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

八年级地理第二单元练习(上册)

一、选择题:

1、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是(

A 、总量多、人均少 C 、总量多、人均多

C 、土地

D 、石油

B 、总量少、人均少 D 、总量少、人均多

2、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 、铁

B 、煤

3、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A 、非季风区

B 、东部平原和低缓的丘陵 D 、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

B 、绝大部分地区水资源丰富 D 、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D 、植树造林

C 、西部高原和山地区

4、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是(

A 、南方少、北方多

C 、与降水的地区分布不一致

5、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A 、跨流域调水

B 、建防洪大堤

C 、修建水库

6、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是(

A 、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C 、东南地区和东北地区

B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三江平原 D 、华北和西北地区 )

D 、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7、下列做法,不利于节水的是(

A 、漫灌

B 、喷灌

C 、滴灌

8、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

A 、伏季休渔 B、草原开垦耕地 9、读图,该图反映的现象是( )

C 、草原过度放牧 D 、占用耕地建坟

A 、 滥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 B 、 围湖造田,造成洪灾威胁 C 、 滥垦草原,造成风沙盛行 D 、 烧柴草,造成大气污染

10、我国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指(

A 、工业

B 、农业

D 、交通运输业

C 、旅游业

11、现阶段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

A 、公路运输

B 、铁路运输

D 、管道运输

C 、航空运输

12、京九线的起止点是(

A 、北京—九江 B、北京—九龙 C 、北京—九华山 D、北京—上海 13、下列图中表示郑州铁路枢纽的是(

14、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是(

A 、秦岭——淮河一线 C 、昆仑山——祁连山

B 、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D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15、西部大开发中,国家投入巨资鼓励农民退耕还林还草的根本目的是(

A 、大力发展林业、畜牧业

C 、旅游业

B 、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D 、美化旅游环境

C 、改善、保护西部生态环境 16、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

A 、农业

B 、工业

D 、交通运输业

17、下列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的是(

A 、电子和新材料 C 、电子和信息类

B 、新材料和新能源 D 、生物技术和信息类

18、两箱急救药品从北京送到拉萨,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A 、铁路

B 、公路

C 、河运

D 、航空

19、历史上我国著名的“四大米市”(长沙、武汉、九江、无锡)形成的原因之一是( )

A 、河运便利

B 、海运便利

C 、公路众多 )

C 、沿海地区

D 、内陆地区 D 、铁路纵横

20、我国四大工业基地都分布在(

A 、沿边地区

二、综合题

21、读下列图回答问题:

B 、沿江地区

(1)从图A 中可以看出,耕地、林地、难利用的土地分别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 %、 %和 %。

(2)从图A 中分析得出我国耕地、林地比重 ,难利用的土地比重 ,后备土地资源 。所以我国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从图B 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均耕地持续 ,原因之一是

持续增长。除此原因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至少写两个) 、 等。你认为保护耕地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两点) 。

22、读“我国南方和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和“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部 区(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大致以 一线为界,以北耕地以 为主,以南耕地以 为主。

(2)上述南北方耕地分布差异的原因是 。 (3)我国北方土地资源比南方 (多或少),水资源北方比南方 (多或少),这种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对农业生产是否合理? 。

(4)目前我国正实施的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入华北、西北地区的引水工程是 工程。

23、根据右图回答:

(1)图中A 线大致是我国 毫米等降水量线。 (2)①是我国东部 区(季风区或非季风区)。①的平原区农业生产以 业为主,②以 业为主。

(3)①区以 (山脉、河流)为界,分为北方和南方。南北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填写下表:

24、下图中的A 、B 、C 三地,A 为城市中心区,B 为城市郊区,C 为远离城市的山区。居住在B 、C 两地的农民面临如下两种选择:①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②种植蔬菜,发展肉、乳、禽、蛋生产。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 地应选择 ,原因是 。 (2)C 地应选择 ,原因是 。 (3)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自然因素是 、 等,社会经济条件有 、 等。

25、读右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 市;② 市; ③ 市;④ 江; ⑤ 湖;⑥ 海。 ⑦ 线铁路 (2)该图是我国的 工业基地,它是我国著名的 (重、轻、综合性)工业基地。试从资源、交通、市场、科技等方

面简要分析该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

(3)②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高新技术产业产品

含量很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大多依附于 ,呈现出 、 的分布特点。

(4)本区工业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二十多年来乡镇企业还迅速蓬勃地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将会(

);(填下列选项的字母代码)

B 、加大城乡差别

D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A 、使工业分布不均衡 C 、阻碍农业的发展

26、下列货物,从起点到终点,选择哪些运输方式最合适(在表中用√表示)。

八年级地理第二单元练习(上册)

一、选择题:

1、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是(

A 、总量多、人均少 C 、总量多、人均多

C 、土地

D 、石油

B 、总量少、人均少 D 、总量少、人均多

2、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 、铁

B 、煤

3、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A 、非季风区

B 、东部平原和低缓的丘陵 D 、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

B 、绝大部分地区水资源丰富 D 、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D 、植树造林

C 、西部高原和山地区

4、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是(

A 、南方少、北方多

C 、与降水的地区分布不一致

5、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A 、跨流域调水

B 、建防洪大堤

C 、修建水库

6、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是(

A 、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C 、东南地区和东北地区

B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三江平原 D 、华北和西北地区 )

D 、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7、下列做法,不利于节水的是(

A 、漫灌

B 、喷灌

C 、滴灌

8、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

A 、伏季休渔 B、草原开垦耕地 9、读图,该图反映的现象是( )

C 、草原过度放牧 D 、占用耕地建坟

A 、 滥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 B 、 围湖造田,造成洪灾威胁 C 、 滥垦草原,造成风沙盛行 D 、 烧柴草,造成大气污染

10、我国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指(

A 、工业

B 、农业

D 、交通运输业

C 、旅游业

11、现阶段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

A 、公路运输

B 、铁路运输

D 、管道运输

C 、航空运输

12、京九线的起止点是(

A 、北京—九江 B、北京—九龙 C 、北京—九华山 D、北京—上海 13、下列图中表示郑州铁路枢纽的是(

14、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是(

A 、秦岭——淮河一线 C 、昆仑山——祁连山

B 、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D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15、西部大开发中,国家投入巨资鼓励农民退耕还林还草的根本目的是(

A 、大力发展林业、畜牧业

C 、旅游业

B 、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D 、美化旅游环境

C 、改善、保护西部生态环境 16、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

A 、农业

B 、工业

D 、交通运输业

17、下列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的是(

A 、电子和新材料 C 、电子和信息类

B 、新材料和新能源 D 、生物技术和信息类

18、两箱急救药品从北京送到拉萨,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A 、铁路

B 、公路

C 、河运

D 、航空

19、历史上我国著名的“四大米市”(长沙、武汉、九江、无锡)形成的原因之一是( )

A 、河运便利

B 、海运便利

C 、公路众多 )

C 、沿海地区

D 、内陆地区 D 、铁路纵横

20、我国四大工业基地都分布在(

A 、沿边地区

二、综合题

21、读下列图回答问题:

B 、沿江地区

(1)从图A 中可以看出,耕地、林地、难利用的土地分别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 %、 %和 %。

(2)从图A 中分析得出我国耕地、林地比重 ,难利用的土地比重 ,后备土地资源 。所以我国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从图B 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均耕地持续 ,原因之一是

持续增长。除此原因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至少写两个) 、 等。你认为保护耕地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两点) 。

22、读“我国南方和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和“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部 区(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大致以 一线为界,以北耕地以 为主,以南耕地以 为主。

(2)上述南北方耕地分布差异的原因是 。 (3)我国北方土地资源比南方 (多或少),水资源北方比南方 (多或少),这种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对农业生产是否合理? 。

(4)目前我国正实施的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入华北、西北地区的引水工程是 工程。

23、根据右图回答:

(1)图中A 线大致是我国 毫米等降水量线。 (2)①是我国东部 区(季风区或非季风区)。①的平原区农业生产以 业为主,②以 业为主。

(3)①区以 (山脉、河流)为界,分为北方和南方。南北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填写下表:

24、下图中的A 、B 、C 三地,A 为城市中心区,B 为城市郊区,C 为远离城市的山区。居住在B 、C 两地的农民面临如下两种选择:①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②种植蔬菜,发展肉、乳、禽、蛋生产。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 地应选择 ,原因是 。 (2)C 地应选择 ,原因是 。 (3)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自然因素是 、 等,社会经济条件有 、 等。

25、读右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 市;② 市; ③ 市;④ 江; ⑤ 湖;⑥ 海。 ⑦ 线铁路 (2)该图是我国的 工业基地,它是我国著名的 (重、轻、综合性)工业基地。试从资源、交通、市场、科技等方

面简要分析该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

(3)②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高新技术产业产品

含量很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大多依附于 ,呈现出 、 的分布特点。

(4)本区工业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二十多年来乡镇企业还迅速蓬勃地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将会(

);(填下列选项的字母代码)

B 、加大城乡差别

D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A 、使工业分布不均衡 C 、阻碍农业的发展

26、下列货物,从起点到终点,选择哪些运输方式最合适(在表中用√表示)。


相关文章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