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法试题及参考答案

试题及参考答案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对偶婚制 指一男一女在一定时期相对稳定地对偶同居的婚姻形态。这种结合并不牢固,很容易为一方或双方破坏,它是从群婚制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的中间环节

件。

3. 家事代理权

互享有家事代理权。

4.婚姻自由 公民有权按照法律的规定,自主自愿地决定自己的婚姻问题,排除任何人的强制和干涉。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

5.婚姻终止 夫妻关系借以消灭的法律事实,又称婚姻的消灭。婚姻终止的原因有二:一是配偶死亡,二是依法离婚。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 亲属关系在我国婚姻法上有哪些效力?

2. 简述扶养的概念和特征。(按广义上的抚养作答,包括抚养和赡养)

五、论述题(本题14分)

试论我国婚姻法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

四、简答题

1 .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1分)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双方享有平等的所有权。(1分)夫妻之间有互相扶养的义务(1分)父母与子女间有抚养教育、赡养扶助的义务(1分)祖孙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有抚养和赡养的义务;(1分)兄弟姊妹在一定条件下有互相扶养的义务。(1分)

2.(1)扶养指亲属间相互供养的法律责任。(1分)

(2)扶养发生在法律上规定的一定亲属之间,该义务是必须履行的义务。(1分)

(3)扶养是一种法律关系,扶养方为义务人,被扶养方为权利人(1分)

(4)履行扶养义务是有条件的,以义务人有能力扶养和权利人有必要受扶养为限。

(2分)

(5)扶养是当事人间相互对等的义务,而不是单方的义务。(1分)

五、论述题

(1)非婚生子女是指没有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的子女。(2分)在私有制社会里,非 婚生子女历来遭受歧视,社会地位及家庭地位低下。(1分)近现代,许多国家在法律上 采取了一定的对策,改善非婚生子女的待遇。(1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非婚生子女与 婚生子女的地位,在法律上是平等的。(1分)

(2)我国婚姻法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

危害和歧视”。(2分)婚姻法中有关父母子女间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如抚养教育、管教保护、赡养扶助和遗产继承等,均适用干父母和非婚生子女。(2分)(3)婚姻法还规定:“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2分)(按修正前的婚姻法第19条2款作答,亦属正确)。这一规定适用于生父与生母未结婚的情况。(l分)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和负担的方式 2.“同姓不婚” 本义指同姓男女不得互为夫妻,是中国古代礼、法规定的结婚禁止条指日常家务活动的代理权,亦即因家庭事务而与第三人为一定法律行为时的代理权。被代理人需对代理行为所产生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许多国家立法承认夫妻相

应根据生父与生母的经济收入情况,先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确定。(2分)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题10分,第2题14分,共24分)

1. 张男与王女是中学同学,1998年3月两人订婚。订婚后,张男外出打工。张男外出打工期间,常与王女书信往来,感情一直很好。1999年6月,王女的父亲因欠同村李男赌债,同意将女儿嫁给李男抵债。王女在父亲的哀求与威逼之下,不得已于同年10月与李男结婚,并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张男闻讯,于同年11月回村,陪同王女去当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宣布李男与王女的婚姻无效,并要求确认自己与王女的婚姻关系有效。

试就本案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

(1)张男与王女之间是否存在婚姻关系?

(2)李男与王女的婚姻关系是否有效?

2. 原告李某(女)与被告潘某(男)原系远亲关系,自幼相识,1984年4月确定恋爱关系,并于同年10月开始同居共同生活。1985年1月双方登记结婚,与潘某的父、母(王某)共同生活。7月生育一子潘晓。1984年4月,潘某由其父母、单位领导等送至上海市某精神病防治院诊治,被诊断为轻度精神病。李某知晓上述情况。结婚登记时,潘某的父母坚决反对。潘某单位在其要求出具结婚登记证明时,将潘某的病情告知了李某。李某坚持认为潘某的病婚后可以治愈,故要求潘某单位出具结婚证明。但婚后5年多的时间里,潘某一直病假,有一半以上时间在医院住院治疗,未能治愈。原告起诉及案件审理期间,被告尚在住院治疗。原告诉称:婚前虽然知道被告患有精神病,但自认为婚后可以痊愈,故与被告结婚。但婚后被告精神病久治不愈,故起诉坚决要求离婚,并提出子女由自己抚养,潘某祖上遗留的16张古画是夫妻共同财产,一半应归自己所有。被告的法定代理人王某辩称:原告既然婚前知道被告系精神病患者而与之结婚,现在又以被告患精神病为由起诉离婚,是不道德的,故坚决不同意原、被告离婚;并主张该古画是潘某和王某的共同财产,理由是古画是潘某的父亲去世时留下的潘家祖传财产。李某不能对古画享有权利。但李某仍主张古画是夫妻共同财产,自己对一半的古画享有权利。

试就本案情节,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

1. 人民法院是否应判决原告李某与被告潘某离婚?为什么?

2.被告潘某祖上遗留的16张古画是否为潘某与李某的夫妻共同财产?为什么?李某依法对多少张古画享有权利?为什么?

六、案例分析题

1.(1)张男与王女不存在婚姻关系(2分)因为两人并未按婚姻法的规定办理结婚登记手 续。(2分)双方虽订立了婚约,但婚约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且订婚不等于结婚。(l分)

(2)李男与王女的婚姻关系无效(2分)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结婚必须完全

愿。本案中,王女与李男结婚并非出于自愿,不符合结婚条件,因此两人的婚姻关系无效。(此答案是以婚姻法修正前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为依据的。按照修正后的婚姻法第十一条的规定,李男与王女的婚姻应按可撤消的婚姻处理。照此作答亦属正确,而且应当说是更为正确)。(3分)

2. (1)人民法院应判决原、被告离婚(1分)。根据我国有关司法解释:婚前知道对方患

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久治不愈的,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2分)。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本案原告明知被告患有精神病而与之结婚,但被告婚后5年多未痊愈,夫妻感情确已破裂(1分),故法院应准予原、被告离婚。

(2)不是潘某与李某的夫妻共同财产(1分)。夫妻共同财产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所得的财产(1分),其中包括一方或双方继承、受赠的财产(1分)。本案中的16张古画是被告潘某的父亲去世时留下的,其母对一部分古画也享有继承权(1分)。李某依法可分得2张古画(1分)。16张古画是被告潘某的父亲和母亲王某的夫妻共同财产,一人一半,各8张(1分),潘父死后,其所有的8张画由潘某和其母王某继承,各4张(2分),被告潘某所得的4张为潘某与李某的夫妻共同财产,李某可分得2张(2分)。

试题及参考答案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对偶婚制 指一男一女在一定时期相对稳定地对偶同居的婚姻形态。这种结合并不牢固,很容易为一方或双方破坏,它是从群婚制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的中间环节

件。

3. 家事代理权

互享有家事代理权。

4.婚姻自由 公民有权按照法律的规定,自主自愿地决定自己的婚姻问题,排除任何人的强制和干涉。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

5.婚姻终止 夫妻关系借以消灭的法律事实,又称婚姻的消灭。婚姻终止的原因有二:一是配偶死亡,二是依法离婚。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 亲属关系在我国婚姻法上有哪些效力?

2. 简述扶养的概念和特征。(按广义上的抚养作答,包括抚养和赡养)

五、论述题(本题14分)

试论我国婚姻法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

四、简答题

1 .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1分)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双方享有平等的所有权。(1分)夫妻之间有互相扶养的义务(1分)父母与子女间有抚养教育、赡养扶助的义务(1分)祖孙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有抚养和赡养的义务;(1分)兄弟姊妹在一定条件下有互相扶养的义务。(1分)

2.(1)扶养指亲属间相互供养的法律责任。(1分)

(2)扶养发生在法律上规定的一定亲属之间,该义务是必须履行的义务。(1分)

(3)扶养是一种法律关系,扶养方为义务人,被扶养方为权利人(1分)

(4)履行扶养义务是有条件的,以义务人有能力扶养和权利人有必要受扶养为限。

(2分)

(5)扶养是当事人间相互对等的义务,而不是单方的义务。(1分)

五、论述题

(1)非婚生子女是指没有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的子女。(2分)在私有制社会里,非 婚生子女历来遭受歧视,社会地位及家庭地位低下。(1分)近现代,许多国家在法律上 采取了一定的对策,改善非婚生子女的待遇。(1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非婚生子女与 婚生子女的地位,在法律上是平等的。(1分)

(2)我国婚姻法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

危害和歧视”。(2分)婚姻法中有关父母子女间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如抚养教育、管教保护、赡养扶助和遗产继承等,均适用干父母和非婚生子女。(2分)(3)婚姻法还规定:“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2分)(按修正前的婚姻法第19条2款作答,亦属正确)。这一规定适用于生父与生母未结婚的情况。(l分)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和负担的方式 2.“同姓不婚” 本义指同姓男女不得互为夫妻,是中国古代礼、法规定的结婚禁止条指日常家务活动的代理权,亦即因家庭事务而与第三人为一定法律行为时的代理权。被代理人需对代理行为所产生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许多国家立法承认夫妻相

应根据生父与生母的经济收入情况,先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确定。(2分)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题10分,第2题14分,共24分)

1. 张男与王女是中学同学,1998年3月两人订婚。订婚后,张男外出打工。张男外出打工期间,常与王女书信往来,感情一直很好。1999年6月,王女的父亲因欠同村李男赌债,同意将女儿嫁给李男抵债。王女在父亲的哀求与威逼之下,不得已于同年10月与李男结婚,并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张男闻讯,于同年11月回村,陪同王女去当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宣布李男与王女的婚姻无效,并要求确认自己与王女的婚姻关系有效。

试就本案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

(1)张男与王女之间是否存在婚姻关系?

(2)李男与王女的婚姻关系是否有效?

2. 原告李某(女)与被告潘某(男)原系远亲关系,自幼相识,1984年4月确定恋爱关系,并于同年10月开始同居共同生活。1985年1月双方登记结婚,与潘某的父、母(王某)共同生活。7月生育一子潘晓。1984年4月,潘某由其父母、单位领导等送至上海市某精神病防治院诊治,被诊断为轻度精神病。李某知晓上述情况。结婚登记时,潘某的父母坚决反对。潘某单位在其要求出具结婚登记证明时,将潘某的病情告知了李某。李某坚持认为潘某的病婚后可以治愈,故要求潘某单位出具结婚证明。但婚后5年多的时间里,潘某一直病假,有一半以上时间在医院住院治疗,未能治愈。原告起诉及案件审理期间,被告尚在住院治疗。原告诉称:婚前虽然知道被告患有精神病,但自认为婚后可以痊愈,故与被告结婚。但婚后被告精神病久治不愈,故起诉坚决要求离婚,并提出子女由自己抚养,潘某祖上遗留的16张古画是夫妻共同财产,一半应归自己所有。被告的法定代理人王某辩称:原告既然婚前知道被告系精神病患者而与之结婚,现在又以被告患精神病为由起诉离婚,是不道德的,故坚决不同意原、被告离婚;并主张该古画是潘某和王某的共同财产,理由是古画是潘某的父亲去世时留下的潘家祖传财产。李某不能对古画享有权利。但李某仍主张古画是夫妻共同财产,自己对一半的古画享有权利。

试就本案情节,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

1. 人民法院是否应判决原告李某与被告潘某离婚?为什么?

2.被告潘某祖上遗留的16张古画是否为潘某与李某的夫妻共同财产?为什么?李某依法对多少张古画享有权利?为什么?

六、案例分析题

1.(1)张男与王女不存在婚姻关系(2分)因为两人并未按婚姻法的规定办理结婚登记手 续。(2分)双方虽订立了婚约,但婚约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且订婚不等于结婚。(l分)

(2)李男与王女的婚姻关系无效(2分)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结婚必须完全

愿。本案中,王女与李男结婚并非出于自愿,不符合结婚条件,因此两人的婚姻关系无效。(此答案是以婚姻法修正前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为依据的。按照修正后的婚姻法第十一条的规定,李男与王女的婚姻应按可撤消的婚姻处理。照此作答亦属正确,而且应当说是更为正确)。(3分)

2. (1)人民法院应判决原、被告离婚(1分)。根据我国有关司法解释:婚前知道对方患

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久治不愈的,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2分)。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本案原告明知被告患有精神病而与之结婚,但被告婚后5年多未痊愈,夫妻感情确已破裂(1分),故法院应准予原、被告离婚。

(2)不是潘某与李某的夫妻共同财产(1分)。夫妻共同财产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所得的财产(1分),其中包括一方或双方继承、受赠的财产(1分)。本案中的16张古画是被告潘某的父亲去世时留下的,其母对一部分古画也享有继承权(1分)。李某依法可分得2张古画(1分)。16张古画是被告潘某的父亲和母亲王某的夫妻共同财产,一人一半,各8张(1分),潘父死后,其所有的8张画由潘某和其母王某继承,各4张(2分),被告潘某所得的4张为潘某与李某的夫妻共同财产,李某可分得2张(2分)。


相关文章

  • 比较初等教育简答题
  • 简答论述: 1.比较教育的使命和任务.(试题分值:10分) 参考答案:比较教育的三大使命是:科学的使命.人文的使命和决策的使命.五大任务是:(1)了解别国的教育 (2)认识本国的教育 (3)认识教育的规律(4)推动教育改革 (5) 增进国际 ...查看


  • 2013年10月自学考试婚姻家庭法试题及答案
  • 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婚姻家庭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关于婚姻家庭法与其他民事法律的区别,表述正确的是(A) A.婚姻家庭法领域中的人身权是基于特定的亲属身份而享有的,在性质上不 ...查看


  • 2010年6月20日重庆公务员面试真题 - 公务员考试在线
  • 1. 对于"公务员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谈谈你的理解. 2. 领导脾气不好,老是批评你,你怎么办? 3. 你负责组织开展单位的低碳办公活动,你怎么做? 4. 群众举报你的事件不真实,你怎么应对? 5 ...查看


  • 2017年南京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计算12+(-18)÷(-6)-(-3)×2的结果是( ) A . 7 B. 8 C. 21 D.36 ...查看


  • 山东中考试题分析
  • 山东省2010思想品德中考试题分析及2011年中考命题预测 张 太 峰 2010年山东省各地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可以说百花齐放各具特色.但各地试题的命制均以2010年应届毕业生实际学过的教材(七年级两册.八年级两册.九年级一册)和2009年5月 ...查看


  • 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 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认真阅读给定材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根据给定材料,概括我国教育不公平的具体表现(10分) 要求:准确.全面.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当前我国教育不公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 ...查看


  • 201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实务]模拟试题(1)
  • 201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实务>模拟试题(1) 一.单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60小题,每题1分.) 第1题老年社会工作者小兰所在的社区中,有位徐大爷一直患有高血压,某日突发脑梗塞,送到医院时就 ...查看


  • 2012年期末企业战略管理试题及答案
  • 今年的题只有单项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没有判断题和名词解释的.以下是今年考过的题哦!! ▲★案例分析宜家出走马甸变脸宜家在马甸15000平方米的店面,创造出5.4亿元/年的销售额.这个世界500强将在明年年初搬离马甸,引起了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 ...查看


  • 2017公需科目互联网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17公需科目互联网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心理层面的减压能帮助自己() A.明确自己的生活目标 B.健康饮食要注意 C.每日作息要定时 参考答案:A.明确自己的生活目标 2.心理问题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