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5题。
傅雷家书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抖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甜,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_________。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1954年1月30日晚)
1.读第一段,回答下面问题。
(1)第一段“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用原文回答,15字以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二段中,作者写道:“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读第二段,回答下面问题。
(1)作者说这话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0字以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画波浪线的两处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愉悦之情,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选择其中一处来分析,说说它何以能表达出强烈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二段横线上的应是下面哪一句?简要说明理由。
(1)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2)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1)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傅雷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本文后,结合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写出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不得分)。
2、回忆儿子的往事这件事(“儿子的往事”不得分)。因回忆儿子的往事(回想与儿子在一起的日子)而快乐,因儿子离开父母(只能靠回忆来寄托思念情)而惆怅。
3、①儿子变成了朋友(“我又多了一个朋友”不得分)。②第一处从“转折”或“衬托”的角度作答即可;第二处从“反问”角度作答即可。
4、应选第二句。第二句与全文语气、口吻相一致,态度谦和,语气亲切,像和朋友谈心一般。(能答出本文的语言特色得满分,单就语言得体如“生硬”、“绝对”、“含蓄”、“有分寸”这一层面回答,得1分。)
5、①青年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二点内容,答出一点得1分。可用自己的话表述,也可用文中的话转述。)②长辈应克服落伍、迂腐、不够耐心、不太讲就说话技巧等弱点。(本题应综合“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和“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两处回答,只涉及其中一处。)③建立和谐融洽、没有隔膜的朋友般的关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5题。
傅雷家书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抖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甜,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_________。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1954年1月30日晚)
1.读第一段,回答下面问题。
(1)第一段“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用原文回答,15字以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二段中,作者写道:“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读第二段,回答下面问题。
(1)作者说这话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0字以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画波浪线的两处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愉悦之情,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选择其中一处来分析,说说它何以能表达出强烈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二段横线上的应是下面哪一句?简要说明理由。
(1)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2)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1)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傅雷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本文后,结合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写出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不得分)。
2、回忆儿子的往事这件事(“儿子的往事”不得分)。因回忆儿子的往事(回想与儿子在一起的日子)而快乐,因儿子离开父母(只能靠回忆来寄托思念情)而惆怅。
3、①儿子变成了朋友(“我又多了一个朋友”不得分)。②第一处从“转折”或“衬托”的角度作答即可;第二处从“反问”角度作答即可。
4、应选第二句。第二句与全文语气、口吻相一致,态度谦和,语气亲切,像和朋友谈心一般。(能答出本文的语言特色得满分,单就语言得体如“生硬”、“绝对”、“含蓄”、“有分寸”这一层面回答,得1分。)
5、①青年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二点内容,答出一点得1分。可用自己的话表述,也可用文中的话转述。)②长辈应克服落伍、迂腐、不够耐心、不太讲就说话技巧等弱点。(本题应综合“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和“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两处回答,只涉及其中一处。)③建立和谐融洽、没有隔膜的朋友般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