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氩气空气介质阻挡放电中分子振动温度

第26卷,第5期20O6年5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pectroscopy

、b1.26,No.5,pp802—804

andSpectralAnalysisMay,2006

大气压氩气/空气介质阻挡放电中分子振动温度

董丽芳,刘

峰,李树锋,冉俊霞,贺亚峰,李雪辰,庞学霞

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摘要使用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在氩气和空气混合气体放电中,利用光谱方法测量了氮分子

(C3皿)的振动温度及其随空气含量的变化关系。计算中采用的是氮分子第二正带系(C3皿一B3珥)的发射谱

线,顺序带组有:△口一一1,△口一一2和△口=一3。结果表明: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中氮分子振动温度范围为

938~2720K,振动温度随空气含量的增加几乎是线性增加的。该工作对研究介质阻挡放电中等离子体的

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主题词介质阻挡放电;分子振动温度;光谱诊断中图分类号:0461.2;04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593(2006)05一0802一03

引言

介质阻挡放电(简称DBD)又叫无声放电,是一种典型的

1实验装置与方法

实验装置如图l所示。长度为80mm、直径为47mm的有机玻璃管中装满水,两端用厚度为1.5

非平衡态交流气体放电。与其他气体放电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其电极至少有一个被电介质所覆盖。当加上交流高压后,极板间的气体将被击穿形成放电。由于DBD可以实现大气压放电,因而在等离子体加工与切割、臭氧合成、照明以及等离子体显示等很多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1。3]。为了提高应用效率,人们期望弄清放电的动力学过程,特别希望测得一些等离子体参数如电子温度、电子密度和振动温度等,以及这些参数随实验条件的变化[4]。在介质阻挡放电中,振动温度是等离子体重要参数之一,而振动激发主要是电子能量损失造成的,使得它与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分子振动温度对研究介质阻挡放电中等离子体动力学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质阻挡放电中有关氮分子和其它不同分子的振动温度以往曾有报道[5’6],Becker等[71分别对(He+o.02%air)和(He+o.02%N2)的介质阻挡放电中氮分子的振动温度进行了研究。本文与文献[7]的不同之处在于,以氩气和空气混合气体作为工作气体,采用3组顺序带组进行计算氮分子振动温度,还研究了振动温度与气体

r帆的平板玻璃封

住,平板玻璃兼作电介质层。与高压电源HV两极相接的环形电极分别浸入水中,构成介质阻挡放电电路。放电气隙间距为1.5mm。电源的电压调节范围为o~30kV,频率为26kHz;放电气体为氩气和空气混合气体。高压探头(TektronixP6015A,1000x)用来测外加电压。气体放电发出的光经焦距为10cm透镜会聚后,进入单色仪(型号为WS胁8)分光后,用计算机采集。

成分的关系。采用了氮分子第二正带系(e皿一B3皿)的发

射谱线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到氮分子(C3风)的振动温度及其随空气含量的变化。

Fi昏1

E珥嘲哇m哪t辩tupof

barrier

didectric

disclIar帮(Ⅸm)

收稿日期:200412—28,修订日期:2005一03—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375015),教育部重点科学研究项目(02020)和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A2004000086)资助项目作者简介:董丽芳,女,1963年生,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万方数据 

第5期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803

2实验结果与讨论

在介质阻挡放电中,为了得到氮分子振动温度,本工作

分析了氮分子第二正带系(C3皿一B3皿)的发射谱线。其发

射谱线范围为310~410nm,如图2所示。

O一0

.』

一.,

U∑一。

WaVelength/nm

n昏2

711le伽1issi彻spectr啪in

the

r锄ge

of

310-410砌in

dielectric

ballrier

dischargeinAr/air

at

ahIl憾pheric

p嗍ure

理论上,双原子分子带系发射光谱中的谱带强度公式‘8]为

乃∥一舷v√∥A村N∥

(1)

口’,∥分别为上下态振动量子数,^为普朗克常数,c为光速,A∥矿为跃迁几率,Nt,为上态分子数。

分子振动能级的振动能量为:

E。一姚(口7+丢)一∽z。(口7+丢)2+岫y。(口7+丢)3+…

(2)

对氮分子而言,振动常数龇一2

035.1

cm,龇z。一17.08

cm_1[8,…,第三项及后面的项可忽略不计‘…。

在局部热平衡条件下,上态分子数分布满足波尔兹曼分布,即:

Ni—Nof‰mu

(∞

由(1),(2)和(3)式可以得到

lnB—G一最

(4)

其中B—L,,/(蜘,矿A∥矿),G为常数。从上式看出,将lnB随

西线性变化,其负斜率即为振动温度的倒数,由此就可得到

氮分子的振动温度L。为了减小拟合误差,本工作采用三组

万 

方数据顺序带组:△口一(o—l,l一2,2—3),△u一(o一2,l一3,

2—4)和△口一(o一3,1—4,2—5)。计算所需参数来自文献[10]。图3给出了空气含量为30%时气体放电的振动温度拟合曲线。

0.20.40.6

E。-|感

Fi昏3

Vib憎ti∞al

t咖pe翰tIlI℃inDBDin

Ar+30%air

at

ahn惦phericp11e鹞u11e

保持气压为一个大气压、外加电压为5.58kV,进一步938~2

720

K,其振动温度随空气

随着空气含量的增加,电子温度减小,电子能量分布发生改3000

2700

蔓2400

2100

l踟lo

20

40

60

Ajrcontent/%

Vibrationaltelnperature

asa

f哪ction

of

air∞n£蛐t

in

IⅫlDinAr/airatahImpshericpre辎u11e

上述结果对研究介质阻挡放电中等离子体动力学过程具研究了在介质阻挡放电中振动温度随空气含量的变化。发现氮分子振动温度范围为1含量的增加几乎是线性增加的,如图4所示。其原因可能是变,导致低能量范围的电子数密度增加,产生振动激发的电子数密度增加,因而使振动温度增加。

Fi昏4

有较重要意义。

804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第26卷

—————————————————————————————————————————————————————————————————————————————————————————————————————————————————————————————————————————————————,————————————————————一一

参考

文献

[1]YINzen矿qian,DONG

I。i

fang,I。Ixue_chen,et

al(尹增谦,董丽芳,李雪辰,等).Spectr。scopyandspectralAnalysjs(光谱学与光谱分

析),2003,23(3):607.

[2][3][4][5][6][7][8]

DONGLi—fang,LIXue_chen,YINZeng—qian,eta1.Chin.Phys.Lett.,2001,18(10):1380.KogelschatzU.IEEETrans.PlasmaSci.,2002,30:1400.StoffelsE,F1ikweertAJ,Stoffels

WW,eta1.P1asmaSourcesSci.Techn01.,2002,11:383.

KANGZhen}de,PUYikang.ChirLPhys.Lett.,2002,19(2):211.

MackoP,Marti§ovit§V,VeisP.CzechoslovakJ.Phys.,2001,51(5):491.

MasoudN,MartusK。FigusM,BeckerK.Contrib.PlasmaPhys.,2005,45(1):30.

Herzberg

G(赫兹堡G).M。1ecularspectraandMolecularstructure,I(分子光谱与分子结构,第1卷).Beiing:sciencePress(北京:科

学出版社),1983.

[9][10]

NichoIIs

W.J.Quant.Spectrosc.Radiat.Transfer,1962,2:433.

Shemansky

E,BroadfootALJ.Quant.Spectrosc.Radiat.Transfer,1971,11:1385.

MeasurementofMolecularVibrationalTemperatureinDielectricBarrier

Dischargein

Argon/Air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DONGI。i-fang,I,IUFeng,LIShu_feng,RANJun-xia,HEYa_feng,LIXue_chen,PANGXue_)【iaC01legeofPhysicsScienceandTechnology,HebeiUniversity,Baoding

071Q02,Chim

Abstract

VibrationaltemperatureofN2(C3风)m01eculesindielectricbarrierdischarge(DEH))inargon/air

thewaterelectrodeswereemployed,wasmeasuredbyusing

at

atmospheric

pressure,inwhich

method。fspectrumdiagnosis.Emissionspec~

trallinesoftheN2secondpositivebands夕stem(C3皿。—}B3j矗)andthesequencesofvibrationalbandswith△口一一1,△勘=一2and△可一一3wereusedinthecalculatiorLTheexperimentresultsshowthatthernolecularvibrationaltemperatureofN2isinthe

range

from1938K

importance

toto

2720K,anditincreases

almostlinearlywithincreasirlgtheair

content

in

gas

mixture.Theseresults

are

of

great

thestudyofplasmadynamicsofDBD.

-reywords【)ielectricbarrierdischarge;JⅥolecularVibrationaltemperature;Spectrumdiagnosis

(ReceivedDec.28,2004;acceptedMar.28,2005)

万方数据 

大气压氩气/空气介质阻挡放电中分子振动温度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董丽芳, 刘峰, 李树锋, 冉俊霞, 贺亚峰, 李雪辰, 庞学霞, DONG Li-fang, LIU Feng , LI Shu-feng, RAN Jun-xia, HE Ya-feng, LI Xue-chen, PANG Xue-xia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02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2006,26(5)18次

参考文献(10条)

1. 尹增谦;董丽芳;李雪辰 光学方法研究介质阻挡放电中的微放电特性[期刊论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3(03)2. DONG Li-fang;LI Xue-chen;YIN Zeng-qian 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1(10)

3. Kogelschatz U Filamentary, patterned, and diffuse barrier discharges[外文期刊] 2002(4)4. Stoffels E;Flikweert A J;Stoffels WW 查看详情 2002

5. KANG Zheng-de;PU Yi kang 查看详情[期刊论文]-Chinese Physics Letters 2002(02)6. Macko P;Martisovits V;Veis P 查看详情 2001(05)

7. Masoud N;Martus K;Figus M;Becker K Rotational and vibrationa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in a high-pressure cylindrical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C-DBD)[外文期刊] 2005(01)8. 赫兹堡G 分子光谱与分子结构 19839. Nicholls R W 查看详情 1962

10. Shemansky D E;Broadfoot A L 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7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董丽芳. 李立春. 齐玉妍. 李雪辰. 高瑞玲. 范伟丽. DONG Li-fang. LI Li-chun. QI Yu-yan. LI Xue-chen. GAO Rui-ling . FAN Wei-li 空气介质阻挡放电不同放电模式的光谱特性[期刊论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8,28(4)

2. 董丽芳. 冉俊霞. 尹增谦. 毛志国. DONG Li-fang. RAN Jun-xia. YIN Zeng-qian. MAO Zhi-guo 大气压氩气介质阻挡放电中的电子激发温度[期刊论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25(8)

3. 尹增谦. 董丽芳. 李雪辰. 贺亚峰. 董国义. 柴志方 光学方法研究介质阻挡放电中的微放电特性[期刊论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3,23(3)

4. 王建忠. 隗晓云. 徐晋勇. 刘燕萍. 高原. 徐重. WANG Jian-zhong. KUI Xiao-yun. XU Jin-yong. LIU Yan-ping. GAO Yuan . XU Zhong 等电位辉光放电电子温度的光谱测量与计算[期刊论文]-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05,25(4)5. 刘峰. 董丽芳. LIU Feng. DONG Li-fang 氩气微放电通道电子激发温度的空间分布[期刊论文]-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z1)

6. 尹增谦. 董丽芳. 韩理. 李雪辰. 柴志方 大气中介质阻挡放电发光的时间特性[期刊论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2,22(6)

7. 张先武. 王世锋. 张永宽. 马永宝 二氧化碳气压力能和自然冷量利用的研究[期刊论文]-低温与特气2003,21(6)8. 李钢. 李汉明. 聂超群. 张翼. 李英骏. 朱俊强. 李玉同. 张杰. LI Gang. LI Hang-ming. NIE Chao-qun. ZHANG Yi. LI Ying-jun . ZHU Jun-qiang. LI Yu-tong. ZHANG Jie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发光特性的光谱分析[期刊论文]-航空动力学报2008,23(3)

9. 方敏 N2O2和N2辉光放电的中红外激光光谱研究[学位论文]2011

10. 鲍俊彪. 秦建新. Bao Junbiao. Qin Jianxin 氮气资源综合利用及系统改进[期刊论文]-冶金能源2009,28(1)

引证文献(18条)

1. 党伟. 张连水. 王百荣 空气介质阻挡放电振动温度时间行为[期刊论文]-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z1)2. 董丽芳. 李立春. 齐玉妍. 李雪辰. 高瑞玲. 范伟丽 空气介质阻挡放电不同放电模式的光谱特性[期刊论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8(4)

3. 杜宏亮. 何立明. 丁伟. 兰宇丹. 王峰. 俞健 等离子体助燃激励器介质阻挡放电发射光谱分析[期刊论文]-高压电器2010(12)

4. 李雪辰. 尹增谦. 庞学霞. 李永辉. 高瑞玲 大气压介质阻挡辉光放电中放电电流的测量与分析[期刊论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7(12)

5. 尹利勇. 温小琼. 王德真 细长金属管内产生的直流辉光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诊断[期刊论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8(12)

6. 李雪辰. 贾鹏英. 刘志辉. 李立春. 董丽芳 光谱学方法研究介质阻挡沿面放电辉光模式的电场分布[期刊论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8(12)

7. 董丽芳. 齐玉妍. 高瑞玲. 刘峰. 李雪辰 中等pd值介质阻挡放电中等离子体温度研究[期刊论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7(11)

8. 李雪辰. 刘志辉. 贾鹏英. 李树锋 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的光谱研究[期刊论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7(10)9. 丁伟. 何立明. 宋振兴 常压空气介质阻挡放电的能量传递过程[期刊论文]-高电压技术 2010(3)

10. 李立春. 董丽芳. 齐玉妍. 赵海涛 氩气/空气介质阻挡辉光放电特性研究[期刊论文]-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1)

11. 齐冰. 黄建军. 樊振. 郑东 大气压冷炬转动温度和振动温度二维分布研究[期刊论文]-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9(2)

12. 史丹丹. 黄晓江. 钟方川 低温介质阻挡放电线状等离子体射流[期刊论文]-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12(3)13. 董丽芳. 齐玉妍. 赵增超. 李永辉. 李雪辰 发射光谱研究氩气/空气混合气体介质阻挡放电能量传递过程[期刊论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8(11)

14. 董丽芳. 齐玉妍. 李立春. 郝雅娟. 高瑞玲. 赵增超. 李雪辰 压强对空气/氩气介质阻挡放电中等离子体温度的影响[期刊论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8(1)

15. 刘坤. 廖峥. 侯世英. 唐飞. 王晓浩. 敬刚 大气压直流辉光放电装置的实验与分析[期刊论文]-重庆大学学报2013(3)

16. 齐冰. 黄建军. 樊振. 郑东 大气压冷炬转动温度和振动温度二维分布研究[期刊论文]-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9(2)

17. LI Jie. XIE Yutong. DONG Pan. MA Bing. WANG Liming. ZHANG Linwe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Using High Voltage Sub-microsecond Pulse Power in Atmospheric Air[期刊论文]-高电压技术 2013(9)

18. 解向前. 方志. 杨浩. 仇展. 赵龙章. 邱毓昌 空气中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09(6)

引用本文格式:董丽芳. 刘峰. 李树锋. 冉俊霞. 贺亚峰. 李雪辰. 庞学霞. DONG Li-fang. LIU Feng. LI Shu-feng. RAN Jun-xia . HE Ya-feng. LI Xue-chen. PANG Xue-xia 大气压氩气/空气介质阻挡放电中分子振动温度[期刊论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6(5)

第26卷,第5期20O6年5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pectroscopy

、b1.26,No.5,pp802—804

andSpectralAnalysisMay,2006

大气压氩气/空气介质阻挡放电中分子振动温度

董丽芳,刘

峰,李树锋,冉俊霞,贺亚峰,李雪辰,庞学霞

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摘要使用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在氩气和空气混合气体放电中,利用光谱方法测量了氮分子

(C3皿)的振动温度及其随空气含量的变化关系。计算中采用的是氮分子第二正带系(C3皿一B3珥)的发射谱

线,顺序带组有:△口一一1,△口一一2和△口=一3。结果表明: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中氮分子振动温度范围为

938~2720K,振动温度随空气含量的增加几乎是线性增加的。该工作对研究介质阻挡放电中等离子体的

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主题词介质阻挡放电;分子振动温度;光谱诊断中图分类号:0461.2;04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593(2006)05一0802一03

引言

介质阻挡放电(简称DBD)又叫无声放电,是一种典型的

1实验装置与方法

实验装置如图l所示。长度为80mm、直径为47mm的有机玻璃管中装满水,两端用厚度为1.5

非平衡态交流气体放电。与其他气体放电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其电极至少有一个被电介质所覆盖。当加上交流高压后,极板间的气体将被击穿形成放电。由于DBD可以实现大气压放电,因而在等离子体加工与切割、臭氧合成、照明以及等离子体显示等很多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1。3]。为了提高应用效率,人们期望弄清放电的动力学过程,特别希望测得一些等离子体参数如电子温度、电子密度和振动温度等,以及这些参数随实验条件的变化[4]。在介质阻挡放电中,振动温度是等离子体重要参数之一,而振动激发主要是电子能量损失造成的,使得它与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分子振动温度对研究介质阻挡放电中等离子体动力学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质阻挡放电中有关氮分子和其它不同分子的振动温度以往曾有报道[5’6],Becker等[71分别对(He+o.02%air)和(He+o.02%N2)的介质阻挡放电中氮分子的振动温度进行了研究。本文与文献[7]的不同之处在于,以氩气和空气混合气体作为工作气体,采用3组顺序带组进行计算氮分子振动温度,还研究了振动温度与气体

r帆的平板玻璃封

住,平板玻璃兼作电介质层。与高压电源HV两极相接的环形电极分别浸入水中,构成介质阻挡放电电路。放电气隙间距为1.5mm。电源的电压调节范围为o~30kV,频率为26kHz;放电气体为氩气和空气混合气体。高压探头(TektronixP6015A,1000x)用来测外加电压。气体放电发出的光经焦距为10cm透镜会聚后,进入单色仪(型号为WS胁8)分光后,用计算机采集。

成分的关系。采用了氮分子第二正带系(e皿一B3皿)的发

射谱线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到氮分子(C3风)的振动温度及其随空气含量的变化。

Fi昏1

E珥嘲哇m哪t辩tupof

barrier

didectric

disclIar帮(Ⅸm)

收稿日期:200412—28,修订日期:2005一03—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375015),教育部重点科学研究项目(02020)和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A2004000086)资助项目作者简介:董丽芳,女,1963年生,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万方数据 

第5期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803

2实验结果与讨论

在介质阻挡放电中,为了得到氮分子振动温度,本工作

分析了氮分子第二正带系(C3皿一B3皿)的发射谱线。其发

射谱线范围为310~410nm,如图2所示。

O一0

.』

一.,

U∑一。

WaVelength/nm

n昏2

711le伽1issi彻spectr啪in

the

r锄ge

of

310-410砌in

dielectric

ballrier

dischargeinAr/air

at

ahIl憾pheric

p嗍ure

理论上,双原子分子带系发射光谱中的谱带强度公式‘8]为

乃∥一舷v√∥A村N∥

(1)

口’,∥分别为上下态振动量子数,^为普朗克常数,c为光速,A∥矿为跃迁几率,Nt,为上态分子数。

分子振动能级的振动能量为:

E。一姚(口7+丢)一∽z。(口7+丢)2+岫y。(口7+丢)3+…

(2)

对氮分子而言,振动常数龇一2

035.1

cm,龇z。一17.08

cm_1[8,…,第三项及后面的项可忽略不计‘…。

在局部热平衡条件下,上态分子数分布满足波尔兹曼分布,即:

Ni—Nof‰mu

(∞

由(1),(2)和(3)式可以得到

lnB—G一最

(4)

其中B—L,,/(蜘,矿A∥矿),G为常数。从上式看出,将lnB随

西线性变化,其负斜率即为振动温度的倒数,由此就可得到

氮分子的振动温度L。为了减小拟合误差,本工作采用三组

万 

方数据顺序带组:△口一(o—l,l一2,2—3),△u一(o一2,l一3,

2—4)和△口一(o一3,1—4,2—5)。计算所需参数来自文献[10]。图3给出了空气含量为30%时气体放电的振动温度拟合曲线。

0.20.40.6

E。-|感

Fi昏3

Vib憎ti∞al

t咖pe翰tIlI℃inDBDin

Ar+30%air

at

ahn惦phericp11e鹞u11e

保持气压为一个大气压、外加电压为5.58kV,进一步938~2

720

K,其振动温度随空气

随着空气含量的增加,电子温度减小,电子能量分布发生改3000

2700

蔓2400

2100

l踟lo

20

40

60

Ajrcontent/%

Vibrationaltelnperature

asa

f哪ction

of

air∞n£蛐t

in

IⅫlDinAr/airatahImpshericpre辎u11e

上述结果对研究介质阻挡放电中等离子体动力学过程具研究了在介质阻挡放电中振动温度随空气含量的变化。发现氮分子振动温度范围为1含量的增加几乎是线性增加的,如图4所示。其原因可能是变,导致低能量范围的电子数密度增加,产生振动激发的电子数密度增加,因而使振动温度增加。

Fi昏4

有较重要意义。

804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第26卷

—————————————————————————————————————————————————————————————————————————————————————————————————————————————————————————————————————————————————,————————————————————一一

参考

文献

[1]YINzen矿qian,DONG

I。i

fang,I。Ixue_chen,et

al(尹增谦,董丽芳,李雪辰,等).Spectr。scopyandspectralAnalysjs(光谱学与光谱分

析),2003,23(3):607.

[2][3][4][5][6][7][8]

DONGLi—fang,LIXue_chen,YINZeng—qian,eta1.Chin.Phys.Lett.,2001,18(10):1380.KogelschatzU.IEEETrans.PlasmaSci.,2002,30:1400.StoffelsE,F1ikweertAJ,Stoffels

WW,eta1.P1asmaSourcesSci.Techn01.,2002,11:383.

KANGZhen}de,PUYikang.ChirLPhys.Lett.,2002,19(2):211.

MackoP,Marti§ovit§V,VeisP.CzechoslovakJ.Phys.,2001,51(5):491.

MasoudN,MartusK。FigusM,BeckerK.Contrib.PlasmaPhys.,2005,45(1):30.

Herzberg

G(赫兹堡G).M。1ecularspectraandMolecularstructure,I(分子光谱与分子结构,第1卷).Beiing:sciencePress(北京:科

学出版社),1983.

[9][10]

NichoIIs

W.J.Quant.Spectrosc.Radiat.Transfer,1962,2:433.

Shemansky

E,BroadfootALJ.Quant.Spectrosc.Radiat.Transfer,1971,11:1385.

MeasurementofMolecularVibrationalTemperatureinDielectricBarrier

Dischargein

Argon/Air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DONGI。i-fang,I,IUFeng,LIShu_feng,RANJun-xia,HEYa_feng,LIXue_chen,PANGXue_)【iaC01legeofPhysicsScienceandTechnology,HebeiUniversity,Baoding

071Q02,Chim

Abstract

VibrationaltemperatureofN2(C3风)m01eculesindielectricbarrierdischarge(DEH))inargon/air

thewaterelectrodeswereemployed,wasmeasuredbyusing

at

atmospheric

pressure,inwhich

method。fspectrumdiagnosis.Emissionspec~

trallinesoftheN2secondpositivebands夕stem(C3皿。—}B3j矗)andthesequencesofvibrationalbandswith△口一一1,△勘=一2and△可一一3wereusedinthecalculatiorLTheexperimentresultsshowthatthernolecularvibrationaltemperatureofN2isinthe

range

from1938K

importance

toto

2720K,anditincreases

almostlinearlywithincreasirlgtheair

content

in

gas

mixture.Theseresults

are

of

great

thestudyofplasmadynamicsofDBD.

-reywords【)ielectricbarrierdischarge;JⅥolecularVibrationaltemperature;Spectrumdiagnosis

(ReceivedDec.28,2004;acceptedMar.28,2005)

万方数据 

大气压氩气/空气介质阻挡放电中分子振动温度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董丽芳, 刘峰, 李树锋, 冉俊霞, 贺亚峰, 李雪辰, 庞学霞, DONG Li-fang, LIU Feng , LI Shu-feng, RAN Jun-xia, HE Ya-feng, LI Xue-chen, PANG Xue-xia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02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2006,26(5)18次

参考文献(10条)

1. 尹增谦;董丽芳;李雪辰 光学方法研究介质阻挡放电中的微放电特性[期刊论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3(03)2. DONG Li-fang;LI Xue-chen;YIN Zeng-qian 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1(10)

3. Kogelschatz U Filamentary, patterned, and diffuse barrier discharges[外文期刊] 2002(4)4. Stoffels E;Flikweert A J;Stoffels WW 查看详情 2002

5. KANG Zheng-de;PU Yi kang 查看详情[期刊论文]-Chinese Physics Letters 2002(02)6. Macko P;Martisovits V;Veis P 查看详情 2001(05)

7. Masoud N;Martus K;Figus M;Becker K Rotational and vibrationa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in a high-pressure cylindrical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C-DBD)[外文期刊] 2005(01)8. 赫兹堡G 分子光谱与分子结构 19839. Nicholls R W 查看详情 1962

10. Shemansky D E;Broadfoot A L 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7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董丽芳. 李立春. 齐玉妍. 李雪辰. 高瑞玲. 范伟丽. DONG Li-fang. LI Li-chun. QI Yu-yan. LI Xue-chen. GAO Rui-ling . FAN Wei-li 空气介质阻挡放电不同放电模式的光谱特性[期刊论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8,28(4)

2. 董丽芳. 冉俊霞. 尹增谦. 毛志国. DONG Li-fang. RAN Jun-xia. YIN Zeng-qian. MAO Zhi-guo 大气压氩气介质阻挡放电中的电子激发温度[期刊论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25(8)

3. 尹增谦. 董丽芳. 李雪辰. 贺亚峰. 董国义. 柴志方 光学方法研究介质阻挡放电中的微放电特性[期刊论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3,23(3)

4. 王建忠. 隗晓云. 徐晋勇. 刘燕萍. 高原. 徐重. WANG Jian-zhong. KUI Xiao-yun. XU Jin-yong. LIU Yan-ping. GAO Yuan . XU Zhong 等电位辉光放电电子温度的光谱测量与计算[期刊论文]-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05,25(4)5. 刘峰. 董丽芳. LIU Feng. DONG Li-fang 氩气微放电通道电子激发温度的空间分布[期刊论文]-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z1)

6. 尹增谦. 董丽芳. 韩理. 李雪辰. 柴志方 大气中介质阻挡放电发光的时间特性[期刊论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2,22(6)

7. 张先武. 王世锋. 张永宽. 马永宝 二氧化碳气压力能和自然冷量利用的研究[期刊论文]-低温与特气2003,21(6)8. 李钢. 李汉明. 聂超群. 张翼. 李英骏. 朱俊强. 李玉同. 张杰. LI Gang. LI Hang-ming. NIE Chao-qun. ZHANG Yi. LI Ying-jun . ZHU Jun-qiang. LI Yu-tong. ZHANG Jie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发光特性的光谱分析[期刊论文]-航空动力学报2008,23(3)

9. 方敏 N2O2和N2辉光放电的中红外激光光谱研究[学位论文]2011

10. 鲍俊彪. 秦建新. Bao Junbiao. Qin Jianxin 氮气资源综合利用及系统改进[期刊论文]-冶金能源2009,28(1)

引证文献(18条)

1. 党伟. 张连水. 王百荣 空气介质阻挡放电振动温度时间行为[期刊论文]-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z1)2. 董丽芳. 李立春. 齐玉妍. 李雪辰. 高瑞玲. 范伟丽 空气介质阻挡放电不同放电模式的光谱特性[期刊论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8(4)

3. 杜宏亮. 何立明. 丁伟. 兰宇丹. 王峰. 俞健 等离子体助燃激励器介质阻挡放电发射光谱分析[期刊论文]-高压电器2010(12)

4. 李雪辰. 尹增谦. 庞学霞. 李永辉. 高瑞玲 大气压介质阻挡辉光放电中放电电流的测量与分析[期刊论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7(12)

5. 尹利勇. 温小琼. 王德真 细长金属管内产生的直流辉光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诊断[期刊论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8(12)

6. 李雪辰. 贾鹏英. 刘志辉. 李立春. 董丽芳 光谱学方法研究介质阻挡沿面放电辉光模式的电场分布[期刊论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8(12)

7. 董丽芳. 齐玉妍. 高瑞玲. 刘峰. 李雪辰 中等pd值介质阻挡放电中等离子体温度研究[期刊论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7(11)

8. 李雪辰. 刘志辉. 贾鹏英. 李树锋 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的光谱研究[期刊论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7(10)9. 丁伟. 何立明. 宋振兴 常压空气介质阻挡放电的能量传递过程[期刊论文]-高电压技术 2010(3)

10. 李立春. 董丽芳. 齐玉妍. 赵海涛 氩气/空气介质阻挡辉光放电特性研究[期刊论文]-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1)

11. 齐冰. 黄建军. 樊振. 郑东 大气压冷炬转动温度和振动温度二维分布研究[期刊论文]-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9(2)

12. 史丹丹. 黄晓江. 钟方川 低温介质阻挡放电线状等离子体射流[期刊论文]-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12(3)13. 董丽芳. 齐玉妍. 赵增超. 李永辉. 李雪辰 发射光谱研究氩气/空气混合气体介质阻挡放电能量传递过程[期刊论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8(11)

14. 董丽芳. 齐玉妍. 李立春. 郝雅娟. 高瑞玲. 赵增超. 李雪辰 压强对空气/氩气介质阻挡放电中等离子体温度的影响[期刊论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8(1)

15. 刘坤. 廖峥. 侯世英. 唐飞. 王晓浩. 敬刚 大气压直流辉光放电装置的实验与分析[期刊论文]-重庆大学学报2013(3)

16. 齐冰. 黄建军. 樊振. 郑东 大气压冷炬转动温度和振动温度二维分布研究[期刊论文]-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9(2)

17. LI Jie. XIE Yutong. DONG Pan. MA Bing. WANG Liming. ZHANG Linwe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Using High Voltage Sub-microsecond Pulse Power in Atmospheric Air[期刊论文]-高电压技术 2013(9)

18. 解向前. 方志. 杨浩. 仇展. 赵龙章. 邱毓昌 空气中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09(6)

引用本文格式:董丽芳. 刘峰. 李树锋. 冉俊霞. 贺亚峰. 李雪辰. 庞学霞. DONG Li-fang. LIU Feng. LI Shu-feng. RAN Jun-xia . HE Ya-feng. LI Xue-chen. PANG Xue-xia 大气压氩气/空气介质阻挡放电中分子振动温度[期刊论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6(5)


相关文章

  • 针_板介质阻挡放电3种放电模式特性
  • 第31卷 第2期2011年 3月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H ebei U niv ersity (N 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 31No. 2M ar. 2011 针-板介质阻挡放电 ...查看


  • SiO2薄膜制备的现行方法综述
  • SiO2薄膜制备的现行方法综述 在导电基体上制作薄膜传感器的过程中,需要在基体与薄膜电极之间沉积一层绝缘膜.二氧化硅薄膜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并且稳定性好,膜层牢固,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000℃以上,应用十分广泛.通常制备SiO 2薄膜的现行方 ...查看


  • 低温等离子体应用
  • 低温等离子体应用 1. 等离子体发生技术 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的手段很多,可用紫外辐射.X 射线 .电磁场.加热等方法. 实验室和工业产品大都采用电磁场激发等离子体,如直流辉光放电.射频放电.微波放电和介质阻挡放电(DBD)等. 1.1 直流辉 ...查看


  • 光电子技术期末考试试卷 及其知识点大汇总
  • 一.选择题(20分,2分/题) 1.光电子技术在当今信息时代的应用主要有( abcd ) A. 信息通信 B. 宇宙探测 C. 军事国防 D. 灾害救援 2.激光器的构成一般由( a )组成 A. 激励能源.谐振腔和工作物质 B. 固体激光 ...查看


  • 光谱仪原理讲义
  • 第一章 直读光谱仪的概况 国内外光电直读光谱仪的发展 光谱起源于17世纪,1666年物理学家牛顿第一次进行了光的色散实验.他在暗室中引入一束太阳光,让它通过棱镜,在棱镜后面的自屏上,看到了红.橙.黄.绿.兰.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分散在不同位置 ...查看


  • 现代食品工程高新技术-食品杀菌新技术
  • 现代食品工程高新技术-食品杀菌新技术 主讲:fkzeng-phfspeccom 主办:食品伙伴网 制作:幸福赌注 版权所有:食品伙伴网 目 录 Foodmate陈词...................................... ...查看


  •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与应用
  • 第24卷 第2期 2008年4月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XINZHOUTEACHERSUNIVERSITY Vo.l24 No.2 Apr.2008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与应用 李仕辉,赵 艳 (洛阳师范学院,河南洛阳4710 ...查看


  •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_学生用_
  • 实验一.电介质绝缘特性及电击穿实验 一.实验目的: 观察气隙击穿.液体击穿以及固体沿面放电等现象及其特点,认识其发展过程及影响击穿电压的各主要因素,加深对有关放电理论的理解. 二.预习要点: 概念:绝缘:游离:电晕:电子崩:流注:先导放电: ...查看


  • 真空泵特辑三:各种真空泵故障处理宝典(独家全面讲解)
  • 化工707 系列讲座 每天大量好文章,请前往化工707网 交流和下载,请前往化工707论坛 点击菜单栏即可访问新闻网和论坛! [本期内容,由江苏乐科节能冠名播出] 致七友: 真空泵特辑内容在前两期小七详细讲解了各种真空泵的工作原理:各种真空 ...查看


热门内容