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进行师生双边活动,教师对学生提问,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课堂活动了。但是,有部分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常常会走入误区,导致课堂提问这一环节不能很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本文就课堂提问的常见误区及解决对策谈谈自己的浅见,以期引起大家重视,并对今后工作能有所帮助。
误区一:提问时“打破沙锅问到底”
正常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往往先问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起立回答。但是误区在于有些教师,在学生有准备地回答了一个问题后,不是对该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然后让其坐下继续思考新的问题,而是根据自己的思路,在学生未作思考的情况下对该生继续发问,直至该生彻底回答不上来。
这样做的结果,使学生最初勇于回答问题,最终却以失败的心情结束这一回合,从此变得畏畏缩缩,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其他同学一方面既没能对老师所提的新问题积极做出思考,另一方面也在教师的无意打击之下,再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了。这恐怕是教师所没有估计到的。
解决办法:教师要尊重学生,问学生一个问题,学生思考后勇于回答了,就应及时鼓励。如需问第二个问题,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将“穷追猛打”提问一人的做法分解为“小任务、多人次”的提问,调动学生思考、回答的积极性,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与回答中来。
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一、课堂提问现状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 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2. 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有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
3. 候答时间过短。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
4. 不注重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教师不仅要会问,而且要会听,会倾听学生的回答,才能捕捉可利用的生成性资源,否则,问题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无效。
二、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有效提问是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来的。所谓“有效”,《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有效提问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们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备教材要“懂、透、化”
这一点是绝大多数老师都知道的,但是,能否真正做到“深入”,却是我们每个老师需要反思的。笔者认为,对教材的研究,要达到“懂、透、化”的目标。 “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
“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 “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2. 备学生要 “实”
我们常说,“我们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学生、备学法”。
所谓“实”,是指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
比如,笔者在执教三年级数学第五册“可能性”一课时,针对可能性有大有小这一知识点,想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成语,这些成语能够巧妙地体现可能性的大小。第一次试讲,本以为很简单的成语,很多学生竟然没有听说过,更别说联系数学内容了。下课后,我及时反思自己,找来一部分学生,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对成语的认识和掌握情况。最后,我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了要提问的成语内容。再上课时,学生很顺利地解释了成语的内容,同时紧密联系到了课上所学的内容。课下,不少学生都对这一环节印象深刻,追着老师想要再说说。
3. 提问过程要突出学生主体
思维来自疑问。一般教师只看到让学生解答疑难是对学生的一种训练,其实,应答还是被动的。要求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发掘问题,是一种更高要求的训练。教师在设疑时应设法让学生在疑的基础上再生疑,然后鼓励、引导他们去质疑、解疑。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很自然地问一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也往往很配合地回答:“没问题。”如果总是“没问题”,那这一现象就极不正常了,恐怕就真的“有问题”了。对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认识,都永远不可能所有的人始终保持在同一个水平上,必然有高有低,有学得轻松的,也有学得困难的。也就是说,应该“有问题”。
“没问题”的问题,反映了教师的一种教育观念,似乎只有顺顺利利的一节课才是好课。其实不然,课上的这种“顺利”,只会培养出唯书唯上的人,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课上的这种“顺利”也会使学生缺少一种精神,一种实事求是、刨根问底的精神。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1)改变观念,树立“问题”意识。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数学修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问题意识。因此,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是数学教师肩负的责任之一,也是评价数学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
(2)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学生去思、去想、去问。教师不仅要在每节课堂上创造质疑机会,还要使学生真正开动脑筋想问题,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自己不懂的问题。把这一时间真正利用起来,而不是走走过场而已。为了使学生会提问题,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训练,可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以学生的身份去示范提问题。比如,二年级教材学习了“角的认识”,对于什么叫角,角各部分名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些内容,学生已经知道了。“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答道“没问题”。真的没问题了吗?“那我来问个问题”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角的大小为什么与边的长短无关呢?”经过讨论,大家明白了,角的边是射线,射线是没有长短的,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决定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教师从学生的角度示范提问题,久而久之,也就让学生有了提问题的意识,在引导学生提问题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善待”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无论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无论学生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只要是学生真实的想法,教师都应该首先对孩子敢于提问题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对问题本身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或请其他学生解答。对于颇有新意的问题或有独到的见解,不仅表扬他勇于提出问题,还要表扬他善于提出问题,更要表扬他提出问题的价值所在,进而引导大家学会如何去深层次地思考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提问题中感受到更大的收获,才会对提问题有安全感,才会越来越爱提问题,越来越会提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要慎用诸如“很好”、“非常好”、“不是,不对”等习惯性的评价。这样的评价过于强化对与错,天长日久,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于教师想要的东西上。我们可以适当地多使用一些中性的、接纳性的或者探究性的评价。比如:“噢,这是一种有道理的思路,还有其他思路吗?”“这个想法不错,我们还能补充点什么?”“很好的主意,但是我们怎么知道……”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继续学习。
总之,在实践中,教师要联系实际,优化提问内容,把握提问时机,讲究提问技巧,不断提高自己提问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我国著名教育 家陶行知 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纵观上述教学过程,其实该教师只抛出两个典型问题,却有效地激发出学生无穷的想法,真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笔者粗浅的谈几点认识。
一、有效提问的基石——精心预设问题
课堂有效提问的基石在于事先预设一个适宜的问题。课前精心的预设,能让教师更好地驾驭课堂。而一个适宜的问题往往能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轻松掌握重点,突破难点。那么如何设计一个适宜的问题呢?
1、创设情境, 问在学生兴趣点上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儿童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一些新颖、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可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要把握教学目标,依据教材,构思既有知识情趣,又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如教学“圆的认识”,可以设问“你们见过的自行车轮是什么形状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车轮吗?为什么?”“那么椭圆形的行不行?”随着这几个新奇问题的思考、讨论,学生思维逐步接近圆的本质,思维状态积极兴奋。
2、分析学生,问在学生最近发展区
《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也就是说我们要充分了解、熟悉、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的问题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如果问题过难,学生望而生畏,就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如果问题过易,学生不动脑筋就能轻易解答,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现代教学论研究认为:提问最好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挑战性,将学生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不达”的愤悱境界,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个兴奋中心,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旧知来积极探究。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将其分解,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形成一定坡度,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层层推进, 导引学生思维一步步延伸、扩展。
3、研究教材,问在学生有疑难处
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把握住教材的重点,尤其是难点处。对于教材的难点,教师要认真思考设计什么样的问题、设计几个问题,才能更好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难点
之一是让学生明白“余数小于除数”。在多位学生板演多条有余数的除法式子后,比较艺术地提出一个问题:“在计算过程中,你有哪些地方要提醒我们同学的?”而不是直截了当地问:“你在解题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呢?”学生探索的劲头更足了。果然,讨论的气氛很热烈,很快就得出了结论:“余数小于除数”。
所以课堂提问需问在学生有疑处,有疑问才会有争论,有争论才能辨别是非,也才能引起学生探求知识真理的兴趣,特别是经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之间的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会有一种“洞然若开”,“豁然开朗”之感。不仅使学生心理上、精神上得到满足,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有效提问的关键——遵守提问的原则 1、遵守提问的启发性原则,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想使我们的课堂提问进入这种境界,就必须用好、用足启发性原则。使我们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探索性、有一定的思索空间,不能淡如“白开水”。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激发学生探究知识本质的愿望,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
我们要相信学生的生活中积累是厚实的,学生的想象力是不可估量。因此,教师在设置提问时要富有启发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产生一种“欲罢不能,跃跃欲试”之态。让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灵感充斥课堂中。
2、遵守因材施教原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思想,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些都要求我们在课堂提问中,要面向全体,因人而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问要“量身定做”、提问要“量才而问”。难度较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一般的让中等生回答,较容易的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比较专业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回答。这样,每一个问题对于回答的学生来说都属于跳一跳才能摘到的苹果。实践证明,这样因人施问对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破除中差等生对提问的畏惧心理有很好的效果。
3、遵守及时评价原则,享受成功的喜悦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经常看到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就让其“坐下”并立即转入下一项活动;有的甚至不“请”其坐,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使学生处于尴尬境地。学生回答的到底对不对,好不好,只有教师自己知道。学生回答后,教师一定要对其作出适当的评价。对回答正确而且有独到见解的学生,教师不应吝啬自己的“大拇指”,应给予必要的甚至放大的赞扬。如本文案例中,该教师就能及时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精准的评价,称赞同学们是“火眼金睛”。而对于回答不够全面的同学,师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进一步启发学生全面考虑问题。而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师在不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应进一步进行追问,逐步启发学生得到正确答案。而不能摸棱两可,一味地表扬和迁就学生,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要适时进行指导,帮助其纠正。
可见,教师的评价非常重要,它既能让全体学生明白正确答案是什么,又能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享受回答问题带来的成功乐趣,从而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新一轮的学习中去。
三、有效提问的“催化剂”——善用提问的技巧
往往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1、策略一——以笑容迎接学生 课前精心预设了一系列质量较高的问题,而不善于提问的技巧,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的面部表情、语言语调、举手投足以及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提问时教师表现出不耐烦,动辄训斥、刁难,则会使学生惧怕、回避,甚至生厌,阻碍教学进程。相反,老师提问时面带微笑、用期盼与鼓励的目光,则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其思路清新,回答准确,语言优美,从而更加喜爱老师及该课程。
2、策略二——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在我们 许多 老师的课堂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景象: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后,如果学生不能很快作出回答,常常显得急不可耐,生怕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完不成。就会不断重复这个问题、或重新加以
解释、或提出别的问题、或叫其他的同学来回答,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形成答案并作出反应。有研究表明,如果教师提问后能等候一段时间,那么他们的课堂将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学生会给出更详细的答案;学生会自愿地给出更好的答案,拒绝或随意回答的情况就会减少;学生在分析和综合的水平上的评论就会增加,他们会做出更多的以证据为基础和更具有预见性的回答;学生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学生的评论会显示更大的自信;学生的成就感明显增强。如本文开始的案例中的教师每次提出一个有一定探索空间的问题后,并不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让学生或独立思考、或同桌交流一会儿,再回答。正因为该教师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所以学生给出的答案相对来说比较全面、具体、而且不乏个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新课程理念逐步融入课堂教学的背景下,我们教师要勤思考、多探索,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波澜起伏,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
课堂上进行师生双边活动,教师对学生提问,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课堂活动了。但是,有部分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常常会走入误区,导致课堂提问这一环节不能很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本文就课堂提问的常见误区及解决对策谈谈自己的浅见,以期引起大家重视,并对今后工作能有所帮助。
误区一:提问时“打破沙锅问到底”
正常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往往先问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起立回答。但是误区在于有些教师,在学生有准备地回答了一个问题后,不是对该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然后让其坐下继续思考新的问题,而是根据自己的思路,在学生未作思考的情况下对该生继续发问,直至该生彻底回答不上来。
这样做的结果,使学生最初勇于回答问题,最终却以失败的心情结束这一回合,从此变得畏畏缩缩,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其他同学一方面既没能对老师所提的新问题积极做出思考,另一方面也在教师的无意打击之下,再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了。这恐怕是教师所没有估计到的。
解决办法:教师要尊重学生,问学生一个问题,学生思考后勇于回答了,就应及时鼓励。如需问第二个问题,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将“穷追猛打”提问一人的做法分解为“小任务、多人次”的提问,调动学生思考、回答的积极性,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与回答中来。
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一、课堂提问现状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 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2. 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有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
3. 候答时间过短。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
4. 不注重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教师不仅要会问,而且要会听,会倾听学生的回答,才能捕捉可利用的生成性资源,否则,问题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无效。
二、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有效提问是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来的。所谓“有效”,《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有效提问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们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备教材要“懂、透、化”
这一点是绝大多数老师都知道的,但是,能否真正做到“深入”,却是我们每个老师需要反思的。笔者认为,对教材的研究,要达到“懂、透、化”的目标。 “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
“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 “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2. 备学生要 “实”
我们常说,“我们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学生、备学法”。
所谓“实”,是指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
比如,笔者在执教三年级数学第五册“可能性”一课时,针对可能性有大有小这一知识点,想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成语,这些成语能够巧妙地体现可能性的大小。第一次试讲,本以为很简单的成语,很多学生竟然没有听说过,更别说联系数学内容了。下课后,我及时反思自己,找来一部分学生,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对成语的认识和掌握情况。最后,我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了要提问的成语内容。再上课时,学生很顺利地解释了成语的内容,同时紧密联系到了课上所学的内容。课下,不少学生都对这一环节印象深刻,追着老师想要再说说。
3. 提问过程要突出学生主体
思维来自疑问。一般教师只看到让学生解答疑难是对学生的一种训练,其实,应答还是被动的。要求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发掘问题,是一种更高要求的训练。教师在设疑时应设法让学生在疑的基础上再生疑,然后鼓励、引导他们去质疑、解疑。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很自然地问一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也往往很配合地回答:“没问题。”如果总是“没问题”,那这一现象就极不正常了,恐怕就真的“有问题”了。对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认识,都永远不可能所有的人始终保持在同一个水平上,必然有高有低,有学得轻松的,也有学得困难的。也就是说,应该“有问题”。
“没问题”的问题,反映了教师的一种教育观念,似乎只有顺顺利利的一节课才是好课。其实不然,课上的这种“顺利”,只会培养出唯书唯上的人,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课上的这种“顺利”也会使学生缺少一种精神,一种实事求是、刨根问底的精神。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1)改变观念,树立“问题”意识。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数学修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问题意识。因此,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是数学教师肩负的责任之一,也是评价数学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
(2)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学生去思、去想、去问。教师不仅要在每节课堂上创造质疑机会,还要使学生真正开动脑筋想问题,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自己不懂的问题。把这一时间真正利用起来,而不是走走过场而已。为了使学生会提问题,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训练,可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以学生的身份去示范提问题。比如,二年级教材学习了“角的认识”,对于什么叫角,角各部分名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些内容,学生已经知道了。“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答道“没问题”。真的没问题了吗?“那我来问个问题”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角的大小为什么与边的长短无关呢?”经过讨论,大家明白了,角的边是射线,射线是没有长短的,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决定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教师从学生的角度示范提问题,久而久之,也就让学生有了提问题的意识,在引导学生提问题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善待”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无论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无论学生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只要是学生真实的想法,教师都应该首先对孩子敢于提问题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对问题本身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或请其他学生解答。对于颇有新意的问题或有独到的见解,不仅表扬他勇于提出问题,还要表扬他善于提出问题,更要表扬他提出问题的价值所在,进而引导大家学会如何去深层次地思考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提问题中感受到更大的收获,才会对提问题有安全感,才会越来越爱提问题,越来越会提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要慎用诸如“很好”、“非常好”、“不是,不对”等习惯性的评价。这样的评价过于强化对与错,天长日久,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于教师想要的东西上。我们可以适当地多使用一些中性的、接纳性的或者探究性的评价。比如:“噢,这是一种有道理的思路,还有其他思路吗?”“这个想法不错,我们还能补充点什么?”“很好的主意,但是我们怎么知道……”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继续学习。
总之,在实践中,教师要联系实际,优化提问内容,把握提问时机,讲究提问技巧,不断提高自己提问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我国著名教育 家陶行知 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纵观上述教学过程,其实该教师只抛出两个典型问题,却有效地激发出学生无穷的想法,真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笔者粗浅的谈几点认识。
一、有效提问的基石——精心预设问题
课堂有效提问的基石在于事先预设一个适宜的问题。课前精心的预设,能让教师更好地驾驭课堂。而一个适宜的问题往往能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轻松掌握重点,突破难点。那么如何设计一个适宜的问题呢?
1、创设情境, 问在学生兴趣点上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儿童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一些新颖、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可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要把握教学目标,依据教材,构思既有知识情趣,又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如教学“圆的认识”,可以设问“你们见过的自行车轮是什么形状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车轮吗?为什么?”“那么椭圆形的行不行?”随着这几个新奇问题的思考、讨论,学生思维逐步接近圆的本质,思维状态积极兴奋。
2、分析学生,问在学生最近发展区
《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也就是说我们要充分了解、熟悉、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的问题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如果问题过难,学生望而生畏,就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如果问题过易,学生不动脑筋就能轻易解答,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现代教学论研究认为:提问最好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挑战性,将学生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不达”的愤悱境界,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个兴奋中心,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旧知来积极探究。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将其分解,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形成一定坡度,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层层推进, 导引学生思维一步步延伸、扩展。
3、研究教材,问在学生有疑难处
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把握住教材的重点,尤其是难点处。对于教材的难点,教师要认真思考设计什么样的问题、设计几个问题,才能更好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难点
之一是让学生明白“余数小于除数”。在多位学生板演多条有余数的除法式子后,比较艺术地提出一个问题:“在计算过程中,你有哪些地方要提醒我们同学的?”而不是直截了当地问:“你在解题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呢?”学生探索的劲头更足了。果然,讨论的气氛很热烈,很快就得出了结论:“余数小于除数”。
所以课堂提问需问在学生有疑处,有疑问才会有争论,有争论才能辨别是非,也才能引起学生探求知识真理的兴趣,特别是经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之间的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会有一种“洞然若开”,“豁然开朗”之感。不仅使学生心理上、精神上得到满足,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有效提问的关键——遵守提问的原则 1、遵守提问的启发性原则,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想使我们的课堂提问进入这种境界,就必须用好、用足启发性原则。使我们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探索性、有一定的思索空间,不能淡如“白开水”。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激发学生探究知识本质的愿望,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
我们要相信学生的生活中积累是厚实的,学生的想象力是不可估量。因此,教师在设置提问时要富有启发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产生一种“欲罢不能,跃跃欲试”之态。让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灵感充斥课堂中。
2、遵守因材施教原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思想,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些都要求我们在课堂提问中,要面向全体,因人而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问要“量身定做”、提问要“量才而问”。难度较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一般的让中等生回答,较容易的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比较专业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回答。这样,每一个问题对于回答的学生来说都属于跳一跳才能摘到的苹果。实践证明,这样因人施问对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破除中差等生对提问的畏惧心理有很好的效果。
3、遵守及时评价原则,享受成功的喜悦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经常看到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就让其“坐下”并立即转入下一项活动;有的甚至不“请”其坐,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使学生处于尴尬境地。学生回答的到底对不对,好不好,只有教师自己知道。学生回答后,教师一定要对其作出适当的评价。对回答正确而且有独到见解的学生,教师不应吝啬自己的“大拇指”,应给予必要的甚至放大的赞扬。如本文案例中,该教师就能及时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精准的评价,称赞同学们是“火眼金睛”。而对于回答不够全面的同学,师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进一步启发学生全面考虑问题。而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师在不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应进一步进行追问,逐步启发学生得到正确答案。而不能摸棱两可,一味地表扬和迁就学生,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要适时进行指导,帮助其纠正。
可见,教师的评价非常重要,它既能让全体学生明白正确答案是什么,又能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享受回答问题带来的成功乐趣,从而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新一轮的学习中去。
三、有效提问的“催化剂”——善用提问的技巧
往往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1、策略一——以笑容迎接学生 课前精心预设了一系列质量较高的问题,而不善于提问的技巧,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的面部表情、语言语调、举手投足以及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提问时教师表现出不耐烦,动辄训斥、刁难,则会使学生惧怕、回避,甚至生厌,阻碍教学进程。相反,老师提问时面带微笑、用期盼与鼓励的目光,则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其思路清新,回答准确,语言优美,从而更加喜爱老师及该课程。
2、策略二——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在我们 许多 老师的课堂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景象: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后,如果学生不能很快作出回答,常常显得急不可耐,生怕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完不成。就会不断重复这个问题、或重新加以
解释、或提出别的问题、或叫其他的同学来回答,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形成答案并作出反应。有研究表明,如果教师提问后能等候一段时间,那么他们的课堂将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学生会给出更详细的答案;学生会自愿地给出更好的答案,拒绝或随意回答的情况就会减少;学生在分析和综合的水平上的评论就会增加,他们会做出更多的以证据为基础和更具有预见性的回答;学生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学生的评论会显示更大的自信;学生的成就感明显增强。如本文开始的案例中的教师每次提出一个有一定探索空间的问题后,并不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让学生或独立思考、或同桌交流一会儿,再回答。正因为该教师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所以学生给出的答案相对来说比较全面、具体、而且不乏个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新课程理念逐步融入课堂教学的背景下,我们教师要勤思考、多探索,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波澜起伏,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