步保持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一节 投资估算的依据
投资估算包括所列所列的全部工艺设备,给排水,电气,土建工程以及其他费用,流动资金的投资。
第二节 编制依据
一、本项目估算主要依据项目建设方案设计的各项工程和其他建设任务,按方案分别计算各项建设工程量和设备购置数量,作为项目投资估算的基本依据。本项目依据芜湖市单位工程造价指标进行投资估算。流动资金估算根据国家计
委和建设部联合办法的计投[1993]530好文件规定的方法,采用分项法进行估算。
二、其他费用的取费标准:
1、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工程费用1%计算。 2、勘察费按工程费用的0.55%计算。 3、监理费按工程费用的2%计算。 4、设计费按工程费2%计算。
三、基本预备费按投资费用5%计算。
第三节 投资估算
总投资估算为:797.5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759.5万元,流动资金38.04万元。
总投资估算表
第四节 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797.54万元,其中申请国家计委500万元,自筹297.54万元。
第五节 工程招标方案
一、根据国家计委第9号令《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和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和3号令《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核准规定》的要求,制定本项目
招标方案。
二、项目总投资797.54万元。
三、按国家招标文件要求,本项目土建、设备及安装进行全部招标,监理、勘察设计费用较小,不进入招标,采用议标形式。
四、采用委托招标的组织形式和邀请招标的招标方式组织招标活动。
五、邀请参加招标的承包商、供应商、服务提供者不得少于三家。
六、项目建设单位应根据本招标方案,按《工程建设项目自行招标试行办法》规定报送书面材料。
第九章 财务评价
第一节 项目投入及效益情况
总投资797.54万元人民币(三年内分期分批投入),项目建成后可年产精品名贵苗木150000株,其中,工程中苗100000株,景观大树50000株,名贵花卉100000株,平均每株单价按3000元计算,年产值4.5亿元。年产园艺雕塑产品10000件,平均每件单价按1000元计算,年产值0.1亿元,园林绿化工程年产值0.5亿元,全年总产值5.1亿元,实现
利润1亿元。上缴税收1600万元。同时年自然旅游收入400万。 本项目劳动动员为50人,技术农工105人,计算期内人均工资及福利费按每月1000元估算,全年工资及福利费为186万元。
第二节 经营模式
1、采用“公司+市场+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以公司为龙头,以园区为中心,以研发为依托,以基地为支撑,通过与农户建立完善的订单式合作关系,带动周边广大农户种植苗木,使土地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创利。
2、通过定期举办省级或国家级大型园艺博览会、农产品博览会、央视乡村大世界现场节目等活动,增加企业品牌知名度,提升企业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建立和巩固生态园林科技园在国内业界的市场地位。
第三节 经营目标
1、公司创办之初达到上等企业标准,五年内,达到市级龙头企业标准,十年内达到省级龙头企业标准,企业规模、产品质量、科技含量、品牌效应、新产品开发能力及市场竞争力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2、企业拥有自己的注册商标和品牌,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企业总资产规模达到2亿元人民币,年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产销率达97%以上,企业带动农户的数量达到3000户以上。
3、经过十五年时间的努力,争取使企业顺利进入资本证券市场,从而成为安徽省首家花卉、园林上市公司。
第十章 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评价
第一节 社会效益评价
一、技术贡献
通过本项目的带动可以对芜湖区域及至全省的花卉、园林产业结构可以起到优化调整的作用。
通过本项目示范园和周边地区的技术推广及辐射,可迅速提高芜湖市郊区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的文化素质,广大农民群众通过参与项目建设,接受技术培训,可较快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和科技应用水平。
二、项目的综合社会效益
本项目建成后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预计每年可提供5万个就业工日,缓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可为芜湖市居民提供无公害、绿色优质保健农副产品,丰富城镇居民的餐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使产品质量上档次,补充淡季供应的缺品,本项目实施后,可以推动项目区经济发展,
每年可增加农民人均收入约100元。
本项目建成后,每年上交税收36.32万元,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以示范作用辐射周边地区,促进该区域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生态效益评价
本项采用生态农业模式建设,不但不会产生环境污染源,而且还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土壤,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以花卉、树木、沼的生态模式。不仅可产生大量优质有机肥生物肥供用花卉、树木施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且可产生沼气,为示范园提供燃料源,有利于环境保护。在实施前进一步计划对各子项目的生态效益的具体数据,达到定量分析、科学评价实施生态农业产生的效益,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资源,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