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洞爆破设计方案
一、开挖方法
金汤隧道进出口为IV类花岗岩,有断层。节理裂隙发育破碎,采取台阶开挖,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的原则。
金汤隧道洞身仅次于晋宁-澄江期花岗内长岩,岩石致密坚硬,强度较高、完整性好,埋藏较深,为III、Ⅳ类围岩,开挖采用全断开挖。
二、炮眼布置(见爆破设计图)
洞身开挖断面51.2m2,根据进口段的施工图,III、IV类围岩采用二次衬砌,因此,在开挖时严格控制超欠挖,周边孔采用光面爆破。
1、周边孔采用光爆:中硬岩孔间距E=50cm;最小抵抗线W光=75cm,Ⅳ类围
岩光爆孔间距E=50cm,最小抵抗线W光=70~80cm,光爆孔密集系数K=0.8。周边孔
为32个。
2、辅助孔(塌落孔)
孔间距70~90cm,排距为70~80cm,共93个。
3、底板孔:孔间距为100~110cm,共11个。
4、掏槽孔采用楔形掏槽,孔间距分别为50cm,角度为65°,排距50cm,Ⅳ类围岩排距60cm,最小抵抗线为≤1.5 m,共12个。
5、合计布孔数为109个。
三、爆破器材的选择
1、在隧洞裂隙无渗透水和地下水的情况下使用2#硝铵岩石或2#铵锑岩石炸药。若出现地下水的情况下,使用乳化销铵炸药。
2、雷管:
采用ms1、3、5、7、9、11、13段非电雷管,周边孔用导爆索起爆。
四、底板眼的爆破与起爆顺序
1、底板眼加大用药量,装药集中度在0.2~0.25之间,并且最后同时起爆,以达到翻碴、底板平整、利于出碴的目的。
2、起爆顺序:
光面爆破:从掏槽眼开始,一层一层地往外进行,最后是周边光爆爆破。装瞬发雷管的炮眼采用正向起爆,其他炮眼采用反向起爆。即掏眼槽的首段采用正向装药起爆,其他炮眼则全部采用反向装药起爆。(见附图)
五、总装药量
Q=qLS
Q-一次(一个循环)爆破总装药量Kg;
q-单位岩石爆破炸药消耗量Kg/m3;
L-炮眼深度或循环设计进尺m;
S-断面积m2。
取:q按III类取0.8,
循环设计进尺3m,Q3=0.8×3×54=130 Kg;
六、光面爆破法的技术要求
①应根据围岩特点合理选择周边眼间距及周边眼的最小抗线。
②严格控制周边眼的装药量,并使药量沿炮眼全长均匀分布。
③周边眼宜采用小直径药卷和低爆速炸药。为满足装药结构要求,可借助传爆线以实现空气间隔装药。
④采用毫秒微差顺序起爆,应使周边爆破时有最好的临空面。周边眼同段的雷管起爆时间差应尽可能小。
⑤各光面爆破参数的选用:如周边眼间距(E)、最小抵抗线(V)、相对距(E/V)和装药集中度(q)等,应采用工程类比或根据爆破漏斗及成缝试验,选择光面爆破参数,关于爆破成缝试验可按《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附录B进行。
光面爆破效果
隧道施工开挖,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必然会有超挖。表所列允许平均超挖量,施工时必须严格掌握,才能达到此爆破效果。
采用光面爆破时,爆破振动速度应小于10cm/s。
炮孔布置图
平面图
隧洞爆破设计方案
一、开挖方法
金汤隧道进出口为IV类花岗岩,有断层。节理裂隙发育破碎,采取台阶开挖,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的原则。
金汤隧道洞身仅次于晋宁-澄江期花岗内长岩,岩石致密坚硬,强度较高、完整性好,埋藏较深,为III、Ⅳ类围岩,开挖采用全断开挖。
二、炮眼布置(见爆破设计图)
洞身开挖断面51.2m2,根据进口段的施工图,III、IV类围岩采用二次衬砌,因此,在开挖时严格控制超欠挖,周边孔采用光面爆破。
1、周边孔采用光爆:中硬岩孔间距E=50cm;最小抵抗线W光=75cm,Ⅳ类围
岩光爆孔间距E=50cm,最小抵抗线W光=70~80cm,光爆孔密集系数K=0.8。周边孔
为32个。
2、辅助孔(塌落孔)
孔间距70~90cm,排距为70~80cm,共93个。
3、底板孔:孔间距为100~110cm,共11个。
4、掏槽孔采用楔形掏槽,孔间距分别为50cm,角度为65°,排距50cm,Ⅳ类围岩排距60cm,最小抵抗线为≤1.5 m,共12个。
5、合计布孔数为109个。
三、爆破器材的选择
1、在隧洞裂隙无渗透水和地下水的情况下使用2#硝铵岩石或2#铵锑岩石炸药。若出现地下水的情况下,使用乳化销铵炸药。
2、雷管:
采用ms1、3、5、7、9、11、13段非电雷管,周边孔用导爆索起爆。
四、底板眼的爆破与起爆顺序
1、底板眼加大用药量,装药集中度在0.2~0.25之间,并且最后同时起爆,以达到翻碴、底板平整、利于出碴的目的。
2、起爆顺序:
光面爆破:从掏槽眼开始,一层一层地往外进行,最后是周边光爆爆破。装瞬发雷管的炮眼采用正向起爆,其他炮眼采用反向起爆。即掏眼槽的首段采用正向装药起爆,其他炮眼则全部采用反向装药起爆。(见附图)
五、总装药量
Q=qLS
Q-一次(一个循环)爆破总装药量Kg;
q-单位岩石爆破炸药消耗量Kg/m3;
L-炮眼深度或循环设计进尺m;
S-断面积m2。
取:q按III类取0.8,
循环设计进尺3m,Q3=0.8×3×54=130 Kg;
六、光面爆破法的技术要求
①应根据围岩特点合理选择周边眼间距及周边眼的最小抗线。
②严格控制周边眼的装药量,并使药量沿炮眼全长均匀分布。
③周边眼宜采用小直径药卷和低爆速炸药。为满足装药结构要求,可借助传爆线以实现空气间隔装药。
④采用毫秒微差顺序起爆,应使周边爆破时有最好的临空面。周边眼同段的雷管起爆时间差应尽可能小。
⑤各光面爆破参数的选用:如周边眼间距(E)、最小抵抗线(V)、相对距(E/V)和装药集中度(q)等,应采用工程类比或根据爆破漏斗及成缝试验,选择光面爆破参数,关于爆破成缝试验可按《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附录B进行。
光面爆破效果
隧道施工开挖,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必然会有超挖。表所列允许平均超挖量,施工时必须严格掌握,才能达到此爆破效果。
采用光面爆破时,爆破振动速度应小于10cm/s。
炮孔布置图
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