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精神进阶的困惑——解读陈奂生系列
摘要:本文从高晓声创作的陈奂生系列的5篇小说中,对跨过12个年头的同名同质的主人公陈奂生的物质改善后的精神生活做了解读。通过 同为农民的阿q 与陈奂生的性格对比、历史因袭下的精神重负与时代烙印下个人创作动机这三个影响因素的论争与联系对比,探寻温饱之余追求精神生活的困惑之音。
关键词:陈奂生; 阿q ;因袭; 精神重负 ;创作动机
正文
" 陈奂生系列" 沿续《李顺大造屋》的历史线索,由《上城》发端农民形象陈奂生,继而陈奂生系列拉开了一条粗糙的历史红腰带,记录了主人公陈奂生从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生活经历,反映出中国农民的历史命运及中国农村的巨大变化。在这套系列小说中,我们随处可见政策变化下,陈奂生不论如何努力跟上时代变革,仍无法摆脱因袭历史重负的小生产者向现代化转向时的窘境。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 高晓声是江苏最火爆的作家,也是全国最有影响的小说家。他从北京领了全国奖回来,电视台前去采访,问他对文学有什么看法, 高晓声用一口浓重的乡音回答,说文学吗?是好玩的事。在接下来的另一访问中,高晓声又表明了自己的第二个文学观点,这就是要潜移默化,要稍稍拐点弯。不能说直截了当不是文学,然而太直截了当,太浅薄了,很可能就不够文学。高晓声的两个文学观点在付诸于陈奂生系列的书写时也概莫能外。
作为引起轰动的小说系列主人公陈奂生来说,他的平平凡凡的存在与沉默感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而其面对困境心存疑惑时自我“安慰”后的“淡定”自然而然与阿Q 的“精神胜利法”联系起来。而随之而来的声音把阿Q 和陈奂生拉的更紧了,道说其子嗣亲缘关系云云,其实不完全是这样。
一、阿q 与陈奂生
"农民是一个古老的阶级。比现存的一切其他阶级都古老, 它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他们一直用古老的方式生活, 用古老的工具种地, 用古老的思想看待世界上的事物。他们的习惯根深蒂固, 虽然也有变化, 但是一向很缓慢。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品质。但根本的弱点在于没有足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足够的现代办事能力, 没有当国家主人公的充分觉悟和本领, 奇怪的是他们似乎从来没有发现过自己的巨大力量, 他们迷信、盲目崇拜、自卑, 得到别人的一点好处就把他当恩人。他们总是习惯于否定自己。" 高晓声:《中国农村里的事情—在密西根大学的讲演》, 《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2期。
不可置否,陈奂生的身上具有许多类似阿Q 的性格色彩,如 阿Q 被人打了以后,会说,“儿子打老子”而处之泰然,为了摆阔,可以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什么东西”而心安理得。陈奂生出了肉痛的五元钱, 说/ 这等于出了晦气钱) ) ) 譬如买药吃掉0, 这样的话,他又回到房间里时胡乱报复一通, 于是便保持了心理平衡。归途上他怕老婆追问, 左思右想苦无计策时, 猛然想到总算有点自豪
的东西可以讲讲了, 就高兴得拍着大腿叫起来。心想有此一番动人的经历, 这五元钱花得值透。便他精神陡增, 顿时好像高大了许多。老婆已不在他眼里了; 他仅仅化了五块钱就买到了精神的满足, 真是拾到了非常的便宜货, 他愉快地划着快步, 像一阵清风荡到了家门。但他们的性格特点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如阿q 狭隘保守又盲目趋从,他以为见识高,其实偏狭,凡是不合未庄老例的,他都认为是错的。他排斥异端,对造反深恶痛绝,但当革命来了,看到革命对自己有利也就想搞革命,而实际上,他对革命根本就不理解。他对来自统治阶级的残酷的迫害竟然麻木健忘,自轻自贱,自欺自慰,甚至用欺侮小尼姑来发泄自己被别人欺压的不平之气。而陈奂生自主用五元钱0解决了问题,还 换取到一件大家都不曾经过的事借此讲给大家听。他的这种心理, 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陈奂生对精神生活的一种渴望和他不甘落后的一种进取心态。
尽管陈焕生身上继承了阿Q 的诸多特征,但高晓声更多的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农村和农民,探讨农村变革的巨澜微波,农民的命运和他们的内心世界。他在《且说陈焕生》中说到:“我要进一步说,我对陈焕生们的感情,决不是什么同情,认识一种敬仰,一种感激,这倒并非受过他们特殊过的恩惠,也不是出于过分的同情,而是我确确实实认识到,我能够正常的度过那么艰难困苦的二十多岁月,主要是从他们身上得到的力量。正式他们那种在困难中表现出来的坚韧性和积极性成了我的精神支柱⋯. ”8
“陈灸生这样的农民, 长年累月吃不饱肚子, 照样下田劳动, 不去偷, 不去抢, 仍旧依靠自已的劳动, 艰难地生活, 这就很了不起。”高晓声:《创作思想随谈》, 《上海文学》1981年第1期。
阿Q 是典型的旧式不觉悟农民形象, 身上聚集了人类生存的困境,性格中带有极深的奴性, 具有共性特征. 而陈焕生只是一个特定时期的典型农民,走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 他的物质生活无忧无虑, 但精神生活却极度贫乏, 憨直、朴实, 面对变革没有什么打算,盲目顺0-平【‘;哦【0从领导的指示,没有真正意识到精神上要追求的是什么, 他正在觉悟成长。. 如果说“阿Q 是世界性的,而陈焕生则是属于中国的。”陈奂生的阿Q 性格——再读高晓声的陈焕生系列◎李娟花(兰州大学现当代文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从陈奂生身上的阿Q 气,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改革促然使被饥饿扭曲的灵魂得到伸展,但刚喂饱的农民要想登上更高级的精神需求宝塔,还必须有一个精神的提升。我们讨论阿q 这样在精神上受异化的历史畸形名人,旨在揭示几个困惑陈奂生追求精神生活中的偏差现象。
二、精神重负
高晓声曾坦言: “我写《陈奂生上城》,我的情绪轻快又沉重,高兴又慨叹。我轻快、我高兴的是,我们的境况改善了,我们终于前进了;我沉重、我慨叹的是,无论陈奂生们或我自己,都还没有从因袭的重负中解脱出来。”因袭意近效仿。指沿用过去的规章制度或方式
方法法度无所因袭。——《汉书·刘歆传》指:沿用过去的一套,没有创新;模仿别人的。守旧|因袭前人。特点有二:沿袭与. 守旧。以因袭的特点,我们提炼出与之相关的陈奂生系列中有代表性的东西:帽子\话语权和自主意识。
1.帽子。帽子的价值是在生理获得基本满足之后体现的。这可将它看做是陈奂生欲望表达的第二个阶段。小说第一部分, 交代了陈奂生少年时穷买不起帽子, 解放后正当青年用不着, 文革以来连温饱都成了问题顾不了穿戴。陈奂生以前使用有过一顶帽子, 是“漏斗户主”帽, 故人称漏斗户。改革的春风改变了陈奂生的生活, 如文中所说, 他“身上有了肉, 脸上有了笑, 囤里有了米, 橱里有了衣”, 能吃饱穿暖了, 他渴望有一顶新的帽子。文中说他有了精神上的需求。其实, 这顶帽子不仅是物质富裕的传达也是精神需求的召唤;表明他的生活由于政治环境的变化而得到了改善。另一方面也和他自身的本分勤劳分不开, 他也想活得体面、舒坦一些, 活得有尊严一些。 通过一顶帽子, 写出了农民陈奂生的新生活, 也写出了他性格受传统观念束缚的一些弱点。2. 话语权。人的一辈子都在寻求认同,陈奂生购买帽子之心所以急切,还有一个原因是“帽子”与“话语权力”之间有某种关联。提到讲话却触到了陈奂生的短处,“对着别人,往往是默默无言。他并非不想说,实在是无话可说。对于陈奂生来说,他羡慕的只是一张嘴而没有别的。也正是陈奂生缺乏这种言说的能力,所以受到他人的嘲笑和排斥,这使得他更为自卑、总觉得比别人矮一头。生活好转后,陈奂生的精神欲求便萌动了,哪里有听的演的,他爱去听爱去看。
令人可悲的是,陈奂生被言语支配而从不自觉自己有支配的权力。他对精神地追求,停留在外人给予,而不是考自己燃烧发出光芒,而是借助他人的话语间接体现。还有陈奂生所享受过的政治话语权。:“看病不要钱”、“坐免费车”、“医生的关照”、“服务员的热情”等。3. 自主意识。 高晓声把笔锋又指向了中国农民普遍存在的另一个精神弱点: 缺乏自主意识。陈奂生的心里也会有一个依附外界的信念在支撑他:“听到一批人都有“漏斗户”的困难倒反欣慰、想着“共产党总得给个解决的办法吧%”。在集体化时期, 实行队长负责制, 陈奂生便乐于跟在队长的屁股后头转, 因为出力而省心。大脑只需长在队长头上就够了, 他只想做稳队长的伙计就行了。“队长指东就东, 队长指西就西, 自己只管做就是。”如此的结果是: 时间一长, 陈奂生便荒疏了农技, 连各种稻麦品种的特征、栽培技术、不同性能的化肥、农药的使用方法“, 也都搞乱了弄不清”了。缺乏自主意思连饭碗也不会端了实在可笑。
三、创作动机
“ 上城出国十二年, 小说一篇写白头” 。从1 9 79年起, 先是《“ 漏斗户” 主》, 继而《陈矣生上城》、《陈免生转业》、《陈免生包产》, 连续四年, 一年一篇, 陈免生“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 奔走于城乡之间, 顿时在文坛兴起一股“陈免生热”。而高晓声不知出于什么考虑, 曾于”韶年宣布要“ 让陈免生退休, 不再麻烦他老人家了” , 但高晓声自已却不甘寂寞, 自食其言, 沉了十年之后, 竟于19 91 年又推出《陈奂生出国》。。《陈矣生出国》加大、加深了《陈
奥生上城》的反差。陈奥生面对“ 日光浴” 的异国男女的“ 肉墙” , 竟逃之不及, 大叫一声昏倒在地; 帮助教授夫妇看家时, 出于固有的土地意识, 挖了人家的草坪种上蔬菜, 最后不得不用高价买来草皮补上; 两次参观鸡场和农场对其发达水平的惊讶不已; 偷偷打工挣来令他心惊肉跳的一笔钱却全花在突如其来的牙病上⋯ ⋯ 在异国的土地上, 陈灸生像那次进城一样出尽洋相, 完整地重复了先前的自己。陈奥生的这种重复, 正如有人指出的: “ 这篇小说中的陈灸生形象, 其典型性格基本上与高晓声过去塑造的陈灸生形象是一脉相承的, 并没有完全翻新另铸。” º曾镇南: 《他仍然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典型形象》, 见《小说界》19 92 年2 期
从高晓声的这一系列化小说中, 显而易见的是故事时间发展与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化是同步的。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对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及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逐步在农村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但这种高度集中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农民又一次陷入了贫困。因此,改革开放后再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使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那么“陈奂生系列”就只是褒奖与反应时代现实应运而生的么?
高晓声说: “我完全不是作为一个作家去体验农民的生活, 而是我自己早已是生活的农民了 。”高晓声在作品中表现了农民在新中国历史进程中的艰苦跋涉, 引起人们深刻的反思。那么,这是他的创作
动机或者说是动机么? 高晓声曾坦率地承认: “ 这几篇小说在内容上虽有联系, 但在写作之前并未有过计划, 而只是出于偶然的触发。” 所以说,对于这组小说, 作者没有做预先的整体规划,没有预告, 甚至根本没有构设系列的初愿。那末, 促使高晓声构设陈奥生系列小说的真实动因何在呢?
高晓声的《陈灸生上城》发表后, 马上就获得19 80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紧接着严文井、范伯群、谢海泉、金燕玉等纷纷在《人民文学》《文艺报》《钟山》《当代作家评论》发表《听高晓声的“农民组曲”》《高晓声论》《高晓声的系列小说艺术探略》《论高晓声的创作个性》等评论文章。叫好又叫座的社会效应,加之评论者的反馈信息, 大大激发了高晓声要创作沿袭陈奂生这个人物并使之丰满起来的小说系列。这是引起高晓声创作陈奂生系列的原因。其实这也是符合高的创作个性的,他追求一个能站得住的小说创作,这从他后期烦恼自己作品不那么受注视以及没有报刊刊登的创作失落与低迷。他虽口头说不再是高晓声时代,但心中是渴望陈奂生继续发光发热的。他执意要“ 救活” 陈灸生, 读者的正负信息反馈, 也首次发挥出它的效应作用。
以一个人物贯穿始终并且不断演绎故事,对一个作家而言,这是有意义的,也是危险的。 陈奂生形象的规定性要求作家遵循已有的线索并把住它所提供的契机;而陈奂生形象的不确定性以及艺术创新的法则又要求作家必须有所突破,在变化之中提供新的东西。因此,
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是高晓声无法回避的问题。 在后来的写作中,高晓声常常依据陈奂生的精神内涵去寻找、组织生活,当他过于依循陈奂生形象的规定性时,他的续写成为一种艺术的徘徊,或者使新的文学成为往昔的注脚;当他寻求变化,而在一个新的时空并用新的材料塑造陈奂生时,我们发现了戏剧化、小品化的痕迹。毫无疑问,高晓声的续写是兴奋的,但又充满了困扰。
高晓声曾经深情地说: “ 我对过去了的人物如陈负生等人一直深怀着眷恋之情, 这些年虽然一直不曾写他, 其实一往情深, 十分关注。”¹显然, 作家对陈英生极其偏爱, 但是, 偏爱不应该导致偏见。一个新时代的农民经过十年也该成长许多了,而《出国》中陈免生性格一成不变的认识, 恰如莫里亚克所说: “ 如果某个主人公成了我们的传声筒, 则这是一个相当糟糕的标志。如若他顺从地做了我们期待他做的一切, 这多半是证明他丧失了自己的生命, 这不过是受我们支配的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而已。”引自《关于文学主体性的论争》, 第27 页。从这一意义上说,陈灸生性格中的缺少变化, 模式化透露出高晓声的局限正是在这。
总体而言,《陈奂生上城》提供了上世纪中国农村改革的生动画面。王德威在探讨“现代”中国文学的问题时说过这么一段有见地话:“而当国家叙述与文学叙述渐行渐近,文学革命变为革命文学,主体创作意识也成为群体机器的附庸。文学与政治的紧密结合,当是现代中国文学的主要表征,但中国文学的 ‘现代性’却不必化约成如此狭隘的路径。”[5] 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M].北
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同样,作者高晓声的创作运思没有逾越国家政治话语的规约,因此对当时的农村改革问题无法提供个人化的思考判断。他对农民所谓“因袭的精神重负”的批判,是一种伪批判,而不真正具有人文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这是因为,“批判性的知识分子应该有多种的视角,或多层的文化体验,这种状况只有在边缘或流亡的地位才能获得。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你所有的生活、思想都是处在中心位置,你就不可能关注你生活以外的东西,不可能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讲一些话。”[6]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301.
陈奂生这一名人让众人知道了高晓声这个名字。高以质朴的笔芯使陈奂生“站”在读着的面前,以一种近乎阿q 的色彩,呼喊着断断续续关于因袭负重以外的如话语权和主人翁的精神生活片段。虽然满足隐含读者的需求是创作动机的构成要素之一,但以经典形象又不加以应有的变化是不可取的,如果这样的写作成果使农民形象蒙上晦暗和永远见不得人的面纱,那么这不仅混乱农民进阶精神生活的正确轨迹,更不能代表出于底层本来就丧失话语权的声音了。
(同页
空2行)
参考文献:1高晓声:《中国农村里的事情—在密西根大学的讲演》, 《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2期。
2高晓声:《创作思想随谈》, 《上海文学》1981年第1期。
3陈奂生的阿Q 性格——再读高晓声的陈焕生系列◎李娟花(兰州大学现当代文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4曾镇南: 《他仍然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典型形象》, 见《小说界》19 92 年2 期
5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6.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301.
向精神进阶的困惑——解读陈奂生系列
摘要:本文从高晓声创作的陈奂生系列的5篇小说中,对跨过12个年头的同名同质的主人公陈奂生的物质改善后的精神生活做了解读。通过 同为农民的阿q 与陈奂生的性格对比、历史因袭下的精神重负与时代烙印下个人创作动机这三个影响因素的论争与联系对比,探寻温饱之余追求精神生活的困惑之音。
关键词:陈奂生; 阿q ;因袭; 精神重负 ;创作动机
正文
" 陈奂生系列" 沿续《李顺大造屋》的历史线索,由《上城》发端农民形象陈奂生,继而陈奂生系列拉开了一条粗糙的历史红腰带,记录了主人公陈奂生从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生活经历,反映出中国农民的历史命运及中国农村的巨大变化。在这套系列小说中,我们随处可见政策变化下,陈奂生不论如何努力跟上时代变革,仍无法摆脱因袭历史重负的小生产者向现代化转向时的窘境。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 高晓声是江苏最火爆的作家,也是全国最有影响的小说家。他从北京领了全国奖回来,电视台前去采访,问他对文学有什么看法, 高晓声用一口浓重的乡音回答,说文学吗?是好玩的事。在接下来的另一访问中,高晓声又表明了自己的第二个文学观点,这就是要潜移默化,要稍稍拐点弯。不能说直截了当不是文学,然而太直截了当,太浅薄了,很可能就不够文学。高晓声的两个文学观点在付诸于陈奂生系列的书写时也概莫能外。
作为引起轰动的小说系列主人公陈奂生来说,他的平平凡凡的存在与沉默感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而其面对困境心存疑惑时自我“安慰”后的“淡定”自然而然与阿Q 的“精神胜利法”联系起来。而随之而来的声音把阿Q 和陈奂生拉的更紧了,道说其子嗣亲缘关系云云,其实不完全是这样。
一、阿q 与陈奂生
"农民是一个古老的阶级。比现存的一切其他阶级都古老, 它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他们一直用古老的方式生活, 用古老的工具种地, 用古老的思想看待世界上的事物。他们的习惯根深蒂固, 虽然也有变化, 但是一向很缓慢。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品质。但根本的弱点在于没有足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足够的现代办事能力, 没有当国家主人公的充分觉悟和本领, 奇怪的是他们似乎从来没有发现过自己的巨大力量, 他们迷信、盲目崇拜、自卑, 得到别人的一点好处就把他当恩人。他们总是习惯于否定自己。" 高晓声:《中国农村里的事情—在密西根大学的讲演》, 《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2期。
不可置否,陈奂生的身上具有许多类似阿Q 的性格色彩,如 阿Q 被人打了以后,会说,“儿子打老子”而处之泰然,为了摆阔,可以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什么东西”而心安理得。陈奂生出了肉痛的五元钱, 说/ 这等于出了晦气钱) ) ) 譬如买药吃掉0, 这样的话,他又回到房间里时胡乱报复一通, 于是便保持了心理平衡。归途上他怕老婆追问, 左思右想苦无计策时, 猛然想到总算有点自豪
的东西可以讲讲了, 就高兴得拍着大腿叫起来。心想有此一番动人的经历, 这五元钱花得值透。便他精神陡增, 顿时好像高大了许多。老婆已不在他眼里了; 他仅仅化了五块钱就买到了精神的满足, 真是拾到了非常的便宜货, 他愉快地划着快步, 像一阵清风荡到了家门。但他们的性格特点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如阿q 狭隘保守又盲目趋从,他以为见识高,其实偏狭,凡是不合未庄老例的,他都认为是错的。他排斥异端,对造反深恶痛绝,但当革命来了,看到革命对自己有利也就想搞革命,而实际上,他对革命根本就不理解。他对来自统治阶级的残酷的迫害竟然麻木健忘,自轻自贱,自欺自慰,甚至用欺侮小尼姑来发泄自己被别人欺压的不平之气。而陈奂生自主用五元钱0解决了问题,还 换取到一件大家都不曾经过的事借此讲给大家听。他的这种心理, 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陈奂生对精神生活的一种渴望和他不甘落后的一种进取心态。
尽管陈焕生身上继承了阿Q 的诸多特征,但高晓声更多的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农村和农民,探讨农村变革的巨澜微波,农民的命运和他们的内心世界。他在《且说陈焕生》中说到:“我要进一步说,我对陈焕生们的感情,决不是什么同情,认识一种敬仰,一种感激,这倒并非受过他们特殊过的恩惠,也不是出于过分的同情,而是我确确实实认识到,我能够正常的度过那么艰难困苦的二十多岁月,主要是从他们身上得到的力量。正式他们那种在困难中表现出来的坚韧性和积极性成了我的精神支柱⋯. ”8
“陈灸生这样的农民, 长年累月吃不饱肚子, 照样下田劳动, 不去偷, 不去抢, 仍旧依靠自已的劳动, 艰难地生活, 这就很了不起。”高晓声:《创作思想随谈》, 《上海文学》1981年第1期。
阿Q 是典型的旧式不觉悟农民形象, 身上聚集了人类生存的困境,性格中带有极深的奴性, 具有共性特征. 而陈焕生只是一个特定时期的典型农民,走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 他的物质生活无忧无虑, 但精神生活却极度贫乏, 憨直、朴实, 面对变革没有什么打算,盲目顺0-平【‘;哦【0从领导的指示,没有真正意识到精神上要追求的是什么, 他正在觉悟成长。. 如果说“阿Q 是世界性的,而陈焕生则是属于中国的。”陈奂生的阿Q 性格——再读高晓声的陈焕生系列◎李娟花(兰州大学现当代文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从陈奂生身上的阿Q 气,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改革促然使被饥饿扭曲的灵魂得到伸展,但刚喂饱的农民要想登上更高级的精神需求宝塔,还必须有一个精神的提升。我们讨论阿q 这样在精神上受异化的历史畸形名人,旨在揭示几个困惑陈奂生追求精神生活中的偏差现象。
二、精神重负
高晓声曾坦言: “我写《陈奂生上城》,我的情绪轻快又沉重,高兴又慨叹。我轻快、我高兴的是,我们的境况改善了,我们终于前进了;我沉重、我慨叹的是,无论陈奂生们或我自己,都还没有从因袭的重负中解脱出来。”因袭意近效仿。指沿用过去的规章制度或方式
方法法度无所因袭。——《汉书·刘歆传》指:沿用过去的一套,没有创新;模仿别人的。守旧|因袭前人。特点有二:沿袭与. 守旧。以因袭的特点,我们提炼出与之相关的陈奂生系列中有代表性的东西:帽子\话语权和自主意识。
1.帽子。帽子的价值是在生理获得基本满足之后体现的。这可将它看做是陈奂生欲望表达的第二个阶段。小说第一部分, 交代了陈奂生少年时穷买不起帽子, 解放后正当青年用不着, 文革以来连温饱都成了问题顾不了穿戴。陈奂生以前使用有过一顶帽子, 是“漏斗户主”帽, 故人称漏斗户。改革的春风改变了陈奂生的生活, 如文中所说, 他“身上有了肉, 脸上有了笑, 囤里有了米, 橱里有了衣”, 能吃饱穿暖了, 他渴望有一顶新的帽子。文中说他有了精神上的需求。其实, 这顶帽子不仅是物质富裕的传达也是精神需求的召唤;表明他的生活由于政治环境的变化而得到了改善。另一方面也和他自身的本分勤劳分不开, 他也想活得体面、舒坦一些, 活得有尊严一些。 通过一顶帽子, 写出了农民陈奂生的新生活, 也写出了他性格受传统观念束缚的一些弱点。2. 话语权。人的一辈子都在寻求认同,陈奂生购买帽子之心所以急切,还有一个原因是“帽子”与“话语权力”之间有某种关联。提到讲话却触到了陈奂生的短处,“对着别人,往往是默默无言。他并非不想说,实在是无话可说。对于陈奂生来说,他羡慕的只是一张嘴而没有别的。也正是陈奂生缺乏这种言说的能力,所以受到他人的嘲笑和排斥,这使得他更为自卑、总觉得比别人矮一头。生活好转后,陈奂生的精神欲求便萌动了,哪里有听的演的,他爱去听爱去看。
令人可悲的是,陈奂生被言语支配而从不自觉自己有支配的权力。他对精神地追求,停留在外人给予,而不是考自己燃烧发出光芒,而是借助他人的话语间接体现。还有陈奂生所享受过的政治话语权。:“看病不要钱”、“坐免费车”、“医生的关照”、“服务员的热情”等。3. 自主意识。 高晓声把笔锋又指向了中国农民普遍存在的另一个精神弱点: 缺乏自主意识。陈奂生的心里也会有一个依附外界的信念在支撑他:“听到一批人都有“漏斗户”的困难倒反欣慰、想着“共产党总得给个解决的办法吧%”。在集体化时期, 实行队长负责制, 陈奂生便乐于跟在队长的屁股后头转, 因为出力而省心。大脑只需长在队长头上就够了, 他只想做稳队长的伙计就行了。“队长指东就东, 队长指西就西, 自己只管做就是。”如此的结果是: 时间一长, 陈奂生便荒疏了农技, 连各种稻麦品种的特征、栽培技术、不同性能的化肥、农药的使用方法“, 也都搞乱了弄不清”了。缺乏自主意思连饭碗也不会端了实在可笑。
三、创作动机
“ 上城出国十二年, 小说一篇写白头” 。从1 9 79年起, 先是《“ 漏斗户” 主》, 继而《陈矣生上城》、《陈免生转业》、《陈免生包产》, 连续四年, 一年一篇, 陈免生“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 奔走于城乡之间, 顿时在文坛兴起一股“陈免生热”。而高晓声不知出于什么考虑, 曾于”韶年宣布要“ 让陈免生退休, 不再麻烦他老人家了” , 但高晓声自已却不甘寂寞, 自食其言, 沉了十年之后, 竟于19 91 年又推出《陈奂生出国》。。《陈矣生出国》加大、加深了《陈
奥生上城》的反差。陈奥生面对“ 日光浴” 的异国男女的“ 肉墙” , 竟逃之不及, 大叫一声昏倒在地; 帮助教授夫妇看家时, 出于固有的土地意识, 挖了人家的草坪种上蔬菜, 最后不得不用高价买来草皮补上; 两次参观鸡场和农场对其发达水平的惊讶不已; 偷偷打工挣来令他心惊肉跳的一笔钱却全花在突如其来的牙病上⋯ ⋯ 在异国的土地上, 陈灸生像那次进城一样出尽洋相, 完整地重复了先前的自己。陈奥生的这种重复, 正如有人指出的: “ 这篇小说中的陈灸生形象, 其典型性格基本上与高晓声过去塑造的陈灸生形象是一脉相承的, 并没有完全翻新另铸。” º曾镇南: 《他仍然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典型形象》, 见《小说界》19 92 年2 期
从高晓声的这一系列化小说中, 显而易见的是故事时间发展与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化是同步的。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对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及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逐步在农村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但这种高度集中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农民又一次陷入了贫困。因此,改革开放后再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使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那么“陈奂生系列”就只是褒奖与反应时代现实应运而生的么?
高晓声说: “我完全不是作为一个作家去体验农民的生活, 而是我自己早已是生活的农民了 。”高晓声在作品中表现了农民在新中国历史进程中的艰苦跋涉, 引起人们深刻的反思。那么,这是他的创作
动机或者说是动机么? 高晓声曾坦率地承认: “ 这几篇小说在内容上虽有联系, 但在写作之前并未有过计划, 而只是出于偶然的触发。” 所以说,对于这组小说, 作者没有做预先的整体规划,没有预告, 甚至根本没有构设系列的初愿。那末, 促使高晓声构设陈奥生系列小说的真实动因何在呢?
高晓声的《陈灸生上城》发表后, 马上就获得19 80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紧接着严文井、范伯群、谢海泉、金燕玉等纷纷在《人民文学》《文艺报》《钟山》《当代作家评论》发表《听高晓声的“农民组曲”》《高晓声论》《高晓声的系列小说艺术探略》《论高晓声的创作个性》等评论文章。叫好又叫座的社会效应,加之评论者的反馈信息, 大大激发了高晓声要创作沿袭陈奂生这个人物并使之丰满起来的小说系列。这是引起高晓声创作陈奂生系列的原因。其实这也是符合高的创作个性的,他追求一个能站得住的小说创作,这从他后期烦恼自己作品不那么受注视以及没有报刊刊登的创作失落与低迷。他虽口头说不再是高晓声时代,但心中是渴望陈奂生继续发光发热的。他执意要“ 救活” 陈灸生, 读者的正负信息反馈, 也首次发挥出它的效应作用。
以一个人物贯穿始终并且不断演绎故事,对一个作家而言,这是有意义的,也是危险的。 陈奂生形象的规定性要求作家遵循已有的线索并把住它所提供的契机;而陈奂生形象的不确定性以及艺术创新的法则又要求作家必须有所突破,在变化之中提供新的东西。因此,
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是高晓声无法回避的问题。 在后来的写作中,高晓声常常依据陈奂生的精神内涵去寻找、组织生活,当他过于依循陈奂生形象的规定性时,他的续写成为一种艺术的徘徊,或者使新的文学成为往昔的注脚;当他寻求变化,而在一个新的时空并用新的材料塑造陈奂生时,我们发现了戏剧化、小品化的痕迹。毫无疑问,高晓声的续写是兴奋的,但又充满了困扰。
高晓声曾经深情地说: “ 我对过去了的人物如陈负生等人一直深怀着眷恋之情, 这些年虽然一直不曾写他, 其实一往情深, 十分关注。”¹显然, 作家对陈英生极其偏爱, 但是, 偏爱不应该导致偏见。一个新时代的农民经过十年也该成长许多了,而《出国》中陈免生性格一成不变的认识, 恰如莫里亚克所说: “ 如果某个主人公成了我们的传声筒, 则这是一个相当糟糕的标志。如若他顺从地做了我们期待他做的一切, 这多半是证明他丧失了自己的生命, 这不过是受我们支配的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而已。”引自《关于文学主体性的论争》, 第27 页。从这一意义上说,陈灸生性格中的缺少变化, 模式化透露出高晓声的局限正是在这。
总体而言,《陈奂生上城》提供了上世纪中国农村改革的生动画面。王德威在探讨“现代”中国文学的问题时说过这么一段有见地话:“而当国家叙述与文学叙述渐行渐近,文学革命变为革命文学,主体创作意识也成为群体机器的附庸。文学与政治的紧密结合,当是现代中国文学的主要表征,但中国文学的 ‘现代性’却不必化约成如此狭隘的路径。”[5] 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M].北
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同样,作者高晓声的创作运思没有逾越国家政治话语的规约,因此对当时的农村改革问题无法提供个人化的思考判断。他对农民所谓“因袭的精神重负”的批判,是一种伪批判,而不真正具有人文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这是因为,“批判性的知识分子应该有多种的视角,或多层的文化体验,这种状况只有在边缘或流亡的地位才能获得。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你所有的生活、思想都是处在中心位置,你就不可能关注你生活以外的东西,不可能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讲一些话。”[6]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301.
陈奂生这一名人让众人知道了高晓声这个名字。高以质朴的笔芯使陈奂生“站”在读着的面前,以一种近乎阿q 的色彩,呼喊着断断续续关于因袭负重以外的如话语权和主人翁的精神生活片段。虽然满足隐含读者的需求是创作动机的构成要素之一,但以经典形象又不加以应有的变化是不可取的,如果这样的写作成果使农民形象蒙上晦暗和永远见不得人的面纱,那么这不仅混乱农民进阶精神生活的正确轨迹,更不能代表出于底层本来就丧失话语权的声音了。
(同页
空2行)
参考文献:1高晓声:《中国农村里的事情—在密西根大学的讲演》, 《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2期。
2高晓声:《创作思想随谈》, 《上海文学》1981年第1期。
3陈奂生的阿Q 性格——再读高晓声的陈焕生系列◎李娟花(兰州大学现当代文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4曾镇南: 《他仍然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典型形象》, 见《小说界》19 92 年2 期
5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6.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