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光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山谷中的谜底》光盘教学体会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蒲峪九年制学校 董宝强(Dongbaoqiang)邮编 726002
【内容提要】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同时,如何发挥媒体光盘的作用,我主要就利用光盘在教学《山谷中的谜底》一课,来谈谈光盘教学的优点,即光盘教学解决了课件制作不娴熟的问题,课例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例引导学生学会了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利用课例中的课件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关键词】媒体光盘 课件 应用
【作者简介】我叫董宝强,男,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蒲峪乡李岭村人。1992年毕业于商州师范学校,2000年参加陕西师大小学教育专科学习并取得了专科毕业证书。小学高级语文教师,现在蒲峪九年制学校工作,担任学校教导工作并从事六年级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多年来一直担任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致力于小学语文学科的教法、学法的研究。
【正文】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县区的创建,国家给各校配备了适应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设备设施,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学校都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令课堂教学走出了“一支粉笔一本书” 的格局,步入了具有声、像、影的五彩缤纷的世界,课堂教学形象直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同时,如何发挥媒体光盘的作用,它仅局限于教师的学习和教研吗?不是的,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可用,前不久我就尝试运用媒体光盘中黄亚芬老师的课例教学了《山谷中的谜底》一课,觉得很有实效。
一、光盘课例解决了自己课件制作不娴熟的问题,利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教学《山谷的谜底》一课时自己准备使用课件但在搜集图片时找不到理想的图片,特别是加拿大的魁北克省南北走向的山谷及雪松独特景观的图片,于是我发现了光盘课例上黄教师制作的课件比较理想,不仅有此图片并且有暴风雪中雪松上的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反弹……反复的积,反复的弯,反复的落,反复的弹”的精彩动画,在无条件将其剪辑制作课件的情况下我灵机一动何不用此课例来教学呢!我将其顺手拈来使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
二、课例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同一人从事一个年级的语文教学长达一年甚至几年,师生彼此比较熟悉,教
师的教学风格学生心知肚明,在课堂上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学生觉得不够新鲜,索然无闻,兴趣不高,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最可行的办法就是让“光盘”来上课,名师的课堂实录学生将会觉得比较新颖,兴趣高涨。课前我观看了课例,分析了学情,在哪儿暂停引导学生学习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给学生讲清这节课请一位新老师来上课,大家可要好好参与呀,学生听后兴致很高,在课上简单组织教学后引导学生看课例导课,在引导学生揭题、读题、质疑,魁北克省南北走向的山谷及雪松独特景观图片出现后暂停,运用课例中黄老师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观看思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看到的景观,再听课例上学生的介绍,这一环节的导课不仅使学生直观的了解了加拿大的魁北克省南北走向的山谷及雪松独特景观,,而且让学生走进课例和课例中的学生一起亲历学习、思考、交流的过程,并随机学习了课文一二自然段,明确了山谷中的谜底的谜面,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
三、课例引导学生学会了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新课标在指导学生学习方面提出了要做好教师的角色定位,倡导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如何让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目前的课堂现状看,稍有不慎便易走入问题的迷宫,为了更好的改变课堂教学一味的一问到底这一不可取之法,简便方法就要“授人以渔”,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执教这节课时我借用了课例中黄教师“在学中问,在问中学”这一方法收效较好。课始在学生观看了加拿大的魁北克省南北走向的山谷及雪松独特景观后,借用课例中黄老师的引言发问:“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这节课我们运用在学中问,在问中学这一方法学习课文,刚才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学生积极思考质疑“这个山谷在哪儿?谜是什么?谜底又是什么?”学生质疑后带着问题自学解疑。看了图片,介绍了图片后又发问:“你又有什么疑问呢?”学生质疑:“这一景观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个谜底到底是什么?……”课中在读了第三段“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先下弯曲……反弹……就这样,反复的积,反复的弯,反复的落……”黄老师问:“读到这儿你又产生那些性的疑问呢?”学生又质疑:“一定程度指什么程度?雪松的独特本领是什么?……”老师每引导学习一部分借助课件引发学生质疑,读文,再质疑再读文这样在学中不断地问,在问中不断的学,如此反复进行,过渡自然,每一次引导质疑后,我都有效地调控了光盘的播放速度,该读的让学生和课例中的学生一起去读,该思考的让学生又一起去自读、自悟、交流,再看课例中学生的交流过程及发言,有的学生激动地说:“怎么和我说的一样呢!”有的说:“我的回答差一点点,我心里知道这样,但不知怎样表达……”
学生的成就之感油然而生,整节课在这一方法的指导下学生读的认真、思考的仔细,发言积极,交流热烈,简直就是在和课例中的学生开展比赛,兴趣高涨,见解独特,不仅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学会了读书、学习方法。
四、利用课例中的课件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第二个旅行者的话和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单就引导学生借文中的画面及朗读、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理解远远不足,有一定难度,如何更形象直观,易于理解呢?在教学中我又利用课例中的课件及黄老师的引导指导学生学习,特别是引导理解“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和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过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这集中体现雪松特性与品格的子时,借用课件出示句子,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读不好听课例中学生的朗读,跟着读,然后找关键词语,对照课件重点感悟“弹性、弯曲、反弹、依旧保持”等词语并让学生观看课例中黄老师的动画课件帮助学生直观感悟“弹性”“弯曲”“反弹”。在观看交流后,学生领悟到了“弹性”是机动灵活,能够应变的重要条件;而及时“反弹”才是“弹性”的重要性能;“弯曲”只是暂时的退让,是应变的一种策略,最后能“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才是“弯曲”的最终目的和必然结果。并借助此课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教学“就这样反复的积,反复的弯,反复的落,反复的弹……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一句,学生在观看课件动画演示后,和课例中的学生一起在黄老师创设的多种形式的情境中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感悟到了雪松与风雪抗争过程的艰辛,想像并感受到了暴雪之大,体会到了雪松承受的压力之大和在承受不了时做出适当让步的智慧与策略,在“反复的落,反复的弹”中知道了雪松最终的抗争结果是获得胜利,感受到了雪松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一环节为教学旅行者的话和最后一段话的意思这一难点做了很好的铺垫,学生学习此部分时在充分的读、思考、联系上下文和结合自己的经验谈出了雪松的“弯曲”是为了赢得“反弹”的机会,从而能够“生存和很好的发展”,“ 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的表现,明白了“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启发人们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一样可以很好的发展”这一道理,重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省时省力。
以上是自己利用光盘课例进行教学的点滴收获,优秀课例是近几年来实验区教师学习课程标准进行实验教学工作的结晶,它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很值得学习借鉴。不过在使用课例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提前观看、备课,对教学进程做好调控,该质疑的要引导学生质疑,该交流讨论的要暂停光盘让
学生交流讨论,待学生交流之后再继续播放,让学生看看别的学校的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见解,这样两相结合对问题的认识就更深刻了。如果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进行回放,使用起来挺方便的,但在使用时不可不备课而上成让学生“看电视”的电教课,那样是很低效的。
【参考文献】 《国家新课程标准优秀课例》
邮编:726002
地址: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蒲峪九年制学校
手机号:[1**********]
课例光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山谷中的谜底》光盘教学体会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蒲峪九年制学校 董宝强(Dongbaoqiang)邮编 726002
【内容提要】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同时,如何发挥媒体光盘的作用,我主要就利用光盘在教学《山谷中的谜底》一课,来谈谈光盘教学的优点,即光盘教学解决了课件制作不娴熟的问题,课例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例引导学生学会了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利用课例中的课件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关键词】媒体光盘 课件 应用
【作者简介】我叫董宝强,男,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蒲峪乡李岭村人。1992年毕业于商州师范学校,2000年参加陕西师大小学教育专科学习并取得了专科毕业证书。小学高级语文教师,现在蒲峪九年制学校工作,担任学校教导工作并从事六年级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多年来一直担任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致力于小学语文学科的教法、学法的研究。
【正文】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县区的创建,国家给各校配备了适应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设备设施,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学校都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令课堂教学走出了“一支粉笔一本书” 的格局,步入了具有声、像、影的五彩缤纷的世界,课堂教学形象直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同时,如何发挥媒体光盘的作用,它仅局限于教师的学习和教研吗?不是的,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可用,前不久我就尝试运用媒体光盘中黄亚芬老师的课例教学了《山谷中的谜底》一课,觉得很有实效。
一、光盘课例解决了自己课件制作不娴熟的问题,利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教学《山谷的谜底》一课时自己准备使用课件但在搜集图片时找不到理想的图片,特别是加拿大的魁北克省南北走向的山谷及雪松独特景观的图片,于是我发现了光盘课例上黄教师制作的课件比较理想,不仅有此图片并且有暴风雪中雪松上的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反弹……反复的积,反复的弯,反复的落,反复的弹”的精彩动画,在无条件将其剪辑制作课件的情况下我灵机一动何不用此课例来教学呢!我将其顺手拈来使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
二、课例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同一人从事一个年级的语文教学长达一年甚至几年,师生彼此比较熟悉,教
师的教学风格学生心知肚明,在课堂上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学生觉得不够新鲜,索然无闻,兴趣不高,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最可行的办法就是让“光盘”来上课,名师的课堂实录学生将会觉得比较新颖,兴趣高涨。课前我观看了课例,分析了学情,在哪儿暂停引导学生学习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给学生讲清这节课请一位新老师来上课,大家可要好好参与呀,学生听后兴致很高,在课上简单组织教学后引导学生看课例导课,在引导学生揭题、读题、质疑,魁北克省南北走向的山谷及雪松独特景观图片出现后暂停,运用课例中黄老师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观看思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看到的景观,再听课例上学生的介绍,这一环节的导课不仅使学生直观的了解了加拿大的魁北克省南北走向的山谷及雪松独特景观,,而且让学生走进课例和课例中的学生一起亲历学习、思考、交流的过程,并随机学习了课文一二自然段,明确了山谷中的谜底的谜面,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
三、课例引导学生学会了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新课标在指导学生学习方面提出了要做好教师的角色定位,倡导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如何让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目前的课堂现状看,稍有不慎便易走入问题的迷宫,为了更好的改变课堂教学一味的一问到底这一不可取之法,简便方法就要“授人以渔”,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执教这节课时我借用了课例中黄教师“在学中问,在问中学”这一方法收效较好。课始在学生观看了加拿大的魁北克省南北走向的山谷及雪松独特景观后,借用课例中黄老师的引言发问:“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这节课我们运用在学中问,在问中学这一方法学习课文,刚才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学生积极思考质疑“这个山谷在哪儿?谜是什么?谜底又是什么?”学生质疑后带着问题自学解疑。看了图片,介绍了图片后又发问:“你又有什么疑问呢?”学生质疑:“这一景观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个谜底到底是什么?……”课中在读了第三段“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先下弯曲……反弹……就这样,反复的积,反复的弯,反复的落……”黄老师问:“读到这儿你又产生那些性的疑问呢?”学生又质疑:“一定程度指什么程度?雪松的独特本领是什么?……”老师每引导学习一部分借助课件引发学生质疑,读文,再质疑再读文这样在学中不断地问,在问中不断的学,如此反复进行,过渡自然,每一次引导质疑后,我都有效地调控了光盘的播放速度,该读的让学生和课例中的学生一起去读,该思考的让学生又一起去自读、自悟、交流,再看课例中学生的交流过程及发言,有的学生激动地说:“怎么和我说的一样呢!”有的说:“我的回答差一点点,我心里知道这样,但不知怎样表达……”
学生的成就之感油然而生,整节课在这一方法的指导下学生读的认真、思考的仔细,发言积极,交流热烈,简直就是在和课例中的学生开展比赛,兴趣高涨,见解独特,不仅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学会了读书、学习方法。
四、利用课例中的课件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第二个旅行者的话和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单就引导学生借文中的画面及朗读、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理解远远不足,有一定难度,如何更形象直观,易于理解呢?在教学中我又利用课例中的课件及黄老师的引导指导学生学习,特别是引导理解“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和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过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这集中体现雪松特性与品格的子时,借用课件出示句子,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读不好听课例中学生的朗读,跟着读,然后找关键词语,对照课件重点感悟“弹性、弯曲、反弹、依旧保持”等词语并让学生观看课例中黄老师的动画课件帮助学生直观感悟“弹性”“弯曲”“反弹”。在观看交流后,学生领悟到了“弹性”是机动灵活,能够应变的重要条件;而及时“反弹”才是“弹性”的重要性能;“弯曲”只是暂时的退让,是应变的一种策略,最后能“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才是“弯曲”的最终目的和必然结果。并借助此课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教学“就这样反复的积,反复的弯,反复的落,反复的弹……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一句,学生在观看课件动画演示后,和课例中的学生一起在黄老师创设的多种形式的情境中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感悟到了雪松与风雪抗争过程的艰辛,想像并感受到了暴雪之大,体会到了雪松承受的压力之大和在承受不了时做出适当让步的智慧与策略,在“反复的落,反复的弹”中知道了雪松最终的抗争结果是获得胜利,感受到了雪松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一环节为教学旅行者的话和最后一段话的意思这一难点做了很好的铺垫,学生学习此部分时在充分的读、思考、联系上下文和结合自己的经验谈出了雪松的“弯曲”是为了赢得“反弹”的机会,从而能够“生存和很好的发展”,“ 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的表现,明白了“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启发人们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一样可以很好的发展”这一道理,重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省时省力。
以上是自己利用光盘课例进行教学的点滴收获,优秀课例是近几年来实验区教师学习课程标准进行实验教学工作的结晶,它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很值得学习借鉴。不过在使用课例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提前观看、备课,对教学进程做好调控,该质疑的要引导学生质疑,该交流讨论的要暂停光盘让
学生交流讨论,待学生交流之后再继续播放,让学生看看别的学校的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见解,这样两相结合对问题的认识就更深刻了。如果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进行回放,使用起来挺方便的,但在使用时不可不备课而上成让学生“看电视”的电教课,那样是很低效的。
【参考文献】 《国家新课程标准优秀课例》
邮编:726002
地址: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蒲峪九年制学校
手机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